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水热泵机组系统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磊[1](2019)在《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库,太阳辐射能进入海洋中后一部分会转变为海流的动能,更多的是转变为不可被人直接利用的低品位能源而储存在海水中。海水的热容量远大于空气,所以海水很适合用作暖通领域的天然冷/热源使用。海水源热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开式系统普遍存在着海水腐蚀、海洋生物附着、取水造价高等问题,而闭式螺旋盘管式系统又存在热流短路的问题,会大大影响换热效率。目前,将毛细管网制作成网箱作为海水源热泵的前端换热器埋置于海床中,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且有良好的换热性能。本文以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首先,建立了浅埋式毛细管换热器、地下土壤、近岸海水的传热数学模型;其次,利用海水源热泵实验台对该系统进行冬季和夏季长期实验测试,处理测试数据并分析系统实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然后,以传热模型为基础,依托TRNSYS平台建立了毛细管换热器模块和毛细管热泵系统模型,并用实验数据进行模型精准性验证;最后,运用该系统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冬、夏季管内流速、渗流速度、海水温度及换热器开启组数这四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冬、夏季最不利工况下,该系统可以满足酒店负荷需求,热泵连续运行24h后,冬季机组及系统COP平均值分别为3.96和3.08,夏季机组及系统EER均值分别为4.24和3.34。模拟研究发现:冬夏季不利工况下,随着管内流速的增大,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呈上升趋势,热泵系统性能系数呈下降趋势,单位片面积换热量呈现增大趋势,但各量变化幅度均小于10%;冬夏季不利工况下,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大,机组、系统的性能系数和毛细管单位片面积换热量都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冬季不利工况下,机组、系统性能系数和毛细管单位片面积换热量随海水温度升高而升高,夏季不利工况下,机组、系统性能系数和毛细管单位片面积换热量随海水温度升高而降低;在供暖季/供冷季初期或末期,热泵系统的毛细管换热器开启组数为4组时,系统及机组的性能系数最优,系统处于最佳节能状态,与换热器组数全开相比,运行一个供暖季可节省2275度电。近岸浅埋式毛细管热泵系统在不利工况下供能效果较好,海床的渗流强弱相比管内流速和海水温度来说,对毛细管换热器换热影响较大;在建筑冷热负荷较小时间段,调节换热器开启组数,使负荷满足率?保持在稍大于1的水平,可充分节能,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吴忠隽,魏庆芃,邓杰文,张辉[2](2017)在《集中式电驱动水-水热泵机组制热工况运行能效实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我国寒冷地区某城市地源、污水源以及海水源热泵等15个集中式水-水热泵供热系统中22台热泵机组制热工况的现场实测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热泵机组实际运行制热性能系数低于额定值。总结了热泵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换热器结垢降低换热性能;热泵机组负荷率过低;用户侧供水温度过高。
薛沙舟[3](2017)在《冷回收与热回收热泵技术在五星级酒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比较热泵技术冷回收和热回收两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分析了两种方式对空调制冷系统及生活热水系统的影响。认为冷回收技术比热回收技术更适用于五星级酒店的生活热水系统,并计算得出夏热冬冷地区的酒店,采用冷回收技术仍有较好投资回报的结论。
张小红[4](2016)在《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系统整体性的好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已投入使用的系统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实际建筑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探究相关设计参数对系统的换热及运行效果的影响,实现各关键参数影响程度的量化,以期对系统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论文以长沙地区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全年动态负荷模拟的基础上,利用GLD2012软件设计了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并研究了土壤热物性、钻孔间距、钻孔深度及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等关键参数在系统长期运行下对地下土壤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周围土壤导热系数、钻孔间距及钻孔深度均能改善由冷热不平衡所造成的地温累积现象;对于该建筑的地埋管换热系统,钻孔间距宜为45m,钻孔深度宜为70100m;钻孔深度及钻孔间距对地下土壤温升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土壤热物性及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较小。基于EnergyPlus平台构建了办公楼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对空调系统进行长期逐时运行模拟,探究了埋管总长度和管内流体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及水-水热泵机组耗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孔数量保持不变时,增大钻孔深度,夏季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降低,冬季工况下换热器出水温度升高,提升了热泵机组的运行性能;增加埋管内流体流速,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差减小,热泵机组运行性能降低,对于该建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埋管内流体流速为0.6m/s时最有利于系统运行。
刘忠彦[5](2014)在《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不同蒸发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常规人工合成制冷剂由于具有臭氧层破坏势和温室效应势,其替代问题已成为制冷空调行业的研究热点。自然工质CO2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优良的热力学特性,是制冷剂替代和发展的一种理想选择之一。随着CO2制冷热泵系统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系统容量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本文针对CO2跨临界循环水-水热泵系统适用于不同容量的蒸发器开展了研究。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及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的理念,提出了制冷热泵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量化:一是用自然度评价制冷剂影响自然界的程度;二是用热力完善度评价系统效率接近卡诺循环的程度;三是对于制冷或热泵整个系统,包括热源和终端,提出了系统的理想度。并分别进行了量化计算,得到的结果可为系统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针对自然度优良的CO2制冷热泵系统,本文首先对带套管式蒸发器的CO2水-水热泵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以此作为本文CO2水-水热泵的试验基准。研究探讨了内部参数及外部参数水温、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提高吸气过热度对系统效率影响不大,但会导致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降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减小冷却水的流量或增大冷却水进口温度,均可使热水温度升高,但此时的制热COP下降;增大冷冻水进口温度或水流量,制热COP与热水温度均提高。本文把在大容量常规制冷剂系统中具有较好效果的降膜式蒸发器引入到了CO2热泵系统,开展了CO2降膜蒸发器的基础研究。在降膜蒸发换热过程中,干斑的形成会使换热系数急速下降,而干斑极易在液膜变薄的地方产生。为了解管外的液膜分布情况及分析蒸发器的结构尺寸对液膜分布情况的影响,本文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CO2降膜的流动过程及管外液膜厚度的分布规律及管径、管间距、布液器开孔孔径和布液器高度对液膜厚度的影响。依据CFD模拟结果设计了CO2降膜式蒸发器,通过试验分析了水平管束式CO2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热流密度及工质流量的增大,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和总的传热系数均呈增长的趋势。管束上部换热管的换热系数大于下部换热管换热系数,管束中间换热管的换热系数大于两边换热管的换热系数。变蒸发温度、热流密度时,管间流型是柱状流。变工质流量时,出现了滴状流向柱状流的转变。在试验条件下,工质流量为212kg/h时,同时出现了滴状流和柱状流。通过结构强度分析及换热和系统性能试验研究,得到满液式蒸发器及降膜式蒸发器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上都可安全高效地运行。在同样的外部热源参数下,降膜式蒸发器系统性能要好于满液式蒸发器和套管式蒸发器系统。
袁秋霞[6](2012)在《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及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的研究》文中提出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本文以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和CO2跨临界水水热泵循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本文对热力学完善度进行理论研究。热力学完善度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它反映制冷热泵设备的效率偏离理想状态下效率的程度,其意义在于,它可用于评价同类制冷热泵设备变工况下的能效水平,还可用于比较不同类制冷热泵设备的能效水平。本文对我国市场上热泵热水机的能效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空气源普通型热泵热水机COPh值最低值为2.93;水源热泵热水机COPh值最低值为3.55。以样本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热力学完善度理论分析,提出热泵热水机的3级能效标准的建议值,例如普通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COPh从3级、2级到1级分别3.7、4.0和4.3。最后提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经济运行评价指标——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COP)的计算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配备更好换热效果的套管式气体冷却器和满液式蒸发器的CO2水水热泵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对气体冷却器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当冷却水入口水温一定,试验高压逐渐升高时,对气体冷却器中后部B和后部C试验段的流动状态进行可视化观察,结果表明:试验段B、C的状态均依次经历了透明、暗白、亮白、暗白、透明这五个状态,其中三个状态中暗白、亮白、暗白的对比压力值范围为0.94~1.02,其流体状态在接近临界区的两相区或临界区。试验测量结果和对试验段B的可视化研究:存在一个最优高压压力使得试验段B至试验段C达到最大换热量。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CO2满液式蒸发器,并对采用光管管束和强化管管束进行换热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热流密度下,光管管束中各管排的局部沸腾换热系数随管排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强化管管束中各管排的局部沸腾换热系数随管排高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根据换热试验数据,推导了采用强化管管束的CO2满液式蒸发器的各管排局部沸腾换热关联式,预测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有±15%以内的误差。采用高速摄影可视化手段对光管管束的CO2满液式蒸发器的沸腾现象进行试验观察,近似认为CO2汽泡的生长、脱离、上升和破灭的全过程的时间约172ms,其上升速度为0.3m/s~0.45m/s,汽泡脱离直径0.4mm~0.8mm。
吴加胜[7](2012)在《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空调用冷却塔普遍用作散热冷却设备,但是,将其逆用吸热作为热泵制热的低温热源,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冷却塔逆用(RUCT)吸热工况下,塔内空气与水进行着复杂的热质交换过程,如何正确认识空气与水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是优化运行与优化设计的基础。迄今为止,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冷却塔逆用时空气与水的热质交换过程以及热质耦合机理与特性。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对既有的逆流冷却塔逆用热质交换模型进行了改进,摒弃了低温工况下刘易斯数为1的假设而带来的计算偏差,分别将温差与含湿量差作为空气与水的传热与传质驱动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逆流冷却塔逆用的数学模型,为方便求解,进一步将模型最终以显式差分格式表达,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性较高。其次,本文对横流冷却塔逆用性能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对采用PVC薄膜式填料的横流冷却塔逆用进行了传热传质性能实验,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传热传质主要性能参数:吸热效率、显热比、传热系数、传质系数以及刘易斯数与塔进口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进水温度、淋水密度以及液气比的函数关系式,并针对传热与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横流冷却塔逆用热质交换二维无量纲数学模型,考虑了冷凝而引起水质量流量变化,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传热系数与传质系数,通过离散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到了水与空气各参数在塔内的二维分布规律,并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数学模型,出水温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04,判定系数0.9809,均方差误差为0.22oC,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且分析得到刘易斯数在0.71.6范围内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室外空气参数及可调节参数对横流冷却塔逆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考虑到塔内湿空气与水热质交换过程各个参数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针对横流冷却塔逆用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本网络模型采用6个输入、13个隐含层节点与8个输出的结构。针对出口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出水温度、吸热量、显热比、吸热效率、冷凝水比例、刘易斯数共8个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测分析。并进一步将建立好的网络模型用于不同进水温度对塔出水温度以及吸热量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即该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横流冷却塔逆用传热传质性能。最后,本文将横流冷却塔逆用模型与水-水热泵、循环水泵模型耦合,建立系统制热运行的优化模型,确立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控制变量。以塔风量、水量、蒸发器进出口水温、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吸气过热度为待优化变量,运用量子遗传算法对该多变量非线性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对优化模型的仿真计算,与实测工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最大综合能效比EERs得到提高。本文进一步以实验系统为例,保证系统供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针对室外空气温度513oC,相对湿度60-90%工况下对系统运行展开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系统最大综合能效比运行,横流冷却塔逆用的液气比范围为0.440.48。
刘恺,陈雁,王军,胡松涛[8](2011)在《间接式海水源热泵系统动态运行能耗的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大气温度同时影响着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和海水的温度,而海水温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改变,因此,海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受到大气温度和海水温度的影响。文章以青岛市某海水源热泵系统为例,以DeST软件模拟得到的建筑物逐时空调负荷为基础,模拟计算和分析了该系统在海水温度动态变化情况下的运行能耗。
陈超[9](2010)在《地表水源热泵在吉林市应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在北方冬季地表水温度比较低,一般认为地表水源热泵冬季在北方不宜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地表水的温度还是比较可观的。例如水电站下游河水,水电站上游的河水将大量的势能转换成热能导致下游河水的温度升高。此时我们可以利用水电站下游河水将其送入地表水源热泵机组来给房间供暖。本文以吉林市丰满大坝下游河水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了供热的可行性分析。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地表水源热泵的原理、分类,介绍了开式、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的特点以及两种系统的设计要点。对地表水源热泵在武汉、湖南、重庆、沈阳各个地区应用做了可行性的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得出了相应结论。其次调查了吉林市的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分析了吉林市丰满水电站的能量转换以及上、下游河水的温度变化,得出地表水源热泵是否可以在吉林市应用的结论。提出了三种新型热泵采暖系统,即双热源供暖系统、水/水热泵和户式水/空气构成的单、双击热泵系统、水/水热泵和水/水热泵构成的集中式单、双级热泵系统,并介绍了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分析了水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双级耦合运行时总制热能效比,以及三种新型热泵供暖系统供热季性能系数的比较。然后对单级地表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在吉林市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模拟冬季吉林市的水资源条件,通过以低温水为低位热源的地表水源热泵的试验来论证单级供热的可行性,并整理了数据。对双级耦合水/水热泵采暖系统在吉林市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分别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分析了双级耦合水/水热泵在吉林市应用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试验的误差的来源和各种试验误差的处理方法,对单、双级地表水源热泵的误差进行分析。
罗燕[10](2010)在《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的模拟与经济性分析》文中提出集中空调在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能耗问题,空调节能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冷水机组在生产冷量的同时需要通过冷却水带走大量的冷凝热,这些热量一般都是通过冷却塔排至室外空气,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热能,对环境也有极大影响,造成严重的热岛效应。在这样的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增设高效节能制热装置——热泵,通过热泵回收冷凝热用于制备生活热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空调系统的仿真模拟与控制相结合,以TRNSYS为仿真平台建立了个带热回收的空调系统数字仿真器,分别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部件模块:冷水机组、冷却塔、变频泵、水水热泵、分流器和合流器等。利用厂家所提供的机组样本参数和相关研究所得的经验值,辨识出所需要的未知参数;通过仿真器中控制参数的调节,最终建立好完整的系统模型。此后以搭建好的仿真平台,模拟得出夏季典型日(7月21日)下系统各部件的能耗量,性能参数和热回收量。根据技术经济学和热经济学原理,利用供热成本、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三种制备生活热水方案的经济性,得出利用热泵回收冷凝热制备生活热水方案在经济上可行的结论。最后,本文利用TRNSYS软件对冷凝热回收系统中的水水热泵进行模拟仿真,应用正交法对热泵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蒸发端和冷凝端进水温度是热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不同的温度和流量进行正交处理,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热泵的性能参数,得出热泵最佳运行条件下的各参数值。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热泵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据此为系统的控制和用户侧水温设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水-水热泵机组系统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水热泵机组系统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可再生能源与热泵 |
1.1.2 海水源热泵 |
1.2 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简介 |
1.2.1 传统海水源热泵的缺陷 |
1.2.2 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的原理及优势 |
1.2.3 毛细管网换热器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海水源热泵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毛细管换热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传热模型 |
2.1 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传热物理模型 |
2.2 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传热分析 |
2.2.1 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的评价指标 |
2.2.2 毛细管换热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浅滩土壤传热分析 |
2.3.1 浅滩土壤热物性分析 |
2.3.2 浅滩土壤的温度变化规律 |
2.4 近岸海水的传热分析 |
2.4.1 近岸海水的热量得失分析 |
2.4.2 近岸底层海水与海底土壤表层对流换热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实验测试 |
3.1 实验台及测试系统概况 |
3.1.1 实验台简介 |
3.1.2 实验系统概况 |
3.1.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3.2 负荷计算及青岛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
3.2.1 负荷计算 |
3.2.2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
3.3 实验内容与步骤 |
3.4 不利工况下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冬季最不利工况实验 |
3.4.2 夏季最不利工况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RNSYS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搭建与验证 |
4.1 TRNSYS软件简介 |
4.2 浅埋式毛细管换热器模块的建立 |
4.2.1 毛细管换热器模块建立流程 |
4.2.2 毛细管换热器模块参数设置 |
4.3 TRNSYS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模型搭建 |
4.4 TRNSYS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影响因素模拟及分析 |
5.1 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管内流速 |
5.3 渗流速度 |
5.4 海水温度 |
5.5 毛细管换热器开启组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集中式电驱动水-水热泵机组制热工况运行能效实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热泵机组实际运行能效测试 |
1.1 热泵机组额定工况及额定制热性能系数 |
1.2 热泵机组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制热性能系数 |
1.3 实际运行工况下制热性能系数折算到额定工况下的计算方法 |
1.4 实际工况与额定工况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的比较 |
2 影响热泵机组实际运行能效的典型问题 |
2.1 换热器结垢降低换热性能 |
2.2 热泵机组负荷率过低 |
2.3 用户侧供水温度过高 |
3 加强全过程管理、提升热泵机组实际运行能效的建议 |
(3)冷回收与热回收热泵技术在五星级酒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工程概况 |
1.1 生活给水系统 |
1.2 生活热水系统 |
1.3 空调制冷系统 |
2 采用热回收技术的系统 |
2.1 热回收冷水机组的原理 |
2.2 采用热回收技术的生活热水系统 |
2.3 系统主要特点 |
2.3.1 热回收冷水机组选型 |
2.3.2 需要较大蓄热水箱 |
2.3.3 预热换热器采用板换+储水罐方式 |
2.3.4 系统运行 |
2.3.5 系统控制 |
2.3.6 对空调制冷效率影响 |
2.4 系统造价 |
2.5 系统能效比 |
3 采用冷回收的系统 |
3.1 水-水热泵机组的原理及特点 |
3.2 采用水-水热泵机组的生活热水系统 |
3.3 系统主要特点 |
3.3.1 热水机组选型较小 |
3.3.2 蓄热水箱 |
3.3.3 预热换热器采用板换+储水罐方式 |
3.3.4 系统运行 |
3.3.5 系统控制 |
3.3.6 对空调制冷效率影响 |
3.4 系统造价 |
3.5 系统能效比 |
4 冷却水热量的回收 |
5 两种系统的对比 |
6 小结 |
(4)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源热泵系统换热特性研究 |
1.2.2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办公建筑全年动态负荷模拟 |
2.1 Energyplus软件介绍 |
2.2 长沙地区某办公楼建筑模型的搭建 |
2.2.1 物理模型搭建 |
2.2.2 围护结构参数确定 |
2.2.3 室内外设计参数选取 |
2.3 办公建筑全年动态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设计研究 |
3.1 GLD2012软件模块介绍 |
3.1.1 负荷计算模块 |
3.1.2 垂直井孔设计模块 |
3.2 岩土热响应测试数据采集 |
3.3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分析 |
3.3.1 土壤热物性对地下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2 钻孔间距对地下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3 钻孔深度对地下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4 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地下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参数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4.1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环路构建 |
4.1.1 系统各环路耦合介绍 |
4.1.2 区域空气环路构建 |
4.1.3 设备环路构建 |
4.1.4 地下竖直埋管换热器环路构建 |
4.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部件模型 |
4.2.1 水-水热泵机组模型 |
4.2.2 地下竖直埋管换热器模型 |
4.2.3 循环水泵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模拟分析 |
5.1 埋管总长度对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的影响 |
5.1.1 夏季工况运行分析 |
5.1.2 冬季工况运行分析 |
5.2 埋管总长度对水-水热泵机组耗功率的影响 |
5.3 埋管内流体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的影响 |
5.3.1 夏季工况运行分析 |
5.3.2 冬季工况运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不同蒸发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制冷剂发展历程 |
1.3 CO_2跨临界循环应用 |
1.4 CO_2蒸发换热研究进展及蒸发器形式 |
1.5 降膜蒸发换热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工质自然度及循环热力学完善度的制冷系统理想度的评价体系探讨 |
2.1 偏离自然应有度 |
2.2 制冷系统理想度的提出 |
2.3 制冷剂指标-制冷剂自然度 |
2.4 系统循环效率指标-循环热力学完善度 |
2.5 对环境影响的其它方面 |
2.6 制冷系统理想度的计算 |
2.7 对未来制冷剂及制冷系统发展的建议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套管式蒸发器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
3.1 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热力学分析 |
3.2 CO_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试验台 |
3.3 试验系统设备及测量系统 |
3.4 数据处理分析 |
3.5 试验内容及方法 |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膜蒸发换热的理论分析及二氧化碳降膜流动数值模拟 |
4.1 降膜蒸发换热机理 |
4.2 不同因素对水平单管降膜蒸发换热的影响 |
4.3 CO_2降膜流动特性数值模拟计算 |
4.4 CO_2水平管降膜流动过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二氧化碳管束式降膜蒸发器设计及换热性能研究 |
5.1 CO_2降膜蒸发器的设计 |
5.2 试验数据测量及处理 |
5.3 水平管束式CO_2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换热关联式总结与分析 |
5.5 带降膜式蒸发器CO_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满液式蒸发器的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
6.1 CO_2满液式蒸发器结构参数 |
6.2 满液式蒸发器在CO_2水-水热泵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
6.3 CO_2满液式蒸发器换热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带满液式蒸发器CO_2跨临界热泵系统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CO_2降膜式蒸发器与CO_2满液式蒸发器对比分析 |
6.6 三种蒸发器系统性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今后发展方向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今后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及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我国制冷热泵产品能效标准研究现状 |
1.3 CO_2跨临界水水热泵循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可视化观察手段在换热领域的应用研究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热力学完善度的理论研究 |
2.1 热力学完善度 |
2.2 热力学完善度的定义 |
2.3 热力学完善度的特性和意义 |
2.4 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热力学完善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热力学完善度原理分析热泵热水机的能源效率 |
3.1 热泵热水机的介绍 |
3.2 热泵热水机国内外相关能效标准 |
3.3 我国热泵热水机能效水平分析 |
3.4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经济运行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水水热泵实验台及气体冷却器的可视化研究 |
4.1 CO_2水水热泵实验台介绍 |
4.2 CO_2气体冷却器的可视化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满液式蒸发器的设计及试验 |
5.1 CO_2满液式蒸发器的设计 |
5.2 试验内容和试验步骤 |
5.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5.4 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_2满液式蒸发器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6.1 试验结果可靠性的验证 |
6.2 CO_2光管和强化管束换热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6.3 CO_2在强化管管束外的池沸腾局部沸腾换热关联式的推导 |
6.4 可视化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符号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目前空调常用冷热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热质交换研究 |
1.2.2 冷却塔逆用吸热研究 |
1.3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
1.3.1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原理 |
1.3.2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特点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逆流RUCT内传热传质计算模型分析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既有的逆流 RUCT 理论研究模型 |
2.3 本文逆流 RUCT 内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3.1 假设条件 |
2.3.2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2.3.3 参数确定 |
2.4 逆流 RUCT 数学模型求解 |
2.4.1 区域离散及网格划分 |
2.4.2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 |
2.4.3 数值求解的计算流程 |
2.5 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
2.6 逆流 RUCT 内部参数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流RUCT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研究目的 |
3.3 实验系统设计 |
3.3.1 实验装置简介 |
3.4 测试情况 |
3.4.1 测试仪器选用 |
3.4.2 测试范围 |
3.4.3 能量平衡分析 |
3.4.4 实验误差分析 |
3.5 横流 RUCT 传热传质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3.5.1 横流 RUCT 性能影响的回归分析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3.6.1 传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2 传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3 刘易斯数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横流RUCT内传热传质计算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横流 RUCT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4.2.3 参数确定 |
4.3 横流 RUCT 数学模型求解 |
4.3.1 区域离散及网格划分 |
4.3.2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
4.4 数学模型的验证 |
4.5 横流 RUCT 内部参数分布 |
4.6 模型不足之处 |
4.7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横流 RUCT 模型 |
4.7.1 BP 网络模型建立 |
4.7.2 遗传算法优化 BP 网络的实现 |
4.7.3 GABP 网络预测相关性分析 |
4.7.4 GABP 网络横流 RUCT 性能预测模型的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横流RUCT的热力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横流 RUCT 性能分析方法 |
5.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 |
5.2.2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 |
5.3 横流 RUCT 性能分析 |
5.3.1 出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水质量流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吸热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显热比影响因素分析 |
5.3.5 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横流RUCT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参数优化 |
6.1 引言 |
6.2 传统的空调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
6.3 横流 RUCT 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优化模型 |
6.3.1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6.3.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6.4 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6.4.1 热泵系统数学模型的约束 |
6.4.2 横流 RUCT 模型的约束 |
6.4.3 不等式约束条件 |
6.4.4 制冷剂热力性能计算 |
6.5 优化控制模型的求解与应用算例 |
6.5.1 量子遗传优化算法 |
6.5.2 应用算例 |
6.6 横流 RUCT 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优化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C(部分实验数据) |
(8)间接式海水源热泵系统动态运行能耗的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间接式海水源热泵系统 |
2 影响海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能耗的因素 |
3 海水源热泵系统动态运行能耗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2 空调系统逐时负荷的模拟计算 |
3.3 模拟计算方法 |
3.4 水/水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特性分析 |
3.5 能耗模拟计算结果 |
4 结论 |
(9)地表水源热泵在吉林市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地表水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 |
1.2.1 国外研究应用情况 |
1.2.2 国内研究应用情况 |
1.3 地表水源热泵发展中的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表水源热泵在武汉、重庆、湖南等地应用条件的分析 |
2.1 地表水源热泵的原理 |
2.2 地表水源热泵的分类 |
2.3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
2.3.1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
2.3.2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要点 |
2.4 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
2.4.1 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的特点 |
2.4.2 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要点 |
2.5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在全国各地应用条件的分析 |
2.5.1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在武汉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
2.5.2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在重庆地区应用条件的分析 |
2.5.3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在湖南地区应用条件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在吉林市应用的可行性 |
3.1 吉林市的气象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
3.1.1 气象特征 |
3.1.2 水文地质特征 |
3.2 丰满水电站的调查研究 |
3.3 吉林市应用地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可能型式 |
3.3.1 三种新型热泵供暖系统 |
3.3.2 三种新型热泵供暖系统的特点 |
3.4 地表水取水口与取水构筑物 |
3.4.1 取水口的位置 |
3.4.2 取水构筑物形式 |
3.4.3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3.5 集中热泵站 |
3.5.1 地表水源热泵机组 |
3.5.2 辅助热源 |
3.6 热用户用热的低温化 |
3.7 三种新型热泵采暖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3.7.1 水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双级耦合运行时总制热能效比分析 |
3.7.2 三种新型热泵供暖系统供热季性能系数的分析与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级地表水源热泵可行性实验研究 |
4.1 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建造 |
4.1.1 试验装置的组成 |
4.1.2 模拟松花江低温水 |
4.1.3 单级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
4.1.4 试验测点的布置 |
4.1.5 试验参数检测记录系统以及仪表的特点 |
4.1.6 模拟室及末端设备 |
4.2 实验结果与计算方法 |
4.2.1 实验数据 |
4.2.2 计算方法 |
4.3 水源地表热泵机组的运行参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压缩机排气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压缩机压缩比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地表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进水温度对制热量的影响 |
4.4.2 进水温度与机组能效比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级耦合水/水热泵的实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的设计与构造 |
5.1.1 双级耦合试验内容 |
5.2 实验结果与计算方法 |
5.2.1 实验数据 |
5.2.2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的运行参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的运行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的误差分析 |
6.2.1 误差实验的来源和分类 |
6.2.2 各种实验误差的处理方法 |
6.3 试验台的误差分析 |
6.3.1 直接测量参数的误差分析 |
6.3.2 间接测量参数的误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的模拟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
1.1.1 热回收问题的提出 |
1.1.2 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水系统的提出 |
1.2 余热回收制热水现状 |
1.2.1 余热的分类 |
1.2.2 国内外余热回收发展状况 |
1.2.3 国内外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水系统的研究应用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冷凝热 |
2.1 空调系统制冷基本原理 |
2.2 空调系统的冷凝热回收 |
2.2.1 空调系统的冷凝热 |
2.2.2 冷凝热回收 |
2.3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 |
2.3.1 热泵工作原理 |
2.3.2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模拟 |
3.1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3.1.1 冷冻水系统模型 |
3.1.2 冷却水系统模型 |
3.1.3 热回收热水系统模型 |
3.2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模拟 |
3.2.1 模拟软件简介 |
3.2.2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 |
4.1 系统模拟结果 |
4.2 经济性分析 |
4.2.1 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方案 |
4.2.2 各种供热水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水热泵的模拟试验设计与分析 |
5.1 模拟试验设计方法 |
5.1.1 试验设计概述 |
5.1.2 因素与水平选取规律 |
5.1.3 正交设计 |
5.1.4 模拟结果数据处理方法 |
5.2 水水热泵模型 |
5.3 模拟结果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1 水平选取及试验方案确定 |
5.3.2 极差分析 |
5.3.3 方差分析 |
5.3.4 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水-水热泵机组系统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岸浅埋式毛细管海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 高磊.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2]集中式电驱动水-水热泵机组制热工况运行能效实测分析[J]. 吴忠隽,魏庆芃,邓杰文,张辉. 暖通空调, 2017(07)
- [3]冷回收与热回收热泵技术在五星级酒店中的应用[J]. 薛沙舟. 给水排水, 2017(06)
- [4]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研究[D]. 张小红. 南华大学, 2016(03)
- [5]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不同蒸发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 刘忠彦. 天津大学, 2014(08)
- [6]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及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的研究[D]. 袁秋霞. 天津大学, 2012(06)
- [7]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D]. 吴加胜. 湖南大学, 2012(03)
- [8]间接式海水源热泵系统动态运行能耗的模拟分析[J]. 刘恺,陈雁,王军,胡松涛. 可再生能源, 2011(01)
- [9]地表水源热泵在吉林市应用的实验研究[D]. 陈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10]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的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 罗燕. 湖南大学, 2010(03)
标签:蒸发器论文; 降膜蒸发器论文; 热泵原理论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论文; 太阳能热水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