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技术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东娅[1](2019)在《基于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神经网络空间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红外成像的空间目标识别是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远距离空间目标的红外成像为点目标,仅能获取目标辐射强度序列。如何从中提取目标的形状和姿态运动等特征信息,进行有效的点目标识别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智能化作战需求的牵引下,本课题基于空间点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时间序列,开展了神经网络空间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建模及形状与姿态反演。对目标表面温度和姿态运动等特征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建立了目标投影面积模型和红外辐射强度序列模型。针对模型对影响目标辐射强度序列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生成了四类典型目标的辐射强度序列,作为后续进行识别研究的数据基础。运用基于高斯映射图的目标形状表示方法,通过投影面积序列对凸体目标的形状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实现了目标形状反演。进一步进行目标的形状和姿态参数联合估计,针对微动参数的非凸目标函数,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对目标形状和姿态参数进行了有效估计,从而实现了目标形状和姿态的反演。第二,基于独立随机循环神经网络的目标分类研究。根据远距离空间目标识别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随机循环神经网络的目标分类算法。独立随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一方面通过调整隐含层结构,使得隐含层神经元相互独立,解决了梯度消失和爆炸的问题,增强了处理长序列的能力,有利于学习较长序列样本的特征用于分类;另一方面,在输入空间引入历史信息,提高了模型的记忆能力和推广性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模型的分类能力。在UCR公用数据集以及空间目标的仿真数据集上进行算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独立随机循环神经网络相较于基本循环神经网络显着增强了分类性能和对噪声的鲁棒性。第三,基于半监督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针对在带标签数据受限情况下的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强度时间序列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有效解决了训练过程中的模式崩溃问题,提高了判别器和生成器的性能。针对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稳定和不收敛等问题,提出了特征匹配和虚拟批量标准化两项改进措施。通过仿真实验对半监督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和生成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能有效实现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分类,并且对噪声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同时生成的样本和真实样本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王璐[2](2013)在《政治话语权下的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研究》文中认为战略防御计划(SDI)是冷战后期美国历史上涉及学科领域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科学工程。该计划是在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崛起、前苏联政坛动荡的背景下实施的。它标志着美国核战略由“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生存”。战略防御计划不仅带动全球以导弹防御技术为核心的空天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美苏军备竞赛走向尾声。本文借助美国国会解密档案及大量政府文献,采用历史学文献批判、案例分析等方法,并援引皮尔克的政治情境塑造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导弹防御政策的发展轨迹,探讨战略防御计划背后的国内政治决策与美苏政治博弈。文章从20世纪60年代初写起,以导弹防御史和美苏冷战史为大背景,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考察战略防御计划在人类历史中的必然性,分析现代军事技术的符号功能,阐释战略防御计划出台过程中象征意义的政治建构历程。在此基础上,以雷克雅未克会晤和《中程核力量条约》的签订为转折点,论证象征意义在美苏争霸格局中的变化情况,揭示美国政府如何利用战略防御计划对前苏联实施象征政治,并探索政治因素对战略防御计划乃至美国科技决策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正确判断美国科技政策的战略意图,并为我国的科技决策提供有益思考。
熊哲[3](2009)在《核武器伦理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核武器的出现,标志着核时代的来临。核武器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首次使用,使人类充分认识到了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从此核战争犹如悬挂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核军备控制以及核扩散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解决朝鲜核问题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核材料、核人才扩散严重等等。尤其是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后,加紧发展、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使国际核军控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对核武器伦理提出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论文做的工作主要有:明确了核武器伦理的内涵,并对提出该概念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还对核武器伦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对国际核军备控制进行了伦理考量;从时间维度对冷战期间及冷战后核扩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在对从伦理角度分析防止核扩散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如何防止核扩散的途径;对当前美国加紧发展和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的深层伦理原因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对国际核军控的未来影响。
史仁杰[4](2007)在《雷达反导与林肯实验室》文中研究指明对林肯实验室55年来的工作——主要是导弹防御,包括反弹道导弹和反巡航导弹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简单介绍在1958年前实验室在防空领域,特别是远程雷达和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BMEWS)中的工作,重点介绍1958年至今在弹道导弹防御(BMD)中,特别是在目标识别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后对实验室1977年重返防空,从事反巡航导弹方面的工作作了介绍,以图表形式对实验室的全面工作概貌作简单介绍。最后论述了作者的几点认识。
钟荣焕[5](2006)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使用的红外技术》文中提出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着重介绍这两种系统中使用到的红外技术。
李宇宙,薛红[6](2006)在《硝烟弥漫外太空——全球“天军”建设扫描》文中研究表明
马骏声[7](2006)在《聚焦弹道导弹攻防技术的热点》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弹道导弹攻防技术的各个热点,对在外大气层反导拦截的方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技术挑战,包括多种传感器融合算法、高速成像识别控制技术、机动技术以及电子对抗技术在弹道导弹上的应用等。
李小军[8](2006)在《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文中指出导弹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最佳运载工具,导弹的扩散给人类生存和国际安全带来了现实威胁,是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安全议题,导弹控制机制则是国际社会治理导弹扩散的重要选项。在美国的主导和默许下,国际社会创立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防止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准则”(ICOC)、“防扩散安全倡议”(PSI)和“全球导弹监控机制”(GCS),其中MTCR是导弹控制的核心机制,ICOC、PSI和GCS是导弹控制的准机制。核心机制与准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导弹控制体系。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分析现有导弹控制制度控制内容、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对导弹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寻找导弹控制制度功效低下的症结,指出未来导弹控制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和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将力求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尝试建立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导弹控制研究的技术性、法理性和实践性很强,国内外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实证性研究,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为评估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控制功效,本文把国际机制引入导弹控制领域,尝试为导弹控制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对导弹扩散和导弹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西方学者对导弹扩散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无赖国家”、“导弹供应国”和第三世界国家身上,没有关注或很少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导弹扩散,没有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对导弹扩散应负的主要国际责任;没有从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家与地区、横向扩散与纵向扩散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导弹扩散问题;西方学者只把MTCR看作导弹控制的唯一核心机制,不认为ICOC、PSI和GCS是导弹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克服这些研究缺陷的基础上,力争对导弹扩散和导弹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三是观点上有所突破。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歧视性看作是MTCR的主要制度缺陷。三大准机制的创立旨在克服和超越MTCR的缺陷,但努力的结果是制造出了更大的缺陷。因此,本文认为歧视性安排是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基础,如果完全消除歧视性,现有的导弹控制体系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全文近20万字,主要内容包括引论、正文三部分和结论。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在分析和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论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是评估国际机制功能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为评估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功效提供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遴选和界定国际机制概念的基础上,从国际机制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局限性三个方面建构理论框架,最后分析了运用国际机制研究导弹控制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概述了导弹扩散的历史与现状,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导弹扩散的动因,是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论文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分析了导弹扩散的历史与现状。在国家层次上,论文选取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在地区层次上,论文选取南亚、中东和东北亚三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导弹大国和热点地区导弹扩散的分析,基本勾勒出全球导弹扩散的概貌。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导弹扩散的理论解释、导弹扩散的美国因素和导弹扩散的现实诱因三个方面探讨了导弹扩散的动因和根源。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研究了导弹控制的核心机制和三大准机制。MTCR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创立的,论文分析了美国导弹防扩散政策的形成对MTCR创立的影响,机制目标的实现路径,MTCR框架下的国家出口控制,MTCR与中国的关系。三大准机制旨在克服和超越MTCR的缺陷,论文从机制创立的背景、机制控制内容和决策程序等方面对准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导弹控制体系的绩效评估。论文运用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案例研究方法,从有效性、局限性和合法性方面对现有导弹控制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绩效评估。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歧视性安排是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基础;第二、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控制功效总体低下;第三、导弹扩散的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第四、导弹控制的未来是建立全面的条约机制。
冯德军[9](2006)在《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弹道中段是导弹防御(MD)系统目标识别最具挑战性的阶段,雷达是中段最主要的传感器,其目标识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MD系统中段目标识别的总体水平。深入开展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研究,对于发展我国新体制雷达探测技术及增强我国弹道导弹生存和突防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军事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源于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总装国防预研项目等多项项目。论文以弹道导弹突防为研究背景,以中段目标群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弹道中段目标的雷达特性、弹道中段目标的特征提取方法、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方法和评估方法等多项关键技术。论文充分利用了微波暗室测量数据并通过逼真的战情仿真,构造了弹道目标识别的动态仿真平台,在若干典型战情下进行了目标特性、特征提取、目标识别和评估研究。在研究中注重所提取特征的物理意义及所提出识别和评估方法的工程可实现性,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果。雷达目标特性研究是雷达特征提取的基石。为此,论文首先研究了中段目标的雷达特性。在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弹道中段目标的运动特性,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学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测量数据,对中段目标的静态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中段目标动态散射特性的仿真方法,该方法能逼真反映中段目标的雷达散射特性。最后,通过所提出的方法分析了弹头和诱饵的窄带和宽带特性。特征提取是雷达目标识别的关键环节,能否提取出物理意义清晰、可分性强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的成功与否。论文根据中段目标群的运动特性和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特征提取方法,其中包括基于窄带序列的RCS周期特征估计方法、基于单个回波和回波序列的运动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单个宽带回波的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及基于非高斯模型的结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目标的章动(或翻滚)周期、速度、径向距离、长度等物理意义清晰的特征,为后续的识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弹道目标进行ISAR成像是当前弹道目标特征提取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根据中段目标高速飞行的特点及宽带回波全去斜处理的工作方式,详细论述了对高速目标距离像的展宽补偿方法和残余相位补偿方法,提出了对弹道目标进行ISAR超分辨成像的酉ESPRIT方法,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成像质量、提高成像效率。接着,论文分析了中段目标的ISAR成像距离及成像积累时间。最后,通过对实测弹头和缩比模型的成像,分析了弹头类目标的ISAR图像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弹头类目标的I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识别器设计与评估是目标识别的中心环节。论文根据弹道目标识别特点,设计了两种识别器:基于多特征综合的模糊识别器和基于分类树的识别器。在特征评估方面,提出了基于可分测度的评估方法和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估方法;在识别评估方面,提出了基于置信度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基于ROC曲线的评估方法。论文紧紧围绕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在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弹道中段目标的运动特点,通过结合微波暗室测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弹道目标动态散射特性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可构造逼真的空间目标识别电磁环境,有效解决弹道目标识别研究中的数据缺乏问题;2.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了弹道中段目标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获取目标运动特性、结构特征的多种新方法,这些物理意义清晰的特征获取为后续的目标识别奠定了良好基础;3.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弹道中段目标的ISAR成像及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酉ESPRIT超分辨成像算法,估算了成像距离和成像积累时间,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成像分析了弹头类目标的ISAR图像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特征提取方法;4.针对弹道目标识别先验信息相对缺乏的特点,设计了两种分类器:基于多特征综合的模糊分类器和基于分类树的分类器,这两种方法均只需要相对简单的先验信息,适用于弹道真假目标识别场景;5.开展了弹道目标特征及识别方法评估研究,提出了基于可分性测度的特征评估、基于置信度的识别可靠性评估等多种方法,为分类器的设计、组合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行手段。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论文通过仿真手段并充分利用已有测量数据,进行了大量仿真试验,着力使所提出的方法得到验证。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本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实际项目需求,而大多数研究成果也已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兵[10](2005)在《光学图像末制导中的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文中提出图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系统中的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是动能拦截武器实现远距离拦截来袭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动能拦截器的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学序列图像为处理对象,系统研究了其中的点目标的检测、特征分析与提取方法以及识别(威胁程度评估)算法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序列图像中低信噪比运动点目标的检测算法及其性能分析。根据点目标运动轨迹的连续性特征,提出了改进DPA(动态规划算法)能量累加和轨迹关联匹配相结合的检测算法。针对直接DPA能量累加算法存在能量扩散的缺点,采用限定搜索窗的DPA能量累加算法,在减小目标能量扩散程度的同时,提高了累加图像后的目标信噪比。针对轨迹关联匹配算法中的轨迹预测误差大的问题,采用多点最小二乘(LS)线性预测器加以改进,减小了轨迹的预测位置误差,提高了目标轨迹的检测概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具有良好的硬件实现结构的同时,可有效的完成检测低信噪比运动点目标的任务。针对多波段条件下的目标融合检测问题,采用并行分布式序贯融合算法对各通道的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并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序贯融合检测算法。空间弹道目标的光学强度序列分析与识别特征的提取。根据空间弹道目标的光学与运动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进动旋转的弹头和翻滚运动的诱饵的光学强度序列信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采用双周期性函数来表示该光学强度信号,以反映弹头和诱饵在运动特性和表面辐射特征方面的差异。论文还研究了使用双波段红外辐射强度数据测量弹道目标等效温度的方法,根据弹头与诱饵对应点目标的等效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取出三个温度特征参数,并设计了对应的判决准则用于区分弹头与诱饵。弹载动态点目标识别系统与识别算法。空间拦截交战过程中的动态目标识别是对候选目标进行威胁程度评估并进行最大威胁程度判决的过程。根据拦截过程中获取目标信息的动态性,提出了管理动态目标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处理动态目标识别信息的模型。针对弹头与诱饵的识别算法问题,提出基于FIR-TDNN分类器的动态点目标识别算法,直接对目标时域光学强度序列进行处理,获得每个候选目标的威胁程度,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二、红外技术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技术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神经网络空间目标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目标红外识别系统 |
1.2.2 红外辐射强度模型 |
1.2.3 空间目标红外特性分析 |
1.2.4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目标识别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目标辐射强度序列建模及形状与姿态反演 |
2.1 引言 |
2.2 空间目标特性分析与建模 |
2.2.1 目标表面温度场模型 |
2.2.2 目标姿态运动模型 |
2.3 辐射强度模型仿真与分析 |
2.3.1 辐射强度模型 |
2.3.2 投影面积模型 |
2.3.3 序列仿真与分析 |
2.4 目标参数估计与形状反演 |
2.4.1 基于高斯映射图的目标形状表示 |
2.4.2 参数估计方法 |
2.4.3 形状反演仿真实验 |
2.5 形状和姿态反演 |
2.5.1 估计问题描述 |
2.5.2 形状和姿态估计与反演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独立随机循环神经网络的目标分类 |
3.1 引言 |
3.2 基本RNN算法 |
3.2.1 RNN结构分析 |
3.2.2 RNN训练过程 |
3.2.3 基于RNN的红外辐射强度序列分类实验 |
3.3 改进的RNN模型 |
3.3.1 形状分类任务分析 |
3.3.2 IndRNN模型 |
3.3.3 RRNN模型 |
3.3.4 IRRNN整体结构 |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1 IndRNN处理长序列性能实验 |
3.4.2 UCR数据集分类实验 |
3.4.3 空间目标辐射序列分类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监督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目标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生成式对抗网络 |
4.2.1 GAN原理 |
4.2.2 GAN网络训练 |
4.2.3 DCGAN模型 |
4.3 半监督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序列分类 |
4.3.1 SGAN网络结构与训练过程 |
4.3.2 SACGAN模型结构与仿真 |
4.3.3 SACGAN改进技术 |
4.3.4 生成样本的评价标准 |
4.4 仿真实验与模型分析 |
4.4.1 网络参数设置 |
4.4.2 UCR数据集分类实验 |
4.4.3 辐射强度时间序列分类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政治话语权下的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的研究阶段与标志性成果 |
1.2.2 国外学术界主要研究方向与核心议题 |
1.2.3 国内学术界研究概况 |
1.2.4 前人已解决问题及本文任务 |
1.3 本文的研究资料及相关说明 |
1.3.1 研究资料 |
1.3.2 相关说明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战略防御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 |
2.1 战略防御计划出台的政治背景 |
2.1.1 冷战僵持与国际政治态势 |
2.1.2 美国国内围绕核政策的质疑与反对 |
2.1.3 里根政府新国防科技战略意图的萌生 |
2.2 战略防御计划出台的经济背景 |
2.2.1 里根第一任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2.2.2 里根政府的国防开支及军事科研投入 |
2.2.3 美苏同期军事投入对比 |
2.3 战略防御计划出台的科技背景 |
2.3.1 美国导弹防御领域的科技积淀 |
2.3.2 美苏同期军事技术实力对比 |
2.3.3 军事技术工具价值与符号价值的共显 |
第三章 战略防御计划的政治建构 |
3.1 战略防御计划中的政治博弈 |
3.1.1 政党之争:共和党与民主党 |
3.1.2 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之争:总统与国会议员 |
3.1.3 白宫内部之争:强硬派与务实派 |
3.2 政治情境下的科学界反馈 |
3.2.1 政治试探与科学界的最初反应 |
3.2.2 NSDD119 号文件与科学家的分化 |
3.2.3 政治对科学家的影响 |
3.3 知情同意下的公众参与 |
3.3.1 公众与科学界的隔阂 |
3.3.2 政府对公众的引导方式 |
3.3.3 有限知情同意下的公众表态 |
第四章 战略防御计划的象征意义 |
4.1 从象征国家安全到象征国家利益:雷克雅未克会晤 |
4.1.1 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基调 |
4.1.2 战略防御计划对会晤进程的扭转 |
4.1.3 白宫的舆论掌控 |
4.2 从象征国家利益到象征国际形象:《中程核力量条约》 |
4.2.1 《中程核力量条约》的签订与战略防御计划政治预期的实现 |
4.2.2 国会政治之 SDI 计划与 ABM 条约 |
4.2.3 科技规划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4.3 象征政治在战略防御计划中的应用 |
4.3.1 象征政治及其实施路径 |
4.3.2 象征政治成功实施的原因 |
4.3.3 政治策略的象征意义与实际意义 |
第五章 战略防御计划对科技政策的影响 |
5.1 战略防御计划的军转民尝试 |
5.1.1 《CRADA》法的颁布与 SDI 研究成果转化 |
5.1.2 军事技术社会运行的阻力 |
5.1.3 导弹防御技术战略价值的弱化 |
5.1.4 军转民尝试的启示 |
5.2 信息技术与现代战争的结合 |
5.2.1 从信息高速公路到“数字地球” |
5.2.2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 |
5.2.3 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 |
5.3 SDI 的政府抉择:导弹防御政策的调整与克林顿政府的转变 |
5.3.1 布什政府的调整与导弹防御的新征程 |
5.3.2 从战略防御计划到国防信息高速公路 |
5.3.3 美国政府视域中的科技政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论文重要人物履历简表 |
附录 B 论文缩略语一览表 |
附录 C 论文主题大事记一览表 |
附录 D 论文主要人名中英对照表 |
附录 E 美国国家防务支出一览表(1945-2011) |
附录 F 美国国防部维修、研发、建设支出一览表(1978-2011) |
附录 G 有关战略防御计划的部分问卷调查 |
(3)核武器伦理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武器伦理再研究的必要性 |
2.1 核武器伦理的概念 |
2.2 明确核武器伦理概念的必要性 |
2.3 传统核武器伦理的主要内容 |
2.4 冷战后核武器伦理关注重点的变化是对其再研究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 核军备控制伦理问题再研究 |
3.1 核军备控制的相关概念及其方式 |
3.2 二战后国际核军备控制的演变 |
3.3 冷战时期国际上关于核军控问题的主流伦理观点 |
3.4 核军备控制的伦理考量 |
3.5 国际核军备控制前景及有效途径 |
第四章 核扩散及其伦理忧思 |
4.1 核扩散概念及世界核扩散的发展历程 |
4.2 深层思索:核扩散难以防止的原因 |
4.3 从伦理角度分析防止核扩散的必要性、正当性 |
4.4 从理论上防止核扩散的可能途径 |
4.5 国际核扩散问题的前景及新安全观 |
第五章 美国加紧发展、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及其伦理分析 |
5.1 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的历史演变 |
5.2 反弹道导弹条约(ABM)——从签订到修改再到美国单方面毁约 |
5.3 美国大力发展BMD 的伦理背景 |
5.4 美国大力发展BMD 为何不得人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雷达反导与林肯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防空系统 |
1.1 实验室的演变 |
1.2 鳕鱼角计划 |
1.3 赛其 (SAGE) 防空体系 |
1.4 远程早期警戒 (DEW) |
1.5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 |
1.5.1 首部超千公里监视雷达[3] |
1.5.2 磨石山 (Millstone Hill) 雷达[4] |
1.5.3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BMEWS) |
2 弹道导弹防御 |
2.1 两大事件促使实验室改变方向 |
2.2 再入物理计划 |
2.2.1 再入模拟靶场 (RSR) |
2.2.2 阿部克尔雷达观测先锋火箭 |
2.2.3 雅典娜导弹和AMRAD雷达 |
2.3 反导靶场KREMS和PRESS计划 |
2.3.1 曲得克斯 (Tradex) 雷达 |
2.3.2 阿塔依尔 (ALTAIR) 雷达 |
2.3.3 奥尔柯 (ALCOR) 雷达[8, 11, 12] |
2.3.4 毫米波雷达 (mmw) [8, 11, 14] |
2.4 林肯空间监示组合体 (LSSC) |
2.4.1 赫斯台克 (Haystack) 雷达 |
2.4.2 远距离图像雷达 (LRIR) |
2.4.3 射电天文应用的升级改造 |
2.4.4 赫斯台克辅助雷达 (HAX) |
2.4.5 火池激光雷达 (Firepond) |
3 目标识别技术 |
3.1 目标再入环境 |
3.2 目标数据库 |
3.3 目标识别技术 |
4 武器系统及相控阵技术 |
4.1 在THAAD中的作用[1] |
4.2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 |
(1) 目标识别 |
(2) 靶场支持、测量和数据分析 |
(3) 国外导弹数据收集 |
(4) 体系结构的研究 |
4.3 相控阵技术[19] |
4.3.1 理论研究 |
4.3.2 相阵元件发展 |
4.3.3 超导铁氧体移相器 |
4.3.4 固态相控阵T/R模块 |
5 反巡航导弹[21] |
5.1 预先研究 |
5.1.1 空中飞行器生存评估 |
(1) 杂波测量 |
(2) 低角传播测量 |
(3) 火控试验 |
(4) VHF仪表雷达 |
(5) 机载导引头试验台 (ASTB) |
5.1.2 雷达发展:雷达监视技术 |
5.2 武器系统[23] |
6 实验室工作概貌 |
7 几点认识 |
(1) 创新精神。 |
(2) 50年锲而不舍最终解决目标识别问题。 |
(3) 身份特殊, 权限大。 |
(4) 有两个自己的大型雷达群。 |
(5) 重视国外导弹数据的收集分析。 |
(6) 极重视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 |
(7) 旧雷达的升级改造。 |
(8) 关键技术在手。 |
(6)硝烟弥漫外太空——全球“天军”建设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 控制太空就等于控制了地球 |
2 美国先行一步 |
2.1 星球大战计划出师未捷 |
2.2 否定全球, 风云再起 |
2.3 小计划大目标 |
2.4 秘密储备太空战人才 |
3 俄罗斯不甘示弱 |
3.1 针锋相对不退让 |
3.2 寻求重点找突破 |
4 欧洲跃跃欲试 |
4.1 发展“伽利略”勾通大欧洲 |
4.2 研发侦察卫星监控全球 |
5 日本蠢蠢欲动 |
6 印度雄心勃勃 |
6.1 筹建天基力量 |
6.2 秘研航天飞机技术 |
6.3 努力开发载人航天技术 |
6.4 大力培养太空软件人才 |
6.5 积极寻求大国协作 |
7 结 语 |
(7)聚焦弹道导弹攻防技术的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NMD系统的防御对象 |
3 反导拦截器的多种数据应用及控制技术 |
3.1 反导拦截器的多种数据融合技术 |
3.2 反导拦截器高速成像识别控制技术 |
4 机动弹头的发展 |
5 多弹头技术 |
6 电子对抗在弹头突防技术的应用 |
6.1 指导思想 |
6.2 基本原则 |
(1) 在整个突防系统中, 与其它技术相比, 应以电子对抗技术为主要手段。 |
(2) 在电子对抗的各个阶段中, 大气层外的干扰与大气层内的干扰相比, 应以大气层外的干扰为主。 |
(3) 在大气层外的干扰中, 消极干扰与积极干扰相比, 应以消极干扰为主。 |
(4) 一点措施:建立一个干扰体系, 实施综合干扰技术。 |
7 结束语 |
(8)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缩写词汇表 |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前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与创新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部分 国际机制理论与导弹扩散 |
第一章 国际机制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国际机制的概念分析 |
第二节 评估国际机制功能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国际机制引入导弹控制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导弹扩散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导弹扩散概述 |
第二节 导弹拥有国的导弹扩散 |
第三节 热点地区的导弹扩散 |
第三章 导弹扩散的动因 |
第一节 导弹扩散的理论解释 |
第二节 导弹扩散的美国因素 |
第三节 导弹扩散的现实诱因 |
第二部分 导弹控制体系 |
第四章 导弹控制的核心机制(MTCR) |
第一节 MTCR的创立与发展 |
第二节 机制目标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MTCR框架下的国家出口控制 |
第四节 MTCR与中国的关系 |
第五章 导弹控制的准机制安排 |
第一节 “防止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准则”(ICOC) |
第二节 “防扩散安全倡议”(PSI) |
第三节 “全球导弹监控机制”(GCS) |
第三部分 导弹控制制度的绩效评估 |
第六章 核心机制的绩效评估 |
第一节 机制的有效性:以巴西为例 |
第二节 机制成员资格的横向扩展 |
第三节 机制的制度缺陷 |
第四节 技术阻禁的限度:以印度为例 |
第七章 准机制安排的绩效评估 |
第一节 ICOC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第二节 PSI的合法性及其危机 |
第三节 GCS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结论 |
一、歧视性安排是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基础 |
二、现有导弹控制体系的控制功效总体低下 |
三、导弹扩散的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
四、导弹控制的未来是建立全面的条约机制 |
附录 |
附录一:导弹的分类 |
附录二:中国对多边防扩散出口控制机制的参与 |
附录三:《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 |
附录四:《防止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准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弹道目标的运动特点和识别挑战 |
1.2.1 弹道导弹的运动特点 |
1.2.2 弹道目标的识别挑战 |
1.3 反导系统中的雷达目标识别技术 |
1.3.1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概述 |
1.3.2 弹道目标雷达识别研究现状与不足 |
1.4 目标识别评估技术 |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弹道中段目标雷达特性 |
2.1 引言 |
2.2 弹道中段目标的运动特性及其建模 |
2.2.1 弹道中段目标的弹道特性 |
2.2.2 弹头的自旋和章动特性 |
2.3 弹道中段目标的窄带雷达特性 |
2.3.1 概述 |
2.3.2 弹头的静态散射特性 |
2.3.3 弹头的动态散射特性 |
2.3.4 诱饵的窄带散射特性 |
2.4 弹道中段目标的宽带雷达特性 |
2.4.1 弹头的静态特性 |
2.4.2 弹头的动态特性 |
2.4.3 诱饵的宽带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道中段目标雷达特征提取 |
3.1 引言 |
3.2 基于窄带RCS序列的周期特征提取 |
3.2.1 中段目标窄带RCS周期特性 |
3.2.2 RCS周期估计方法 |
3.2.3 基于CAUTOC和CAMDF的RCS周期估计方法 |
3.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单个宽带回波的目标运动特征提取 |
3.3.1 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STFRETCH处理方法 |
3.3.2 宽带线性调频脉冲照射下的运动目标回波特点 |
3.3.3 用单个宽带回波提取目标距离和速度特征 |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基于宽带回波的目标结构特征提取 |
3.4.1 基于盖氏圆盘法的散射中心估计 |
3.4.2 散射中心特征提取方法 |
3.4.3 基于距离像的目标长度特征提取 |
3.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基于宽带回波序列的运动特征提取 |
3.5.1 目标径向距离和速度特征提取 |
3.5.2 目标长度变化周期特征提取 |
3.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基于非高斯模型的距离像结构特征提取 |
3.6.1 物理统计非高斯模型 |
3.6.2 模型参数估计 |
3.6.3 对弹头类目标的建模结果 |
3.6.4 单极化下的特征提取 |
3.6.5 全极化下的特征提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道中段目标ISAR成像 |
4.1 引言 |
4.2 高速运动对距离像展宽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 |
4.2.1 高速运动对距离像的影响 |
4.2.2 弹头高速运动产生的距离像展宽补偿方法 |
4.2.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3 高速运动对距离像相位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 |
4.3.1 STRETCH处理的残余相位 |
4.3.2 高速目标解调频处理的相位特性 |
4.3.3 影响残余相位的因素 |
4.3.4 高速目标解调频处理的相位补偿方法 |
4.3.5 利用包络对齐补偿残余相位变化 |
4.3.6 本节小结 |
4.4 弹道中段目标超分辨成像 |
4.4.1 ESPRIT超分辨成像 |
4.4.2 酉ESPRIT超分辨成像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ISAR成像距离分析 |
4.5.1 互相关运动补偿的二次压缩原理 |
4.5.2 运动补偿的信噪比要求 |
4.5.3 ISAR成像距离估算 |
4.6 弹道中段ISAR成像积累时间 |
4.6.1 姿态平稳时的成像积累时间 |
4.6.2 调姿情况下的成像积累时间 |
4.6.3 姿态控制方式对成像积累时间的影响 |
4.7 弹头类目标ISAR图像分析 |
4.7.1 弹头类目标的ISAR图像特点 |
4.7.2 弹头类目标ISAR特征提取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弹道目标识别方法与性能评估 |
5.1 引言 |
5.2 弹道中段目标雷达特征评估 |
5.2.1 特征评估的基本方法 |
5.2.2 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特征可分性评估 |
5.2.3 基于模糊理论的特征可分性评估 |
5.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多特征综合的模糊识别方法 |
5.3.1 模糊识别方法 |
5.3.2 多特征线性集成 |
5.3.3 连续识别融合 |
5.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分类树的识别方法 |
5.4.1 分类树的基本原理 |
5.4.2 弹道目标识别分类树构造 |
5.4.3 模糊分类树 |
5.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识别系统可靠性评估 |
5.5.1 可靠性评估的一般方法 |
5.5.2 最近邻分类器的置信度估计 |
5.5.3 真假目标识别置信度评估 |
5.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6 基于ROC曲线的识别性能评估 |
5.6.1 Neyman-Pearson决策规则 |
5.6.2 采用ROC曲线评估分类器性能 |
5.6.3 采用ROC曲线对分类器比较及优化 |
5.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1.1 主要工作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6.2.1 弹道目标雷达识别的发展趋势 |
6.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光学图像末制导中的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动能拦截器的组成及其主要特点 |
1.1.2 动能拦截器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应用 |
1.1.3 动能拦截器导引头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
1.2 图像末制导系统中的信息处理算法特点与研究现状 |
1.2.1 图像末制导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流程 |
1.2.2 图像序列中的低信噪比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 |
1.2.3 空间目标光学特性分析与识别特征提取 |
1.2.4 空间拦截作战中的动态目标识别算法 |
1.2.5 多波段探测条件下的目标融合检测与识别算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序列图像中低信噪比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及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点目标信号模型与多帧检测模型 |
2.2.1 点目标信号模型与假设条件 |
2.2.2 点目标运动模型 |
2.2.3 点目标检测模型 |
2.3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算法(DPA)的点目标能量累积算法 |
2.3.1 目标运动状态的优化问题与DPA 优化求解过程 |
2.3.2 基于DPA 的序列图像中运动点目标的检测算法 |
2.3.3 递归最大值滤波器的“能量扩散”现象分析与改进算法 |
2.3.4 算法性能分析与参数的选取 |
2.4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预测-匹配的轨迹关联检测算法 |
2.4.1 基于LS 方向预测的轨迹关联算法 |
2.4.2 轨迹关联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择 |
2.4.3 轨迹关联预测-匹配的原理性仿真实验 |
2.5 综合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2.5.1 综合仿真实验 |
2.5.2 仿真实验结果 |
2.5.3 实验结果分析 |
2.6 多波段条件下的并行分布式序贯融合检测算法及性能分析 |
2.6.1 并行分布式序贯融合检测算法的结构 |
2.6.2 最优序贯融合算法的设计 |
2.6.3 相同局部检测器时的最优融合算法 |
2.6.4 分布式序贯融合检测算法性能的仿真实验 |
2.6.5 三波段分布式序贯融合检测算法的仿真实验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空间弹道目标的光学强度序列分析与识别特征提取 |
3.1 引言 |
3.2 动能拦截器的空间拦截交战环境 |
3.2.1 外层空间环境的光学特征 |
3.2.2 探测器视场内的目标群 |
3.3 空间弹道目标光学强度信号分析 |
3.3.1 弹道目标的运动姿态变化对光学强度信号的影响规律 |
3.3.2 弹头与诱饵的辐射强度函数 |
3.4 弹道目标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和特征参数的提取 |
3.4.1 双波段红外测温的方法 |
3.4.2 弹头与诱饵的等效温度特征参数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弹载动态点目标识别系统与识别算法 |
4.1 引言 |
4.2 弹载动态目标识别系统设计 |
4.2.1 目标记录数据的动态管理方法 |
4.2.2 动态目标识别系统的结构 |
4.3 有限脉冲响应-时延神经网络 |
4.3.1 FIR-TDNN 的网络结构 |
4.3.2 FIR-TDNN 的瞬时误差反传训练算法 |
4.3.3 基于FIR-TDNN 的动态时间序列表达能力的仿真实验 |
4.4 基于FIR-TDNN 分类器的动态时域点目标识别算法 |
4.4.1 基于FIR-TDNN 的动态目标识别算法的结构 |
4.4.2 输入观测特征数据的规整化方法 |
4.4.3 输出威胁程度指标量序列的递归融合处理 |
4.5 仿真识别实验与性能分析 |
4.5.1 仿真弹头识别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2 T1 参数对网络识别性能的影响 |
4.5.3 实验结论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红外技术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神经网络空间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 吴东娅.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2]政治话语权下的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研究[D]. 王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3]核武器伦理再研究[D]. 熊哲.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5)
- [4]雷达反导与林肯实验室[J]. 史仁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7(11)
- [5]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使用的红外技术[J]. 钟荣焕. 激光与红外, 2006(S1)
- [6]硝烟弥漫外太空——全球“天军”建设扫描[J]. 李宇宙,薛红. 飞航导弹, 2006(11)
- [7]聚焦弹道导弹攻防技术的热点[J]. 马骏声. 航天电子对抗, 2006(05)
- [8]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 李小军. 复旦大学, 2006(02)
- [9]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研究[D]. 冯德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6)
- [10]光学图像末制导中的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D]. 张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