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

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

一、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江[1](2020)在《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整个长江流域内,长江不仅通过干流带动沿线两岸的港口经济和航运发展,发挥生态环境调节、水利调节和工农业取水安全等方面作用,而且通过众多支流来辐射更为广泛的支流区域的经济发展,关联着防洪与供水、生产物资供给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在发挥这些对支流区域重要影响作用过程中,通江河口则处于最为关键环节。受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累积的问题,导致通江河口环境现状混乱,形势到了严峻的地步,河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危急,通航安全环境问题也不同程度制约干支流之间的航运发展,水利工程也暴露出不满足区域发展对长江水源的调节利用的需求。本文选取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通江河口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归纳各类问题的原因,结合政府在公共环境领域具有成效的治理模式,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角度,提出了属地负责,协作管理,联合监管等治理模式,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型通江河口。有效的治理需要着眼于河口水域周边与支流网络形成的整体,内容涵盖生态环境、通航环境、水利环境、公共环境整治。经济产业布局也应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控水域岸线审批,减控工农业排污,减少低效能、高污染产业,力图从源头方大幅减除向长江干支流的污水排放,防控各通江河口资源过度开发。法制完善、环评制度提升、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则能为长江通江河口水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科学开发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治理策略上更需要借鉴已取得成效的项目经验,研究探索通过湿地修复、生态水利、航道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等一系策略改善通江河口的自然环境、通航环境、公共环境和调节利用水资源能力。

朱泽聪,杨文婷[2](2019)在《乡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以乡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为例,采用一维数学模型模拟,选取主要污染因子COD、NH3-N、TP作为预测指标,从各主体论证内容探讨了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为乡镇污水厂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提供参考。

高青军[3](2020)在《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化工企业外排工业污水具有排放水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等显着特点,且大多含有石油类、硫、酚、氰、硝基物、芳烃及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其入河排放位置的设置或迁建,可能影响下游地表水体环境质量和水资源使用功能,影响水生生物、鱼类等水生生态系统,严重时影响下游区域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兰州石化公司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毗邻黄河且位于黄河兰州段城市上游,地理位置敏感。自建厂伊始,其工业污水通过全长27公里的市政油污干管在兰州市下游排放,为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自2014年开始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放口向兰州市上游西迁至小金沟处。工业污水的上游排放对企业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及时开展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后对下游黄河兰州段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分析评估十分必要。本论文研究以兰州石化公司小金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项目为依托,选取排污口迁建前后所在兰州黄河段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质影响模型,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对企业环保和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通过搜集资料、现场监测和调查,对兰州石化公司近年来工业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获得了黄河兰州段纳污水域的河道水文数据、水环境现状、纳污能力及重要的水资源保护目标、环境敏感区域等。经调查,小金沟入黄排污口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石油类排放总量分别为1079万m3/a、588.87t/a、37.31t/a、14.63t/a。黄河兰州段水质近10年来总体呈好转趋势,年均水质类别由ⅢⅣ类转变为ⅡⅢ类。2)运用MIKE一维、二维水质模式,分析、预测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业污水对兰州黄河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企业正常工况和黄河上游Ⅲ类限值来水且枯水期条件下,石油类、挥发酚、总氮在排污口下游10km以上形成超标污染带,COD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25m宽20m的超标污染带;氨氮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130m宽165m的超标污染带;BOD5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130m宽150m的超标污染带;总磷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520m宽40m的超标污染带;事故状态下石油类超标最为严重,可影响排污口下游至什川吊桥断面水域全部超V类水质标准。3)研究分析了排污口西迁对排污河段内重要第三方、环境敏感目标及水生生态的影响。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生物毒性为轻度毒性,结合水生生物调查现状,工业污水入河后未对黄河水体造成明显影响;重要第三方位于小金沟入河排污口上游,排污口迁建亦不会对其有负面影响。4)结合企业现有环境管理体系及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出了工业污水排污口迁建后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排污口所在河道制定了围困-回收组合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7个关键应急管控断面。

尹炜,李建,辛小康[4](2019)在《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及应用》文中认为我国河湖等地表水体仍存在入河排污口布局不合理,取水口、排水口犬牙交错和相互影响等问题。而如何科学划定排污分区,协调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论方面的指导,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基于系统协调论基本思想,从目标、关系、规则、行为等方面构建了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系统协调度函数的排污布设分区模型,并选择汉江干流汉川段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可以从系统角度统筹考虑保护与发展、区域与区域、部门与部门、当前与长远4个维度的协调关系。基于协调度函数的排污布设分区模型具有计算方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为入河排污口科学布局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张欣[5](2018)在《异形城市隧道通风特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隧道作为地下交通的主要形式,在缓解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隧道地处中心城区,故常面临严苛的内、外环境控制要求——需同步控制隧道内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及各排污口处的排污量。同时,为连接地面已有路网、适应隧道进出口周边建筑布局要求,分叉、近接等超常规结构在隧道内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得城市隧道内的空气运动和污染物控制更趋复杂。因此,开展异形城市隧道通风特性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无疑对解决城市复杂隧道的通风排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应用隧道工程、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射流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物理实验等方法,对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局部损失机制及通风特性、近接隧道洞口处的污染物扩散机理、隧道动力参数与环境控制指标间的耦合/解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研发可同步满足Re、Sr和Eu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获得分流比β及分叉角度θ对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的影响规律:当分流后主线与匝道的流量比q等于两者的面积比φ时,主线和匝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ξ12和ξ13最小;当q>φ时,ξ12.ξ13均随β的增大而减小,且ξ13随着θ的增大而增大;当q<φ时,ξ12、ξ13均随β的增大而增大,但ξ13随着θ的增大而减小。(2)率先揭示隧道分叉处的分离流动特征:当分流比β较小时,流动分离出现在靠近分叉点一侧的主线边壁和远离分叉点一侧的匝道边壁;当β较大时,流动分离出现在远离分叉点一侧的主线边壁和靠近分叉点一侧的匝道边壁。提出隧道分叉处的空气流向偏转角假设,构建可供设计使用的小角度分流局部损失预测模型,与已有文献公式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3)分叉隧道通风特性比尺模型试验表明:隧道主线通风段与匝道通风段的风量间存在联动耦合效应——当调节某一通风段射流升压力时,该通风段及与之串联的通风段,其风量均随着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之并联的通风段,其风量随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4)提出分叉隧道协同排污控制原则:隧道内环境的控制,应以交通量和车速为主要扰动量,以串联通风段的风机作为主要的控制变量,以满足隧道内污染物浓度限值的要求;隧道外环境的控制,应以车辆分流比为主要扰动量,以并联通风段的风机作为主要的控制变量,以满足各排污口排污量限值的要求。(5)对于并行错列洞口隧道,减小进洞口风速uin、增大出洞口风速uout或进出洞口之间的横向间距d,均可减小进洞口负压区对出洞口射流结构的影响,从而弱化循环风;当进洞口位于出洞口之后或齐平于出洞口时,循环风混入比φc。随错列间距Δl的增大而增大;当进洞口位于出洞口之前时,φc。随Δl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构建并行错列洞口隧道循环风混入比预测模型,弥补了已有公式仅能有效预测齐平洞口循环风混入比的缺陷。(6)窜流现象可视为:下游洞口位于上游隧道污染物射流的不同特征段的流动。窜流比φs随Δx/D(Δx为上下游隧道洞口间距,D为隧道断面水力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风速比udown/uup的增大而增大。创新引入三维壁面射流特征段概念,构建涵盖各个射流特征区的全射流窜流比预测模型,突破了已有公式洞口间距的局限,将窜流模型的适用范围延展至 0<Δx/D<28。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紫金港城市隧道,使隧道沿线约100亩区域内的环境免受隧道废气排放的影响,节省隧道投资、运营成本2100余万元,取得间接经济效益1.7亿元,展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中汇会审[2017]1366号)。

刘伟佳[6](2018)在《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情况下,人为活动对河湖的干扰日趋增多,水和利工程建设在发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湖生态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利工程建设避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赣江、抚河下游尾间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沙情势、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展开,综合研究了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构建了该工程对流域水系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价体系,提出河湖健康保护对策。本文得到以下成果:(1)阐述了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了流域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及枯期水位的变化规律。水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抚河下游、清丰山溪径流量频率分析主要参数Cv分别为0.29、0.37、0.39,Cs/Cv值均为2.0,三河洪水发生遭遇的机率为26%;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956~1987年可以作为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天然状态的水文情势,石上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最为显着;枯期水位变化规律表明:赣江和抚河下游尾间近十年多年年均水位分别下降1.94m和1.49m,年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实测大断面均出现了明显下切变化趋势。(2)阐明了水利水保工程使流域径流丰枯同步性增加,输沙量同步性减弱的作用机制。依据国家基本网点站水(位)文站实测长系列资料,分析了工程实施对赣抚尾间流域主要河流枯期水位、丰枯遭遇概率以及输沙变化的影响效应。枯期水位影响方面,工程实施后对尾闾河道枯水期水位抬升作用较为明显;通过计算李家渡和外洲水文站两个站点9种组合情况下的丰枯遭遇概率,表明工程实施将使得两站点间径流量的同步性增加,输沙量的同步性减弱;输沙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期间,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年输沙量减少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保林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2010~2016年期间,年降雨量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次之,年累积沟坝地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3)阐明了赣抚尾间流域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规律。依据水质监测数据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尾间河流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受到轻度污染,城区湖泊整体水质以劣V类为主,受到重度污染;时间上:河流水质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其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优于平水期优于枯水期。湖泊水质季节变化表现为,平水期优于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空间上:河流水质表现为上游优于下游,北支最好,中支略差于北支,南支最差。湖泊水质表现为城中心区青山湖水质相对最好,近郊的艾溪湖居中,远郊的瑶湖最差;河流水体污染程度与径流量和水位呈极显着负相关趋势。(4)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和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方案。基于MIKE11构建的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中支、南支、主支、青山湖、艾溪湖和瑶湖的部分指标为负值,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水措施;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计算成果表明:明确了调配范围、调配流量、调配水源和调配方式,年水环境承载力需调配水量约为4.05亿m3,确定水系连通工程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赣抚尾间流域水系连通条件,明显改善南昌城区河湖水质。(5)解析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对该地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利用Hydrus-2D模拟了赣抚尾间流域河道渗漏对河床土体及地下水中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对TN为代表的非吸附性溶质模拟结果表明:河床分层土体内的TN含量,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与上覆水体内相同含量,并通过土壤毛细管运移至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水质;TP等吸附性溶质,主要累积在河床土体表层1m的范围内,模拟时间越长累积量越大;尾间河道距表层1m范围土体内对TP的环境承载能力为280mg/m3,地下水对TN的承载极限为20mg/L。(6)构建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湖生态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健康保护对策。选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功能四个指标为目标层一级指标,构建AHP-FCE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功能,工程实施对流域河湖水资源的影响最大。评估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控制河段健康综合状况得分4.0206,健康状况“健康”;系统分析河流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区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总体以有利影响为主;提出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何帅[7](2015)在《茅尾海水质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茅尾海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通过钦州湾与北部湾相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我国南部沿海重要的港湾,在环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茅尾海渔业资源丰富,巨大的纳潮量使其具备了十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建港条件,周边分布着的大片红树林也使其拥有价值极高的生态资源。但在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无序养殖、开发等活动的增多,使得这片海湾出现了淤积严重、面积萎缩、水质下降等严重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茅尾海及钦州湾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对该海域的水质和环境容量开展全面深入的模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希望能够为改善海湾的生态环境质量,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茅尾海及钦州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建立茅尾海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该海域的潮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质模型,以COD和DIN为指标研究了茅尾海的水质现状,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计算了茅尾海COD和DIN的环境容量以及各个污染源的分担率。1、结合海图和实测岸线、水深和径流等资料,利用MIKE 21 FM建立了茅尾海二维水动力模型并以实测潮流和潮位资料进行验证,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茅尾海潮流场,得到以下结论:(1)该海域潮流为不正规全日潮流,每月小潮期约有两天呈现半日潮流特征,其余小潮期及全部大潮期均呈现出了明显的全日潮流特征。湾内潮差最大可达5.17m。(2)茅尾海以及钦州湾湾颈地区潮流基本为NNW-SSE向的往复流。涨潮时,最大流速出现在茅尾海中部航道及钦州湾湾颈的龙门水道处,最大流速达到1.30m/s,茅尾海内平均流速为0.38m/s。落潮时总体流向与涨潮时相反,龙门水道处最大流速可达1.50m/s;茅尾海内落潮平均流速0.45m/s,较涨潮流速稍大。钦州湾外湾潮流呈现一定的旋转流特征,流速较大,涨落潮时均可超过1m/s。(3)取企沙镇-三娘湾村连线作为茅尾海及钦州湾海域纳潮量的起算断面,得该海域平均纳潮量为1.99×109m3,与海域水体体积比重达84.7%,说明茅尾海及钦州湾海域具备很强的纳潮能力。2、以二维水动力模型作为基础潮流场,耦合物质输运模块,建立茅尾海水质预测模型,模拟出了该海域中COD和DIN分别在大小潮时的浓度分布情况,并以实测水质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该水质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规律,可用于预测茅尾海水质状况。3、利用茅尾海水质预测模型的模拟结果,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分别计算了COD和DIN的剩余环境容量,并通过分别模拟各个污染源单独排放时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场计算了各个污染源的分担率。(1)在满足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标准下,茅尾海COD和DIN的环境标准容量分别为10207.3吨和1020.7吨,环境背景容量分别为2875.74吨和641.13吨,则茅尾海COD和DIN的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7331.56吨和379.57吨。(2)钦江COD和DIN分担率分别达到了33.33%和24.49%,茅岭江为38.63%和26.06%,钦州港起步工业园西区排污口为19.86%和33.41%,其余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程度较小,影响范围也较为局限,说明茅尾海污染物主要来源途径为经由钦江、茅岭江和钦州港起步工业园西区排污口携带入海。(3)该海域入海COD和DIN总量的残留率分别为16.9%和16.6%。

尚钊仪[8](2015)在《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水利部已将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予以重点关注,逐步构建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托水利部公益专项“改善长三角水系结构与河湖连通研究(201201072)”,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循环不畅、开发强度大、水环境压力大等区域特点,从环境、水文、生态等多学科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现场调研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特征和功能目标进行探讨,初步构建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多尺度评价体系,从河流、区域、流域不同层面,以黄浦江干流段、淀北水利片、太湖流域为例,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水系连通的实证研究,并提出调控对策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河湖水系连通的资源、环境、生态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对河网水系连通相关内涵、评价方法和工程实践的系统梳理,解析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特征与功能要求。(1)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和调控,主要基于连通功能目标,优化水系格局,维系河网水流畅通,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需要将连通特征评价和功能目标评价相结合。(2)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地貌景观和水利工程的形态连通性,二是基于调度方案的水力连通性;在深受人工干预的平原河网地区,由于水力连通性更具有调控性,因此,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须将形态连通和水力连通相结合。(3)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功能目标不仅包括水量调蓄、水质改善、生态支撑等自然生态功能,也包括供水、航运、渔业、景观服务等社会服务功能。2.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在空间上具有尺度效应,探讨构建了平原河网水系连通性的多尺度评价体系和表征指标体系,强调分尺度讨论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目标功能。(1)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具有层次性和尺度特征,在时间上分为自然连通、周期连通、临时连通三个尺度,在空间上分为河流、区域、流域三个尺度。(2)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空间尺度,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多尺度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功能目标指标集。在河流尺度上,重点关注河道过水断面结构的完整性与河道的闸坝阻隔特征,强调河流的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目标;在区域尺度上,重点关注水系网络结构完整性与河网水力调度蓄排联系,强调区域水量蓄泄保障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功能目标;在流域尺度上,重点关注骨干河网结构与流域水利调度能力建设,强调流域洪涝调蓄、水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综合功能目标。3.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水系为实证研究区域,开展了河流、区域、流域三个尺度水系连通的案例研究,并探讨提出不同尺度水系连通的调控对策。(1)以黄浦江干流段为例开展河流尺度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构建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与1965年相比近50年来黄浦江干流段水系连通综合水平降低了约48.8%,各河段中以中游两个河段的连通性降低最为显着,表明堤防建设、滨岸土地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对河流形态连通的干预影响明显,尤其使横向维度的连通性显着降低,导致河流廊道生境破碎和景观服务功能弱化。以提高黄浦江干流段景观服务功能为例,通过选择实验法进行公众问卷调查,分析黄浦江沿线受访者对水系形态连通性调控的偏好,结果表明:公众认为滨岸、堤防、河面、浅滩对景观服务功能的影响依次减弱,偏好缓冲型两级挡墙结构和滨岸连续植被覆盖。因此,为了提高黄浦江干流段河流景观服务功能,建议在连通性调控中加强横向形态结构完整性的恢复,开展河流滨岸带自然廊道连续性的恢复和河流断面堤防的生态化改造。(2)以淀北水利片为例开展区域尺度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构建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与1965年相比,近50年来淀北水利片河网水系综合连通水平降低了约41.4%,说明城市化建设导致河道面积、河网节点数、河网密度、分维数等反映形态连通性指标显着降低,水闸设施调度不畅使区域水网水力连通性功能降低,从而使区域槽蓄容量降低、水体交换不畅,区域自净纳污能力降低,总体水质难以达到V类水平。以提高淀北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基于环境容量法分析通过水力调度,增强水力连通来改善区域水质的水量需求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水力调度能够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因此建议在水系连通调控中优化引调水渠道,加强区域水闸联合调度,提高河网水力连通程度。(3)以太湖流域为例开展流域尺度水系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通过水量和潮位趋势突变检验分析,对流域尺度开展水系连通的典型案例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江济太工程使太湖入湖水量显着增加,水流连通程度显着提高,换水周期明显缩短,水质改善功能明显。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实施骨干河道的水力调度,增强水力连通性,是改善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格局、优化流域整体水资源配置功能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在流域尺度连通调控中通过强化引排通道,加强流域河网水系整体调度能力建设和调度方案优化,提高流域水体有序流动,促进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周亮[9](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指出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杨道军,胡琦玉,佘雁翎[10](2015)在《闸坝调控下的MIKE模型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闸控设施的存在,改变了天然河流的自然流态,闸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洪水的调节能力,但从环保角度考虑,闸控却阻碍了水污染物正常的迁移扩散,并不利于污染物稀释降解。针对闸控上游的排污行为,现状情况下不能再以简单的湖泊模式或河流模式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应根据实际水文条件建立模型。本次针对江苏某污水处理厂拟设排口,设计了五种不同工况下的预测方案,并应用丹麦MIKE21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拟设排污在不同工况下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均不同,但总体来说影响均较小。

二、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综述
        1.2.1 苏州地区通江河口治理历史文献研究
        1.2.2 现代国内对河口水利、通航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
        1.2.3 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
        1.2.4 生态治理政策、理论、法规、制度方面的研究
        1.2.5 通江河口水域海事监管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2 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
    2.1 通江河口环境现状
        3.1.1 水污染的现状和问题
        2.1.2 潮滩湿地的现状和问题
        2.1.3 通航环境现状和问题
        2.1.4 水利环境现状和问题
        2.1.5 公共环境现状和问题
    2.2 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
        2.2.1 支流污染物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原因
        2.2.2 人员非法聚居的原因
        2.2.3 通航环境现状和原因
        2.2.4 污染源遍布的原因
    2.3 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现状
        2.3.1 太仓市通江河口环境整治案例概况
        2.3.2 整治行动案例过程分析
3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模式类型
    3.1 多层次府际协作治理
        3.1.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作
        3.1.2 横向政府间协作
    3.2 生态型治理模式
        3.2.1 补救生态环境的途径—生态型治理模式
        3.2.2 着眼地区发展,做好生态型治理的规划
    3.3 通江河口环境治理的基础保障一法制化模式
        3.3.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公诉
        3.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
    3.4 政府与企业协作模式
4 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策略
    4.1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4.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水利环境
        4.2.1 水利保障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
        4.2.2 提高水利设施科学技术含量
        4.2.3 区域水利工程统筹协调
        4.2.4 生态水利工程研究应用
    4.3 航道建设改善通航环境
        4.3.1 提升河网航道联通度
        4.3.2 参考长江口北槽航道整治
        4.3.3 布置丁坝维护水深
        4.3.4 通航环境关键治理拦门沙
    4.4 共保联治,运行联合监管机制
        4.4.1 地方政府联合整治行动效果明显
        4.4.2 组建监管队伍,运行长效机制
        4.4.3 突出海事现场监管的职能
        4.4.4 河长制应当与联合监管机制互为补充
    4.5 引用社会资金,政企联合管理
        4.5.1 引导企业参与开发建设
        4.5.2 加强项目的审核和提议
        4.5.3 保护环境和文化作为宗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乡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入河排污口论证主要内容
    2.1 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和取排水状况分析
        2.1.1 计算方法
        2.1.2 计算因子
        2.1.3 参数选择与确定
        (1)设计流量:
        (2)流速:
        (3)C0、Cs和Qp:
        (4)污染物综合衰减指数K:
        (5)计算河长:
    2.2 入河排污口排放污水对所在水功能区影响的范围分析
    2.3 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及水质影响论证
    2.4 入河排污口对第三方权益影响分析
    2.5 入河排污口设置整体合理性论证
3 结语

(3)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1.4 论文撰写及工作过程
第二章 企业排水及入河排污口设置分析
    2.1 企业基本情况
    2.2 企业取用水情况
    2.3 企业污水产生及处理情况
    2.4 企业排水系统
    2.5 污水排放量
    2.6 排水水质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8 小金沟入河排污口设置现状
第三章 工业污水排放纳污水域环境特性分析
    3.1 水功能区划情况
    3.2 纳污水域取水情况
    3.3 纳污水域纳污状况
    3.4 纳污水域水质状况
    3.5 重要第三方及环境敏感目标
第四章 工业污水上游排放环境影响分析
    4.1 水质影响实测分析
    4.2 对纳污水域水质影响的MIKE模型分析
    4.3 对水生态影响分析
    4.4 对重要第三方及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第五章 入河排污口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5.1 企业水环境保护措施
    5.2 河道应急处置措施对策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
    1.1 理论的思想内涵
    1.2 理论的结构组成
        (1) 目标。
        (2) 关系。
        (3) 规则。
        (4) 行为。
2 基于协调度函数的排污布设分区模型
    2.1 排污影响因素协调度曲线
        2.1.1 污染负荷协调度曲线
        2.1.2 污染物浓度协调度曲线
        2.1.3 水域保护层级协调度曲线
        2.1.4 纳污红线协调度曲线
    2.2 排污布设系统协调度函数
3 汉江干流汉川段排污布设分区案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结果
4 结 论

(5)异形城市隧道通风特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城市隧道发展历程
        1.1.2 隧道通风发展历程
        1.1.3 课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分叉隧道通风特性方面
        1.2.2 隧道洞口污染物扩散影响方面
        1.2.3 分散排放隧道排污特性方面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
    2.1 引言
    2.2 隧道通风的基本假定
        2.2.1 连续性假定
        2.2.2 不可压缩性假定
        2.2.3 等温流动假定
        2.2.4 稳定流动假定
        2.2.5 流体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2.3 相似准则数的推导与确定
    2.4 比尺关系的确定
        2.4.1 压强比尺
        2.4.2 速度比尺
        2.4.3 长度比尺
        2.4.4 时间比尺
        2.4.5 比尺汇总
    2.5 比尺模型试验平台设计与搭建
        2.5.1 比尺模型隧道
        2.5.2 模型通风动力系统
        2.5.3 通风控制系统
        2.5.4 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
        2.5.5 自模性测试
    2.6 小结
3. 分叉隧道分离流动机制及通风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通风特性比尺模型试验
        3.2.1 试验工况
        3.2.2 各通风段风量变化
        3.2.3 分流比变化
        3.2.4 总风量变化
    3.3 小角度分流局部损失机制
        3.3.1 数学模型
        3.3.2 流动特征及局部损失特性
        3.3.3 分流局部损失系数预测模型
        3.3.4 实测验证
    3.4 通风特性理论模型
        3.4.1 模型构建
        3.4.2 交通流参数对隧道通风特性的影响
    3.5 小结
4. 近接隧道洞口污染物扩散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数值方法
        4.2.1 控制方程及数值算法
        4.2.2 边界条件
        4.2.3 数值模型验证
    4.3 隧道洞口污染物射流流场特征
    4.4 并行近接错列洞口隧道污染物扩散机制
        4.4.1 数值模型建立及计算工况
        4.4.2 循环风流动特征
        4.4.3 循环风扩散规律
        4.4.4 循环风模型构建
        4.4.5 实测验证
    4.5 串行近接隧道洞口污染物扩散机制
        4.5.1 数值模型建立及计算工况
        4.5.2 窜流流动特征
        4.5.3 窜流扩散规律
        4.5.4 窜流模型构建
        4.5.5 实测验证
    4.6 近接隧道群污染物混合机制研究
        4.6.1 数值模型建立及计算工况
        4.6.2 污染物交叉扩散规律分析
        4.6.3 污染物交叉扩散模型构建
    4.7 小节
5. 分散排放隧道污染物分布及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城市隧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5.3 城市隧道交通量特点及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5.3.1 城市隧道交通量特点
        5.3.2 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方法
    5.4 隧道内污染物扩散模式
    5.5 隧道内废气浓度分布及排污量计算
        5.5.1 计算原理
        5.5.2 实例分析
    5.6 排风口污染物射流扩散机制
        5.6.1 隧道洞口排污
        5.6.2 顶排风口排污
    5.7 小结
6. 污染物协同排放控制策略及工程应用
    6.1 引言
    6.2 分叉隧道协同排污控制技术
        6.2.1 工程概况
        6.2.2 环境控制标准
        6.2.3 通风排污分级调控原则
        6.2.4 通风排污控制模拟
        6.2.5 协同排污控制策略
    6.3 排风口排污设计优化
        6.3.1 工程概况
        6.3.2 环境控制标准
        6.3.3 隧道洞口排污优化
        6.3.4 顶排风口排污优化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利工程对水文水沙情势影响研究
        1.2.2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
        1.2.3 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2.4 水利工程控制流域河湖健康影响评价研究
        1.2.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0 地理位置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概况
        2.1.4 河流水系
    2.2 河流水生态环境概况
        2.2.1 河流水质
        2.2.2 河流底质环境
        2.2.3 水生生态
        2.2.4 陆地生态
        2.2.5 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环境问题
    2.3 流域水质监测试验设计及方法
        2.3.1 监测点设置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3 水质评价方法
        2.3.4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2.3.5 水环境承载力补偿分析计算方法
    2.4 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规律研究试验设计及方法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与系统
        2.4.3 试验方法和过程
        2.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3.1 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3.1.1 流域水文站点分布
        3.1.2 主要测站径流特征
        3.1.3 流域洪水特征
    3.2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3.2.1 突变点分析
        3.2.2 水文参数变化分析
    3.3 赣抚尾闾枯水期水位变化分析
        3.3.1 赣江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3.3.2 抚河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3.3.3 枯期水位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利水保工程对流域水沙情势的影响
    4.1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4.2 工程建设对赣抚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2.1 对赣江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2.2 对抚河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3 水利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丰枯遭遇影响分析
        4.3.1 丰枯划分标准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联合分布参数估计
        4.3.4 最优Copula选择
        4.3.5 丰枯遭遇概率计算
    4.4 水保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4.4.1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4.4.2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单、多因素影响分析
        4.4.3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赣抚尾闾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评价
    5.1 水质评价结果
        5.1.1 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5.1.2 湖泊水质评价结果
    5.2 时间变化特征
        5.2.1 河流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5.2.2 湖泊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5.3 空间变化特征
        5.3.1 河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5.3.2 湖泊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5.4 水质变化趋势
    5.5 水量-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5.1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5.5.2 流量-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5.3 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水量调配分析
    6.1 模型验证与率定
        6.1.1 水质模型构建
        6.1.2 模型参数及率定
        6.1.3 模型验证
    6.2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6.2.1 计算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分析
        6.3.1 水量调配范围及分析方法
        6.3.2 主要湖泊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6.3.3 其他河湖沟渠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6.3.4 水量调配总需水量及补水方式
    6.4 基于水质目标的水量调配平衡分析
        6.4.1 赣抚平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6.4.2 赣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6.5 水量调配方式及其优化
    6.6 本章小结
7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7.1 河床分层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7.1.1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
        7.1.2 地下水埋深对水分溶质运动特性的影响
    7.2 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7.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7.2.2 地下水埋深影响下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模拟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7.3 尾闾环境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7.3.1 河道渗漏数值模型建立
        7.3.2 尾闾河道水位变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7.3.3 尾闾河道水位水质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下河湖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
    8.1 河湖健康评价
        8.1.1 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2 AHP-FCE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程序
        8.1.3 AHP-FCE模型在赣抚尾闾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8.1.4 赣抚尾闾流域河湖健康评价分布
    8.2 河湖生态环境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
        8.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2.2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8.3 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8.3.1 水环境保护
        8.3.2 生态环境保护
        8.3.3 生态敏感区保护对策与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茅尾海水质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潮流场研究
        1.2.2 水质研究
        1.2.3 环境容量研究
        1.2.4 分担率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概况
    2.1 气象条件
    2.2 海洋水文
    2.3 泥沙
    2.4 地形地貌
3 水动力数值模拟
    3.1 模型原理
        3.1.1 控制方程
        3.1.2 数值计算方法
    3.2 潮流场数值模拟
        3.2.1 计算域网格及参数设置
        3.2.2 模型验证
        3.2.3 潮流场模拟结果
        3.2.4 纳潮量
    3.3 本章小结
4 水质数值模拟
    4.1 模型原理
    4.2 水质数值模拟
        4.2.1 参数设置
        4.2.2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环境容量和分担率
    5.1 环境容量计算
    5.2 分担率计算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研究进展(I ):相关领域连通评价研究
        1.2.2 研究进展(Ⅱ):河网连通基础概念理解
        1.2.3 研究进展(Ⅲ):河网连通评价方法指标
        1.2.4 研究进展(IV):河网连通实践案例
        1.2.5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特征辨析
    2.1 平原河网水系的主要特征
        2.1.1 以低高程和网状水系结构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
        2.1.2 以低流速和潮汝涨落影响为主的水动力学特征
        2.1.3 以高度城市化和强人为干预为主的区域背景特征
    2.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结构-功能关系
        2.2.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结构-功能响应
        2.2.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主要结构特征
        2.2.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主要功能目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尺度效应及多尺度评价体系
    3.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时间尺度
        3.1.1 持续连通
        3.1.2 周期连通
        3.1.3 临时连通
    3.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空间尺度
        3.2.1 河流尺度: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关注廊道三维生境
        3.2.2 区域尺度:侧重调蓄净化功能,强调纵向水流联系
        3.2.3 流域尺度:面向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宏观水量调度
    3.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
        3.3.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的基本原则
        3.3.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体系
        3.3.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指标
    3.4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与调控程序
        3.4.1 目标设定与现状评价
        3.4.2 功能判别与问题分析
        3.4.3 调控设计与反馈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流尺度连通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以黄浦江干流段为例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人为干预概况
    4.2 连通评价方法
        4.2.1 研究方法
        4.2.2 资料来源
    4.3 连通评价结果
        4.3.1 形态连通性评价
        4.3.2 水力连通性评价
        4.3.3 结果讨论
    4.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景观功能的形态连通优化公众意愿调查..74
        4.4.1 景观服务功能现状评价
        4.4.2 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
        4.4.3 资料来源
        4.4.4 结果及讨论
        4.4.5 基于景观服务改善的形态连通调控对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尺度连通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以淀北片区域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水利管理概况
    5.2 连通评价方法
        5.2.1 研究方法
        5.2.2 资料来源
    5.3 连通评价结果
        5.3.1 形态连通性评价
        5.3.2 结果讨论
    5.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水质改善功能的水闸调度连通对策分析102
        5.4.1 水质现状评价
        5.4.2 研究方法:环境容量算法
        5.4.3 资料来源
        5.4.4 结果与讨论 108
        5.4.5 基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形态和调度调控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尺度连通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以太湖流域引江济太为例
    6.1 研究区域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水利管理概况
    6.2 连通评价方法
        6.2.1 研究方法
        6.2.2 资料来源
    6.3 连通评价结果
        6.3.1 骨干河道湖泊水力连通性评价
        6.3.2 主要水利分区水力连通性评价
        6.3.3 结果与讨论
    6.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洪水调蓄和水质改善功能的连通对策
        6.4.1 连通主要功能现状评价
        6.4.2 研究方法:水当量法
        6.4.3 资料来源
        6.4.4 结果与讨论
        6.4.5 基于洪水调蓄和水质改善目标的形态和调度调控对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黄浦江河道堤防类型及分布情况表
    附件2 黄浦江沿线水间基本情况表
    附件3 水质评价三种方法
    附件4 淀北片水闸运行调度规则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3 技术路线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2.3.2 研究方法
        2.3.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4.1.3 评价权重厘定
        4.1.4 评价单元选取
        4.1.5 综合评价方法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章小结
    6.3 研究创新点
    6.4 本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致谢

(10)闸坝调控下的MIKE模型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案例区域概况
2案例项目概况
3模型建立
    3. 1水动力水质二维数学模型建立
        ( 1) 水动力模型基本方程及求解方法
        ( 2) 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求解方法
        1基本方程
        2方程数值解
    3. 2模型计算范围及网格划分
    3. 3边界条件
        1水文边界条件
        2水质边界条件
    3. 4参数设置及模型验证
        1参数设置
        2模型验证
4模型应用
    4. 1计算方案设计
    4. 2保护目标分布
    4. 3预测结果
5结论

四、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D]. 杨子江. 苏州大学, 2020(03)
  • [2]乡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问题探讨[J]. 朱泽聪,杨文婷. 绿色科技, 2019(22)
  • [3]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D]. 高青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及应用[J]. 尹炜,李建,辛小康. 人民长江, 2019(07)
  • [5]异形城市隧道通风特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D]. 张欣. 浙江大学, 2018
  • [6]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刘伟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7]茅尾海水质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 何帅.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8]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D]. 尚钊仪.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5)
  •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10]闸坝调控下的MIKE模型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应用[J]. 杨道军,胡琦玉,佘雁翎. 环境影响评价, 2015(01)

标签:;  ;  ;  ;  ;  

长江常熟段排污口布置方案数值模拟论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