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唐雪[1](2021)在《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涵盖的一个要点,在倡导全民美育、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特殊媒介,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也在不断挖掘古诗词与审美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审美素养价值。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审美素养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并且其中只有少量的研究是将关注点放在小学阶段,整体上来看,所研究的内容实践价值丰富而理论价值匮乏。本研究拟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尝试建构起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以期对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实践途径提供标准和参照,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完善和提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核心概念;第二章分别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结合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剖析出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五个要素,为后面章节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对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古诗词蕴含的审美因素;第四章着重研究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及优秀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课例,从审美素养的视角对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等进行观察、整理并分析,试图发现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没有设计出合理、系统、明确的指向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五章首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维度框架进行建构,由此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再辅之以对应学段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设计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提供一些标准参考和实践指导。
邹红燕[2](2021)在《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缺位问题及剖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本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从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角度进行论述。第二章尝试通过从小学古诗词教学特征和教材中出现的数量及选文情况等方面去把握小学古诗词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的联系,于此挖掘出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古诗词教学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正向联系。第三章中以实习学校R小学为调查场域,通过采用两种调查方式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一种是以R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的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另一种是面向语文教师展开访谈,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问卷及教师访谈的结果进行整理,以期能较为完整地了解目前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第四章中总结了根据调查后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语言方面:强调背诵默写,忽视诵读价值;思维方面:直接灌输诗意,缺乏学生探究;审美方面: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审美体验;文化方面:局限教材古诗,文化素养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去剖析问题的成因,得出如下的结论:目前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在语言层面,师生缺乏对古诗词语言特点的感知;在思维层面,师生缺乏对古诗词思维提升的探究;在审美层面,师生缺乏对古诗词审美特质的体悟;在文化层面,师生缺乏对古诗词文化传承的拓展。第五章是从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培育学生语言素养方面,提出诵读吟咏、读写结合;在培育学生思维素养方面,提出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在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方面,提出对比阅读、创设情境;在培育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提出开展诗词活动、探究历史故事等。第六章是对本研究所做的总结以及展望。
韦袁竹[3](2021)在《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代优秀的文化和内容蕴藏在古典诗词之中,而诵读是表现古典诗词魅力的最好方式,学生能够通过诵读诵出蕴含在古典诗词中的真情实感,传达出巨大的社会内容。小学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古诗词情感。在小学阶段,诵读古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点,应当予以重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内容,主要阐述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阐述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从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必要性、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作用以及目的三大方面阐述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性。第三章是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教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的情况,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真实的反馈,以课堂观察了解小学古诗诵读教学课堂情况。课堂观察将观课议课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课堂观察量表为观察工具,结合课堂观察量表观察课堂、分析课堂、评价课堂。课堂观察主要从课堂诵读目标、诵读形式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呈现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第四章是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调查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了解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课堂现状,阐述当前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当前古诗词诵读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五章是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本着针对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对策的态度,从提升教师古诗词诵读教学能力、优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堂现状以及增强古诗词诵读教学效果三大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为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提供参考。
曹欣[4](2020)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文中认为生活中小学生出现的伤害自己及他人,用残忍的手段对待动物等不正当处理情绪事件频频发生,被社会大众所关注。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对生命教育有了确切的要求。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含有极其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但由于学校教育中依旧存在重视学生学科成绩,忽视学生生命教育的现象,最终影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及正确生命观的形成。鉴于此,本研究深度思考了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要素,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个维度,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探索,并挖掘古诗词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要素,从而证明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行性。通过对分别偏重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篇古诗词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古诗词影响学生生命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相应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本研究论述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小学生对生命的教育的迫切需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优势及实施生命教育有何理论依据三个方面。第二,本研究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现实考察,从确立考察对象,聚焦核心问题,设计考察方案,呈现考察结果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三,本研究分析了生命教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两部分内容。第四,根据现存问题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材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以期对教师实践操作提供帮助。
彭咏梅[5](2020)在《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情感、丰富的哲理给人们以情感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中国传统诗词是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也占据着一方天地,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对小学不同学段的诗词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要求“低学段的学生诵读浅显的诗歌;高学段的学生能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去诵读经典诗词,并感受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还对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提出了要求,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古诗词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提出许多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自发地创新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群文阅读教学法则是其中被广大教师较为认可的一种阅读教学法。群文阅读教学法倡导多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既是内容上的多篇,又是主题和类型上的多样。在解决语文阅读“教”与“学”矛盾的过程中,群文阅读对实现课标有关阅读量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显着价值。群文阅读如何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教学进行结合、如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改善古诗词学习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以下方面展开了研究:第一部分是对群文阅读理论的研究,包括群文阅读的概念、理论基础、重要价值;第二部分是对目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包括对教师古诗词教学方法、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三部分是对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议题的设计、组文的方法、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第四部分对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全流程以课例的形式进行设计与展示,最终证明新教学思路与计划的可行性。本文对目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构,对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提出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思路与方法,为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婧[6](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的要求,顺应了我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有条不紊顺利展开的基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的提高。然而,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设计时难以把握古诗设计的深度,容易出现把小学古诗课堂变为诗词翻译课或诗文赏析课的现象。本研究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出发,综述了国内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及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发现古诗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但针对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少。伴随着我国核心素养理论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引导古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逆向设计模式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特点和一般方法,理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整体步骤。第二部分:选取K小学四年级4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K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学习情况;选取该年级9名教师进行教师访谈,了解目前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第二,古诗教学必须进行预习阶段设计;第三,古诗教学设计中缺少较为直观的教学评价;第四,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已有认知。第三部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古进行古诗分析,结合现有古诗分类和小学阶段统编版古诗特点将小学阶段古诗分为画面类、情感类、节令类和说理类;第二步,从一般特征分析、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和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三个角度进行学情分析;第三步,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标;第四步,依据逆向设计模式确定评价方式,并根据GRASPS架构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第五步,按照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的顺序,根据四种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教学偏重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第四部分:以《宿新市徐公店》和《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两诗为例,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并实施。分析教学实施的效果可以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具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显着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学生表达美、鉴赏美的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更为积极,掌握更为牢固的特点。同时,根据在教学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评测表中的自评和他评应变调整至课后,巩固阶段进行和评价任务设计要适当简化,教学过程需根据学生具体表现适当调整的实施建议。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不多,本论文将核心素养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模式,对丰富核心素养理论和提高小学古诗教学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斌[7](2020)在《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诗词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具有精炼的语言、优美的词句以及和谐的韵律等特点。随着2017年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正式投入使用,这版教材无论是在选文还是编排结构方面都与人教版有很大区别。从入选的古诗词来看,篇目大幅增加,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贴近自然与实际,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认同,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体验的增强。但是,从调查发现,小学阶段古诗词阅读现状令人堪忧,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们必须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来优化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形态,虽已被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鉴于此种精神,本文将以古诗词为切入点,基于小学高段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文山州西畴县董马乡S小学高段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段古诗词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然后来分析群文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化策略。研究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缘由,群文阅读相关研究做综述,以及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是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概述部分。在此部分,将对古诗词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小学高段及教育部统编版教材等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群文阅读的特点,价值,以及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的第三部分是对小学高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成因分析,研究的第四部分是在对前期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中的古诗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并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本地区古诗词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付超楠[8](2020)在《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并要求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既有利于保证课程资源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以古诗词教学中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开展研究。本文总体上要探讨三个问题:其一,音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是否喜爱与接受?其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是否得到了足够多的重视?其三,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有没有合适的方法?通过对昆明市省级示范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调查得出:第一,学校运用古诗词歌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学生对音乐这一课程资源接受度较高。第三,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出现的问题有:教师在使用音乐作为课程资源时有待进一步重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当以古诗词中的音乐特性、小学生年龄特点、古诗词主题为依据。第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遵循有效性、非专业性、适应性和文化传承四个原则。第三,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可借鉴名师优质课案例、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真实地了解音乐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
罗晓艳[9](2020)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新课标落实状况研究 ——以长沙市开福区J小学中高段教学为对象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当前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增选了大量的古诗词,或许这就是最有力说明。那么,新课标自实施以来,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情况如何,这成为当今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以J小学为分析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课堂观察法及文本分析法从古诗词教学设计、课堂活动、课外拓展和教学评价四方面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古诗词教学在新课标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本着“做最好的自己”办学宗旨的J小学,致力于打造一所滋养童心激扬生命的优质学校。但分析调查结果时发现,该校在古诗词教学方面仍存在如下误区与偏差:古诗词教学设计能力欠缺、古诗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古诗词课外练习指导缺位和古诗词教学评价落后。针对J小学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论文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从语文教育之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对教师提出四点教学建议:完善课标理念,改进教学设计;摒弃功利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开展课外拓展,指向教学远效;立足综合评价,丰富教学内容。本研究通过分析J校新课标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落实状况,以此为基础,希望能促进该校古诗词教学的进步,并为其他教师教学做参考。
李宝娟[10](2020)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秋,由教育部主持编制的小学语文教材开始使用,因该版教材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主持编制的,并且全国通用,因此,也被称为“通用教材”或“部编教材”“部编版”,2019年秋,部编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相比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中的传统文化篇目大幅增加,古诗词的比例也随之增大,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也随之迎来了新格局。祖国语言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肩负起培养学生读书、认字、写话之类的基本语言技能,因而,小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显得尤为突出,即便在学习古代诗文时,识字、读写之类的语言技能训练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诗歌中的情感因素、意境营造等内在的人文特性,不论是从教者,还是学习者,都在有意无意间被识字之类工具属性任务稀释了,有的则是被悉数冲走了。然而,部编本古诗的容量较以往要大,目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句,淡化乃至忽视了古诗词教学中本应顾及的“人文性”,古诗教学中,在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着力引导不同学段的小学生重视积累、感悟,在接受优秀古诗文熏陶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展各自的个性。新时代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部编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凸显基础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帮助解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得困惑、教师教得困难的问题,以及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帮助小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实际调查入手,调查范围主要涉及安庆两所语文教育基础较好的小学,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入手,经分析研究后,就调查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特点,选取的古诗词,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接受;选材范围广,题材多样;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第二章以问卷的形式,对师生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发现,古诗词教学过程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的困难有:缺少想象力的参与、诵读时间不够、学习兴趣不浓等。教师在教学中的“拦路虎”有:教学的程式化、对课程标准要求理解不够、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总结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一些策略,分别从教学、学生和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教学中需要透彻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学生层面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层面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二、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迫切需要 |
1.1.2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反思 |
1.1.3 完善关于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有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2 古诗词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古诗词 |
1.5.2 审美素养 |
1.5.3 教学目标 |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合理性 |
2.1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
2.1.1 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
2.1.2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要求 |
2.2 审美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 |
2.2.1 接受美学理论 |
2.2.2 审美教育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
2.3.1 审美感知 |
2.3.2 审美想象 |
2.3.3 审美情感 |
2.3.4 审美理解 |
2.3.5 审美创造 |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 |
3.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分析 |
3.1.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文情况分析 |
3.1.2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情况分析 |
3.2 古诗词的审美因素分析 |
3.2.1 语言美 |
3.2.2 音乐美 |
3.2.3 意境美 |
4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4.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例研究 |
4.1.1 高学段《送元二使安西》课例研究 |
4.1.2 低学段《望庐山瀑布》课例研究 |
4.1.3 中学段名师《清平乐·村居》课例研究 |
4.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1 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
4.2.2 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
4.2.3 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
4.2.4 学生审美理解缺乏重视 |
4.2.5 学生审美创造相对薄弱 |
4.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3.1 教师忽视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 |
4.3.2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时面临困境 |
4.3.3 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自身特点所致 |
5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建构 |
5.1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维度框架 |
5.1.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感知目标维度框架 |
5.1.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想象目标维度框架 |
5.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情感目标维度框架 |
5.1.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理解目标维度框架 |
5.1.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创造目标维度框架 |
5.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段教学目标建构 |
5.2.1 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2.2 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2.3 第三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语文核心素养 |
(三)古诗词 |
(四)古诗词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三)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五、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径图 |
第二章 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关系 |
一、古诗词为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教学资源 |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
(二)小学古诗词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数量及选文情况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目标导向 |
(一)培育小学生的语言素养 |
(二)培育小学生的思维素养 |
(三)培育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
(四)培育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能够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正向功能 |
(一)落实小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
(二)实现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
(三)提升小学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
(四)促进小学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
第三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一、开展调查 |
(一)以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 |
(二)以教师为对象的访谈调查 |
二、学生问卷结果整理 |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态度、倾向及建议 |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 |
三、教师访谈结果整理与分析 |
(一)教师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的看法 |
(二)教师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的建议 |
第四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 |
(一)语言方面:强调背诵默写,忽视诵读价值 |
(二)思维方面:直接灌输诗意,缺乏学生探究 |
(三)审美方面: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审美体验 |
(四)文化方面:局限教材诗词,文化含量不足 |
二、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在落实古诗词教学上存有问题的原因 |
(一)语言层面,缺乏对古诗词语言特点的感知 |
(二)思维层面,缺乏对古诗词思维提升的探究 |
(三)审美层面,缺乏对古诗词审美特质的体悟 |
(四)文化层面,缺乏对古诗词文化传承的拓展 |
第五章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
一、感知诗词之言,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 |
(一)诵读吟咏,涵养语言素养 |
(二)读写结合,夯实语言基础 |
二、探究诗词之情,着眼思维发展与提升 |
(一)想象画面,形成发散思维 |
(二)联系生活,触发情景思维 |
三、体悟诗词之美,激发审美鉴赏与创造 |
(一)对比阅读,挖掘审美特质 |
(二)创设情境,增强审美体验 |
四、拓展诗词之味,深化文化传承与理解 |
(一)诗词活动,推动文化传承 |
(二)探究历史,促进文化理解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3)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 |
2.1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
2.1.1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2.1.2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启示 |
2.2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作用 |
2.2.1 强化学生感受力 |
2.2.2 丰富学生想象力 |
2.2.3 培养学生鉴赏力 |
2.3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目的 |
2.3.1 培养学生诵读兴趣 |
2.3.2 丰富学生诵读体验 |
2.3.3 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
3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3.1.2 问卷调查具体结果 |
3.2 个别访谈 |
3.2.1 个别访谈基本情况 |
3.2.2 个别访谈具体结果 |
3.3 课堂观察 |
3.3.1 课堂观察基本情况 |
3.3.2 课堂观察具体结果 |
3.3.3 课堂观察课例分析 |
4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课堂诵读目标模糊 |
4.1.2 课堂诵读形式单一 |
4.1.3 课堂诵读指导欠缺 |
4.1.4 课堂诵读评价不足 |
4.2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问题的成因 |
4.2.1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到位 |
4.2.2 部分教师文本解读的表层化 |
4.2.3 部分教师诵读教学能力较弱 |
4.2.4 课堂诵读教学效果较为滞后 |
5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 |
5.1 提升教师古诗词诵读教学能力的策略 |
5.1.1 研读课程标准内容,夯实学科理论基础 |
5.1.2 学习文本解读方法,掌握解读诗词技巧 |
5.1.3 强化诵读教学培训,明晰诵读教学重点 |
5.2 优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堂的策略 |
5.2.1 明确课堂诵读目标,精准把握诵读重点 |
5.2.2 丰富课堂诵读形式,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
5.2.3 加强课堂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
5.2.4 重视课堂诵读评价,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
5.3 强化古诗词诵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
5.3.1 创立诗词表演剧场,迁移课堂诵读效果 |
5.3.2 课内课外双向联动,强化诵读教学效果 |
5.3.3 制定诵读考核标准,归档诵读考核结果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统编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时代背景 |
2.政策要求 |
3.现实要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生命教育 |
2.古诗词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研究成果分析 |
2.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3.生命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4.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特色 |
2.创新之处 |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
(一)小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迫切需求 |
1.社会现实对生命教育提出要求 |
2.小学生生存现状对生命教育提出要求 |
3.小学生认知发展对生命教育提出要求 |
4.小学生成长诉求对生命教育提出要求 |
(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实施生命教育优势 |
1.政策文献对生命教育的支持 |
2.古诗词中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提供内容支持 |
3.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
(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依据 |
1. 马斯洛需要从层次理论 |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3.古诗词文化中的生命哲理 |
二、生命教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研究对象的现实考察 |
(一)确立考察对象 |
(二)聚焦核心问题 |
(三)设计考察方案 |
(四)呈现考察结果 |
1.基于文本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2.基于案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生命教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师不善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
2.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缺少生命体验 |
3.教学过程缺少生命教育内容 |
(二)生命教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 |
2.学生对生命教育理念认识不足 |
3.教学过程运用生命教育理念不足 |
4.教材内容编排不足 |
四、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古诗词教学对策建议 |
(一)提升教师针对古诗词生命教育的教学能力 |
1.深入学习生命教育理论 |
2.积极研读古诗词中生命教育要素 |
3.持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 |
(二)拓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生命教育途径 |
1.增加学生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基本了解 |
2.发展学生大胆想象、联想的思维 |
3.提高学生自身生命素养 |
(三)建构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 |
1.诵读古诗词的生命理解 |
2.感受古诗词内容的生命体验 |
3.探索生命意义的实践过程 |
(四)完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的修订 |
1.古诗词选材的建议 |
2.古诗词编排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综述 |
创新点 |
第一章 群文阅读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概念界定 |
一 对群文的概念界定 |
二 对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
一 文本互织理论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节 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 |
一 扩大学生阅读量 |
二 还原学生阅读主体地位 |
三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
第二章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词教材现状 |
一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词选编数量 |
二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词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一 调查概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重识记轻感悟 |
二 教学方法难创新 |
三 古诗词教学内容单薄 |
第四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一 以课本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
二 以解词释义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
三 教学目的应试化 |
四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学习习惯 |
第三章 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群文阅读议题设计原则 |
一 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原则 |
二 聚焦性原则 |
三 激趣性原则 |
四 延展性原则 |
第二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群文阅读组文方法 |
一 作者类的组文方法 |
二 意象类的组文方法 |
三 情感类的组文方法 |
四 主题类的组文方法 |
五 手法类的组文方法 |
第三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群文阅读实施策略 |
一 以一带多扩展深度和广度 |
二 精略结合突出意境与情感 |
三 分析总结寻找关联与差别 |
第四章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
第一节 一样送别多样离情课例分析 |
一 课例设计 |
二 课例评价与反思 |
第二节 王维诗中画课例分析 |
一 课例设计 |
二 课例评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顺应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 |
(二)改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 |
(三)本人的研究兴趣 |
二、文献评析 |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教学设计 |
(三)古诗教学设计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体验学习理论 |
第三节 逆向设计模式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访谈设计 |
二、问卷设计 |
(一)确定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二)设计问卷问题 |
第二节 调查分析 |
一、访谈结果分析 |
(一)教师古诗教学设计现状 |
(二)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
(四)教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态度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一)学生对古诗及古诗课堂学习的态度和倾向 |
(二)学生古诗学习现状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教师古诗教学设计中的可取之处 |
(一)教师的古诗教学设计有理可循 |
(二)教师的古诗教学设计重点鲜明、结构清晰 |
二、教师古诗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 |
(二)教师对古诗教学预习阶段的设计不够重视 |
(三)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中缺少对预期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 |
(四)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认知存在偏差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材古诗分析 |
一、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 |
二、统编版教材古诗选文统计及分类 |
第二节 学生学情分析 |
一、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 |
二、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 |
三、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 |
第三节 古诗教学目标确立 |
一、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目标 |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目标 |
三、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教学目标 |
四、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标 |
第四节 古诗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 |
一、基于逆向设计的评价方式 |
二、古诗教学评价任务设计 |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评价任务设计 |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针对性评价任务设计 |
三、古诗教学评价标准设计 |
第五节 古诗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课前阶段设计 |
(一)课前预习设计 |
(二)课堂评价标准设计 |
二、课中阶段设计 |
(一)画面类古诗教学设计 |
(二)情感类古诗教学设计 |
(三)节令类古诗教学设计 |
(四)说理类古诗教学设计 |
三、课后阶段设计 |
(一)基于学生的课后阶段设计 |
(二)基于教师的课后阶段设计 |
第四章 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以《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为例 |
第一节 学生学情分析 |
一、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
二、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 |
(一)学生的认知准备 |
(二)学生的心理准备 |
三、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 |
第二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目标确立 |
一、文本分析 |
(一)《宿新市徐公店》文本分析 |
(二)《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文本分析 |
(三)《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对比分析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评价设计 |
一、设计评价任务 |
二、确定非重点教学目的评价标准 |
第四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课前阶段教学设计 |
(一)课前预习单 |
(二)课堂评价标准 |
二、课中阶段教学设计 |
(一)激趣导入,巩固拓展 |
(二)情境创设,引导感悟 |
(三)创设情境,自主感悟 |
(四)两诗对比,加深感悟 |
三、课后阶段教学设计 |
(一)学生的课后阶段设计 |
(二)教师的课后阶段设计 |
第五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实施 |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显着提高 |
(二)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 |
(三)学生表达美、鉴赏美的能力有所提升 |
(四)学生学习古诗更为积极,掌握更为牢固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实施建议 |
(一)评测表中的自评与他评可于课后巩固阶段进行 |
(二)评价任务设计要适当简化 |
(三)教学过程需根据学生具体表现适当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现状调查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问卷)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三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课堂实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
(二)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 |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 |
(四)统编版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的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总结 |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观察法 |
第一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诗词群文阅读 |
二、群文阅读教学 |
三、小学高段 |
四、教育部统编版教材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文本互织理论 |
第三节 群文阅读的特点 |
一、整体性 |
二、探究性 |
三、比较与整合性 |
四、开放性 |
第四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第二章 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高段古诗词阅读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S小学高段古诗词学习、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S小学高段古诗词阅读学习现状调查 |
二、S小学高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三、S小学高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
第三节 S小学高段古诗词学习、教学现状归因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
第一节 统编版小学高段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可行性分析 |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介绍 |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
第二节 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 |
一、批注策略 |
二、信息锚定策略 |
三、KWL策略 |
第三节 古诗词群文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
一、正确处理好单篇精读与群文阅读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
三、要防止群文阅读流于形式,不切合实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小学高段语文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前言 |
二、文献来源途径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设计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古诗词教学 |
二、音乐 |
三、课程资源开发 |
第二章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古诗词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
第二节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三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编选情况 |
第一节 古诗词的编选依据 |
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统编版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编选的要求 |
第二节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编选特点 |
一、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呈现篇目 |
二、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呈现形式 |
三、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古诗词篇目的选取特点和编排状况 |
第四章 音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调查数据分析 |
一、教师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态度与认识 |
二、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音乐情况 |
三、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设计时运用音乐的情况 |
四、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中音乐作为课程资源的选择情况 |
五、教师对运用音乐的预期与反思 |
六、教师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看法 |
第二节 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中使用音乐的态度 |
三、学生对音乐类型的喜好 |
四、学生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的环节的喜好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一、学校运用古诗词歌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二、学生对音乐这一课程资源接受度较高 |
三、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态度较为积极 |
四、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五、教师在使用音乐作为课程资源时有待进一步重视 |
六、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七、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 |
八、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五章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
第一节 开发依据 |
一、古诗词中的音乐特性 |
二、小学生年龄特点 |
三、古诗词主题特点 |
第二节 开发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非专业性原则 |
三、适应性原则 |
四、文化传承原则 |
第三节 开发策略 |
一、根据古诗词特点,鉴别音乐资源类型 |
二、深入分析学生,打造魅力课堂 |
三、结合古诗词主题,选择音乐资源 |
第四节 开发来源 |
一、名师优质课案例 |
二、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 |
第五节 开发案例分析 |
一、导入环节 |
二、朗读环节 |
三、总结环节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古诗词编选情况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二、提出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
第二节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篇目一览表 |
附录 B 本论文中出现的所有音乐 |
附录 C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D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E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F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G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音乐资源类型分析表 |
附录 H 低段古诗词参考儿童类古诗词歌曲分析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新课标落实状况研究 ——以长沙市开福区J小学中高段教学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关于古诗词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研究 |
二、关于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分析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分析依据:新课标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解读 |
(一)“量”的解读——古诗词教材的分析 |
(二)“质”的解读——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
(三)“情感”的解读——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
第二章 J小学古诗词教学实施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概况 |
一、J小学概况 |
二、J小学古诗词教学环境的教研状况 |
第二节 古诗词教学调查方案 |
一、信息收集对象的选定 |
二、调查、访谈、课堂观察计划的拟定 |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实施状况分析 |
一、古诗词教学设计现状调查 |
(一)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处理 |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二、古诗词教学课堂活动现状调查 |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
(二)课堂氛围的创设 |
(三)课堂讲授的效果 |
三、古诗词课外练习与指导现状调查 |
(一)课外习题的布置 |
(二)朗读训练的指导 |
(三)课外拓展的延伸 |
四、古诗词教学评价现状调查 |
(一)评价方式的选用 |
(二)评价内容的整合 |
(三)评价主体的选择 |
第三章 J小学古诗词教学与新课标的吻合及偏离 |
第一节 J小学古诗词教学与新课标的吻合 |
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 |
(一)自主预习,查找相关资料 |
(二)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氛围 |
(三)持之以恒,注重平时积累 |
二、教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
(一)古诗词教学内容紧密充实 |
(二)古诗词教学模式有章可循 |
(三)古诗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
第二节 J小学古诗词教学与新课标的偏离 |
一、古诗词教学设计能力欠缺 |
(一)古诗词教学目标在实践中曲解 |
(二)古诗词教学内容重字词轻感悟 |
(三)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
二、古诗词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
(一)师生缺乏古诗词学习兴趣 |
(二)古诗词教学方法程式化 |
(三)课堂讲授效果不理想 |
三、古诗词课外练习指导不到位 |
(一)课后作业布置一刀切 |
(二)诵读指导不到位 |
(三)课外拓展趋于形式 |
四、古诗词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
(一)测评主体单一 |
(二)测评内容单薄 |
(三)测评方式呆板 |
第四章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有效落实新课标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课标理念,改进教学设计 |
一、转变观念,促使目标落实 |
二、整合内容,浸润传统文化 |
三、相辅相成,组合媒体教学 |
第二节 摒弃功利意识,活跃课堂氛围 |
一、打破僵化,激发学习兴趣 |
二、启发联想,引发情感共鸣 |
三、主线贯穿,引导主动探究 |
第三节 开展课外拓展,指向教学远效 |
一、群文阅读,整合教学资源 |
二、重视诵读,引领品味诗意 |
三、拓展活动,体验诗意人生 |
第四节 立足综合评价,丰富教学内容 |
一、落实三维,评价内容创新化 |
二、各抒己见,评价主体多元化 |
三、不拘一格,评价手段多元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10)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二、 落实和践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
三、 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步骤 |
第一章 古诗词教学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 |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 |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
一、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题材分析 |
二、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特点 |
(一) 选文特点 |
(二) 编排特点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调查 |
(一)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二)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习惯 |
(三)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 |
(四)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
(五) 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认识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一) 语文教育理念 |
(二) 教师教学古诗词的方法 |
(三) 教师专业素养 |
(四) 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 |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分析 |
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 |
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程式化 |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淡化 |
第四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问题分析 |
一、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二、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
三、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
四、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体认 |
第五节 语文教师问题分析 |
一、 语文教育理念 |
二、 古诗词教学方法 |
三、 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
第三章 改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策略 |
一、 更新语文教育观念 |
(一) 确立全面的语文教学目标 |
(二)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二、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
(一) 语文学科专业素养 |
(二) 教育专业素养 |
(三) 职业道德素养 |
三、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
第二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策略 |
一、 迁移兴趣 |
(一) 教学方法迁移到古诗词课程 |
(二) 传统节日与古诗词内容的融合 |
二、 养成习惯 |
三、 掌握方法 |
四、 勤于体验 |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
一、 激发兴趣 |
(一) 音乐渲染 |
(二) 寓教于乐 |
(三) 角色扮演 |
(四) 化诗为文 |
(五) 情景还原 |
二、 加强诵读 |
(一) 多种形式的范读 |
(二) 有效地指导诵读 |
(三) 诵读与背诵相联系 |
三、 创设情境 |
(一) 知人论世 |
(二) 品词析句 |
(三) 呈现画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D]. 唐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研究[D]. 邹红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 韦袁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统编版教材为例[D]. 曹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彭咏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D]. 王婧. 喀什大学, 2020(07)
- [7]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陈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付超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新课标落实状况研究 ——以长沙市开福区J小学中高段教学为对象的分析[D]. 罗晓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 李宝娟.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