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的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石健[1](2020)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治安状况的稳定与否能够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的社会治安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发生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发展脉络,为构建完整、系统、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并为实践中构建科学、全面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历史镜鉴。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是能够综合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指标集合,是犯罪预警与治安防控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制度分析法梳理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并按照历时——共时的框架总结其演进规律。根据我国治安制度和治安政策的发展变化,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0年为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发轫于社会指标理论的治安评估指标体系以刑事案件发案量等静态指标为主,出现了主观性指标和地方性评估,并且“严打”推动了指标体系的细化。1991-2003年为规范发展阶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方针推动下,公安部设置了较为统一的分类标准,地方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分级指标体系。2004-2011年为多元发展阶段。随着平安建设的提出,这一阶段的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等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2012-至今是科学完善阶段。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平安中国战略的推进,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定位由静态评估向动态监测转变,第三方评估更加稳固,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公众安全感成为衡量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回顾我国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不同阶段的评估主体、指标选取、评估方法、公众安全感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等要素有所差异,但也显现出鲜明的内在逻辑。主要特点和规律表现为: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向“大治安”拓展,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上述演进规律将指引未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
林夏[2](2020)在《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研发一套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工具,系统的梳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作用路径以及核心因素等,以期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进程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为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概念、方法、对象分类、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可视化分析。(2)二手数据收集法。提取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a.半结构化访谈。选取DRG支付制度改革三个试点城市北京2家、沈阳2家、楚雄2家共6家医院,每家医院选择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和管理者,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国家DRG质控中心、云南省DRG专业委员会相关管理者共30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3)专家咨询法。研究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相关专家、高校相关领域研究者、三级公立医院管理者、主诊医师在内的专家小组,共20人,承担了本研究全部流程的专家咨询工作,并通过层次分析等对指标进行降维和确定权重。(4)数据分析法。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邀请专家组6名专家对26个影响因素作用矩阵进行打分,通过matlab进行矩阵计算,构建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对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1)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为:坚持政府办医的公益性,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要提供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及服务,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落实三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分析结论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同时绩效评价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3)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导向,研究明确了财务、外部业务、内部客户、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构的应用分析,最终构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1)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为:一是应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力度,提高非预期死亡(低风险组死亡率)指标的权重等。二是为防止不收重患的情况发生,可将DRG入组率纳入评价指标。三是为了防止分解住院提高给付,可提高非计划性30天再入院率的指标评价权重。四是重点病历病案首页填写的准确率、疾病入组错误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五是通过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出径率和变异率等指标的权重提高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六是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七是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力度。(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1.医疗费用、2.满意度、3,医疗质量、4.医疗效率、5.业务能力、6.管理能力、7.科研与带教)、13个二级指标(1.费用消耗指数、2.患者满意度、3.低风险组死亡率、4.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5.甲级病案率、6.时间消耗指数、7.CMI、8.DRG组数、9.新技术使用及推广、10.主诊组的管理情况、11.文章发表、12.申请课题、13、带教情况)。指标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值为0.856,S-CV/Ave=0.96,KMO检验值为0.687,指标的信度、效度均较好。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研究从个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环境、个人特质三个层面提取出从宏观到微观共26个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框架模型。(2)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和医保支付制度是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体系中作用最大,也是其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最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满意度,其次是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这三项因素同时也是中心度得分最高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层次为,第1层:主诊组的结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第2层:主诊组的设置模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第3层: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医院规模结构、医院战略和文化、医院收入和支出结构、医院的绩效和薪酬制度、科室的规模结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结构、家庭支持、收入水平;第4层:区域人口、医保支付制度、科室的类别、性别、年龄。第5层:地理位置、区域经济。(3)通过决策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正确拟合的准确率达到93.12%,拟合效果较好。对主诊医师绩效影响的最关键因素分别是区域经济,其次为医师的收入水平,再次为年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1.研究构建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理论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对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四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的原则、应用等绩效评价全流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于后续评价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以及DRG支付制度改革对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本研究开发了绩效评价工具。该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相较于传统的医师绩效评价工具,更加适用于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使用的评价主体也更加具有针对性。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医师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和年龄。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创新与不足】1.研究创新(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健康理念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新要求为基础,紧随医改进程和时代发展、较为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评价工具针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以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为主的功能定位,提高了的CMI以及医疗质量的指标权重;针对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指标纳入了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甲级病案率和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情况。针对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要求,指标纳入了主诊组的管理情况,科研和带教等指标。该评价工具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评价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主体更加聚焦,指标的选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3)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了从区域经济等宏观因素到个人特质等微观因素在内的影响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相较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以及符合我国国情。将机器学习的方法引入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较于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的统计方法,决策树对于数据的分布以及样本量的的限制较少,分析结论更加精确,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2.研究不足(1)指标体系内绝大部分为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较少,对于医生诊疗行为的评价力度较弱。(2)在基于决策树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法,抽取了北京、沈阳、济南。但是三个城市均位于北方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偏倚。
王瑞[3](2020)在《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为城镇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小城镇发展参差不齐。居住环境品质不优,生态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混乱,辐射性不强;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特色遗失等一系列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处于“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小城镇是实施乡村战略,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如何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是一项重要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首先,论文界定了人居环境及小城镇等基本概念,明确了六安市裕安区19个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与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列举与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的部分理论研究,探索他们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理论构建的意义;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历程进行总结,探讨人居环境发展脉络。其次,论文通过文献阅读参考、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进行解析;在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认知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参考及理论研究,从城镇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设施环境五个维度下,构建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明确各主成分因子得分,同时,计算得出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及排名。运用ArcGIS软件的自然断裂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明确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基本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1)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偏低,人居环境综合水平两级分化严重,差异明显。(2)影响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主要成分因子是居住环境、设施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质量;(3)特色风貌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间接影响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4)各镇在主成分要素上存在明显差异,优劣势不一。基于上述分析和评价,划分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提升类型,即一般整治型、重点提升型、特色魅力型。最后,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各个击破;远近结合,分期建设”基本思路,探讨三种类型小城镇提升策略,同时选取三种不同提升类型小城镇,做典型样本分析。根据划分类型,分级分类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进而缩小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差异,为政府决策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图[61]表[36]参[86]
张鑫[4](2020)在《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当下全球创客文化和民主化设计创新快速发展,设计创客及其教育已成为当下关乎创新主体未来认知的重要命题。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的缺失,致使“创客”概念频现泛解乃至误解的窘境。设计创客教育的发展系统更是处于混沌和茫然状态,设计创客教育活动及空间建设出现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的发展状态,设计创客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同质化现状需要被统整与改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本研究立足于设计创客的内在发展需求和特点,结合当下设计学科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场域构建,在场域中面向社会和未来,深挖自我潜能,开发自身知行合一的智性学习能力;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以及对场域内涵、经验借鉴、抽象模型、实践范式的探索,运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定性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其本质、特性、价值及影响,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与场域发展相关的可借鉴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核心理念、构建原则、影响因素和实践策略;构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本土化的跨学科的理论支撑,论证场域中设计创客教育相关因素的复杂关联,以创客空间为教育载体和基础,探究符合设计创客主体心理特点和行为需求的特定发展逻辑;基于设计创客教育场所精神和文化指向,剖析其相对独立的微型社会创新空间结构内涵,通过场域模型构建学习环境来支持设计创客心智发展,并实证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社群、造事、物技、场境、域流”五个设计维度,提炼出场域内部的人群、创造性活动的教育行为、场域内物的存在与技的关联、设计创客教育实施的空间载体、场域内的无形存在与能量循环等具体内容;经过“愿景提出—资源整合—载体建设—迭代更新—网络集群”五个实施阶段来发展场域原型和场域生态系统,提出场域间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根据场域抽象模型,实施高校、企业和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差异性发展的三个案例项目,归纳出高校产学研驱动型、企业产业链驱动型和社区共创驱动型的本土化发展模式。本研究最终形成具有生长性、有能量和关系明确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探索,改变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现状,改善当下设计创客教育有场无域、有场所无精神的境况,对接设计创新、设计创业、设计扶贫、传统工艺振兴、社区更新和开环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培育更多具备设计创客素养的未来人才,为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智性转变和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谢建[5](2020)在《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精准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是教学实践的不懈追求,信息技术对教师实施精准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关照新时期课堂教学变革及发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探讨通过建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创造性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探索、揭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及结构框架,以求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精准教学实践提供参照。扎根教师教学实践现实境脉,着眼精准教学与教师能力的实践内涵,本研究以多元智能、个性化学习、CTCL研究范式、差异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相关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总结实践及文本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和分析方法对于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模型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具体而言,整个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界定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基于实践考察及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精准教学能力是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而通过对精准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数据素养等概念的比较分析,提出并深入剖析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概念。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减负增效为价值取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精准刻画,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综合性教学能力。精准教学能力强调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是人本主义实践在教育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活动的主、客观条件的总和。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具有数据化、学习者中心、人机协同性、个体服务性和多元统一性的特征。二、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教师技术能力“标准”,分析教师技术能力构成研究以及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和职责三个方面的文献成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未来教师所需技术能力的主要特征与趋势,以此为基础,初步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调以修正并确保要素提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获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要素。具体而言,一级指标包括精准教学认知与取向、教育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智能技术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学生精准画像与个别化指导能力等4个要素;二级指标包括大数据技术认同、教育数据获取与采集能力、教育数据思维、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智能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学生个性化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能力等18个要素。三、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为明确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与核心结构,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整体出发剖析各要素内涵及作用,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包括“一个核心”,即以精准教学认知与取向为核心动力;“二类关系”,即人与大数据、人与技术的关系;“三个支柱”,即模型的主体部分由教育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智能技术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和学生精准画像能力三个“支柱”构成;“四个层次”即是“动力层”“目标层”“支柱层”“环境层”。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各要素的权重分配等量化数据。四、调查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把握当前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情况,本研究依据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具体内涵,开发了调查工具,以686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收集数据,并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处理及详细分析。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大数据意识和精准教育理念相对薄弱;教育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不足;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水平不高;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程度不够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包括完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理论体系;制定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标准及相关制度;强化教育大数据互联融通,构建精准教学服务环境;实行教师精准研修,推进精准教学能力指导与培训;加强数据化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教师的数据价值观等。综上所述,本研究着眼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结构及特征,分析通过提升教师精准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机制与原理,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提升及发展的模式与方法,对于促进完善教师教学能力理论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高尚尚[6](2020)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从健康视角对科学健身做进一步探讨,以期构建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提升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了解国内外体医融合背景下科学健身基本内涵和要求,初步提取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然后通过Delphi法,对16名体医融合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立科学健身素养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相关统计学方法,量化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1)最终形成的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科学健身知识、态度、行为、技能4个一级指标;体育知识、生理知识、营养知识、保健知识、药物知识;健身基本认知、行为倾向、情感体验;健身前中后行为;防范风险技能、健康相关运动技能13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在两轮专家咨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0%、94.1%;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0.853;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0700.248之间,均小于0.25;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72、0.339(P<0.01),专家函询意见协调性较好,研究结果较为可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根据层次分析结果显示,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CR均<0.1,说明一致性程度较高。其中,一级指标中科学健身行为所占的权重最大,为0.4094,其次分别是科学健身态度(0.2859)、科学健身知识(0.2047)和科学健身技能(0.0965)。二级指标中排在前三位分别为:健身前行为(0.2020)、健身后行为(0.1272)和基本认知(0.1158)、行为倾向(0.1158)。三级指标中权重排前3位的分别为健身前进行热身运动(0.0849)、运动后进行身体放松和拉伸(0.0848)和锻炼前寻求专业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0.0542)。结论: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在系统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咨询专家积极权威,制订方法科学可靠。从健康角度将体医融合理念融入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体现科学健身的安全、有效、可持续性的原则,完善了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的评价,为提高其科学健身素养提供理论依据。
徐晓良[7](2020)在《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探析 ——以鸡西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标杆,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打造责任政府,优化办事流程,严格执法,政府决策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传播手段日益多样,社会治理等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更多考验。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定义及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解读,客观地分析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具体含义、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意义,随后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历史回溯及其构成要素、实践标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以鸡西市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作为实证,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行为公信力弱化、政策公信力弱化、绩效公信力弱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反思,从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监督推进媒体融合、提高政务水平、培养政治素养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可行路径,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程明喜[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张艳超[9](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王莉莉[10](2019)在《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色、障碍与对策 ——以闽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乡贤作为乡村精英,在社会阅历、资金筹措、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城乡之间流动,扮演着“桥梁”的作用,是新时期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当前相关文献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色扮演机理关注不足,导致新乡贤返乡方向迷茫、参与乡村旅游障碍重重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闽南厦漳泉乡村作为研究区域,基于角色理论、乡村治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梳理统计等方法,深入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角色感知和扮演角色,并针对不同角色感知类型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1)新乡贤角色感知包含身份、能力和声望三个因子,根据问卷量表语义中的中间值3为标准,将身份、能力、地位三个量表分为高低分组,形成六个组别,分为身份高能力高声望高、身份高能力高声望低、身份高能力低声望高、身份高能力低声望低、身份低能力高声望高、身份低能力高声望低、身份低能力低声望高、身份低能力低声望低八种角色感知类型。以“身份高能力高声望高”和“身份低能力高声望高”两种类型为主。(2)八种不同角色感知类型的新乡贤所扮演的角色意愿和角色选择存在差异,“身份高能力高声望高”组扮演角色的意愿最为强烈,且能力强的新乡贤的扮演角色意愿更强;在身份和能力层面感知能力都较高的群体中,都乐于进行八种角色的选择,声望高的类型倾向于提供信息、凝聚人心等角色,身份高声望低的类型倾向于参与实干、中间协调等角色。(3)不同角色感知类型与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角色感知越高的类型,影响因素的阻碍效果越不明显;信息渠道少、观念看法制约、政府组织无管理、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外因是新乡贤参与扮演角色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角色理论的概念和框架模型,在实践方面提出全面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新时期的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的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结构及方法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社会治安评估 |
1.3.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 |
1.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演进阶段的划分 |
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索(1978—1990) |
2.1 以刑事案件发案量为主要评估指标 |
2.1.1 社会治安评估的背景 |
2.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出现 |
2.2 主观性评估指标 |
2.2.1 安全感指标出现 |
2.2.2 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 |
2.3 社会治安评估的拓展和延伸 |
2.3.1 地方性社会治安评估出现 |
2.3.2 “严打”推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细化 |
2.4 小结 |
3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规范发展(1991—2003) |
3.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安评估的发展 |
3.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提出 |
3.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的扩展 |
3.2 社会治安状况分类评估的出现 |
3.2.1 公安部分类评估 |
3.2.2 地方性分类评估 |
3.3 治安评估理论研究深入推进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
3.3.2 社会治安的影响因素 |
3.4 公众安全感备受重视 |
3.4.1 安全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
3.4.2 持续的安全感抽样调查 |
3.5 小结 |
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发展(2004—2011) |
4.1 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平安浙江 |
4.1.2 其他地方性平安建设考核评价 |
4.1.3 第三方评估的出现 |
4.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系统化研究 |
4.2.1 理论研究的丰富 |
4.2.2 指标的命名与分类 |
4.3 公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重视 |
4.3.1 专门的公众安全感理论研究 |
4.3.2 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
4.4 小结 |
5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完善(2012—至今) |
5.1 社会治安评估实践的常态化 |
5.1.1 平安珠海指数 |
5.1.2 平安浙江指数 |
5.1.3 上海闵行平安指数 |
5.1.4 西宁社会治安分色评估 |
5.2 学术成果融入评估实践 |
5.2.1 理论研究与评估实践的融合发展 |
5.2.2 第三方评估的壮大 |
5.2.3 研究视角的拓展 |
5.3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的科学化 |
5.4 小结 |
6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规律 |
6.1 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 |
6.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范围向“大治安”拓展 |
6.3 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 |
6.3.1 公众安全感指标自身不断完善 |
6.3.2 公众安全感指标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
6.4 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
6.4.1 评估主体多元化 |
6.4.2 三种社会治安评估模式 |
6.5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 |
6.6 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 |
6.6.1 由描述功能向监测功能转变 |
6.6.2 由监测功能向预测功能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医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5.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1.5.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1.5.4 基于DEMATEL-ISM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1.5.5 基于决策树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5.6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提升策略 |
1.6 资料来源 |
1.6.1 文献资料来源 |
1.6.2 数据资料来源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SWOT分析法 |
1.7.3 现场调研法 |
1.7.4 数据分析方法 |
1.7.5 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
1.8 研究逻辑框架 |
1.9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9.1 创新之处 |
1.9.2 不足之处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医师绩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统计分析 |
2.1.4 结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2 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3.1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遇 |
3.1.4 挑战 |
3.1.5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
3.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
3.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
3.2.2 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 |
3.2.3 评价指标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相关指标 |
3.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原则 |
3.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维度及具体目标 |
3.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6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3.7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 |
3.8 本章小结 |
4 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1 国内外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
4.1.1 资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2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医师绩效评价特点分析 |
4.2.1 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数据分析 |
4.2.5 结果 |
4.2.6 DRG支付制度改革医院管理及医师产生的影响 |
4.2.7 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分析 |
4.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3.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3.2 确定专家组 |
4.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4.3.4 信度分析 |
4.3.5 效度检验 |
4.3.6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的构建 |
5.1.1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医疗教育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医师个人特质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 |
5.2 基于DEMATEL-ISM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模 |
5.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影响因素释义 |
5.2.2 建模分析步骤 |
5.2.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4 DEMATEL分析 |
5.2.5 ISM分析 |
5.3 基于决策树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5.3.2 变量取值 |
5.3.3 医师绩效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与建议 |
6.1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讨论 |
6.2 绩效评价工具研发讨论 |
6.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3.1 绩效影响因素遴选 |
6.3.2 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4 策略建议 |
6.4.1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6.4.2 医院应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及医院功能定位的组织发展战略 |
6.4.3 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组管理模式 |
6.4.4 提升医学院校教育质量,提高医师绩效教育的重视程度 |
6.4.5 提升医师工作满意度水平 |
6.4.6 关注医师心理健康,提升医师压力应对能力 |
6.4.7 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的医师薪酬水平与激励机制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1.1 研究内容创新 |
7.1.2 研究方法创新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样本的展望 |
7.3.2 研究思路的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打分表 |
附件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件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分表 |
(3)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居环境 |
2.1.2 小城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城市规划理论 |
2.2.3 人类聚居学理论 |
2.2.4 人地关系理论 |
2.3 国内外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1 国外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解析及评价体系构建 |
3.1 小城镇人居环境内涵解析 |
3.2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解析框架 |
3.3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现状解析 |
3.3.1 自然环境现状 |
3.3.2 经济环境现状 |
3.3.3 社会环境现状 |
3.3.4 居住环境现状 |
3.3.5 设施环境现状 |
3.3.6 现状解析总结 |
3.4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3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类型划分 |
4.1 评价方法与原理 |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2 评价过程 |
4.2.1 KMO检验与Bartlett检验 |
4.2.2 指标数据处理 |
4.2.3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过程分析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4.3.1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各主成分要素得分及综合排名 |
4.3.2 各主成分要素基本特征 |
4.3.3 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基本特征 |
4.3.4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基本特征总结 |
4.4 基于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提升类型划分 |
4.4.1 提升类型划分依据 |
4.4.2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
5.1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基本思路 |
5.1.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5.1.2 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
5.1.3 近远结合,分期建设 |
5.2 一般整治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
5.2.1 一般整治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
5.2.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固镇镇为例 |
5.3 重点提升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
5.3.1 重点提升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
5.3.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新安镇为例 |
5.4 特色魅力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
5.4.1 特色魅力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
5.4.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独山镇为例 |
5.5 基于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探讨 |
5.5.1 加强宣传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
5.5.2 基于居民公共参与的协商共治 |
5.5.3 政府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民主化创新与创客思潮 |
1.1.2 研究思考:时代响应、模式转变与系统探寻 |
1.1.3 研究意义:教育场域视角的开放设计创新范式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及在本文的界定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关键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场域内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理论研究基础 |
2.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概念阐述与特性分析 |
2.1.1 本质性探讨:设计共创分享的情境系统 |
2.1.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物理载体及多样性存在 |
2.1.3 场域中的创客文化精神关联及教育比较 |
2.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认识论基础 |
2.2.1 设计的群体创新视角:场域理论与场所精神 |
2.2.2 教育学认识基础:情境学习、知识建构与网络联通 |
2.2.3 经济学认识基础:长尾理论与共享经济 |
2.2.4 心理学认识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 |
2.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价值认知 |
2.3.1 教育转型——孕育设计创客教育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
2.3.2 空间重构——重构符合设计创客教育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形式 |
2.3.3 创客经济——推动设计驱动的产业发展和小微经济集群创新 |
2.3.4 个人发展——实现设计创客的创新范式转变与个人智性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场域启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经验借鉴与实证研究 |
3.1 国际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1 美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经验 |
3.1.2 德国和英国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
3.1.3 日本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
3.1.4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国际经验的三种典型模式研究 |
3.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 |
3.2.1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现状和模式经验 |
3.2.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典型案例分析 |
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需求及现状问题实证研究 |
3.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实证调研设计与分析 |
3.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调研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场域网络:设计创客教育场域范畴及网络模型建构 |
4.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内在发展逻辑及理念 |
4.1.1 创造即学习:设计创客实践共同体理念 |
4.1.2 设计创客思维导向与心智发展 |
4.1.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逻辑模型构建 |
4.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五维因子构成 |
4.2.1 场域的“社群”维度 |
4.2.2 场域的“造事”维度 |
4.2.3 场域的“物技”维度 |
4.2.4 场域的“场境”维度 |
4.2.5 场域的“域流”维度 |
4.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建立与内部协同发展 |
4.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发展 |
4.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场域实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系统实施方法及案例实践 |
5.1 企业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1.1 场域理念发展 |
5.1.2 案例实践过程 |
5.2 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2.1 场域理念发展 |
5.2.2 案例实践过程 |
5.3 高校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3.1 场域理念发展 |
5.3.2 案例实践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讨论 |
6.2 论文研究局限 |
6.3 未来研究愿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论文撰写期间对国内外专家的访谈记录(部分) |
附录2 设计创客教育调研问卷(受众调研版)的数据统计分析 |
(5)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智能引领:智慧教育时代教育生态的转变 |
(二)个性化: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
(三)智慧教学:智能教育时代教师教学面临的历史挑战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精准教学内涵的演变与分析 |
(一)基于“数据”的传统精准教学 |
(二)基于“标准”的精准教学 |
(三)大数据时代多模态信息支持的精准教学 |
(四)小结:精准教学内涵发展的内在逻辑 |
二、教学能力的研究及启示 |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研究 |
(二)教学能力的构成研究 |
(三)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 |
(四)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 |
(五)小结:教学能力研究的启示 |
三、精准教学实践研究现状及反思 |
(一)精准教学实践研究 |
(二)精准教学相关技术 |
(三)小结:关于精准教学实践的冷思考 |
第三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解析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个性化学习理论 |
(三)CTCL学习技术研究范式 |
(四)差异化教学理论 |
(五)混合式教学(学习)理论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解析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相关概念辨析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概念的提出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多角度诠释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特征 |
(一)数据化 |
(二)学习者中心 |
(三)人机协同性 |
(四)个体服务性 |
(五)多元统一性 |
第四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析出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提炼思路与原则 |
(一)要素提炼的技术路线 |
(二)要素提炼的指导原则 |
二、智慧教育时代教师教育技术相关能力解析 |
(一)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
(二)教师教育技术相关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三)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要素的归纳与提取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要素提炼过程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验证 |
(一)专家的选择与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咨询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三)第二轮专家咨询过程与结果分析 |
(四)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 |
第五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能力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需要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持 |
(三)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是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支持学生个性化高品质学习与发展 |
(五)教学“精准化”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与阐释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提出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理论阐释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一)模型构成要素权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层次结构的构建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特点分析 |
第六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的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 |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
三、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二)不同教师群体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具体维度分析 |
五、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调查的结论 |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 |
(二)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精准教育理念相对薄弱 |
(三)教师的教育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不足 |
(四)教师的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水平不高 |
(五)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程度不够 |
六、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
(一)完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理论体系建设 |
(二)制定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标准及相关制度 |
(三)强化教育大数据互联融通,构建精准教学服务环境 |
(四)实行教师精准研修,推进精准教学能力指导与培训 |
(五)加强数据化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教师的数据价值观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
(一)界定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 |
(二)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三)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并确定构成要素的权重 |
(四)调查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阐明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二)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并确定了模型要素的权重 |
(三)创新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研究方法 |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
四、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概述 |
1.2.2 国内外科学健身素养现状 |
1.2.3 述评 |
1.3 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初步构建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 |
2.1 提取国内外文献中体医融合背景下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过程 |
2.1.3 研究结果 |
2.2 挖掘体医融合背景下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 |
2.2.1 研究方法 |
2.2.2 访谈对象 |
2.2.3 访谈过程 |
2.2.4 访谈结果 |
2.3 初步构建体医融合背景下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结果 |
第三章 完善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3.1 研究方法 |
3.2 专家函询过程 |
3.2.1 设计函询问卷 |
3.2.2 遴选函询专家 |
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3 专家函询结果 |
3.3.1 专家一般资料 |
3.3.2 专家积极程度 |
3.3.3 专家权威程度 |
3.3.4 专家协调程度 |
3.3.5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3.3.6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3.3.7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4.2 研究结果的内容分析 |
4.2.1 科学健身知识 |
4.2.2 科学健身态度 |
4.2.3 科学健身行为 |
4.2.4 科学健身技能 |
4.3 研究结果的权重分析 |
4.3.1 一级指标权重分析 |
4.3.2 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
4.3.3 三级指标权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5.2.1 本研究创新点 |
5.2.2 本研究局限性 |
5.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探析 ——以鸡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历史回溯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历史回溯 |
一、改革开放前的地方政府公信力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政府影响力与号召能力 |
二、政府科学决策与服务的能力 |
三、政府塑造群众信心的能力 |
四、政府兑现执政承诺的能力 |
五、公众对政府认同度与信任度的反映 |
第三节 实践标准 |
一、地方政府的服务程度 |
二、地方政府的诚信程度 |
三、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 |
四、地方政府民主化的程度 |
五、政府信息公开程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鸡西市地方政府公信力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鸡西市政府公信力状况分析 |
一、公共政策方面 |
二、民主建设方面 |
三、服务质量方面 |
四、依法行政方面 |
五、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
六、群众对政府信任度的反映 |
第二节 鸡西市政府公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压力型体制的影响 |
二、财政困难制约服务职能发挥 |
三、施政过程监督职能的弱化或缺位 |
四、民主政治建设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
五、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层面的欠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行为公信力弱化 |
二、绩效公信力弱化 |
三、政府公信力弱化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原因的反思 |
一、政府部门对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社会转型期对信任危机的挑战 |
三、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
四、地方政府执行能力与自身建设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对策 |
第一节 新时期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新要求 |
一、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二、深入推进地方机构改革 |
三、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 |
一、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效 |
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在现代服务理念上完善 |
三、加强法律法规监督,优化政府政策制订过程 |
四、推进媒体融合,强化政府信息化工作水平 |
五、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
六、提升公众政治素养,增强公众参政议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色、障碍与对策 ——以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数据来源 |
第三节 预调研分析 |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色扮演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感知类型新乡贤扮演角色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不同角色感知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影响因素与扮演角色的关系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一、开放新乡贤扮演角色的身份限制,使其有“机会” |
二、依据新乡贤角色类型的差异特点,使其秀“专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新时期的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D]. 石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夏.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瑞.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 张鑫.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5]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 谢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高尚尚. 河北大学, 2020(08)
- [7]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探析 ——以鸡西市为例[D]. 徐晓良.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色、障碍与对策 ——以闽南地区为例[D]. 王莉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