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1](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安全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主要处理生态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矛盾,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有效保障途径。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地之一,区域内具有沟壑纵横与地形破碎的特点,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清涧地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受到沟谷地形地貌、黄土土质疏松与差异性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城市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较弱、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突出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约束,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存在数量与指标等布局不合理问题。城市绿地一方面具有水源涵养、增强环境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功能,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公园绿地游憩空间。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绿地布局能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约束与服务供给的双重目的。基于现有理论研究,通过解析清涧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明确清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城市生态安全的特殊性来源基础上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并建立维持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结构与绿地用地布局。从城市生态安全角度为清涧城市空间发展与绿地布局提供科学建议,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清涧城市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并基于生态安全及城市绿地布局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掌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方法以及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趋势,作为建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重要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摸清清涧生态本底条件,着重对清涧绿地现状布局进行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总结清涧绿地现状布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具有维稳的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第二,防护绿地安全隔离作用不够;第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供给性失衡。第二,针对研究区内生态安全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清涧生态本底条件,建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与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基础上综合叠加地质灾害点得到清涧重要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面基础上提取清涧显性与隐性生态廊道。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安全等级斑块与廊道建立的基础上建构清涧生态安全格局。第三,从生态过程与安全格局入手,指导根植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清涧绿地结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建设基底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中的冲突斑块、不同功能绿地潜在空间进行识别,在清涧绿地结构要素与模式确立基础上,通过“多斑镶嵌,生态为先”、“公园点缀,游憩供给”、“廊道链接,织线成网”、“要素整合、多元立体”的规划策略,形成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第四,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绿地结构为骨架,指导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采用“生态保育绿地维稳-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公园绿地游憩供给”由外到内的规划路径,首先对城市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维稳绿地进行布局,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构筑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屏障;其次对城市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河流水系以及城市道路等空间进行防护绿地布局,进一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结合居民需求,建构公园绿地布局模型,对城市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内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定点定量布局。
卢莹[2](2021)在《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规模扩大,自然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绿地空间被挤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空间不断被城市建成区割裂使城市出现生境斑块受损、景观破碎化以及网络结构不稳定等现象。如何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是日后城市建设需要面临的挑战。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功能复合型的空间特性,在高密度中心城区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及社会效益,不仅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空间,同时还为城市生物提供了良好栖息场所。研究表明,景观连接度作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其中功能连接度这一指标可以借助物种的最大扩散距离分析并不存在实际结构连接的斑块,该指标现已多次被应用于解决城市中心区域景观破碎化的情况。提高功能性连接度可以加强区域生态系统及资源流的互通,保证城市物种在各个生境斑块之间的扩散运动,缓解景观破碎化带来生境消失等问题,优化城市网络结构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选择高密度城区—北京市中心地区及核心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02个公园斑块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该范围内对城市公园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Arc GIS平台建立北京城市公园的矢量数据库。对北京城市公园的数量、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研究区域内城市绿地和城市公园进行耦合性分析,明确城市公园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和实际意义,并找出城市公园网络结构的问题。其次,按照目标物种的原则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确定距离阀值,利用图论的功能连接度指数和网络连接指数分析城市公园整体连接水平、识别各个城市公园斑块维持连接度的重要程度以及公园斑块网络结构,进一步研究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性与斑块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最终,利用踏脚石斑块理论对城市公园斑块连接度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以及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成果:(1)北京市中心地区及核心区范围内,以大型城市公园为主,中小型斑块较多的穿插其中。大型公园斑块破碎度最小,小型公园斑块景观破碎度大分布数量多的特点。与城市绿地空间具有耦合性,即均沿东南-西北方向分布,并包含城市公园分布重心。(2)公园网络结构形成了一个三叉戟网络结构,内部形成了一个环状的网络,呈现出核心区域性聚集,边缘区空间分布不均匀,连接度较弱,且中心区域公园之间也未能全部进行连接。(3)识别出天坛公园、环二环城市绿道、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北京动物园、元大都遗址公园等12个公园为重要的公园斑块,能够显着影响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内整体网络连接度水平。(4)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值与斑块面积成正相关,并斑块为指状连接度优于带状、团状斑块,空间位置也会影响斑块连接度重要值高低。(5)认为增加踏脚石斑块是城区内网络优化的关键途径,通过新增7个踏脚石公园斑块,使得整个研究区域内的公园斑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优化后的公园斑块结构景观较现状绿地景观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对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生态适宜性等级评价、公园规划设计布局等多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可以尝试将功能连接度指标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具体的公园规划方法和优化实施策略,构建符合生态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公园的质量,改善城市内部的生物多样性。为今后存量规划背景下高密度中心城区提供了绿地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黄安琦[3](2021)在《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关注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生态脆弱性、多样性等方面考虑,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用于保护湿地整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湿地公园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领域。城市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游憩活动已然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居民的重要开放场所,更是成为了人民休闲游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已成为政府的准则和出发点。首先,游憩满意度评价是主要以参与者的真实感触为观察要点,根据实证调查数据的处理和评价因素的分析,找出其评价区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提升方向。因此,相对开展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的城市湿地公园,以游憩区域的民众为研究目标,找出城市湿地公园游憩项目所需改进的环节,在提升和创新方面上,提高城市居民对游憩功能的评价程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在相关文献理论的支持下,在明确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这三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调研。全文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的相关实践探索,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向。再次,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以及IPA分析法对环巢湖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游憩满意度分析,探寻环巢湖区域城市湿地公园群众参与游憩活动中现有的实际问题,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活动,构建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5个维度的准则层和30个指标因子。分别提出相应游憩满意度评价因子的优化策略。最后,经过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的分析结果以及实证研究,落实评价体系,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未来生态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及对该地区的整体生态保护和居民游憩品质有所提高。图:[30]表:[44]参:[84]
梁锐[4](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贾欣雨[5](2021)在《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成环境中的采煤塌陷区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景观化的土地利用是能够让该区域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方法之一,并且能促进城市区域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现已建成的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且现已建成的景观再生空间的质量良莠不齐。针对现下的问题文章以城市采煤塌陷区已实现景观再生后的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来量化研究其再生空间的质量,对于该类采煤塌陷区以后的景观再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推动循证设计的发展。首先,阐述了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等相关概念及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整理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通过前期的研究,借鉴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综合考虑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后的特殊性和使用者的需求,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主要从使用者需求和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后环境空间的特殊性入手来确立评价指标,做到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景观构成要素展开评价,构建了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场地价值、景观环境、功能设施、文化价值、综合管理5个一级指标和采矿地貌典型性、矿业遗产保护利用、植物绿化、水体景观、公共休闲服务设施、文娱活动种类及参与性、人工设施维护等21个二级指标。通过专家问卷应用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分析得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排序为:景观环境B2>文化价值B4>场地价值B1>功能设施B3>综合管理B5。其次,对具体研究对象唐山南湖公园展开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景观再生设计策略后,针对性的选定了主要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北园为研究范围,之后制作使用者调查问卷对园内使用者进行访问,对所有问卷的评价结果通过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和信效度检验。研究发现使用者对于唐山南湖公园的使用后评分为4.58,评价等级为很好,说明使用者对唐山南湖公园是比较满意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排序为:综合管理B5(4.71)>场地价值B1(4.70)>景观环境B2(4.53)>功能设施B3(4.48)>文化价值B4(4.44)。最后,对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结果根据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当前唐山南湖公园景观环境的优缺点,并依据该评价结果为其他相同类型的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刘新元[6](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高方媛[7](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涵[8](2021)在《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提出为解决城市雨水控制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建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相应的绿色海绵设施也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具有独特地形条件的山体公园而言,如何有效提升海绵化改造后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能否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如何在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山体公园中开展海绵化改造设计是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综合评价识别现状建设问题,将海绵城市与山体修复结合探讨有效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效益的改造设计策略。本文以“背景研究——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的总体思路,从综合评价角度出发,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及策略。首先,通过梳理研究背景明确了公园绿地向海绵型绿地转变的必然性,明确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成效及市民满意度的必要性,梳理海绵城市、城市山体公园、综合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进展,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设计要点,为后文设计策略提供经验与借鉴。其次,对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及比较,确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包含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功能效益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因子。再次,文章重点对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建设措施及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城市山体公园地质条件独特、径流冲刷严重、生态恢复性差的特点,以问题及指标权重为导向,综合海绵城市理念与山体修复策略,得出规划层面中分类指导海绵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指导,实践技术层面整合海绵技术、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构建公园水文管理系统,耦合地形、水体、道路及广场、植物要素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最后,在对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研及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应用到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中解决当前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发挥公园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雨水处理网络完善、具备综合效益的城市山地立体海绵体。进一步论证了在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中结合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朱蒙恩[9](2021)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净化水体、调蓄雨洪、景观游憩等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但是存在法律保护失位的问题。随着生态法治理论的更迭,“以保护为主”的环境法律体系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综合治理。我国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当中,并且地方治理也进行了法律实践,但始终缺少针对湿地及湿地生态保护的专门化立法。随着2021年《长江保护法》的出台,以及《湿地保护法》的起草,为我国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立法素材,有利于推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治化进程。为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从论证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功能、分类以及生态保护的运行功能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公民环境权理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等三大理论,以无锡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现状考察与制度分析为例,提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生态湿地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权限不明确、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以及湿地公园法律责任不完善等关键问题。通过梳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国外湿地公园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对完善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何静雯[10](2021)在《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道绿色屏障,起着保护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作用,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增长,郊野公园游憩功能不断凸显,郊野公园游憩空间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户外游憩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但在开发建设中,存在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居民需求与郊野游憩适应性差、景观单一、同质化、制度性管理缺失等问题,制约着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关注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情况,以适应城市游憩空间品质化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城市游憩空间、游憩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运用实地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对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进行探究。在剖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概念、构成、特性和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上海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在分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对郊野公园、郊野公园游憩空间、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有关郊野公园、郊野公园评价、游憩空间品质的相关研究;确定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游憩空间理论、城市游憩系统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与质量影响。对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构成要素、类型和特征属性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将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影响因素归纳为生态要素、景观要素、活动要素、服务要素、区位交通和管理模式等,为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梳理关于郊野公园、生态游憩空间、城市游憩空间等的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情况,构建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从生态环境、游憩景观、游憩活动、支持条件、市场认可度5个方面选取13项评价指标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其中游憩活动和生态环境权重最高,符合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的内涵特征。再根据相关标准和研究阐述本文的评分标准。第五章: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选择上海建成开放的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得出质量等级情况。从指标要素来看,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生态类型丰富,美誉度较好,但活动设施和品牌建设较差;从整体质量上看,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得分为3.63分,属于Ⅲ(中等)水平。但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浦江、长兴岛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最好,等级为Ⅰ级;青西、嘉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中等,等级为Ⅲ级;廊下、广富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一般,等级为Ⅳ级;松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不佳,等级为Ⅴ级。根据得分情况和实际现状,从生态管理、景观融合、服务质量、管理体制4个层面提出质量提升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如何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1.1.2 黄土高原发展诉求 |
1.1.3 清涧城市现实困境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生态安全 |
1.3.2 城市绿地 |
1.3.3 绿地布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清涧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
2.1 清涧城市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人口概况 |
2.1.4 经济发展 |
2.2 清涧城市建设条件 |
2.2.1 城市建设历程 |
2.2.2 城市用地条件 |
2.2.3 城市功能布局 |
2.3 清涧城市生态本底 |
2.3.1 良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 |
2.3.2 严重水土流失生态问题 |
2.3.3 频繁山洪气象地质灾害 |
2.3.4 较弱土地水源涵养能力 |
2.4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 |
2.4.1 绿地现状布局 |
2.4.2 绿地现状构成 |
2.4.3 绿地综合指标 |
2.4.4 绿地空间特征 |
2.5 清涧城市绿地使用调查 |
2.5.1 行为偏好调查 |
2.5.2 满意程度调查 |
2.6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 |
2.6.1 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 |
2.6.2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度不够 |
2.6.3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性失衡 |
2.7 本章小结 |
3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3.1 格局建构原则 |
3.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
3.1.2 地域适应性原则 |
3.1.3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2 生态源地识别 |
3.2.1 生态源地识别体系 |
3.2.2 数据来源与准备 |
3.2.3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3.2.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3.2.5 重要生态源地 |
3.3 生态廊道建立 |
3.3.1 阻力面的建立 |
3.3.2 生态廊道提取 |
3.4 安全格局构建 |
3.4.1 生态安全等级 |
3.4.2 生态廊道分析 |
3.4.3 生态安全格局 |
3.5 本章小结 |
4 清涧城市绿地结构组织 |
4.1 绿地结构组织思路 |
4.1.1 安全为底线的约束防护 |
4.1.2 需求为导向的公园布点 |
4.1.3 连接为目标的廊道搭接 |
4.2 城市建设基底评估 |
4.2.1 建设基底生态安全等级 |
4.2.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
4.2.3 城市绿地空间初步识别 |
4.3 绿地结构要素确定 |
4.3.1 维稳防护为主的生态斑块 |
4.3.2 游憩休闲为主的公园绿地 |
4.3.3 链接连通为主的生态廊道 |
4.4 绿地结构模式分析 |
4.4.1 绿地典型性结构模式分析 |
4.4.2 清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
4.4.3 清涧城市绿地的结构模式 |
4.5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
4.5.1 多斑镶嵌,生态为先 |
4.5.2 公园点缀,游憩供给 |
4.5.3 廊道链接,织线成网 |
4.5.4 要素整合,多元立体 |
4.6 本章小结 |
5 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 |
5.1 绿地用地布局思路 |
5.1.1 绿地布局要素 |
5.1.2 绿地布局策略 |
5.2 适宜绿地指标体系 |
5.2.1 绿地基础指标 |
5.2.2 绿地适宜规模 |
5.2.3 绿地服务半径 |
5.2.4 城市人口预测 |
5.2.5 绿地总量预测 |
5.3 生态保育绿地维稳 |
5.3.1 重点水土保持地 |
5.3.2 重要水源涵养地 |
5.3.3 生态网络保护地 |
5.4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 |
5.4.1 地质灾害防护绿地 |
5.4.2 河流水系防护绿地 |
5.4.3 重要道路防护绿地 |
5.5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 |
5.5.1 布点模型建立 |
5.5.2 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布局 |
5.5.3 社区公园布局 |
5.5.4 游园布局 |
5.6 绿地布局整合校验 |
5.6.1 绿地总体布局 |
5.6.2 绿地总量校核 |
5.6.3 绿地指标校核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 |
6.1.2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
6.1.3 清涧内外绿地布局 |
6.2 研究展望 |
6.2.1 生态安全格局指导基底评估 |
6.2.2 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与要素 |
6.2.3 由外到内的绿地布局技术路径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清涧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生物栖息地和景观破碎化 |
1.1.2 城市化快速发展凸显城市公园绿地重要性 |
1.1.3 景观连接度指数应用于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
1.2.2 景观连接度研究进展 |
1.2.3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城市公园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园 |
2.1.2 城市绿地 |
2.1.3 生态网络 |
2.1.4 景观连接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图论理论 |
2.2.3 生态网络理论 |
2.2.4 景观连接度理论 |
2.2.5 踏脚石理论 |
2.2.6 理论基础小结 |
2.3 案例研究 |
2.3.1 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系统 |
2.3.2 明尼阿波利斯生态踏脚石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景观连接度对城市公园的定量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绿地规划建设情况 |
3.1.2 研究范围界定 |
3.2 城市公园定量分析 |
3.2.1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2 城市公园斑块数量统计 |
3.2.3 城市公园斑块空间形态 |
3.2.4 城市公园斑块空间分布 |
3.2.5 城市绿地与城市公园空间耦合性分析 |
3.3 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现状的问题 |
3.3.1 城市公园分布不合理 |
3.3.2 城市公园相互连接较差 |
3.3.3 城市公园发展单一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论的城市公园功能连接度分析研究 |
4.1 基于图论的功能连接度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指数选取及意义 |
4.1.2 距离阀值的确定 |
4.2 城市公园斑块网络结构分析 |
4.3 城市公园斑块功能连接度分析 |
4.4 城市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值相关因子分析 |
4.4.1 面积相关性分析 |
4.4.2 形态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功能连接度对城市公园网络结构优化研究 |
5.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优化方法 |
5.3 优化方案 |
5.4 优化及实施策略 |
5.4.1 景观连接度可以作为评价城市公园依据 |
5.4.2 提高对大型城市公园的重视程度 |
5.4.3 适当增加指状和带状形态的城市公园 |
5.4.4 合理建设具有踏脚石意义的公园斑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成果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致谢 |
(3)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游憩 |
1.3.2 游憩满意度 |
1.3.3 城市湿地 |
1.3.4 城市湿地公园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
2.1.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
2.1.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
2.1.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
2.1.4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
2.1.5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相关研究述评 |
2.2 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满意度相关研究 |
2.2.3 游憩满意度研究 |
2.2.4 满意度相关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湿地生态位理论 |
2.4.2 游憩效益理论 |
2.4.3 游客感知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游憩满意度的评价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1 必要性分析 |
3.1.2 可行性分析 |
3.2 满意度评价指标遵循原则 |
3.2.1 真实性原则 |
3.2.2 科学合理性原则 |
3.2.3 系统层次性原则 |
3.2.4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
3.2.5 以人为本原则 |
3.3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3.3.3 评价指标体系分层 |
3.4 游憩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熵值法 |
3.4.3 IPA分析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实证分析 |
4.1 环巢湖地区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区域划分 |
4.1.3 地形地貌 |
4.1.4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
4.2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建设进展 |
4.2.1 巢湖湿地变迁 |
4.2.2 湿地类型及分布 |
4.3 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 |
4.3.1 问卷调查设计 |
4.3.2 问卷等级量表选择 |
4.3.3 问卷调查设计结构 |
4.4 问卷预调查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5 正式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4.5.1 问卷情况与数据来源 |
4.5.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4.5.3 数据可靠性分析 |
4.6 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基于AHP-熵值法的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2 基于IPA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游憩满意度的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优化策略 |
5.1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提高游憩者生态意识 |
5.1.1 改善水环境质量 |
5.1.2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
5.1.3 强化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的重要性 |
5.1.4 制定湿地游憩者生态行为规范 |
5.1.5 增强对湿地生态景观的感知与体验 |
5.2 改善游憩设施,提升游憩氛围 |
5.2.1 完善生态观光设施 |
5.2.2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
5.2.3 建设公共安全设施 |
5.3 基础设施优化,增进游憩体验感 |
5.3.1 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3.3 优化湿地公园交通系统 |
5.4 丰富文化内涵,优化宣传模式 |
5.4.1 增强活动的参与性与体验 |
5.4.2 湿地文化活动策划 |
5.4.3 构建湿地文化展示体系 |
5.5 合理设计湿地景观,提升整体游憩氛围 |
5.5.1 水体景观设计 |
5.5.2 园中植物的合理配置 |
5.5.3 对游憩景观加以引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表 |
附录二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5)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建成区 |
1.2.2 棕地 |
1.2.3 采煤塌陷区 |
1.2.4 景观再生理论 |
1.2.5 使用后评价(POE)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研究 |
1.3.3 唐山南湖公园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实例调查研究 |
2.1 唐山南湖公园研究实例的确定 |
2.2 唐山南湖公园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条件 |
2.2.3 发展历程 |
2.3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前现状问题 |
2.3.1 场地土壤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2 场地水体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3 场地生境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4 矿业遗产资源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4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设计措施 |
2.4.1 场地土壤污染治理 |
2.4.2 场地水体污染治理 |
2.4.3 场地生境恢复 |
2.4.4 场地矿业遗产活化利用 |
2.5 研究区域的选择和调研方案的制定 |
2.5.1 选定研究区域 |
2.5.2 使用后评价调研方案的制定 |
2.6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后现状总结 |
2.6.1 场地土壤治理后状况 |
2.6.2 场地水体治理后状况 |
2.6.3 场地生境恢复后状况 |
2.6.4 场地矿业遗产利用状况 |
2.6.5 场地景观设施状况 |
2.6.6 场地综合管理状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3.1 POE评价思路构建 |
3.1.1 POE评价目的 |
3.1.2 POE评价主体 |
3.1.3 POE评价方法 |
3.1.4 POE模型构建原则 |
3.1.5 POE评价流程 |
3.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1 评价指标形成依据 |
3.2.2 评价指标集推导过程 |
3.2.3 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3.3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3.1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3.2 计算指标权重 |
3.3.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4.1 调查问卷设计 |
3.4.2 调查问卷发放 |
3.4.3 信、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结果 |
4.1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者问卷结果 |
4.1.1 使用者个人特征评价结果 |
4.1.2 使用者行为特征评价结果 |
4.2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综合评价结果 |
4.2.1 场地价值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2 景观环境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3 功能设施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4 文化价值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5 综合管理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6 使用者对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 |
4.3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总结 |
4.3.1 景观环境现下优点总结 |
4.3.2 景观环境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
5.1 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的目标与原则 |
5.1.1 景观再生的目标 |
5.1.2 景观再生的原则 |
5.2 对土壤自然过程的修复 |
5.2.1 土壤修复 |
5.2.2 地形塑造 |
5.3 对水体自然过程的修复 |
5.3.1 水体修复 |
5.3.2 水体景观营造 |
5.4 场地生境恢复 |
5.4.1 构建多样的植物群落 |
5.4.2 生物群体的动态完善 |
5.5 矿业遗产再利用 |
5.5.1 注重工矿业文化传承 |
5.5.2 打造矿业遗产旅游路线 |
5.6 完善景观空间和配套设施 |
5.6.1 景观空间设计 |
5.6.2 配套设施的完善 |
5.7 加强后期管理运营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 |
附录二 唐山南湖公园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
致谢 |
(6)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林业 |
2.1.2 生态城市 |
2.1.3 园林城市 |
2.1.4 森林康养 |
2.1.5 生物多样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森林文化学 |
2.2.2 森林生态学 |
2.2.3 生态经济学 |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
3.1 城市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2 生态环境概况 |
3.2.1 环境质量情况 |
3.2.2 自然资源情况 |
3.3 森林资源现状 |
3.3.1 林地资源 |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
4.1 评定指标体系 |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情况分析 |
4.4.2 指标情况分析 |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分期目标 |
5.3 规划布局 |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
6.1.1 绿色廊道 |
6.1.2 绿色城镇 |
6.1.3 美丽乡村 |
6.1.4 郊野公园 |
6.1.5 绿色屏障 |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2.2 树种配置 |
6.2.3 森林保护 |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
6.3.1 生态休闲旅游 |
6.3.2 林产基地 |
6.3.3 森林认证 |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
6.4.1 文化科普场所 |
6.4.2 生态标识 |
6.4.3 生态文化宣传 |
6.4.4 义务植树 |
6.4.5 科普教育活动 |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
6.5.1 支撑体系 |
6.5.2 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
致谢 |
(7)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
2.4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
3.5 小结 |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
4.4 小结 |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
致谢 |
(8)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山体公园 |
2.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 |
2.1.4 综合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海绵城市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近况 |
2.2.3 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4 综合评价在海绵城市效益中的应用 |
2.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悦来新城会展公园 |
2.3.2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
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3.4 典型案例要点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研究 |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3.1.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3.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指标释义 |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计算指标权重 |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
3.4.1 确定评价等级 |
3.4.2 建立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策略研究 |
4.1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必要性 |
4.1.2 可行性 |
4.2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目标 |
4.2.1 立体海绵体目标 |
4.2.2 雨水管理目标 |
4.2.3 生态改善目标 |
4.2.4 突出城市山体公园的海绵多功能目标 |
4.3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思路 |
4.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原则 |
4.4.1 海绵化改造与山体保护并重原则 |
4.4.2 生态、生活、美观、功能统筹兼顾原则 |
4.4.3 场地适宜性与安全性原则 |
4.4.4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原则 |
4.4.5 海绵措施与山体文脉相结合原则 |
4.5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 |
4.5.1 规划层面:建设与管理双向指导 |
4.5.2 技术层面:海绵设施与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6 公园尺度的建设与管理 |
4.6.1 明确适宜建设区域 |
4.6.2 加强社会管理 |
4.7 单元尺度的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
4.7.1 整合技术系统 |
4.7.2 细化公园水文管理 |
4.7.3 强化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8 本章小结 |
5 综合评价视角下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
5.1.1 基础概况 |
5.1.2 现状海绵化改造概况 |
5.2 现状海绵化改造综合评价 |
5.2.1 实地调研评价 |
5.2.2 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策略 |
5.3.3 改造设计依据 |
5.4 总体改造设计 |
5.4.1 海绵设施总体布局 |
5.4.2 改造分区 |
5.5 分区改造设计 |
5.5.1 继续保持区 |
5.5.2 改善提升区 |
5.5.3 重点加强改造区 |
5.6 海绵技术设施布局与节点设计 |
5.6.1 渗透技术设施 |
5.6.2 调蓄转输技术设施 |
5.6.3 截污净化技术设施 |
5.6.4 储存技术设施 |
5.6.5 雨水资源化利用 |
5.7 专项改造设计 |
5.7.1 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 |
5.7.2 植物种植设计 |
5.7.3 科普系统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概述 |
第一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基本范畴 |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功能及分类 |
二、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区别 |
三、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运行功能 |
第二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公民环境权理论 |
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第三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 |
一、国家层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
二、地方层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条例 |
第三章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现状考察——以无锡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
第一节 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现状考察 |
一、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 |
二、长广溪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效益分析 |
第二节 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制度分析 |
一、江苏省湿地生态保护的制度分析 |
二、《无锡市湿地生态保护条例》的规范分析 |
第三节 长广溪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湿地法律制度不健全 |
二、管理部门权限不明确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
四、法律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域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
一、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良性互动 |
二、“零净损失”的制度运行 |
三、分权治理的管理体制 |
四、美国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英国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
一、顶层设计的体系化 |
二、行政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
三、英国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澳大利亚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
一、“明智利用”的广泛适用 |
二、公众参与的治理效能 |
三、澳大利亚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
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的法治模式 |
二、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专门立法的现实需求 |
三、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制度衔接的运行逻辑 |
第二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 |
一、健全国家法律的顶层设计 |
二、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 |
第三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环节 |
一、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管理职责 |
二、健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监督制度 |
三、保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公众参与 |
四、落实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更新与城市郊野公园兴起 |
1.1.2 城市居民郊野游憩需求的增长 |
1.1.3 城市游憩空间品质提升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解析 |
2.1.1 郊野公园 |
2.1.2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 |
2.1.3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2.3 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城市游憩空间理论 |
2.3.3 城市游憩系统理论 |
第3章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与质量影响 |
3.1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构成及类型 |
3.1.1 构成要素 |
3.1.2 类型划分 |
3.2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 |
3.2.1 空间边界弱化 |
3.2.2 社区互动融合 |
3.2.3 土地复合利用 |
3.3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影响 |
3.3.1 影响因素 |
3.3.2 作用机理 |
第4章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1 构建原则与指标筛选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筛选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多因子综合评价法 |
4.3 评价模型构建 |
4.3.1 指标权重确定 |
4.3.2 评价标准设置 |
第5章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 |
5.1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概况 |
5.2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测评 |
5.2.1 因子质量等级 |
5.2.2 综合质量等级 |
5.3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提升 |
5.3.1 生态管理 |
5.3.2 景观融合 |
5.3.3 服务质量 |
5.3.4 管理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D].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D]. 卢莹.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安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D]. 贾欣雨.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D]. 朱蒙恩.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D]. 何静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