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对针感形成过程影响的初步研究

P物质对针感形成过程影响的初步研究

一、PRELIM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BSTANCE P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NEEDLING SENS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冉妮[1](2021)在《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研究方法,编制头针技术操作规范,以完善和优化头针疗法的规范性技术操作,为国家标准的修订、头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方法:拟定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的结构要素;提取头针专着、针灸统编教材和标准文件文书关于头针技术操作的相关内容,以文献研究所获的技术资料为素材编制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初稿;以初稿的编写内容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条目,通过德尔菲(Delphi)两轮函询法征求专家们对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初稿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获得专家共识并修改形成规范的修正稿;最后进行修正稿指导下的临床操作验证观察,根据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和适宜性的验证结果,拟定形成最终的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结果:在规范编制阶段,共完成了22本书籍、472篇核心期刊文献和10份标准文件文书关于头针技术操作的内容分析。在标准处工作人员和课题组高职称针灸医师指导下,按照标准编写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文献操作内容的规范化应用,借助专业知识,编制形成了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初稿;在规范改进阶段,共进行了两轮信函咨询式的专家意见调查,参与调查的针灸专家共计24名,分别来自于14家三级甲等中医院、6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所高等中医医学院校和1所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心。第一轮发出问卷24份,应答率RR 100%、权威系数Cr 0.930、W系数0.474,第二轮发出问卷17份,应答率RR 94.1%、权威系数Cr 0.925、W系数0.555,两轮问卷调查所获资料均具有可靠性。通过两轮问卷的满分比、算术均数、变异系数CV设定问卷条目筛选界值,删除“针刺练习、抽气进气法、徐疾补泻、迎随补泻”,根据专家文字性意见和建议删除了“提插、震颤”的行针法、修改了保留条目的描述内容,形成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的修正稿。在规范定型阶段,共纳入42例受试者进行了临床验证,对每位受试者进行了3次(每天1次)修正稿指导下的头针治疗操作。规范性验证中,针刺补泻的操作一致率为80.95%,系部分患者因病情原因未进行捻转补泻操作所致,并非条目描述、分类或操作参数的问题。在接受了捻转补泻操作的病例中,操作者反馈的一致性评价较好;安全性验证中,患者的针刺不适感(NRS疼痛评分)在1~3分之间,处在正常针刺疼痛的范围内,且未出现与头针治疗相关的异常情况和不良事件;适宜性验证中,患者对“医患沟通、治疗室环境、医生操作、受术体位、医生对治疗时间的安排”及“再次选择此头针治疗、向他人推荐此头针治疗”均有较满意的评价;以上提示修正稿具有规范性、安全性和适宜性。课题组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定稿形成了最终的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结论:本次研究着眼于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化,操作规范的编写和修改贯穿始终:首先在尊重文献真实性的基础上搜集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研制的内容素材;然后借助科学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对文献基础上编制的技术操作相关内容进行共识性删改;再通过临床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适宜性验证,最终形成了头针技术操作规范。整个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在方法学上对其他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或修订存在一定借鉴意义;最终形成的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具备真实性、规范性、安全性和适宜性,对头针国家标准的修订、头针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陆凤燕[2](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认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田翠翠[3](2020)在《基于半结构访谈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降压接受度及感受度的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针刺降压的接受度和感受度,及影响其对针刺降压接受度和感受度的因素。方法:运用半结构化个体访谈法,围绕针刺前、针刺期间、针刺后三个环节中有可能会影响患者针刺降压接受度和感受度的因素设定访谈提纲。从前期“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石学敏针刺降压技术治疗高血压传承研究”以及天津市慢性疾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针刺治疗频次影响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研究”课题招募的对象中,以目的性抽样方法结合方便抽样获取参与前期课题并成功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即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虽满足入组条件却未参与到前期课题中的高血压患者或予以介绍针刺降压技术后仍不愿意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即不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动态抽样和信息饱和原则,取得受访者的知情同意,最终访谈了13名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和7名不接受针刺降压的高血压患者。访谈地点选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针灸科门诊。访谈过程中按照访谈提纲灵活掌握访谈问题,全程录音。对录音资料进行转录,将转录文本采用“主题分析法”、利用NVivo12软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研究者内省来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将接受针刺降压与不接受针刺降压人群各自表达的接受与不接受的原因,设置为促进、抑制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因素以及中间因素。并以此作为资料分析的基础,与13名接受针刺降压的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融合,形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针刺降压的接受度及影响其对针刺降压接受度因素”的主题并进行阐释。同理,分析13名接受针刺降压的受访者所述的对针刺降压感受的资料后,形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针刺降压的感受度及影响其对针刺降压感受度因素”的主题并进行阐释。结果:1.影响针刺降压接受度的因素抽提出3个主题,分别为促进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因素、抑制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因素、中间因素(可能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患者对针刺降压的接受)。促进因素:重视高血压、医师宣讲和朋友推荐、针刺后收获、复杂干预、针刺治疗的优点、高血压表现、高血压危害、药物因素;抑制因素:不了解针灸降压原理、不认为针刺可以降压、时间紧张、经济压力、针刺治疗的缺点;中间因素:既往针刺经历、期待、自我管理、针刺降压个人体验、对医院级别的要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重视高血压是内因,接受一种新的降压疗法,医师的宣讲和朋友的推荐无疑是高血压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最主要的外因,其次为针刺时的心理疏导等复杂干预模式下给患者带来的针刺后收获;不了解针刺降压原理和不认为针刺可以降压则是其主要的抑制因素;而考虑到针刺降压带来的益处,经济时间成本以及针刺本身带来的疼痛、不便并不是抑制患者对针刺降压接受度的主要因素。2.经过资料分析后,参与针刺降压治疗的患者对针刺降压疗法的感受度良好。影响针刺降压感受度的因素可提取出4个主题,分别为期待、顾虑、体验、满意度。针刺降压疗法在受访者的认知中仍是一种降压新疗法,影响其感受度的因素有治疗前患者对针刺降压疗法的期待、顾虑;治疗期间患者的体验包括针刺人迎穴的感受、对针感的感知、针刺时心情、对医师技术水平的感知、对医师态度的感受;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满意度包括主观感受到的疗效、对针刺降压安全性的认知、是否达到了预期、顾虑是否仍然存在。其中影响其感受度的最主要因素为患者经治疗后主观感受到的疗效,其次为医师对患者的态度。结论:1.针刺降压接受度一般。重视高血压是促进高血压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内因,医师宣解和朋友推荐是促进高血压患者接受针刺降压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其次为针刺时的心理疏导等复杂模式干预下给患者带来的针刺后收获;不了解针刺降压原理和不认为针刺可以降压则是其主要的抑制因素;而考虑到针刺降压带来的益处,经济时间成本以及针刺本身带来的疼痛、不便并不是抑制患者对针刺降压接受度的主要因素。2.参与针刺降压治疗的患者对针刺降压疗法的感受度良好。虽个人感受不同,但总结受访者的回答,发现影响其感受度的最主要因素为患者经治疗后主观感受到的疗效,其次为医师对患者的态度。

王静[4](2020)在《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刺治疗该病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方法:在前期针刺治疗F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完成试验的患者共计380例。所有患者按照俞募配穴组、合穴下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进行了4周16次针刺治疗,并完成了4周的随访。本研究基于前期临床试验数据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体重指数)、临床特征(病程、周自主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等。根据8周后周自主排便次数变化情况,将380例FC患者分为针刺应答组(Responder Goup)和非应答组(Non-responder Group),参考类似研究,我们认为8周后周自主排便次数至少增加1次的患者对针刺治疗有应答,表明针刺治疗有效,而对于周自主排便次数没有增加或者减少的患者,我们将其分为非应答组,认为其对针刺治疗无应答或无积极应答,表明对针刺治疗无效。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避免漏掉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在单因素分析时,扩大筛选范围,以P<0.20差异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新的影响因素后再进行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次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深入探讨相关因素对针刺疗效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答组(306例)与非应答组(74例)在年龄、病程、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对针刺的了解程度、了解针灸的渠道、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例来源、SAS评分、SDS评分、SF-36中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维度评分、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维度评分等13个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0.20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答组与非应答组患者的职业、针刺期待值、SF-36中精力(Vitality,VT)维度、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维度、健康变化(Reported Health Transition,HT)维度、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维度评分等6个因素,同上述13个因素共同纳入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2.两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得出,对针刺的了解程度、病例来源和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来源中以成都中心为参照,来自湖南、长春中心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北京中心为参照,来自湖南、长春、陕西中心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患者对针刺的了解程度、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可能是影响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病例来源可能是非直接影响因素。2.对针刺了解更多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更容易发生应答,即针刺效应更好,其临床疗效可能更好。3.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较少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更容易发生应答,即针刺效应更好,其临床疗效可能更好。4.来自不同临床中心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发生应答的情况不同,由于受到各中心人数、对针刺的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病例来源可能是非直接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敏[5](2019)在《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深度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差异,总结毫针深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优势特点。方法:将64例血瘀型腰痛(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各32例。深刺组穴位处方为如下:主穴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配穴为膈俞、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2.5-3.0寸,以患者产生从腰部向下肢放射样针感为最佳,配穴进针深度为1.0寸,要求出现局部酸、涨等针感后留针20分钟。浅刺组选穴同深刺组,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0.5-1.0寸,要求产生局部得气感,同时不要求产生放射性针感,余穴针刺方法同深刺组。每周治疗2次;以5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设置5个评测时间点,分别为首次治疗后、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时。客观评价两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定、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23.0软件完成。结果:患者基线比较:64例患者性别、年龄、现病程、体重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和治疗前ODI指数的基线情况无组间差异(P>0.05)。即时效应:首次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下降(P<0.05),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提高(P<0.05),深刺组即时效应优于浅刺组(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治疗1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8.75%和21.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93.75%(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1.88%和46.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6.88%(P>0.05)。累积效应:经过1个疗程和2个疗程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ODI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深刺组对腰痛和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积分、膝踝反射及ODI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浅刺组(P<0.05)。而两组对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的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1)针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具有即时效应,毫针深刺对腰痛和下肢痛以及患肢直腿抬高试验的即时效应优于毫针浅刺。(2)针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效果确切,毫针深刺对腰部和下肢疼痛、患肢直腿抬高、膝踝反射以及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能显着改善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治疗效果无差异。(3)治疗2个疗程后,毫针深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治愈率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夏雪,张小卿[6](2019)在《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当针尖刺激到皮肤下的不同深部感受器时,与感受器相连的传入神经纤维将针刺刺激传入大脑中枢后会激活不同的脑区,经大脑的进一步处理,产生酸、麻、胀、重等针感。针感的产生及其物质基础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夏雪[7](2019)在《肺脾两经穴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响应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低频声波在人体循经传导的特性,通过分析手足太阴经对不同频率声波的衰减率,分析两经声波响应特征,找出二经的最佳输声频率,将敏感度与轻触觉感受器相联系,为经脉穴位结构研究以及筛选临床治疗参数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健康成年女性8人,全部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共检测肺脾两经792穴次,检测时间均为同一时间段。首先应用经络定位仪定位足太阴脾经之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穴以及手太阴肺经之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穴的准确位置,试验检测部位均为左侧。观察组:以足太阴脾经左侧的隐白穴作为输声点,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穴分别作为接收点;以手太阴肺经左侧的少商穴作为输声点,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穴分别作为接收点。对照组:以足太阴脾经左侧的隐白作为输声点,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穴左右旁开2cm或小于2cm(注:穴位旁开处不得处于它经或超过它经)处分别作为接收点;以手太阴肺经左侧的少商穴作为输声点,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穴左右旁开2cm或小于2cm(注:穴位旁开处不得处于它经或超过它经)处分别作为接收点。应用经络输声系统在两经的井穴(隐白、少商)分别输入30Hz、70Hz、200Hz三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分别在除井穴外的其他穴位以及穴位旁开2cm处接收,采集并整理声波波幅值后计算各穴位衰减率,衰减率为同方向的两个相邻波的前一个波幅减去后一个波幅之差与前一个波幅的比值,衰减率越小代表传导的越好,从而分析得出两经的最佳输声频率。结果:1.手太阴肺经在输入3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除孔最的左侧、尺泽的左侧以及尺泽的右侧外,其他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太阴肺经在输入7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除列缺的左侧、孔最的左侧、尺泽的左侧以及孔最的右侧外,其他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太阴肺经在输入20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除列缺的左侧、尺泽的左侧,其他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足太阴脾经在输入3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所有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足太阴脾经在输入7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除商丘的左侧,其他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足太阴脾经在输入200Hz声波时,与正经穴位相比,左右两侧对照点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值均降低,除了商丘的左侧,其他对照点声波波幅值与正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手太阴肺经:与输入30Hz频率相比,输入70Hz时,除太渊与尺泽处,其余穴位衰减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入200Hz时,除太渊、鱼际与尺泽处,其余穴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0Hz的衰减率较70Hz和200Hz相比更小。8.足太阴脾经:与输入30Hz频率相比,输入70Hz时,太白处的衰减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入200Hz时,除了公孙与商丘处,其余穴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入70Hz频率相比,输入200Hz时,商丘处的衰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70Hz的衰减率较30Hz和200Hz相比更小。结论:1.低频声波具有循经传导的特征。2.肺经响应的最佳低频声波为30Hz,脾经响应的最佳低频声波为70Hz,其机制与两经不同穴位处感受器的不同有关。

陈淑琪[8](2019)在《基于ReHo观察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s-fMRI)技术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研究巨刺以右侧基底节梗塞为主的中风偏瘫患者右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观察巨刺法前后,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区局部一致性差异,探讨巨刺法在病理状态下的中枢机制,为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提供初步影像学依据。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以右侧基底节区为主的缺血性中风伴左侧肢体偏瘫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4-68岁,平均57.70±7.69岁;病程11-35月,平均24.60±9.14月)。试验全程在影像科MR室完成。患者平卧在MR检查床上,封闭视听状态下,静息5分钟后,在无干预状态下进行fMRI全脑扫描,采集图像作为空白对照。空白数据扫描完毕后,退出检查床,由2名医师对患者右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常规消毒后,用管针同时进针,移开套管后,直刺15±2mm,均匀地边提插边捻转,持续行针,诱导15分钟后出针,确保无出血后,即刻进行第2次fMRI扫描,采集图像为巨刺组数据。扫描完毕后,退出检查床,嘱患者回忆针感情况,详细记录针感类型、针感强度及针刺异常情况。统计方面,在MATLAB 7.8平台下,使用静息态fMRI处理助手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应用REST软件进行ReHo分析,使用Slice Viewer、Xjview图形插件来识别MNI模板中激活的脑区坐标、解剖位置和T值。用SPM8软件对数据运行单样本t检验,对巨刺前后脑区ReHo值实现统计比较。针感方面,用SPSS 22.0软件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曲池穴和足三里穴针感评分进行统计,评估两穴针感程度差异;针感性质方面,运用柱状图展示优势针感。结果:巨刺前后对比,右侧中央前回及额上回ReHo值较针刺前升高(P<0.05),右侧顶上小叶、左侧梭状回及左侧补偿运动区ReHo值较针刺前降低(P<0.05)。结论:针刺单侧腧穴可产生双侧脑区效应。右侧大脑半球的中央前回可能是巨刺左侧肢体偏瘫患者曲池穴配合足三里穴发挥效应的关键脑区。巨刺左侧肢体偏瘫患者右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能引起右侧中央前回ReHo值升高,推断巨刺有利于病灶脑区功能康复。

潘卫星[9](2018)在《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刺感受处,疾病反应所,治疗作用点"是腧穴的三大功能,也是理解针灸作用原理的基本点。现代研究表明:(1)穴位感针现象的实质是神经感受。针刺激动不同类型的神经成分而产生针感。不同针法(刺激形式和刺激量)可激动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外周神经,从而引起性质、范围、时间上各异的调节效应。阻断支配穴区的神经可取消针感和针效,而刺激外周神经可模拟针效,表明神经系统是介导针效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穴位是相对的,体表可以施针的位点与数量不限于经典穴。(2)穴位应病现象的机制是脊髓同节段和脊神经节同神经元支配的内脏-躯体相关的神经元性炎症敏化过程。对于内脏病症,体表敏化点是可资选择的靶向精准的活化穴。(3)针疗作用的三个基本特点是:针灸的作用性质属机能调节,通过激励自愈力而获效;穴位作用范围具有选择性调节和泛调节双重效应,分别通过局部微创、轴突反射、脊髓节段支配、脑内整合及脑输出等五级效应途径实现;针灸的调节方式呈双向性调衡效应,以机体稳态自动控制和适应性调节为基础。大量生物学实验已为揭开这些针灸作用之谜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与阐释,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启示。总结既往丰富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到,针灸机理的系统性构架已经呈现,正逐步走向成熟。

罗健雄(Law Kin Hung)[10](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二、PRELIM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BSTANCE P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NEEDLING SENS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LIM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BSTANCE P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NEEDLING SENS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结构要素的拟定
    1 必备要素
    2 可选要素
    3 附加要素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的技术操作规范编制研究
    1 文献搜集与筛选
    2 文献信息提取与分析
    3 文献利用和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初稿编制
    4 形成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初稿
第三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操作规范改进研究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条目拟定和问卷设计
    3 问卷评价指标和筛选原则设定
    4 针灸专家意见调查
    5 调查问卷分析
    6 共识条目汇报
    7 文字性意见和建议的处理
    8 形成头针技术操作规范修正稿
第四部分 基于临床验证的技术操作规范定型研究
    1 准备工作
    2 研究对象
    3 头针操作方法
    4 观察指标
    5 质量控制
    6 资料的整理与统计
    7 验证结果
    8 临床验证小结及操作规范定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针灸标准及针灸标准化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1 穴位的深度
    2 穴位的结构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1 得气的概念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1.2 施针者手下感
    2 得气的重要性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4.3 针感强度比较
        4.4 IEMG值比较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5 讨论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6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4.2 针感强度比较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5 讨论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6 小结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5 讨论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6 小结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附件

(3)基于半结构访谈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降压接受度及感受度的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团队
        2.3 研究对象
        2.4 抽样方法
        2.5 资料分析方法
    3 研究实施
        3.1 前期准备
        3.2 访谈实施
        3.3 资料收集与转录
        3.4 资料分析
        3.5 质量控制
        3.6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4.2 定性访谈结果
讨论
    1 有关针刺降压接受度的讨论
        1.1 针刺降压疗法的接受度和推广
        1.2 复杂干预下针刺的整体效应
        1.3 时间经济成本
    2 有关针刺降压感受度的讨论
        2.1 以患者为核心的疗效评价
        2.2 适合针刺疗效评价的科研方法
        2.3 不同研究中用以评价患者主观感受和症状改善的方法
        2.4 医生服务态度
    3 创新点
    4 展望
    5 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定性访谈法在中医医疗体系中的切入点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干预措施
        1.1.3 疗效观察指标
        1.1.4 临床观察周期
        1.1.5 伦理审查与试验方案注册
    1.2 统计分析方法
        1.2.1 分析内容
        1.2.2 分析方法
    1.3 研究流程图
2 研究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2.1.1 基线期一般情况比较
        2.1.2 基线期病情及观察指标比较
    2.2 多因素分析
        2.2.1 第一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2.2 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3.1.1 中医病名
        3.1.2 病因和病机
        3.1.3 便秘的中医治疗
    3.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3.2.1 流行病学
        3.2.2 病因病机
        3.2.3 常规治疗
    3.3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
        3.3.1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3.3.2 不同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差异
    3.4 关于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
        3.4.1 机体功能状态
        3.4.2 腧穴特异性
        3.4.3 针刺手法及刺激量
        3.4.4 时间因素
        3.4.4.1 治疗时机
        3.4.4.2 针刺时间间隔
        3.4.4.3 留针时间
    3.5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分析
        3.5.1 针刺疗效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意义
        3.5.1.1 研究意义
        3.5.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5.2 结果分析
结论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2 针灸期待值评价表
    附件3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请在出现的体征标注□内划√)
    附件4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件5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件6: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及盲法
    2.3 安全性评价
    2.4 依从性评价
    2.5 治疗方案
    2.6 评估工具
    2.7 观察周期
    2.8 统计学方法
    2.9 临床流程图
3.试验结果
    3.1 基线分析
    3.2 组间基线比较
    3.3 即时效应
    3.4 累积效应
    3.5 安全性比较
    3.6 依从性比较
4.讨论
    4.1 试验结果的分析
    4.2 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认识
    4.3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4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5 患者宣教的重要性
    4.6 本试验的局限与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附录二 :严重不良事件记录表(Severe Adverse Event)
附录三 :文献综述 针刺针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6)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感、得气、气至的关系
    1.1 得气
    1.2 气至
    1.3 针感
    1.4 得气、气至、针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1.4.1 得气与气至的关系
        1.4.2 得气与针感的关系
        1.4.3 气至与针感的关系
        1.4.4 得气、气至、针感的关系
2 针感的物质基础
    2.1 深部感受器
        2.1.1 肌肉丰厚处穴位的感受器
        2.1.2 肌与腱交接处穴位的感受器
        2.1.3 肌腱附近穴位的感受器
        2.1.4 关节囊处穴位的感受器
        2.1.5 头额耳处穴位的感受器
    2.2 传入神经纤维
    2.3 针感对中枢的影响
        2.3.1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技术
        2.3.2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技术
        2.3.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 技术
        2.3.4 PET-CT
3 结语

(7)肺脾两经穴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响应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基于ReHo观察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病理机制
        1.1.1 脑卒中后神经凋亡
        1.1.2 脑卒中后的兴奋性毒性
        1.1.3 脑卒中后的氧化和硝化应激
        1.1.4 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
    1.2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机制
        1.2.1 针刺改善缺血区循环
        1.2.2 针刺保护神经元细胞
        1.2.3 针刺减轻炎症反应
        1.2.4 针刺改善神经元微环境
        1.2.5 针刺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1.3 巨刺法的作用机制
        1.3.1 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中医机制
        1.3.2 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西医机制
        1.3.3 巨刺法fMRI研究
第二章 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影响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时间和地点
        2.1.2 伦理批注
        2.1.3 志愿者来源
        2.1.4 诊断标准
        2.1.5 纳入标准
        2.1.6 排除标准
        2.1.7 针刺方法
        2.1.8 fMRI扫描
        2.1.9 数据处理
        2.1.10 统计学运算
    2.2 结果
        2.2.0 一般资料
        2.2.1 针感结果
        2.2.2 fMRI结果
    2.3 讨论
        2.3.1 ReHo法原理及分析方法
        2.3.2 选穴依据
        2.3.3 得气感分析
        2.3.4 fMRI结果分析
    2.4 结语
    2.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9)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现象
2.针刺效应的实验验证
3.针刺效应途径的必要条件
4.穴位疗效的基本规律
感针现象
    1.“得气”效应
        1.1 针感
        1.2手下感
        1.1 针灸的机能调节特点
        1.1.1 良性激励:针灸疗法通过激励人体自愈力
        1.1.2 机能整合: (1) 针灸通过外周神经刺激引
        1.1.3 系统极限:针灸机能调节的优点也正是其
        1.1.4 个体差异:个体自愈潜力因先后天因素而
        1.2 针灸机能调节的性质
    2.穴位性类
    3.针法效应 (剂型与剂量)
        3.1刺激形式
        3.1.1能量形式:
        3.1.2频率形式:
        3.2刺激剂量
        3.2.1强度量:
        3.2.2时间量:
        3.2.3取穴量:
应病现象
    1.节段性敏化
    2.轴突敏化
    3.活化穴
针疗现象
    1.机能调节:
    2. 双重效应:
        2.1 选择性调节
        2.1.1 Ⅰ级相关-局部效应:
        2.1.2 Ⅱ级相关-轴突效应 (同神经元) :
        2.1.3 Ⅲ级相关-脊髓效应 (同节段) :
        2.2 泛调节
        2.2.1Ⅳ级相关-脑内效应:
        2.2.2Ⅴ级相关-脑输出效应:
    3. 调衡效应:趋病性双向调节
        3.1 自动调衡现象
        3.2 调衡效应机理
        3.3 双向调节的关节点
结语

(10)“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六、小结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三、小结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一、曾天治
        二、周仲房
        三、卢觉愚
        四、苏天佑
        五、司徒铃
        六、韩绍康
        七、靳瑞
        八、陈全新
        九、张家维
        十、罗哲初
        十一、罗兆琚
        十二、小结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一、东瀛针道
        二、澄江针灸流派
        三、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一、沿革
        二、传承脉络
        三、临床应用
        四、成果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承脉络
        一、第一代陈宝珊
        二、第二代陈锦昌
        三、第三代陈全新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五、第五代传承人
        六、小结
    第二节 传承谱系
    第三节 传承体系
        一、传承模式
        二、传承推广
        三、小结
    第四节 流派成果
        一、学术性成果
        二、技术性成果
        三、创新性成果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特应性皮炎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三、传承创新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七、小结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第二节 诊治原则
        一、强调辨证施针
        二、奉行循经取穴
        三、推崇用穴精简
        四、重视经络辨证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三节 养生思维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二、经络养生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纳入标准
        三、文献排除标准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二、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六节 总结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第一节 讨论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第二节 结果
        一、梳理传承脉络
        二、凝炼特色针法
        三、倡导治神守神
        四、流派传承发展
        五、推广传承模式
        六、凝练学术思想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PRELIM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BSTANCE P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NEEDLING SENS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头针技术操作规范研究[D]. 冉妮.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3]基于半结构访谈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降压接受度及感受度的定性研究[D]. 田翠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王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D]. 赵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J]. 夏雪,张小卿.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6)
  • [7]肺脾两经穴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响应特征的研究[D]. 夏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于ReHo观察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影响研究[D]. 陈淑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J]. 潘卫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0)
  • [10]“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P物质对针感形成过程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