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与非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茜,徐亭,贾本涛,徐慈[1](2021)在《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5例疑似重度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和应变率比值(SR),并与健侧对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mean和SR对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效能。比较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前后Emean和SR的变化。结果 105例患儿中,经病理证实先天性肌性斜颈52例(肿块型33例、弥漫型19例),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准确检出肿块型32例,弥漫型18例;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准确检出肿块型30例,弥漫型12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P=0.014)。肿块型与弥漫型Emean和SR均高于健侧,且肿块型Emean和SR均低于弥漫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ean截断值为24.725 kPa时,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敏感性94.7%,特异性94.1%,曲线下面积0.975;SR截断值为2.785时,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77.6%,曲线下面积0.922,其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非手术治疗后Emean为(20.21±1.21)kPa,SR为3.02±0.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为手术治疗后Emean为(13.23±1.06)kPa,SR为1.67±0.14,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杨振艳[2](2021)在《推拿结合揿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评估推拿结合揿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有效性、安全性,为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周一至周五进行;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揿针治疗,每周一至周五进行推拿治疗,每周一、三、五配合揿针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详细记录患儿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后疗效评分表、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厚度比值及长度差值,并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疗效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胸锁乳突肌长度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双侧胸锁乳突肌长度差值: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长度差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疗效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疗效评分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5.总体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15.63%,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3.23%,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颈椎正侧位片无异常,治疗期间,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心率减慢、晕厥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1.推拿结合揿针及单纯推拿治疗均能促进胸锁乳突肌的恢复,有效改善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增强患儿颈部的活动。2.推拿结合揿针治疗对于改善肌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及挛缩情况以及改善“颈部旋转受限、侧屈受限、胸锁乳突肌局部条索与束带、头部歪斜情况、面部对称情况、家长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推拿。
陈伟毅[3](2021)在《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对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治疗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旨在为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治疗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医学证据。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治疗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牵拉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治疗,每周5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所有患儿彩超检查中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最大直径、小儿肌性斜颈症状评分量表评分情况,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肿块最大直径: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儿进行彩超复查,记录彩超结果中的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最大直径并与治疗前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统计学检验,组内及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所有对照组及实验组治疗后肿块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但试验组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2、斜颈症状总评分:将所有患儿按小儿肌性斜颈症状评分量表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分,总评分进行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将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3、临床疗效:对照组30例,优10例、良10例、中7例、差3例,优良率66.67%;试验组30例,优19例、良6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开始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按年龄段将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分为三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治疗方法相同时,越早治疗,疗效越好。结论:1、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治疗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可加快肿块消散速度,在肿块消退、改善颈部活动度及外观、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牵拉手法治疗。2、保守治疗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时,初始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显着。
崔支文[4](2021)在《先天性肌性斜颈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其与病变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 domastoid muscle,SCM)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找到一种利用MRI扫描对病人病情程度进行评估的方法,以期通过对患儿磁共振图像的分析预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程度、异常脂肪浸润程度,为早期评估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提供一种无创的方法。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手术标本,术前进行了MRI检查的病例共38例,分为组1(Group I 18例),组2(Group II 20例)。两组术前均进行T1WI、T2WI核磁序列扫描,Group II术前另行T1-mapping序列扫描测量纤维化及Q-dixon序列扫描测量脂肪含量。两组术后均行病理切片,Masson染色计算纤维化比例及HE染色进行脂肪浸润分级。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最大横截面积层面上,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行T1WI、T2WI核磁序列扫描和Group II行T1-mapping、Q-dixon核磁序列扫描的患儿患侧与健侧横截面积、T1值、T2值、T1-mapping值及Q-dixon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评价Group II T1-mapping序列测量纤维化值与Masson染色计算病理纤维化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秩级相关评估Group II Q-dixon序列测量脂肪含量与HE染色进行脂肪浸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上,两组共38人患侧横截面积大于健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T1均值、T2均值小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患侧T1值标准差、T2值标准差大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在T1WI、T2WI图像上,其中20人(53%)在颈部MRI的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显示受累的SCM内有一个或多个低信号,且低信号区域均位于SCM内部。在Group II患侧T1mapping均值小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健侧Q-dixon均值无显着性差异(p=0.478)。比较Group II T1mapping序列测量纤维化值与Masson染色计算纤维化比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65;p=0.260),Group II Q-dixon序列测量的脂肪含量与HE染色的脂肪计数分级具有相关性(r=0.651;p=0.002)。结论:MRI在不同参数的扫描下,能够探查病变SCM在横断面上信号的异常;特殊的扫描序列,可发现病变SCM纤维化的程度,提示SCM最初纤维化的部位或纤维化最严重的部位可能位于SCM内部,也提示手术者在需要完成SCM松解时,要完全离断SCM,而不是仅仅SCM的部分或仅表面离断。在临床工作中,术前MRI检查,可选择T1 mapping序列测量患侧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程度;Q-Dixon技术对定量SCM内的脂肪含量更全面,敏感性更高。
李天然,罗洪霞,赵雅萍,陈凯,邹春鹏[5](2020)在《VTIQ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对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的价值,并监测其手法按摩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CMT患儿62例,而后对确诊CMT进行非手术手法按摩推拿治疗后的患儿62例进行随访,并收集同一时期在笔者医院进行住院预行手术治疗的CMT患儿23例。均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VTIQ检查。结果 62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剪切波速度(SWV)与健侧胸锁乳突肌的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手法治疗后好转的患儿患侧与健侧的胸锁乳突肌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行手术治疗23例患儿患侧与健侧胸锁乳突肌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例手术患儿与62例门诊患儿的患侧胸锁乳突肌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TIQ可以客观地评价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软硬度,有助于诊断小儿CMT,并对小儿CMT手法按摩推拿治疗的疗效监测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指导选择手术治疗与否及选择时机,提供客观指标。
贾鲲,李海天,张曼,马建强,刘炜,李逸清,吕忠礼[6](2019)在《活血化瘀汤水疗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水疗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肌性斜颈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活血化瘀汤水疗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SCM)长度差值、肿块厚度、颈部侧屈、旋转时患侧SCM增加的均方根(RMS)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颈部活动受限、头歪斜程度、颅面部不对称、颈肌紧张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研究组患儿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CM长度差值、肿块厚度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SCM长度差值、肿块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SCM长度差值、肿块厚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颈部侧屈、旋转时患侧SCM增加的RMS值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颈部侧屈、旋转时患侧SCM增加的RM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儿颈部侧屈、旋转时患侧SCM增加的RMS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水疗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双侧SCM差值及肿块厚度,提高患儿肌肉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海云[7](2019)在《手法牵引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观察手法牵引在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推拿应用的临床疗效,并以常规推拿方案作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加入手法牵引的优化推拿方案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优势,以期为本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试验条件的88例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所制定的治疗小儿斜颈的常规推拿方案。治疗组采用优化推拿方案,即在常规推拿方案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手法牵引。2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推拿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处彩超变化及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纳入时病情状况方面比较均无显着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斜颈程度、颈椎旋转、颈椎侧弯情况均有改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肌变化、肿块大小、肿块硬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治疗前后乳突肌的变化、肿块的大小和硬度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斜颈程度、乳突肌变化、颈椎旋转、颈椎侧弯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治疗后组间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乳突肌变化、肿块大小、肿块硬度、斜颈程度、颈椎旋转情况、颈椎侧弯情况,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5.96%,对照组总有效率39.0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推拿方案和优化推拿方案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均安全有效的,均能改善肿块型先天性肌性颈斜的症状。加入手法牵引的优化推拿方案对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症状改善优于常规推拿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胡舒然[8](2019)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的评估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三维运动采集分析系统(Three dimensional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ystem)和双侧肢体结构测量研究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以下简称斜颈)患儿两侧肢体的运动对称性,评估斜颈患儿与正常婴幼儿运动对称性有无差异,为斜颈患儿的疾病认知及治疗提供前瞻性研究。方法: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的评估采用自身健侧与患侧对照比较以及与正常婴幼儿组间比较的评价方式;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的治疗效果采用局部推拿治疗和局部结合全身推拿治疗后的组间与组内比较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就诊的斜颈患儿及正常婴幼儿,斜颈归为斜颈组,正常婴幼儿归为正常组,首先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双侧肢体结构测量评估受试者双侧肢体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对称性,比较斜颈患儿两侧运动对称性并比较斜颈患儿与正常婴幼儿的运动对称性。结果:1.斜颈患儿肢体结构对称性评估:(1)斜颈患儿的双侧大腿围、小腿围、下肢长度存在差异(p<0.05),且健侧优于患侧。(2)与正常婴幼儿相比,斜颈患儿双侧大腿围、小腿围存在差异(p<0.05),且正常婴幼儿肢体结构对称性优于斜颈患儿。2.斜颈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对称性评估:(1)斜颈患儿双侧膝关节活动角速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肩、肘、膝关节普遍存在健侧运动功能优于患侧的情况。(2)斜颈患儿与正常婴幼儿双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存在差异(p<0.05),且正常婴幼儿运动范围对称性普遍优于斜颈患儿。3.干预前后斜颈患儿肢体结构对称性评估:(1)局部推拿手法治疗前后,斜颈患儿大腿围、小腿围、下肢结构对称性有明显差异(p<0.05)。(2)局部结合全身推拿治疗前后,大腿围对称性有明显差异(p<0.05)。(3)两种干预手法对斜颈患儿肢体结构对称性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各指标治疗前后后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干预前后斜颈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对称性评估:(1)局部推拿治疗前后,斜颈患儿髋关节角速度对称性有明显差异(p<0.05)。(2)局部结合全身推拿前后各关节运动范围、角速度的对称性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干预手段前后,肢体运动对称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斜颈患儿的运动结构和功能相较于正常婴幼儿更容易出现不对称。2.斜颈患儿运动结构和功能普遍存在健侧优于患侧的趋势。3.推拿手法对斜颈患儿运动结构的对称性有改善趋势。
郑惠家[9](2019)在《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长期的随访和分析研究,比较在手法牵拉治疗过程中发生手法折断(Manual myotomy,MM)临床现象和不发生手法折断(Non-Manual myotomy,NMM)临床现象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7月至2017年8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斜颈专科,接受手法牵拉治疗的97例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MM临床现象者为give-way组,即GW组48人,不发生MM临床现象者为none give-way组,即非GW组49人。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手法牵拉治疗时发生MM现象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儿的耳眼差、耳鼻差、眼口差、耳口差、半头顶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半头围差采用成组t检验;对两组患儿的挛缩肌束、头斜情况、主观评价及Cheng-Tang总分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对两组患儿的耳眼差、耳鼻差、眼口差、耳口差、半头顶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半头围差采用成组t检验,6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的挛缩肌束、头斜情况、主观评价及Cheng-Tang总分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在手法牵拉治疗时是否发生MM现象作为因变量,将确诊年龄、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治疗频次、出生体重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诊年龄、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治疗频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时发生手法折断和不发生手法折断,其临床疗效无显着差异,不建议把手法折断作为治疗目标。手法牵拉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时,确诊年龄越小,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治疗频次越高,越容易发生MM现象。
周丽莎[10](2019)在《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以期通过规范推拿针刺方法及操作流程,探索和验证适合小儿肌性斜颈的针推结合、先推后针、重推简针、循序渐进综合方案的临床特色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最终纳入有效病例共54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部偏斜角度、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及症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头部偏斜角度及颈部被动活动度比较:(1)头部偏斜角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头部偏斜角度均变小,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儿头部偏斜症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头部偏斜角度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在改善患儿头部偏斜角度方面更具优势。(2)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均变大,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在改善患儿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治疗在改善患儿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方面效果相当。(3)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均变大,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在改善患儿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在改善患儿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2.两组症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候;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候方面更具优势。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4.疗效与分型的关系:观察组中肿块型患儿有效率100%,非肿块型患儿有效率85.71%;对照组中肿块型患儿有效率87.5%,非肿块型患儿有效率50.0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中肿块型患儿疗效优于非肿块型(P<0.05),对照组中肿块型和非肿块型疗效相当(P>0.05);肿块型患儿,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非肿块型患儿,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5.疗效与年龄的关系:观察组中1月-1岁患儿有效率100%,1-2岁患儿有效率84.62%;对照组中1月-1岁患儿有效率84.21%,1-2岁患儿有效率44.4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本组内1月-1岁患儿疗效均优于1-2岁患儿(P<0.05);同年龄段(1月-1岁及1-2岁)患儿,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步推拿一针法能明显改善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临床症候,疗效显着;且肿块型疗效优于非肿块型;年龄较小疗效更好。本法针推结合、先推后针、重推简针、循序渐进,流程清晰,操作简便,适合应用于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特色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手术与非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与非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仪器与方法 |
1.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
2.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方法: |
3. 治疗方法: |
4. 分型标准: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病理结果 |
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情况 |
三、52例患儿双侧Emean和SR比较 |
四、ROC曲线分析 |
五、治疗效果评估 |
讨论 |
(2)推拿结合揿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剔除、中止、脱落病例的处理 |
1.8 伦理学要求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质量控制 |
3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1.1 一般临床资料 |
1.2 两组治疗前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长度差值比较 |
1.3 两组治疗前疗效评分比较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长度差值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
2.5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
2.6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肌性斜颈的认识 |
2 西医对肌性斜颈的认识 |
3 肌性斜颈的非手术治疗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4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选择依据 |
5 揿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理论依据 |
6 选穴依据 |
7 相关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8 临床疗效分析 |
8.1 治疗前基线资料分析 |
8.2 治疗后疗效比较 |
8.3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分析 |
8.4 安全性分析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小儿肌性斜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对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证型分类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 |
1.7 脱落标准 |
1.8 脱落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基础治疗方法 |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4 试验组治疗方案 |
2.5 家庭康复宣教 |
2.6 安全监测 |
3 观察内容及方法 |
3.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彩超检查结果 |
3.2 小儿肌性斜颈症状评分量表 |
3.3 临床疗效评定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析 |
2 两组患儿性别、部位、年龄、年龄段分布比较 |
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分析 |
3.1 治疗前彩超结果 |
3.2 CMT症状总评分 |
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类指标对比 |
4.1 彩超检查结果对比 |
4.2 CMT症状总评分对比 |
5 临床疗效对比 |
5.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5.2 初始治疗年龄对临床疗效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CMT的认识 |
2 CMT的临床分型 |
3 西医治疗现状 |
4 中医对CMT的认识 |
5 中医治疗现状 |
6 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 |
6.1 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 |
6.2 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6.3 离子导入疗法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肿块最大直径 |
7.2 斜颈症状总评分 |
7.3 临床疗效 |
7.4 初始治疗年龄对临床疗效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小儿肌性斜颈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先天性肌性斜颈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MRI扫描序列 |
2.4 病理标本采集方法 |
2.5 HE染色方法 |
2.6 Masson染色方法 |
2.7 评价方法 |
2.7.1 MRI图像评价 |
2.7.2 HE计数脂肪细胞方法 |
2.7.3 Maason染色诊断纤维化面积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术前B超资料 |
3.3 MRI下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上患-健CSA的比较 |
3.4 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上,T1WI图像测量患-健侧T1信号值的比较 |
3.5 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上T2WI图像测量患-健侧T2信号值的比较 |
3.6 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T1WI和T2WI图像上,患侧SCM内信号最低区 |
3.7 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T1 mapping图像上测量患-健侧T1mapping信号值的比较 |
3.8患侧SCM最大横截面积层面Q-dixon图像上测量计算患-健侧ROI内脂肪百分数(Fat fraction,FF)的比较 |
3.9 Masson染色结果 |
3.10 HE染色肌间脂肪细胞个数 |
3.11患侧的T1 mapping信号值与Masson染色提示纤维化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
3.12 患侧的MRI结果与HE染色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斜颈特点及临床与影像评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VTIQ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仪器与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62例CMT治疗前患儿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侧和健侧SWV值的比较: |
2.23例CMT手术治疗前患侧和健侧SWV值的比较: |
3.62例CMT非手术治疗前后患儿患侧和健侧SWV值的比较: |
讨 论 |
(6)活血化瘀汤水疗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比较 |
2.2 症状评分比较 |
2.3 SCM差值及肿块厚度比较 |
2.4 颈部侧屈、旋转时患侧SCM增加的RMS值比较 |
3 讨论 |
(7)手法牵引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6. 剔除病例标准及中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试验设计 |
1. 设计方法 |
2. 估计样本含量 |
3. 分组方法 |
4. 对照方法 |
5. 试验前宣教 |
6. 技术路线图 |
(二) 治疗方法 |
1. 对照组 |
2. 治疗组 |
3. 治疗时间 |
(三) 观测指标 |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2. 单项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指标标准 |
3. 疗效判定标准 |
(四) 观查时点 |
(五) 安全性指标 |
(六) 临床记录与统计分析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病例收集完成情况 |
(二) 一般资料比较 |
(三) 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 |
(四) 临床研究结果 |
1. 治疗组治疗前后分级量化比较 |
2. 对照组治疗前后分级量化比较 |
3. 两组患儿治疗后分级量化比较 |
4. 两组患儿综合疗效比较 |
(五) 不良反应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 国内外对CMT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的分析与讨论 |
(二)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分析与讨论 |
(三) 小儿斜颈推拿方案作用机理分析 |
(四) 手法牵引在推拿治疗CMT中应用分析与讨论 |
(五) 本次临床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六)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8)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的评估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1.1 研究对象来源 |
1.1.2 斜颈诊断标准 |
1.1.3 斜颈纳入标准 |
1.1.4 斜颈排除标准 |
1.1.5 斜颈剔除和脱落标准 |
1.1.6 正常婴幼儿诊断标准 |
1.1.7 正常婴幼儿纳入标准 |
1.1.8 正常婴幼儿排除标准 |
1.1.9 正常婴幼儿剔除和脱落标准 |
1.2 研究方案 |
1.2.1 试验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2.3 观察指标 |
1.2.4 技术路线图 |
1.2.5 相关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 |
1.2.6 测试步骤 |
1.2.7 数据分析 |
1.2.8 统计分析 |
1.2.9 质量控制 |
1.2.10 安全性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对象基本资料 |
2.2 斜颈患儿与正常婴幼儿肢体对称性评估 |
2.2.1 物理评估 |
2.2.2 运动学参数评估 |
2.3 不良反应记录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斜颈的认知 |
3.1.1 病因 |
3.1.2 病理 |
3.2 中医对斜颈的认知 |
3.2.1 病名 |
3.2.2 病因 |
3.2.3 病机 |
3.3 斜颈患儿运动不对称原因分析 |
第二部分 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推拿干预探索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1.1 研究对象来源 |
1.1.2 斜颈诊断标准 |
1.1.3 斜颈纳入标准 |
1.1.4 斜颈剔除和脱落标准 |
1.2 研究方案 |
1.2.1 试验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2.3 观察指标 |
1.2.4 技术路线图 |
1.2.5 相关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 |
1.2.6 测试步骤 |
1.2.7 数据分析 |
1.2.8 统计分析 |
1.2.9 质量控制 |
1.2.10 安全性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对象基本资料 |
2.2 斜颈患儿干预前后运动对称性评估 |
2.2.1 物理评估 |
2.2.2 运动学参数评估 |
2.3 不良反应记录 |
3 讨论 |
3.1 斜颈治疗措施 |
3.1.1 非手术疗法 |
3.1.2 手术疗法 |
3.2 局部推拿治疗斜颈的机制分析 |
3.2.1 手法选择依据 |
3.2.2 操作部位选择依据 |
3.2.3 局部推拿对肢体对称性的作用机制 |
3.3 全身推拿对肢体对称性的机制分析 |
3.3.1 手法选择依据 |
3.3.2 操作部位选择依据 |
3.3.3 全身推拿对肢体对称性的作用机制 |
3.4 两种推拿手法对肢体对称性的干预结果讨论 |
第三部分 典型案例分析 |
1 病例介绍 |
2 治疗措施 |
2.1 治疗手法 |
2.1.1 局部推拿治疗 |
2.1.2 全身推拿治疗 |
2.2 治疗疗程 |
3 干预前后运动对称性评估 |
4 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综述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研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9)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1.1 受试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型标准 |
1.4 研究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注意事项 |
2.4 不良反应处理 |
2.5 疗效指标与评价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治疗前后头部偏斜角度及颈部被动活动度比较 |
1.1 头部偏斜角度比较 |
1.2 颈部被动健侧侧屈活动度比较 |
1.3 颈部被动患侧旋转活动度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
3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4 疗效与分型的关系 |
5 疗效与年龄的关系 |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
1 对小儿肌性斜颈病名的认识 |
2 对小儿肌性斜颈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对小儿肌性斜颈治疗的认识 |
3.1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
3.2 针刺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
3.3 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
4 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特色及优势 |
4.1 推拿部位兼顾主次是本病起效的基础 |
4.2 重视牵筋推拿手法是本病起效的关键 |
4.3 循序渐进规范操作是本病起效的核心 |
4.4 一针刺法直达病所是本病起效的重要环节 |
5 临床体会 |
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随机数字表 |
附录 B: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症候积分表 |
附录 C:临床病例报告表 |
附录 D: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手术与非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对比研究[J]. 李亚茜,徐亭,贾本涛,徐慈.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09)
- [2]推拿结合揿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观察[D]. 杨振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章氏加减活血舒筋汤离子导入联合牵拉手法对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影响[D]. 陈伟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先天性肌性斜颈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的比较研究[D]. 崔支文.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5]VTIQ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李天然,罗洪霞,赵雅萍,陈凯,邹春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20(04)
- [6]活血化瘀汤水疗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J]. 贾鲲,李海天,张曼,马建强,刘炜,李逸清,吕忠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8)
- [7]手法牵引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评价[D]. 蒋海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运动对称性的评估及干预研究[D]. 胡舒然.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D]. 郑惠家.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2)
- [10]五步推拿一针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D]. 周丽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