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珊,满都呼,伟军,朝克图,阿焱,张恒,付和平,武晓东,袁帅[1](2021)在《基于无人机的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调查最佳尺度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地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统计方法如人工捕尽法、土丘计数法等,操作起来费时耗力。无人机航拍技术是一种灵活性强、易操作、可实现地面数据与航拍影像动态分析的技术。本研究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拍技术,采用不同飞行高度和拍摄面积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13处具有代表性地点调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地面土丘密度。对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丘数量,结合地面人工调查测定土丘数量,分析最佳航拍高度;分析航拍面积与土丘密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无人机调查东北鼢鼠地面土丘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地区,调查东北鼢鼠种群相对数量时,无人机最佳航拍高度为50 m,最小取样面积为2.21 hm2。
周玥[2](2021)在《通辽地区的鼠疫及防治研究(1947-1954)》文中提出1947年,通辽地区发生严重的鼠疫传染病,成为近代以来第三次东北鼠疫大流行的中心疫区和患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这场鼠疫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受自然因素和多种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在鼠疫的影响下新生政权建设一度陷入停滞,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次鼠疫防治,制定目标方针,采取系列防治措施,各地防疫队伍和苏联防疫队纷纷前往援助防治工作。同时,鼠疫防治广泛动员群众形成了动员体制下的广泛参与。在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鼠疫被消灭,鼠疫防治成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并逐步形成常态化的防治体系。本文第一部分为通辽地区鼠疫爆发的原因分析。1947年爆发的通辽地区鼠疫受干燥少雨气候和自然鼠疫疫源地的影响,与伪满洲国统治时期从未间断的鼠疫灾害和日军败退前可能人为布施鼠疫菌的细菌战遗毒有关,加上国民党未能控制疫情、传统社会习俗助长了鼠疫蔓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空前严重的鼠疫疫情。第二部分为通辽鼠疫爆发及蔓延情况。这场鼠疫是该地区有历史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鼠疫疫情,在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发生和死亡数量最多且相较于其他地区形成了断层差距,呈现感染人数多、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通辽作为解放战争东北战场的战勤基地和交通要道,战争支前和后方建设一度陷入停滞,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第三部分为与政权建设相配合的政府防治。通辽地区政权建立伊始筹划防治鼠疫各项措施,鼠疫防治领导和专门机构逐步建立并发展,各地防疫队驰援通辽开展工作,采取疫情报告、封锁隔离、注射检诊等措施。苏联防疫队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参与援助。鼠疫防治成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了政权建设的进行。第四部分为动员体制下群众参与的鼠疫防治。新政权鼠疫防治以群众防疫为基本方针,组建各级基层防疫组织,处理好防疫科学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防疫宣传教育工作在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的基础上,将防疫与爱国紧密结合,唤起群众保卫自身健康和政权安定的热情,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鼠疫防治运动中。在防疫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广泛的政权认同形成。第五部分为鼠疫防治的成效和影响。在人民政府和群众的一道努力下,通辽地区的鼠疫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鼠疫防治的过程中,卫生行政体制作为新中国政权的重要组成得以初建,社会风俗开始朝着更卫生健康的方向发展,政权认同逐渐形成。
史成琳[3](2020)在《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一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寻求自然与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共存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已是每个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逐渐被全球范围内各学者、专家所关注,甚至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也已经普及。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以国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理论,为东营市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从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现状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乡土及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类型单一且以草甸、沼泽植被为主体;鸟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丰富、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湿地景观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从规划总论、空间布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六个部分着手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在规划总论方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列举规划依据,制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划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建立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制定乡土植物、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城市绿地植物、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古树名木相关保护规划;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鸟类、鱼类从栖息地保护修复角度制定保护规划,提出了两栖爬行类、兽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提出了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升规划,制定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基于盐碱地分级的树种规划,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海洋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希望本文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所做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能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
许淼[4](2020)在《甘肃鼢鼠皮下寄生兔葫颜皮蝇生物学特性及其皮蝇素基因的研究》文中提出鼢鼠为啮齿目(Rodentia)鼹形鼠科(Spalac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杂,危害林木种类多达95种,其主要以植物的根茎为食,因此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但由于其终生营地下洞道生活,不易受到天敌危害和人类干扰,导致鼢鼠的防治成为困难。物理与化学防治在鼢鼠的防治上存在不足,相较之下生物防治污染小,环境友好。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发现,甘肃鼢鼠皮下存在一种寄生蝇,在野外环境下寄生率约为30%。皮蝇属双翅目(Diptera)皮蝇科(Hypodermatidae),可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皮下,造成皮蝇蛆病,引起寄主动物皮肤瘙痒,导致其精神状态差,繁殖率下降。幼虫发育成熟后由皮下钻出,会引起皮肤穿孔造成感染,对其生理活动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引起其死亡。因此,利用皮蝇寄生对甘肃鼢鼠进行防治,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生物防治方法。关于皮蝇蛆病的研究发现,在皮蝇感染初期可通过ELISA检测到其特征抗原皮蝇素。在对皮蝇素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发现,皮蝇素有三种分别为皮蝇素A、皮蝇素B及皮蝇素C,均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且具有降解C3补体与结缔组织的能力,因此在皮蝇寄生过程中可帮助其逃避宿主免疫。根据以上特点,利用皮蝇寄生对鼢鼠的影响或将皮蝇作为媒介昆虫携带鼢鼠专性致病性病原菌,为鼢鼠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针对寄生于甘肃鼢鼠皮下的皮蝇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在生物学习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寄生于甘肃鼢鼠皮下皮蝇的物种鉴定,明确鼢鼠寄生皮蝇的生物学特征及明确寄生皮蝇的发生时期,为后续能够有效的利用皮蝇防治鼢鼠做基础。其次,通过转录组测序挖掘皮蝇素基因,明确其寄生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并选择其中的两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以了解其在不同龄期皮蝇中的表达情况。最后对筛选出的四条皮蝇素基因做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结构特征,为后期阐明皮蝇寄生鼢鼠的分子机制,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为后期皮蝇素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一、甘肃鼢鼠皮下寄生蝇的生物学特性(1)皮蝇成虫的产卵期在8月至9月,皮蝇的1龄幼虫发生高峰期为9月,2龄幼虫主要发生在10月,3龄幼虫集中在11月出现,且持续至来年。(2)该皮蝇幼虫主要寄生在甘肃鼢鼠的鼠鼷部及下背部,偶尔寄生于前肢。该皮蝇寄生后在寄生部位直接发育成3龄幼虫,在甘肃鼢鼠皮下不发生移行。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1)形态学鉴定:皮蝇气门板表面平整无凸起的棘,气门板上排列有细长的气门钮;虫体腹面第七节边缘有排列整齐的棘,第十节有排列不规则的细小的棘,与寄生于其他物种的皮蝇形态学特征比较,寄生于甘肃鼢鼠皮下的寄生蝇为兔葫颜皮蝇(Oestromyia leporina)。(2)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PCR-RFLP研究发现甘肃鼢鼠皮下寄生蝇为同一物种,采用COI基因的通用引物UEA7-UEA10扩增序列片段长度约为680bp,经NCBI中公布的序列比较分析,与兔葫颜皮蝇(O.leporina)的序列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6%-97%。三、转录组挖掘皮蝇素基因(1)通过兔葫颜皮蝇幼虫转录组测序,挖掘出4条兔葫颜皮蝇的皮蝇素基因,经序列比对,确定皮蝇素基因分别为皮蝇素A,皮蝇素B,皮蝇C1及皮蝇素C2共三种。(2)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三种皮蝇素均在1龄幼虫中有表达,皮蝇素B随着幼虫的发育其表达量随之下降,皮蝇素C随着幼虫的发育其表达量依次增高。(3)兔葫颜皮蝇的皮蝇素属于Tryp_SPc(胰类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4)通过皮蝇素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兔葫颜皮蝇三种皮蝇素与鹿皮蝇的皮蝇素亲缘关系更近,其次与纹皮蝇及牛皮蝇聚为一支。
兴安[5](2019)在《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对内蒙古草地多样性保护、草产业以及畜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东北龄鼠(Myospalaxpsilurus)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正确认识东北鼢鼠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治理由东北鼢鼠引起的草场损失和环境失衡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至2016年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对东北鼢鼠个体、种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专门研究。从个体层面,对东北鼢鼠雌雄两性头骨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是否具有性二型现象及其在微生境中的快速进化影响因素。并对个体洞道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引入分形维度作为测量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的特征指数。从种群层面上,对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因子中的植被、土壤、气候以及放牧干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又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中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植被、土壤与放牧干扰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波动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雌雄东北鼢鼠体尺特征不存在显着形态性二型。成体鼢鼠头骨形态指标在性别间存在显着差异。土壤因素对东北鼢鼠头骨形态变异影响不显着。雄性鼢鼠头骨形态在两种地形间存在显着差异。(2)东北鼢鼠洞道系统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别间的差异不显着。不同地形分布的鼢鼠洞道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可采用分形维度来综合测量与评估洞道几何结构。(3)东北鼢鼠种群消长动态总体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季节鼢鼠种群相对密度存在显着差异。随东北鼢鼠数量增多,植被高、盖、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含水量显示下降趋势。(4)植物群落Shannon weaver指数随种群数量的增多呈现先F降再上升的趋势;Inverse-Simpson指数随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增大;随龄鼠种群数量增多群落Simpson指数呈现下降趋势。(5)土壤硬度随鼢鼠相对密度增加呈现缓慢先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样地内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下降。各土壤层温度均与相对密度显着相关,种群相对密度在各土壤层温度提升时均出现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下降的趋势。(6)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随月平均降水量增加而下降;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温度无显着相关关系。(7)不同放牧条件下的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季节东北鼢鼠种群密度在季节轮牧区与连续放牧区内的种群数量最少。而禁牧样区与按月轮牧方式下的种群数量最高。(8)土壤、植被特征与种群相对密度显着相关。气温与栖息地内各个植被性状中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气温与栖息地内土壤含水量和硬度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随气温增高而下降;降水量仅与土壤硬度具有显着相关关系,土壤硬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9)年际间效应以及季节通过对植被与土壤间接影响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夏季与秋季,对植被具有正向作用,即促进植物地上部(高度、盖度)增加,间接使东北鼢鼠相对密度下降,而秋季对植被的正向作用,促进地下生生物量以及植被密度的增加,间接促进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加。植被对土壤含水量以及上壤硬度的正向作用,上壤水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而土壤硬度对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任杰[6](2018)在《山西省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文中指出桑干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公里,由上游源河、恢河在马邑汇合后经朔州市、大同市,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桑干河流域周缘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内的晋北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角色。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是桑干河流域内危害最严重的鼠害种群,因而掌握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了解其对植被的危害程度及危害规律,是鼠害预警监测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对中华鼢鼠进行综合防控,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鼠害危害,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还可以提高防护林防风固沙的能力,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使桑干河流域森林资源得到保护,从而丰富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于促进森林健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系统稳衡及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桑干河流域防护林中华鼢鼠鼠害情况的实地调查,将收集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后,明确了桑干河流域内中华鼢鼠发生特点、为害程度、危害区域划分以及综合防控措施,并结合该区域的地类、植被等特征,提出了防控中华鼢的综防措施及对策建议,为未来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穆瑶[7](2018)在《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华鼢鼠(Mospalax fontanieri)为鼹形鼠科、鼢鼠亚科、鼢鼠属动物,目前还没有该动物成纤维细胞建系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作为蒙古高原代表性动物遗传资源,本研究采集中华鼢鼠9种组织用于实验,其中气管、肺和剑状软骨3种组织成功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并分析了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实验方法是通过细胞计数法计算细胞的贴壁率、冻存前及复苏后的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制备常规染色体标本分析染色体核型;采用DNA测序方法测定中华鼢鼠线粒体DNA的Cyt-b,D-loop,ND4基因序列,评价其进化地位。实验结果显示:中华鼢鼠气管、肺、软骨3种组织在体外条件下培养第34天出现成纤维样细胞,分别在培养第11天、第16天、第17天原代细胞90%以上汇合。3种组织来源体细胞均显示成纤维细胞特征,气管成纤维细胞贴壁能力最强,24 h贴壁率最高能达到98.10%,肺成纤维细胞与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贴壁能力较弱,24 h贴壁率最高,分别为95.28%和94.88%。3种不同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冻存成活率均显着下降,P4P8气管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92%93.20%,复苏后91.57%73.25%,P4P8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92%89.33%,复苏后89.97%70.21%,P4P6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52%82.91%,复苏后88.23%69.06%。3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其中气管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在24孔板的每个孔中,其最大增殖数目为2.435×104个,肺成纤维细胞最大增殖数目为1.813×104个,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最大增殖数目为1.521×104个。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华鼢鼠的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2,30对为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2st+28sm。第1对染色体最大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8对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鼢鼠来源于2个不同的母系祖先,且中华鼢鼠与高原鼢鼠的亲缘关系最近。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建系技术及体细胞系,并揭示了该物种成纤维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评价了中华鼢鼠的系统进化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及物种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和参考依据。
王洪昌,涂鸣,刘念,曾荣,王忠民,佟金[8](2018)在《鼢鼠挖掘活动及爪趾几何特征量化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量化分析东北鼢鼠的挖掘活动规律、爪趾几何结构特征以及爪趾内外轮廓线特征。[方法]以东北鼢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了东北鼢鼠爪趾的几何结构特征;对东北鼢鼠的挖掘活动进行观察;利用MATLAB软件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提取前爪中间趾边缘特征图像,并对边缘轮廓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了内外轮廓拟合曲线方程,并对曲线的曲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试验表明,东北鼢鼠前爪爪趾粗壮,尖而利,前端呈楔形,利于挖掘;东北鼢鼠的挖掘过程可以分为掘土、踢土、推土、食物或障碍处理、修补洞道等;前爪第三趾外轮廓曲率变化较小,表面光滑平顺,减少挖掘阻力,保证了挖掘的洞道表面平整;内轮廓曲线曲率变化较大,利于爪趾入土,在掘土过程中土壤易于沿爪趾表面翻转滑落。根据前爪中间趾内轮廓曲线设计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苗间除草铲,仿真结果显示仿生除草铲能在除草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力。[结论]研究可为后续土壤挖掘和切削工具的仿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姬程鹏[9](2017)在《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巢域面积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优势地下鼠,对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高原鼢鼠挖掘洞道、采食植物根茎以及推土造丘行为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和水土流失,加剧了草地退化。因此,高原鼢鼠也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害鼠之一。了解高原鼢鼠自然状态下活动节律、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研究其采食、繁殖等生存策略以及科学防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祁连山东段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高寒草甸,一是开展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生态学研究的适宜性探索;二是研究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三是研究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规律及雌雄个体推土造丘能力;四是对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目的为完善高原鼢鼠基础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是无线电追踪技术实现的前提,本研究期间自制活捕笼平均捕获率为44.12%。麻醉剂使用量和麻醉时间与高原鼢鼠体重密切相关,当高原鼢鼠个体体重在150 g以下,乙醚用量应为0.751.2 ml/只,麻醉时间为3045 s/只;个体体重在150270 g之间,乙醚用量为1.31.6 ml/只,麻醉时间为3055 s/只;个体体重在270350g之间,乙醚用量1.62.0 ml/只,麻醉时间为4560 s/只。无线发射器以环腋下斜跨式为主,且应在佩戴后30天左右重捕更换项圈以利于长期监测。2.高原鼢鼠暖季(610月)具有双峰型日活动节律。6-9月份早晨活动高峰主要集中在6:00时,晚上高峰出现在20:0022:00时,10月份早晨活动高峰在8:00,晚上高峰出现在18:00时。高原鼢鼠双峰型日活动节律与当地日出日落变化相一致。日活动差异指数θ表明6月份高原鼢鼠活动时间分配相对均匀。昼行性指数λ表明高原鼢鼠在610月集中在白天活动。峰型指数φ表明双峰型典型程度10月>9月>7月>8月>6月。日活动总量AT表明高原鼢鼠日活动时间9月份最短,只有7个小时,其它月份基本在10小时左右。高原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相关性表明,除9月份6:00时高原鼢鼠活动强度与地下5 cm的土壤温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外(P<0.05),其余月份各时段高原鼢鼠活动强度均与地下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不存在显着相关(P>0.05)。3.高原鼢鼠雄性个体6月和10月巢域面积均大于雌性个体,但在79月巢域面积低于雌性个体。暖季高原鼢鼠巢域面积重叠只发生在6月和7月,其中6月重叠面积(固定核域法(FKE):17.68m2)和发生重叠的个体数(n=5)均高于7月(FKE:8.01 m2;n=3)。高原鼢鼠雄性个体在6月、9月和10月所推鼠丘数高于雌性,雌性个体在7月造丘数量高于雄性,8月雌雄个体均不推新鼠丘;雌雄个体累计推土丘数量6月>9月=10月>7月>8月;鼠丘数与巢域面积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455,P<0.01)。巢域面积变化与禾本科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有显着相关性(R=-0.247,P<0.05;R=0.364,P<0.01),与杂类草的地上、地下部分呈不显着负相关关系(R=-0.207,P>0.05;R=-0.09,P>0.05)。4.2015-2016两年间高原鼢鼠的地上活动主要集中在2015年6月底到7月初。6月和7月日地上活动频次差异不显着(P>0.05),活动时间主要分布在6:00-22:00,每次地上活动时间约为15分钟。2016年5-10月未发现地上活动现象。通过分析两年间食物和种群密度变化,发现连续两年植物地上地下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6-7月和7-8月差异不显着(P>0.05),但2016年7-8月植物地下根系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2015年(P<0.05),两年间6-8月粗脂肪的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2016年植物地下生物量在6-9月均低于2015年,且2015年5-6月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为2016年同期的2倍。因此,高原鼢鼠地上活动与种群密度有关。
苏军虎[10](2014)在《青藏高原东缘两类典型土着动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极端的高原条件(高寒、缺氧等),复杂而丰富的地理地质(高原隆升等)和气候变化的古环境背景等,庇护了较多的特有物种,孕育了敏感、脆弱而多样的生态系统。青藏高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干扰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失衡、生物资源生存状况受到严重威胁。分析和探讨环境变迁和扰动对高原生物的影响,揭示种群遗传分化及其历程和影响因素等,制定其保护管理对策,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针对青藏高原东缘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丧失和草地退化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以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中鼠害防控和湿地生态系统中裂腹鱼类保护利用等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方式入手,选择鼢鼠类和裂腹鱼类,应用它们种群数量管理特征、有限的迁移能力和高原典型土着特性等为种群遗传学、分子系统地理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模型依据,进行了鼢鼠类分子标记开发及两类土着动物种群遗传结构与管理对策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微卫星丰度、特征分析及其开发甘肃鼢鼠微卫星序列中,以二碱基重复单元含量最多,占总数的60.6%,最主要的优势重复序列是AC/GT;其次为四碱基、三碱基、单碱基和五碱基重复类型等。56对微卫星位点中,11对在甘肃鼢鼠种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9对引物在高原鼢鼠(E. baileyi)中通用,6对片段大小一致且存有多态,而Ectl31位点只在高原鼢鼠中呈多态,为高原鼢鼠特异性标记。2.甘肃鼢鼠遗传结构分析及控制管理对策甘肃鼢鼠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0.58),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3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种群间存有显着的遗传分化(Fst=0.5393, P=0.00),歧点分布和中性检测显示甘肃鼢鼠经历了种群扩张。10个微卫星位点上甘肃鼢鼠3个种群共检测出43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52,相邻种群之间稀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存有差异,特定的遗传结构和较小的地理距离相关。种群之间的基因流为8.24,进一步深入分析生活史特征(如迁移扩散、婚配制度等)等所带来的甘肃鼢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规律,对认识甘肃鼢鼠的适应性进化机制等有重要意义。未来亟需在模拟和分析农牧业生产系统不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剖析甘肃鼢鼠种群间遗传分化及其在环境变化下采取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揭示变异发生规律及其机理,为鼠情监测的指导以及综合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三种裂腹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保护管理对策极边扁咽齿鱼(Platypharodon extremus)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黄河上游的极边扁咽齿鱼5个地理种群(玛曲3个种群,新兴湖和鄂陵湖各1个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9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8。5个种群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表明种群受到了严重的瓶颈效应。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总遗传分化系数为-0.0080(P=0.733),尚未有显着的遗传分化。系统发生树显示5个种群的单倍型混合分布,歧点分布和Fu’ Fs中性检测显示极边扁咽齿鱼经历了种群扩张(0.26至0.36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 Ma))。扩散、瓶颈和扩张共同构成了极边扁咽齿鱼的种群历史。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厚唇裸重唇鱼3个地理种群(玛曲、玛多和尖扎共3个种群)总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5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0。AMOVA分析表明,种群间总遗传分化系数为0.1934(P=0.00),种群间有显着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了两个显着的支系(Fst=0.2685(P=0.00)),而不同的单倍型在玛曲段混合分布,推测有二次接触现象,暗含了隐存种(cryptic species)的可能。歧点分布和中性检测均推测了经历的种群扩张,但两个支系的扩张时间不同(0.096Ma和0.15Ma)。经分子钟假说计算出两个演化支系的分化时间在1.45Ma前。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分类地位进行厘定,后续的增殖放流管理中更应重视该情况。黄河裸裂尻(Schizopygopsis pylzovi)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黄河裸裂尻5个地理种群(青海柴达木、大通、贵德、玛多种群,和甘肃玛曲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92,核苷酸多样性为0.0153。AMOVA分析表明,5个种群间总遗传分化系数为0.0122(P=0.02),种群间尚未有显着的遗传分化。歧点分布和Fu’ Fs中性检测出种群扩张。系统发生树显示部分种群的单倍型混合分布,玛曲种群的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均形成了1个较明显的单倍型组,揭示玛曲种群应作为管理单元(MU)重点管理。本研究首次开发了鼢鼠亚科动物的微卫星分子标记,阐释了甘肃鼢鼠以及三个裂腹鱼类物种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种群历史动态和基因交流等;明确了各种群单倍型(组)的地理分布模式及其系统发育关系,追溯了进化历程。为两类土着动物物种保护策略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长期监测及生态学效应评价等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学资料。
二、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通辽地区的鼠疫及防治研究(1947-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创新及不足 |
一、鼠疫爆发的原因分析 |
(一)自然原因:位于自然鼠疫疫源地核心地带 |
(二)细菌战遗毒未能得到较好控制 |
(三)传统习俗习惯助长鼠疫爆发 |
二、鼠疫爆发及对初创政权的影响 |
(一)鼠疫发生规模、情况 |
(二)鼠疫爆发加剧政权建设困难 |
(三)鼠疫疫情严重影响民众生活 |
三、与政权建设相配合的政府防治 |
(一)新政权领导制定鼠疫防治方针 |
(二)采取以消灭鼠疫为目标的措施 |
(三)苏联援助下的鼠疫防治 |
四、防疫动员体制下的群众参与 |
(一)健全群众防疫运动领导 |
(二)进行爱国卫生宣传教育 |
(三)开展群众防疫卫生运动 |
五、鼠疫防治的成效及影响 |
(一)人间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二)助推卫生行政体制初步建立 |
(三)卫生教育影响社会生活变迁 |
(四)建国初期民众政权认同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1.2.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理区位概况 |
2.3 自然环境概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1 植物多样性现状 |
4.1.2 植物区系分布区型分析 |
4.1.3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4.1.4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现状 |
4.1.5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
4.1.6 东营市植被现状及分析 |
4.2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2.1 鸟类多样性现状 |
4.2.2 鱼类多样性现状 |
4.2.2.1 海洋鱼类 |
4.2.2.2 淡水鱼类 |
4.2.3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 |
4.2.4 兽类多样性现状 |
4.3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3.1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2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3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4 东营市景观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特点 |
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1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总论 |
5.1.1 规划理念 |
5.1.2 规划原则 |
5.1.3 规划依据 |
5.1.4 规划目标 |
5.1.4.1 总体目标 |
5.1.4.2 分期目标 |
5.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
5.2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 |
5.2.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规划 |
5.2.2 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规划 |
5.2.2.1 斑块规划 |
5.2.2.2 廊道规划 |
5.3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3.1 乡土植物保护规划 |
5.3.2 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种类及保护建议 |
5.3.3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规划 |
5.3.3.1 城市绿地植物树种推荐 |
5.3.4 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
5.3.5 入侵植物防治 |
5.3.6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3.6.1 保护范围 |
5.3.6.2 保护措施 |
5.4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1 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 |
5.4.1.2 东营市鸟类栖息地保护布局 |
5.4.1.3 湿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1.4 林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2.1 鱼类栖息地保护 |
5.4.2.2 鱼类栖息地修复和构建 |
5.4.3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4 兽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 东营市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1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 |
5.6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
5.6.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1.1 湿地自然植物群落保护规划 |
5.6.1.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提升 |
5.6.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甘肃鼢鼠皮下寄生兔葫颜皮蝇生物学特性及其皮蝇素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鼢鼠概述 |
1.1.1 鼢鼠的种类及分布 |
1.1.2 鼢鼠的危害 |
1.1.3 鼢鼠的防治 |
1.2 皮蝇的研究现状 |
1.2.1 皮蝇的分类及分布 |
1.2.2 皮蝇的生物学习性研究 |
1.2.3 皮蝇蛆病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3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甘肃鼢鼠皮下寄生皮蝇的形态学鉴定 |
2.2.2 甘肃鼢鼠皮下寄生皮蝇的分子鉴定 |
2.2.3 甘肃鼢鼠皮下寄生皮蝇的转录组测序 |
2.2.4 荧光定量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皮蝇的生物学特性 |
3.1.1 季节动态 |
3.1.2 寄生部位及感染强度 |
3.2 形态及分子鉴定 |
3.2.1 形态学鉴定 |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兔葫颜皮蝇转录组注释结果 |
3.3.1 转录组数据过滤 |
3.3.2 转录组Unigenes的功能注释 |
3.3.3 NR数据库物种注释结果 |
3.3.4 GO数据库注释结果 |
3.3.5 KEGG代谢通路注释 |
3.4 甘肃鼢鼠皮下寄生蝇皮蝇素基因的挖掘 |
3.4.1 皮蝇素基因的筛选 |
3.4.2 皮蝇素基因的分类 |
3.4.3 皮蝇素基因的代谢通路分析 |
3.5 皮蝇素表达量 |
3.5.1 转录组皮蝇素表达量分析 |
3.5.2 皮蝇素表达量 |
3.6 皮蝇素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6.1 皮蝇素氨基酸组成及理化性质 |
3.6.2 皮蝇素氨基酸结构 |
3.6.3 皮蝇素氨基酸多序列比对 |
3.6.4 皮蝇素氨基酸进化树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皮蝇生物学习性 |
4.1.2 形态学鉴定 |
4.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4 兔葫颜皮蝇转录组测序及皮蝇素基因筛选 |
4.1.5 皮蝇素基因的表达量 |
4.1.6 皮蝇素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东北鼢鼠形态研究 |
1.4.2 地下哺乳动物洞道结构 |
1.4.3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 |
1.4.4 地下啮齿动物与栖息地环境因子 |
1.4.5 地下啮齿动物与放牧干扰 |
1.4.6 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态系统各因子复杂关系中的应用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动物数据采集制备方法 |
2.2.2 东北鼢鼠栖息地环境因子数据采集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北鼢鼠形态学 |
3.1.1 东北鼢鼠性二型研究 |
3.1.2 小结 |
3.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与性别、地形因子的关系 |
3.2.1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结构 |
3.2.2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特征与性别、地形之间的关系 |
3.2.3 小结 |
3.3 东北鼢鼠种群的年、季节动态 |
3.3.1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 |
3.3.2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 |
3.3.3 小结 |
3.4 东北鼢鼠对栖息地植被因子的影响 |
3.4.1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特征之间的关系 |
3.4.2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
3.4.3 小结 |
3.5 东北鼢鼠与栖息地土壤因子关系 |
3.5.1 土壤硬度 |
3.5.2 土壤含水量 |
3.5.3 土壤层温度 |
3.5.4 小结 |
3.6 东北鼢鼠与气候因子 |
3.6.1 2012年至2016年环境降水量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关系 |
3.6.2 东北鼢鼠栖息地最高气温变化 |
3.6.3 小结 |
3.7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
3.7.1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
3.7.2 小结 |
3.8 东北鼢鼠数量动态与生境内生态因子的多元互作 |
3.8.1 环境因子与东北鼢鼠种群间的直接作用 |
3.8.2 环境因子对东北鼢鼠的间接作用 |
3.8.3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
3.8.4 小结 |
4 讨论 |
4.1 东北鼢鼠的性二型 |
4.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 |
4.3 东北鼢鼠种群消长规律 |
4.4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植被受干扰程度 |
4.4.1 植被特征 |
4.4.2 植物群落多样性 |
4.5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土壤因子受干扰程度 |
4.6 东北鼢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4.7 不同放牧干扰对东北鼢鼠种群的影响 |
4.8 东北鼢鼠种群影响因子SEM模型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山西省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前言 |
1.1 桑干河流域基本概况 |
1.1.1 晋北地区桑干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 |
1.2 中华鼢鼠生物学特性 |
1.3 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鼠害防控现状 |
1.3.1 鼠害特点及防控情况 |
1.3.2 中华鼢鼠常用扑杀方法 |
1.4 桑干河流域内中华鼢鼠鼠害防治的重要性 |
1.4.1 生态效益 |
1.4.2 社会效益 |
1.4.3 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为害程度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范围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时间及样地 |
2.1.4 鼠害发生程度调查方法 |
2.1.5 林木受害程度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鼠害发生程度分析 |
2.2.2 林区内植被被害率调查 |
2.3 结论与讨论 |
三、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特点及防控区划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鼠害发生特点调查 |
3.1.2 区划方法 |
3.1.3 鼠害危害分级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布特点 |
3.2.2 种群数量波动特点 |
3.2.3 中华鼢鼠鼠害防控区划结果 |
3.3 结论及讨论 |
四、桑干河流域防控中华鼢鼠综防措施及对策建议 |
4.1 桑干河流域建立鼠害综合防控系统的必要性 |
4.2 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综合防控措施 |
4.3 对策及建议 |
4.3.1 建立综合防控监测预警体系 |
4.3.2 完善中华鼢鼠鼠害的监测、预防、治理的各项保障措施 |
4.3.3 建立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鼠害综合防控体系 |
4.3.4 建立健全联防联治机制 |
4.3.5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7)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1.1 引言 |
1.2 材料 |
1.2.1 主要试剂 |
1.2.2 主要器材 |
1.2.3 实验材料 |
1.3 方法 |
1.3.1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
1.3.2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纯化 |
1.3.3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传代培养 |
1.3.4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冻存 |
1.3.5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复苏 |
1.4 结果 |
1.4.1 中华鼢鼠组织块原代培养结果 |
1.4.2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形态观察 |
1.4.3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代培养形态观察 |
1.5 讨论 |
第二章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器材 |
2.2.3 实验细胞 |
2.3 方法 |
2.3.1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贴壁率的测定 |
2.3.2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
2.3.3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冻存前、复苏后存活率测定 |
2.3.4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支原体污染检测 |
2.3.5 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2.4 结果 |
2.4.1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同代次、不同时间下的贴壁率对比 |
2.4.2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同代次的生长曲线对比 |
2.4.3 中华鼢鼠三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同代次冻存前、复苏后存活率对比 |
2.4.4 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支原体检测 |
2.4.5 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鼢鼠中华鼢鼠线粒体DNACytb、D-loop及ND4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器材 |
3.2.3 实验材料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致谢 |
(8)鼢鼠挖掘活动及爪趾几何特征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挖掘活动的观察 |
1.3 几何特征的观察 |
1.4 爪趾轮廓特征曲线提取及分析 |
1.5 仿生除草铲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爪趾的几何结构特征 |
2.2 挖掘活动规律 |
2.3 爪趾轮廓特征曲线提取 |
2.4 仿生除草铲设计与仿真 |
3 结论 |
(9)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巢域面积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高原鼢鼠的研究现状 |
2.2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
2.2.1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对象 |
2.2.2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方法 |
2.3 地下啮齿动物活动节律的研究进展 |
2.4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面积及巢域重叠的研究进展 |
2.4.1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面积的研究进展 |
2.4.2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重叠的研究进展 |
2.4.3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利用的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土壤温度监测 |
3.3.3 活动模式计算 |
3.4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4.1 试验设计 |
3.4.2 高原鼢鼠推土造丘能力 |
3.4.3 生物量的测定 |
3.4.4 植物群落组成 |
3.4.5 数据分析 |
3.5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3.5.1 试验设计 |
3.5.2 红外相机的布置 |
3.5.3 夜像仪 |
3.5.4 出地面洞口的确认并布设红外相机 |
3.5.5 数据的获取 |
3.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 |
4.1.1 无损伤活捕结果 |
4.1.2 麻醉时间及麻醉剂用量的测试 |
4.1.3 无线电发射器佩戴方式比较 |
4.2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高原鼢鼠活动节律及土壤温度的月际变化 |
4.2.2 高原鼢鼠活动模式 |
4.2.3 高原鼢鼠活动节律与土壤温度变化的相关性 |
4.3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3.1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的变化 |
4.3.2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的重叠 |
4.3.3 高原鼢鼠推土造丘的能力 |
4.3.4 草地植物生物量的月际变化 |
4.3.5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变化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 |
4.4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4.4.1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频次分布 |
4.4.2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时间分布 |
4.4.3 影响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因素 |
第五章 讨论 |
5.1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 |
5.1.1 无损伤活捕技术 |
5.1.2 高原鼢鼠麻醉技术 |
5.1.3 发射器的材质及佩戴方式 |
5.1.4 发射器佩戴时间 |
5.2 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高原鼢鼠暖季的活动节律 |
5.2.2 高原鼢鼠活动强度指数 |
5.2.3 洞道温度对高原鼢鼠活动的影响 |
5.3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3.1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巢域面积变化 |
5.3.2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巢域重叠 |
5.3.3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推土造丘能力 |
5.4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4.1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时间及频率 |
5.4.2 影响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因素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青藏高原东缘两类典型土着动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保护遗传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在生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1.3 鼢鼠类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
1.4 裂腹鱼类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甘肃鼢鼠基因组微卫星丰度、特征分析及其开发 |
2.1 甘肃鼢鼠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
2.2 甘肃鼢鼠微卫星位点开发及其在高原鼢鼠中通用性分析 |
第三章 甘肃鼢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管理对策 |
3.1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甘肃鼢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2 基于微卫星特征的甘肃鼢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四章 三种裂腹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保护对策 |
4.1 极边扁咽齿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
4.2 厚唇裸重唇鱼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
4.3 黄河裸裂尻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着) |
四、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人机的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调查最佳尺度选择[J]. 孙珊珊,满都呼,伟军,朝克图,阿焱,张恒,付和平,武晓东,袁帅. 草业科学, 2021(09)
- [2]通辽地区的鼠疫及防治研究(1947-1954)[D]. 周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史成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甘肃鼢鼠皮下寄生兔葫颜皮蝇生物学特性及其皮蝇素基因的研究[D]. 许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D]. 兴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山西省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D]. 任杰.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7]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穆瑶.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8]鼢鼠挖掘活动及爪趾几何特征量化分析[J]. 王洪昌,涂鸣,刘念,曾荣,王忠民,佟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9)
- [9]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巢域面积变化研究[D]. 姬程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10]青藏高原东缘两类典型土着动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D]. 苏军虎.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