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音乐名着巡礼 各类协奏曲补充(三十一)(论文文献综述)
郑季文[1](2021)在《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与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文化符号学理论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艺术语言所构成的文学文本是本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着名思想家、语言符号学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ихаилМихайловичБахтин,1895—1975)提出的“时空体”不仅是指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统一体,也是指内容和形式层面的统一体。可以说,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是自莱辛以来对小说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阐释理论的总结、深化和创新,本论文旨在通过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视角,研究由村上春树小说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努力探索一条村上春树文学文本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路径。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既是日本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艺术呈现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特征,这不仅表现了作家在其创作历程中艺术追求和审美思考的变化和发展,还反映出作家不变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本质。相关研究史表明:学界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文体特色等方面研究村上春树小说的成果较多,而聚焦其作品的时空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认为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与空间,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村上春树小说的基本时空建构展开研究。本文在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以其时空体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同时结合多种相关研究方法,从整体上阐明村上春树小说中影响其创作意义生成机制的时间、空间和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建构特征和建构意义,进而重点解决如下四个研究问题:第一、时空体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及其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是怎样的?第二、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三、村上春树小说空间时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四、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认为时空体在形象塑造、情节建构、思想和艺术互动等文本的基本意义生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理论强调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与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即小说中的时间建构需要通过空间中的具体事物来表达,而空间建构则需要纳入时间的流动性之中去看待。小说文本中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密不可分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所关注的重点,该理论为分析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建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它能够较好地阐释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本质属性。针对研究目标,本论文选取村上春树在其三个创作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是:《且听风吟》(1979)《奇鸟行状录》(1994—1995)以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为保证语料的丰富性,本文还将《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去中国的小船》(1983)《列克星敦的幽灵》(1996)《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没有女人的男人们》(2014)《刺杀骑士团长》(2017)等时空特色鲜明的作品列入辅助研究对象。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本论文回溯了时空体的理论渊源,概括该理论的基本要旨,厘清了时空体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时所遵循的方法路径,将时空体理论的研究路径总结为:时间→空间→时空体,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第二、本论文解读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时间的空间化建构,探明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一条从“传奇时间”到“历史时间”的发展模式。其小说的情节结构也随其时间建构模式的演化而更加具有逻辑性,小说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和真实,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愈发深刻。在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演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基本建构特征——时间的空间化。根据巴赫金的分析,时间的空间化正是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使时间能够在空间中表现出来,进而让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了直观性和可认识性。第三、本论文探讨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可以发现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具有从“他人空间”到“模拟现实空间”的建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建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其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转向第三人称,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而在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模式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空间的时间化。空间的时间化特征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空间与时间统一起来,使其能够回溯人或事物的过去,分析其当下状态并展望其未来。这使得村上春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社会历史的局限,为未来的时空敞开大门。第四、本论文研究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的时空体建构,其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呈现出从“他人时空中的人物形象”到“模拟现实时空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演变。在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之一——超然性。超然性使村上春树的作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创作背景的历史文化语境,而且还能脱离语境的束缚产生出超然物外的特征,从而使其文本具备意义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除了超然性,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还具有另一种建构特征——时空发展性。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性构成了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力,促使其作品不断创新、不断成长。因而其作品的意义也能够无限生成,最终形成一种不断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本研究表明,在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影响下村上春树作品的时空体能够产生出自我批判、自我继承和自我发展的建构特征,进而构成一种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该特征使村上春树的作品犹如一副可以自由组合的积木,如何搭建积木会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丰富和拓展了村上春树小说文本的意义解读空间。通过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时间化以及时空体的构建特征探讨村上春树作品的意义衍生机制,这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理解村上春树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也有利于拓展时空体理论的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相互佐证,以时空体理论的方式转译出村上春树作品的美之所在。
张煜欣[2](2020)在《舒曼《阿贝格变奏曲》探究》文中提出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所作《钢琴变奏曲》用来评价浪漫主义时期变奏曲的发展现状——繁盛时期的变奏曲已然快要结束,任何音乐体裁的创作都不像变奏曲方面存在许多庸俗陈腐的内容,曾经一段时期至少还可以听到一些虽简单,却相对完美的变奏作品,而现在听到的全是一些像掺了水的溶液一样稀薄的变奏,甚至还有那些“缪勒”或“梅叶尔”类音乐被运用其中,如此发展趋势使舒曼难以忍受,他不仅用冷言冷语对当时德国变奏曲音乐中狭窄的保守思想和庸俗的美学倾向予以抨击,而且开始尝试创作变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除舒曼最初的二十三部钢琴音乐中所包含的三部变奏曲体裁作品外,麦克科尔还从舒曼其他创作中整理出另外六部变奏曲,虽然它们或已遗失,或仅有片段留存,但可以得此结论:舒曼对变奏曲这一体裁极为在意,《阿贝格变奏曲》作为他的第一部钢琴变奏体裁作品,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以《阿贝格变奏曲》为研究内容,将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起源和根据、文献综述及论文背景、目的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则详细阐述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及创作简介,舒曼的变奏曲介绍及变奏曲的历史发展演变。第三部分研究《阿贝格变奏曲》的音乐文本,并着重阐述作品《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舒曼对变奏手法的继承与发扬。第四部分主要从音乐美学的批评标准和审美价值两个角度描写该变奏曲,以此来揭示此曲的现实价值。
李诣谳[3](2020)在《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是德国着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本文选取其于1925年创作的作品《乐队协奏曲》进行研究。《乐队协奏曲》创作于魏玛共和国时期,这是德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以“新客观性”艺术潮流为特点,《乐队协奏曲》也因而表现出鲜明的“新客观性”风格。在体裁上,《乐队协奏曲》具有开创意义,它是历史上首部乐队协奏曲作品。文章将在音乐分析之上,对《乐队协奏曲》的风格与体裁特征做具体归纳。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作品的创作语境,涉及欣德米特早期创作概观、“新客观性”潮流,并将《乐队协奏曲》与欣德米特同时期的另一部作品《室内乐》相关联。第二章将对作品进行细致的音乐分析。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详细讨论该作品的风格和体裁问题。
张敏[4](2020)在《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的影响》文中指出“偶然音乐”这一术语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对它的释义为“作曲和(或)演奏不完全由作曲家决定的音乐”。它的出现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强烈影响,但它所受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前人关于偶然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偶然音乐技法的创作意义或偶然音乐思维的美学价值这两个方面,本文拟从体裁角度着眼,对偶然音乐思维加以审视,探讨它对于协奏曲的形式结构和体裁原则产生的影响。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研究偶然音乐思维的本质、表现和总体效应。这是对偶然音乐思维的正面界定和剖析,论及了它兴起的历史背景,它在音高、时间、节奏、曲式、空间和音乐表情记号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便为后文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探讨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形式结构的影响。论述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作曲家(涉及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协奏曲如何受到偶然音乐思维所影响、其间体现的差异及其原因。第三章剖析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体裁原则的影响。论述了协奏曲核心体裁原则(即兴元素与炫技原则、协作方式与主体互应原则、织体构造与音响对比原则、奏鸣曲式思维原则)如何受到偶然音乐思维的影响,以及这一思维的普遍意义。
冯晓曼[5](2018)在《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台湾地区现行高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以增深大陆同行对台湾音乐教育的了解,便于未来海峡两岸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三版台湾高中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类内容、实践类内容、聆听类内容为研究主体,主要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比较法、实地调研等方法,试图探索台湾高中音乐教材的特点。首先对台湾地区2008年颁布的高中音乐课纲进行研究,概括其教材改革思路与编写依据。再分别对三版音乐教材进行深入而系统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兼具国际化、开放化、流行化以及本土化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中外音乐史观、多元文化观以及本土文化观,强调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其他能力,如团体协作、媒体运用能力、创造力、自主探究能力等。且西方音乐名词、术语、歌曲翻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与大陆地区不同,各个版本教材的翻译不尽相同。另外,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具有明显的“去中国化”倾向,且将中国音乐放置于“世界音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金经言[6](2017)在《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作者曾于20多年前对1949—1992年间我国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做过综述,本文现再对1993—2015年间我国内地的音乐理论类译着作一概述,统计了相关译着380余部,并以"丛书所收各种译着"和"各学科主要译着"两部分对其中200多部译着作内容简介,为读者提供了巨量信息,是一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苏超[7](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高舒[8](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陈习[9](2011)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萌芽、成长、并逐步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本文以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百年历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文献学、分析学等方法,对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实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总结,对在音乐创作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音乐家及其作品做客观的介绍与评价,对音乐创作中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作曲技法、民族化手法等作了较为具体的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力求详尽地勾勒出我国20世纪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努力探寻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以及未来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戴俊超[10](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二、20世纪音乐名着巡礼 各类协奏曲补充(三十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音乐名着巡礼 各类协奏曲补充(三十一)(论文提纲范文)
(1)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中国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日本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 |
第一节 时空体的基本概念:时空体的渊源及要旨 |
第二节 时空体的研究路径:时间→空间→时空体 |
第三节 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 |
第三章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 |
第一节 传奇时间的非线性逻辑 |
第二节 集体时间的中间性特征 |
第三节 历史时间的模拟现实感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
第四章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的时间化建构 |
第一节 他人空间中的传奇时间 |
第二节 多维空间中的集体时间 |
第三节 模拟现实空间中的历史时间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
第五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建构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他人时空体建构 |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多维时空体建构 |
第三节 主人公形象的模拟现实时空体建构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脉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舒曼《阿贝格变奏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选题起源及依据 |
文献综述及背景 |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二、舒曼及其变奏曲 |
(一)关于舒曼 |
1.舒曼生平简介 |
2.舒曼创作简介 |
(二)舒曼之变奏曲 |
1.变奏曲的衍变 |
2.“善变”的舒曼 |
三、《阿贝格变奏曲》文本分析 |
(一)关于《阿贝格变奏曲》 |
1.创作背景 |
2.变奏的继承与发展 |
(二)《阿贝格变奏曲》的音乐文本 |
1.“物化”文本 |
2.“动态”文本 |
3.文本的“存在”意义 |
四、《阿贝格变奏曲》之“美” |
(一)《阿贝格变奏曲》之批评标准 |
1.外在性标准 |
2.内在性标准 |
(二)《阿贝格变奏曲》之审美价值 |
1.审美意识及想象 |
2.审美感知及体验 |
3.审美评价及感悟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欣德米特早期创作概观 |
一、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双重身份 |
二、一战时期的创作 |
三、战后创作的转向 |
第二节 “新客观性”(New Objectivity)潮流 |
一、产生背景 |
二、在欣德米特作品中的体现 |
三、与新古典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节 四首《室内乐》的前期探索 |
第二章 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音乐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大协奏曲遗风 |
一、利都奈罗段 |
(一)音高设计 |
(二)纵向织体 |
二、间插段 |
(一)乐器与音色 |
(二)与利都奈罗段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第三乐章——为木管而作的进行曲 |
一、乐章概述 |
二、木管乐器音响特色 |
三、主题设计 |
第三节 二、四乐章分析——多层线性运动 |
一、线性对位与线性运动 |
二、第二乐章分析 |
(一)三个主要乐思 |
(二)三个主要乐思的纵向结合 |
(三)《第一室内乐》中的先现 |
三、固定旋律——第四乐章分析 |
第三章 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风格与体裁的进一步探索 |
第一节 “新客观性”潮流下的音乐风格 |
一、“新客观性”之本质 |
二、《乐队协奏曲》“新客观性”的四个表现特征 |
第二节 《乐队协奏曲》的体裁探索 |
一、《乐队协奏曲》对协奏曲形式的开拓 |
(一)为乐队整体写作的协奏曲 |
(二)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与巴洛克时期乐队协奏曲的区别与联系.. |
二、《乐队协奏曲》体裁写作的三个特征 |
三、《乐队协奏曲》之后乐队协奏曲体裁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欣德米特早期创作 |
附录二 20世纪重要的乐队协奏曲作品 |
(4)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设想 |
第一章 偶然音乐思维的本质、表现与总体效应 |
第一节 偶然音乐思维的本质 |
一 缘起的历史背景 |
二 蕴含的哲学思想 |
三 与即兴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 |
第二节 偶然音乐思维的表现 |
一 音高维度 |
二 时间维度 |
三 节奏维度 |
四 曲式维度 |
五 空间维度 |
六 表情记号及其他方面 |
第三节 偶然音乐思维的总体效应 |
一 接受者 |
二 怀疑者 |
三 对其他音乐现象的影响 |
第二章 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形式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协奏曲的历史发展 |
一 协奏曲体裁在西方的兴起与流变 |
第二节 保守型:协奏曲在欧洲所受的影响 |
一 以鲁托斯拉夫斯基为代表的波兰作曲家 |
二 以施尼特凯和杰尼索夫为代表的俄国作曲家 |
第三节 开放型:协奏曲在美国所受的影响 |
一 以约翰·凯奇为代表的美国作曲家 |
第四节 升华型:协奏曲在中、日所受的影响 |
一 以谭盾等为代表的中国作曲家 |
二 以武满彻等为代表的日本作曲家 |
第三章 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体裁原则的影响 |
第一节 偶然音乐思维影响下的协奏曲体裁原则 |
一 即兴元素与炫技原则 |
二 协作方式与主体互应原则 |
三 织体构造与音响对比原则 |
四 奏鸣曲式原则 |
第二节 偶然音乐思维的普遍性 |
一 在中国的源头 |
二 在日本的延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 英文文献 |
二 中文文献 |
致谢 |
(5)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台湾学者对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的研究 |
(二) 大陆学者对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本分析法 |
(二) 数据统计法 |
(三) 比较法 |
第一章 台湾现行高中音乐课纲研究 |
第一节 高中音乐课纲的内容分析 |
一、音乐课程目标分析——知、能、创、审美与尊重多元文化 |
二、核心能力分析——音乐运用、体验、创作、品味与文化 |
三、核心主题内容分析——乐理、唱奏、创作、欣赏 |
第二节 实施要点分析 |
第二章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三民、华兴、泰宇版为例 |
第一节 三版教材编排顺序特点 |
一、三民版教材编排顺序 |
二、华兴版教材编排顺序 |
三、泰宇版教材编排顺序 |
第二节 三版教材编排之异同比较 |
第三章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内容研究——以三民、华兴、泰宇版为例 |
第一节 知识类内容分析 |
一、三民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
(一) 音乐知识 |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
(三) 曲式知识分析 |
(四) 乐理知识分析 |
二、华兴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
(一) 音乐知识 |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
(三) 曲式知识分析 |
(四) 乐理知识分析 |
三、泰宇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
(一) 音乐知识 |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
(三) 曲式知识分析 |
(四) 乐理知识分析 |
四、三版教材知识类内容异同比较 |
(一) 主要部分的比重不同 |
(一) 难易程度不同 |
第二节 三版音乐教材实践类内容分析 |
一、三民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
(一) 视唱练耳练习 |
(二) 演唱 |
(三) 即兴与创作 |
(四)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
二、华兴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
(一) 视唱练耳练习 |
(二) 演唱 |
(三) 即兴与创作 |
(四)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
三、泰宇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
(一) 演唱 |
(二) 即兴与创作 |
(三)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
四、三版教材歌唱实践类内容异同比较 |
(一) 三版教材演唱歌曲数量比较 |
(二) 三版教材演唱歌曲相似度比较 |
(三) 难易程度比较 |
第三节 三版教材聆听类内容分析 |
一、三民版欣赏曲目 |
二、华兴版欣赏曲目 |
三、泰宇版欣赏曲目 |
四、三版欣赏曲目异同比较 |
(一) 三版教材欣赏曲目数量比较 |
(二) 三版教材欣赏曲目相似度比较 |
第四节 三版教材其他类内容分析 |
一、音乐与多媒体 |
二、思考类问题 |
三、手工类实践 |
四、前导组体分析 |
第四章 台湾高中三版音乐教材的编辑特点 |
第一节 图片与内容的配合 |
一、建筑、雕塑类图片 |
二、音乐相关图片 |
三、自然风景图片 |
四、谱例的图片 |
五、人物的图片 |
六、画作的图片 |
七、电影、音乐剧图片 |
八、专辑的图片 |
九、剧院的图片 |
第二节 语言引人入胜 |
第三节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
一、古典艺术音乐与现代音乐生活相结合 |
二、音乐知识与现代音乐生活相结合 |
第四节 注重自主探究 |
第五章 两岸比较视域下高中音乐教材的差异 |
第一节 两岸比较视域下西方音乐翻译差异 |
一、人名翻译不同 |
二、曲名翻译不同 |
三、音乐术语翻译不同 |
四、同一歌曲,翻译不同 |
五、台湾音乐教材中多原文注释 |
第二节 两岸高中教材异同、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
一、两岸高中教材异同 |
(一) 台湾教材集中化、大陆教材分模块 |
(二) 大陆教材传统音乐多,台湾教材大陆传统音乐少 |
(三) 大陆教材当代创作音乐多,台湾教材大陆当代创作音乐少 |
(四) 台湾教材大陆音乐家介绍少,台湾地区音乐家介绍多 |
(五) 大陆教材传统音乐知识多,台湾教材大陆传统音乐知识少 |
二、两岸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
(一) 大陆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
(二)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
结论 |
一、西方化价值取向 |
二、本土化价值取向 |
三、开放化价值取向 |
四、“去中国化”价值取向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丛书所收各种译着 |
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着译丛》 |
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音译丛》(杨立青主编) |
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着作译丛》(洛秦主编) |
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音乐译丛》 |
五、人民音乐出版社《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着文库》 |
六、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理论名着译丛》 |
七、《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 |
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俄耳甫斯音乐译丛》 |
九、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 |
十、人民音乐出版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
十一、其他丛书 |
1.《音乐名着译丛》 |
2.《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 |
3.《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 |
4.《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 |
5.《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 |
6.《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 |
7.《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 |
8.《世界音乐经典系列》 |
9.《音乐经典文丛》 |
1 0.《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 |
1 1.《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 |
1 2.《东方编译所译丛》 |
1 3.《大美译丛》 |
1 4.《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 |
1 5. 其他丛书 |
第二部分各学科主要译着 |
一、音乐美学 |
二、音乐社会学 |
三、音乐史学 |
四、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学 |
五、音乐教育学 |
六、基本乐理和技术理论 |
七、中国音乐 |
八、人物 |
九、其他 |
十、词典 |
作者附言: |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政策资料 |
二 学界研究 |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
一 结构设置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意义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西方影响 |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
第二节 乐改思路 |
一 称谓差异 |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
小结 |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
第一节 1900—1949 |
第二节 1949—2000 |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
小结 |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分类说明 |
第二节 吹管乐器 |
一 笛类 |
二 笙类 |
三 埙 |
四 唢呐 |
五 箫、排箫 |
六 新篪 |
七 尺八 |
八 其他 |
第三节 拉弦乐器 |
一 二胡 |
二 板胡 |
三 四胡 |
四 大筒 |
五 轧筝 |
六 幢琴 |
七 革胡 |
八 雷琴 |
九 高胡 |
十 京二胡 |
十一 拉阮 |
十二 坠新胡 |
十三 宛胡 |
十四 古瓶胡 |
十五 三胡 |
十六 其他 |
第四节 弹拨乐器 |
一 扬琴 |
二 琴 |
三 筝 |
四 琵琶 |
五 阮 |
六 三弦 |
七 柳琴 |
八 月琴 |
九 箜篌 |
十 豫琴 |
十一 浪琴 |
第五节 打击乐器 |
一 鼓 |
二 响铜乐器 |
三 编磬 |
四 其他 |
第六节 其他改革 |
一 材质改革 |
二 工艺改进 |
三 乐器创制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改革内容 |
一 吹管乐器 |
二 拉弦乐器 |
三 弹拨乐器 |
四 打击乐器 |
第二节 总体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状况 |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
一 振动方式 |
二 外形、共鸣箱体 |
第三节 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
一 称谓需要标准 |
二 材质需要标准 |
三 性能需要标准 |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
一 推广途径 |
二 推广效果 |
小结 |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
一 独奏 |
二 乐队 |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
一 演奏法 |
二 创作 |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
四 其他 |
小结 |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
一 乐器本身 |
二 地方乐种 |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 |
1 图表索引 |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
(9)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借西乐之体,展鸿鹄之志——孕育时期(1920年之前) |
第一节 创作准备阶段 |
一、宫廷的小提琴音乐 |
二、教堂及教会学校的小提琴音乐 |
三、社会的小提琴音乐 |
第二节 创作初始阶段 |
一、最初的尝试——萧友梅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 |
二、洋为中用——司徒梦岩的演奏实践 |
三、独奏音乐的开创----李四光的《行路难》 |
第三节 早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创作技法——对西欧传统作曲理论的直接继承 |
二、创作题材——以爱国救亡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 |
小结 |
第二章 袭西乐之技,抒爱国之情——成长时期(1920-1949年) |
第一节 两类代表性作曲家:"海归"与"广式" |
一、马思聪、冼星海等"海归"作曲家 |
二、吕文成、尹自重等"广式"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成长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爱国情怀为主 |
二、体裁形式——以中小型作品为主 |
三、创作技法——以西方传统技法为主 |
四、民族化语言——以引用民歌音调素材为主 |
小结 |
第三章 融中西之长,谱时代颂歌——探索时期(1950—1978年) |
第一节 两代代表性作曲家:新生代与老一辈 |
一、新中国培养的作曲家 |
二、老一辈"海归"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探索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歌颂性为主 |
二、体裁形式——以标题性小品为主 |
三、创作技法——以简约性手法为主 |
四、民族化语言——以模拟化器乐表现手法为主 |
小结 |
第四章 彰个性之美,展多元风采——繁荣时期(1979—2008年) |
第一节 两域代表性作曲家:教育与创作 |
一、小提琴教育领域的作曲家 |
二、专业创作领域的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风俗民风为主的多元并存 |
二、体裁形式——以室内乐为主的多元并存 |
三、创作技法——以尝试现代技法为主的多元并存 |
四、民族化手法——以提炼民族音调元素为主的多元并存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 |
一、递进式的历史演进 |
二、标题性的创作倾向 |
三、民族化的创作追求 |
四、经典性作品的缺乏 |
五、非均衡性的区域发展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思考 |
一、坚持民族化取向 |
二、突出思想内涵的时代性 |
三、兼顾艺术价值与社会效应 |
四、形成创作与演奏的互动机制 |
五、建立一支成熟的、专业化的创作队伍 |
六、构建音乐创作的"体系化"理论 |
附录1:曲谱与节目单图片 |
附录2:中国留学生赴外学习小提琴情况表 |
附录3:演奏会目录表 |
附录4:小提琴作品简明表 |
附录5: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关的论文资料表 |
附录6:1978-2008年间正式发行的小提琴曲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10)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概述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
2、三皇会 |
3、长春会 |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
1、光裕公所 |
2、光裕社 |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
1、艺人训练班 |
2、改进会与研究会 |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
2、说唱艺人救国会 |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
1、清末宫廷剧团 |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
1、富连成班 |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
1、精忠庙 |
2、正乐育化会 |
3、秦腔易俗社 |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
1、戏社与剧社 |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
3、雪声剧团 |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
1、自娱型器乐班社 |
2、琴社组织 |
3、雅集社 |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
1、风俗型器乐班社 |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
1、传统型音乐班社 |
2、江南丝竹社团 |
3、广东音乐社团 |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
1、改进型音乐社团 |
2、大同乐会 |
3、国乐改进社 |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
1、音乐讲习会 |
2、音乐传习所 |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
1、乐友社 |
2、乐艺社 |
3、音乐艺文社 |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
1、流行乐队组织 |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
3、上海新兴音乐社 |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
3、中华交响乐团 |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
1、历史背景 |
2、发展过程 |
3、活动特点 |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
1、历史背景 |
2、左翼音乐社团 |
3、新音乐运动社团 |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
1、民众歌咏会 |
2、武汉合唱团 |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
1、救亡演剧队 |
2、抗敌演剧队 |
3、抗敌演剧宣传队 |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
1、军乐队与警乐队 |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
3、八路军战斗剧社 |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
2、中华美育会 |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
2、南国社的演变 |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
1、租界的历史 |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
余论 |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世纪音乐名着巡礼 各类协奏曲补充(三十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D]. 郑季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舒曼《阿贝格变奏曲》探究[D]. 张煜欣.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3]欣德米特《乐队协奏曲》研究[D]. 李诣谳.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4]偶然音乐思维对协奏曲的影响[D]. 张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D]. 冯晓曼.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J]. 金经言.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8]“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9]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 陈习.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