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兴[1](2012)在《化纤长丝高速卷绕头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纱线卷绕是纺织品生产领域普遍存在的一项重要工艺过程。完成卷绕的转子(锭子)连同纱线卷装构成转子系统,为保持卷绕线速度恒定,系统转速会随着卷绕直径的增加逐渐减慢,形成质量、刚度、转速等参数慢时变系统。化纤长丝卷绕头是典型的参数慢时变转子系统。随着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研制和生产大(容量)卷装、高速卷绕的化纤长丝卷绕头是降低成本、适应新工艺要求的必然趋势。卷绕头长丝满卷质量一般是锭轴自身质量4倍以上。在一个卷绕周期内,锭轴的工作转速范围为20000r/min.~4000r/min.,以满足恒卷绕线速度为6000m/min.的工艺要求。如何确保在宽广的转速工作频域内,在质量和刚度时变情况下,锭轴系统能有效避开临界转速而平稳运行是卷绕头设计的关键。空卷时平衡后的锭轴(夹头),如何确保在添加纸筒、卷装增大、胀圈运动、长丝卷绕时的干扰、压辊施压等状态下锭轴系统仍正常工作是卷绕头设计的又一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从卷绕头弹性支承系统入手,搭建了与锭轴相同的弹性支承系统转子试验台,并建立对应梁单元转子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试验相结合分析了弹性支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弹性支承系统使转子系统的前几阶非弯曲振型(弹性支承刚性转轴运动)所对应的临界转速大幅下降,形成低阶临界转速和高阶临界转速(对应转轴弯曲振型)间较为宽广的平稳转速区。弹性支承系统的动力参数涉及难以确定的因素较多,本文通过试验求得其当量刚度和阻尼值。在分析弹性支承转子的非弯曲振型以及相应的临界转速的基础上,完善了试验求取弹性支承系统刚度的方法,并给出试验求取弹性支承系统动力参数时转子系统参数选取的要求。基于橡胶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利用唯象理论建立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并在工作区内线性化;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橡胶圈支承力学模型,结合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了橡胶圈支承的静态特性。针对加工的不同质量的转子,通过试验求取弹性支承系统的系列等效动态刚度值,拟合了弹性支承系统等效刚度曲线,分析了弹性支承的特点。同时对试验台的转子系统进行了相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很好吻合,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其次建立了弹性支承刚性转子的动力学方程,从理论上验证当考虑弹性支承的阻尼作用,弹性支承下的高速旋转转子具有自动定心的特点。建立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转子采用实体单元,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转子径向弹性支承刚度可显着改变转子椭圆柱形运动振型所对应的临界转速,而同时改变转子轴向弹性支承刚度可显着改变转子椭圆锥形运动所对应的临界转速,改变这两组刚度值可将转子系统的非弯曲振型所对应的临界转速调整到所要求的范围内。当单个夹头上的卷装不断增多,夹头和锭轴长度加长时,弯曲振型所对应的临界转速下降,压缩稳定工作区间,为进一步合理规划临界转速值,本文提出了主动调节转子临界转速的方法,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最后针对一套典型的长丝卷绕头,设计相应的虚拟样机,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利用以上分析方法和结果对锭轴空卷快速升速、满卷快速降速、正常卷绕时参数慢变等状况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计算、仿真和分析,揭示了三阶段不同动力学特性,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赵慧[2](2007)在《玻璃纤维络筒机槽筒卷绕运动规律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槽筒导丝沟槽换向曲线的设计,直接影响纱线络筒时的运动规律、纱圈在筒子上分布状况、振动冲击及噪声。针对导丝沟槽换向曲线为抛物线和圆弧曲线时,存在的工作噪声大,导丝器受冲击大,运行平稳性差,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玻璃纤维卷装成形效果差,限制拉丝机转速的提高等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卷绕成形原理分析。介绍了玻璃纤维无捻纱的定义;阐述了无捻粗纱丝锭的成形原理,包括合股无捻粗纱卷装和直接无捻粗纱的成形原理;得出等螺距卷绕玻璃纤维拉丝工艺的螺旋升角随卷装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分析了圆柱卷装端面纱线折回曲线情况,得到卷装端部稳定的通用条件。(2)玻璃纤维直接纱络筒机槽筒凸轮换向曲线运动规律分析。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换向曲线的槽筒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提供新的换向曲线,避免导丝器在换向区的柔性冲击,延长使用寿命,为高速导纱机构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试验验证其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的优越性。(3)玻璃纤维直接纱卷绕成形仿真研究。介绍卷绕成形参数,对卷装成形中出现的重叠现象进行阐述,分析了卷绕比对卷装重叠现象的影响。推导卷绕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仿真得到端面换向点分布螺旋线花纹。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董天升,张慧[3](2004)在《CD300型卷绕头产生筒子端面不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 CD30 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张军[4](2003)在《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CD30 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化纤长丝高速卷绕头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化纤长丝卷绕机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1 卷绕部件 |
1.2.2 横动部件 |
1.2.3 换筒部件及辅助动作 |
1.3 化纤长丝卷绕机的发展 |
1.3.1 国外卷绕机的发展 |
1.3.2 国内卷绕机的发展 |
1.4 复杂转子系统研究现状 |
1.4.1 轴承—转子系统研究 |
1.4.1.1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
1.4.1.2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
1.4.2 传递矩阵法与有限元法 |
1.4.2.1 传递矩阵法 |
1.4.2.2 有限元法 |
1.5 转子动力学在化纤长丝卷绕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橡胶圈弹性支承转子系统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模型 |
2.2.1 橡胶圈弹性支承转子系统结构 |
2.2.2 橡胶圈弹性支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2.2.2.1 试验转子的有限元模型 |
2.2.2.2 弹性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2.2.2.3 弹性支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2.3 弹性支承转子系统试验分析 |
2.3.1 试验平台设计 |
2.3.2 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 |
2.3.3 支承系统动力参数的试验求取 |
2.4 转子临界转速有限元分析 |
2.5 弹性支承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 |
2.5.1 弹性支承对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
2.5.2 轴向非对称结构弹性支承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 |
2.5.3 轴向对称结构弹性支承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 |
2.5.4 弹性支承系统等效刚度测试模型构建参数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胶圈弹性支承系统力学参数分析 |
3.1 引言 |
3.2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
3.2.1 基于Mooney—Rivlin模型的橡胶力学性能参数 |
3.2.2 橡胶力学性能参数的线性化 |
3.3 弹性支承系统静刚度分析 |
3.3.1 橡胶圈弹性支承物理模型 |
3.3.2 橡胶圈支承反力 |
3.3.2.1 橡胶圈预压缩状态 |
3.3.2.2 橡胶圈放松侧半圈受力状态 |
3.3.2.3 橡胶圈压紧侧半圈进一步受压状态 |
3.3.3 橡胶圈静支承刚度理论分析 |
3.3.4 橡胶圈弹性支承有限元分析 |
3.3.5 影响弹性支承静刚度的因素 |
3.3.5.1 橡胶材料硬度对弹性支承静刚度的影响 |
3.3.5.2 橡胶材料初始压缩量对弹性支承静刚度的影响 |
3.3.5.3 轴承径向位移对弹性支承静刚度的影响 |
3.4 弹性支承系统动力参数分析 |
3.4.1 弹性支承系统动力参数测试 |
3.4.2 弹性支承系统等效刚度曲线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调弹性支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弹性支承刚性转子力学模型 |
4.2.1 弹性支承刚性转子动力学方程 |
4.2.2 弹性支承刚性转子动力学行为特点 |
4.2.2.1 高速转子的自动定心行为 |
4.2.2.2 转子与支承间的作用力 |
4.3 可调弹性支承转子有限元分析 |
4.3.1 可调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 |
4.3.2 可调弹性支承转子振型及临界转速 |
4.3.2.1 可调径向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4.3.2.2 可调轴向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4.3.2.3 综合支承刚度对刚性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 弹性支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主动调节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可调节临界转速的转子系统模型设计 |
4.4.3 影响调节效果的因素 |
4.4.4 主动调节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实例 |
4.4.4.1 大刚度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调节 |
4.4.4.2 挠性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调节 |
4.4.4.3 临界转速调节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卷绕头时变系统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卷绕头模型及参数 |
5.2.1 卷绕头物理模型及结构 |
5.2.2 锭轴模型及工艺参数 |
5.2.3 压辊模型及工艺参数 |
5.2.4 卷绕头系统力学模型 |
5.3 卷绕头系统动力学行为 |
5.3.1 卷绕头各主要构件力学特性分析 |
5.3.1.1 夹头部件的力学特性分析 |
5.3.1.2 转轴部件的力学特性分析 |
5.3.1.3 “转轴-夹头”构件的力学特性分析 |
5.3.2 锭轴系统时变状态下的动力学特点 |
5.3.2.1 空管快速上升过程锭轴动力学特点 |
5.3.2.2 空管快速上升过程锭轴振动特性测试 |
5.3.2.3 卷绕工作时锭轴慢时变参数工况下的动力学特点 |
5.3.2.4 满卷降速过程锭轴动力学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玻璃纤维络筒机槽筒卷绕运动规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槽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槽筒的发展概况 |
1.2.2 不同材料槽筒的比较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卷绕成形原理 |
2.1 玻璃纤维无捻纱简介 |
2.2 无捻粗纱丝锭成形原理 |
2.2.1 合股无捻粗纱卷装成形原理简介 |
2.2.2 直接无捻粗纱卷装成形原理简介 |
2.3 卷装成形技术分析 |
2.3.1 玻璃纤维直接纱卷装成形要求 |
2.3.2 卷绕比的定义及对纱线成形的影响 |
2.4 卷装端部稳定性分析 |
2.4.1 圆柱卷装整体情况分析 |
2.4.2 端部折回曲线 |
2.4.3 端部纱线的稳定平衡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璃纤维直接纱拉丝机槽筒换向曲线研究 |
3.1 槽筒工作原理 |
3.2 槽筒沟槽换向曲线研究 |
3.2.1 抛物线换向曲线运动特性分析 |
3.2.2 圆弧换向曲线运动特性分析 |
3.2.3 3-4-5 次多项式曲线折回段运动特性分析 |
3.2.4 改进的五次曲线折回段运动特性分析 |
3.2.5 六次多项式曲线运动特性分析 |
3.2.6 五种换向曲线运动特性比较 |
3.3 导丝器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1 圆弧换向曲线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2 抛物线换向曲线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3 3-4-5 次多项式换向曲线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4 改进的五次曲线换向曲线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5 六次多项式换向曲线轴向加速度分析 |
3.3.6 五种换向曲线动力特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璃纤维直接纱卷绕成形仿真研究 |
4.1 卷绕成形主要参数介绍 |
4.2 定卷绕比卷装的重叠现象 |
4.3 卷绕比的计算方法 |
4.3.1 卷绕比整数部分的计算 |
4.3.2 卷绕比数值小数部分的计算 |
4.3.3 卷绕比值 |
4.4 卷绕成形仿真 |
4.4.1 卷绕成形相关公式推导 |
4.4.2 成形公式相关参数对卷绕成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对象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化纤长丝高速卷绕头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D]. 王永兴. 东华大学, 2012(06)
- [2]玻璃纤维络筒机槽筒卷绕运动规律仿真研究[D]. 赵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6)
- [3]CD300型卷绕头产生筒子端面不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董天升,张慧.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 [4]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 张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