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调整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主任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梁舒筌[1](2021)在《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公司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在国内、国际上有所跨越式发展,就应当建立起环境、质量和职业安全健康三个管理体系。SCJZ公司从2000年成立以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对体系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也面临着建立体系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之间,逐步的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但各个系统都是单独运行、单独建立、单独认证,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劳动重复,资源被大量耗费。这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了问题,例如工作重复,管理成本增加,文件化程序显着增加,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对各种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环境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大体系而言,它们也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为了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并达到企业的最佳管理效果,必须对三个系统进行集成。三大体系的融合可以说是适应国际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怎样才能给公司带来一个通用且持续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领域相辅相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具有清晰的目标。将各种管理体系融合,从而达到职责简化、流程清晰,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把各个体系的深度结合现在看来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后必须走的道路。本文重点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这三大标准进行了研讨分析,从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管理体系整合的可行性。分析了SCJZ公司三大管理体系独立运行的现状,并针对SCJZ公司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工作目标和项目推进组织保障等,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最终实现了SCJZ公司三大体系的整合,提高了三大体系在公司的运行效率。
高国钧[2](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宋传永[3](2014)在《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行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有限干预来源于WTO技术壁垒的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性规制逐渐加强、经济性规制逐步放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共识。早在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曾指出,“职业卫生是一项全球、国际和国家议事日程中的优先任务”。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策,体现了国家与企业的文明化程度和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所具备的竞争潜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由于我国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工厂的历史进程过快,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未能同步,使我国轻而易举地摘取了职业病发病人数世界第一的“桂冠”,并一直维持至今。期间,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机制虽几经改革,但监管体系至今未完全理顺,政府监管执法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2009年6月,随着张海超极端无奈的维权之举——“开胸验肺”事件曝光,举国震动,似乎是撕开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神秘面纱。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清楚:从多年前群发性职业病事件的偶发到近年来的频发,是否代表了一定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在如此无情地吞噬着工人的健康?又有谁该为这些生命负责?职业卫生监管问题警钟早已敲响,道义上的以人为本、经济上的科学发展、社会上的和谐稳定等问题整体摆到了我们面前。为深入研究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笔者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职业卫生监管问题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检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监管对象的角度分析了该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指出了取得的成就,并由此总结了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实际和基本生产力水平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借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除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列举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对国内外职业卫生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综述部分主要从职业卫生监管的必要性、监管主体、监管的目标对象、监管的措施、监管的绩效以及基于劳动关系、社会责任和伦理角度的研究进行了述说。第二部分,对职业卫生、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职业性病损、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职业卫生监管等职业卫生工作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文件规定对各职业卫生监管主体及各监管主体的主要监管内容与监管方式进行了介绍,并以“防、治、保”为主线对各监管主体地位及其职责进行了定位;对本研究用到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简要描述与分析。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的必要性,从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变迁和职业卫生法制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对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制度建设进行了回顾,并以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分为节点,对我国职业卫生监管时期尝试性地进行了阶段划分,介绍了近期中央编办对职业卫生监管职责重新分工情况及履职现状;粗略概述了我国职业卫生法制体系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沟通、现场检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监管对象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该市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指出了该市在职业卫生监管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该市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推而问及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国的立法体系尚不完善、行政体制改革滞后、部门利益难以打破、多元社会参与缺位、公民道德建设滑坡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对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行了介绍。以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他们的职业卫生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基本情况,并从法律体系、职能定位、监管力量、监管模式、处罚措施、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参与机制等七个方面总结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我们努力的方向。第六部分,在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卫生监管问题对策建议。认为通过全面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增强技术服务支撑、完善强化监管措施、严格执法以促进各方责任落实以及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等对策建议的实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严峻局面的稳定好转,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最后,结语部分回顾了关于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的心得,并以较发散的思维对关于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保障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职业健康权益问题表达了个人的预期和展望。
沈泽锋[4](2013)在《WH化工有限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化工行业生产的各种中介物、成品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期曝光的化工厂爆炸、员工中毒、职业病等一系列耸人听闻事故严重影响了行业职工健康与安全,归根到底与化工行业生产过程日常管理密切相关,因此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问题又一次暴露在公众面前,成为国家和各级职能部门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从笔者实践锻炼单位的调研情况出发,首先阐述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与发展历程,接着以WH化工有限公司CMC产品管理为例,针对目前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实施和认证OHSAS18000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详细分析了实施的效果、难点与重点。同时初步探索出符合中小化工生产企业贯彻OHSAS18000标准的步骤,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当然,具体企业面临的环境千差万别,在执行操作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本文认为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健康发展,必须拥有一套严格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
胡洪斌[5](2011)在《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广谱现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甚发达和完善的转型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实施规制。在不断放松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同时,产业进入条件规制则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制的标准和内容都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与此相反,现有的大多数关于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则散见于法学、产业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文献中,对其全面和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现实中产业进入规制的广谱实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转型过程俨然就是一个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过程。他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进入和扩张,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新兴部门的再配置。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实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产业进入规制”为特殊性前提,开始市场经济意义的产业进入规制;是一边完善市场机制、“制造”独立市场主体、塑造市场结构、建立竞争环境,一边进行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实践。这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进入规制源起和发展环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制衡机制,在经济上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规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由此,在没有充分把握中国“特殊性”前提和整体发展的全貌,直接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规制进行分析,往往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做出了一般性的效率评价,也往往会由于模型变量的权重变动、数据获取的完整程度,或数据样本的时间跨度等因素,难以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和相应的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认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王端武[6](2005)在《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事故伤亡人数也逐年增加,1991年至2004年,我国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4.27%。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近14万,每天因各类事故夺走370多人的生命。每年由于生产事故而受伤的人数达70万人。每年近100万个家庭,由于生产事故受到伤害。我国安全生产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安全生产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原因,有管理落后的原因,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也有人员素质低的原因。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不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尽快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鉴此,本文对国内外安全生产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对研究;对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对安全生产保障的综合构成、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的协同理论。在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基础上,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各子系统协调和优化配置,并为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提供快捷和科学的决策信息,首次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来反映考虑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与总的保障体系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指导下,对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成、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资源整合、协同规划、协同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可供国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我国仍处于事故的高发时期,实现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并依照安全生产协同保障理论,提出了从政府监督管理、法制建设、技术装备保障、信息保障、投入保障、人力
国务院[7](2003)在《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文中认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决定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后,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对国务院部门其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论证。经研究,国务院决定第二批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另将82项行政审批项目作改变管理方式处理,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后有关后续监管和衔接等工作,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电子政务建设、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
王起全[8](2003)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与ISO90 0 0和ISO14 0 0 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首先概述了职业安全健康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历史沿革及当今发展概况 ;其次 ,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市场准入机制、认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标”一体化等方面应引起关注的一些问题 ;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江虹[9](2003)在《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安全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两个基本因素。虽然日新月异的安全技术可以消除设备工具的隐患缺陷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而本质安全的机具设计理念则更进一步保障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但从相关施工安全的调查分析所获的结论均显示,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性,诸如危险源和安全隐患随工程进行而变化,作业环境受天候、地质条件影响大,作业人员的低素质和流动性,再加上层层转包的经营型态等,导致事前的施工安全策划不易、施工安全长效管理困难等等。客观上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常常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也即发现了才予处理,甚至存在侥幸,不予处理。此为建筑业成为最危险行业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我国施工安全状况的提高和改善,还必须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安全技术的防护功能。事实显示施工单位实施安全管理不仅员工生命健康获得保障,并可提高经营绩效及企业竞争力。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确实执行,是现阶段行业与政府有关单位最重要的课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我国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在强制性和推荐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异同和优劣,分析我国现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得失,研究进一步改善的策略和建议,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思路,为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以下列各项为研究内容: 1.了解我国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特点。 2.比较我国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在施工安全检查、施工安全教育制度和承建商在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其人员配备等强制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上的关连性及差异点。 3.比较上海市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98)》与英国标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指南(Guide to Occupational浙江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Bs 5800))等推荐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上的关连性及差异点 研究结果显示,从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工人素质低是事故分析中经常被提及的原因。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章施工得以实施,实际上是施工和安全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的缘故;工人素质低,实际上是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造成的,反应出我国现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消除人的“三违”不安全行为上没有产生有效作用。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施工安全检查、施工安全教育制度和承建商在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其人员配备等强制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上确实存在较多差异,同时,国际上普遍推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在我国尚未广泛采用,这也是我国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加以比较研究,以了解它们是如何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与健康,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从国家、行业、企业和项目等不同层次提倡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推广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模式的根本出路。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0](2003)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煤矿安主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落实
二、关于调整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主任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调整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主任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综合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的含义 |
2.1.2 项目管理的含义 |
2.2 集成管理基础理论 |
2.3 三种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
2.3.1 质量管理体系 |
2.3.2 环境管理体系 |
2.3.3 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2.3.4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相同点 |
2.3.5 三大标准的差异性 |
第三章 SCJZ公司体系整合项目概况 |
3.1 SCJZ公司简介 |
3.2 SCJZ公司项目推进组织架构 |
3.3 项目必要性 |
3.3.1 项目工作目标 |
3.3.2 项目组织保障 |
3.3.3 项目工作计划 |
3.4 项目推进的可行性 |
3.4.1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结构主体 |
3.4.2 持续改进的基本思想 |
3.4.3 用过程方法实施管理框架架构 |
3.5 项目实施的原则 |
3.6 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点 |
3.7 文化的重要性 |
3.7.1 什么是企业文化 |
3.7.2 文化在整合管理中的作用 |
第四章 体系整合实施及试运行 |
4.1 首次评审 |
4.1.1 现状调查 |
4.1.2 过程识别与过程评价 |
4.1.3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
4.2 策划 |
4.2.1 方针目标的制定 |
4.2.2 职责 |
4.2.3 管理方案的编制 |
4.3 编制体系文件 |
4.3.1 构建体系文件框架 |
4.3.2 管理手册的制定 |
4.3.3 程序文件制定 |
4.3.4 编制作业指导书 |
4.4 执行 |
4.4.1 教育 |
4.4.2 记录与控制 |
4.5 持续改进 |
4.5.1 监视与测量 |
4.5.2 数据解析 |
4.5.3 纠正和防控 |
4.5.4 内部审核 |
4.5.5 管理评审 |
第五章 整合体系运行及成效 |
5.1 体系方针运行情况 |
5.2 体系目标运行情况 |
5.3 体系运行资源配置 |
5.4 相关方管理 |
5.5 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情况及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
5.6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情况 |
5.7 体系运行的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
一、案例述介 |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职业卫生 |
2. 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 |
3. 职业性病损、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 |
4. 职业卫生监管 |
(二) 相关理论概述 |
1. 利益集团理论 |
2. 跨域治理理论 |
3. 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制度建设回顾 |
(一)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变迁 |
1. 第一阶段:初创与发展期(1949年—1998年) |
2. 第二阶段:建设与规范期(1998年—2003年) |
3. 第三阶段:过渡与磨合期(2003年—至今) |
(二) 我国职业卫生法制体系建设 |
1. 第一层次:《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
2. 第二层次:《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 |
3. 第三层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
4. 第四层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
5. 第五层次:相关职业卫生标准 |
三、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现状 |
(一) 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职业卫生调查 |
1. 调研方案 |
2. 调研结果 |
(二) 该市职业卫生监管主要工作成绩 |
1. 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初步确立 |
2. 职业卫生宣贯培训有序推进 |
3. 调查摸底梳理建档全面展开 |
4. 监督执法传导压力实效突出 |
5.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成效显现 |
6.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逐步规范 |
(三)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职业卫生监管体系仍待完善 |
2. 综合监督管理工作仍不到位 |
3. 技术服务支撑建设仍旧滞后 |
4. 职业卫生各方责任仍未落实 |
5. 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仍不健全 |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立法体制机制存在缺陷 |
2. 行政体制改革痼疾难除 |
3. GDP考核指挥棒仍在转动 |
4. 部门利益难以有效打破 |
5. 社会道德建设全面失序 |
四、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经验及其启示 |
(一) 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的经验 |
1. 英国职业卫生监管的经验 |
2. 美国职业卫生监管的经验 |
3. 日本职业卫生监管的经验 |
(二) 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的启示 |
1.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基础 |
2. 准确的职能定位是前提 |
3. 专业的监管力量是保障 |
4. 高效的监管模式是重点 |
5. 严格的处罚措施是关键 |
6.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核心 |
7. 成熟的社会参与机制是纽带 |
五、解决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 全面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建设 |
1. 梳理修订职业卫生法律体系 |
2. 优化整合职业卫生监管资源 |
3. 构建职业卫生长效协调机制 |
4. 强化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建设 |
5. 细化责任目标考核追究体系 |
(二) 着力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措施 |
1. 属地化摸清职业病防治“家底” |
2. 严把预防性监督规范源头治理 |
3. 实施量化分级、重点监管措施 |
4. 强力推进三大基础性引导作用 |
5. 创建推行职业卫生标准化体系 |
(三) 规范增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支撑 |
1.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 |
2. 规范技术服务竞争市场秩序 |
3. 完善日常监管引入退出机制 |
4. 扩展基层专家技术支撑作用 |
5. 搭建职业卫生科研实践平台 |
(四) 严格执法促进职业卫生各方责任落实 |
1. 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
2. 促进综合监管责任落实 |
3. 促进各负有监管职责部门责任落实 |
4. 促进技术服务支撑作用全方位发挥 |
5. 建立执法司法联动机制保障职业卫生执法效果 |
(五)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
1. 正确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 |
2. 重塑行业管理组织角色定位 |
3. 引导非政府组织多元化发展 |
4. 强力推动监督体系发挥实效 |
5. 建立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WH化工有限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化工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职业健康的定义及重要性 |
2.1.1 职业健康的概念 |
2.1.2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 |
2.2 安全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2.2.1 安全管理的概念 |
2.2.2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发展概况 |
2.3.1 国际发展概况 |
2.3.2 国内发展状况 |
2.4 OHSAS18000体系概述 |
2.4.1 发展历史 |
2.4.2 运行模式 |
2.4.3 发展前景 |
3 WH化工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3.1 WH化工有限公司概述 |
3.2 公司员工职业健康调查与分析 |
3.2.1 我国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现状 |
3.2.2 公司员工职业健康情况分析 |
3.3 WH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
3.3.1 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3.2 公司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
3.4 OHSAS18000体系构建分析 |
3.4.1 构建基础 |
3.4.2 构建必要性分析 |
3.4.3 构建可行性分析 |
4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4.1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建立要求 |
4.2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步骤 |
4.3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内容 |
4.3.1 实施准备 |
4.3.2 实施内容 |
4.4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评审设计 |
5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
5.1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
5.2 WH公司体系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5.3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重点 |
5.4 WH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实施难点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管制与规制 |
1.2.2 产业进入与产业进入行为 |
1.2.3 产业进入规制、进入数量规制与进入条件规制 |
1.3 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
1.3.1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属性和逻辑 |
1.3.2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 |
1.3.3 产业进入规制需求的理论延伸 |
1.3.4 对"过度进入"规制的再认识 |
1.3.5 产业进入规制功能的理论反思 |
1.3.6 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
2.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及其行为方式 |
2.1.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构成 |
2.1.2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经济人"假设 |
2.1.3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行为方式 |
2.2 基于"ER-SCP"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
2.2.1 "ER-SCP"分析框架的构建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2.3 竞争性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2.4 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
2.3.1 针对负外部性的产业进入规制 |
2.3.2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产业进入规制 |
2.3.3 产业进入规制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
3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进入规制 |
3.1.2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产业进入规制 |
3.2 中国产业进入数量规制的发展现状 |
3.2.1 竞争性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
3.2.2 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
3.3 中国产业进入条件规制的发展现状 |
3.3.1 针对环境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3.2 针对信息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3.3 针对安全生产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4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存在问题 |
3.4.1 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
3.4.2 规制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导致的问题 |
3.4.3 监督机制和机构缺位导致的问题 |
3.4.4 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
4 中国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
4.1 加强规制的基本思路 |
4.1.1 遵循原则 |
4.1.2 选择规制目标 |
4.1.3 降低规制成本和提供规制收益 |
4.1.4 采取多种规制形式和政策工具 |
4.1.5 建立独立、统一、高效和权威的规制机构 |
4.1.6 建立规制的行政监督机制及相应机构 |
4.2 完善规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
4.2.1 建设专业的规制立法团队 |
4.2.2 制订并颁布《规制改革法》 |
4.3 完善规制机制的建设 |
4.3.1 建立规制政策的评价方法 |
4.3.2 有效防止规制滞后 |
4.3.3 完善并发展复审制度 |
4.3.4 建立普遍服务义务的长效解决机制 |
4.3.5 建立规制的补偿机制 |
4.3.6 健全产业退出保障机制 |
4.4 完善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建设 |
4.4.1 建立宪政约束机制 |
4.4.2 健全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
4.4.3 建设诚信政府 |
4.4.4 强化规制信息的透明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安全生产保障理论的研究是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综合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1.2 安全生产保障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系统工程 |
1.2.2 安全经济学 |
1.2.3 行为安全理论 |
1.2.4 声誉管理理论 |
1.2.5 博弈论 |
1.2.6 事故致因理论 |
1.2.7 公共行政理论 |
1.2.8 安全协调学原理 |
1.3 国内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
2 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 |
2.1 协同理论的概述 |
2.2 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基本内容 |
2.3 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2.4 小结 |
3 国家安全生产协同保障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
3.1 人工神经元网络 |
3.2 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方法 |
3.3 BP神经网络原理 |
3.4 进化人工神经网络 |
3.5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6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算例 |
3.7 小结 |
4 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
4.1 技术装备保障体系设计 |
4.2 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 |
4.2.1 国家安全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2 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设计 |
4.3 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 |
4.3.1 我国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的设计 |
4.4 安全专家支持体系 |
4.5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4.5.1 国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开展情况 |
4.5.2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
4.6 安全评价体系及方案设计 |
4.7 小结 |
5 信息网络体系 |
5.1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
5.2 信息网络体系方案 |
5.2.1 信息网络体系设计思想 |
5.2.2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基本构成 |
5.2.3 安全生产信息工作组织体系 |
5.2.4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运行机制 |
5.2.5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保障机制 |
5.3 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设计 |
5.4 小结 |
6 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
6.1 我国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2 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设计 |
6.2.1 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设计思想 |
6.2.2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 |
6.2.3 安全技术培训体系 |
6.2.4 人员安全资格认证体系 |
6.3 小结 |
7 应急救援体系 |
7.1 应急救援体系的设计原则 |
7.2 应急救援体系的设计 |
7.2.1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
7.2.2 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
7.2.3 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
7.3 小结 |
8 政策法规体系 |
8.1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8.1.1 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8.1.2 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3 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8.1.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整体框架 |
8.2 国家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
8.2.1 工伤保险制度 |
8.2.2 高危行业尽快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
8.3 小结 |
9 政府监督监察体系 |
9.1 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9.1.1 目前安全监管体制的基本格局 |
9.1.2 当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9.2 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设计的思路 |
9.3 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设计 |
9.4 小结 |
10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 |
10.1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
10.1.1 国内形势 |
10.1.2 国际形势 |
10.1.3 发展趋势 |
10.2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10.2.1 指导思想 |
10.2.2 基本方针 |
10.2.3 目标 |
10.3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策略选择研究 |
10.4 小结 |
11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项目报告书 |
(7)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1 |
附件2 |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产生背景 |
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 |
3.1 国际劳工组织对OSHMS标准的关注 |
3.2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活动 |
3.3 国际劳工组织负责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4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发展状况 |
4.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在我国的发展 |
4.2 我国一些行业部门开展OSHMS试行工作 |
4.3 我国OSHMS标准的发布 |
4.4 我国OSHMS认证机制的建立 |
4.5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工作 |
4.6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工作 |
4.7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市场分析 |
5 结尾语 |
(9)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摘要(英) |
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我国施工安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三节 本文各章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理论假设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日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美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三节 香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四节 英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五节 韩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六节 德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七节 澳大利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八节 加拿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九节 瑞典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十节 我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第十一节 我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十二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外施工安全检查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施工安全检查机构及权限 |
第二节 施工安全检查内容及方法 |
第三节 施工安全法律责任及事故处理 |
第四节 我国施工安全检查制度的思考 |
第五节 借鉴与建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外施工安全教育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施工安全教育组织及经费 |
第二节 施工安全教育对象及内容 |
第三节 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及手段 |
第四节 我国施工安全教育制度的思考 |
第五节 借鉴与建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外施工安全组织机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施工安全组织设置及条件 |
第二节 施工安全组织职责及权力 |
第三节 施工安全组织成员架构 |
第四节 我国施工安全组织机构的思考 |
第五节 借鉴与建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外施工安全人员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施工安全人员体系 |
第二节 施工安全人员配备 |
第三节 施工安全人员职责 |
第四节 我国施工安全人员的思考 |
第五节 借鉴与建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外推荐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比与分析 |
第一节 推荐性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市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98)》分析 |
第三节 英国标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指南(Guide to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BS 8800》分析 |
第四节 上海市标准《安保体系》与英国标准BS8800的比较 |
第五节 借鉴与建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与日本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2、 我国与美国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3、 我国与香港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4、 我国与英国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5、 我国与德国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6、 我国与澳大利亚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7、 我国与加拿大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8、 我国与瑞典施工安全检查比较 |
附录9、 我国与日本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0、 我国与美国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1、 我国与香港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2、 我国与英国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3、 我国与德国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4、 我国与加拿大施工安全教育比较 |
附录15、 我国与日本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16、 我国与美国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17、 我国与香港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18、 我国与英国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19、 我国与韩国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20、 我国与德国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21、 我国与澳大利亚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22、 我国与加拿大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23、 我国与瑞典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 |
附录24、 我国与日本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25、 我国与美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26、 我国与香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27、 我国与英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28、 我国与韩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29、 我国与德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30、 我国与澳大利亚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附录31、 我国与瑞典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比较 |
四、关于调整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主任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D]. 梁舒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3]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行业为例[D]. 宋传永.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8)
- [4]WH化工有限公司OHSAS18000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沈泽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3)
- [5]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 胡洪斌. 云南大学, 2011(07)
- [6]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王端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7)
- [7]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J]. 国务院. 吉林政报, 2003(S1)
-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 王起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6)
- [9]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D]. 江虹. 浙江大学, 2003(01)
- [10]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通知[J].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3(03)
标签:强制性产品认证论文; 职业健康安全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