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迷:出版人的基本素养——陈原出版实践研究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杰[1](2021)在《出版家陈翰伯研究》文中指出
崔人杰[2](2020)在《传统出版精神对新时代出版工作的启示》文中指出出版企业化管理之后,一些出版机构过度强调图书的商业属性,而轻视其文化属性和精神价值。这与传统的出版精神大异其趣。以至于图书编辑的理念与认知发生了错位,出版机构也在一定程度忽视对出版精神的塑造,长此以往,只能造就出版商人,而非有文化情怀的出版家。故此,在出版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强调追求文化情怀,重塑出版精神,很有必要。
曹必玉[3](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认为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尹京兰[4](2020)在《编辑家吴道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道弘(1929-)是我国当代编辑家,自1950年从事编辑工作到1995年退休前担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及至退休后任《出版史料》执行主编,为新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编辑工作者,吴道弘致力于编辑这一精神文化活动,其编辑生涯可以划分为三联书店编校一体、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图书编辑工作、主持期刊《出版史料》四个阶段;其编辑活动具有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学”编共进,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的特点。在长期编辑实践活动中,吴道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编辑理念:一是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认为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因而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二是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认为在编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版教育起基础性作用,在职培训是重要路径,编辑自我培养则是普遍路径;三是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包括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四是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认为编辑从事图书宣传要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同时,吴道弘以编辑身份切入书评活动,是一位书评家,在建构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总结书评的写作具体方法做出了贡献。吴道弘编辑活动和书评活动互动共进,书评活动和书评文本凸显其独特的编辑理念,一方面其编辑特质影响书评活动,表现出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等特点;另一方面从其书评活动透视出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等编辑观。吴道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启示当今编辑工作者要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重视图书宣传,优化编辑服务;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程则峰[5](2019)在《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文中提出晚清以降,西学东渐,中国的传统知识结构渐趋解体,思想和知识体系发生重大转型,使得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前后截然两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式出版业成为勾连知识和常识、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重要中介。出版家对于知识内化为常识、思想渗透入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曾长期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的舒新城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典型的五四青年,舒新城素存教育救国之志,随着对国内实际教育情形和近代中国教育史认识的深化,其教育思想由“教育万能论”转向“教育工具论”,并重视出版对于教育普及的作用,最终在友人陆费逵的邀请下,怀着“出版补助教育,出版开通民智”的理想加入中华书局任编辑所所长。舒新城的教育思想主导了他的出版理念,使他形成了“发展教育文化与维持公司生存兼顾”的出版方针和服务于中小学生和一般社会人士的读者取向。为落实出版理念,舒新城厉行考试制度,俾为编辑所揽才,并通过开展职业训练、塑造职业风气等方式对编辑所同人进行培育。同时,重视中华书局图书馆的建设,以丰富的图书参考资料支撑书籍出版。舒新城将书籍作为启迪民智、传播常识的工具,将自身的文化理念融入书中,出版了旨在提供系统知识的百科类书籍和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教育类丛书。在国难之际,舒新城还致力于出版普及国难知识和训练应变常识的国防类书籍,以此参与“文化国防”的建设工作。舒新城融教育思想于出版事业,致力于传播基础知识和各类常识,其主持出版的书籍承担着简化改造精英思想并将其向下传递的任务。这些书籍随着中华书局强大的发行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潜移默化地形塑着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影响深远而绵长。从这一角度而言,以舒新城为代表的近代出版家所从事的实际上是有别于学者和思想家的另一种形式的启蒙事业,实可谓:传薪翻是出书人!
胡萍[6](2019)在《资源变成资本:编辑的积累、技能、修养》文中提出编辑资源包括:掌握的文献资源、选题资源、市场资源、渠道资源等,当这些资源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程度,实现了质变,资源就变成了资本。要实现这一蜕变,需要出版从业者扎实的文化积累、娴熟的工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品德修养。
邓文池[7](2019)在《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元济、王云五是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作为商务印书馆较具影响力的两代主政人,对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与转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亦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通过图书事业参与社会变革、推动近代社会文化风潮提供了舞台和阵地。20世纪前后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渡的重要时期。张元济、王云五作为跨时代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代表,在文化转型与发展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们通过对商务印书馆的改造和经营,树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旗帜,利用“图书”的生产、加工和传播,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迎合和塑造了大批渴望进步的读者群体,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他们在图书事业中无论是对出版经营的多面性创新,还是对图书馆事业的探索与实践,都以其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而成就走在了当时的前列,甚至一度达到“北有北大,南有商务”的高度。这样傲人的成绩向我们表明,在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不仅为近代中国的文化传承留下浓厚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他们那开拓式的、启蒙式的、平衡义利的文化理念为近代社会植下了文化思想的种子。因此,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图书事业实践及其图书事业观,其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其对社会影响的意义也超过了其文化传播的意义。可以说,张元济与王云五的图书事业历程就是近代中国图书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典型代表,不仅在于作为主政人的他们自觉地植根于传统,而且还在于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用更新的观念、更新的思维、更新的眼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市场的方式推介到社会的前沿,使之成为构成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影响社会和传播文化的路径有机结合,再次打通科举制度废除后近代知识分子参与社会进程的理想通道,为近代知识分子实现文化自觉和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和依靠,为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健康道路,对中国出版业和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历史学、文化学、出版学、图书馆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和阐述了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仕途破灭后的生态环境和他们在近代的事业选择及价值追求。论文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历程与近代时代变迁紧密结合,从20世纪前后到民国初期各种社会运动及思潮的勃兴,再到抗战期间思想文化界的交锋及论战等多个时期探讨他们各自主政下图书事业的革新;彼此之间的交谊与分歧;围绕图书事业所形成的图书、作者、读者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图书事业观的分析比较。又用比较史学的方法探讨了他们在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异同比较,还对空间系列上的同质问题进行横向异同比较,勾勒出他们更加立体、鲜明的人物特色及形象。
朱美琳[8](2018)在《范用的出版实践及其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范用(1923-2010)是我国当代颇具声望的编辑家、出版家和书籍装帧艺术家,长期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职。在其七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他编辑出版了大量人文社科类精品图书,培养了大批有实学、有才干、有成就的编辑人才。范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在书刊编辑、书籍装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颇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出版经验,在我国现当代出版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其编辑思想对现代出版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在书刊编辑方面,范用认为好的选题是成功出版物的一半,尽管身处特殊年代,编辑依然要跳出思维怪圈,解放思想,出版能还原历史事实、体现文化价值的图书,《牛棚日记》《随想录》《干校六记》《傅雷家书》等都是其突破重重阻力后终与读者见面的佳作。他力倡“读书无禁区”,组织策划出版了《读书》杂志,引导一代阅读风向。他重视文摘杂志,将《新华月报》(文摘版)改为《新华文摘》出版,为当时偏远地区的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另外,范用对书刊广告作品很有研究,强调广告文字突出“唯一性”,在书刊互动中灵活宣传。在书籍装帧方面,范用提出在把握图书设计风格多样化的前提下,量体裁衣,因书制宜,尤其是封面设计,要根据图书风格采用不同元素与颜色的组合,使之富有书卷气,从而彰显内容特质,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精髓。范用强调图书装帧要注意整体与细节的和谐,包括版式和整体风格统一,插图和形象个性协调,纸材和内容特质相称。特别是书衣在图书出版中占据重要位置,要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增加内容的传播力。在经营管理方面,范用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三联书店出版家的传统,重视挖掘与维护作者资源,与作家广交朋友,尊重作者及其作品,使之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我创作。他在选拔编辑人才时,重实学、重实践,不唯学历,注重能力与实干精神。同时,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出版氛围以激励编辑人才,尤其是培养年轻编辑。他坚持读者至上,重读者需求,给读者启迪,将“竭诚为读者服务”的传统发扬光大。范用对出版事业的热爱,对图书选题、装帧和出版社管理的探究,对现代编辑活动和出版工作者均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媒介语境下,编辑主体要将传播优秀文化视为出版人的历史使命,将选题与装帧视为图书出版两翼,将作者与读者视为出版业发展之源,学习前辈们崇高的精神,追寻先行者温暖的足迹,在具体的出版实践中实现出版理想。
曾建辉[9](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郝佩林[10](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认为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二、书迷:出版人的基本素养——陈原出版实践研究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迷:出版人的基本素养——陈原出版实践研究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2)传统出版精神对新时代出版工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启民智,传承文化——出版人的理想 |
(一)出版人首先是个文化传播者 |
(二)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良性活动 |
二、成为“书迷”——出版人的本色 |
(一)懂文化,才能保存与发扬文化 |
(二)爱阅读,才能助推出版 |
三、协调与合作——出版人的艺术 |
(一)审慎的全面协调 |
(二)与各领域精英的合作 |
四、“两个契合”——出版人的个人魅力 |
(一)个人理想与出版职业的契合 |
(二)学识与编辑工作的吻合 |
五、结语:书比人长寿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吴道弘及其编辑活动 |
第一节 吴道弘的个人经历 |
一、书香相伴的求学之路 |
二、鞠躬尽瘁的编辑生涯 |
三、勤耕不辍的文学人生 |
第二节 吴道弘的编辑活动 |
一、三联书店编校一体(1950年) |
二、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1951-1978) |
三、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图书编辑工作(1979-1995) |
四、主持期刊《出版史料》(1996-2012) |
第三节 吴道弘编辑工作特点 |
一、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 |
二、“学”编共进 |
三、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 |
第二章 吴道弘的编辑理念 |
第一节 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 |
一、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 |
二、编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
三、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 |
第二节 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 |
一、发挥出版教育基础性作用 |
二、明确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 |
三、编辑自我培养是普遍路径 |
第三节 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 |
一、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 |
二、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 |
三、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 |
第四节 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 |
一、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 |
二、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 |
三、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 |
第三章 吴道弘书评活动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吴道弘的书评成就 |
一、构建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 |
二、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 |
三、总结书评写作的具体方法 |
第二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铸造编辑特质 |
一、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 |
二、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 |
三、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 |
第三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彰显编辑理念 |
一、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 |
二、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 |
三、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 |
第四章 吴道弘编辑活动和编辑理念的启示 |
第一节 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 |
一、以学为要是编辑自我发展的路径 |
二、以业为本是编辑专业能力的立点 |
第二节 重视图书宣传提升编辑服务 |
一、编辑服务是永恒职能 |
二、编辑宣传为图书服务 |
第三节 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
一、编辑写作增强编辑工作能力 |
二、编辑写作提升编辑文化品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研究方案 |
第一章 以出版为志业:舒新城入职中华书局 |
第一节 与文化运动相应和:中华书局的前二十年 |
一、与中华民国相伴而生 |
二、承前启后的二十年代 |
三、变动时代中的编辑所 |
第二节 友谊乎?志业乎?:舒新城入职中华书局的因缘经过 |
一、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
二、从教育界转向出版界 |
第三节 早期经历中适于出版的素质 |
一、广博与专精的知识体系 |
二、嗜书如命 |
三、熟于出版流程,敏于读者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融教育于出版:舒新城的出版理念 |
第一节 由教育救国到出版救国 |
一、五四青年的“教育万能论” |
二、从“教育万能论”到“教育工具观” |
三、出版是补助教育的利器 |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出版理念 |
一、出版方针:“发展教育文化与维持公司生存兼顾” |
二、预设读者:服务于中低文化程度者 |
三、鼓动潮流:出版宜有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为出版奠基:中华书局人才网和知识库的建设 |
第一节 练成专业人才:中华书局编辑所的人才引进和培育 |
一、不拘文凭揽人才 |
二、培育编辑英才 |
第二节 打造“知识仓库”:舒新城与中华书局图书馆 |
一、设立图书馆 |
二、改造图书馆 |
三、建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出版理念与时代思潮交织下的书籍出版 |
第一节 建构系统知识:以百科类书籍为中心 |
一、“灌输一般知识的读物”:《中华百科丛书》 |
二、“供给人人必备之工具”:《辞海》 |
第二节 “养成新民”:以教育丛书为中心 |
一、“为儿童造福”:《小朋友文库》 |
二、供少年求知:《初中学生文库》 |
三、“提高文化的前途”:《大学用书》 |
第三节 国难之际的文化担当:以国防类书籍为中心 |
一、普及国难真相:以《东北研究丛书》与《淞沪御日战史》为例 |
二、“训练应变常识”:以《国防丛书》与《非常时期丛书》为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近代出版家的启蒙理想及其践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百科丛书》书目简表 |
附录二 《小朋友文库》书目简表 |
附录三 《初中学生文库》书目简表 |
致谢 |
(6)资源变成资本:编辑的积累、技能、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版从业者的文化积累 |
(一) 第一次积累: |
(二) 第二次积累: |
(三) 第三次积累: |
二、出版从业者的职业技能 |
(一) 专业技能: |
(二) 文化技能: |
(三) 学习能力: |
三、出版从业者的文化修养 |
(一) 政治修养。 |
(二) 艺术修养。 |
(三) 心理修养。 |
(7)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概念及时限的界定 |
二、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型的时代多舛的命运——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会经历背景探源 |
第一节 20世纪前后的中国图书事业 |
一、文化交流视阈下的西学东渐 |
二、由新式印刷技术引发的出版业转型 |
三、“舶来”理念下的藏书楼近代化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的诞生与崛起 |
一、都市上海的人文地理环境 |
二、奔向历史文化舞台的商务印书馆 |
三、商务印书馆两代主政人——张元济与王云五 |
第三节 早年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异同 |
一、家庭环境的比照 |
二、早年教育的区别 |
三、早期社会经历的差异 |
小结 |
第二章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出版经营上的比较 |
第一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整 |
一、从旧式作坊经营到现代公司制度 |
二、从“一处三所”到总经理负责制 |
第二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管理营运的革新 |
一、从原始资本积累到清理债权债务 |
二、从加快技术革新到提升设备利用率 |
三、从基础直销到全面营销 |
第三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战略的把握 |
一、大出版观统摄全局,试行文化企业集团模式 |
二、小思路作大文章,强化出版主体地位 |
第四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方向的偏重 |
一、以教科书和工具书为主,开拓出版新局面 |
二、教科书与一般图书并重,开创出版新品牌 |
小结 |
第三章 一样的探索异样的表现——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校藏理论与实践上的比较 |
第一节 对图书馆渊源的追溯 |
一、“涉园”渊源及教育情结 |
二、多重渊源及“义利”因素 |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探索 |
一、出版图书馆学专业论着 |
二、文献整理与古籍出版 |
三、新目录学及图书馆学思想 |
第三节 对图书馆实务的助力 |
一、以丰富多元的出版成果惠及图书馆馆藏 |
二、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实践 |
三、从东方图书馆到云五图书馆 |
第四节 与图书馆界的交流 |
一、张元济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
二、王云五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
小结 |
第四章 彼此关系的浮沉——张元济与王云五之间的交谊与分歧 |
第一节 事业友谊的建立 |
一、事业交集的起点 |
二、事业路上的扶持 |
三、王云五眼中张元济 |
第二节 事业变革中的接力 |
一、有着适合从事图书事业的相似品质 |
二、有着前后相继的图书事业 |
三、有着一脉相承的主政思路 |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的分歧 |
一、职业身份的相互掣肘 |
二、抗战初期的分歧产生 |
三、抗战后期的分道扬镳 |
小结 |
第五章 多缘聚合的人际关系——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交网络的比较 |
第一节 内部人际关系的消融与重组 |
一、亲缘关系 |
二、乡缘、地缘、学缘关系 |
三、新型职业关系 |
第二节 作者群体关系的培养与构建 |
一、重视社会文化名流 |
二、培养新兴作者群体 |
三、与作者关系的维系 |
第三节 读者群体关系的迎合与塑造 |
一、基础的读者群体——学生 |
二、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普通民众 |
三、特殊的读者群体——传统文化的拥趸 |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
一、入馆前的交际圈 |
二、与蔡元培关系 |
三、与胡适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的认识差别的理念——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观的比较 |
第一节 对教育普及的差异认识 |
一、从精英教育到学校教育 |
二、从学校教育到普及教育 |
第二节 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解读 |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浓厚的西学情结 |
第三节 对商品与文化的区别理解 |
一、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文化性 |
二、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商品性 |
第四节 对从商与从政的逆向把握 |
一、从晚清翰林走向文化出版 |
二、以实业出版步入民国政坛 |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殊途同归——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及影响 |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
一、传统知识分子的职业志趣 |
二、新兴知识分子的职业理想 |
三、殊途同归的文化追求 |
第二节 围绕“图书”的文化空间 |
一、“图书”本身的文化内涵 |
二、“图书”生产营造的文化自觉 |
三、“图书”流布激发的文化自信 |
第三节 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经验 |
一、优秀领军人物——事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
二、契合市场激动潮流——引领事业发展的关键 |
三、科学管理创新经营——助力事业发展的推手 |
四、平衡义利精准定位——提升事业发展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范用的出版实践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基本构架与创新点 |
(一) 基本构架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为书一生笃行致远——范用的出版生涯 |
第一节 培养读书兴趣(1923-1937):人在江湖 心存穆源 |
第二节 初涉出版业(1937-1949):动荡不宁 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拥有出版梦(1949-1979):干校风云 执着追寻 |
第四节 带领出版潮流(1979-1989):光辉岁月 硕果满枝 |
第五节 心系出版事业(1989-2010):书梦依旧 情怀永恒 |
第二章 突破桎梏 勇于创新—范用的书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独具慧眼 大胆选题 |
一、解放思想 还原历史事实 |
二、新颖超脱 追求文化价值 |
三、整体规划 策划系列丛书 |
第二节 冲破束缚 引导风向 |
一、荣当“书店巡阅使” |
二、提倡“读书无禁区” |
三、开文摘杂志先河 |
第三节 重视广告 积极宣传 |
一、研究书刊广告作品 |
二、强调广告文字的“唯一性” |
三、在书刊互动中灵活宣传 |
第三章 风格多样 特色鲜明——范用的装帧设计艺术 |
第一节 封面设计风格多样化 |
一、多元互补的封面元素 |
二、简洁明了的书卷气息 |
三、中西结合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因书制宜 出神入化 |
一、设计彰显内容特质 |
二、风格表现作者思想 |
三、色彩体现图书个性 |
第三节 整体与细节相谐 |
一、版式与整体风格统一 |
二、插图与形象个性协调 |
三、纸材与出版特质相称 |
第四章 以书会友 视才为宝——范用的经营管理观念 |
第一节 重视作者资源 |
一、广交朋友 发掘作者 |
二、质量第一 尊重作者 |
三、凝心聚气 形成合力 |
第二节 培养出版人才 |
一、选拔方式科学 |
二、培养模式新颖 |
三、激励措施有力 |
第三节 坚持读者至上 |
一、以读者为友 |
二、重读者需求 |
三、给读者启迪 |
第五章 追寻先行者温暖的足迹——范用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将传播优秀文化视为出版人的历史使命 |
一、树立精品意识 提升文化内涵 |
二、具备长远眼光 注重社会效益 |
三、坚持出版理想 建设品牌文化 |
第二节 将选题与装帧视为图书出版两翼 |
一、博学明辨 开卷有益 |
二、大胆选题 内容为王 |
三、精心装帧形式增色 |
第三节 将作者与读者视为出版业发展之源 |
一、德才兼备 提升编辑素养 |
二、心系作者 积累出版资源 |
三、情系读者 竭诚服务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
一、乡镇书场炽盛 |
二、艺人咸集乡镇 |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
一、专营书场 |
二、兼营性书场 |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
一、乡镇“老码头” |
二、乡码头网络 |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
一、地方性知识 |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
一、同道之结纳 |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
参考文献 |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书迷:出版人的基本素养——陈原出版实践研究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出版家陈翰伯研究[D]. 刘伟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传统出版精神对新时代出版工作的启示[J]. 崔人杰. 传播与版权, 2020(06)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D]. 尹京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D]. 程则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资源变成资本:编辑的积累、技能、修养[J]. 胡萍. 采写编, 2019(02)
- [7]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D]. 邓文池.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1)
- [8]范用的出版实践及其思想研究[D]. 朱美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10]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