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crofluidizer对膳食纤维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常晓红[1](2018)在《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淀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物质,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糊化后的淀粉在低温下易发生老化,制约着淀粉基食品的发展。亲水胶体与淀粉复配可以有效地延缓淀粉的老化,改善淀粉基食品的品质,并延长货架期。聚葡萄糖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淀粉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本文以聚葡萄糖为对象,主要研究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改性处理聚葡萄糖,分析比较改性前后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性质的影响,为聚葡萄糖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和膳食纤维强化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研究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的糊化黏度特性、流变特性、热特性、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葡萄糖能够显着地降低大米淀粉的糊化黏度和糊化焓值,并使糊化温度升高,延缓了大米淀粉的糊化;崩解值显着降低,表明大米淀粉糊的稳定性增强;回生值显着降低,表明聚葡萄糖抑制了大米淀粉的短期老化。大米淀粉为假塑性流体,加入聚葡萄糖后,滞后环面积显着降低,剪切稳定性增强,且能够显着影响大米淀粉的黏弾性。DSC结果显示,大米淀粉复配体系的老化焓值随着聚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大逐渐降低;X-衍射和SEM结果表明,大米淀粉复配体系的相对结晶度降低,表面孔洞变小,表明聚葡萄糖能够抑制支链淀粉的重结晶,有效地延缓大米淀粉的长期老化。经过动态高压微射流改性处理后,聚葡萄糖块状结构被破坏,被细化,平均粒径较原聚葡萄糖显着变小,当DHPM改性处理压强为120 Mpa时,粒径最小。采用HPGPC测得聚葡萄糖的重均分子量下降;聚葡萄糖溶液的表观黏度呈剪切稀化现象,随剪切速率的增大逐渐降低,而在同一剪切速率下,改性后的聚葡萄糖溶液的表观黏度较原聚葡萄糖溶液的表观黏度低。改性后的聚葡萄糖的红外谱图中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部分红外特征峰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或蓝移,表明聚葡萄糖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减弱,结合水分子的能力增强。通过RVA、DSC、XRD、FTIR、TPA和SEM研究比较DHPM不同压强下(80 Mpa、120 Mpa和170 Mpa)所得改性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PD显着降低了大米淀粉的崩解值与回生值,增强了大米淀粉糊的稳定性,抑制了大米淀粉的短期老化;糊化黏度与糊化焓值均降低,当DHPM处理压强达到120 Mpa时,降幅最大,对大米淀粉糊化的延缓作用最显着。与添加PD相比,大米淀粉的老化焓值与结晶度均降低,随着处理压强的增大,大米淀粉的老化焓值与相对结晶度先降低后升高;大米淀粉凝胶的硬度值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添加MPD后,红外图谱中1047 cm-1与1022 cm-1两处特征峰峰高比值和硬度值均先降低后升高;大米淀粉凝胶的表面结构更光滑,孔洞较添加原PD的大米淀粉凝胶小,随着处理压强的增大,呈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因此,改性聚葡萄糖能够抑制大米淀粉的老化,且DHPM处理压强为120 Mpa时,抑制效果最佳。
王旭[2](2018)在《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米糠,作为稻米谷物深加工的高附加值副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生理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米糠中的主要成分,膳食纤维因具有较好的理化及功能特性,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对米糠膳食纤维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相对较低,提取工序繁琐,化学制剂容易引入以及无法大批量生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新鲜米糠为原料,选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即挤压膨化、水热预处理及超高压处理辅助提取米糠膳食纤维,旨在提高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优化膳食纤维改性提取工艺。同时,探寻不同预处理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成分、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挤压膨化辅助提取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优工艺条件:当挤压温度为130℃、物料含水量为20%、螺杆速度200 r/min,α-淀粉酶含量2.0%、酶解反应时间90 min、酶解反应温度75℃、pH 6.0时,得到的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可达30.35%。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在挤压温度为130 ℃、物料含水量20%、螺杆速度200 r/min,反应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55、提取时间60 min、碱浓度0.25 mol/L的条件下,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可达 56.21%。(2)超高压辅助酶解提取米糠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条件:超高压处理时间15 min,超高压处理压力400 MPa,超高压处理料液比为1:15。水热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工艺是:水热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200 ℃。与未经预处理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相比,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影响最大,超高压处和水热处理次之。扫描电镜显示,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其表面呈现疏松、蜂窝颗粒状,内部营养成分达到熔融状态,利于人体进一步地消化、吸收,物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差示扫描热量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预处理未改变膳食纤维的降解机理,热力学相对稳定。米糠膳食纤维具有典型的糖类特征吸收峰,预处理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特征吸收峰峰形、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预处理使纤维分子链间氢键被打断,多酚结构暴露,产生较多羧基。(3)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吸附葡萄糖能力高于米糠原料,能有效降低小肠中的葡萄糖浓度。挤压辅助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值最大,其次为超高压处理,水热处理对提高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值无显着作用。挤压和超高压辅助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均低于未经处理的膳食纤维,预处理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束缚力高于未处理的膳食纤维。预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结合胆固醇的能力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可溶性膳食纤维相较不溶性纤维在降低胆固醇方面效果更佳。水热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结合胆酸钠的能力较强,挤压和超高压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结合胆酸钠的能力较低。(4)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有较高含量的酚酸类物质,且都为游离酚类,易在体内发挥其生理活性作用。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中的酚酸含量不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高,因此对NO2-的清除率不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高。预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的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的清除速率和清除率高于未经预处理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5)米糠中对抗氧化活性起主要作用的是总酚,挤压膨化处理、超高压处理与未经预处理的米糠相比,总酚含量有所提高,而米糠经水热处理后上述变化不显着。米糠经挤压膨化处理、超高压处理、水热处理过后,其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都有加强,其中,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挤压膨化、超高压和水热处理。预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中,包含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物质。其中,挤压预处理后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最多,其次为超高压处理和水热处理,未经任何处理的米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米糠膳食纤维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贮藏过程中均能较好地抑制脂质的氧化。
李娟,许雪儿,余培斌,尹仁文,葛斌权,王昕月,陈正行[3](2017)在《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超细微粉碎及其减菌作用》文中提出以小米米糠、大米米糠、麦麸、糙米、白糯米为原料,采用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原料进行湿法粉碎,探究原料、粉碎压力和循环次数对样品粒径的影响,以及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物料的减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原料实施粉碎,小米米糠、大米米糠、麦麸、糙米、白糯米粒径得到显着减小,尤其是经过高压微通道射流处理1次后,物料的粒径显着减小。其中,糙米和白糯米的粒径经高压微通道射流处理1次后,平均粒径D50减小至10μm以下。将黄豆、牛奶和白糯米3种物料进行高压微通道射流处理,微生物菌落总数减少了80%以上,起到了一定的减菌作用,可达到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
陈军,戴涛涛,刘成梅,梁瑞红,刘伟,钟俊桢,万婕[4](2015)在《动态高压微射流在食品大分子改性方面的应用》文中指出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是一种新兴的物理改性技术,采用该技术处理食品大分子(蛋白质、酶、多糖、膳食纤维等)会改变这些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DHPM处理能有效地改善蛋白的溶解性、稳定性、起泡性、乳化性和致敏性等,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改变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和构象;DHPM处理能使非淀粉多糖分子降解,改变其表观黏度、凝胶性能、吸水性、持水性、流动性、粒径等性质;而处理淀粉,则会改变淀粉结晶度,降低老化程度,改善糊化焓、膨胀性能等;在膳食纤维方面,DHPM处理能改善膳食纤维水化性能,改变其微观形貌,提高表观黏度、屈服应力、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等。因此,DHPM技术是一种改性食品大分子的有效手段,本综述可为食品大分子资源的开发和改性提供理论参考。
朱玉[5](2015)在《小米糠膳食纤维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小米糠(MilletBran,MB)是小米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虽然其营养成分丰富,但是开发和利用很少。其中含量较多的膳食纤维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因为膳食纤维被证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防治肠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作用。因此本文利用小米糠为原料,对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提取和改性,得到有较高胆固醇吸附活性的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在体内外的降胆固醇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如下:1.小米糠膳食纤维的提取及体外活性测定。在确定耐高温α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有利于提取小米糠中膳食纤维后,采用酶法和酶化学法分别提取得到两种膳食纤维称为酶膳食纤维(Enzymatic Dietary Fibre,E-DF)和酶化学膳食纤维(Enzyme Chemical Dietary Fibre,EC-DF),其提取率分别为 72.20%%和 44.97%,纯度为 77.38%和 79.88%,综合考虑,认为酶法提取得到的E-DF更合适后续研究。对小米糠和E-DF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酶法提取使得小米糠中大部分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得到了去除,E-DF呈现片状结构,主要由半纤维素(47.83%)和纤维素(17.3%)组成。E-DF还具有较好的体外吸附特性,其持水力可以达到3.24g/g,膨胀力最大值为2.06mL/g,另外E-DF对脂溶性物质也有吸附作用,如对猪油(3.34 g/g)、大豆油(2.32 g/g)、胆固醇(在pH7.0下达到5.91mg/g)都有较强清除力,同时E-DF对胆酸钠(143.03μmol/g)和牛磺胆酸钠(76.65 μmol/g)的吸附性间接说明其具有一定降胆固醇作用,而E-DF对阳离子和NO2-也有一定清除力。因此E-DF有较好的生理功能,具有研究意义。2.酶法改性对小米糠膳食纤维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的影响。利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E-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E-DF的酶法改性条件为:pH3.8、纤维素酶添加量140U/gE-DF、温度55℃、酶解时间3h,接着按70U/gE-DF的酶添加量加入木聚糖酶,温度50℃、酶解2 h,得到的改性膳食纤维(Enzymes Modified Dietary Fibre,EM-DF)的体外胆固醇吸附效果最佳,达到15.66 mg/g,比E-DF的吸附量(5.91 mg/g)提高了 1.6倍。对E-DF和EM-DF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分子量、晶体结构和超微结构等物化特性分析发现,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作用改变了E-DF的单糖组成,形成更多纤维二糖,产生较多憎水基团,得到更多分子量在1.99×105Da附近的SDF,结晶度减少,结构相对更加粗糙,这些组成及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与EM-D F的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显着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3.酶法改性膳食纤维体内降胆固醇作用及分子机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给予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喂食E-DF和EM-DF饲料5周后,小鼠体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相对于高脂组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P<0.05),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起到了提高作用,E-DF组和EM-DF组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值相对于高脂组分别下降了 0.62 mmol/L和1.03 mmol/L,说明EM-DF相对于E-DF在小鼠体内的降胆固醇效果更好。通过RT-qPCR发现,相对于CK组小鼠,高脂饲料的诱导可以使小鼠肝脏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和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mRNA表达下降,可能是由于肝脏脂肪化导致其代谢功能受阻,但E-DF组和EM-DF组相对于高脂组CYP7A1的mRNA的表达有所上调,FXR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且EM-DF作用更明显,由此使得膳食纤维在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内起到较好降胆固醇作用。
郑海鹏,赵东松,郑宏伟[6](2011)在《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膳食纤维改性后具有的特性、改性应用的主要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技术方法、物理方法)方面的应用进展。
陈媛[7](2011)在《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膳食纤维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对豆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可使其生理功能更优越,同时扩大豆渣膳食纤维的应用领域。目前对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生物法及物理法,大多数对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均采用单一的改性方法,采用多种改性手段对豆渣膳食纤维的研究较少。因而本论文采用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复合技术对豆渣膳食纤维的改性进行研究,研究改性后膳食纤维中的各组分含量、性质及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为探明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膳食纤维改性的原因提供思路,为寻找新的转化手段和提高膳食纤维等生物大分子的加工性能、生理活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其它轻工食品废渣(果渣、蔬菜渣、麸皮、米糠等)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供一条新途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TDF、SDF及IDF含量为指标研究乳酸菌发酵豆渣的最佳条件。在乳酸菌发酵豆渣的试验中发现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发酵影响较显着。研究中得出乳酸菌发酵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42℃,pH值6.6,接种量4%,培养时间9天,此时TDF、SDF、IDF含量分别为83.51%、10.37%、73.14%。2、豆渣发酵后,可溶性总糖含量从26.41%增加到48.26%,还原糖从0.72%增加到3.68%。将发酵后豆渣再经DHMP均质处理后,豆渣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压力为160MPa时,可溶性总糖含量为64.52%,还原糖含量为10.14%。3、采用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中各组分的含量。研究表明:发酵后的豆渣中TDF和SDF含量均得到增大,IDF含量下降,其中SDF占TDF的比例由2.43%上升到14.21%。将发酵后豆渣再经DHMP均质处理后,TDF和SDF含量随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IDF含量不断减小。在压力为100MPa时,SDF含量最高,此时SDF占TDF的比例为29.17%。4、豆渣膳食纤维经乳酸菌发酵和DHPM均质处理后,膨胀力、持水力及结合水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的表观粘度增大。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再经DHPM均质处理后,其表观粘度显着增加,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5、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的颗粒细化,结构略有松散。将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再经DHPM均质处理后,颗粒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成絮状结构;平均粒径随压力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压力为100MPa时粒径最小为389.5nm。6、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无明显的结晶峰,结晶结构消失,此时膳食纤维结构呈无定形状态。将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再经DHPM均质处理后,膳食纤维结构中又呈现特征峰,且峰型更尖锐,且其峰高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7、红外实验研究发现: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在波数为1415.0cm-1,893.8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减弱。将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再经DHPM均质处理后,豆渣膳食纤维在波数为1415.0 cm-1的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波数为893.8cm-1处的特征吸收峰消失。
乐碧云[8](2010)在《膳食纤维的超微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血脂质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颗粒大小、水化性质等与功能特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超微化作为膳食纤维的一种改性手段,对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和应用领域的拓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DHPM)湿法处理(W-ODF样品)及超微干法粉碎(D-ODF样品)对豆渣膳食纤维(ODF)进行超微化处理,分析处理前后的豆渣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的改变,研究并探讨超微化处理前后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在体外对胆固醇的吸附和在体内对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DHPM处理的条件为:料液比1:25,处理压力90MPa,处理一次,所得粒径约为260.2nm,干燥后最终粒径约为6.51±1.75μm。超微粉碎处理产品最终粒径约为7.27±2.04μm。以未超微化处理的豆渣膳食纤维(C-ODF)为对照组,超微化处理后D-ODF和W-ODF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6.79%和11.69%,且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0.03%和56.22%。超微化处理使ODF结构变得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与对照组C-ODF比表面积相比,W-ODF和D-ODF的比表面积分别提高了42.83%和21.70%。D-ODF和W-ODF的膨胀力及持水力均得到改善,尤其是W-ODF的膨胀力由6.53mL/g升高至14.63mL/g(P<0.01),持水力由9.32g/g升高至23.94g/g(P<0.01)。与C-ODF相比,D-ODF及W-ODF能够更为明显的抑制小鼠的进食欲,并降低体重的增长速率。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pH值均有所下降,粪便及盲肠内容物含水量得到提高。但由于各组ODF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理化性质的差异,其作用效果也明显不同,实验表明,W-ODF的效果均较其他两组更为优异。ODF能够提高小鼠粪便中大肠杆菌的菌群数量,且能够抑制盲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其中高剂量的W-ODF均有更为明显的作用(从7.77±0.06降至5.52±0.00log10 CFU/g)。同时,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随粪便排出的量也增加。在灌胃28天后,各实验组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的菌群数均得到提高,但停止灌胃后,低剂量组基本开始回落,而高剂量组则持续上升,其中灌胃高剂量的W-ODF组即(W2组)上升最快;各实验组中,灌胃28天后盲肠内容物中的双歧杆菌菌群数得到提高,但各组组内均无显着差异,其中低剂量的D-ODF组(即D1组)盲肠中双歧杆菌增殖较其他组快(从8.30±0.22升高至9.77±0.03 log10 CFU/g)。灌胃停止后,各组双歧杆菌菌群数均开始回落。体外胆固醇吸附实验中,C-ODF、D-ODF及W-ODF均在用量为0.1g,胆固醇浓度为0.1mg/mL,吸附时间为90min时,吸附效果最好。实验证明,D-ODF及W-ODF对胆固醇体外吸附显着优于C-ODF,而W-ODF效果为最佳。在小鼠体内实验中,灌胃28天后高、低剂量的D-ODF均能降低血清中的TC水平,各灌胃组HDL-C水平及HDL-C/TC比值均较灌胃前提高,其中灌胃高、低剂量W-ODF的小鼠血清HDL-C/TC比值在灌胃28天后显着高于其他组。与灌胃前相比,低剂量的D-ODF和W-ODF组(即D1组和W1组)中的TG水平分别降低了14.67%和29.23%;高剂量的C-ODF、D-ODF和W-ODF组(即C2组、D2组和W2组)分别降低了14.67%、27.54%和29.33%。
阚苗,张彧,刘成梅,刘伟,万婕[9](2010)在《动态高压微射流对豆渣半纤维素B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官能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豆渣膳食纤维中提取的半纤维素B分离纯化得到的两个组分HCLB-1、HCLB-2为对象,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1)DHPM对于分离纯化得到的两个组分HCLB-1、HCLB-2的分子质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分子质量分布在2800kD上的HCLB-1经DHPM处理后出现了910、177kD和62kD小分子质量的峰;分子质量分布在1800kD上的HCLB-2经DHPM处理后出现了813kD分子质量的峰。2)DHPM使HCLB-1、HCLB-2的官能团在红外谱图上的特征峰出现了红移或蓝移现象。HCLB-1在3416cm-1处的特征峰O—H的伸缩振动,处理后蓝移至3405cm-1;在2923cm-1处的吸收峰是C—H伸缩振动在处理后红移至2928cm-1。1058cm-1是醚键的特征吸收峰,在处理后蓝移至1048cm-1;在1413cm-1和1377cm-1处的吸收峰经过处理后分别红移至1417cm-1和蓝移至1369cm-1;水的特征吸收峰和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值基本没有变化。HCLB-2的红外谱图变化与HCLB-1类似。
王丽[10](2009)在《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单糖组成与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麦麸为原料,对采用不同方法制备高品质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由不同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单糖组成和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10、酶用量20U/g、pH5.0、温度40℃、酶解时间4h,得到SDF/IDF=1:3.06的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2h、酶用量15U/g、料液比1:15,得到SDF/IDF=1:3.07的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挤压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最合适的实验参数为:物料水分含量为11.6%,挤压温度为80℃,螺杆转速为100r/min,螺杆长度为三个区段,得到SDF/IDF=1:3.09的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高品质膳食纤维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原麦麸样品、纤维素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和挤压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的阿拉伯木聚糖和木聚糖的葡萄糖醛酸,占77%-80%,以及11%-15%的多聚半乳糖和6%-10%果聚糖;木聚糖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85.22%的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和木聚糖的葡萄糖醛酸,以及9.84%的多聚半乳糖和3.93%的果聚糖。对膳食纤维样品的持水力、吸油能力、膨胀力、可溶性物质含量、阳离子交换能力、对亚硝酸根的吸附能力、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粘度及粒度分布等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挤压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纤维素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和木聚糖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持水力分别比原麦麸样品的提高了136%、132%和126%,相应的吸油能力分别提高了238%、231%和213%;相应的全部粒度的膨胀力分别提高了28.9%、24.7%和18.7%,膨胀力随着样品粒度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可溶性物质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样品的可溶性物质含量相差无几;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差,挤压处理对膳食纤维的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在pH为2时,样品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作用较强;木聚糖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挤压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纤维素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在pH7时对胆固醇的吸附量分别是7.82mg/g、7.48mg/g、7.39mg/g,而原麦麸样品为4.96mg/g,在中性条件下(模拟小肠的pH环境)的吸附能力均高于酸性条件下(模拟胃的酸性条件)的吸附能力;样品溶液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渐缓,挤压法制备的样品的粘度较大,原麦麸样品的较小,在溶液浓度为5%时,其粘度分别为13.9mPa·s和12.5mPa·s;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和挤压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粒度有73%-75%分布在<160目范围内,而原麦麸样品的粒度约70%分布在>180目范围内。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原膳食纤维样品的颗粒很大、表面平整、结构联系非常密实;纤维素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表面呈现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有一些较小的孔隙,但是结构仍相对紧密;木聚糖酶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是片状、间接有空间网络的层状结构,且网络结构是无规则的;而挤压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样品的结构被破坏的比较严重,其形状不一,有片状,也有较小的颗粒,结构比较疏松,有较多的孔隙。
二、Microfluidizer对膳食纤维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crofluidizer对膳食纤维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写词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淀粉概述 |
1.1.1 淀粉的结构 |
1.1.2 淀粉的糊化特性 |
1.1.3 淀粉的老化特性 |
1.1.4 淀粉的流变特性 |
1.2 聚葡萄糖概述 |
1.2.1 聚葡萄糖的组成及结构 |
1.2.2 聚葡萄糖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 膳食纤维对淀粉老化的研究进展 |
1.4 DHPM改性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 |
1.4.1 DHPM改性膳食纤维 |
1.4.2 DHPM改性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立题的依据、意义及研究的内容 |
1.5.1 立题的依据及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糊化黏度特性的测定 |
2.2.3.2 流变特性的测定 |
2.2.3.3 热特性的测定 |
2.2.3.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2.3.5 微观结构的观察 |
2.2.3.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3.2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2.1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静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2.2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3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
2.3.4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凝胶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5 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聚葡萄糖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DHPM处理 |
3.2.3.2 微观结构的观察 |
3.2.3.3 粒度的测定 |
3.2.3.4 分子量的测定 |
3.2.3.5 静态流变特性的测定 |
3.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3.2.3.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DHPM对聚葡萄糖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2 DHPM对聚葡萄糖粒度的影响 |
3.3.3 DHPM对聚葡萄糖分子量的影响 |
3.3.4 DHPM对聚葡萄糖流变特性的影响 |
3.3.5 DHPM对聚葡萄糖的FTIR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MPD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糊化特性的测定 |
4.2.3.2 热特性的测定 |
4.2.3.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4.2.3.5 质构特性的测定 |
4.2.3.6 微观结构的观察 |
4.2.3.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PD对大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3.2 MPD对大米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
4.3.3 MPD对大米淀粉凝胶晶体结构的影响 |
4.3.4 MPD对大米淀粉凝胶红外的影响 |
4.3.5 MPD对大米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6 MPD对大米淀粉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米糠概述 |
1.2.2 米糠研究现状 |
1.2.3 膳食纤维概述 |
1.2.4 膳食纤维理化性质 |
1.2.5 膳食纤维生理作用 |
1.2.6 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1.2.7 膳食纤维的改性 |
1.2.8 膳食纤维的应用 |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挤压膨化辅助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米糠主要成分分析 |
2.2.2 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
2.2.3 不同酶水解因素对提取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
2.2.4 正交试验 |
2.2.5 不同因素对提取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
2.2.6 正交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预处理对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米糠膳食纤维成分组成分析 |
3.2.2 超高压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的影响 |
3.2.3 水热处理温度对米糠膳食纤维的影响 |
3.2.4 预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米糠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吸附量的变化 |
4.2.2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的变化 |
4.2.3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扩散程度的变化 |
4.2.4 预处理前后吸附胆固醇能力的变化 |
4.2.5 预处理前后胆酸盐吸附能力的变化 |
4.2.6 预处理前后清除亚硝酸根离子(NO_2~-)能力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米糠膳食纤维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预处理前后多酚含量分析 |
5.2.2 预处理前后抗氧化能力分析 |
5.2.3 预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分析 |
5.2.4 预处理前后亚油酸体系中抗脂质氧化能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超细微粉碎及其减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谷物粉的制备 |
1.2.2 高压微通道射流处理 |
1.2.3 粒径测定 |
1.2.4 微生物培养实验 |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原料粉碎效果比较分析 |
2.2 减菌实验 |
3 结论 |
(4)动态高压微射流在食品大分子改性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DHPM对蛋白质/酶的改性 |
2DHPM对多糖改性 |
3DHPM对淀粉改性 |
4DHPM对膳食纤维改性 |
5展望 |
(5)小米糠膳食纤维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米和小米糠 |
1.1 小米简介 |
1.2 小米糠的开发利用 |
1.2.1 小米糠简介 |
1.2.2 小米糠的食品性开发 |
2 膳食纤维的研究 |
2.1 膳食纤维的概况 |
2.2 膳食纤维与人类健康 |
2.2.1 预防胃肠道疾病 |
2.2.2 预防糖尿病 |
2.2.3 降低胆固醇 |
2.2.4 副作用 |
2.3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
2.4 膳食纤维的改性 |
2.4.1 物理改性 |
2.4.2 化学改性 |
2.4.3 生物改性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小米糠膳食纤维的提取及体外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小米糠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确定 |
1.2.2 E-DF体外活性测定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小米糠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确定 |
2.1.1 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筛选 |
2.1.2 原料和膳食纤维常规组分测定 |
2.1.3 E-DF的纤维组成测定 |
2.1.4 小米糠和E-DF的超微结构观察 |
2.2 E-DF的体外活性测定 |
2.2.1 持水力和膨胀力 |
2.2.2 持油力 |
2.2.3 NO_2~-清除力 |
2.2.4 阳离子交换力 |
2.2.5 胆固醇吸附力 |
2.2.6 胆酸盐吸附力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酶法改性对小米糠膳食纤维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E-DF的制备 |
1.2.2 纤维素酶对E-DF的单一改性 |
1.2.3 木聚糖酶对E-DF的单一改性 |
1.2.4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改性 |
1.2.5 E-DF与EM-DF的物化性质分析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纤维素酶对E-DF的单一改性 |
2.1.1 酶解温度的影响 |
2.1.2 酶解pH的影响 |
2.1.3 酶解时间的影响 |
2.1.4 酶添加量的影响 |
2.1.5 纤维素酶酶解正交实验 |
2.2 木聚糖酶对E-DF的单一改性 |
2.2.1 酶解温度的影响 |
2.2.2 酶解pH的影响 |
2.2.3 酶解时间的影响 |
2.2.4 酶添加量的影响 |
2.2.5 木聚糖酶酶解正交实验 |
2.3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改性 |
2.4 E-DF与EM-DF的物化性质分析 |
2.4.1 单糖组分测定 |
2.4.2 红外光谱测定 |
2.4.3 分子量测定 |
2.4.4 晶体结构观察 |
2.4.5 超微结构观察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酶法改性膳食纤维体内降胆固醇及分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E-DF和EM-DF的制备 |
1.2.2 实验动物饲养 |
1.2.3 日常观察 |
1.2.4 血脂测定 |
1.2.5 肝脏中CYP7AI、FXR mRNA表达情况测定 |
1.2.6 肝脏病理形态观察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小鼠常规观察 |
2.1.1 日进食量和肝质比 |
2.1.2 体重变化 |
2.2 血脂测定 |
2.2.1 TC水平变化 |
2.2.2 TG水平变化 |
2.2.3 HDL-C水平变化 |
2.2.4 LDL-C水平变化 |
2.2.5 AI平变化 |
2.3 肝脏中CYP7AI、FXR的mRNA表达情况 |
2.3.1 RNA的提取 |
2.3.2 RT-qPCR |
2.4 肝脏病理形态观察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膳食纤维生理活性与物化性质的关系 |
3 改性膳食纤维的性质 |
3.1 具有更高的持水性 |
3.2 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吸附作用 |
3.3 具有疏松的空间网络结构和强膨胀力 |
3.4 水溶性提高且调节肠道菌群能力增强 |
4 膳食纤维的改性及方法 |
4.1 化学法 |
4.2 物理方法 |
4.2.1 挤压法改性 |
4.2.2 超微粉碎法 |
4.3 微生物发酵与酶法 |
5 展望 |
(7)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膳食纤维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膳食纤维的化学结构 |
1.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
1.3.1 持水力 |
1.3.2 吸附螯合作用 |
1.3.3 对阳离子的交换和结合作用 |
1.3.4 无能量填充剂 |
1.3.5 微生物发酵作用 |
1.3.6 溶解性 |
1.3.7 黏性 |
1.4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4.1 对预防肥胖的作用 |
1.4.2 对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
1.4.3 对调节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1.4.4 对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
1.5 膳食纤维产品的应用 |
1.5.1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2 在医药保健品中的应用 |
1.5.3 在可食性包装方面的应用 |
1.5.4 在其他工业上的应用 |
1.6 膳食纤维的分析方法 |
1.6.1 洗涤剂法 |
1.6.2 酶法 |
1.7 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
1.7.1 化学改性 |
1.7.2 生物改性 |
1.7.3 物理改性 |
1.8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的研究进展 |
1.9 选题意义 |
1.10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1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乳酸菌发酵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3 实验菌种 |
2.2.4 实验设备 |
2.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3.1 新鲜豆渣中主要成分的分析 |
2.3.2 乳酸菌发酵豆渣的工艺流程 |
2.3.3 菌体浓度的测定 |
2.3.4 乳酸菌发酵豆渣的条件优化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新鲜豆渣中的主要成分分析 |
2.4.2 乳酸菌发酵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
2.4.3 乳酸菌发酵豆渣膳食纤维正交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膳食纤维成分含量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酵对豆渣膳食纤维中各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2 乳酸菌发酵豆渣过程中pH值和酸度的变化 |
3.3.3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中糖类的变化影响 |
3.3.4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中纤维含量的变化 |
3.3.5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的水化性质的影响 |
3.3.6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的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膳食纤维分子结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试剂与药品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颗粒形貌的影响 |
4.3.2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粒度的影响 |
4.3.3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结晶结构的影响 |
4.3.4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官能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引言 |
5.2 结论 |
5.2.1 乳酸菌发酵豆渣最佳条件 |
5.2.2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5.2.3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4 乳酸菌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豆渣DF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膳食纤维的超微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血脂质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
1.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1.1.2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
1.1.3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1.4 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
1.2 膳食纤维的超微化研究现状 |
1.2.1 超微化技术 |
1.2.2 膳食纤维的超微化 |
1.3 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4 膳食纤维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1.5 选题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2章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豆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超微化处理 |
2.2.4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测定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微化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粒径分布的影响 |
2.3.2 超微化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主要成分的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3 超微化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2.3.4 超微化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比表面积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3章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小鼠日摄食量变化情况 |
3.3.2 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
3.3.3 盲肠内容物pH值的变化情况 |
3.3.4 盲肠内容物及粪便含水量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实验方案设计 |
4.2.5 肠道菌群的分析检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粪便及盲肠内容中大肠杆菌增殖情况的影响 |
4.3.2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粪便及盲肠内容中乳酸杆菌增殖情况的影响 |
4.3.3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粪便及盲肠内容中双岐杆菌增殖情况的影响 |
4.3.4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体外吸附及体内降血脂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2.4 体内实验方案设计 |
5.2.5 各指标的分析检测方法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体外吸附胆固醇结果 |
5.3.2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结果 |
6.1.2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6.1.3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6.1.4 超微化豆渣膳食纤维对胆固醇体外吸附及体内降血脂作用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
(9)动态高压微射流对豆渣半纤维素B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官能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半纤维素B的制备 |
1.2.2 半纤维素B的纯化分离 |
1.2.3 DHPM对半纤维素B组分的处理 |
1.2.4 半纤维素B组分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
1.2.5 半纤维素B组分官能团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半纤维素B的分离纯化 |
2.2 DHPM对半纤维素B组分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
2.3 DHPM对半纤维素B组分官能团的影响 |
3 结论 |
(10)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单糖组成与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膳食纤维介绍 |
1.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1.1.2 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 |
1.1.3 膳食纤维的分类 |
1.1.4 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
1.2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膳食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3 膳食纤维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麦麸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 |
1.3.1 麦麸的组成 |
1.3.2 麦麸膳食纤维的丌发利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麦麸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
2.2.2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2.3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实验条件研究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麦麸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 |
2.3.2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结果 |
2.3.3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4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正交实验结果 |
2.4 结果分析 |
2.4.1 麦麸化学成分的结果分析 |
2.4.2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结果分析 |
2.4.3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4.4 纤维素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3.2.2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实验条件研究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结果 |
3.3.2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正交实验结果 |
3.4 结果分析 |
3.4.1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的结果分析 |
3.4.2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3.4.3 木聚糖酶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挤压法制备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挤压单因素实验设计 |
4.2.3 挤压正交实验设计 |
4.3 实验结果 |
4.3.1 挤压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2 挤压正交实验结果 |
4.4 结果分析 |
4.4.1 挤压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分析 |
4.4.2 挤压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的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麦麸SDF纯化的实验方法 |
5.2.2 单糖组成分析的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单糖标样的HPLC色谱图及回归方程 |
5.3.2 H_2SO_4浓度对样品水解后的单糖组成的影响结果 |
5.3.3 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水解后单糖组成的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不同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的性质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持水力的测定方法 |
6.2.2 膨胀力的测定方法 |
6.2.3 吸油能力的测定方法 |
6.2.4 可溶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6.2.5 阳离子交换能力的测定方法 |
6.2.6 对亚硝酸根离子吸附作用的测定方法 |
6.2.7 对胆固醇吸附作用的测定方法 |
6.2.8 粘度的测定方法 |
6.2.9 粒度分布的测定及观察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持水力与吸油能力实验结果 |
6.3.2 膨胀力实验结果 |
6.3.3 可溶性物质含量实验结果 |
6.3.4 阳离子变换能力实验结果 |
6.3.5 对亚硝酸根离了吸附作用实验结果 |
6.3.6 对胆固醇吸附作川实验结果 |
6.3.7 粘度实验结果 |
6.3.8 粒度分布及观察实验结果 |
6.4 结果分析 |
6.4.1 持水力与吸油能力结果分析 |
6.4.2 膨胀力结果分析 |
6.4.3 可溶性物质含量结果分析 |
6.4.4 阳离子交换能力结果分析 |
6.4.5 对亚硝酸根离子吸附作用结果分析 |
6.4.6 对胆固醇吸附作用结果分析 |
6.4.7 粘度结果分析 |
6.4.8 粒度分布及观察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制备的研究结果 |
7.2 不同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单糖组成的研究结果 |
7.3 不同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性质的研究结果 |
7.4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Microfluidizer对膳食纤维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聚葡萄糖对大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D]. 常晓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2]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王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高压微通道射流技术对谷物超细微粉碎及其减菌作用[J]. 李娟,许雪儿,余培斌,尹仁文,葛斌权,王昕月,陈正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2)
- [4]动态高压微射流在食品大分子改性方面的应用[J]. 陈军,戴涛涛,刘成梅,梁瑞红,刘伟,钟俊桢,万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5)
- [5]小米糠膳食纤维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D]. 朱玉.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J]. 郑海鹏,赵东松,郑宏伟. 广西轻工业, 2011(08)
- [7]微生物发酵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膳食纤维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D]. 陈媛. 南昌大学, 2011(05)
- [8]膳食纤维的超微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血脂质水平的影响[D]. 乐碧云. 南昌大学, 2010(05)
- [9]动态高压微射流对豆渣半纤维素B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官能团的影响[J]. 阚苗,张彧,刘成梅,刘伟,万婕. 食品科学, 2010(11)
- [10]高品质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单糖组成与性质的研究[D]. 王丽. 武汉工业学院,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