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译更有价值创新——《名利场》两译评析

重译更有价值创新——《名利场》两译评析

一、重译贵在创新——《名利场》两种译本的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忠[1](2020)在《Vanity Fair两个中译版本的比较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nity Fair是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属于讽刺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现存多个译本。本文从译本概况、译者背景、专有名词翻译、正文选段分析等方面,对经典的杨必译本和较新的荣如德译本,进行比较与分析。

胡静雯[2](2019)在《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把博大的中华典籍文化融入到多元的世界主流文化中去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典籍翻译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担当起跨越异质文化的重要桥梁,以《楚辞》为代表的大批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作品的外译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楚辞》英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英译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经典作品,故加强《离骚》英译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以重译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离骚》的霍克斯英译本和卓振英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霍译本和卓译本在语音、形式和语义上的准确性有何区别;(2)两个译本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来实现上述准确性;(3)卓译本的翻译质量是否优于霍译本,如果是的话,形成翻译质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本研究对《楚辞》重译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本研究拟通过运用有关重译理论探究《离骚》译本质量问题,寻找提高汉典外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丰富典籍翻译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概述国内外《楚辞》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以及《离骚》英译及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然后进行简评。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国内外重译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详介重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译类型、重译假设、重译动因、重译周期、重译功能等,最后根据重译理论中的重译假设形成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与路径。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拟以《离骚》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个案,分析其质量差异并从文化的、时代的、个人的角度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本个案研究中,首先拟对两个译本进行宏观介绍,然后采用抽样法选取译本中的片段即翻译实例,包括词、词组、句(诗行)、段(诗节)等,从形式与意义再现的准确度、译策译法、语言风格等层面对两个译本的质量进行比较描述及定量分析。最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寻两个译本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对《楚辞》重译的启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给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建议。本研究表明,源语译者的源语语言文化能力不一定强于译语文化的译者。在中华文化走出的翻译实践中,可采用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模式,需要来自译出语的译者和译入语的译者对各自的语言文化有高深渊博的修养。

王婷[3](2018)在《《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者插话的大量运用是《名利场》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质。这部小说中的插话大致可以分成谈论作者本人的小说观、谈论小说情节发展、谈论小说中的人物与社会现象以及抒发作者的感慨这四种类型。从产生的效果来看,插话对《名利场》而言举足轻重,它不仅承担着教益和引导读者的重任,而且还发挥着连缀、操纵故事情节的作用,而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插话更是具有调控小说情感基调的意义。《名利场》中作者插话出现的原因,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向度加以考察。一方面是横向的考察,即从萨克雷本人的小说观以及其所处时代的道德环境、出版环境、读者环境等方面,寻求《名利场》中运用插话可能的原因。首先,萨克雷将小说创作当成与读者推心置腹地谈天,故事只是为了谈话而服务,因而小说家完全可以插入自己的话来评点人物、针砭时弊,并以此来与读者共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最终达到批判现实、警示读者的目的;其次,英国小说从来都有注重道德意义的传统,萨克雷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尤其强调道德风尚,作家本人难免也受到了影响,因而,他有理由以更直接的方式在小说中显示自己的道德姿态;最后,当时的出版环境要求作家分期写作、按期交稿,这既使得作家可能会尝试用不相干的内容来拖泥带水地讲故事,也可能会使他们通过插话的运用有针对性地裁剪故事、粘连情节。另一方面则是纵向的考察,主要是从叙事文学传统的角度,寻求小说中运用插话可能的渊源。首先,作为小说文体奠基人的菲尔丁就在其小说创作中运用过插话,再向前追溯,《堂吉诃德》、流浪汉小说、伊索寓言等叙事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作者插话的因素,它们作为文学传统,均有可能影响到萨克雷的小说创作;其次,小说中的作者插话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戏剧中的“合唱”,它们同样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直接向观众说话,也同样具有评论故事情节、引导观众感受、进行道德训诫、营造感伤氛围等功能。

李秀[4](2016)在《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对于研究者来说缺乏足够的时间距离,至今还没有一部系统、全面的学术着作来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翻译批评的发展脉络、描绘发展全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范式,作为一个重新认知科学史的分析性概念,是库恩(Thomas Sammual Kuhn)在研究科技革命发展史时于1962年抽象出的一个“术语”。凭借这一概念,可透过科学成果的外表万象,认识到其内部的规律。这正是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研究自身学科发展或理论发展时所特别借鉴的。近年来,这一概念已经由自然科学领域引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本论文以“范式”视域为切入点,通过对1981-2015年间发表于国内的批评专着、博士论文以及刊登在国内15种外语类重要期刊,即《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语言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中国俄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翻译批评的发展脉络、发展全景,并基于人文学科建立及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预测中国翻译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认为,一、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批评对象来讲,译本批评是重中之重。就批评性质而言,主要是艺术批评。就批评范式而言,综观中西翻译批评活动及其文献,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范式:传统语文学批评、与传统语文学批评一脉相承的文艺学批评以及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翻译批评整体上处于传统语文学批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译论的引进以及翻译研究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影响,中国译评者们先后将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引入翻译批评。这两种新的范式与传统语文学范式,以及正朝着系统化、理论化方向发展的与传统语文学批评一脉相承的文艺学范式一起,构成了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范式多元共生的发展图景。为了叙述上的便利且鉴于两者的传承关系,本文将传统语文学批评与文艺学批评合为文艺学批评进行讨论。三、翻译批评范式的多元共生将会是一种常态。一方面,任何一个批评范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翻译活动的各个侧面或层次的特征。而且,将某一批评范式定为一尊,一则有违翻译研究的人文学科性质,二则导致翻译实践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整体上可将翻译批评的文艺学范式、语言学范式和文化范式看作一个多维构架,认真研究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式与规律,研究其相互作用对于翻译个体(或群体)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从而指导翻译实践,预测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四、随着批评视域的不断扩大,客观科学批评观念的树立,新的批评范式定会突现。一方面,新的批评范式可能是对现有某个批评范式的进一步系统化、可操作化。比如,系统检讨翻译批评的近邻—文学批评,合理借鉴中外文学批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文艺学范式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新的批评范式可能是对现有多个批评范式的扬长补短。比如,当前的文艺学范式更多建立在国学基础上,可看作国学范式;语言学范式和文化范式则具有更多西学背景,应该算作西学范式。鉴于三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坚持翻译批评范式多元共生的同时;可以考虑构建一个集三者之优势的中西结合的范式。

杨雪[5](2016)在《《名利场》在中国译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名利场》是英国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经问世就轰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作为西方经典小说之一,《名利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经历了将近九十年,各家译本层出不穷,对中国的文学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名利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对隐藏在译介背后的因素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剖析。本论文把《名利场》在我国的译介以及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6-1948)、第二阶段(1949-1966)与第三阶段(1977-2014)。笔者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名利场》不同时期的中译本是如何分别遵守期待规范、责任规范、交际规范以及关系规范的。在期待规范方面,目标语文化所盛行的翻译传统,意识形态以及目标语读者的期待等均能对译者及其译本产生影响。这也是《名利场》在不同阶段的译介和研究情况呈现不同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译者的翻译策略,从译者对文本和语言的选择,对原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对译本的最佳交际的实现等角度探讨译者是如何遵从专业规范的。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所盛行的翻译传统,意识形态以及目标语读者的期待等对文学翻译的选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笔者也发现翻译规范对不同时期《名利场》的中译本,译者及其翻译行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希望对《名利场》在我国的译介研究的个案梳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该部作品在我国的译介历程。另外,也希望通过对这一个个案的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为人们深入研究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翻译文学的研究和发展。

陆颖[6](2014)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傅东华初译(1935)与重译(1959)《珍妮姑娘》为个案,探讨社会文化语境转变、译者主体成长和两者关系改变对重译《珍妮姑娘》的动机、目标、过程的影响,从而历史地评价译本,.归纳译者翻译风格和思想的发展历程,探究重译的本质特征和个案批评研究的模式。本研究首先以译本为起点,将两种译文置于三维立体的文本空间中,在细读比对基础上,探寻两个译本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转变及傅东华翻译风格的独特性和时代性。而后以译家为主线,译史为背景,通过译者着述、译作序跋、出版广告、政策文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再现傅东华初译和重译《珍妮姑娘》的历史现场,参照傅东华在整个翻译生涯中的成长和转变,从译者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两方面,点线面结合地勾勒语境差异与傅东华惯习转变对重译的影响,以及语境与译者的相互关系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全面、客观地评述两个历史语境中的译本、译家、译事、译史,多层次地审视译者和两个译本的历史地位,并归纳重译的独特性和个案研究的模式。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重译本和初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不仅是版本演进和文本更新,更是语境转变、译者发展及两者关系变化的结果。重译本《珍妮姑娘》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接近工农大众需求,是新中国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重译的出版受国家赞助,与国家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文学构建,参与汉语规范统一和文艺大众化。译者傅东华由左翼时期雄踞文坛中心,转为解放后在文坛边缘徘徊,翻译中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意志的接受和顺应,也凝结着24年中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调和。这些变化最终铸就了重译本的“人民性”,使译本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历史性。第二,《珍妮姑娘》的两度翻译折射出傅东华翻译生涯发展的大致轨迹。他对翻译始终寄予极大期望,系读者于心,以高度使命感严肃对待,视忠实为翻译的终极追求,但他又直面现实,顺势而为,经历了从最初的形神兼弃,到20-30年代的舍神留形和40年代的求神胜形,最后到解放后的神形兼求的过程。第三,这一重译个案也体现了重译为异重译、因译而异、异中有重的本质特征,揭示出重译活动的复杂性和文化历史性,有力地驳斥了“重译复译假设”和重译“贵在超越”论。因而,研究和评价重译活动需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以“译本-译事-译家-译史”的框架,情境化地加以评价。

李小蓓[7](2013)在《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萧乾的翻译思想,主要是文学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研究达成以下目标:一、以史料为基础系统梳理并总结概括萧乾的翻译思想体系;二、从文坛多面性的角度全面深入萧乾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实现对翻译思想的溯源;三、综合运用诠释学、陌生化及美学理论对萧乾的翻译思想进行理论阐发;四、通过萧乾的翻译实践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验证;五、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翻译伦理学视角对萧乾的翻译思想进行透视、总结,并尝试对他在中国译论史上的地位做出探讨。论文的第一章是引言,回顾了萧乾在创作采编领域的丰富成就、源远流长的翻译生涯以及赋予译者文学素养的求学经历;并重点分“寥若晨星”、“星星之火”和“燎原之势”三个阶段总结了萧译研究的成果、分析了萧译研究的发展态势和存在不足;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意义、素材和方法。论文的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主体部分,以萧乾对翻译理解和表达的论述为出发点,笔者分两个篇章,五个维度总结了萧乾的翻译思想。其中前两章属于理解篇,后三章属于表达篇。理解篇分为翻译选材观和译研结合观;表达篇分为忠实观、可读性思想和陌生化翻译。第二章讨论了萧乾的翻译选材观。萧乾认为文学翻译有两种做法,一是“游击战”、二是“阵地战”。真正搞翻译就要进行“阵地战”,选择和译者本人有同样的情绪或类似的生活经验的作家进行系统的译介。这一主张体现了萧乾对于翻译选材的两条核心原则:“锺爱”和“系统”。“锺爱”在前,强调的是作者和译者之间的相似性;“系统”在后,突出的是译者翻译的专一性。基于赫施对文本本意确定论和伽达默尔对“前见”的阐释,本文提出萧乾的选材观有着充分的诠释学根基,这两条原则的实质就是追求译者“视域”同作者“视域”有尽可能大的叠合。选择得当与否决定了源于译者经验和个性的“前见”究竟会成为他理解原作的催化剂还是绊脚石。萧乾称自己为“游击战士”,没有固定作者,但是他的选材体现了他对讽刺作品的锺爱,笔者认为这也自成体系。他对“锺爱”的执着,构成了翻译中理解这一步骤的基础。最后作为补充,本文还简述了萧乾的其他选材思想及其实践,如“弥空”——满足国内文艺界的客观需要和“大译”——选择历史上有定评的名作。第三章分析了萧乾对于译研结合的观点。萧乾认为文学翻译并非两种语言间的机械转换,文学研究的缺失可以造就翻译匠,却永不能成就翻译家。本文从研究对于翻译的意义、研究的专一性、内容、鹄的以及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萧乾的研究观进行了具体阐释,并指出这一观点是上一节“前见”问题的继续。萧乾承认带来“前见”的因素中唯经历性格难以复制的同时也暗示了其它因素,如关于社会环境的知识和个人文学修养,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弥补。事实上不论选材是否如愿,研究都是弥补译者同作者之间差距的有效手段。此外,笔者还分三个层次讨论了翻译视域下的文学研究范畴。最后本文考察了萧乾的翻译实践,指出通过撰写研究专着、长篇序跋等方式,萧乾在重要作品的翻译上践行了他的译研结合观,可以称为一位研究型的译者。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萧乾以原作为本的忠实观。笔者首先对“忠”、“忠实”等涵义进行了辨析,并建议取“真实”之意为翻译学中“忠实”的解释,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阐释了萧乾的忠实观。在内容方面,萧乾对删节、窜改和节译持否定为主的立场;在风格方面,萧乾十分强调对作品“情感”的忠实。“情感”是萧乾倡导的“得体论”中相对于非文学体的“冷”而言的文学体的“热”之源泉,该词本身源于瑞恰慈对语言意义的四分法。联系萧乾对形神问题的看法,笔者认为,萧乾所说的“情感”与“神”殊途同归,体现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全文之“情感”,萧乾亦称“意境”,依托字句“情感”,而对字句“情感”的辨别和传达必以全文“意境”为旨归,后者是译者忠实之所在。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萧乾有关译者风格和原作风格的观点,指出萧乾将原作风格作为译者忠实之本,认为理想的译者风格应当建立在译者文学素养的基础之上,达到与原作风格的融洽统一。最后,本文以萧乾的两部译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和《摇摆》为例,从音系、词汇、句法、篇章和人名的翻译多个方面讨论了萧乾对讽刺和细腻两种风格的传达。论文的第五章探讨了萧乾的可读性思想,也是他的核心翻译思想。首先是对可读性思想的溯源。本文主要从萧乾的生活背景,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生活经历,尤其是萧乾的文坛多栖生涯等角度以具体史实说明,萧乾在创作中形成的“为人生”思想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读者观是他的可读性思想的源泉;对译文可读性的重视就是萧乾坚持的文艺走向大众的思想在翻译领域的体现。接着本文分五个部分详细阐释了萧乾可读性思想的五个内涵,分别是流畅观、方言观、注释观、阅读便利观和修订重译观。萧乾认为译文应该符合中文文法,摆脱欧化色彩或“翻译腔”,做到流畅上口;在实践中亦采用了截断长句或弱化变异等形式。方言中有妙不可言的表达方式,因而萧乾赞同在符合恰当和易懂的前提下,通过在翻译中使用方言而令文章增光添彩。在实践中萧乾视情况采用方言对译、标准语译方言或方言译标准语三种方式。萧乾认可注释的必要性,钦佩详注精神,但是相比于可注即注,他更倾向于尽量少注、该注则注。他希望注释成为阅读的向导火炬,而不是搅扰读者阅读体验的障碍累赘。在实践上萧乾综合运用文内注和文外注,其中文外注中对原文细节的明晰化处理和旨在提供情节连贯性的呼应注是可读性思想的突出表现。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一节主要针对译文的排版,如重新划分段落、改换标点符号等内容。在修订和重译的问题上,萧乾赞同前者,有条件地鼓励后者,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修订译本,甚至重新翻译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刻地领会原文的精妙。在分析可读性思想五大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中析出三条原则,一是文从字顺,二是容易理解,三是方便阅读。其中折射的就是译者对文学的普及和读者大众的关注。论文的第六章探讨了萧乾翻译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这是对忠实观和可读性思想的补充。基于萧乾对美学中的距离适度原则的阐述,本文首先解释了萧乾对读者理解限度的界定,并同时指出这是萧乾在译作中呈现陌生因素的前提。然后本文从两个层次分析了萧乾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的构成,一是作品的文学性,在本文中主要指作品本身的陌生化形式,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同源语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是作品的异域性,是指由语言文化的不同致使源语文本在目标语读者眼中产生的异域色彩,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距离。追根溯源,前者源于萧乾的文学语言“鲜活”论,后者源于他的文化合流思想。有关后者,本文还以实例说明了两点,一是萧乾不赞同为追求等效而放弃对异域色彩的传达,二是反对过度归化,尤其是成语的滥用。概言之,萧乾虽不是典型的陌生化翻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他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有效地防止了可读性思想堕入极端,有益于整体翻译观的平衡。论文的第七章是结论部分。笔者总结了本项研究的特色、创新点和主要发现,并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翻译伦理两个视角对萧乾的总体翻译思想进行审视,并且尝试做出评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萧乾的翻译思想同以忠实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译论有紧密联系,它强调忠实,同时更体现了传统译论中的主流忠实观对译文读者的充分重视。但是萧乾的忠实观并不完全是归化式忠实观,文化合流的思想使他倾向于在译作中恰到好处地展现异域色彩。萧乾的翻译思想三位一体——忠实观体现了对原作的尊重;可读性彰显了对读者的关怀;而陌生化翻译折射出萧乾的美学思想和对翻译功用的认识。如果从切斯特曼提出的伦理模式来看,萧乾的翻译思想体现了再现、规范和交际伦理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取决于译者对三者的度的把握。萧乾的翻译思想可以被作为指导文学翻译工作者的一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有益补充。长期以来萧乾的翻译成就被认为低于创作成就,即便《尤利西斯》的翻译凸显了他的译者身份,他也更多地被作为一位实践家,其翻译思想并未得到学者的充分重视。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研究可以证明萧乾不仅仅是一位翻译实践大家;他的翻译思想丰富、系统,在中国的译论史上应有一席之地。最后我们指出了论文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马富丽[8](2013)在《文学作品中话语标记语所体现的元语用意识 ——以《名利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语用意识是交际者在交际中选择语言、作出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反应。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最终会在语用层面上得到表现。由于对于不同的语言选择,元语用意识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它们在语用层面上留下的“语言痕迹”的明显程度也会不同。在语言选择过程中,有很多语言手段可以标示元语用意识。Verschueren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1999:189-195)作了初步的阐述。话语标记语,作为元语用意识的一个表示成分,很好地在语用层面表达了作者的元语用意识。本文主要从话语标记语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元语用意识进行分析,探讨话语标记语所表达的元语用意识。文章以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为例进行分析。名利场作为萨克雷的代表作,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话语标记语来表现作品中各色人物在语言交际中的元语用意识,以达到其交际目的。论文通过分析,探讨了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动因即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可以给听话人提供引导和标记,为话语理解提供方向。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具体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数据搜集和章节安排。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第二章是研究的知识理论铺垫,分别对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语以及名利场进行介绍。第三章集中分析名利场中的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分别从关系意识、话题意识、语流意识、提示意识、态度意识、关联意识和语篇意识进行分析阐述。用大量的例子辅助介绍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和元语用功能。本文的第四章介绍论文的发现、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万耀兰[9](2012)在《原型理论观照下重译现象的动因 ——以《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为例》文中提出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重译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历时层面,一个原语文本往往会有不同译者翻译的不同译本;同时,同一个译者也可能会由于时代的变迁而修改自己原来的译本,从而产生新的译本。而在共时层面,某个原语文在同一时期本出现不同译本的情况也不鲜见。近年来,由于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作品中的这一重译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大多数重译研究都是流于经验式的。研究者大多遵循传统的规定性范式对译本进行主观判断,忽视了对重译这一现象进行全面、客观的阐释。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学者们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翻译研究,重译研究也理应跳出传统的价值优劣的审视。本文即尝试从描述性的研究范式出发,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重译现象。认知心理学上的原型理论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型理论目前已被应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中,其中也包括翻译研究。特别是2004年杨炳均教授提出“翻译原型论”以来,更多的国内学者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根据原型理论,原型是对一类事物的抽象心理表征,它整合了所有范畴成员的最典型特征。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抽象性、整合性、优先性和可拓展性。将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我们可以对许多翻译问题重新进行思考。从原型理论角度看重译现象,就是为了实现原语原型样例和译语原型样例之间的最大对应关系,而对译语样例进行的不断修改。通过原型理论,我们能更好地解释重译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深刻揭示重译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所做研究也能对我们评介和规范重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

赵璧[10](2012)在《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文中研究指明观我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作品重译之风可谓荦然。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已产生了第一次重译高潮,若干年后,则又出现了另一次重译高峰,时至世纪末叶,重译现象再度浮出,且规模之盛,世罕其俦,此言自是不谬:同一部作品,一年内竟能推出近十种重译版本。然而另一方面,比之实践一端,若论起重译研究,国内译界却显得寂寞多了,此外,在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也还存在着视角集中、方法单一等不尽人意之处,凡此等等,重译研究的途径或路径确乎亟待拓宽。鉴于此,本研究从博弈论角度切入重译问题探讨,虽无开启山林之意,却也不妨视为具有补偏救弊意义的尝试性探索。博弈论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始仅为应用数学分支之一,时至今日,该理论业已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题的探究,且已涉足到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或不妨说,博弈论将有望发展成为研究各种人类行为的普世性理论,亦未可知。二十世纪初期,国外即已有人开始尝试将博弈论思想应用于语言及翻译研究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辛提卡的“博弈语义论”、列维的“翻译即决策过程说”及格雷之于翻译博弈论思想的广泛思考。而反观国内,相关方面的专门研究目前则尚不多见。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及观念的重要性,而这一核心思想也恰恰吻合了重译活动的本体或本质特征。重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熟谙两种语言,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同时也更需要深刻理解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等多个主体的想法、立场与偏好,唯其如此,才能确保重译作品的质量及受众面。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论文创新性地将博弈论引入重译问题研究,以期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全新的视角:重译乃多方参与者依照规则相互博弈的过程,而并非随意或随机事件,也决非重译者仅凭“一己之好”而发起的语言转换活动。重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因而要论证重译的博弈属性,就必须首先证实翻译的博弈属性。本论文依据博弈论理论框架,从构成博弈的两个基本条件入手,以文本开放性观点、接受美学与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试就翻译活动中的博弈方构成及决策的相互依存性进行详细论证,从而确立翻译的博弈属性,并对翻译博弈主体“理性行为”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将进一步构建翻译博弈的博弈模式,将翻译博弈描述为以译者为中心、由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译者与翻译发起人、译者与翻译赞助人、译者和翻译批评人等五局双人子博弈所构成的总博弈。在这一模式中,译者作为公共博弈方参与了每一局双人子博弈,分别与其他博弈方进行了两两博弈。除译者外,其他博弈方之间并不直接发生博弈关系,而只是分别与译者开展双人子博弈。研究表明,重译博弈与翻译博弈区别如下:比之翻译博弈,重译博弈多了一局当下重译者与前译者之间的双人子博弈,重译博弈是一场总博弈,以当下重译者为中心,由六局双人子博弈所构成。在构成翻译博弈及重译博弈的每一局双人子博弈中,博弈双方皆不乏可供选择的策略与偏好收益,且博弈双方均会从己方策略空间中选择适当的策略,以实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对于各局双人子博弈中的博弈双方,我们都给予了相等的关注度,对博弈双方可供选择的策略及其所能获得的收益,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此同时,本论文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以证实上述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对重译博弈中的译者策略空间进行总结与归纳,本研究验证了重译的必然性及可行性,以期为重译实践中的译者策略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二、重译贵在创新——《名利场》两种译本的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译贵在创新——《名利场》两种译本的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2)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Method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Overview of Chu Ci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2.2.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t home
        2.2.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broad
    2.3 An Overview of Li Sao
    2.4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2.4.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at Home
        2.4.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Abroad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Introduction to Retranslation Theory
    3.2 Basic Ideas of Retranslation Theory
        3.2.1 Types of Retranslation
        3.2.2 Retranslation Hypotheses
        3.2.3 Reasons for Retranslation
    3.3 Application of Retransl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Quality
Chapter Four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Li Sao
    4.1 An Introduction to Hawkes’s and Zhuo’s Translations of Li Sao
    4.2 Formal and Semantic Accuracies in the Translations
        4.2.1 Formal Accuracy in the Translations
        4.2.1.1 Accuracy in Phonetic Structure
        4.2.1.2 Accuracy in Local Structure
        4.2.1.3 Accuracy in Global Structure
        4.2.2 Semantic Accuracy in the Translations
        4.2.3 Summary
    4.3 Features of Language Use in the Translations
        4.3.1 Hawkes’s Language Style
        4.3.2 Zhuo’s Language Style
        4.3.3 Summary
    4.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s
        4.4.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4.4.2 Translation Methods
        4.4.2.1 Literal Translation
        4.4.2.2 Annotation
        4.4.2.3 Transliteration
        4.4.2.4 Interpretation
        4.4.2.5 Generalization
        4.4.2.6 Omission
        4.4.3 Summary
    4.5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介

(3)《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名利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何为“插话”及其相关研究
    (三)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一、《名利场》中的插话类型
    (一)谈论作者小说观的插话
    (二)谈论小说情节进展的插话
    (三)谈论人物与社会的插话
    (四)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插话
二、《名利场》中插话的作用
    (一)引导读者的道德态度
    (二)调动读者的阅读参与
    (三)情节的缀联与裁剪
    (四)感伤氛围的营造
三、小说观、连载小说与插话
    (一)小说是作者与读者的谈话
    (二)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
    (三)读者与杂志连载小说
四、《名利场》中插话的渊源
    (一)叙事传统中的插话
    (二)戏剧中的“合唱”与小说插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tages
    2.2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ubjects
    2.3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Paradigm Theory Revisited
    3.3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tudies in Light of Paradigm Theory
    3.4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ight of Paradigm Theory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Applying Paradigm Theory to Research on Chinese Translation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4.1 Introduction
    4.2 Translation Criticism:An Essential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4.3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3.1 Literary Paradigm Evolving from Traditional Philological Paradigm
        4.3.2 Linguistic Paradigm:The Younger Paradigm in the New Era
        4.3.3 Cultural Paradigm:The Youngest Paradigm in the New Era
    4.4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Panorama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4.1 Diversity Patter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4.4.2 Negative Understanding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4.5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5.1 Diversity Patter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Unchanged
        4.5.2 Emergence of New Paradigm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Appendices
    附录A 文艺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B 语言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C 文化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D 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博士论文
    附录E 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着作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Published Article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名利场》在中国译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The Course of the Translations and Researche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3.1 Introduction to Vanity Fair
        3.1.1 About the Author---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3.1.2 About the Novel---Vanity Fair
    3.2 The Translations and Researche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3.2.1 The Early Period from 1926 to 1948
        3.2.2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from 1949 to 1966
        3.2.3 The Period of Prosperity from 1977 to 2014
Chapter 4 Theoretical Basis
    4.1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Norm Theory
    4.2 Chesterman's Norm Theory
        4.2.1 The Source of Norms
        4.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Norms
        4.2.3 Ethical Values Governing Translation Norms
Chapter 5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s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s
    5.1 Expectanc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5.1.1 Expectanc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26 to 1948
        5.1.2 Expectanc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49 to 1966
        5.1.3 Expectanc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77 to 2014
        5.1.4 Summary
    5.2 The Accountabilit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5.2.1 The Accountabilit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26 to 1948
        5.2.2 The Accountabilit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49 to 1966
        5.2.3 The Accountability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77 to 2014
        5.2.4 Summary
    5.3 The Communication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5.3.1 The Communication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26 to 1948
        5.3.2 The Communication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49 to 1966
        5.3.3 The Communication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from 1977 to 2014
        5.3.4 Summary
    5.4 The Relation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Vanity Fair in China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Study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Acknowledgements

(6)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评介综述
        2.1.1 评介观点:字真句确,忠实条畅
        2.1.2 译例选取:被割裂与孤立的重译
        2.1.3 评价视域:以原文为中心的视角
        2.1.4 小结
    2.2 傅东华翻译研究与批评述评
        2.2.1 翻译活动:以《飘》代全,研必论《飘》
        2.2.2 翻译风格:在《飘》光环下的行云流水
        2.2.3 翻译思想:“中国化”与不忠实的典型
        2.2.4 译史地位:《飘》留史册,译绩浮沉
        2.2.5 小结
    2.3 重译研究述评
        2.3.1 重译的定义与特性
        2.3.2 重译产生缘由述评
        2.3.3 重译个案研究述评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译随境迁 文从时变:傅东华翻译生涯的演变
    3.1 跌宕起伏:从文坛中心走向边缘
    3.2 顺势而为:傅东华的翻译活动变迁
        3.2.1 以中融西、形神兼弃的早期翻译实践(1913-1915)
        3.2.2 西译启智、以形役神的20-30年代翻译活动(1921-1939)
        3.2.3 消遣自娱,舍形求神的40年代翻译活动(1940-1949)
        3.2.4 译为新生,形神并求的解放后翻译活动(1949-1959)
        3.2.5 小结
    3.3 应时而变:傅东华的翻译思想发展
        3.3.1 收融结晶、译为艺术的翻译本质论
        3.3.2 译以启智、报国救文的翻译使命论
        3.3.3 忠实条畅、形神兼备的翻译标准论
        3.3.4 文白之变、译言载道的翻译语言观
        3.3.5 中西诗学、融汇抗衡的翻译审美论
        3.3.6 译之所始、译之所及的翻译读者观
        3.3.7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开二度 为异而译:左翼思潮下为革命初译,新政权中为人民重译
    4.1 《珍妮姑娘》的诞生与世界旅行
        4.1.1 原作创作好事多磨
        4.1.2 被柔化的作者本意
        4.1.3 应时而生的各国译介
    4.2 初译缘起:左翼思潮下,革新社会改革文学
        4.2.1 国际左翼思潮下的中国左翼运动和左翼编外成员傅东华
        4.2.2 左翼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契合
        4.2.3 左翼文学主张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共鸣
        4.2.4 大众语运动的倡导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融合
        4.2.5 赞助人中华书局的出版主张与傅东华文学理想的耦合
        4.2.6 提高读者鉴赏力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共振
    4.3 重译始末:建国之初,服务革命重塑文学
        4.3.1 无产阶级阵营中新中国的十七年和“问题作家”傅东华
        4.3.2 50年代新中国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磨合
        4.3.3 50年代文学的文学观念构建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转变
        4.3.4 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展开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谋和
        4.3.5 赞助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对傅东华创作计划的替代
        4.3.6 文艺化大众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嬗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涅盘重生 因译而异:从左翼思潮下的革命性到新政权中人民性
    5.1 译例分析:从《真妮姑娘》到《珍妮姑娘》的变奏
        5.1.1 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走近作者到走近读者
        5.1.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真实体现到刻意塑造
        5.1.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写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1.4 语文规范的构建:从兼收杂糅大众语到规范一统普通话
        5.1.5 小结
    5.2 成因分析:译者与语境的冲突与妥协
        5.2.1 读者与作者的抉择:从与作者共谋到向读者顺从
        5.2.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弱势影响到强势支配
        5.2.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据实直录到融合改写
        5.2.4 汉语规范的构建:从主导探索到顺从大局
        5.2.5 小结
    5.3 理论探究:重译的再思考
        5.3.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独特性
        5.3.2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研究的普遍性意义
        5.3.3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个案评价的普遍性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傅东华生平大事记
附录二:傅东华译事年表
附录三:傅东华着述年表
附录四:《珍妮姑娘》汉译本谱系图
附录五:Jennie Gerhardt翻译一览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7)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坛“多面手”萧乾
        1.1.1 萧乾的创作采编成就回顾
        1.1.2 萧乾的翻译生涯回顾
        1.1.3 萧乾的文学翻译素养
    1.2 萧乾翻译研究现状
        1.2.1 萧译研究回顾
        1.2.2 萧译研究总结及态势分析
        1.2.3 萧译研究不足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意义、素材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2 研究素材和方法
第二章 由“锺爱”到“系统”:萧乾的翻译选材观
    2.1 翻译选材的核心原则:“锺爱”和“系统”
    2.2 “锺爱”和“系统”原则之诠释学解读
    2.3 萧乾的翻译选材
    2.4 其它选材原则及实践:“弥空”和“大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由“研究”而“契合”:萧乾的译研结合观
    3.1 译研结合的基本观点
    3.2 译研结合的诠释学解读
    3.3 文学翻译视域下的文学研究
    3.4 萧乾对译研结合的践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由无“窜”到传“情”:萧乾的忠实观
    4.1 “忠实”以及忠实类翻译观
    4.2 “既是翻译,就得尊重原着”:“忠实观”内涵之一
        4.2.1 “绝不允许窜改原作”
        4.2.2 节译“还配不上忠实”
    4.3 忠实于原作的风格:“忠实观”内涵之二
        4.3.1 “得体论”由来
        4.3.2 “热”翻译和“冷”翻译
        4.3.3 “情感”:译者忠实之所在
        4.3.4 “美酒”不能换成“白开水”:论译者风格
    4.4 萧乾翻译实践举隅
        4.4.1 风格分析
        4.4.2 对讽刺和幽默风格的传达:《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4.4.3 对细腻风格的传达:《摇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由“流畅”到易解:萧乾的可读性思想
    5.1 可读性思想溯源:文学服务于大众
        5.1.1 “为人生”思想在创作中形成
        5.1.2 萧乾的大众读者观
    5.2. 论译文的流畅:可读性内涵之一
        5.2.1 消失的欧化色彩
        5.2.2 “起码得象中文”
        5.2.3 流畅观实践举隅
    5.3 论翻译中方言的使用:可读性内涵之二
        5.3.1 方言的分类及汉英方言比较
        5.3.2 方言“妙不可言”:使用方言的优势
        5.3.3 “恰如其分”和“能懂”:使用方言的原则
        5.3.4 方言翻译实践举隅
    5.4 “向导火炬”和“障碍累赘”:可读性内涵之三
        5.4.1 “详注”:精神上的“美德”
        5.4.2 赞同“尽量少注”
        5.4.3 做到“该注则注”
        5.4.4 注释翻译实例
    5.5 “为了阅读便利”:可读性内涵之四
    5.6 修订和重译:可读性内涵之五
        5.6.1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论译作修订
        5.6.2 更充分地领会原作精髓:论重译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由“合度”到“合流”:萧乾翻译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
    6.1 呈现“陌生”的前提
    6.2 文学翻译的第一层陌生
        6.2.1 传达作品的文学性
        6.2.2 翻译实践举隅
    6.3 文学翻译的第二层陌生
        6.3.1 传达作品的异域性
        6.3.2 关于“nipped the bud”的翻译
        6.3.3 翻译实践举隅
        6.3.4 避免过度归化,兼论成语的使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从“理解”到“表达”:萧乾翻译思想总结
    7.2 萧乾翻译思想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7.3 萧乾翻译思想的伦理透视
    7.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一:萧乾论(及)翻译的文章目录索引
附录二:本文中与萧乾进行翻译思想比较的中国翻译家索引
附录三:萧乾译事简表
附录四:萧乾其他译论摘要
附录五:文洁若先生访谈记
参考文献
后记

(8)文学作品中话语标记语所体现的元语用意识 ——以《名利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sis
    2.1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2.1.1 Previous Study
        2.1.2 Definition
        2.1.3 Indicators
    2.2 Discourse Markers
        2.2.1 Definition
        2.2.2 Classifications
        2.2.3 Features
    2.3 Vanity Fair
        2.3.1 Author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2.3.2 Highlights of the Story
        2.3.3 Previous Study on Vanity Fair
Chapter 3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dicated via Discourse Markers in Vanity Fair
    3.1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Relationship
        3.1.1 Establishing Discourse Relationship
        3.1.2 Establishing Status Relationship
    3.2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Topic
        3.2.1 Initiating a Topic
        3.2.2 Continuing a Topic
        3.2.3 Shifting a Topic
        3.2.4 Exhausting a Topic
    3.3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Language Flow
        3.3.1 Delaying Communication Time
        3.3.2 Indicating Information Scarcity
    3.4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Prompting Information
        3.4.1 Prompting the Unknown or Unnoticed Information
        3.4.2 Prompting the Mutual Knowledge
    3.5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Acknowledgement and Attitude
        3.5.1 To Indicate the Speaker's Evaluation or Estimation
        3.5.2 To Indicate the Speaker's Affirmative or Ascensive Attitude
        3.5.3 To Reflect the Speaker's Objective Cognition
        3.5.4 To Indicate the Speaker's Attitude Directly
    3.6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Indicating the Information Source
    3.7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3.7.1 To Connect the Mentioned Information
        3.7.2 To Introduc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4.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y

(9)原型理论观照下重译现象的动因 ——以《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2 研究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重译
    2.1 重译的内涵
    2.2 国内重译研究现状
        2.2.1 重译的必要性
        2.2.2 重译的学术价值
    2.3 重译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原型理论及其对重译研究的适用性
    3.1 原型理论简介
        3.1.1 哲学中的范畴理论
        3.1.2 原型的定义与特点
        3.1.2.1 原型的定义
        3.1.2.2 原型的特点
    3.2 原型理论对重译研究的适用性
第四章 :重译现象的原型观
    4.1 原型视角下的翻译
        4.1.1 原语样例和译语样例
        4.1.2 原语原型和译语原型
    4.2 《双城记》和四个中译本介绍
        4.2.1 《双城记》简介
        4.2.2 《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简介
    4.3 原型视角下的重译
        4.3.1 共时层面的重译
        4.3.2 历时层面的重译
        4.3.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重译的深层动因
    5.2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0)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重译历史的简要回顾
        1.2.2 我国重译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不足
    1.3 研究视角的选择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2 重译研究文献综述
    2.1. 翻译研究中的“重译”、“转译”与“复译”
    2.2 重译研究途径梳理
        2.2.1 重译目的论
        2.2.2 重译操纵说
        2.2.3 重译伦理学
    2.3 重译研究的性质与方法
3 博弈论及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3.1 博弈论简介
        3.1.1 博弈的定义和要素
        3.1.2 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
        3.1.3 博弈的分类
        3.1.4 博弈论的两个经典模型
        3.1.5 博弈论中的“理性人”假设
    3.2 国外博弈论视角下的语言及翻译研究
        3.2.1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3.2.2 辛提卡的“博弈语义论”
        3.2.3 列维的“翻译即决策过程说”
        3.2.4 格雷对翻译博弈论思想的发展
    3.3 国内翻译博弈论研究现状
        3.3.1 翻译博弈论介评
        3.3.2 归化、异化之博弈
        3.3.3 博弈论观照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4 重译的博弈性质
    4.1 Game Theory 与“博弈论”
    4.2 重译的博弈属性
    4.3 重译博弈的要素:定义与特点
    4.4 重译博弈中译者的理性行为
5 当下重译者在重译博弈中的策略空间
    5.1 翻译中的博弈与重译中的博弈
    5.2 当下重译者在重译博弈中的身份
    5.3 当下重译者在各局子博弈中的策略
        5.3.1 相对于原文作者的策略
        5.3.2 相对于译文读者的策略
        5.3.3 相对于翻译发起人的策略
        5.3.4 相对于翻译赞助人的策略
        5.3.5 相对于翻译批评人的策略
        5.3.6 相对于前译者的策略
    5.4 博弈关系综合限定的重译者策略空间
    5.5 策略空间之实践意义
6 结语
    6.1 研究回顾
    6.2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拓展空间
主要参考书目

四、重译贵在创新——《名利场》两种译本的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Vanity Fair两个中译版本的比较与分析[J]. 王小忠. 文教资料, 2020(27)
  • [2]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D]. 胡静雯. 长江大学, 2019(11)
  • [3]《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D]. 王婷. 兰州大学, 2018(11)
  • [4]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D]. 李秀. 山东大学, 2016(02)
  • [5]《名利场》在中国译介的研究[D]. 杨雪.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6]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D]. 陆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D]. 李小蓓.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文学作品中话语标记语所体现的元语用意识 ——以《名利场》为例[D]. 马富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2)
  • [9]原型理论观照下重译现象的动因 ——以《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为例[D]. 万耀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
  • [10]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 赵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重译更有价值创新——《名利场》两译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