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统故障

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统故障

一、使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故障(论文文献综述)

尚珣[1](2021)在《模块化气化炉在线分析仪的设汁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气化炉作为煤气化的核心装置,由于气化炉内高温(高达1000℃以上)、高压(3至7MPa),高含水量、高含尘量、生成产物化学组分复杂等原因,对在线分析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要求极高。不同类型的气化炉内反应情况也差别很大,目前气化炉装置在线分析系统没有统一的分析方式,并且由于投用故障率高、可维护性差,应用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造升级。由于在线分析系统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不同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取样探头故障、预处理系统故障、分析仪表故障、设备维护量大、仪表选型不当等。基于目前气化炉在线分析系统的重要作用,总结现有应用问题,本文在于研究开发一种煤气化工艺的具有通用性和标准化的模块化在线分析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煤气化工艺在线分析系统遇到的问题,同时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维护。开发一种煤气化工艺的具有通用性和标准化的模块化在线分析系统,采样探头和预处理的设计方案适合气化炉气体组分的特点,分析仪的原理适合煤气化炉的气体分析要求。统一了水煤浆和粉煤气化炉的在线分析系统,并建立标准化在线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总结归纳现有气化炉的工作特点,分析目前气化炉在线分析仪的问题,针对气化炉高温、高压、高水含量和多尘等的特点,针对现有分析仪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的问题,确定了模块化分析仪的设计参数。通过实现这些设计参数的要求,能够使气化炉在线分析仪达到仪表的智能化、模块化、小型化。(2)优化设计了在线分析仪的预处理系统部分,提出了在气化炉取样点处安装温控旋风制冷取样模块和冗余式初级预处理模块,使气化炉样品气变为低温、低压、低水和低尘状态,结构可靠且为自动化运行,有效减少了后续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同时通过后续预处理装置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分析仪的故障率,减少了人员的维护工作。(3)采用红外分析模块、热导分析模块组合分析,通过控制器和软件对各模块数据综合处理,实现了模块间分析数据的相互补偿,有效的避免了单模块组分易受干扰的问题,实现了对气化炉内气体成分高效快速准确的分析。同时采用防爆化设计的结构,可实现工业化工现场安全稳定的运行。(4)对设计开发的分析仪从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测试验证,分析仪的性能能够满足气化炉分析需求。

熊雪[2](2020)在《追光式太阳能光伏直流冷藏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不断开发,太阳能的优势日益凸显,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家电网,许多未被电网覆盖但同样有制冷需求的地区则受此限制。本文将光伏系统与制冷系统结合,设计开发出独立于电网、适用性强的环保型冷藏柜,对提高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及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完善稳定的太阳能追踪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最有效的装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日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制作出精度合适、适用于冷藏柜的单轴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该装置整体呈板状,采用伺服电机与太阳能电池单元——匹配的方式实现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同步追光,可替代传统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在大范围内应用。该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优势在于通过单元追光的方式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达到了提高太阳能转换率的目的,并解决了已有形式的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占地面积大、占用空间大的局限性问题,极大地扩大了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在晴朗及阴雨天气条件下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率都优于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且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在验证了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的可靠性后,将其作为冷藏柜的供电系统,分别在日间及模拟夜间的条件下,对光伏系统的供电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该供电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流,保证冷藏柜的独立稳定运行。在对冷藏柜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制冷剂充注量,监测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以及冷藏室内的降温速率,最终确定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最佳充注量为120g。进一步地,在最佳充注量条件下,通过对冷藏室内不同负荷条件下制冷系统关键部件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确定在1000ml水负荷状态下,冷藏柜运行状态更佳。最后,对最佳运行工况下的光伏直流冷藏柜进行能效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研究对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对推广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通过对冷藏柜和光伏系统的匹配设计、运行实验,为光伏发电制冷系统的研究积累了重要数据并对日后太阳能冷藏柜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定超[3](2020)在《用于双通道连续送风的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融霜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送风的食品净化加工车间,一般采用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载冷剂的间接冷却制冷系统,而低温高湿的环境极易造成蒸发器结霜,并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结霜及融霜过程影响空调区的洁净度和恒温恒湿环境,常将蒸发器做成处理能力完全相同的两组并联于系统中,使用双风道借助前后风阀控制与系统的连通或隔断实现制冷系统的连续送风。而适用于间接冷却系统的融霜方法如电加热融霜、热水融霜、蒸汽融霜[1]存在融霜系统较复杂、环境适应性较差、融霜能耗较高等缺点。本文即是基于双通道连续送风制冷系统的融霜方法的研究,研制了以冷凝热作为融霜热源的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相对于传统融霜方法,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便利性等优点,并通过实验探究其融霜特性。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结霜机理及其危害、融霜控制方法等,介绍了双通道连续送风制冷系统和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其设计选型,并在制冷焓差实验室进行结霜-融霜实验。以换热器进出口两端的压力降作为融霜控制的判定条件,实验中记录换热器未结霜正常送风状态下的初始压降为P初,并以1.5 P初、2.0 P初、2.5 P初、3.0 P初压降条件作为融霜开始时刻的控制条件变量,探究其最佳融霜开始时刻。而融霜风阀的开度和融霜时间因素对蒸发器表面融霜程度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最佳融霜开始时刻的条件下,以融霜风阀通风面积为原面积的10%、20%、30%和融霜时间20min、30min为实验控制变量,探究其最佳融霜风阀通风面积和最佳融霜结束时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压差实验条件下的结霜程度与压差大小成正比,霜层的生长特性符合理论规律。通过分析对比各压差实验条件下换热器进出口两端的压降参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出风侧温湿度参数、风量、制冷量随结霜时间变化趋势和结霜-融霜特性规律,并结合以往文献经验,最终确定2.5 P初压差条件为最佳融霜开始时刻的融霜控制条件。在最佳融霜开始时刻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并以融霜结束后翅片及盘管上的残留冷凝水作为每次融霜实验过程的融霜程度的评价判定指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可知,影响其融霜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是温度,融霜过程中融霜系统维持的冷凝压力越高,其翅片及盘管上残留的冷凝水量越少,融霜程度越彻底,而分析出风侧和融霜侧的温湿度参数变化趋势可知融霜过程对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在融霜通风面积为原面积的10%、融霜时间为30min的实验条件下时,冷凝压力趋于稳定时达到的最大值为19.2bar,此时翅片及盘管上残留的冷凝水量为0.154kg,相对于其他实验条件其融霜程度最彻底,并结合融霜特性规律、冷凝压力变化趋势和融霜程度判定指标最终确定融霜风阀最佳通风面积为原面积的10%,面积大小为10mm×600mm,确定融霜时间30min为最佳融霜结束时刻,并得出风阀在一个结霜-融霜周期内的开合度关系和最佳融霜特性下的相关匹配关系。

余健亭[4](2020)在《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与变工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是高效、经济的高层建筑太阳能供冷机组。受太阳辐射与冷负荷变化影响,系统常处于变工况运行。集中参数法是常用的变工况建模方法,但由于复合系统组件偏多,相应的变工况模型存在计算效率低、难收敛问题。采用黑箱式方法进行系统变工况建模虽能提高计算效率,但又无法准确描述吸收子系统与压缩子系统耦合特性。另一方面,现有涉及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的研究主要为理论分析,缺乏对机组运行性能实验数据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特征方程法和集中参数法分别对吸收子系统和压缩子系统建模,耦合二者模型建立了机组变工况模型,不仅显着提高了计算效率、还能准确反映两子系统工作特性的相互关联。此外,研制了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试验样机,搭建了实验台对变工况特性及多种气象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变工况模拟研究结果指出,当热水温度提高35°C时,吸收子系统的COP提高11.5%;压缩机转速降低80%时,吸收子系统的COP下降19.58%且压缩子系统COP升高40.8%;冷却水流量下降80%时,压缩子系统的COP降低32.44%;当冷冻水温度上升6°C时复合系统的COP上升12.1%;当冷却水进口温度增加12°C,吸收系统和复合系统的COP分别下降了4.02%和36.48%。在变工况条件实验中,当热水温度升高20°C时,发生器的热负荷和吸收系统的制冷量分别增加了35.75%和51.50%,同时,复合系统的COP提高了20.94%。当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提高33.3%和66.7%时,复合系统的COP提高了13.83%和8.91%。在多种气象条件下的系统运行特性实验中发现,由于吸收子系统制冷量用于过冷压缩子系统,其冷冻水出口温度只要超过22°C,吸收子系统就可被温度大于60°C的低品位能驱动。而且,吸收子系统的最高瞬时制冷量和COP分别为4k W和0.69。此外,在晴天、晴间多云和阴天时,吸收子系统的日平均SCOP分别为0.21,0.2和0.13。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复合系统实际运行性能,为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改进与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唐莉[5](2020)在《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公共建筑规模的增长及平均能耗强度的增长,公共建筑的能耗已经在中国建筑能耗中占比最大,其中,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是公共建筑能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发现,虽然很多集中空调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并不理想,但对业主而言,往往集中空调运行都处于未知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然后才能据此诊断问题所在,并实现集中空调的节能改造优化运行。在对现有空调系统评价诊断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空调系统评价方法应具有数据要求少,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一个运行良好的空调系统,其组成设备运行状态应是良好的,因此,论文首先对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进行评价。对比了各空调设备的不同评价指标,根据本文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优选出适合空调设备评价的指标。其次,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冷源系统、输配系统以及末端系统进行了能效分析并建立了评价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权法标权确定了权重,建立了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综合评价体系。接下来,论文对评价体系所需测量参数及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操作简便、易于实施的原则,确定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最后本文以郑州市某高校内医学院的集中空调系统为例,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探索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运行性能处于“差”的等级,存在供回水温差偏小、循环水泵效率低、系统运行维护差等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基于此,论文进一步给出了优化改造建议。

许钦清[6](2019)在《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动汽车以其显着的环保性能、低噪声、低能耗等众多优势,已经开始作为环保交通工具使用在了人们出行中。而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与传统汽车空调有较大的不同。随着电动汽车在我国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其空调系统的正确合理的使用和发生故障后的诊断维修也将成为电动汽车维修中的新问题。同时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系统分析了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电动汽车空调各系统常见故障特点和故障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归纳总结。以汽车的故障诊断为基础,结合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特点,提出了电动汽车空调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一些典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如北汽EV200、比亚迪F3DM等车型空调系统中实际故障,对提出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江巍雪[7](2019)在《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及溶液物性和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球能源紧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自然制冷工质的日益关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逐渐受到诸多青睐。纳米流体作为21世纪新兴的传热工质,其在强化传热传质方面蕴藏着巨大潜能,为尝试提高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本文将纳米流体应用于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溶液循环中,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研究纳米颗粒对溶液循环中的吸收过程、发生过程、溶液热交换过程以及系统的综合性能等影响,以期揭示纳米颗粒的加入对系统的各环节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提高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系数、促进系统小型化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所做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小型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试验台的构建。目前,纳米流体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上的应用研究大多停留在局部的理论模拟或者局部的发生试验过程、吸收试验过程和换热试验过程。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纳米氨水溶液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特性构建了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单效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台主体,冷却水循环系统,纳米氨水溶液制备及分散系统,数据监控及记录系统等。(2)氨水纳米溶液的动态制备。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为研究纳米颗粒对系统各项参数的影响,因此在纯氨水的试验(对照组试验)完成后,需要向溶液循环回路中加入适量的纳米颗粒并复现纯氨水的试验工况。本文基于“二步法”并利用制冷系统的溶液泵、吸收器以及外接的配液罐实现纳米溶液的动态制备,且在制备过程中利用大功率电磁搅拌器对配液罐中的溶液进行机械搅拌,从而提升循环于配液罐和吸收器的纳米溶液分散稳定性。(3)应用于氨水制冷系统试验台的纳米流体的选择。通过查阅和对比大量有关氨水纳米溶液物性文献,同时针对纳米溶液在动态流动下物性的变化特征,本文最终选择采用TiO2纳米颗粒作为“二步法”制备纳米溶液的颗粒类型。通过研究动态流动下TiO2氨水纳米溶液物性后发现,过高的表面活性剂含量(SDBS)会使流动的纳米溶液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使纳米溶液失去可用性。本文确定了应用于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试验台的纳米溶液类型(TiO2)和与之相应的表面活性剂含量(0.02 wt%SDBS)。(4)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及其他参数的影响特性研究。纳米颗粒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溶液循环回路中随溶液而循环,这无疑将对系统溶液循环各过程带来相应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含量的TiO2纳米颗粒给系统的综合性能带来的影响来获取最佳的纳米颗粒添加浓度。此外,本文对纳米颗粒的添加对吸收过程,发生及精馏过程以及在溶液热交换过程等影响也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下,由于纳米颗粒的作用可使系统COP提升25%左右,且纳米颗粒对系统吸收、溶液热交换、发生和精馏过程的促进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另外,本文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工况下TiO2浓度为0.5 wt%时系统有着最佳性能系数,在此基础上向溶液循环回路再加入0.02 wt%SDBS后同一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能再次提升。(5)纳米溶液经交变循环后物性和稳定性研究。目前对纳米溶液物性和稳定性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室温和常压的条件下,而在实际系统应用中,溶液循环回路中的纳米溶液是循环地经历“升压-升温-提馏-发生-降温-减压-吸收”的交变循环过程的。本文通过试验台预留的取样口定期的从运行的系统中的溶液循环回路中获取纳米溶液样品并测量其各项物性和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至系统的纳米颗粒越多,在系统内循环的纳米溶液吸光度下降速度相对来说更快,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提升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另外,纳米溶液的导热系数和粘度的变化与吸光度的变化相关性很强,表面张力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6)纳米颗粒对溶液循环的热力学影响特性分析。本文采用熵分析和?分析结合,从而确定系统溶液循环回路各过程不可逆损失的分布大小,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并不会降低任一过程的熵产和?损,相反,由于传热传质过程的加强,使得吸收过程、发生过程和溶液热交换过程的进行程度更深。得益于纳米颗粒带来的传热传质过程强化,使同一工况下系统的性能系数得以提高,从而使系统整体?效率得以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系统最佳工况范围加宽。(7)满液式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系统的影响研究。根据康若瓦乐夫定律可知,气液平衡二元溶液,其气相中的低沸点工质摩尔浓度要大于其液相中低沸点工质的摩尔浓度。因此,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满液式蒸发器内液态水的含量逐渐增加,同一蒸发温度下其蒸汽压就会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吸收器内吸收压力降低,溶液循环的放气范围降低,系统的性能系数降低。本文从试验的角度来定量分析未添加纳米颗粒时满液式蒸发器内不纯的氨液给系统造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将至0.81时,溶液循环放气范围将降低40%左右,系统COP也将会降低28%左右。

孙建军[8](2019)在《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损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制冷剂来替代现有的制冷剂,可以缓解由制冷剂排放引起的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为研究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性能和促进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以减少因制冷剂排放对环境造成伤害,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并搭建了实验台。理论分析和模拟主要围绕系统的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压缩机效率、主液路过冷度、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高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等参数对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COP值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归纳总结影响该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蒸发温度在-40~0℃范围内变化时,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比二氧化碳跨临界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高23%以上,蒸发温度每升高5℃,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COP上升速率最高可达13.70%;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在32~41℃范围内变化时,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要高于二氧化碳跨临界单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系数20%以上,且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每上升1℃,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下降最高可达9.12%;(2)在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中改变系统高压级压缩机效率时系统的COP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改变系统低压级压缩机效率时系统的COP上升速率,当压缩机效率为0.7时,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 比二氧化碳跨临界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高26.07%以上;(3)主液路过冷度每增加1℃,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COP上升不超过0.7%,主液路过冷度的选取在2~5℃为宜;(4)二氧化碳跨临界单级压缩制冷系统与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在取得最优COP的时候均拥有不同的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对应关系可由式4-1与式4-2计算得出;(5)高压级吸气过热度上由0.1℃升21℃,总功耗下降幅度不超过1%,系统COP上升幅度不超过1%,但是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却上升43.49%,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应控制在5~8℃;(6)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由0.1℃上升的到21℃的过程中会造成系统功耗上升超过9%,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超过23%,系统的COP下降超过10%,系统回气过热度应控制在5~8℃。综合来看,冷却温度越低、蒸发温度的压缩机效率越高,并拥有合理的主液路过冷度和高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可以在保证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提升系统的COP。对比分析本文中部分数据与前人所得出的数据,发现本文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李树生[9](2018)在《《某牵引车维修手册》部分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贸易交流合作频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许多企业都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尤其是在国产汽车领域内。国产车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由此,翻译,作为交流的工具,对于技术类文本的信息交换起着关键作用。本实践报告研究对象文本取自XXX公司的《某牵引车维修手册》翻译项目。《某牵引车维修手册》属于技术类文本,其中涉及到许多汽车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类文本更多强调内容和客观事实,而非文本风格。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科学。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特定符号系统,人类活动就是不断解码和组码的过程。翻译是两个语言系统之间解码和组码的过程,也就是符合学视角下所说的符指过程。目标语读者反应能最大限度和源语读者一致是每个译者的追求,即使这不能实现。据此,通过文献研究法,平行文本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实践报告根据符号学理论,从符号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来对汽车维修类翻译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实现这三个层面对等的情况下所用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本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其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项目过程描述;第三部分介绍符号学理论;第四部分是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第五部分为案例分析,介绍如何在符号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包括术语和句子的翻译;第六部分为总结部分,包括本次翻译的启示,建议和不足。总而言之,本报告阐述了符号学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意义,结合术语,句子的分析,总结了翻译策略,提出启示和建议;该实践报告是符号学理论指导技术类文本翻译的以此有益尝试。

冯斌[10](2017)在《传统与现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汽车空调主要配备有传统的定排量压缩机和新型的变排量压缩机。文章分别总结概述了传统的定排量压缩机和新型的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空调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了详细地诊断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汽车空调的正确维修和保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处理依据。

二、使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故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模块化气化炉在线分析仪的设汁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重点研究工作
第二章 气化炉在线分析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2.1 气化炉反应原理
    2.2 粗合成气在线分析特点
    2.3 在线分析相关技术
    2.4 在线分析仪需求分析和设计参数
    2.5 在线分析仪总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取样模块和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3.1 取样模块的设计
        3.1.1 样品温度调节单元
        3.1.2 初级处理单元
        3.1.3 取样模块控制系统
    3.2 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3.3 取样模块和预处理模块整体功能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线分析模块和控制系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4.1 红外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4.1.1 红外分析模块原理
    4.2 红外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红外光源和气室设计与实现
        4.2.2 红外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4.2.3 检测器信号处理设计与实现
    4.3 热导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热导分析模块原理
        4.3.2 热导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4.3.3 热导分析模块气体组分干扰补偿
    4.4 控制系统模块设计和实现
        4.4.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4.4.2 控制器的选型
        4.4.3 控制器单元软件设计
        4.4.4 模块化通讯设计
    4.5 人机界面的设计
    4.6 仪表外壳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试及测试
    5.1 取样和预处理模块的测试
        5.1.1 测试目的
        5.1.2 测试环境和条件
        5.1.3 模块调试
        5.1.4 测试结果
    5.2 气体在线分析模块的测试
        5.2.1 测试目的
        5.2.2 防爆结构外壳静压测试
        5.2.3 气路密封完整性测试
        5.2.4 热导分析模块温度曲线测试
    5.3 系统测试验证
        5.3.1 测试目的
        5.3.2 测试方法
        5.3.3 预热时间测试
        5.3.4 分析仪重复性测试
        5.3.5 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追光式太阳能光伏直流冷藏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太阳能的利用
        1.2.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研究
        1.2.2 太阳能光伏制冷的研究
    1.3 追光式太阳能光伏板的研究
        1.3.1 光伏发电的发展
        1.3.2 国内追光式光伏板的研究
        1.3.3 国外追光式光伏板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追光式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及实现
    2.1 设计目的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追光方式的选择
        2.2.2 追踪机构的选择
        2.2.3 理论计算
    2.3 硬件部分
        2.3.1 控制系统
        2.3.2 执行机构
        2.3.3 光强检测模块
    2.4 软件部分
        2.4.1 软件开发环境
        2.4.2 软件流程
    2.5 追光装置的搭建
    2.6 本章小结
3 冷藏柜的匹配设计及搭建
    3.1 系统简介
    3.2 柜体设计
        3.2.1 柜体尺寸的确定
        3.2.2 保温材料的选择
        3.2.3 柜体热负荷计算
    3.3 制冷系统设计
        3.3.1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3.3.2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3.3.3 其他制冷器件的选型
    3.4 光伏供电系统的匹配设计
        3.4.1 冷藏柜与光伏组件的匹配设计
        3.4.2 冷藏柜与蓄电池的匹配设计
        3.4.3 控制系统的设计
    3.5 冷藏柜的搭建及实验前准备
        3.5.1 装置的搭建
        3.5.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3.6 本章小结
4 光伏系统供电特性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案及设备
    4.2 追光式与固定式光伏板的对比实验
        4.2.1 晴朗天气下光伏板的供电特性实验
        4.2.2 多云天气下光伏板的供电特性实验
    4.3 冷藏柜供电系统实验
        4.3.1 日间光伏制冷系统供电实验
        4.3.2 模拟夜间光伏制冷系统供电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冷藏柜制冷系统运行实验研究
    5.1 不同制冷剂充注量的对比实验
        5.1.1 制冷剂充注量和蒸发温度的关系
        5.1.2 制冷剂充注量对降温速率的影响
        5.1.3 制冷剂充注量对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影响
    5.2 不同负荷下冷藏柜的运行实验
        5.2.1 冷藏室温度对比
        5.2.2 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对比
        5.2.3 节流后温度对比
        5.2.4 冷凝后温度对比
    5.3 能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用于双通道连续送风的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融霜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霜机理的研究
        1.2.2 融霜方法的研究
        1.2.3 融霜控制方法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霜及融霜理论分析
    2.1 结霜机理
        2.1.1 霜的形成过程
        2.1.2 霜层的结构及模型
    2.2 结霜过程的影响因素
        2.2.1 换热器结构对结霜的影响
        2.2.2 气流环境对结霜的影响
    2.3 结霜的影响及危害
        2.3.1 结霜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2.3.2 结霜对压力降的影响
        2.3.3 结霜对制冷量的影响
    2.4 融霜相关理论
        2.4.1 常用融霜方法
        2.4.2 融霜控制方法
        2.4.3 融霜过程能耗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泵交替融霜原理及设计
    3.1 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3.2 双通道连续送风制冷系统的设计
        3.2.1 蒸发器设计选型及校核计算
        3.2.2 室外机的选型
        3.2.3 制冷系统其他组件设计选型
        3.2.4 风阀设计
    3.3 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设计
        3.3.1 融霜换热器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
        3.3.2 制冷压缩机
        3.3.3 热泵交替融霜系统其他组件设计选型
    3.4 机组整体设计
        3.4.1 换热器盘管及机组箱体设计
        3.4.2 控制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泵融霜实验
    4.1 实验系统介绍
        4.1.1 实验平台搭建
        4.1.2 实验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
    4.2 相关设备仪器调试及预实验
    4.3 实验目的及条件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条件
    4.4 实验步骤及内容
        4.4.1 实验步骤
        4.4.2 实验内容
    4.5 实验误差分析
        4.5.1 直接测量误差分析
        4.5.2 间接测量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霜实验结果分析
    5.1 实验现象分析
        5.1.1 结霜过程换热器表面霜层变化
        5.1.2 相关参数变化分析
    5.2 融霜最佳开始时刻的确定
    5.3 最佳融霜开始时刻条件下的融霜特性
        5.3.1 融霜时间为20min的不同通风面积下的融霜实验
        5.3.2 融霜时间为30min的不同通风面积下的融霜实验
        5.3.3 各实验条件下的融霜过程及参数变化分析
        5.3.4 最佳融霜风阀通风面积的选取
        5.3.5 最佳融霜结束时刻的确定
    5.4 风阀开启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5.5 最佳融霜特性下的相关匹配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与变工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1.2.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变工况研究现状
        1.2.2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变工况模拟
    2.1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运行原理
    2.2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变工况模型
    2.3 基础工况结果分析
        2.2.1 热力学建模
        2.2.2 模型验证
    2.4 变工况结果分析
        2.4.1 热水进口温度影响特性
        2.4.2 压缩子系统冷却水流量影响特性
        2.4.3 压缩子系统冷却水进口温度影响特性
        2.4.4 压缩子系统冷冻水流量影响特性
        2.4.5 压缩子系统冷冻水进口温度影响特性
        2.4.6 压缩机转速影响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实验台与实验方法
    3.1 试验样机介绍
    3.2 试验样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3.2.1 测量装置
        3.2.2 试验样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准备
        3.3.2 实验工况
        3.3.3 实验内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运行性能实验数据
        4.1.1 基于晴天气象(2018/08/25)
        4.1.2 基于晴间多云气象(2018/09/05)
        4.1.3 基于多云气象(2018/09/10)
        4.1.4 15天实验数据汇总
    4.2 变工况实验数据
        4.2.1 热水进口温度变工况数据
        4.2.2 压缩子系统冷却水流量变工况数据
        4.2.3 压缩子系统冷冻水流量变工况数据
        4.2.4 压缩机转速变工况数据
        4.2.5 样机变工况数据拟合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
        1.1.2 解决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集中空调系统设备运行评价
    2.1 冷水机组
        2.1.1 性能系数COP
        2.1.2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2.1.3 季节能效比SEER
        2.1.4 评价标准
    2.2 水泵
        2.2.1 水力学计算水泵效率
        2.2.2 热力学计算水泵效率
        2.2.3 评价标准
    2.3 冷却塔
        2.3.1 冷却塔换效率
        2.3.2 计算冷却水温对比评价法
        2.3.3 室外湿球温度计算
        2.3.4 评价标准
    2.4 风机盘管
        2.4.1 供冷能效系数
        2.4.2 能量利用系数
        2.4.3 ?分析
        2.4.4 评价标准
    2.5 新风机组
        2.5.1 评价指标
        2.5.2 评价标准
    2.6 本章总结
3 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
    3.1 空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1.1 冷源系统
        3.1.2 输配系统
        3.1.3 末端系统
        3.1.4 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3.2 空调系统运行评价方法
        3.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2.2 基于AHP-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3.3 集中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综合评价
        3.3.1 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总结
4 现有空调系统现场检测方法
    4.1 空调系统现场检测主要内容
    4.2 参数测量仪器
        4.2.1 温度的测量
        4.2.2 流量的测量
        4.2.3 压力的测量
        4.2.4 电力参数的测量
    4.3 冷水机组能效检测
    4.4 本章总结
5 既有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基本参数的检测
    5.3 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工况评价诊断分析
        5.3.1 室外气象参数
        5.3.2 冷水机组运行评价
        5.3.3 冷冻水泵运行评价
        5.3.4 冷却水泵运行评价
        5.3.5 冷却塔运行评价
        5.3.6 冷冻水输送系数
        5.3.7 冷却水输送系数
        5.3.8 冷源系统能效比EER
        5.3.9 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5.3.10 系统运行综合评价诊断
    5.4 系统优化运行改造建议
    5.5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电动汽车空调发展现状
        1.2.2 国外电动汽车空调发展现状
        1.2.3 电动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原理概述
    2.1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2.1.1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2.1.2 电动汽车空调与传统燃油汽车空调的异同点
    2.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
        2.2.1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2.2.2 热电(偶)制冷原理
    2.3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热原理
        2.3.1 PTC加热系统
        2.3.2 热泵型制热原理
        2.3.3 热泵+PTC的制热方式
    2.4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驱动方式
        2.4.1 非独立式全电动驱动方式原理
        2.4.2 独立式全电动驱动方式原理
    2.5 电动汽车空调控制原理
        2.5.1 电动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电路原理
        2.5.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压缩机变频控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机理分析
    3.1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常见故障及机理分析
        3.1.1 空调系统不制冷
        3.1.2 空调系统冷气不足
        3.1.3 间歇性制冷
        3.1.4 制冷系统噪声大
        3.1.5 压缩机绝缘失效
    3.2 电动空调制热系统常见故障及机理分析
        3.2.1 PTC不工作
        3.2.2 PTC过热
        3.2.3 空调制热量不够
    3.3 电动汽车空调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及机理分析
        3.3.1 驱动控制器不工作,压缩机不工作
        3.3.2 驱动控制器工作正常,压缩机工作异常
        3.3.3 驱动控制器工作正常,压缩机不工作
        3.3.4 驱动控制器自检正常,压缩机不工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1 电动汽车常见故障诊断方法概述
        4.1.1 故障树分析法
        4.1.2 故障码诊断法
        4.1.3 仪器仪表诊断法
        4.1.4 经验诊断法
    4.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原则
    4.3 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
    4.4 电动汽车空调采暖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
    4.5 电动汽车空调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
    4.6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诊断维修注意事项
        4.6.1 操作规程
        4.6.2 操作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典型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5.1 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5.1.1 北汽EV200 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
        5.1.2 比亚迪F3DM电动车空调不制冷
        5.1.3 北汽EV160 电动汽车空调制冷不良
    5.2 电动汽车空调采暖系统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5.2.1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PTC故障引起的无暖风故障
        5.2.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PTC过热故障引起的故障
    5.3 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5.3.1 北汽EV200 空调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不制冷故障
        5.3.2 北汽EV200 空调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间歇性制冷故障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展望
    1、全文总结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及溶液物性和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纳米流体的热物性研究现状
        1.2.3 纳米流体强化对流换热研究现状
        1.2.4 纳米流体强化发生过程研究现状
        1.2.5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过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型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系统
    2.1 单效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台主体
        2.1.1 试验台主要设备的热负荷
        2.1.2 试验台主要设备的选型
    2.2 冷却水系统
    2.3 纳米溶液制备及添加流程
        2.3.1 高浓度氨水纳米流体配制方法
        2.3.2 纳米流体的制备流程及充入
    2.4 可视化测试软件
    2.5 试验台其他辅助设备
        2.5.1 系统控制电路
        2.5.2 其他辅助设备和管道
    2.6 系统试验台调试
        2.6.1 系统气压、水压测试和清洗
        2.6.2 系统充氨
        2.6.3 系统管路及设备的保温
        2.6.4 系统开车停车程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研究
    3.1 应用于制冷系统溶液循环的纳米颗粒的选择
    3.2 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2.1 不含纳米颗粒的试验(对照组试验)
        3.2.2 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2.3 表面活性剂对系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3 交变工况对纳米溶液物性和分散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
        3.3.1 交变工况对纳米溶液吸光度影响试验研究
        3.3.2 交变工况对纳米溶液导热系数影响试验研究
        3.3.3 交变工况对纳米溶液粘度影响试验研究
        3.3.4 交变工况对纳米溶液表面张力影响试验研究
    3.4 吸收与发生终了溶液浓度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系统各项参数的影响
    4.1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1 制冷系数及有效性能系数之比
        4.1.2 不同蒸发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3 不同发生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4 不同冷却水入口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4.2.1 优化设计的吸收器
        4.2.2 不同蒸发温度下纳米颗粒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4.2.3 不同发生温度下纳米颗粒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4.2.4 不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纳米颗粒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4.3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发生和精馏过程的影响
        4.3.1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4.3.2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放气范围、循环倍率和产氨量的影响
    4.4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溶液换热过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溶液经溶液循环后其物性和稳定性研究
    5.1 纳米溶液经溶液循环后吸光度的变化
    5.2 纳米溶液经溶液循环后导热系数的变化
    5.3 纳米溶液经溶液循环后粘度的变化
    5.4 纳米溶液经溶液循环后表面张力的变化
    5.5 纳米溶液普朗特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米颗粒对溶液循环的热力学影响特性分析
    6.1 系统熵产、?损和?效率等计算
    6.2 纳米颗粒对溶液循环各环节熵产比的影响
        6.2.1 纳米颗粒对发生和精馏过程熵产比的影响
        6.2.2 纳米颗粒对吸收过程熵产比的影响
        6.2.3 纳米颗粒对溶液热交换过程熵产比的影响
    6.3 纳米颗粒对溶液循环各环节?产比的影响
        6.3.1 纳米颗粒对发生和精馏过程?产比的影响
        6.3.2 纳米颗粒对吸收过程?产比的影响
        6.3.3 纳米颗粒对溶液热交换过程?产比的影响
    6.4 纳米颗粒的添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6.4.1 不同蒸发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6.4.2 不同发生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6.4.3 不同冷却水进水温度下纳米颗粒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氨精馏浓纯度对性能的影响
    7.1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系统影响试验研究
        7.1.1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系统的影响试验研究
        7.1.2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蒸发器制冷量的影响
        7.1.3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7.1.4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发生过程的影响
        7.1.5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系统放气范围和循环倍率的影响
        7.1.6 蒸发器内氨液纯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2 一种利用喷射器提高氨水吸收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内氨液纯度的方法
        7.2.1 该方法提出的背景
        7.2.2 基于实际系统采取的提纯措施
        7.2.3 该方法的提出
        7.2.4 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7.2.5 该方法以期达到的目的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工作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常见替代制冷剂
        1.1.2 常见的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制冷循环
    1.2 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1.2.2 二氧化碳跨临界商超制冷系统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
    2.1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理论循环原理
        2.1.1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理论循环简述
        2.1.2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理论循环模型
    2.2 热力计算
        2.2.1 理论计算假设条件
        2.2.2 理论计算参数
        2.2.3 理论计算数学模型
    2.3 理论计算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与结果分析
    3.1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研究方法
    3.2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2.1 蒸发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
        3.2.2 蒸发温度对系统高压级压缩机排气的影响
        3.2.3 蒸发温度对系统低压级压缩机排气的影响
    3.3 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3.1 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
        3.3.2 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系统功耗的影响
    3.4 压缩机效率对系统性能影响
        3.4.1 低压级压缩机效率对系统COP及排气温度的影响
        3.4.2 高压级压缩机效率对系统COP及排气温度的影响
        3.4.3 压缩机效率对单级压缩和两级压缩系统排气温度的影响
        3.4.4 压缩机效率对系统COP的影响
    3.5 主液路过冷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5.1 不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时主液路过冷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5.2 不同蒸发温度时主液路过冷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5.3 不同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时主液路过冷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6 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
        3.6.1 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对系统COP的影响
        3.6.2 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对高压气阀节流后制冷剂干度的影响
        3.6.3 气体冷却器最优出口压力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变化
        3.6.4 气体冷却器最优出口压力随蒸发温度的变化
        3.6.5 气体冷却器最优出口压力的选取
    3.7 高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7.1 高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COP和排气温度的影响
        3.7.2 高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功耗的影响
    3.8 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3.8.1 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COP和排气温度的影响
        3.8.2 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系统功耗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模拟结果与前人数据的对比及分析
    4.1 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下单级压缩对比结果
    4.2 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下两级压缩对比结果
    4.3 系统最优压力值经验式计算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实验装置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台设备
        5.2.1 压缩机
        5.2.2 换热器
        5.2.3 电子膨胀阀
        5.2.4 实验台辅助设备
    5.3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数据采集装置
        5.3.1 温度传感器
        5.3.2 压力传感器
        5.3.3 流量计
        5.3.4 数据采集与传输
        5.3.5 试验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5.3.6 试验测试指标及处理方法
    5.4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控制系统
    5.5 试验台调试
        5.5.1 实验台的吹污
        5.5.2 实验台的管道无损检测
        5.5.3 实验台的气密性试验
    5.6 二氧化碳制冷设备及管道防腐、保温
    5.7 制冷剂充注
    5.8 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实验装置
    5.9 实验台调试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某牵引车维修手册》部分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of the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2.1 Before Translation
        2.1.1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 Text
        2.1.2 General Reading of the Parallel Text
        2.1.3 Consulting supervisors
        2.1.4 Establishment of the Term List
    2.2 While Translating
    2.3 After Translation
        2.3.1 Proofreading
3.Semiotics Theory
    3.1 Definition of Semiotics
    3.2 Principles of Semiotics in Translation
    3.3 The Principles of Semiotics Theory 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4.Difficulties
    4.1 Difficulties in the Choice of Terms
    4.2 Difficulties in the Sentence Conversion
5.Case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5.1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5.1.1 Choice of Meaning
        5.1.2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5.2 Sentence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5.2.1 Simple Sentence
        5.2.2 Long Sentence
6.Summary
    6.1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The Source Text and the Author’s Translation
    Appendix B:Charts and Graphs
        Charts and graphs in Maintenance Manual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o XXX Tractor
        Charts and graphs in Maintenance Manual of the Cab to XXX Tractor
    Appendix C:Terms List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Acknowledgements

(10)传统与现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检测与分析
    2.1 压缩机不工作
    2.2 压缩机工作, 但制冷不够
        2.2.1 制冷剂不足原因的判断分析
        2.2.2 系统散热不好原因的判断分析
        2.2.3 压缩机功率下降原因的判断分析
    2.3 空调出风口有时出冷风, 有时出暖风
    2.4 空调管路泄漏
3 汽车空调的常规保养
4 结束语

四、使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故障(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块化气化炉在线分析仪的设汁与实现[D]. 尚珣.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追光式太阳能光伏直流冷藏柜的实验研究[D]. 熊雪.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3]用于双通道连续送风的热泵交替融霜系统的融霜特性实验研究[D]. 李定超. 广州大学, 2020(02)
  • [4]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与变工况研究[D]. 余健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 唐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6]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许钦清. 长安大学, 2019(07)
  • [7]纳米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及溶液物性和稳定性研究[D]. 江巍雪. 东南大学, 2019
  • [8]二氧化碳跨临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孙建军.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7)
  • [9]《某牵引车维修手册》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 李树生. 广西科技大学, 2018(04)
  • [10]传统与现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J]. 冯斌.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4)

标签:;  ;  ;  ;  ;  

用压力表检查判断制冷系统故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