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V DNA表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1)在《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前后SGA及LGA相对于AGA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变化原因,从而针对性防范孕母早产风险,避免早产发生及改善早产儿预后,即进行早产预测,早期处理,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和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所有住院早产儿且孕母及患儿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可信者,对以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患儿姓名、住院号、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学历、居住环境、工作情况。2、危险因素分类:(1)孕母的产前一般情况:孕母年龄、受孕方式、流产史、死产史、死胎史、早产史、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产检等情况。(2)孕母合并症及并发症:子宫畸形、瘢痕子宫、宫颈短、宫颈机能不全、孕期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妊娠贫血、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及Hellp综合征、生殖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牙周病、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肾脏病、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妊娠合并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胃肠炎、阑尾炎等)、妊娠合并性疾病(梅毒、艾滋病等)等。(3)胎儿因素:胎儿性别、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4)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胎膜早破,胎盘结构及功能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剖等),脐带结构及功能异常(脐带绕颈、脐带短和脱垂等),羊水量及性状异常(羊水过少、羊水过多,羊水粪染等),不明原因早产。分组情况:1.根据研究对象年份分为2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份住院早产儿为A组,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住院早产儿为B组。2.(1)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2)AGA组: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之间;(3)LGA组:出生体重高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根据胎龄分组1)极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妊娠小于28周;2)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28--31+6周;3)中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2--33+6周;4)晚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4--36+6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AGA组做对照,分别对SGA及LGA组早产儿组间危险因素比较进行卡方检验,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GA及LGA组早产儿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做10年前后对比分析。结果:1.我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发病率10年前30.4%(2244/7371),10年后发病率32.3%(2868/8870),10年前后早产儿发病率增加,经卡方检验得P=0.0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早产儿10年前后的一般分布情况上:性别:A组男性比例62.0%,B组男性比例54.7%,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方式:A组剖宫产发生率58.6%,B组为71.5%,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A组和B组的极早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1.6%,1.2%,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早产儿组构成比分别为19.2%和15.7%,经卡方检验P=0.003,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25.8%和19.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53.4%和63.9%,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A组和B组<10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3%和0.9%,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1000g-1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4.2%和11.8%,经卡方检验P=0.026,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500g-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64.2%和56.0%,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20.3%和31.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百分比范围上:A组及B组的SGA构成比分别为13.0%和9.7%,经卡方检验P=0.001,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AGA构成比分别为77.8%和84.2%,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LGA构成比分别为9.2%和6.1%,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A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73.6%)、妊娠高血压疾病(60.0%)、农村居住(56/6%)、男胎(52.8%)、城镇居住(43.4%);AGA:高中及以下学历(73.3%)、男胎(63.9%)、农村居住(55.6%)、城镇居住(44.4%)、女胎(36.1%);LGA:高中及以下学历(91.0%)、男胎(66.9%)、胎膜早破(57.2%)、农村居住(51.8%)、城市居住(48.2%),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喝酒(P=0.00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妊娠期肾脏病(P=0.001)、性别(P=0.001)、多胎妊娠(P=0.021)、胎膜早破(P=0.000)、不明原因早产(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P=0.029)、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32)、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P=0.000)、妊娠期甲状腺疾病(P=0.014)、多胎妊娠(P=0.013)、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0)、羊水过多(P=0.034)、羊水粪染(P=0.007)。4.在B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城镇居住(67.0%)、妊娠高血压疾病(61.9%)、高中及以下学历(58.6%)、男胎(51.6%)、女胎(48.4%);AGA:城市居住(64.0%)、高中及以下学历(62.7%)、男胎(54.3%)、女胎(45.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37.7%);LGA:高中及以下学历(78.5%)、男胎(65.2%)、城市居住(60.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55.6%)、妊娠期间的糖尿病(54.8%)。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死胎/死产史(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子宫畸形(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4)、HELLP综合征(P=0.010)、胎位异常(P=0.029)、胎儿畸形(P=0.019)、宫内窘迫(P=0.001)、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1)、脐带其他异常(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管婴儿(P=0.000)、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00)、瘢痕子宫(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性别(P=0.013)、多胎妊娠(P=0.000)、羊水过多(P=0.000)。5.以AGA组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959),多胎妊娠(P=0.0062,OR=1.621)。10年后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脐带其它异常(P<0.0001,OR=6.5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290),胎儿畸形(P=0.0005,OR=3.317),宫内窘迫(P=0.0398,OR=1.619)。6.以AGA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6.833),前置胎盘(P<0.0001,OR=3.85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1,OR=3.318),胎膜早破(P<0.0001,OR=2.157)为LGA组早产儿独立危险因素。10年后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4.759)、羊水过多(P<0.0001,OR=4.422)、瘢痕子宫(P<0.0001,OR=4.29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38,OR=1.933)、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112,OR=1.637)、男胎(P=0.0152,OR=1.621)。结论:1.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现在的发病率较10年前增加。2.在10年前后的早产儿一般情况分布上,男胎比例较前下降,剖宫产的比例增加,晚期早产儿、AGA及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的比例均上升。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年前为SGA的首位高危因素,现为SGA的第三位高危因素,妊娠期的糖尿病始终是10年前后LGA早产儿的首位高危因素。4.宫内窘迫、胎儿畸形、脐带其它异常成为10年后SGA独立高危因素,其中脐带其它异常成为SGA首位高危因素。
牟凯[2](2013)在《HBV母婴宫内垂直传播及其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本地区HBV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状况;探讨HBV先天性感染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为HBV先天性感染的预警、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HBV感染孕产妇(HBsAg阳性)83例,其中HBsAg单项阳性22例,HBsAg、HBeAg、抗-HBe三项均阳性(大三阳)者37例,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小三阳)者24例;共分娩出新生儿83例。此外,随机选择20例未受HBV感染的孕产妇(HBsAg阴性)及其新生儿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脐血HBsAg应用中期淋巴细胞G显带技术对其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83例HBV感染产妇分娩的新生中,41例检出HBsAg阳性,42例阴性,宫内感染率为49.4%;41例先天性感染新生儿其脐血淋巴细胞染色体100%发生畸变,畸变率大于5%的有11例:42例未感染者染色体69%(29/4.2)发生畸变,大于5%畸变率有7例:20例正常对照者70%(14/20)发生畸变,但其畸变率均少于3%(P<0.01)。结论HBV感染孕妇其胎儿获得宫内感染的风险较高(50%),特别同时伴有HBeAg、抗-HBc阳性的孕妇其发生的风险更高(60%);获得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其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均高于未感染组,表明HBV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严重危害。
甘露[3](2010)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AR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JAR细胞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方法: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BIG(终浓度分别为HU/ml,0.1 IU/ml,0.01 IU/ml, 0.001 IU/ml,0.0001 IU/ml)对JAR细胞的作用。2.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感染体外培养的JAR细胞,不同浓度的HBIG(终浓度分别为1IU/ml,0.1 IU/ml,0.01 IU/ml,0.001 IU/ml,0.0001 IU/ml)干预,24h后提取细胞内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内HBV-DNA含量;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HBsAg表达。3.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AR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的HBIG干预HBV感染的JAR细胞,细胞内HBV-DNA的拷贝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浓度的HBIG干预乙肝病毒感染的JAR细胞,细胞内HBsAg的荧光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阴性对照组的JAR细胞多呈长梭形或多边形;细胞质与细胞核边界清晰,细胞核的体积大,饱满,凸起;细胞向四周延伸出数量不等的伪足样突起;乙型肝炎病毒染JAR细胞后,细胞变为不规则型;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界不清,细胞核不饱满;细胞膜凹陷,细胞膜周围伪足消失。较高浓度的HBIG (0.1IU/ml、0.O1IU/ml)干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JAR细胞形态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相似。一定浓度的HBIG (0.0001 IU/ml) HBIG干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JAR细胞,细胞变为圆形;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界不清,细胞核不饱满;细胞膜凹陷,细胞膜周围伪足消失。结论:1.高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可以感染体外培养的JAR细胞。2.较高浓度的HBIG和最低保护浓度的HBIG不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JAR细胞。3.较低浓度的HBIG不能增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JAR细胞。4.原子力显微镜观察,HBV感染体外培养的JAR细胞细胞膜存在形态学变化。5.一定浓度的HBIG保护HBV感染的JAR细胞形态接近正常。
黄熠,杨玲麟,胡渝华,胡火珍[4](2008)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及对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孟庆举[5](2008)在《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传播几率。方法: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1.选取131例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晚孕组,其中71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60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ELISA和FQ-PCR分别检测两组夫妇的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及外周静脉血的乙肝两对半和HBV-DNA。2.选取8例因畸形或计划生育引产的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引产组,其中3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5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ELISA和FQ-PCR分别检测两组夫妇的静脉血,引产胎儿的脐血或心脏血乙肝两对半和HBV-DNA。Ⅱ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1.检测晚孕研究组胎盘组织HBsAg的表达2.检测引产组胎盘及胎肝组织HBsAg的表达3.选取9例因计划生育行人工流产的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早孕组,其中4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5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绒毛组织中HBsAg的表达结果:1.晚孕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与外周静脉血HBsAg阳性率均为0,HBV-DNA阳性率均为0,HBsAb的阳性率均为85.9%(61/71),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与对照组脐血HBsAg阳性率均为0,HBV-DNA阳性率均为0,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尚不能认为两者传播几率有差异。3.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HBsAb阳性率分别为90.1%(64/71)和86.7%(52/6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孕妇HBsAb阳性情况下,研究组与对照组脐血HBsAb阳性率分别为85.9%(61/71)和76.7%(46/6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4.研究组中孕妇与新生儿脐血HBcAb阳性率分别为16.9%(12/71)和29.6%(21/71),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5.胎盘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1例研究组胎盘组织均未见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可以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中。6.引产组血清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脐血或心脏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sAg均为阴性,HBV-DNA<1000,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传播几率均为0,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胎肝和胎盘的免疫组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胎肝及胎盘组织均未见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可以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中。7.早孕组免疫组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绒毛组织均未见有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上可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内。结论:1.就本研究的数据来看,在我国全民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sAb阳性率较高的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几率是非常小的。2.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血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筛查手段。
何朝霞,袁文芳,孙梅花[6](2007)在《HBV感染与胃肠黏膜病变及血清中HBV的关系》文中认为
刘小斌[7](200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cccDNA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验证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cccDNA,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和临床意义。2.验证慢性乙肝患者(包括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是否存在cccDNA,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03例慢性乙肝患者(包括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DNA;用碱裂解法及绿豆核酸酶酶切,提取及纯化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cccDNA以减少样品中混杂的rcDNA及线状双链DNA。同时设计一对跨两缺口的引物,以避免扩增时线状双链DNA带来的假阳性;应用增效PCR法以提高PCR技术的敏感性。结果:103例患者血清中HBVcccDNA的阳性率为41.7%。比较不同的HBV-DNA载量组间、不同的ALT组间,cccDNA的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不同的发病时段组间,cccDNA的阳性率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DNA总阳性率为45.6%,比较血清不同HBV-DNA载量组间,其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DNA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不同组的阳性患者,其血清及单核细胞内HBV-DNA载量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43例慢性乙肝患者(包括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单核细胞内cccDNA检测均阴性。结论:1.在血清中可检测到cccDNA,肝细胞坏死可能为其来源之一。2.血清中cccDNA的阳性率随HBV-DNA的载量,ALT升高而增高,随发病时间延长而降低。3.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可检测到HBV-DNA,未检测到cccDNA。不能肯定HBV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复制。4.血清病毒载量越高,单核细胞内病毒量也越高,单核细胞内病毒可能来源于血清。5.肝移植术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未检测到HBVcccDNA,表明肝移植术后复发非HBV在单核细胞复制所致。
谢新宝[8](2006)在《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与宫内感染及产前阻断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亚洲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宫内感染是免疫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多项研究表明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孕28周起每四周肌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μ,直至临产,能显着降低HBV的宫内感染率。既往研究发现HBV S区野生株和变异株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可能是免疫接种失败的重要原因。HBV前C(precore PC)区是宿主免疫攻击的靶表位,C启动子区(core promoter CP)特别是基本C启动子区(basic core promoter BCP)在病毒复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C区及CP区变异和宫内感染的关系尚无母亲和新生儿配对的研究报道。国外文献报道长期大剂量应用HBIG可引起HBV S区基因变异使病毒发生逃逸突变;我们课题组最近研究发现产前阻断常规剂量的使用HBIG并没增加HBV S区基因的变异。作为免疫制剂,HBIG对HBV前C区和BCP区有何影响还未有人进行过研究。本课题对HBV前C区和CP区变异与宫内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产前阻断(产前注射HBIG)与HBV前C区、CP区变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HBV前C区和C启动区变异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目的:探讨孕妇HBV前C区、基本C启动子区(BCP)变异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无症状慢性HBV携带临产孕妇及其新生儿99对(产前阻断组58对,非产前阻断组41对)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EIA法检测HBsAg、HBeAg,22例产前阻断组新生儿EIA法检测血清抗-HBs;99对母子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BV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片断,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1)58例产前阻断组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22.4%)明显低于41例非产前阻断组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43.9%)(x2=5.15,p=0.023);22例产前阻断组新生儿9例(40.9%9/22)抗HBs阳性。(2)82例孕妇HBV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片断扩增测序成功,最常见的变异是1896G→A、1762A→T、1764G→A、1752A→G、1799C→G变异。1896G→A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25.0%)与未检出1896G→A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37.0%)差异无显着性(x2=0.236,p=0.627);1762A→T/1764G→A连锁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22.2%)与未检出该连锁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37.2%)差异无显着性(Fisher’s精确检验p=0.470);1752A→G/1799C→G连锁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26.3%)与未检出该连锁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36.5%)差异无显着性(x2=0.297,p=0.586);1799C→G单独变异宫内感染率(45.6%)与未检出该点单独变异孕妇的宫内感染率(32.4%)无显着性差异(x2=0.258,p=0.611);各常见变异孕妇组间宫内感染率也无显着性差异(Fisher’s精确检验p均>0.05)。(3)60对母子均扩增测序成功,母子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序列存在很大差异,45对母子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序列不一致。结论:(1)产前阻断能显着降低HBV的宫内感染率,HBIG中的抗-HBs经胎盘摄取,使胎儿提早获得被动免疫可能是其机制;(2)HBV前C区和BCP区常见变异对宫内感染率无明显影响;(3)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株和野生株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变异株和野生株的传播按其生物学特性对个体有所选择。第二部分产前注射HBIG对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的影响目的:探讨产前阻断(产前注射HBIG)对乙肝病毒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序列的影响。方法:无症状慢性HBV携带孕妇120例(HBIG组67例,非HBIG组5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EIA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巢式PCR法扩增HBV DNA前C区和BCP区核苷酸片断,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1)HBIG组33例孕妇收集到阻断前后双份血清,阻断前后血清HBV DNA载量无显着性差异(t=0.375,P=0.709);23例孕妇阻断前后HBV DNA前C区、BCP区均扩增测序成功,阻断前/后HBV前C区+BCP、前C区、BCP区核苷酸的替代变异率分别为0.15%/0.14%、0.70%/0.55%、1.69%/1.65%,阻断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Fisher’s精确检验p均>0.05);阻断前后1896G→A、1899G→A、1762A→T、1764G→A等热点总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7.2%、13.0%,阻断后热点总变异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断前(x2=5.717,p=0.017),1896G→A、1899G→A、1762A→T、1764G→A各热点变异的发生率阻断前/后分别为30.4%/17.4%、17.4%/4.3%、26.1%/13.0%、34.8%/17.4%,阻断后各热点变异的发生率均低于阻断前,但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13例阻断前或阻断后检测到热点变异的孕妇阻断后热点总变异发生率(23.1%)明显低于阻断前(48.1%)(x2=7.09,p=0.008);(2)53例HBIG组孕妇/47例非HBIG组孕妇临产时HBV DNA前C区+BCP、前C区、BCP区核苷酸的替代变异率分别为0.9%/0.8%、0.3%/0.3%、1.1%/0.9%,两组无显着性差异(Fisher’s精确检验p>0.05);HBIG组/非HBIG组孕妇1896G→A、1899G→A、1762A→T、1764G→A热点总变异发生率及各热点变异发生率分别为5.7%/10.1%、9.4%/14.9%、0/2.1%、7.5%/10.6%、5.7%/12.8%,HBIG组热点总变异发生率及各热点变异的发生率均低于非HBIG组,但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产前阻断(注射HBIG)不能降低孕妇体内的HBV DNA水平;(2)产前阻断并不增加孕妇HBV DNA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核苷酸变异;(3)产前阻断可能使孕妇体内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热点变异的发生减少,这种转变的意义和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徐志强[9](2004)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反式激活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因子,据统计,全世界HBsAg的携带者可达两亿人。在我国,它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HBcAg是由HBV DNA C基因区编码的一种结构性蛋白,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对HBV DNA的合成起重要作用,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HBcAg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对HBcAg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清除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为研究HBcAg在HBV感染后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HBcA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cAg,以表达质粒pcDNA3.1(-)-HBcAg转染HepG2细胞,并以空载体pcDNA3.1(-)做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HBcAg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相关的靶基因片段,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对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同时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筛选到的cDNA全长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生长调节、蛋白质翻译合成、物质代谢、细胞凋亡、免疫调节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推测了HBcAg在体内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的线索。
蒋黎[10](2004)在《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肝脏是最早进行细胞移植实验的器官之一。人肝细胞移植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它不但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利用人肝细胞异种移植建立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病毒感染性肝病大有裨益。异种肝细胞移植到具有免疫活性的啮齿动物体内会因宿主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激活和迟发性超敏反应而排斥供体细胞。要克服异种移植引发的排斥反应可选用无免疫活性的小鼠作为受者,或是诱导产生针对移植物的特异耐受。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识别功能,即识别自己和异己。对自身组织细胞产生耐受,而对非己组织细胞识别后,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通过排斥反应,从体内消除异己物质。实验证明,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接触到外来抗原会逐渐对这些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出生后允许异种移植物在体内存活。本课题采用诱导胎鼠出生前对人胎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后移植人胎肝细胞的方法,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而后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血清,观察嵌合在具有正常免疫活性大鼠肝内的人肝细胞是否能感染HBV。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一、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妊娠14~18日Wistar大白鼠。在无菌操作下,暴露孕鼠子宫,对胎鼠腹腔内注射人胎肝细胞。逐层缝合,让孕鼠自然生产。胎鼠出生后24小时内于新生小鼠脾内注射人胎肝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于不同时相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人白蛋白、肝组织中人白蛋白mRNA及人肝细胞型细胞角蛋白CK18。结果于4、6、8周龄大鼠血清中测出人白蛋白;4、6、8、10周龄大鼠肝组织中测出人白蛋白mRNA;4、6、8、10、12周龄大鼠肝组织中有CK18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经过胚胎期人胎肝细胞诱导对其产生免疫耐受的胎鼠,出生后24小时内接受人胎肝细胞移植,不需要免疫抑制剂而能够在大鼠肝中存活。移植了人胎肝细胞的嵌合鼠能表达人白蛋白,说明移植的人胎肝细胞不仅在嵌合鼠肝内存活,而且能够保持一定的功能,维持近12周。 <WP=9>二、人鼠嵌合肝感染HBV的探索胚胎期人胎肝细胞诱导对其产生免疫耐受的胎鼠,出生后24小时内接受人胎肝细胞移植,1周龄时于大鼠腹腔内注射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血清。血清病毒学标志为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HBV DNA定量为7.154E+07。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PCR及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于不同时相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HBV DNA,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和HBsAg。结果大鼠血清HBsAg阳性率于4、6、8、10、12周龄时分别为61.9%、52.3%、38.1%、30.9%、16.7%。接种HBV后4~12周龄所有实验大鼠ALT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感染HBV者(称感染组)ALT值不同时相点明显高于未感染者(称未感染组),整体趋势为随着感染时间推移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过程,在8周龄时出现峰值。血清HBV DNA只在HBV感染组4、6、8、10周龄大鼠中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69.2%、59.1%、68.8%、46.2%。病理观察显示,接种HBV后4~12周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均有部分实验大鼠肝组织出现细胞浊肿、变性,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但HBV感染组病理改变的检出率在各时相点明显高于未感染组。肝组织HBsAg阳性细胞只在HBV感染组4、6、8、10周龄大鼠中发现。统计分析显示肝组织病理改变检出率与ALT均值、血清HBV DNA及肝组织HBsAg检出率之间具有相关性。 结论:1.采用诱导胎鼠出生前对人胎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后移植人胎肝细胞的方法,使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大鼠体内的人胎肝细胞,不需免疫抑制剂而能够存活,并且保持人肝细胞的特性,产生人白蛋白,维持近12周。初步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2.给出生1周的移植了人胎肝细胞的大鼠接种HBV感染人血清,于4~12周龄可从血清中检出HBsAg和HBV DNA,且肝组织有HBsAg表达伴有轻度病理改变。初步证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大鼠体内的人胎肝细胞可感染HBV。
二、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V DNA表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V DNA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概述 |
2.2 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 |
2.2.1 早产与孕母产前一般情况 |
2.2.2 早产与孕母基础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 |
2.2.3 早产与胎儿因素 |
2.2.4 早产与羊水、胎盘、脐带因素 |
2.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分组情况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10 年前后两组早产儿发病率 |
4.1.2 10 年前后早产儿基本情况及构成比 |
4.2 危险因素 |
4.2.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3 胎儿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4 10 年前后羊水、胎盘及脐带等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4.3.1 不同体重百分比范围早产儿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
5.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探讨 |
5.3 胎儿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
5.4 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HBV母婴宫内垂直传播及其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
2.2 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畸变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沦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乙肝病毒(HBV)的感染与遗传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
1. 乙肝病毒的特点 |
1.1 认识病毒 |
1.2 生存繁殖 |
1.3 致病性与免疫性 |
1.4 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 |
2.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 |
2.1 产前垂直传播 |
2.2 产时垂直传播 |
2.3 HBV的遗传传递与遗传易感性 |
3. 乙型肝炎病毒遗传学进展 |
4 HBV感染与染色体崎变研究相关进展 |
附:染色体分析技术和应用 |
参考文献 |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AR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HBV感染JAR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 |
1 前言 |
1.1 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HBIG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1.3 乙肝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来源 |
2.2 细胞培养用品及其他用品 |
2.3 实验器材 |
2.4 试剂的配制 |
2.5 JAR细胞的培养 |
2.6 不同浓度的HBIG干预HBV病毒血清感染的JAR细胞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JAR细胞的培养 |
3.2 不同浓度HBIG对JAR细胞生长作用比较 |
3.3 JAR细胞感染HBV前后的形态学变化 |
3.4 不同浓度HBIG对HBV感染JAR细胞内HBV-DNA的影响 |
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HBV感染后JAR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1 前言 |
1.1 原子力显微镜介绍 |
1.2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 |
1.3 原子力显微镜的特点 |
1.4 原子力显微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来源 |
2.2 细胞培养用品及其他用品 |
2.3 实验器材 |
2.4 试剂的配制 |
2.5 JAR细胞的培养 |
2.6 不同浓度的HBIG的配置 |
2.7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HBV感染后JAR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2.8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AR细胞形态 |
3.2 JAR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 |
2 对象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及标本处理 |
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晚孕组血清学及免疫组化结果 |
3.2 引产组血清学及免疫组化结果 |
3.3 早孕组免疫组化结果 |
4 讨论 |
4.1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率 |
4.2 胎盘的研究价值 |
4.3 引产组胎肝的研究 |
4.4 早孕组绒毛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图及简要说明 |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cccDNA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与宫内感染及产前阻断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入选条件 |
二、试剂与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新生儿的检出情况 |
三、双阳性和单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情况 |
四、注射HBIG和未注射HBIG孕妇及其新生儿的情况比较 |
五、孕妇HBV前C区、BCP区变异与新生儿宫内感染 |
六、新生儿HBV DNA前C区、BCP区序列分析 |
讨论 |
一、HBV宫内感染与产前阻断 |
二、前C区、BCP区变异与慢性HBV感染 |
三、前C区、BCP区变异与宫内感染 |
小结 |
第二部分 产前注射HBIG对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的影响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试剂与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产前阻断组孕妇阻断前后的比较 |
三、HBIG组和非HBIG组孕妇临产时的情况比较 |
讨论 |
一、产前注射HBIG与HBV DNA水平 |
二、产前注射HBIG与HBV前C区、BCP区变异 |
三、产前注射HBIG与HBV前C区、BCP区热点变异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着 |
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的研究进展 |
1. 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的结构和功能 |
2. 前C区与C启动子区变异的生物学特点 |
3. 前C区与C启动子区变异与慢性乙肝 |
4. 前C区与C启动子区变异与急性乙肝 |
5. 前C区与C启动子变异与肝细胞肝癌(HCC) |
6. 前C区与C启动子区变异与抗病毒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和预防研究进展 |
附: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发表文章 |
(9)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反式激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仪器设备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cAg反式调节基因 |
引言 |
第一节 HBcAg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二节 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HBcAg反式调节基因 |
讨论 |
第二部分 HBcAg反式调节基因的表达谱芯片实验 |
引言 |
讨论 |
总结 |
文献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 |
前 言 |
第一部分 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第二部分 人鼠嵌合肝感染HBV的探索 |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全文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人鼠嵌合肝-研究肝脏病学的新工具 |
文献综述二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及参编着作目录 |
四、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V DNA表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D]. 刘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HBV母婴宫内垂直传播及其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相关性的研究[D]. 牟凯. 青岛大学, 2013(S1)
-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AR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病毒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D]. 甘露. 暨南大学, 2010(10)
- [4]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及对发育的影响[J]. 黄熠,杨玲麟,胡渝华,胡火珍. 华西医学, 2008(03)
- [5]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D]. 孟庆举. 暨南大学, 2008(03)
- [6]HBV感染与胃肠黏膜病变及血清中HBV的关系[J]. 何朝霞,袁文芳,孙梅花. 河北医药, 2007(11)
-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BVcccDNA检测及临床意义[D]. 刘小斌. 南昌大学, 2007(03)
- [8]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与宫内感染及产前阻断关系的研究[D]. 谢新宝. 复旦大学, 2006(02)
- [9]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反式激活作用的研究[D]. 徐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04)
- [10]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D]. 蒋黎.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