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结构软件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席崇程[1](2021)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基本框架和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其肾命学说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图谱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古籍进行研究,望能为现代文献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将知识图谱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于孙一奎、赵献可和张介宾三人的研究,构建其肾命学说知识图谱。对于知识图谱的分析,以节点度、BC度量和人工判定确定肾命学说核心组成,并在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引入扎根理论和数据挖掘的方式。最后从哲学、医学两方面出发探讨三者肾命学说,以及其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对名老中医治疗腰痛的医案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腰痛的辨治特色,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各个板块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挖掘算法详细如下。孙一奎:改进后关联规则、K-Means聚类、PCA降维赵献可:改进后关联规则、XGBoost张介宾:神经网络、贝叶斯信念网络名老中医:改进后关联规则结果1孙一奎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元气、命门、原气、三焦、真气、动气、肾。原气与动气同类,是人体之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原气与谷气共同构成元气,并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临床辨证多从元气入手,认为劳逸过度、疾病损耗、脾胃不足、人欲过度、滥用苦寒和邪气侵袭是导致元气不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营卫不足、脏腑失养、经络异常、躯体异常、神志异常和三焦异常六方面论述元气不足导致的病症。治疗方面,除了戒除奢欲和日常调养保养元气,孙一奎还通过方药以复元气之不足。关于孙一奎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孙一奎补元气方剂108个,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孙一奎补元气常用药物19味,常用药对18个,以温热药物和甘味药物为主。药物剂量方面,人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等核心药物用量之差较大,但是总体用量偏小。2赵献可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命门之水、命门之火、真阴、真水、元精、三焦、相火、真火、真阳、元气、肾阴、肾阳、肾。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性属火,为真君太极。命门以三焦为通道,主宰后天脏腑。命门水火作为先天之水火,位于两肾之中,二者互根互用,互相制约。相火与真阴为命门水火下一级的先天水火,相火为命门之火寄运于三焦的产物,并由命门之火主管;真阴为命门之水所化生,并由命门之水主管。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赵献可认为导致命门水火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奢之欲望,分而论述命门水火不足的表现与治法。关于命门火衰的表现,赵献可从元气不足、命门之火不归元、水液不化、冲任异常、脾胃阳虚、神光化生不足和真水偏盛七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关于命门水亏的表现,赵献可从冲任异常、后天失养、肾阴不足和相火离位四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关于赵献可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相关方剂77个,赵献可补命门的主要治法体现在对六味丸和八味丸的加减应用。附子、熟地、芍药、肉桂、陈皮、人参对于赵献可补命门水火方剂贡献较大。3张介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元气、元精、元阳、命门之水、真阴、真气、命门之火、元阴、肾、真水、真阳、真精。命门之水火蕴藏于命门之中,属于先天精气的范畴。命门在人体为子户,兼备水火二性,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向上抽象出形而上的真阴,向下形成命门水火。真阴藏于命门,决定命门功能的发挥,嗜欲过度、气血失调、邪气侵扰和不合理治法可以导致真阴异常;命门在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因此既可通过调节命门水火调补肾阴肾阳,又可补益肾阴肾阳恢复命门水火。张介宾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以真阴与命门水火为中心,而真阴的相关内容可以归入命门水火。张介宾认为嗜欲过度、外邪侵袭、不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肾阴不足会影响命门之水,先天不足、外感邪气、命门水盛、后天失养可以影响命门之火。治之之法,张介宾不仅通过戒除奢欲、艾灸等治法恢复命门水火,还自创新方,培补真阴命门。关于张介宾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补命门之水方剂95个,补命门之火方剂152个,补益真阴方剂29个;张介宾补命门常用药物24个,形成补命门之水马尔科夫毯21条,补命门之火马尔科夫毯22条。张介宾补命门之水以平性药和甘味药为主,补命门之火以温热药和辛温药为主。4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方剂一共纳入284份,涉及7位名老中医的腰痛诊治病例,治疗18个西医疾病,共涉及常用药物39味,以温性药和甘味药为主。常用药对49个,以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编码形成亚类别5个,类别2个。结论1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并对知识图谱包含的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可以获取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相似的结论。而在症状、方药节点的处理上,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节点进行分析,其信度和效度都十分可观。因此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中医古籍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切实可行。2孙一奎吸收“气一元论”的思想,借由《黄帝内经》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相关内容定义命门,并借“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命门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构建起命门-三焦主水道系统和命门-三焦气化系统。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孙一奎构建起元气-原气(动气)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以《黄帝内经》和理学相关理论构建病因病机,确定治法和指导养生,其处方思路大致可以分为温脾健运、补中兼温、补中兼升、脾肾双补和营卫同调五方面。3赵献可从《黄帝内经》、道家、《易经》等角度定义命门,并旁参阴阳学说为指导定义命门水火、真阴相火的相关内容。赵献可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津液代谢系统、命门之火-三焦阳气运行系统和命门之水-三焦神水运行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对于命门火衰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温补命门、补肾生脾、脾肾双补以益命门之火;对于命门水亏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滋补命门、引火归原、滋阴降火、肝肾同调、脾肾同调以壮命门之水。4张介宾借无极定义真阴,以《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和哲学的相关概念定义命门,并以太极为指导,构建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同时张介宾借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并以太极、理气、精气和道器等相关概念定义命门与命门水火、真阴与命门之间的关系。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张介宾以理学和《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指导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治则治法的确立。张介宾将“补法”作为其调理命门之核心,视真阴亏损之程度,而分别采用补益真阴和峻补真阴的治法;补命门水火处方以药物阴阳属性为依据,调节真阴之动静而达到化生命门水火的作用。同时张介宾以精气学说作为切入点,补精以复命门之水,佐以补气“阳中求阴”;补气以复命门之火,佐以补精“阴中求阳”。5明代温补学派继承《黄帝内经》精气阴阳学说,进而构建肾命学说的组成以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继承《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以命门与肾的关系突出命门之重要地位,以三焦和相火为媒介将命门与后天联系起来;继承《黄帝内经》的温补思想,使其与肾命学说相佐为用;继承《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指导辨证与处方。6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最常用的治法为补肾、补脾、清湿热、除寒湿和活血。明代温补学派的肾命学说中以六味八味作为补肾基础方,脾肾双补等思想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腰痛的治疗效果显着。
唐美华[2](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文中指出文本复杂度是母语和外语阅读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构念,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匹配与之语言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文本,以提高学习效果。现有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研究对象不清,将文本难度与文本复杂度混为一谈。文本难度指读者对文本的加工难度,受读者个体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文本复杂度指文本自身的复杂度,是构成文本的各个语言子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客观量化的角度加以考察。2)所考察特征有待扩充。尽管研究者们不再囿于借助传统可读性公式来评判文本复杂度,开始将词汇、句法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却很少关注语篇复杂度。3)以构建线性模型的方法为主,模型使用的特征有限,存在解释力不高、适用性不广的缺陷。本研究聚焦文本复杂度,除关注词汇、句法维度外,加入语篇复杂度特征,在特征优化的基础上,探究神经网络算法在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并对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加以考察。围绕以下3个研究问题展开:1)表征文本复杂度的语言特征如何确定?2)训练语料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是否合理?3)基于所选语言特征和训练语料构建的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如何?本研究借助Kyle团队研发的文本处理软件,以BNC baby为参照语料库,对词汇、句法和语篇复杂度等细颗粒度指标进行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优化,共确定17个用以构建模型的主成分特征。经专家咨询和文献参考,选择《新概念英语》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经聚类和方差分析后,该语料的分级合理性得以验证。在确定了模型输入特征和训练语料之后,本研究采用不同分类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比其性能,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性能最优,10折交叉验证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均值分别达到92.10%、91.11%和90.77%。同时,与基于常见传统可读性公式和其它单维度特征构建的模型相比,基于本研究特征集构建的模型具有显着优势,在各性能评估指标上均高出20至30个百分点。最后,本研究特征集和建模方法对其它国内教材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分级能力,且在多个不同数据集(如大学英语测试文本、二语写作文本以及国外教育报纸)的分级预测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本研究将多元语言特征与神经网络相融合,构建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为文本复杂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研究成果不仅对文本复杂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教材编写和改编以及阅读课程规划和测试设计提供参考。
陈佳倩[3](202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市域快线安全线长度建模与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而安全线作为市域快线中的重要配线,其长度却一直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在《市域快轨交通设计规范》中对安全线长度的固定取值无法适应不同的站场,且“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措施缩短安全线”的条例也未给出明确可以量化的缩短长度计算方法。不同线路、不同运行场景下,安全线长度的取值是否可随需求进行改变,或特殊条件下如何缩短安全线长度,是困扰着线路设计人员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首先从基本定义和设计规范两方面对安全线的作用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得到六种安全线基础类型。对相似配线(避难线和安全距离)进行辨析,得到安全线设置的根本原因——列车发生故障而冒进信号。针对列车故障,从ATP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故障情况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将列车制动系统制动失效作为安全线长度主要影响因素,得到安全线长度的计算实质上是列车故障制动距离的计算。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列车制动失效情况下触发紧急制动并冲入安全线的长度计算模型,并根据安全线类型分为接正线形式安全线和接折返线形式安全线两种基础模型。通过安全线模型对触发紧急制动前的列车工况进行分析,建立牵引、制动、巡航、惰行四种工况下的安全线长度计算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四种模型进行决策,得到安全线长度计算主模型。接着,对安全线长度模型进行计算,主要包括ATP防护曲线、列车制动起模点和制动故障制动距离的研究与计算。采用IEEE典型安全制动模型计算ATP防护曲线,使用反算法计算得到列车起模点。针对列车制动故障制动距离,提出列车制动失效比。基于列车制动力分配原则,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失效过程中的列车制动力进行分配控制,使用simulink仿真计算得到列车故障制动距离。同时,对于特殊情况需缩短安全线长度的需求,探究制动失效比、制动初速度、线路坡度和列车载荷对安全线长度取值范围的作用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安全线辅助模型对安全线长度进行综合计算,采用随机失效的仿真计算方法,验证计算所得安全线长度有78.6%的概率可保证列车安全停车。最后,根据以上对安全线长度模型及算法研究,设计了安全线长度计算软件,软件能根据用户输入数据进行安全线长度计算,并模拟列车运行,得到特定条件下的安全线长度,为实际线路安全线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图76幅,表18个,参考文献70篇。
张书源[4](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徐航杰[5](2021)在《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1980年以来,节能要求逐步提高,集合住宅作为我国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是备受重视的节能对象。外窗是传统意义上的失热构件,透明围护结构的失热量是传统墙体的5-6倍,提升外窗综合性能是现行节能的发展重心。外窗部品受制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高性能外窗造价较高,推广受限。在此背景下,降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节能性价比在逐步下降。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小,保温隔热性能优良,造价成本低,能够解决现阶段提升外围护结构性能收益低的问题,并且能够重复利用,适用于新建住宅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太阳能富集区辐射资源丰富,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集合住宅采暖用能占其总能耗比重较大,利用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减少失热,节约集合住宅采暖用能的基础条件良好。对于组合外窗在太阳辐射热下的节能效应,现阶段还未有清楚的研究,本论文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对于降低采暖能耗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组合外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封闭空腔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梳理了双层组合外窗节能的理论依据。然后对太阳能富集区典型城市集合住宅展开调研,归纳组合外窗应用的条件。通过对不同尺度空腔夹层组合外窗的传热规律研究,分析组合外窗空腔发挥节能效应的尺度,模拟计算了各地区构造尺度、以及行为尺度下的较为优化的窗间夹层距离。并对太阳能富集区代表城市双层外窗组合的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尺度下的外窗组合进行节能设计,定量研究双层外窗组合传热系数与建筑窗墙比的优化组合关系,初步提出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双层外窗组合的选用方案。本文的主要成果有:1.本文基于太阳辐射热利用,应用空腔集热蓄热的原理,对建筑外窗利用空腔节能的组合效应进行量化研究,模拟了双层组合外窗的不同空腔尺度对透明围护结构性能的提升作用,得出西部太阳能富集区不同气候条件下集合住宅组合外窗发挥节能效应的窗间夹层尺度,方便设计师在外窗设计选型时参考。2.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较单层窗降低了40%以上,造价仅为高性能窗的1/3,可以推广使用。选用组合外窗,可适当增大建筑南向窗墙比,权衡判断,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3.对组合外窗的形态进行节能设计,并得出不同形态、组合方式等因素对南向组合外窗节能的贡献率。根据各地区的风貌要求,进行组合窗整体的窗套节能设计,并提出集合住宅适宜的组合外窗选用策略。4.以西宁碧桂园为例进行节能设计应用,结果显示,室内平均温度提高1.8-3.7℃,并且改善了室内温度受室外温度波动的影响幅度,提高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全年总能耗降低35.21%,采暖能耗降低36.88%,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通过研究太阳能富集区组合外窗的传热规律、组合外窗的节能效应和设计策略,组合外窗能更好的与建筑方案设计结合,有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姜世民[6](2021)在《基于加速器的太赫兹尾场辐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近20年来,太赫兹辐射在生命科学、材料表征、信息传输、安全检测等科学与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太赫兹辐射源相关技术的发展。利用加速器产生的相对论电子束在介质加载波导中激发的尾场作为太赫兹辐射源的技术,由于其辐射媒介击穿场强高、体积小、对电子束无阻拦等优点,受到了相关研究的青睐。本文以基于加速器的高功率太赫兹尾场辐射源为主要内容,分别就尾场激发原理、性能提升,太赫兹尾场的馈出与传播,相关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以及紧凑型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为了满足太赫兹技术对于高功率辐射源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结构,并利用理论与模拟手段对其所激发的太赫兹尾场性能进行了研究。第一种结构为径向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通过将介质加载波导的介质层与金属层分离来提高其所激发尾场的峰值功率。根据计算结果,新结构中激发的尾场峰值功率相比于普通介质加载波导中提高了一个量级以上。另外一种结构的金属层与介质层分离并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当倾斜角为负时,其所激发的尾场梯度会大幅度提升,我们称之为负向taper型介质加载波导。相比于普通的介质加载波导,当相对论电子经过时,尾场纵向电场梯度可以提升4倍以上。针对尾场在介质加载波导端口衍射损耗过大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利用双层介质加载波导中新介质层与电子速度之间的特殊关系,在不改变尾场模式频率的条件下扩大端口孔径,从本质上降低尾场的衍射发散角。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将尾场衍射角减小三分之一,衍射损耗从80%以上降低到10%以下。另外,本文提出将太赫兹尾场馈入到光学谐振腔当中,利用谐振腔的选模特性将尾场中的多个分立模式进行选模并相干放大输出。针对以往PIC模拟速度较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半解析式的快速PIC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大幅度缩减PIC模拟软件计算电子束与尾场耦合过程的计算时间,该算法包含计算高能电子束与尾场相互作用的一维程序与非相对论电子束与尾场相互作用的二维程序。为进一步降低了数值方法的使用难度,我们还为该算法开发了图形交互界面。此外,基于Stratton-Chu矢量衍射方程,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太赫兹尾场在光路传播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解决太赫兹光场在三维非对称光学元件之间反射传播时计算困难的问题。本文在最后介绍了基于高次谐波型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方案的桌面型高功率太赫兹尾场辐射源实验的设计与准备工作,完成了热阴极电子枪、螺线管线圈与真空室的设计与测试,以及相关光学探测器件的准备。该实验装置结构紧凑,可以激发0.1 THz~0.3 THz范围内三个模式的高功率尾场辐射。
孙超[7](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实体识别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软件开发进入网络化、大众化时代,各种社交编程网站和软件知识社区迅速发展。在这些网站中蕴含着和软件开发相关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该类网站的功能之一是搜索特定软件实体(如库、工具、API)的相关讨论,从而寻找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工具使用方法等。所以网站中积累了大量的关于软件工程的实体信息,对这些实体信息的挖掘和研究可以支持与软件工程相关的问答系统、机器翻译、文本分类等以实体为中心的相关应用的发展,同时为软件工程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基础。而当前的分析软件工程文本的方法以与其他内容相同的方式对待软件实体,不利于以实体为中心的相关应用的发展。所以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软件工程文本中软件实体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比较基本的任务之一,传统实体识别的相关研究大多是识别出句子中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称,或者是有意义的数量短语和时间等并进行分类标记,暂时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实体识别模型应用在软件工程领域,并且传统的实体识别算法的词向量嵌入是静态固定的不能根据上下文语义对同一单词的不同用法进行表示。对于软件工程文本,现有实体识别方法仅限于基于代码或文字解析技术的字典查找和基于规则的方法,但是软件工程文本中存在大小写乱用、拼写错误等情况,基于字典和规则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进行识别。所以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实体识别方法。本文在构建软件实体识别方法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1)引入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解决传统词向量训练模型产生的词向量是静态的,没有考虑上下文语义,不能对一词多义进行表示的问题。首先通过Stack Overflow官方数据转储提取软件工程领域的文本内容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在BERT模型基础上通过软件工程领域的文本内容进一步预训练,从而获得更适合软件工程领域的预训练语言模型;最后在软件工程领域实体识别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预训练模型获取输入数据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引入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后模型的识别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2)通过图卷积网络将句法信息融合到实体识别模型中,增加模型学习特征的能力,解决由于软件工程文本书写不规范造成的单纯的词特征不能很好的区分并分类软件实体的问题。先通过相关句法分析器分析标注数据的句法依存结构,得到的句法信息同词嵌入一起作为模型的输入;再通过添加图卷积网络把句法信息融入到模型中,从而提升模型的识别效果。实验表明,加入图卷积网络之后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2%左右。(3)在已有小型标注数据集上进行扩充,解决软件工程领域标注数据少的问题。首先获取软件工程领域的问答数据并构建该领域的实体分类词典,然后通过词典对数据进行匹配标注,同时基于小型标注数据构建的实体识别模型进行数据集的预测标注,最后把两种方法的标注结果进行整合并进行人工检查。相比于完全人工标注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提升标注效率。
户卓琳[8](2021)在《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是影响列控系统中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软件开发周期上对车载设备软件功能逻辑进行快速、准确、不同粒度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基于测试案例集的离线测试及人工调试等方法,存在故障检测实时性和完备性不足、故障定位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设计实现阶段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结合的软件故障诊断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车载设备软件故障分析。结合新型列控系统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车载设备的关键功能及其相关接口。根据典型的软件失效模式,并结合接口关键变量行为,对超速防护功能相关的故障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2)车载设备软件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围绕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在设计实现阶段的功能和时序需求,研究了基于时间自动机和定时一致性理论的车载设备软件在线故障检测方法,结合模型变异算子对车载设备软件关键功能故障进行可诊断性分析。围绕可诊断的功能性故障,提出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车载设备软件源码级故障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框架。(3)车载设备软件功能在线故障检测研究。结合车载设备速度防护功能需求,定义了故障检测阶段的可观测接口行为。构建了包含列车位置更新、行车许可等环境功能在内的车载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层次化功能模型和变异故障模型。结合实际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一致性理论的故障检测应用适配环境,对车载ATP的软件缺陷版本进行故障可诊断性和在线检测分析,并从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两个角度进行了评估。(4)车载设备软件故障定位方法的验证分析。根据论文提出的车载设备软件故障定位方法,建立了车载设备软件的语句执行特征分析应用框架,基于车载设备软件执行特征数据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从单一变异体版本、多个变异体版本和不同BP神经网络算法三个方面,与经典的Tarantula、Jaccard和Ochiai方法进行故障定位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间自动机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发现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故障检测效果远大于离线变异测试。同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能够解决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无法从语句级别进行细粒度定位的问题,且比传统基于程序谱的方法定位效果较好。在大规模软件故障版本中,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能够以30%的代码检查率发现80%的故障版本中的软件缺陷。相关成果能为正在研究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图73幅,表23个,参考文献110篇。
崔晓龙[9](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胡铭[10](2021)在《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中的仪器控制软件和多个仪器进行通信,而仪器控制软件的开发需要仪器驱动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和仪器功能接口。仪器驱动平台包含符合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VISA)规范和仪器可互换技术(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IVI)规范的软件库,当下主流的仪器驱动平台由国外商业公司提供,缺乏安全保证,而国内自主实现的VISA库和IVI库没有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本文使用便于移植和扩展的Vala语言,根据VISA规范和IVI规范,实现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工作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VISA规范并对核心模块资源模板和资源管理器进行需求方案设计,实现跨进程资源锁、VISA事件机制、动态属性控制、资源读写、仪器资源管理与发现功能。结合软件设计模式,使用Vala语言提供的动态加载软件库实现VISA插件机制,提供插件管理以及插件加载功能。(2)研究IVI规范并对属性引擎、类驱动和共享组件部分进行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使用Vala语言的泛型机制实现属性引擎模块中不同属性的范围检查、数据缓存、属性权限控制、重复属性管理和回调功能。使用Vala语言Property机制实现共享组件的序列化、反序列化、专有驱动动态加载和物理数据库管理功能。(3)结合测量仪器常用的GPIB、USBTMC和VXI-11通信接口,设计出相应的通信插件,并实现VISA规范提出的基本I/O接口和格式化I/O接口。根据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的类驱动规范,实现类驱动具体功能。(4)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不同的总线驱动进行分析,使用Vala语言封装不同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驱动接口,使用软件构建系统制定编译策略,完成跨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根据本文实现功能,设计测试方案,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了可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控制GPIB仪器、USBTMC仪器和VXI-11仪器的VISA库,以及包含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类驱动实现的IVI库。
二、常用结构软件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结构软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明代温补学派概述 |
2 肾命学说的基本内容 |
3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小结 |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
3 小结 |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问题及解决建议 |
4 小结 |
综述四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 |
2 扎根理论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问题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知识图谱构建 |
1 数据来源 |
2 抽样方法 |
3 本体构建 |
4 知识抽取 |
5 消歧技术 |
6 知识补充 |
7 剂量换算 |
8 核心组成确定 |
9 图数据库构建 |
10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
第二节 知识图谱分析 |
1 可视化展示 |
2 扎根理论编码 |
3 数据挖掘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元气不足内容展示 |
5 补元气用药特点 |
第二节 以藏象和儒道相关概念定义命门 |
1 借太极阐释命门特征 |
2 以气一元论定义命门所指 |
3 以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确定命门位置 |
第三节 基于精气学说构建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命门-肾主呼吸系统 |
3 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第四节 基于三焦的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命门-三焦-膀胱主水道系统 |
2 命门-三焦气化系统 |
第五节 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的元气-原气思想 |
1 元气真气所指为一 |
2 元气原气所指不同 |
3 原气动气所指相同 |
第六节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相关理论指导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1 以《黄帝内经》“劳伤”与理学“人欲”构建病因病机 |
2 以《黄帝内经》治则和理学“革尽人欲”构建治法 |
3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道教“真气”指导养生 |
第七节 基于元气理论的辨治思路 |
1 温脾健运 |
2 补中兼温 |
3 补中兼升 |
4 脾肾双补 |
5 重营卫气血 |
第八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总结 |
1 孙一奎肾命学说框架 |
2 孙一奎以元气为纲的辨治特色 |
第三章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经验 |
第二节 以精气、藏象和哲学定义命门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以真君真主、太极定义命门人身之主 |
3 以“中道”“坎卦”和“小心”确定命门位置 |
4 以命门指导养生 |
第三节 以阴阳为指导阐释先天水火 |
1 医哲范畴下的阴阳 |
2 以阴阳理论构建先天水火 |
3 以阴阳理论阐述先天水火关系 |
4 以阴阳理论指导先天水火的临床应用 |
5 以阴阳理论形成“重阳”特色 |
第四节 基于“理气”与藏象阐释命门-命门水火-肾系统 |
1 基于理气关系构建命门与命门水火的关系 |
2 从藏象理论阐释先天水火-肾内容 |
第五节 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三焦概念 |
2 命门-三焦-膀胱的津液代谢系统 |
3 命门之火-三焦-相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4 命门之火-相火-君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5 命门之水-三焦-神水的神水运行途径 |
第六节 肾命学说下的命门水火应用 |
1 八味丸处方思路 |
2 六味丸处方思路 |
第七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赵献可肾命学说框架 |
2 赵献可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四章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特点 |
第二节 借无极定义真阴 |
1 真阴类似无极 |
2 真阴之象在形体 |
第三节 以藏象和太极定义命门 |
1 以藏象定义命门形而下内容 |
2 以哲学构建命门形而上的内容 |
第四节 以太极定义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 |
1 以太极定义命门主宰后天 |
2 以太极定义命门水火为阴阳之根 |
第五节 以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 |
1 真阴藏于肾与命门 |
2 命门主肾 |
第六节 借“道器”、太极动静定义先天关系 |
1 命门与命门水火关系 |
2 真阴与命门关系 |
第七节 以理气阴阳阐释命门水火之关系 |
1 以理气为框架阐释命门与命门水火 |
2 以阴阳精气阐释命门水火之联系 |
3 以重阳思想定义命门之火的重要性 |
第八节 以理学和《内经》指导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
1 以“过用”指导认识病因病机 |
2 将“灭人欲”作为真阴命门异常基本治则 |
第九节 肾命学说下的真阴、命门应用 |
1 真阴之治分缓急 |
2 命门水火重精气动静 |
第十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张介宾肾命学说框架 |
2 张介宾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五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内容讨论 |
第一节 医哲互参构建基本框架 |
1 哲学思想为划分先后天之依据 |
2 医学思想是肾命学说成形之保证 |
3 医哲相合服务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二节 以阴阳学说作为基础,辅以精气 |
1 以阴阳学说决定肾命学说的组成 |
2 以精气学说对肾命学说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重阳思想与肾命学说互补互用 |
1 重阳思想贯穿于肾命学说 |
2 肾命学说为重阳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
第四节 重视命门与脏腑的相关性 |
1 肾与命门理论相关 |
2 补肾以复命门之不足 |
3 温脾以助补肾 |
第五节 三者肾命学说特色 |
1 三者肾命学说框架比较 |
2 孙一奎肾命学说重元气 |
3 赵献可肾命学说重水火 |
4 张介宾肾命学说重水火精气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发扬 |
第一节 对《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学说的继承发扬 |
1 天人相应理论 |
2 精气学说 |
3 阴阳学说 |
第二节 对《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与肾 |
2 脾与肾 |
3 三焦与相火 |
第三节 对《黄帝内经》温补思想的继承发扬 |
1 温补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 |
2 处方思路来源于《黄帝内经》 |
第四节 对《黄帝内经》病机治法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之不足源于“过用” |
2 保命门之关键在于防止过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举隅 |
第一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流程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结果 |
1 数据基本情况 |
2 jaccard相关系数结果 |
3 定量研究结果 |
4 扎根理论研究结果 |
第三节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辨治思路 |
1 扶正以治本 |
2 驱邪以治标 |
3 现代名老中医与明代温补学派诊治相似之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
1.1.2 阅读文本复杂度研究的重要性 |
1.1.3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梳理 |
2.1.1 教材 |
2.1.2 文本复杂度 |
2.2 文本复杂度实证研究 |
2.2.1 基于语料库的文本复杂度研究 |
2.2.2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语料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工具和方法 |
3.4.1 文本复杂度特征提取 |
3.4.2 多元统计方法 |
3.4.3 机器学习及模型验证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复杂度各维度特征的确定 |
4.0 参照语料库的选取 |
4.1 词汇复杂度指标——TAALES主成分 |
4.1.1 词汇频率和分布 |
4.1.2 学术书面语特征 |
4.1.3 三元词互信息 |
4.1.4 两元词频率和分布 |
4.1.5 动词特定性 |
4.2 句法复杂度指标——TAASSC主成分 |
4.2.1 名词短语扩展 |
4.2.2 所有格 |
4.2.3 VAC频率和嵌入式小句 |
4.2.4 小句从属情况 |
4.2.5 VAC中构式对主动词的关联强度 |
4.2.6 VAC中主动词对构式的关联强度和构式频率 |
4.2.7 名词主语并列 |
4.2.8 限定词 |
4.3 语篇复杂度指标—TAACO主成分 |
4.3.1 相邻2句词汇重叠 |
4.3.2 相邻3句和段落间重叠 |
4.3.3 深度衔接 |
4.3.4 并列附加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训练语料分级合理性验证 |
5.1 训练语料的选取依据 |
5.1.1 使用时间长、业界口碑好 |
5.1.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5.2 训练语料文本复杂度单元聚类 |
5.3 《新概念英语》文本复杂度册级对比 |
5.3.1 册级间词汇复杂度对比 |
5.3.2 册级间句法复杂度对比 |
5.3.3 册级间语篇复杂度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
6.1 模型构建及其评估方法 |
6.1.1 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评估方法和指标 |
6.2 不同方法建模性能比较 |
6.3 各类特征建模比较 |
6.3.1 传统可读性公式 |
6.3.2 本研究特征集 |
6.4 模型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 |
7.2 主要贡献及启示 |
7.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市域快线安全线长度建模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1 安全线研究现状 |
1.2.2 保护区段研究现状 |
1.2.3 过走区段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2 安全线长度计算模型理论基础 |
2.1 市域快线安全线基础类型 |
2.2 安全线与相关线路配线的辨析 |
2.2.1 安全距离与安全线 |
2.2.2 避难线与安全线 |
2.3 安全线长度计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车载ATP系统 |
2.3.2 列车制动系统 |
2.3.3 安全线长度影响因素 |
2.4 安全线长度建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
2.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2.4.2 PID控制原理 |
2.4.3 模糊控制原理 |
2.4.4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基本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线长度计算模型研究 |
3.1 市域快线安全线基础理论模型 |
3.1.1 接正线形式安全线模型 |
3.1.2 接折返线形式安全线模型 |
3.1.3 模型整体分析 |
3.2 不同列车工况下的安全线模型 |
3.2.1 牵引工况模型 |
3.2.2 制动工况模型 |
3.2.3 巡航工况模型 |
3.2.4 惰行工况模型 |
3.2.5 模型总结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线模型辨析 |
3.3.1 安全线模型层次分析 |
3.3.2 安全线模型辨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安全线长度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
4.1 列车牵引与制动 |
4.1.1 列车牵引力计算 |
4.1.2 列车制动力计算 |
4.1.3 列车运行阻力 |
4.1.4 列车动力学方程 |
4.1.5 列车制动距离计算 |
4.2 ATP防护曲线 |
4.2.1 CBTC系统安全制动模型 |
4.2.2 ATP防护曲线计算 |
4.3 列车制动失效计算 |
4.3.1 制动失效比 |
4.3.2 失效制动力计算 |
4.3.3 制动力分配原则 |
4.3.4 常用制动力分配 |
4.4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安全线长度计算 |
4.4.1 制动力的模糊-PID控制 |
4.4.2 模糊-PID控制的安全线长度仿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安全线长度计算因素研究 |
5.1 安全线长度计算相关因素分析 |
5.1.1 制动失效比因素 |
5.1.2 制动初速度因素 |
5.1.3 线路条件因素 |
5.1.4 列车载荷因素 |
5.2 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安全线因素研究 |
5.2.1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模型 |
5.2.2 长度计算因素灰色关联度计算 |
5.3 安全线辅助模型计算 |
5.4 安全线长度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安全线长度计算方法实现 |
6.1 软件需求分析 |
6.2 软件设计 |
6.2.1 软件总体结构 |
6.2.2 软件界面设计 |
6.2.3 软件功能设计 |
6.3 软件功能实现 |
6.3.1 数据录入 |
6.3.2 站场显示 |
6.3.3 牵引计算模块 |
6.3.4 安全线长度计算 |
6.3.5 列车模拟运行 |
6.4 实际站场计算及安全线长度匹配 |
6.4.1 大鹤站站场介绍 |
6.4.2 福州火车站站场介绍 |
6.4.3 安全线长度计算匹配 |
6.5 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5)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窗节能的重要性 |
1.1.2 我国外窗节能的现状 |
1.1.3 外窗的太阳能利用 |
1.1.4 组合外窗的节能潜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空腔传热规律的研究 |
1.2.2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的研究 |
1.2.3 外窗对建筑综合能耗的影响 |
1.2.4 模拟软件应用研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外窗组合节能原理分析 |
2.1 建筑外窗性能与太阳辐射利用 |
2.1.1 建筑外窗的主要性能参数 |
2.1.2 建筑外窗太阳辐射得热过程 |
2.1.3 建筑外窗失热传热过程 |
2.1.4 建筑外窗总传热过程 |
2.2 被动式太阳能空腔节能原理 |
2.2.1 被动式太阳能热利用原理 |
2.2.2 空腔构造的节能应用 |
2.3 外窗空腔节能的经验方法 |
2.3.1 应用案例 |
2.3.2 节能分析 |
2.3.3 经验借鉴 |
2.4 组合外窗的传热分析 |
2.4.1 窗间空气夹层传热分析 |
2.4.2 组合外窗传热及节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拉萨、西宁、银川集合住宅外窗及建造情况概述 |
3.1 建筑外窗的地区适应性研究 |
3.1.1 气候条件 |
3.1.2 集合住宅的建造概况 |
3.1.3 拉萨、西宁和银川集合住宅外窗的应用情况 |
3.1.4 存在问题 |
3.2 各地区节能标准下的外墙厚度 |
3.2.1 各地区外墙节能现状调研 |
3.2.2 节能目标下外墙总厚度 |
3.2.3 墙内安装组合外窗的范围 |
3.3 拉萨、西宁和银川居住建筑外窗的规范约束条件 |
3.3.1 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规定 |
3.3.2 居住建筑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
3.3.3 居住建筑通风和开启面积、采光要求及窗地比限值 |
3.4 当地外窗生产厂家调研 |
3.4.1 生产现状 |
3.4.2 性能参数 |
3.4.3 造价成本制约 |
3.5 本章小结 |
4 双层组合外窗传热规律研究 |
4.1 住宅建筑双层外窗组合的尺度分类与形式 |
4.1.1 外窗组合空腔的尺度划分 |
4.1.2 组合外窗的形式及尺度 |
4.2 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1 软件介绍 |
4.2.2 模型建立 |
4.2.3 模拟结果验证 |
4.3 组合外窗空腔尺度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基本参数的确定 |
4.3.2 不同尺度外窗的模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外窗组合节能效应研究 |
5.1 双层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 |
5.1.1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计算 |
5.1.2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对比 |
5.2 建筑朝向、窗墙比与组合外窗节能效应 |
5.2.1 窗墙比与外窗性能的对应关系 |
5.2.2 组合外窗与建筑窗墙比的优化组合关系 |
5.2.3 南向窗墙比权衡判断 |
5.2.4 东、西向外窗的太阳辐射利用 |
5.3 外窗组合设计节能效应及节能贡献率 |
5.3.1 外窗组合形态设计原型提取 |
5.3.2 组合外窗设计及节能效应 |
5.3.3 外窗优化组合的节能贡献率 |
5.3.4 组合外窗无热桥安装设计 |
5.4 经济成本与性能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外窗组合节能设计策略及项目应用 |
6.1 组合外窗设计策略 |
6.1.1 组合窗大小对地区风貌及节能的影响 |
6.1.2 双层组合外窗应用的空间补偿及优化 |
6.1.3 立面外窗设计的影响因素 |
6.1.4 常用外窗组合模式 |
6.2 基于地域风貌的组合外窗立面设计 |
6.2.1 地域风貌特点 |
6.2.2 组合外窗立面设计 |
6.3 西宁碧桂园项目组合外窗应用 |
6.3.1 项目概述 |
6.3.2 碧桂园项目外窗组合设计应用及构造节点 |
6.3.3 组合外窗应用模拟及验证 |
6.3.4 双层组合窗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尚存的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致谢 |
(6)基于加速器的太赫兹尾场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太赫兹辐射简介 |
1.1.1 太赫兹辐射介绍以及相关应用 |
1.1.2 太赫兹辐射源分类与介绍 |
1.2 加速器中太赫兹尾场结构的相关应用 |
1.2.1 加速器结构中的尾场效应与束流不稳定性 |
1.2.2 切伦科夫效应和介质尾场结构 |
1.2.3 太赫兹尾场辐射 |
1.2.4 太赫兹尾场在加速器领域的其他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介质加载波导的尾场理论 |
2.1 格林函数介绍 |
2.1.1 格林公式与格林函数 |
2.1.2 格林函数与尾场 |
2.1.3 格林函数与衍射 |
2.2 介质加载波导的尾场理论 |
2.2.1 介质波导内的色散关系 |
2.2.2 点电荷在介质波导激发的尾场 |
2.2.3 多电子束团的尾场理论 |
2.3 尾场辐射的远场计算 |
2.3.1 尾场在波导端口的远场衍射 |
2.3.2 圆波导端口衍射的简化公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品质太赫兹介质加载波导结构研究 |
3.1 提高尾场辐射强度的常用方法 |
3.2 基于径向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的高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
3.2.1 径向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的色散关系 |
3.2.2 在径向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中的高功率尾场模拟分析 |
3.2.3 径向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的固定以及影响 |
3.3 基于taper型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的高梯度太赫兹尾场 |
3.3.1 分离层的作用与taper型分离式介质加载波导 |
3.3.2 负向taper型介质加载波导尾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衍射尾场辐射馈出以及光腔内场传播振荡研究 |
4.1 尾场馈出的衍射问题以及常用解决方法 |
4.1.1 影响波导端口尾场衍射的因素 |
4.1.2 减少衍射能量损失的常用方法 |
4.2 低衍射太赫兹尾场的馈出与传播研究 |
4.2.1 双层介质波导中扩展层对模式稳定的作用 |
4.2.2 低衍射介质加载波导对衍射发散角的抑制作用 |
4.2.3 尾场辐射的传播与能量收集 |
4.3 尾场在开放式光腔中的振荡研究 |
4.3.1 光学谐振腔中场的传播 |
4.3.2 尾场馈入光腔后的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赫兹尾场相关的数值方法研究 |
5.1 半解析式快速PIC数值计算 |
5.1.1 常用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简单介绍 |
5.1.2 一维半解析式快速PIC数值模拟方法 |
5.1.3 快速PIC数值计算方法的高维扩展 |
5.2 快速PIC数值计算交互界面的搭建 |
5.2.1 基于python常用的交互界面(GUI)搭建方法 |
5.2.2 程序功能介绍与使用 |
5.2.3 现存的部分问题和未来改进的方向 |
5.3 太赫兹尾场传播的数值方法 |
5.3.1 常用的太赫兹光学元件以及数学简化方法 |
5.3.2 光路传输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实验的设计与筹备 |
6.1 高次谐波型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介绍 |
6.1.1 高次谐波型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原理 |
6.1.2 高次谐波型太赫兹尾场自由电子激光实验介绍 |
6.2 热阴极电子枪的设计与测试 |
6.2.1 电子枪设计 |
6.2.2 电子枪的老炼与测试 |
6.3 束流传输与尾场激发 |
6.3.1 螺线管线圈测试与束流传输 |
6.3.2 介质加载波导的参数与尾场计算 |
6.4 太赫兹场的探测 |
6.4.1 太赫兹场的常用探测手段 |
6.4.2 太赫兹场的传输光路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实体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件工程领域社交文本研究现状 |
1.2.2 实体识别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BiLSTM的软件命名实体识别 |
2.1 实体识别概述 |
2.1.1 实体识别概念 |
2.1.2 主要方法 |
2.2 LSTM网络 |
2.2.1 LSTM介绍 |
2.2.2 LSTM网络的模型结构 |
2.2.3 LSTM网络的模型训练 |
2.2.4 Bi LSTM-CRF网络的模型结构 |
2.3 基于BiLSTM的软件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构建 |
2.3.1 数据集介绍 |
2.3.2 模型整体结构设计 |
2.3.3 实验模型构建 |
2.3.4 网络参数设置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评价指标 |
2.4.2 参数优化及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ERT与 GCN的软件实体识别方法研究 |
3.1 BERT概述 |
3.1.1 BERT介绍 |
3.1.2 主要结构及原理 |
3.2 GCN概述 |
3.2.1 GCN介绍 |
3.2.2 GCN相关研究 |
3.3 基于BERT实体识别算法构建 |
3.3.1 软件工程领域数据提取及预处理 |
3.3.2 BERT预训练 |
3.3.3 获取BERT词向量 |
3.3.4 BERT-BiLSTM-CRF模型构建 |
3.3.5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基于GCN实体识别算法构建 |
3.4.1 模型原理 |
3.4.2 输入数据处理 |
3.4.3 加入GCN的模型构建 |
3.4.4 参数调优和实验结果分析 |
3.5 实验综合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针对软件工程领域标注数据不足的扩充方法 |
4.1 数据获取与词典构建 |
4.1.1 Stack Overflow文本数据的获取与选择 |
4.1.2 实体词典的构建 |
4.2 数据集扩充 |
4.2.1 基于词典的方法进行标注 |
4.2.2 基于小型标注数据进行标注 |
4.2.3 不同标注结果的融合与修正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不同模型实验结果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软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列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
2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故障分析 |
2.1 新型列控系统功能结构 |
2.2 车载设备关键功能分析 |
2.2.1 车载设备功能概述 |
2.2.2 车载子系统间接口 |
2.3 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模式分析 |
2.3.1 车载设备软件系统级故障模式分析 |
2.3.2 超速防护功能故障模式分析 |
2.3.3 超速防护接口级故障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框架 |
3.1 时间自动机理论概述 |
3.1.1 时间自动机的定义、语法和语义 |
3.1.2 可达性分析 |
3.2 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故障可诊断性验证 |
3.2.1 基于变异算子的故障行为模型 |
3.2.2 基于时间序列的故障可诊断性判定 |
3.2.3 实时系统的故障可诊断性验证定理 |
3.3 基于TIOTS的故障诊断理论 |
3.3.1 时间I/O迁移系统的性质 |
3.3.2 相对定时一致性理论 |
3.3.3 基于rtioco的故障观测器 |
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 |
3.4.1 神经元模型 |
3.4.2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3.4.3 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 |
3.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 |
3.4.5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3.5 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间自动机模型的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检测 |
4.1 车载超速防护功能故障检测需求分析 |
4.1.1 超速防护功能环境参数分析 |
4.1.2 超速防护功能需求分析 |
4.2 车载设备超速防护故障检测模型构建 |
4.2.1 模型概述 |
4.2.2 线路拓扑结构设计 |
4.2.3 任务启动模型 |
4.2.4 列车位置更新模型 |
4.2.5 列车接口单元状态模型 |
4.2.6 列车自动驾驶接口模型 |
4.2.7 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模型 |
4.2.8 行车许可生成模型 |
4.2.9 列车运行模型 |
4.2.10 任务控制模型 |
4.3 基于超速防护变异模型的故障可诊断性验证 |
4.4 车载设备软件故障在线检测应用 |
4.4.1 超速防护可观测接口驱动模型 |
4.4.2 超速防护可观测接口适配 |
4.4.3 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注入 |
4.4.4 故障检测结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载软件故障定位研究 |
5.1 BP神经网络故障定位模型构建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模型参数选取 |
5.2 车载软件故障定位应用分析 |
5.2.1 单一变异体故障定位方法评估 |
5.2.2 不同BP神经网络算法的故障定位比较 |
5.2.3 多变异体故障定位方法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 |
2.1 仪器驱动技术概述 |
2.1.1 虚拟仪器 |
2.1.2 仪器可互换技术 |
2.2 需求分析 |
2.2.1 VISA需求分析 |
2.2.2 IVI需求分析 |
2.3 总体设计 |
2.3.1 VISA库总体设计 |
2.3.2 IVI库总体设计 |
2.3.3 插件机制 |
2.4 跨操作系统总体设计 |
2.5 开发工具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ISA库设计与实现 |
3.1 VISA库整体结构 |
3.2 资源模板设计与实现 |
3.2.1 属性机制设计与实现 |
3.2.2 资源锁设计与实现 |
3.2.3 事件机制设计与实现 |
3.3 资源管理器设计与实现 |
3.4 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1 VXI-11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2 GPIB-USB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3 USBTMC插件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VI库设计与实现 |
4.1 IVI库整体结构 |
4.2 属性引擎设计与实现 |
4.2.1 缓存功能设计与实现 |
4.2.2 回调功能设计与实现 |
4.2.3 范围表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 类驱动设计 |
4.3.1 动态加载技术 |
4.3.2 类驱动工作流程 |
4.3.3 类驱动实现 |
4.4 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
4.4.1 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
4.4.2 基于XML的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测试 |
5.1 测试方案设计 |
5.2 VISA库功能测试 |
5.2.1 资源模板功能测试 |
5.2.2 资源管理器功能测试 |
5.2.3 插件功能测试 |
5.3 IVI库功能测试 |
5.3.1 类驱动功能测试 |
5.3.2 属性引擎功能测试 |
5.3.3 配置仓功能测试 |
5.4 跨平台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常用结构软件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D]. 席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D]. 唐美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市域快线安全线长度建模与算法研究[D]. 陈佳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5]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D]. 徐航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加速器的太赫兹尾场辐射研究[D]. 姜世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基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实体识别方法[D]. 孙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户卓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胡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