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三泥”离心脱水处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鑫娅[1](2021)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炼油厂含油污泥产量与日俱增,单一工艺难降解的问题,本课题以中国石化南京金陵分公司炼油厂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超声波法对2种含油污泥进行预处理;从2种含油污泥中分别筛选出1株石油降解菌,研究其生长特性、降解特性,并制成干粉菌剂,探索不同制备条件下菌剂活菌数及降解率的差异;采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2种含油污泥进行降解模拟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土壤典型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不同电场强度下降解菌的生长、分布状况,并考察装置运行50 d后2种含油污泥降解效果。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波法工艺参数影响大小顺序为功率<时间<温度<频次,当超声功率60 W、时间10 min、温度60℃、频次3次时,对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中的石油类物质去除率分别为31.13%、17.46%;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含油污泥石油烃长链被破坏,颗粒间空隙增加、黏性变小、质地变松散;(2)从浮渣油泥中筛选出YJ菌(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最佳生长、降解条件均为pH 7.0、盐度3%、接菌量5%、装液量30 mL,在此条件下对浮渣油泥、生化污泥原油培养基的降解率分别70.79%、89.37%,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从生化污泥中筛选出FH菌(希瓦氏菌属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strain),最佳生长、降解条件均为pH 7.0、盐度3%、接菌量8%、装液量30 mL,在此条件下对浮渣油泥、生化污泥原油培养基的降解率分别为65.73%、85.89%,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3)YJ固定化菌剂最优制备条件:于100 mL固定化培养基中加入1.5 g粒径为30-80目经400℃热解8 h的高粱壳生物炭载体,接入5%YJ菌菌液,200 r·min-1、25℃固定24 h,经冷冻干燥后制备的固定化菌剂,菌体数量约为7.27×1010 cfu·g-1;FH固定化菌剂最优制备条件:于100 ml固定化培养基中加入3.0 g粒径为30-80目经200℃热解1 h的高粱壳生物炭载体,接入5%FH菌菌液,200 r·min-1、25℃固定18 h,经冷冻干燥后获得的固定化菌剂,菌体数量约为8.37×1010cfu·g-1;(4)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除阴极区域油泥pH有较大提高外,其他位置油泥均存在酸化的现象;水分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含水率呈从阴极到阳极不断下降趋势,含油率变化趋势与含水率相似;TOC含量、呼吸强度和2种酶活性均有所提升;不同电场强度对降解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不同,YJ菌、FH菌最适电场强度均为200 V·m-1;(5)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模拟试验中,一方面超声预处理后的浮渣油泥会自然降解,降解率为2.51%,仅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3.62%,仅投加YJ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23.93%,仅投加FH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21.68%,YJ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28.17%,最终降解率为51.49%,含油量为187.80 mg·g-1,FH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26.35%,最终降解率为50.26%,含油量为192.56 mg·g-1;另一方面超声波处理的生化污泥同样会自然降解,降解率为3.35%,仅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61%,仅投加YJ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45.93%,仅投加FH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43.93%,YJ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8.71%,最终降解率为65.92%,含油量为35.03 mg·g-1,FH菌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8.66%,最终降解率为65.88%,含油量为35.07 mg·g-1。
徐斌[2](2020)在《炼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干化处理技术应用》文中认为采用"酸化破乳除油+双向剪切楔形扇面叶片式污泥干化技术"处理某炼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处理规模5.06 t/h。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在酸化破乳除油阶段可有效实现油泥中污油去除与回收,回收率达91.67%,除油后的污泥经离心脱水送入"双向剪切楔形扇面叶片式污泥干化机"处理,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15%以内,污泥处理费用相比单一脱水外委处置时下降173.95元/吨,实现了油泥资源化、减量化及低成本处理,应用前景广阔。
仝坤,李慧敏,姜忠民,张明栋,谢水祥,任雯,刘晓辉[3](2020)在《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技术研究进展——物理法》文中指出针对油田和炼厂高含水油泥产生量大、脱水难的问题,总结了高含水油泥的性质、特点和脱水处理难点,分析了调质脱稳预处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物理法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比较了物理法各技术的处理效果、处理成本、适用油泥类型和优缺点,并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王浩英,李铭,王小红[4](2019)在《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处理的技术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原油劣质化程度不断加剧,造成"三泥"产量大、处理费用高,生产成本增大,庆阳石化公司在污泥减量化处置过程中,通过降低污泥含水率,解决炼油厂"三泥"的最终处置问题,实现污泥减量化处理,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保证环保安全。
徐斌[5](2019)在《石化企业污泥干化工艺探讨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油泥、浮渣具有含水率高、乳化充分、难处理、危害大等特点,如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泥的处置是污水处理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于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某炼化企业的含油污泥处理系统运行多年,未配有污泥干化系统,导致后续处置费用过高,为此需新建一套污泥干化系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污泥干化工艺技术的现状分析,具体对双向剪切楔形扇面叶片式污泥干燥系统、带式污泥干化系统、涡轮薄层干化系统及低温真空脱水干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最终确定选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双向剪切楔形扇面叶片式污泥干燥系统处理该炼化企业的含油污泥。本文结合该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一套污泥干化处理技术方案,将污泥干化系统与已有的污泥预处理设施串联,形成“浓缩脱水-破乳除油-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的技术流程。设计方案在该炼化企业实施后,经不断优化和调整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控制干燥机出口载气温度95120℃、洗气塔入口负压-0.15-0.1kPa及排湿尾气氧含量≤2%时,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15%以内,显着地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化验分析,除碳、氧外,干化污泥中主要有铝、硫、铁和硅,其热值范围为11.9 MJ/kg15.6 MJ/kg,与干木材的热值相当,具有一定的资源化价值。对干化后污泥的粒度分析表明,其D50为163μm,粒径较细,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对干化后污泥的微观特性分析表明,干化后污泥具有较多的孔隙,有利于污泥的燃烧。此外,热重实验表明干化污泥的着火温度约为260℃,其剧烈燃烧温度为312.98℃。经标定核算,该干化系统将平均含水率为69.27%的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为13.33%所需运行费用为99.83元/吨,相比老的处理系统,每年可节省约823万元污泥处置费用,实现了污泥处理的减量化及低成本处理,并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
刘岩[6](2019)在《炼化浮渣超声-离心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油污泥是一种在石油的开采、集输和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处理困难等特点,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健康都有着极大危害。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上各有优劣,大多存在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油泥的处理问题长期困扰着石化行业。本文针对含油污泥中炼化浮渣的性质特点,开展了超声-离心实验,考察了超声-离心处理的最佳条件以及对油泥中油品性质、水层性质、金属元素迁移、微观形貌和固体颗粒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为含油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为含油污泥的超声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超声-离心处理对比直接离心和传统的加药-离心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相同的离心条件下,经过超声处理后的油泥脱水率最高,可达90.31%,体积减量最明显,剩余油泥底渣体积仅为原样的1/8,分离出的油层中,油品回收率超过75%。且未投加任何药剂。(2)超声条件对浮渣的脱水效果影响明显,超声频率、作用时间、输入功率和处理温度都有合适的处理条件,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导致脱水效果的下降。离心条件对剩余油泥底渣中的含水率影响较为明显,对总体脱水率的影响一般。实验中得到的最佳超声-离心处理条件为:超声频率25 k Hz、输入功率240 W、作用时间5 min、处理温度30℃、离心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3)超声-离心处理对油泥中油品性质、水层性质和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明显。经过超声-离心处理后,油品发生轻质化,油水乳化性降低;水中的油含量、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含量(SS)的脱除率都在99.5%以上,酸碱值(p H)变化不大;金属元素在固相发生富集,集中在处理后的剩余油泥底渣中,少部分在超声作用下发生迁移,进入液相。(4)超声处理后油泥中的油滴和颗粒发生碰撞聚集,形成大油滴和颗粒团块;乳化油发生破乳,与水分离;颗粒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变得相对平整,比表面积减小;颗粒聚集形成的固体团块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都较未经超声处理时小,对液相的吸附能力降低。超声波对油泥微观形貌和固体颗粒结构的作用效果,使得油泥中,油、水、固更易分离,加强了离心处理效果。
潘萌[7](2018)在《兰州石化三泥油资源回收及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炼化三泥产量已达每年万吨以上,给环保造成巨大压力。由于成本、技术、能耗等问题,导致已有的处理方式工业化进程缓慢。本课题以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的三泥为研究对象,摒弃了单一方法处理,采用了热水洗涤-薄层干燥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理化性质分析、热水洗涤实验、薄层干燥实验及干燥模型回归分析。对三泥进行理化性质检测,分别采用共沸蒸馏法、萃取法、灼烧法测含水率、含油率和灰分,结果表明:含水率为76.94%,体积大、脱水困难;含油率为9.42%、灰分为8.9%。又分别使用氧弹量热计、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值为2680kcal/kg,具有热能回收价值;重金属种类丰富;干燥脱水阶段主要发生在10110℃,为干燥实验提供了参考。对三泥进行热水洗涤实验,通过搅拌实验筛选出了絮凝剂和破乳剂,结果表明:当PFC:PAM=5:1,复配添加,破乳剂采用H2O2时,脱水脱油效果较好。又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固液比等七个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是:固液比1:3、搅拌速度300rpm、PH=4、温度80℃、搅拌时间30min、离心机转速3500rpm、离心时间20min。该条件处理后,油资源回收率达52.2%。对三泥进行薄层干燥实验,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干燥温度等三个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厚度越小,越利于干燥;将厚度3mm的样品在120℃、风速为2.75m/s下干燥110min,达到平衡状态时含水率<2%,体积明显减小,经研磨呈粉末状,基本无粘性。干燥数据采用1StOpt进行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Karathanos模型最适合该干燥过程,并计算出了对应的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热水洗涤法-薄层干燥法联用的处理方式能够实现三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并且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了干燥模型拟合,对干燥过程起预测作用,又为三泥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李凌方[8](2017)在《某炼化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处理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当下,我国环境问题恶化趋势不断扩大,我国污泥年产量(以含水率80%计算)预计2020年将突破6000万吨,其中炼油厂中的“三泥”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已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其深度脱水/干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针对某炼化污水厂产生的多种污泥,在文献资料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脱水减容为目标,分别进行了污泥机械脱水的评价实验、脱水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设计流程的关键是脱水设备的选择,并利用研究成果,开发设计了该炼化污水厂污泥脱水项目的工艺包,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该炼化污水厂按污水的来源特性,拟建有高含盐系列、含盐混合系列多套污水处理设施,不同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包括油泥浮渣、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各种污泥的脱水性能不同。油泥浮渣含油量为44210mg/L,粘度大不易脱水。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絮团,可挥发性固体,含水率高不易脱水。化学污泥中含有气化制氢污水除氟产生的氟化钙、氟化铝;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和除硅产生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硅酸镁等;化学除磷产生的磷酸铁、磷酸钙或磷酸铝等。化学污泥颗粒较细小,含水率较低,较易脱水。按照污泥脱水性能的差异,将三种污泥分别进行脱水更为适宜,针对油泥浮渣的性质,确定的工艺流程为先投加调理剂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后外运处理,选择的脱水设备为卧螺式离心脱水机;针对剩余污泥,同样是先经过化学调理选择卧螺式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对化学污泥,经调理过后,选择板框液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开发设计的工艺包包括对油泥浮渣、剩余污泥、化学污泥处理流程的几个部分,该工艺包经验证可直接用于工业化设计。
刘永和,吕明军[9](2016)在《脱水装置处理罐底油泥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清罐期间产生的罐底油泥处理处置困难的情况,采用"三泥"脱水装置进行油、泥、水三相分离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将剩余活性污泥和罐底油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烧杯实验,结果表明,当两者比例为3∶1时沉降效果最好,渣层薄、水层厚,罐底油泥中的悬浮物等杂质被吸附得比较完全。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脱水处理后油泥含水率由95%左右下降到约70%,减量率约为84%。
赵琳,闫宇飞[10](2015)在《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炼油厂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当中,对含油污泥的产生、处理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对含油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建议,分析了含油污泥通过脱水和油气资源回收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也为企业转型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炼油厂“三泥”离心脱水处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三泥”离心脱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 |
1.1.2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1.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1.4 含油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2 超声波技术 |
1.2.1 超声波作用机质 |
1.2.2 超声波在含油污泥处理中应用 |
1.3 含油污泥的生物降解 |
1.3.1 石油降解菌 |
1.3.2 生物降解含油污泥的原理 |
1.3.3 生物降解影响因素 |
1.3.4 混合菌群生物协同作用 |
1.3.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
1.4 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 |
1.4.1 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机质 |
1.4.2 直流电场破乳机质 |
1.4.3 电场刺激微生物机质 |
1.4.4 微生物-电化学法研究进展与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目的 |
1.6 技术路线 |
2 超声波预处理炼油厂浮渣油泥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与仪器 |
2.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含油量测定方法 |
2.3.2 方法及因素选定 |
2.3.3 效果与评价方法 |
2.3.4 表征方法 |
2.3.5 能耗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2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4.3 超声前后油泥及油类物质的红外光谱解析 |
2.4.4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
2.4.5 能耗分析 |
2.4.6 超声波预处理浮渣油泥中的石油类物质作用机制分析 |
2.5 结论 |
3 高效石油降解菌理化特性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仪器 |
3.2.2 培养基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种筛选 |
3.3.2 菌株生长曲线及生长动力学 |
3.3.3 菌株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 |
3.3.4 16S rDNA序列分析 |
3.3.5 最佳生长、降解条件研究 |
3.3.6 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
3.3.7 不同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3.4 结论 |
4 高效石油降解菌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制备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与仪器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体种类优化 |
4.3.2 载体处理方式优化 |
4.3.3 载体粒径优化 |
4.3.4 载体克数优化 |
4.3.5 固定化时间优化 |
4.3.6 固定化转速优化 |
4.3.7 热解时间优化 |
4.3.8 热解温度优化 |
4.3.9 菌剂扫描电镜 |
4.4 结论 |
5 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含油污泥的降解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与仪器 |
5.2.2 试验材料及装置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场对含油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 |
5.3.2 电场对含油污泥中典型酶活性的影响 |
5.3.3 电场强度对石油降解菌生长、分布的影响 |
5.3.4 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含油污泥的降解效果 |
5.4 结论 |
6 含油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
6.1 前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品收集 |
6.2.2 样品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样品总DNA质检结果 |
6.3.2 PCR扩增结果分析 |
6.3.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6.3.4 OUT/ASV分析 |
6.3.5 样品的复杂度(Alpha diversity)分析 |
6.3.6 基于细菌门级别分类丰度(门水平) |
6.3.7 基于细菌门级别分类丰度(属水平) |
6.4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炼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干化处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装置概况 |
2 技术原理及特点 |
2.1 技术原理 |
2.2 工艺流程 |
2.3 技术特点 |
3 装置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 |
3.1 主要运行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 |
3.2 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
4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3)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技术研究进展——物理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含水油泥概述 |
1.1 来源及数量 |
1.2 性质、特点和脱水难点 |
1.3 调质脱稳的必要性 |
2 物理法调质脱稳预处理主要技术 |
2.1 掺混 |
2.2 机械破碎 |
2.3 超声破碎 |
2.4 加热 |
2.5 加助滤剂 |
2.6 冷冻/融化 |
2.7 萃取 |
2.8 磁分离 |
3 物理法技术比较 |
4 结语 |
(4)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处理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炼化企业污泥来源、性质及处置工艺对比 |
1.1 炼油厂“三泥”的来源、性质 |
1.2 目前炼油厂“三泥”处理工艺的对比 |
2 庆阳石化污泥处置概况及工艺 |
2.1 庆阳石化“三泥”处置概况 |
2.2“三泥”处理主要工艺原理及流程(见图1) |
2.3 现有脱水设施 |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3.1 将含油污泥、浮渣与剩余活性污泥分治改造 |
3.2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4 运行效果分析 |
4.1 措施实施前后污泥脱水含水率(见表3) |
4.2 措施后脱水后污泥产生量对比(见表4) |
5 经济效益 |
6 结论 |
(5)石化企业污泥干化工艺探讨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含油污泥的性质 |
1.3.2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3.3 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 |
1.3.4 含油污泥干化现状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石化企业污泥干化工艺方案比选及确定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炼油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及说明 |
2.1.3 原污泥处理流程简介 |
2.1.4 设计规模 |
2.2 方案比选 |
2.2.1 双向剪切楔形扇面叶片式污泥干燥系统 |
2.2.2 带式污泥干化系统 |
2.2.3 涡轮薄层干化系统 |
2.2.4 低温真空脱水干化系统 |
2.2.5 技术经济比较 |
2.3 方案确定 |
2.3.1 设计工艺流程 |
2.3.2 设计物料关系图 |
2.3.3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
2.3.4 主要设备一览表 |
2.3.5 关键设备简介 |
2.3.6 自动控制方案 |
2.3.7 平面布置 |
第3章 工程应用效果及优化研究 |
3.1 运行工况 |
3.1.1 调试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3.1.2 运行工艺参数调试 |
3.2 干化污泥分析 |
3.2.1 干化污泥含水率、含油率分析 |
3.2.2 干化污泥组成分析 |
3.2.3 干化污泥热值分析 |
3.2.4 干化污泥粒度及热重分析 |
3.2.5 污泥的微观特性分析 |
3.3 系统优化方案 |
第4章 工程效益 |
4.1 工程建设成本 |
4.2 工程运行成本 |
4.2.1 污泥干化运行成本 |
4.2.2 污泥全流程处理运行分析 |
4.3 环境效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6)炼化浮渣超声-离心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油污泥概述 |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分类 |
1.1.2 含油污泥的组成及特点 |
1.1.3 含油污泥的产量及危害 |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技术 |
1.2.2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 |
1.2.3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 |
1.2.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比较 |
1.3 超声波处理技术 |
1.3.1 超声波概述 |
1.3.2 超声作用原理 |
1.3.3 油泥超声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三组分测定 |
2.3.2 元素分析、热值分析及馏分分布的测定 |
2.3.3 油水乳化性表征 |
2.3.4 四组分的测定 |
2.3.5 水层性质分析 |
2.3.6 金属含量的测定 |
2.3.7 微观结构表征及观测 |
第3章 浮渣超声-离心处理条件的研究 |
3.1 浮渣基本性质及组成分析 |
3.1.1 浮渣油、水、固三组分构成 |
3.1.2 浮渣的有机元素分析、热值分析 |
3.1.3 浮渣中的油品四组分含量 |
3.1.4 浮渣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
3.1.5 浮渣中的固体颗粒粒径分布 |
3.2 浮渣超声-离心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作用时间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2 输入功率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3 处理温度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4 超声频率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5 离心转速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6 离心时间对浮渣脱水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离心技术对浮渣处理效果的研究 |
4.1 超声-离心与加药-离心及直接离心的处理效果对比 |
4.2 超声-离心处理对浮渣中油品性质的影响 |
4.2.1 超声对油水乳化性的影响 |
4.2.2 超声对油品四组分含量的影响 |
4.2.3 超声对油品馏分分布的影响 |
4.3 超声-离心处理对水层性质的影响 |
4.4 超声-离心处理对浮渣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作用下的分离机理研究 |
5.1 超声波作用下的油水分离机理 |
5.2 超声波作用下的固液分离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兰州石化三泥油资源回收及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三泥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污泥干燥及干燥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2.1 组分测定实验 |
2.1.1 含水率测定实验 |
2.1.2 含油率测定实验 |
2.1.3 灰分测定实验 |
2.2 药剂选择实验 |
2.2.1 无机絮凝剂筛选实验 |
2.2.2 絮凝剂配比实验 |
2.2.3 破乳剂筛选实验 |
2.3 热水洗涤实验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薄层干燥实验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3 实验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泥理化特性检测分析 |
3.1 组分测定分析 |
3.1.1 含水率测定 |
3.1.2 含油率测定 |
3.1.3 灰分测定 |
3.2 热值分析 |
3.2.1 实验原理 |
3.2.2 测定结果分析 |
3.3 元素分析 |
3.3.1 实验原理 |
3.3.2 测定结果分析 |
3.4 热重分析 |
3.4.1 实验原理 |
3.4.2 测定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泥热水洗涤资源化实验研究 |
4.1 絮凝剂筛选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絮凝剂配比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配比 |
4.2.2 两种絮凝剂添加顺序的影响 |
4.3 破乳剂筛选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各因素对热水洗涤结果的影响分析 |
4.4.1 固液比的影响 |
4.4.2 搅拌速度的影响 |
4.4.3 PH的影响 |
4.4.4 温度的影响 |
4.4.5 搅拌时间的影响 |
4.4.6 离心机转速的影响 |
4.4.7 离心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泥薄层干燥减量化实验研究 |
5.1 薄层干燥传热特性分析 |
5.2 各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分析 |
5.2.1 温度的影响 |
5.2.2 风速的影响 |
5.2.3 厚度的影响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薄层干燥模型回归分析 |
5.3.1 回归分析原理 |
5.3.2 干燥动力学模型 |
5.3.3 实验过程动力学模型拟合 |
5.3.4 动力学模型验证 |
5.3.5 扩散系数计算 |
5.3.6 活化能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某炼化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处理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炼油厂“三泥”的来源及危害 |
1.2 污泥中水的形态以及脱水性能 |
1.2.1 污泥中水的形态 |
1.2.2 污泥的脱水性能 |
1.3 污泥脱水的主要处理工艺 |
1.3.1 污泥浓缩 |
1.3.2 污泥脱水 |
1.3.3 污泥深度脱水 |
1.3.4 污泥干化 |
1.4 炼油系统“三泥”的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 |
1.5 炼油系统“三泥”处理工艺中出现的问题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对炼化污水厂的现场调研与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污泥来源及组成 |
2.2.1 油泥、浮渣 |
2.2.2 剩余污泥 |
2.2.3 化学污泥 |
2.3 污泥性质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污泥脱水试验及脱水工艺和关键设备的设计与选择 |
3.1 污泥脱水试验研究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分析指标及方法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污泥分类脱水的流程及设计指标 |
3.2.1 油泥、浮渣处理流程 |
3.2.2 剩余污泥处理流程 |
3.2.3 化学污泥处理流程 |
3.2.4 设计指标 |
3.3“三泥”关键脱水设备的选择 |
3.3.1 离心脱水机 |
3.3.2 叠螺机(螺旋固液分离机) |
3.3.3 带式压滤机 |
3.3.4 板框压滤机(厢式压滤机、隔膜压滤机) |
3.3.5 旋转挤压式脱水机 |
3.4 污泥脱水方式的选择 |
第4章 某炼化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项目工艺包设计 |
4.1 设计范围 |
4.2 设计基础 |
4.2.1 设计待处理污泥含水率 |
4.2.2 设计脱水污泥含水率 |
4.3 自然条件及公用工程条件 |
4.3.1 气象条件 |
4.3.2 地震基本烈度 |
4.3.3 水文地质 |
4.3.4 生产水(生活水) |
4.3.5 循环水 |
4.3.6 净化风 |
4.3.7 非净化风 |
4.4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
4.5 工艺说明 |
4.5.1 概述 |
4.5.2 工艺流程图 |
4.6 技术规格说明书 |
4.6.1 油泥浮渣系列 |
4.6.2 剩余污泥系列 |
4.6.3 化学污泥系列 |
4.7 工艺计算书 |
4.7.1 油泥浮渣处理工艺流程的参数设计 |
4.7.2 剩余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参数计算设计 |
4.7.3 化学污泥的处理工艺流程计算 |
4.8 装置规模 |
4.9 年操作时数 |
4.10 操作弹性 |
4.11 主要控制方案 |
4.11.1 污泥浓缩系统 |
4.11.2 污泥脱水系统 |
4.12“三废”排放 |
4.13 公用工程消耗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污泥脱水系统高程图 |
附录B 油泥、浮渣脱水处理流程图 1 |
附录C 油泥、浮渣脱水处理流程图 2 |
附录D 油泥、浮渣脱水处理流程图 3 |
附录E 油泥、浮渣脱水处理流程图 4 |
附录F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1 |
附录G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2 |
附录H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3 |
附录I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4 |
附录J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5 |
附录K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6 |
附录L 含盐混合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7 |
附录M 高含盐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1 |
附录N 高含盐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2 |
附录O 高含盐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3 |
附录P 高含盐系列剩余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4 |
附录Q 化学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1 |
附录R 化学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2 |
附录S 化学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3 |
附录T 化学污泥脱水处理流程图 4 |
附录U 上清液、滤液处理流程图 1 |
附录V 上清液、滤液处理流程图 2 |
致谢 |
(9)脱水装置处理罐底油泥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常用处理技术 |
2 概况 |
3 工艺方案与实施 |
3.1 工艺流程 |
3.2 工程调试及运行效果 |
3.2.1 烧杯实验 |
3.2.2 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3.2.3 工艺运行效果 |
4 结论 |
(10)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污泥产生和环境污染 |
1.1炼油厂污水处理产生的“三泥” |
1.2罐底油泥 |
1.3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
1.3.1工作原理 |
1.3.2工艺流程 |
2存在问题 |
2.1“三泥”脱水能力不足 |
2.2处理浮渣效果差 |
2.3未有效回收资源 |
3含油污泥处理方案建议 |
3.1常用的油污泥处理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3.2TPS撬装工艺装置 |
3.2.1液态油泥处理 |
3.2.2热相分离处理 |
4效益分析 |
4.1环境效益 |
4.2经济效益 |
4.3社会效益 |
5结论 |
四、炼油厂“三泥”离心脱水处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D]. 于鑫娅. 常州大学, 2021(01)
- [2]炼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干化处理技术应用[J]. 徐斌.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05)
- [3]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技术研究进展——物理法[J]. 仝坤,李慧敏,姜忠民,张明栋,谢水祥,任雯,刘晓辉. 工业水处理, 2020(06)
- [4]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处理的技术措施研究[J]. 王浩英,李铭,王小红. 给水排水, 2019(12)
- [5]石化企业污泥干化工艺探讨及工程应用研究[D]. 徐斌. 南昌大学, 2019(02)
- [6]炼化浮渣超声-离心处理技术研究[D]. 刘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兰州石化三泥油资源回收及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D]. 潘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某炼化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处理研究与设计[D]. 李凌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脱水装置处理罐底油泥的应用[J]. 刘永和,吕明军.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6(05)
- [10]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J]. 赵琳,闫宇飞. 广州化工, 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