一、真空断路器接触电阻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李哲[1](2021)在《断路器触头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文中认为真空断路器具有开断电流的功能,是电器系统中很重要的开关器件,在电网中主要作用是保护设备和线路。断路器动触头和静触头在碰撞后弹开,发生弹跳现象,使得断路器在工作时出现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现象而产生大电流电弧,从而引起高温导致触头被烧损的现象,严重时发生熔焊。因此分析断路器振动机理,研究触头合闸弹跳规律,得到有效减少和抑制触头弹跳的方法,是提高断路器电寿命和可靠性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真空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弹跳问题,通过建立真空断路器触头系统在合闸过程中的振动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其求解,得到了触头的碰撞接触弹跳规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断路器触头弹跳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本文取得的研究结果及创新如下:(1)采用分段思想,分别对触头碰撞之前以及碰撞之后建立了单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同时考虑拉杆力以及动静触头碰撞接触力,对方程求解,得到了影响触头弹跳的因素,揭示了触头弹跳规律。(2)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引入触头弹跳过程的优化中,将动触头质量、动触头位移、触头弹簧刚度系数、触头系统等效阻尼作为优化变量,触头弹跳时间与触头合闸时间作为优化目标,优化后合闸时所需时间与弹跳总时间均大幅缩短,触头弹跳时间和最大振幅均降低。(3)使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操动机构合闸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拉杆力曲线,将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拉杆力优化,优化后的拉杆力到达最大值的时间相对于优化前缩短,这使得触头合闸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4)对整体合闸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使用断路器动特性测试仪对断路器触头合闸过程进行实验,触头弹跳总时间和断路器合闸闭合时间的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均在5%以内。
孙超[2](2020)在《用于电流转移的压控变阻装置操动及热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企业、家庭用电量不断攀升,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由于电量需求量的增加,电网负荷不断加大,而故障产生时的短路电流会对整个输电网络产生很大影响乃至不可逆损害。电流转移是利用并联支路间的电压竞争,使故障电流从主通流支路转移至与之并联的功能支路,主要应用在故障限流和直流转移开断等领域。为满足电流转移快速性要求,实现阻抗快速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流转移的压控变阻装置。通过控制压控材料压力的变化,进而控制其电阻变化。由电流转移原理可知,压控变阻装置应具备:稳态接入支路时通态电阻小、通流能力强、通流散热性能好;需要故障切除时能够迅速动作增大支路阻抗。本文对压控变阻机构的出力、分闸速度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为确保压控材料长期压紧通流时的稳定状态,对压控材料温升分布及散热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研究了容器不同材料、不同外加散热方式等因素对温升情况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压控变阻装置,对其变阻机构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基于此变阻机构的操动特性研究,使其具备体积小、出力大、分闸时间短、激磁驱动电流小等特点。变阻机构设计合闸保持力达到12000 N以上;利用Ansoft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定量分析其特性影响因素,完成了压缩大刚度弹簧合闸。实现压控材料阻值在5 ms时间内由毫欧级变化至欧姆级。依据仿真和试验结果,本文压控变阻机构具有较好的出力特性及操动水平。本文依据热力学定律,利用Ansys对压控材料接入转移支路的稳态、瞬态发热情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稳态通过电流大于500 A。对压控材料通流容器不同材料热导率、不同结构的散热特性、绝缘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并对不同散热片结构、位置以及不同散热方式的实效性进行了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散热方案的可行性。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装配了压控变阻装置样机整机,对整机操动特性下的压控材料动态电阻特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进行了电流转移动态试验与温升散热试验。样机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压控变阻装置能够通过电阻快速变化实现电流快速转移,具有控制灵活、恢复时间短、易于合闸操作、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其良好的支路电阻变化操动特性及稳定性,为提升电流转移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王圣军[3](2020)在《永磁真空断路器设计及同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空断路器常规控制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暂态过程,但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成本高等缺点,同时由于在自动控制方面存在过零点提取不准确,容易造成涌流、过电压情况的发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常规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远程自动控制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操动机构入手,对永磁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和参数、同步控制技术、同步控制器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对永磁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进行了设计研究,得出了动铁芯、永磁体、线圈、弹簧、磁轭和端盖的相关参数。其次,从分闸和合闸控制两个方面对同步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得出对永磁机构进行同步控制的关键就是对延迟时间和分合闸时间的控制,然后,对同步合闸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电容器、线路和变压器三类设备的同步合闸控制,通过建立合闸电流模型,得出了初始相位角和合闸涌流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最小均方算法对故障电流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矩阵化改进和转换,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故障电流矩阵模型,经过零点搜索得出了故障电流最佳过零点。最后,从整体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对永磁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器各模块的控制电路、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研究,并设计了CPU电路板、通信主板、采集控制主板的实物结构,通过模块优化选择,提高了硬件电路的整体性能,采用任务和中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软件控制的精准性。为了验证论文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分别对断路器同步分闸控制技术和同步合闸技术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以电容器、线路和变压器的空载投运为例,利用MATLAB从多个角度对系统电源初始相角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仿真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同步分闸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故障电流矩阵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算例计算证明了该过零点提取技术在提高预测精度和降低预测时间方面的正确性。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继电保护分合闸控制和非继电保护分合闸控制进行了联调测试,测试结果证实了本文设计的永磁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器的有效性。
杨培民[4](2020)在《电力机车过分相钢轨过电压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不断向高速化、重载化以及电气化方向发展,铁路设备出现越来越多由牵引电流干扰所带来的故障,严重影响到列车的行车效率,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其中,有许多故障是由列车经过分相区时产生的过电压所导致的。因此,明确电力机车过分相区时过电压的产生机理、了解过电压的传播途径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电力机车过电分相的典型方式,比较了三种自动过分相方式的优劣性,并对电力机车过分相区时的电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电力机车在接触线和钢轨处产生过电压的原因。其次,基于Multisim,首先建立了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中性线、电力机车以及钢轨阻抗的完整的电力机车过电分相的仿真模型。在仿真过程中,由于过电压频率和电力机车至牵引变电所阻抗相互影响、制约,故使用遗传算法和二分法计算出此时的过电压频率和电力机车至牵引变电所的阻抗,以此仿真出接触线和钢轨处的过电压波形,并发现钢轨过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与电力机车过分相的时刻、电力机车等效电容、电感的大小、钢轨漏泄电导的大小有关。接着,利用仿真模型,提出了在接触线上添加RC电路来抑制过电压产生的方法。通过仿真,给出RC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在包含有分相区的故障区段安排了相关测点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并比对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推断出电力机车在过分相区时的各个场景,并明确了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将现场的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论文包括图42幅,表12个,参考文献62篇。
何鋆[5](2021)在《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爆炸开关的设计与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超导磁约束聚变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爆炸开关,作为超导线圈发生失超时的后备保护开关,以其动作迅速、可靠性高的特点,为超导线圈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万安培级感性直流开断技术,由于不存在交流电路的自然过零点现象,一直是世界各国开关领域研究的难题。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的爆炸开关是串联于主回路、由炸药驱动分断的直流开关,需稳态通以数万安培直流电流,同时满足故障时在数百微秒内分断主回路的要求。相比于一般断路器,爆炸开关导体结构复杂、驱动机构不稳定性高、动作时间极短。当前国内外此类爆炸开关的的设计通常是基于大量的试验来进行相关验证,缺乏可参考的理论设计依据。而在爆炸开关的导体系统、驱动机构、水冷系统等部分的设计中,理论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设计及优化带来极大的便利并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如下:在国内首次研制了双级式结构、采用水作为燃弧介质、最高参数40kA/10kV的爆炸开关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我国超导聚变装置爆炸开关的研制水平。在爆炸开关的导体系统设的计中,基于数据拟合方法,推导出爆炸开关导电部件接触电阻的经验公式。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爆炸开关导体部分热-电耦合模型,进行了热稳定仿真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接触电阻与水冷散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爆炸开关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深入研究了爆炸开关的驱动机构。针对所述爆炸开关双级式、多材料耦合的特点,建立了数值模型,并在LS-DYNA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对导体结构、炸药用量、驱动结构等进行了计算与校核。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爆炸开关进行了多次爆炸试验,完成了爆炸开关驱动机构的设计。首次将电弧黑盒模型应用在了此类炸药分断、水下燃弧的开关中,提出适合本文所述爆炸开关电弧黑盒模型参数取值的方案,在PSCAD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参数取值的有效性,为此类型爆炸开关的换流单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提出了理论计算结合试验分析的设计研制思路,简化了传统设计中主要依靠大量试验来优化开关设计的方法,提高了我国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爆炸开关的研制水平,为中国下一代聚变堆CFETR超导磁体系统提供了高电压、大电流失超保护开关解决方案。
张明志[6](2019)在《快速真空断路器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和控制设备,随着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电力系统对断路器的动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磁斥力机构的快速真空断路器,在故障限流、直流开断、电压暂降抑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真空开关负载特性及操动机构出力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永磁机构合闸、电磁斥力机构分闸的永磁斥力机构(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ic Repulsion Mechanism,PMERM),建立了基于PMERM的快速真空断路器模型,并分别对分合闸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Maxwell建立了电磁斥力机构的仿真模型,引入多目标优化理论对电磁斥力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以电磁斥力机构3ms位移最大和整体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在计及结构参数改变对机构运动部分质量影响的情况下,采用单一变量法对电磁斥力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研究了电磁斥力机构自身参数、外电路参数、负载特性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对比了线圈-金属盘型电磁斥力机构与双线圈型电磁斥力机构动态特性的差异。建立了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模型,在对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传动比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最优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在只考虑分闸性能的情况下,给出了选择非直动式还是直动式传动方式的判断依据。利用Ansys Simplorer软件建立了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传动比变化对分闸动态特性的影响,搭建了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试验平台,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的正确性。针对基于PMERM的快速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反弹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在分闸过程中短接合闸线圈的分闸缓冲方法,利用Ansys Simplorer软件建立了分闸缓冲仿真模型,对缓冲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该缓冲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需要在操动机构及开关本体附加新的零件或装置,为分闸缓冲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基于PMERM的脉冲关合开关,在Ansys Simplorer中建立了脉冲关合开关的仿真模型,对脉冲关合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制作了 27.5kV脉冲关合开关样机并进行了机械和电气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关合过程中,动静触头闭合时间小于6ms,能够满足脉冲关合技术需求。以脉冲关合开关为核心,构建了基于脉冲关合技术和行波测距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接触网故障定位系统,并通过了现场试验。
张凯[7](2019)在《12kV固体绝缘开关主回路模块电场及温度场研究》文中提出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作为中压开关设备的一员,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受固体绝缘开关柜运行可靠性的影响,而固体绝缘开关柜运行的可靠性又受其耐热性能与绝缘性能的约束。如何预防固体柜因过热造成的器件老化、机械强度下降和因绝缘裕度过低导致间隙击穿等问题已成为固体柜的研究关键点。本文对某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进行数学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型柜体稳态工况下的温度场与气流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然后计算了该型柜体主回路模块的静电场分布并对局部区域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绝缘设计的要求。最后对新型2500A大电流固体绝缘开关柜进行温度分布研究与优化,为固体绝缘开关柜的热设计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立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的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及基本传热学理论,在考虑交流电集肤效应、导体接触电阻、温升试验连接母排等因素的影响下,对额定电流为1250A的三维整柜模型进行温度场仿真计算与分析。参照国家标准的中压开关设备温升试验要求对样机进行温升试验,利用热电偶测量并记录载流回路导体各关键点温升情况。在此基础上与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对比,误差维持在0.8%9.2%范围以内,表明了所运用的温度场仿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可为相关固体绝缘开关产品的热设计提供参考。2、建立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主回路模块的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对其进行三维静电场仿真计算与分析。通过增大绝缘拉杆圆角和加长屏蔽网长度的方式对主回路模块局部场强过高的区域进行优化,改善了周围的场强分布。通过对样机进行局部放电、工频与冲击耐压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3、运用上述热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新型2500A大电流固体绝缘开关柜的内部温度场与气流场分布情况,提出了内部结构与绝缘材料性能改善两方面的温升优化方案。内部结构的改善增加了整体的进出气通道,助增了柜内各室之间气流的交换流动。绝缘材料性能的改善提升了导体的热传导效率,有效地降低了柜内的整体温度,可为同类型产品的散热优化提供参考帮助。
谢久明[8](2016)在《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同步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真空断路器作为输配电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电力设备,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大多数的电网直接采用126kV电压等级电网进城,开发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已迫在眉睫,其开发成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真空断路器是具有电气性能的机械设备产品,其电气性能的实现依赖于其机械特性。文中在对其电气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机械特性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使用环境和技术参数,结合多断口串联理论,认为该真空断路器由两个72.5kV真空灭弧室串联组成更为合理。基于真空灭弧室结构的多间隙理论,对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关键组成部分真空灭弧室进行了设计: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确定了导电杆直径;通过对真空击穿过程的电弧进行模拟,得出了易发生真空击穿的触头间距离;通过对均压屏蔽罩进行设计及合理布置,使内部电场均匀分布。对真空断路器双断口的均压特性进行了探讨,提出▽新型双断口串联布置结构,有效避免了并联均压电容带来的绝缘隐患。对▽新型串联结构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操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操动机构选择单稳态永磁结构;对传动机构进行了探讨,采用受拉杆传递动力,为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分闸速度以更有利于开断,机构中增加了分闸弹簧,并利用机械结构的“死点”原理降低了永磁机构的合闸保持力。在对真空断路器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操动系统进行优化,使其机械特性达到最优。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真空断路器的操动系统进行仿真及优化,建立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后,根据实际运行状态设置边界条件,对其分、合闸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逐步优化模型,使分、合闸速度满足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法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也为其他类型断路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实现真空断路器的同步控制是其性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文中对断路器的同步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设计FIR滤波器有效消除噪声,采用线性插值法对滤波后的信号提取过零点;采用L-M算法对预测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确定信号频率和相位。对其硬件电路中的CPU模块、电源模块、控制电路、模拟信号采集和自检电路、环境温度测量电路、通信接口电路以及抗干扰等进行设计。依据GB 1984-2014要求,搭建了实验平台及威尔合成回路,对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进行了机械性能、载流性能、绝缘性能及开断能力等试验。所有试验结果证明,该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满足国家型式试验标准,具备挂网条件和产业化条件,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充分证明了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向高压等级发展的可行性。该126kV真空断路器目前在机械工业高压电器设备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型式试验并于2016年底在石各庄电站挂网试运行。
刘勇铭[9](2016)在《记忆合金材料应用在12kV 3150A真空开关柜的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压开关柜是封闭式金属开关设备,随着负荷的增加,开关柜内部发热已成为电力事故中最常见故障之一。开关柜中连接部位长期运行导致老化、松动,从而使接触电阻增大是开关柜内部发热主要原因。记忆合金材料能够在加热升温后自动发生形变产生回复力,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垫片、弹簧应用于开关柜中,利用记忆合金材料在温度升高时发生形变来降低开关柜中电气接头以及梅花触头处的接触电阻及温升,对于提高开关柜运行时安全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记忆合金材料温度形变性,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手段,对使用记忆合金垫片、弹簧的真空开关柜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对仿真验证记忆合金材料降低开关柜温升的效果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归纳总结国内外对于真空开关柜温升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接触电阻、传热学以及有限元热分析。对于接触电阻理论,主要分析接触电阻的组成部分以及影响接触电阻的几点因素。对于传热学理论,主要分析热能传递的三种形式以及有限元热分析三种边界条件。第三章,阐述记忆合金材料的基本特性,并通过试验对记忆合金材料的回复力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记忆合金材料特性上分析记忆合金材料对于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第四章,对分别采用记忆合金垫片和普通垫片的铜排接头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温升试验不断调整仿真模型,使得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在得到精确度较高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分别使用记忆合金垫片和普通垫片的铜排接头的温升,验证记忆合金垫片对于降低接头温升的效果。第五章,对分别应用记忆合金弹簧和普通弹簧的断路器的梅花触头进行仿真分析。同样先根据试验结果调整仿真模型,将仿真误差控制在5%以内,对比分析分别使用记忆合金弹簧和普通弹簧的梅花触头的温升,验证记忆合金弹簧对于降低断路器触头处温度的效果。第六章,对整个开关柜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仿真模型后,对比分析记忆合金材料应用在12kV3150A真空开关柜时对于降低温升的效果,检验了仿真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准确性。
欧阳乐成[10](2013)在《车载真空断路器的电应力分析与剩余寿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铁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动车组的投运数量越来越大,动车组高压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车载真空断路器是动车组受能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担负着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任务,对动车组的正常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对动车组车载高压设备造成严重损坏,也会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列车制造和运营部门都非常关注车载主断路器操作过电压以及使用寿命的情况。针对车载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的问题,本文根据动车受能供电系统建立了简化电路模型,利用EMTP对真空断路器开断瞬间的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截流过电压的特点和变压器参数对过电压的影响,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和RC保护器对过电压的限制作用,并确定了两种保护装置选型参数的取值范围。为了研究车载真空断路器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文利用ANSOFT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真空灭弧室的简化物理模型,对其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触头在不同开距下灭弧室的电场分布以及不同开距对电弧重燃的影响;分析了随着触头开距不断增大灭弧室内最大电场的变化;也分析了不同触头半径下灭弧室的电场分布以及不同触头半径对灭弧室最大电场的影响。最后根据车载真空断路器开断-闭合非常频繁这一特殊工况,提出了一套新的寿命试验方法,主要分为工频耐压试验、冲击耐压试验和机械寿命试验。检测灭弧室内触头的接触电阻和分、合闸时间,分别得出接触电阻、工频耐受电压、冲击耐受电压以及分、合闸时间与开断次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真空断路器失效的寿命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真空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
二、真空断路器接触电阻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空断路器接触电阻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断路器触头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现存问题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真空断路器振动模型 |
2.1 真空灭弧室 |
2.2 研究对象和工作原理 |
2.3 理论分析 |
2.3.1 触头弹跳理论 |
2.3.2 触头碰撞理论 |
2.4 真空断路器合闸过程的振动模型 |
2.4.1 振动方程建立 |
2.4.2 拉杆力 |
2.4.3 碰撞力计算 |
2.5 振动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触头弹跳优化 |
3.1 遗传算法概述 |
3.1.1 遗传算法简介 |
3.1.2 遗传算法特点 |
3.2 改进型遗传算法 |
3.3 优化条件的确立 |
3.3.1 目标函数与优化变量 |
3.3.2 适应度函数与约束条件 |
3.3.3 算法优化过程 |
3.4 优化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操动机构仿真分析及拉杆力优化 |
4.1 操动机构简介 |
4.2 软件介绍及建模思想 |
4.3 ADAMS模型建立 |
4.3.1 添加约束 |
4.3.2 材料属性以及参数的设置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仿真优化 |
4.5.1 目标函数 |
4.5.2 优化变量 |
4.5.3 约束条件 |
4.6 ADAMS中改进遗传算法的应用 |
4.6.1 算法程序接入 |
4.6.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合闸全过程仿真及实验对比 |
5.1 整体机构简介 |
5.2 整体模型 |
5.2.1 整体模型导入及简化 |
5.2.2 各参数和材料属性的设置 |
5.2.3 自闭力添加 |
5.2.4 碰撞接触力 |
5.3 合闸过程仿真结果对比 |
5.4 拉杆力测量 |
5.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5.1 仪器简介 |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2)用于电流转移的压控变阻装置操动及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流转移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 变阻材料研究现状及通流散热 |
1.3 操动机构的发展与快速机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压控变阻装置设计 |
2.1 压控变阻式电流转移基本原理 |
2.1.1 自然换流型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 |
2.1.2 故障限流器的电流转移 |
2.1.3 压控变阻式电流转移原理分析 |
2.2 压控变阻装置主体及目标参数设计 |
2.3 压控变阻机构特性分析 |
2.3.1 永磁操动型工作原理及出力特性 |
2.3.2 斥力操动型工作原理及出力特性 |
2.4 压控材料发热分析及散热机制 |
2.4.1 压控材料容器散热机制 |
2.4.2 压控材料散热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压控变阻机构电磁场仿真分析 |
3.1 压控变阻机构结构设计 |
3.1.1 机构行程设计 |
3.1.2 永磁体优化 |
3.1.3 铁芯与导磁环的配合 |
3.1.4 单线圈盘斥力机构设计 |
3.2 机构分闸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施压弹簧对分闸速度的影响 |
3.2.2 铁芯形状对分闸速度的影响 |
3.2.3 电容电压对分闸速度的影响 |
3.2.4 线圈匝数对分闸速度的影响 |
3.3 机构合闸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合闸线圈匝数对合闸能力的影响 |
3.3.2 合闸线圈线径对合闸能力的影响 |
3.3.3 合闸电容电压对合闸能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压控变阻装置热特性仿真分析 |
4.1 压控材料容器散热模型仿真与边界条件 |
4.2 容器材质和表面传热系数对散热能力的影响 |
4.2.1 容器材料热导率 |
4.2.2 容器材料表面传热系数 |
4.3 容器结构对散热能力影响及绝缘能力分析 |
4.3.1 容器结构对散热影响 |
4.3.2 容器结构绝缘能力分析 |
4.4 试验装置整体散热结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研究与分析 |
5.1 试验平台及系统搭建 |
5.1.1 机构驱动电路 |
5.1.2 控制驱动板硬件搭建 |
5.1.3 驱动程序设计 |
5.2 压控变阻装置特性试验 |
5.2.1 压控变阻机构特性试验 |
5.2.2 容器材料的机械强度试验 |
5.2.3 动态变阻特性试验 |
5.2.4 电流转移试验 |
5.3 温升与散热试验与分析 |
5.4 多级装置仿真研究 |
5.4.1 短路故障模型 |
5.4.2 最优动作时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永磁真空断路器设计及同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操动机构研究现状 |
1.2.2 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永磁真空断路器结构及参数设计 |
2.1 永磁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
2.1.1 永磁真空断路器结构 |
2.1.2 双稳态永磁机构工作原理 |
2.1.3 单稳态永磁机构工作原理 |
2.2 永磁机构参数设计 |
2.2.1 动铁芯参数设计 |
2.2.2 永磁体参数设计 |
2.2.3 线圈参数设计 |
2.2.4 磁轭和端盖参数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磁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
3.1 同步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1 同步合闸控制原理 |
3.1.2 同步分闸控制原理 |
3.2 同步合闸控制技术 |
3.2.1 电容器同步合闸控制 |
3.2.2 空载线路同步合闸控制 |
3.2.3 空载变压器同步合闸控制 |
3.3 同步分闸控制技术 |
3.3.1 故障电流数学模型 |
3.3.2 故障电流数学模型化简 |
3.3.3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流过零点预测 |
3.3.4 算例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
4.1 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4.1.1 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
4.1.2 软件整体结构设计 |
4.2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2.1 最小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2 数据信息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3 驱动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4 通信显示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1 应用程序结构设计 |
4.3.2 数据采集设计 |
4.3.3 分闸控制设计 |
4.3.4 合闸控制设计 |
4.3.5 串口通信设计 |
4.3.6 LCD显示设计 |
4.4 同步控制器的实现和联调 |
4.4.1 同步控制器实现 |
4.4.2 同步控制器保护分合闸联调 |
4.4.3 同步控制器非保护分合闸联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电力机车过分相钢轨过电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电分相结构及过分相方式 |
2.1 常用的电分相结构 |
2.1.1 器件式电分相装置 |
2.1.2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装置 |
2.2 电气化铁路常用的过分相方式 |
2.2.1 手动过电分相 |
2.2.2 车载自动过分相 |
2.2.3 地面自动转换过分相 |
2.2.4 柱上开关式自动过分相 |
2.2.5 自动过分相方式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3 电力机车过分相区的仿真研究 |
3.1 电力机车过分相区的理论分析 |
3.2 高速动车组过关节式分相区电气过程分析 |
3.3 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3.3.1 参数的确定 |
3.3.2 不考虑钢轨漏泄电阻的模型 |
3.3.3 考虑钢轨漏泄电阻的建模 |
3.4 不同参数对过电压幅值以及频率的影响 |
3.4.1 接触线相位角 |
3.4.2 牵引变压器 |
3.4.3 钢轨的漏泄电导 |
3.4.4 电力机车等效电容 |
3.5 过电压的抑制方法 |
3.5.1 浪涌保护器 |
3.5.2 RC串联电路治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故障区段简介 |
4.2 测试方法 |
4.2.1 主要测试设备简介 |
4.2.2 测点布置 |
4.3 电力机车过分相区场景分析 |
4.4 数据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爆炸开关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磁体电源系统介绍 |
1.2.1 EAST与ITER超导磁体系统介绍 |
1.2.2 CFETR超导磁体系统的设计情况 |
1.2.3 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电源系统的介绍 |
1.3 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磁体电源失超保护系统的介绍 |
1.3.1 失超保护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开断原理 |
1.3.2 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失超保护系统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3 应用于失超保护系统中开关的开断原理及不同特点 |
1.4 CFETR中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的设计 |
1.4.1 CFETR中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的设计情况 |
1.4.2 失超保护系统的特性、技术参数与要求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爆炸开关技术的发展 |
2.2.1 爆炸开关的基本开断原理与技术 |
2.2.2 国内外爆炸开关设计方案的比较 |
2.3 爆炸开关总体设计方案与研制思路 |
2.3.1 爆炸开关总体设计方案 |
2.3.2 爆炸开关设计要求 |
2.3.3 爆炸开关的研制思路 |
2.4 结语 |
第3章 导体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导体部分的设计 |
3.2.1 导体部分结构的设计 |
3.2.2 材料的选择与电阻的计算 |
3.3 电接触的研究与设计 |
3.3.1 电接触基本理论 |
3.3.2 表面处理 |
3.3.3 接触电阻的工程计算 |
3.3.4 接触电阻工程计算的实验验证 |
3.4 接触热阻的分析与讨论 |
3.5 结语 |
第4章 冷却水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冷却水路的设计要求 |
4.3 管中对流换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4.4 腔体内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分析 |
4.4.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
4.4.2 腔体内对流换热系数的CFX仿真 |
4.5 稳态温升的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 |
4.5.1 导体系统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5.2 稳态温升仿真计算 |
4.5.3 实验验证 |
4.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 提高通流能力的仿真验证与结构优化 |
4.7 结语 |
第5章 驱动机构设计 |
5.1 引言 |
5.2 驱动机构的设计基础 |
5.2.1 炸药的类型及选择 |
5.2.2 爆轰物理学的发展 |
5.3 驱动机构动作过程的数值分析 |
5.3.1 换流单元 |
5.3.2 绝缘单元 |
5.4 驱动机构实验验证与结构优化 |
5.4.1 爆炸开关状态监测装置的设计 |
5.4.2 分断试验 |
5.5 关于结构优化的一些分析 |
5.6 结语 |
第6章 换流试验与电弧黑盒模型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样机的加工与装配 |
6.2.1 样机的加工与装配 |
6.2.2 样机加工装配中的问题与未来优化方案 |
6.3 样机换流试验 |
6.3.1 已有爆炸开关的换流过程分析 |
6.3.2 换流参数的选取 |
6.3.3 样机换流试验原理 |
6.3.4 起爆系统及装置的设计 |
6.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电弧特性的相关研究 |
6.5 电弧黑盒模型 |
6.5.1 Cassie电弧模型 |
6.5.2 Mayr电弧模型 |
6.5.3 Schavemaker电弧黑盒模型 |
6.6 Schavemaker电弧黑盒模型参数的选取 |
6.6.1 电弧黑盒模型参数的相关分析 |
6.6.2 对ITER爆炸开关换流试验的分析与参数拟合 |
6.7 样机换流过程仿真 |
6.8 结语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快速真空断路器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快速真空断路器的组成与结构形式 |
1.2.1 快速真空断路器的基本组成 |
1.2.2 快速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形式 |
1.3 电磁斥力机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2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快速真空断路器运动特性分析 |
2.1 快速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与真空开关负载特性 |
2.2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快速真空断路器模型 |
2.3 快速真空断路器运动特性分析 |
2.3.1 运动特性分析涉及到的参数 |
2.3.2 快速真空断路器合闸过程动力学分析 |
2.3.3 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过程动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磁斥力操动机构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3.1 电磁斥力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 电磁斥力机构的数学模型 |
3.3 电磁斥力机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 |
3.3.1 电磁斥力机构有限元仿真模型 |
3.3.2 电磁斥力机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3.3.3 斥力盘参数对斥力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4 励磁线圈参数对斥力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5 电磁斥力机构优化前后性能对比 |
3.3.6 励磁线圈盖板和底板参数对斥力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 |
3.4 储能电容参数及负载特性对电磁斥力机构的影响 |
3.4.1 储能电容参数的影响 |
3.4.2 负载特性的影响 |
3.5 双线圈型电磁斥力机构动态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动态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
4.1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动力学分析 |
4.1.1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模型 |
4.1.2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运动特性分析 |
4.2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仿真分析 |
4.2.1 基于Ansys Simplorer的场路耦合多物理域联合仿真模型 |
4.2.2 传动比对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特性的影响 |
4.3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试验研究 |
4.3.1 非直动式快速真空断路器试验平台 |
4.3.2 传动比对分闸特性影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缓冲研究 |
5.1 永磁斥力机构分闸缓冲原理 |
5.2 永磁斥力机构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缓冲仿真分析 |
5.2.1 基于Ansys Simplorer的场路耦合多物理域联合仿真模型 |
5.2.2 永磁斥力机构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缓冲性能仿真 |
5.3 永磁斥力机构快速真空断路器分闸缓冲试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快速真空断路器在脉冲关合技术中的应用 |
6.1 脉冲关合技术简介 |
6.2 脉冲关合快速真空断路器设计 |
6.2.1 脉冲关合快速真空断路器工作过程分析 |
6.2.2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27.5kV脉冲关合真空开关设计 |
6.2.3 脉冲关合真空断路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6.2.4 脉冲关合开关试验测试 |
6.3 基于脉冲关合技术的接触网故障定位系统 |
6.3.1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6.3.2 现场试验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12kV固体绝缘开关主回路模块电场及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固体绝缘开关柜仿真分析基础理论 |
2.1 热源探究与传热理论 |
2.2 传热学基础理论 |
2.3 电场基本理论 |
2.4 固体绝缘开关柜结构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温度场建模分析及温升试验 |
3.1 温度场仿真基本过程 |
3.2 模型建立 |
3.3 各导体固有阻值计算 |
3.3.1 集肤效应影响分析 |
3.3.2 各导体功率值计算 |
3.4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3.5 温升试验与仿真计算准确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2kV固体绝缘开关柜电场建模分析及型式试验 |
4.1 电场仿真基本过程 |
4.2 主回路模块合闸状态电场计算分析 |
4.3 主回路模块绝缘强度优化 |
4.4 主回路模块分闸状态电场计算分析 |
4.5 型式试验 |
4.5.1 局部放电试验 |
4.5.2 工频耐压试验 |
4.5.3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大电流固体绝缘开关柜温升优化研究 |
5.1 新型固体柜温度场研究与分析 |
5.2 温升优化方案及建议 |
5.2.1 内部结构改进 |
5.2.2 绝缘材料导热性能提升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同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真空断路器的发展概况 |
1.2.1 发展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必要性 |
1.2.2 真空断路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3 真空断路器的发展趋势 |
1.3 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研究概况 |
1.3.1 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特点 |
1.3.2 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3 同步控制对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影响 |
1.4 真空断路器总体结构介绍 |
1.4.1 真空断路器的基本组成 |
1.4.2 真空断路器的总体布置方式 |
1.4.3 真空断路器的设计要点 |
1.5 真空断路器的开发与虚拟样机技术 |
1.5.1 虚拟样机技术概念及特点 |
1.5.2 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技术 |
1.5.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设计优化流程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结构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使用环境和技术参数 |
2.2.1 引用标准和规范 |
2.2.2 使用环境 |
2.2.3 技术参数 |
2.3 真空断路器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分析 |
2.3.1 真空断路器电气性能参数分析 |
2.3.2 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分析 |
2.4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双断口串联结构的理论分析 |
2.4.1 真空间隙的击穿特性 |
2.4.2 真空断路器的静态绝缘特性 |
2.4.3 真空断路器的动态绝缘特性 |
2.4.4 真空断路器的动能分析 |
2.5 72.5kV真空灭弧室的设计 |
2.5.1 基本结构的设计 |
2.5.2 导电杆的优化设计 |
2.5.3 真空灭弧室屏蔽罩结构的设计 |
2.5.4 真空灭弧室尺寸的优化 |
2.5.5 真空灭弧室其他结构的设计 |
2.6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基本结构的设计 |
2.6.1 真空断路器双断口的均压问题 |
2.6.2 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新型结构的设计 |
2.6.3 新型结构断口静态电压测试及分析 |
2.6.4 新型结构断口静态击穿试验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系统的设计 |
3.2.1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设计 |
3.2.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的设计 |
3.3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运动学分析 |
3.3.1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运动关系分析 |
3.3.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运动学分析的基本函数 |
3.3.3 126kV真空断路器运动关系函数分析 |
3.4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动力学分析 |
3.4.1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受力分析 |
3.4.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分闸过程动力学分析 |
3.4.3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合闸过程动力学分析 |
3.5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系统的优化 |
3.5.1 优化设计的基本术语 |
3.5.2 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改进 |
3.5.3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系统的优化 |
3.6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虚拟样机分析 |
3.6.1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3.6.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模型约束副的施加 |
3.6.3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分闸过程分析 |
3.6.4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合闸过程分析 |
3.7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技术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同步控制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
4.2.1 同步控制技术的原理 |
4.2.2 同步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 |
4.2.3 同步控制技术的影响因素 |
4.3 真空断路器中同步关合控制技术的研究 |
4.3.1 电压电流信号过零点的提取 |
4.3.2 分合闸的时间补偿技术 |
4.3.3 信号频率及相位的计算 |
4.4 同步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4.4.1 基本组成 |
4.4.2 CPU模块 |
4.4.3 电源模块 |
4.4.4 控制电路 |
4.4.5 信号采集与自检电路 |
4.4.6 环境温度的测量 |
4.4.7 通信接口的设计 |
4.4.8 硬件抗干扰设计 |
4.5 同步控制器的应用程序 |
4.6 同步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试验要求 |
5.3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性能试验 |
5.3.1 机械操作试验 |
5.3.2 机械强度试验 |
5.3.3 运动特性与机械寿命试验 |
5.4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载流性能试验 |
5.4.1 回路电阻的测量 |
5.4.2 长期发热试验 |
5.4.3 动热稳定性试验 |
5.5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绝缘性能试验 |
5.5.1 工频耐压试验 |
5.5.2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
5.5.3 绝缘性能试验结果 |
5.6 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试验 |
5.6.1 开断能力试验的系统设计 |
5.6.2 威尔合成回路的总体设计 |
5.6.3 开断能力试验参数的确定 |
5.6.4 开断能力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5.6.5 近区故障开断能力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记忆合金材料应用在12kV 3150A真空开关柜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二章 接触电阻理论与传热学理论 |
2.1 接触电阻理论 |
2.1.1 接触电阻组成部分 |
2.1.2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
2.2 传热学基础理论 |
2.2.1 传热学概述 |
2.2.2 传热的三种形式 |
2.3 有限元热分析 |
2.3.1 导热方程 |
2.3.2 热分析的边界条件 |
第三章 记忆合金材料的回复力试验 |
3.1 记忆合金材料概述 |
3.1.1 记忆合金材料的基本概念 |
3.1.2 记忆合金材料的特性 |
3.2 记忆合金材料在开关柜中的应用 |
3.3 记忆合金材料的回复力试验 |
3.3.1 记忆合金弹簧温度与回复力的关系试验 |
3.3.2 记忆合金垫片回复力与温度的关系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记忆合金垫片应用在铜排接头的仿真分析 |
4.1 数学方程 |
4.2 铜排模型 |
4.3 边界条件 |
4.4 接触电阻的测量 |
4.5 温度场仿真结果 |
4.6 大电流温升试验 |
4.6.1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7 改进后的温度场仿真结果 |
4.8 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记忆合金弹簧应用在真空断路器的仿真分析 |
5.1 梅花触头接触电阻测量 |
5.2 1600A时触头温度场仿真分析 |
5.2.1 几何体 |
5.2.2 边界条件 |
5.2.3 温度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3150A时触头温度场仿真分析 |
5.4 单相断路器温度场仿真 |
5.4.1 几何体 |
5.4.2 边界条件 |
5.4.3 温度场仿真结果 |
5.4.4 对比分析 |
5.5 三相断路器温度场仿真 |
5.5.1 几何体 |
5.5.2 边界条件 |
5.5.3 温度场仿真结果 |
5.5.4 与试验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记忆合金材料应用在 12kV3150A真空开关柜的仿真分析 |
6.1 开关柜模型 |
6.2 边界条件 |
6.3 温度场仿真结果 |
6.4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6.5 采用记忆合金材料的开关柜温度场仿真分析 |
6.6 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车载真空断路器的电应力分析与剩余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真空断路器的介绍 |
1.2.1 真空断路器的发展及结构特点 |
1.2.2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
1.2.3 真空断路器电应力 |
1.2.4 真空断路器寿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真空断路器电应力研究现状 |
1.3.2 真空断路器寿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载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分析 |
2.1 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的影响因素 |
2.2 动车组受能供电系统特点 |
2.3 系统建模及参数确定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1 截流过电压 |
2.4.2 变压器参数对过电压的影响 |
2.5 过电压防护措施分析 |
2.5.1 避雷器 |
2.5.2 RC保护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载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电场分析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3.3 真空灭弧室结构 |
3.4 真空灭弧室电场的影响因素 |
3.5 仿真模型及电场计算 |
3.5.1 建模 |
3.5.2 电场计算 |
3.6 不同触头开距的电场对比分析 |
3.7 不同触头半径的电场对比分析 |
3.8 触头产生毛刺后的电场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真空断路器寿命试验方案 |
4.1 真空断路器电寿命影响因素 |
4.1.1 触头材料 |
4.1.2 电弧能量 |
4.1.3 真空度 |
4.2 车载真空断路器特殊工况 |
4.3 主要测试内容 |
4.3.1 导电回路电阻的检测 |
4.3.2 耐压试验 |
4.3.3 机械寿命试验 |
4.4 试验方法的理论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概率统计的真空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 |
5.1 概率统计的内容 |
5.1.1 概率论 |
5.1.2 数理统计 |
5.2 断路器电寿命的计算方法 |
5.2.1 电弧能量累计法 |
5.2.2 燃弧时间加权法 |
5.2.3 触头相对电寿命法 |
5.2.4 电流时间积分法 |
5.3 基于概率统计的寿命评估前提 |
5.3.1 真空断路器失效与寿命的确定 |
5.3.2 真空断路器失效的界定标准 |
5.4 真空断路器失效的寿命模型 |
5.4.1 断路器失效模型 |
5.4.2 断路器元件失效模型 |
5.5 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 |
5.5.1 参数的最小二乘法点估计 |
5.5.2 参数和区间的极大似然法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真空断路器接触电阻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断路器触头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D]. 李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用于电流转移的压控变阻装置操动及热特性研究[D]. 孙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永磁真空断路器设计及同步控制技术研究[D]. 王圣军.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电力机车过分相钢轨过电压的研究[D]. 杨培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爆炸开关的设计与研制[D]. 何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6]快速真空断路器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张明志.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12kV固体绝缘开关主回路模块电场及温度场研究[D]. 张凯.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3)
- [8]126k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同步控制研究[D]. 谢久明. 燕山大学, 2016(01)
- [9]记忆合金材料应用在12kV 3150A真空开关柜的仿真研究[D]. 刘勇铭. 厦门理工学院, 2016(11)
- [10]车载真空断路器的电应力分析与剩余寿命研究[D]. 欧阳乐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