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材企业扭亏解困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1](2021)在《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非金融企业杠杆水平过高、财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与质量,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市场化债转股被提出。本轮债转股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促使企业降低杠杆水平、优化融资结构,从而充分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然而由于我国应用市场化债转股的时间较短,相关理论研究有限,缺乏实践指导,尤其是相关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和船舶行业,故本文选择建筑行业的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建工”),着重对其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和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通过挖掘去杠杆的原因、途径及效果,归纳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及进展,来对去杠杆及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二者间的关系。然后,从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出发,研究其市场化债转股的方案,从操作步骤、标的企业、实施主体、定价主体、退出机制五方面详细分析,凸显本轮债转股的“市场化”特征。继而联系政策推进、行业转型及自身杠杆率情况,分析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之后借助相关理论,从财务状况分析其去杠杆效果,又从治理结构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对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目前看来,安徽建工的市场化债转股取得初步成效,杠杆率呈现下降,债务困境逐渐化解,业务承接能力有效提升,治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最后,分析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困境,从转股后的股权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对安徽建工未来市场化债转股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以安徽建工为例,以去杠杆政策为背景,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动因以及效果,丰富了市场化债转股的研究视角,完善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建筑行业的特征,为后续建筑行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提供借鉴经验。
范亭余[2](2020)在《公司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及危机管理研究 ——以ST南风为例》文中提出每个企业都会受到时代变迁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如今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资本市场千变万化的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励和残酷,不少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甚至是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和举步维艰,随后陷入持续经营危机。在企业经营困难、盈利空间缩小的同时,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公众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程度却在不断提高,这也使得越来越多存在持续经营危机的上市公司“浮出水面”、“现出原形”。在面对持续经营危机时,不同的上市公司采取的措施可能不同,尽管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置之不理或破罐破摔,最后深陷持续经营危机的泥淖直至被强制退市,严重阻碍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担起责任,努力改善公司的体制机制、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逐渐走出持续经营危机,努力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着重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导致企业出现持续经营危机的驱动因素和危机管理手段,在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并从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同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我国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8年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现状做出全面描述和分析,也据此归纳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危机管理的一般措施。ST南风经历了出现持续经营危机和危机管理两个阶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正在改善,因此本文选择将ST南风作为案例公司进行研究分析,将持续经营三因素理论模型与ST南风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从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层层递进,分析危机表现并探寻引发危机的根源。最后,通过分析ST南风持续经营危机管理措施以及不同措施对三因素改善的作用和程度,并从案例整体出发做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上市公司防范持续经营危机以及危机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希望能增强上市公司由内而外地提高持续经营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本文贡献:(1)本文从持续经营危机角度出发,强调企业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性,将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与近期资本市场实际案例相结合,研究分析具有较高的时效性。(2)本文将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而非公司被ST作为上市公司出现持续经营危机的判断标识,将持续经营危机的判断时点提前。另外,本文归纳出持续经营三因素出现异常情况衡量指标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现状,为上市公司防范持续经营危机的方向和着力点提供借鉴。(3)本文从持续经营危机管理的整体角度出发做出相关建议,尤其强调了企业提高外部治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不足:(1)基于单一的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分析实际案例,可能受限于已有分析路径而忽视企业特有情况,造成研究分析的不全面和趋于同质化。(2)在收集、整理与分析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现状时,受审计师自身职业判断、专业素质影响以及审计意见的表述形式和段落安排的差别的影响,审计意见分类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向雪飞[3](2019)在《八一钢铁走出财务困境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企业正处于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正是由于这样使得面临财务困境或即将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追其根本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自己不能很好的跟随环境发展。所以,当企业在财务困境面前时,很多时候大部分企业无法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找到自救的路径有很大的困难。这就使得研究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采取何种脱困措施走出财务困境及其重要。而钢铁行业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它的盛与衰同样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由于受到经济下行、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影响,钢企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亏损。一些钢企为了维持生计采取了转型或重组等措施,但还是存在一些钢企陷入了财务困境,步履艰难。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选择了新疆最大钢铁企业——八一钢铁公司,从陷入到财务困境,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巨亏到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脱困路径成功摆脱了财务困境这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是通过对八一钢铁及其行业背景、陷入财务困境的表现和成因、在财务困境中尝试的一系列的脱困手段、脱困后的财务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采取了一系列脱困措施后,通过对八一钢铁公司进行纵向对比,得到结论:八一钢铁公司的脱困路径实施效果良好,其在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通过分析八一钢铁公司所实施的脱困路径,归纳总结八一钢铁走出困境的相关经验,对其他陷入财务困境的同行业企业给与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高德良[4](2018)在《山水水泥财务困境成因及其解困研究》文中指出财务困境是指企业无法偿付债务,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随着全球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国内公司面临的可变性増加,同时我国公司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压力逐渐加大,失控时将会引发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是破产威胁。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财务困境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水泥企业便是众多财务困境企业的代表之一。自2011年始,受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锐减,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以及供求失衡,产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影响,我国水泥行业长达十年的黄金周期便悄然已逝,步入了行业萧条周期,特别是2015年水泥行业完全进入了寒冬期。行业进入萧条期企业更易发生财务困境问题,核心能力受损,而更多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又将加速行业的下行,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围绕财务困境问题的财务困境概念、财务困境衡量、财务困境成因、财务困境解困措施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案例公司山水水泥债务违约、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困境现状分析入手,引入Z值模型衡量山水水泥财务困境总体轻重程度,并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结合分析法得出其财务困境具体情况,对山水水泥陷入财务困境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重塑方法,提出山水水泥解困路径和具体解困措施的对策建议。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财务困境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为财务困境演化过程及具体表现;第四章为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第五章为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解困思路及具体策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发现,2011年之后山水水泥财务状况开始恶化,并于2014年至2016年间处于严重的财务困境之中。主要表现为债务负担沉重、偿债能力不足、盈利水平下降、收益质量较差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经营环境不景气、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滑和原材料成上升外部原因和控制权冲突、滥用杠杆举债、税收人工成本压力巨大、主营业务下滑的内部原因综合造成。据此,本文提出了以重塑企业核心能力,摆脱财务困境为主要目的,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恢复-重构三个阶段的解困路径,通过对企业财务体系关系、财务硬资源及股东制衡重塑企业经营性资源,从而可以恢复处于困境公司的核心能力;通过对企业财务软资源、技术和业务重塑以实现对公司管理能力和功能性知识的提升以实现重构企业核心能力,从而山水水泥摆脱当前财务困境的局面。文中评估和衡量财务困境程度的Z值模型和提出的解困思路及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三个阶段的具体措施,对于评价陷入财务困境公司具有可资借鉴之处,对帮助上市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洪虹[5](2018)在《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产重组是企业扩大规模、改变经营现状和实现战略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手段。上市公司的重组一般是指公司进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改变其法律结构或者经济结构的交易,其形势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产重组也逐渐频繁的活跃在资本市场上,尤其在如何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公司资产经营绩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H公司为例,从六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归纳国内外资产重组相关文献,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发现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归纳和总结了有关资产重组的重要理论。第三章是H公司资产重组背景分析,对宏观行业背景和企业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是H公司资产重组分析,从动因、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分析H公司资产重组。H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主要包括改善自身资产质量、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和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而H公司资产重组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重组标的选择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发生较大变化以及重组各方就重组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第五章是H公司资产重组的经验启示,以期为以后公司成功进行资产重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对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本文通过对H公司资产重组进行研究分析,将资产重组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丰富了资产重组研究的样本,同时本文对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为上市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司资产重组提供若干建议和启示。
刘宜政[6](2017)在《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产业也步入度危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并已上升为我国资源储备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统筹战略。为此,深入探究煤炭产业转型内在规律,找寻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深层次关联,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煤炭产业蜕变理论为基础,煤炭产业转型为核心,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为纽带,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运用BP神经网络、交叉弹性分析、自然断点分级等方法,研究并创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划分煤炭产业蜕变转型阶段,研究分析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机制,摸清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内部规律和脉络,探索基于煤炭产业蜕变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为煤炭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而引导煤炭产业选择科学的转型时机和方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1)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规律,其贯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一个蜕变周期完成后,产业又开始新的蜕变周期。产业蜕变是动态的,它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全部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变化的内在动因;产业转型是静态的,是产业形态上的变化,是煤炭产业蜕变的形态和结果。正是由于无数次煤炭产业的蜕变的集合促成煤炭产业形态的变化,其转型是依据蜕变程度、蜕变进展的状况、蜕变所处的阶段而进行的。(2)基于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得出中国煤炭产业于2000~2015年间:2000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1.2442最低值,2011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4.4261最高值。通过最终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算结果可将我国煤炭产业蜕变划分为五个阶段:蓄势准备阶段2000~2002年(蜕变程度值:1.2442~1.2614)、缓慢导入—转型酝酿阶段2003~2007年(蜕变程度值:1.5435~2.0625)、高速蜕变—初期转型阶段2008~2011年(蜕变程度值:2.6357~4.4261)、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2012~2015年(蜕变程度值:4.1835~2.6447)、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2016~2020年。(3)我国煤炭产业当前所处的蜕变转型阶段是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蜕变特征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煤炭产业在能源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趋于合理,产业形成煤与非煤并重的局面,进而走向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煤炭产业蜕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步入2021年后“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煤炭产业蜕变程度将趋于最低值,形成以非煤产业为主,煤炭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煤炭供需产销平衡,稳定红利,产业转型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健康之路,煤炭产业蜕变转型完成,开始步入新一轮的产业蜕变周期。(4)基于对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关系机制研究,得出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依据,其对于煤炭产业转型具有指导功能,煤炭产业根据产业蜕变的领域及方向而进行转型。在某个阶段产业转型不可能与产业蜕变保持同步,出现超前或滞后是必然的,但这种超前与滞后又影响到产业蜕变,会发生推动或阻止产业蜕变的进程,煤炭产业转型对煤炭产业蜕变具有辅助功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微观与宏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深层次关系。(5)根据兖州矿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结果得出,兖州矿区自2015年至今正处于煤炭产业蜕变的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此阶段兖矿集团以全面推动矿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煤炭产品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煤炭劳动密集型向新兴产业密集型转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兖州矿区即将步入“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
吕志坚[7](2016)在《打赢水泥行业解困脱困攻坚战》文中指出昆仑宾馆可谓是群英荟萃、嘉宾云集。"全国水泥行业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现场交流大会"在美丽的乌鲁木齐召开,充分体现了中国水泥协会对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做法的肯定,同时也给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以及学习兄弟省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50强水泥企业先进经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在此,我谨代表新疆
李品弘[8](2011)在《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采用主辅分离方式上市重组,未上市企业的“存”已成为客观事实,但是未上市企业能“续”多久以及如何“续”,是目前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在稳定职工队伍的前提下,对未上市企业的发展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未上市企业在体制上仍属国有企业,同时未上市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使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因此,针对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就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分析了大庆油田非上市企业业务的特点及业务结构存在的问题。大庆油田非上市企业业务存在资源察赋差、依附性和依赖性强、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社会负担沉重、政策的适应性不强等特点。由此导致了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存在着业务种类庞杂、主要业务市场空间有限,竞争能力差、接续产业起步晚和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次,根据大庆油田非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在对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内外部环境等进行了SWOT和价值导向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三大战略:渗透战略、剥离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战略具体实施的三阶段流程:战略计划、战略运作和战略控制。最后,从优化整合资源、把握组织运行的重点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油田综合服务和后勤基地业务和提高产业集中度9方面给出了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梁德明[9](2010)在《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地方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为研究对象,以法社会学的组织分析和制度分析为方法,以有组织行动理论为基本框架,以无结构式访谈调查研究为接近社会事实的手段,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1997年以来中国地方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及其所体现的社会意涵。地方国企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它是中国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个副产品,直接与国家法律、政策等制度相违背,它是我国国企改革中一些特殊利益群体规避法律政策等制度的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地方国企高管层,他们从地方财政减负或小集团利益最大化角度,借助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展开有组织行动,采取避让、曲解、抵抗、放任等方式,消解宪法、法律、政策等制度的效力。在地方国企改制方案制订、审批、国有产权界定、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转让等一系列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国企高管层、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联合采取的“遮蔽机制”,使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对本国企改制和产权出售过程处于全然无知状态。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既无法通过本企业职代会、工会党委等组织来了解相关改制信息、参与改制过程,无缘分享改制国企产权再分配,也不能通过地方的党组织、人大、司法、政协等组织来及时获得事后保护或充分的经济补偿。地方国企民众集体的渐进失语,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它既构成地方国企改制过程中利益失衡的原因,也成为我国地方国企深化改制出售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国企高管层、以及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各自在本企业改制出售中所采取的关系策略,以及各自背后所拥有的权力或人力资本等资源的多寡,从根本上决定了地方国企改制中谁受益、谁受损,进而使得我国宪法、法律和党和国家政策等制度,在事实上出现许多扭曲变形。当前亟须在国企改制中实事求是地建立起保障机制:其一,职代会、工会等组织不能限于空设,否则,老百姓的利益会继续受损;其二,与改制有关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一定要能有效地指导改制实践。我们需要研究,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引导和控制政府部分官员、国企管理层以及中介机构等主体的行为,使其合法合规,从而有效维护普通职工民众的基本利益。然而,我国目前国企只要一触及改制,却依然普遍缺乏这种保障机制。地方国企改制的相关法律政策等制度规定应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地方国企改制中普通职工等民众利益保护不能流于空谈,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精神不能淡忘。为了化解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避免失衡的行政权力过度放纵所可能造成的各种消极社会结果,保持长期安定团结的局面,亟须通过特殊的制度和相应的机制设计,使普通职工等民众的意见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及时反映,使普通职工等民众、国企管理层、政府这三方权益得到恰当的平衡与保护。这就需要对地方国企和地方国企的职代会、工会、人大、司法、政协、地方党政组织加以制度性重构,使得与国企改制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趋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制度和社会力量的重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和国家政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以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制度重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将对其它类型企事业单位改制乃至我国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顺利、社会转型的和谐乃至全社会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全文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之外,主体部分有五个章节,通过五个方面展示我国社会转型期地方国企MBO行动中的民众集体失语。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层,职工和社会民众的社会角色发生根本逆转,而这将是国企MBO改革中民众集体失语的社会学本质所在。第三章以华东地区K市四家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为背景,回顾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第二,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其中,国企产权转让动因和理论支持涉及三方面内容:国企产权转让前期的行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启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理论支持;地方国企产权转让中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从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维护国家、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等制度性规定展开。第四、五章借助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有组织行动理论框架,实证分析K市四家地方国企改制的方案制订、审批、国资产权界定、以及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的基本过程与民众集体失语结果:这四家国企分别是I罐头食品厂、H焦化集团、东城区Y公司和L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第六章再现K市四家国企MBO之后,在国企外部寻求权利救济方面,普通职工等民众的集体失语,以及其中、宏观经济社会后果。具体内容涉及高管买断I罐头食品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H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Y公司、L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地方国企MBO中民众集体失语后果是严重的:民众集体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经济危机逼近。第七章描述K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状态与相关行动者关系策略,这主要是对K市国企产权改制不同阶段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国企产权改制中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的直接原因,在于国企产权相关制度失灵,无法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加以有效保护;而深层原因则是相关行动者、特别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关系策略主导了国企改制过程。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包括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变通或修正执行。国企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策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包括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的交易、利用,管理层对普通职工的蒙骗、专制,以及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的形同虚设;二是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包括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的“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与盛行背后,是国企高管层、政府部分官员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局面,于是,在国资产权改制、转让中新规则渐次生成,非规范MBO的实践规则逐步合法化。最后,本文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非正式国有产权制度创设中的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关键是在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如何保持各行动主体的权益相对平衡——特别是要在职代会、工会等相关制度实践中,切实落实对普通职工等民众的保护措施。
韩恩泽[10](2010)在《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国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竞争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石油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城市多为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避免矿竭城衰,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经济转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界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现状及特点。在对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必然性分析。其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评价的内涵与思路,从石油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角度构建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等六个典型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水平进行横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问题。再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石油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论文研究了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演进机制,确定了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时机选择,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结合石油资源城市特点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提出了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石油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是造成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论文分析了石油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最后,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了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总体战略与对策建议,并从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作用、特征和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以东营市为例,对我国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东营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二、建材企业扭亏解困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企业扭亏解困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去杠杆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去杠杆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去杠杆的含义 |
2.1.2 债转股的含义 |
2.1.3 债转股的类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本结构理论 |
2.2.2 不完备契约理论 |
2.2.3 费雪债务周期理论 |
3 去杠杆下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分析 |
3.1 去杠杆现状分析 |
3.1.1 去杠杆的政策演进 |
3.1.2 去杠杆的途径分析 |
3.2 市场化债转股现状分析 |
3.2.1 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 |
3.2.2 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 |
3.3 市场化债转股对去杠杆的意义分析 |
3.3.1 市场化债转股是去杠杆的必然要求 |
3.3.2 市场化债转股推动去杠杆的实施 |
4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
4.1 安徽建工概况 |
4.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历程 |
4.2.1 操作步骤 |
4.2.2 标的企业 |
4.2.3 实施主体 |
4.2.4 定价机制 |
4.2.5 退出机制 |
5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
5.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分析 |
5.1.1 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的推动 |
5.1.2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
5.1.3 安徽建工去杠杆降风险的需求 |
5.1.4 安徽建工改善盈利的需求 |
5.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效果分析 |
5.2.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去杠杆效果分析 |
5.2.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财务效果分析 |
5.2.3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对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
5.2.4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参与主体的影响分析 |
5.3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
5.3.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困境 |
5.3.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改进对策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公司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及危机管理研究 ——以ST南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贡献与不足 |
1.4.1 主要贡献 |
1.4.2 本文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持续经营假设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研究 |
2.2 关于持续经营危机概念的研究 |
2.3 关于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的研究 |
2.4 关于持续经营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研究 |
2.5 关于持续经营危机管理的研究 |
2.6 已有文献评述 |
3.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理论分析及现状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持续经营假设与持续经营能力概念 |
3.1.2 持续经营危机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企业自生能力理论 |
3.3 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的理论分析 |
3.3.1 财务质地 |
3.3.2 经营质量 |
3.3.3 治理效能 |
3.4 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现状 |
3.4.1 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 |
3.4.2 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3 持续经营危机管理的一般措施分析 |
4.案例公司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分析 |
4.1 案例公司介绍 |
4.1.1 选择案例公司的原因 |
4.1.2 案例公司基本介绍 |
4.2 案例公司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分析 |
4.2.1 公司财务质地分析 |
4.2.2 公司经营质量分析 |
4.2.3 公司治理效能分析 |
5.案例公司持续经营危机管理分析 |
5.1 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 |
5.2 大力发展主营业务,改善盈利持续性 |
5.3 培育新兴业务,谋求转型之路 |
5.4 改革公司体制,提高运营效率 |
6.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2.1 改善外部治理环境 |
6.2.2 改革公司内部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八一钢铁走出财务困境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企业财务困境的一般成因 |
2.2.1 周期性经济波动 |
2.2.2 投融资不合理 |
2.2.3 资本结构不合理 |
2.3 企业走出财务困境的一般措施 |
2.3.1 资产重组 |
2.3.2 债务重组 |
2.3.3 利用政府支持 |
2.4 财务困境的相关理论 |
2.4.1 财务危机界定理论 |
2.4.2 经济周期理论 |
2.4.3 资本结构理论 |
2.4.4 过度负债理论 |
3 八一钢铁财务困境分析 |
3.1 案例概述 |
3.1.1 行业概况 |
3.1.2 公司发展历程 |
3.1.3 八一钢铁陷入困境经过 |
3.2 八一钢铁陷入财务困境的表现 |
3.2.1 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
3.2.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稳定 |
3.2.3 过度负债经营 |
3.2.4 营运能力不佳 |
3.2.5 盈利持续下滑 |
3.3 八一钢铁陷入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
3.3.1 外部因素分析 |
3.3.2 内部因素分析 |
4 八一钢铁走出财务困境的措施及效果 |
4.1 增加收入层面措施 |
4.1.1 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进行多元化发展 |
4.1.2 合理运用非经常性损益增加营业外收入 |
4.1.3 加强新产品开发与创新 |
4.2 降低成本层面措施 |
4.2.1 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一体化经营 |
4.2.2 全面实施精益化成本管理 |
4.2.3 严控各项非生产性费用 |
4.2.4 转让子公司剥离低效资产 |
4.3 开拓市场层面采取的措施 |
4.3.1 利用有力地理位置巩固区内市场 |
4.3.2 开拓区外市场寻求新发展 |
4.3.3 借助钢铁电商平台多渠道挖掘营销新模式 |
4.4 人力资源管理层面采取的措施 |
4.4.1 健全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
4.4.2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
4.5 走出财务困境的效果 |
4.5.1 偿债能力纵向对比分析 |
4.5.2 营运能力纵向对比分析 |
4.5.3 盈利能力纵向对比分析 |
5 八一钢铁脱困的经验借鉴 |
5.1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脱困方式 |
5.1.1 选择可持续与非可持续相结合的脱困路径方案 |
5.1.2 资产重组助企业走出困境 |
5.2 紧跟国家与行业发展政策 |
5.2.1 跟随供给侧改革调整企业发展 |
5.2.2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获取政府支持 |
5.3 借助脱困改善企业现状 |
5.3.1 提升营运质量是走出财务困境的基石 |
5.3.2 结合行业特征与自身优势寻找脱困机会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山水水泥财务困境成因及其解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财务困境的概念和界定 |
2.2 财务困境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周期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资本结构理论 |
2.2.4 现金流量理论 |
2.3 财务困境的衡量 |
2.4 财务困境的应对措施 |
2.4.1 资产重组 |
2.4.2 利用关联交易 |
2.4.3 利用政府支持 |
第三章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演化及具体表现 |
3.1 水泥业行业现状 |
3.1.1 水泥业简介 |
3.1.2 水泥业的特点 |
3.2 山水水泥公司基本概况 |
3.2.1 山水集团简介 |
3.2.2 山水水泥行业地位 |
3.2.3 山水水泥组织结构 |
3.3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演化过程 |
3.4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具体表现 |
3.4.1 债务负担沉重 |
3.4.2 偿债能力下降 |
3.4.3 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收益质量差 |
第四章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
4.1 财务困境的外部原因 |
4.1.1 行业环境不景气 |
4.1.2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销售存在局限性 |
4.1.3 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
4.1.4 原料成本大幅上升 |
4.2 财务困境的内部原因 |
4.2.1 公司控制权冲突,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的发酵和蔓延 |
4.2.2 滥用杠杆举债,导致现金流枯竭 |
4.2.3 税收和人成本过高,增加现金流压力 |
4.2.4 主营业务下滑,丧失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五章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解困思路及具体策略 |
5.1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解困思路 |
5.2 山水水泥财务困境的具体措施 |
5.2.1 核心能力识别阶段的解困措施 |
5.2.2 核心能力恢复阶段的解困措施 |
5.2.3 核心能力重构阶段的解困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 |
二、资产重组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H公司资产重组分析 |
一、H公司简要状况分析 |
二、H公司资产重组动因 |
三、H公司资产重组过程 |
四、H公司资产重组结果 |
第四章 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原因分析 |
一、重组标的未完成资产剥离 |
二、宏观经济政策发生较大变化 |
三、重组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
第五章 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的启示 |
一、侧重加强重组标的审查 |
二、合理预估国家政策影响 |
三、考虑战略重组长远意义 |
第六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产业蜕变理论研究现状 |
1.3.4 测度理论研究现状 |
1.3.5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1.5.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蜕变基本原理 |
2.1 产业蜕变含义 |
2.1.1 产业蜕变起源 |
2.1.2 产业蜕变发展 |
2.1.3 产业蜕变界定 |
2.1.4 产业蜕变特点 |
2.2 产业蜕变关系 |
2.2.1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2 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3 产业与产品之间的蜕变关系 |
2.3 产业蜕变传递机制 |
2.3.1 影响产业蜕变的因素 |
2.3.2 产业蜕变途径 |
2.3.3 产业蜕变效应 |
2.3.4 产业蜕变传递机理 |
2.4 产业蜕变运行机制 |
2.4.1 产业蜕变方式 |
2.4.2 产业蜕变结果 |
2.4.3 产业蜕变运行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研究 |
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自然属性 |
3.1.2 煤炭资源经济属性 |
3.1.3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
3.1.4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及质量 |
3.2 我国煤炭产业特点 |
3.2.1 煤炭产业生产特点 |
3.2.2 煤炭产业发展特点 |
3.2.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 |
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状况 |
3.3.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 |
3.3.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就 |
3.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与蜕变转型关系 |
3.4.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 |
3.4.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蜕变转型关系 |
3.5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
3.5.1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原理 |
3.5.2 基地转型与主业转移互动原理 |
3.5.3 关联与非关联互动原理 |
3.5.4 多级产业共建原理 |
3.5.5 动脉与静脉产业耦合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与蜕变阶段划分 |
4.1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体系设计思路 |
4.1.3 指标归结 |
4.1.4 条件假设与指标筛选 |
4.1.5 指标层级划分 |
4.1.6 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 |
4.1.7 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标准学习算法 |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
4.3 基于MATLAB7.6的BP神经网络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 |
4.3.1 测度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模型运行 |
4.3.3 测度模型结果 |
4.4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 |
4.4.1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方法 |
4.4.2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 |
4.5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关系 |
5.1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律 |
5.1.1 生命演化规律 |
5.1.2 可持续发展规律 |
5.1.3 科技革命规律 |
5.1.4 动静态转化规律 |
5.2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运作机制 |
5.2.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原则 |
5.2.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特点 |
5.2.3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形式 |
5.2.4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趋势 |
5.2.5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结果 |
5.3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 |
5.3.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功能关系 |
5.3.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互动关系 |
5.4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 |
5.4.1 量变与质变关系机理 |
5.4.2 微观与宏观关系机理 |
5.4.3 原因与结果关系机理 |
5.4.4 现象与本质关系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研究 |
6.1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 |
6.1.1 煤炭产业的转型途径 |
6.1.2 煤炭产业的转型领域 |
6.2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在蜕变阶段的分布规律 |
6.3 基于不同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模式 |
6.3.1 基于蜕变的转型方式 |
6.3.2 基于蜕变阶段不同转型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兖州矿区基于蜕变的转型对策 |
7.1 兖州矿区基本概况 |
7.1.1 兖州矿区简介 |
7.1.2 兖州矿区转型现状 |
7.2 兖州矿区蜕变程度测度 |
7.2.1 兖矿数据获取与整理 |
7.2.2 网络构建及训练数据的准备 |
7.2.3 评价结果 |
7.3 兖州矿区蜕变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
7.4 兖州矿区蜕变—转型对策 |
7.5 兖州矿区转型趋势与展望 |
7.6 兖州矿区转型建议与目标 |
7.6.1 科技创新方面 |
7.6.2 节能环保方面 |
7.6.3 人才培养方面 |
7.6.4 信息化建设方面 |
7.6.5 资本运作方面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
附录C 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
(8)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石油未上市企业及其业务结构的界定 |
2.1 石油未上市企业 |
2.1.1 未上市企业 |
2.1.2 石油未上市企业 |
2.2 业务结构调整 |
2.2.1 业务结构的内涵 |
2.2.2 业务结构调整 |
2.3 石油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 |
2.3.1 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营业务 |
2.3.2 石油未上市企业辅助及服务业务 |
2.4 石油未上市企业业务调整的重点与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大庆油田概况 |
3.2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状况 |
3.3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的特点 |
3.4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存在的问题 |
3.4.1 未上市企业业务庞杂 |
3.4.2 主要业务竞争能力差 |
3.4.3 接续产业发展迟缓 |
3.4.4 退出机制不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战略选择与实施 |
4.1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战略目标 |
4.2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战略原则 |
4.2.1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 |
4.2.2 结构调整服从产业定位原则 |
4.2.3 体制机制服从发展战略原则 |
4.3 基于SWOT 分析和价值导向的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分析 |
4.3.1 基于SWOT 分析的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分析 |
4.3.2 基于价值导向的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分析 |
4.4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具体战略 |
4.5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 |
4.5.1 战略计划阶段 |
4.5.2 战略运作阶段 |
4.5.3 战略控制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
5.1 优化整合资源 |
5.2 把握组织运行的重点环节 |
5.3 创新体制机制 |
5.4 确保业务调整维护大局稳定 |
5.5 提高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
5.5.1 钻探业务 |
5.5.2 工程建设业务 |
5.5.3 发供电业务 |
5.5.4 供水业务 |
5.6 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
5.6.1 油田化工业务 |
5.6.2 边际油气田开发业务 |
5.6.3 天然气分销利用 |
5.7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5.7.1 石油装备制造业务 |
5.7.2 机电产品制造业务 |
5.7.3 新型建材和包装制品业务 |
5.7.4 通信业务 |
5.7.5 旅游业务 |
5.7.6 物流业务 |
5.8 发展油田综合服务和后勤基地业务 |
5.8.1 油田综合服务业务 |
5.8.2 基地后勤服务业务 |
5.9 提高产业集中度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分析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基本方法 |
二、具体操作方法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制度、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二、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三、国企MBO 作为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四、集体失语研究 |
第二节 文献简评 |
第三章 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 |
第一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 |
一、国企产权转让前期行动的动因和依据 |
二、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动因 |
三、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理论支持 |
第二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 |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依据 |
二、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的制度依据 |
三、维护国家和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的制度依据 |
第四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一——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环节 |
第一节 I 罐头食品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三节 东城区 Y 城建开发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四节 L 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五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 |
第一节 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I 厂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I 厂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H 焦化集团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H 焦化集团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三节 东城区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Y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Y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四节 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L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L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六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三——改制出售后的救济环节 |
第一节 改制出售后民众集体的进一步失语 |
一、I 厂高管买断本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 |
二、H 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 |
三、Y 公司、L 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 |
第二节 改制出售后的经济社会效应 |
一、民众集体的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 |
二、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 |
三、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 |
四、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长期经济危机逼近 |
第七章 K 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背后的行动者关系策略 |
第一节 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 |
一、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 |
二、正式制度的变通或修正执行 |
第二节 K 市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 |
一、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之间: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 |
二、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之间——交易、利用 |
三、管理层对普通职工——蒙骗、专制 |
四、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形同虚设 |
第三节 K 市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 |
一、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 |
二、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 |
第四节 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过程 |
一、K 市国企高管层的实际行动规则 |
二、K 市其他主体的实际行动规则 |
第五节 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各主体的权益能否平衡 |
一、管理层收购中的职工持股何以衰落 |
二、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规则何以主导改制 |
三、法律、道德制衡权力还是权力通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模式及经验 |
1.3 本论文有关基本理论综述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城市经济学理论 |
1.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1.3.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1.3.5 经济转型理论 |
第2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
2.1 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
2.1.1 石油城市的概念 |
2.1.2 我国石油城市的现状及特点 |
2.1.3 我国石油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 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
2.2.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
2.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资源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
2.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的聚类分析 |
2.3.1 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
2.3.2 系统聚类法及数据处理 |
2.3.3 聚类结果及特征分析 |
2.4 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2.5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 |
2.6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状况评价 |
3.1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与评价思路 |
3.1.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思路 |
3.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3.2.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模型 |
3.3.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方法选择 |
3.3.2 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的步骤 |
3.4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的实证分析 |
3.4.1 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城市的数据获得 |
3.4.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因子分析过程 |
3.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总体成效评估 |
3.5 小结 |
第4章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对策 |
4.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及演进机制 |
4.1.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4.1.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
4.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选择 |
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分析 |
4.3.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4.3.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
4.4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1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
4.4.2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4.4.3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 |
4.4.4 石油资源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政策保障 |
4.5 小结 |
第5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石油企业的退出机制 |
5.1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概述 |
5.1.1 石油企业退出的内涵 |
5.1.2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的内涵 |
5.2 石油企业的退出壁垒 |
5.2.1 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壁垒 |
5.2.2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特殊性的原因 |
5.2.3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的具体体现 |
5.3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
5.3.1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 |
5.3.2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
5.4 小结 |
第6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 |
6.1 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 |
6.1.1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石油资源城市的竞争力 |
6.1.2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稳定和谐程度 |
6.1.3 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石油资源城市发展承载力 |
6.1.4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品质 |
6.2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和对策建议 |
6.2.1 总体战略 |
6.2.2 对策建议 |
6.3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型 |
6.3.1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 |
6.3.2 政府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
6.3.3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转换的特征 |
6.3.4 石油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转换的有效途径 |
6.4 小结 |
第7章 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 |
7.1 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7.1.1 基本状况 |
7.1.2 转型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7.2 东营市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
7.2.1 发展优势 |
7.2.2 制约因素 |
7.3 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历程回顾 |
7.3.1 从石油资源开发起步向综合功能型城市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初步探索 |
7.3.2 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行动 |
7.3.3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 |
7.4 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
7.4.1 高效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 |
7.4.2 战略定位与战略步骤 |
7.4.3 产业布局与战略支撑 |
7.4.4 战略意义 |
7.5 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7.5.1 2009 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7.5.2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
7.5.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及建设推进情况 |
7.6 胜利油田促进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7.6.1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 |
7.6.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
7.6.3 传承和创新胜利特色管理 |
7.6.4 推动建设互利双赢和谐的油地关系 |
7.7 东营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
7.7.1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东营市经济竞争力,是全部工作的总纲 |
7.7.2 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品牌,树立东营市新形象,是长期遵循的一项重要工作策略 |
7.7.3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立生态高效经济战略定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
7.7.4 以油地军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为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建材企业扭亏解困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D]. 李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
- [2]公司持续经营危机驱动因素及危机管理研究 ——以ST南风为例[D]. 范亭余.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3]八一钢铁走出财务困境案例研究[D]. 向雪飞.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4]山水水泥财务困境成因及其解困研究[D]. 高德良. 南昌大学, 2018(12)
- [5]H公司资产重组失败研究[D]. 张洪虹. 安徽大学, 2018(09)
- [6]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D]. 刘宜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7]打赢水泥行业解困脱困攻坚战[J]. 吕志坚. 中国水泥, 2016(08)
- [8]大庆油田未上市企业业务结构调整研究[D]. 李品弘.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9]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D]. 梁德明. 上海大学, 2010(01)
- [10]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 韩恩泽.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