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社会营销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普适性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娟[1](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尚晨光[2](2019)在《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发展的结果,生态文化具有完整的发生逻辑和重要时代价值,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论文拟从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时代属性为研究方向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探索》(批准号:16ZZD00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批准号:14AZX007)做后续研究,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提供支持。第一章,生态文化的一般性概述,本章主要针对生态文化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以及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基本特性,进而本章指明人与自然关系研究、价值主体讨论、人的主体性问题都是生态文化的主要研究指向。本章也通过对文明和文化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语境,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章,生态文化的发生逻辑,生态文化的兴起有着复杂的自然学科背景和生态实践基础,本章在生态实践层面分析了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工业文明发展弊端给社会造成的精神失落以及20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的绿色运动;本章也侧重分析了生态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复杂性科学不同阶段的学科思想分别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章,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探析,本文认为,特定时期的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该文化对社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本章分梳理了中西方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也分析了西方生态伦理学不同流派之间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来自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批判,从而在三个维度建构了生态文明时期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第四章,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本章将生态文化的探讨聚焦实践层面,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生态文化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自然观、发展观、民生观三个层面的转变,同时本章还尝试分析了生态文化对现实技术活动生态维度的规约,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化与我国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第五章,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生态文化的建设的一个复杂的工程,要根据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现状确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战略规划,也要完善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实现深度挖掘、进行深层次和普遍化的公民生态意识的普及教育,也能让优秀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成果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生态文化的兴起有着完整的发生逻辑。第二,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应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协调发展为根本指向。第三,生态文化是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主体的价值观引导功能。
徐龙建[3](2019)在《文化自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文化自信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他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又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进一步集中阐发了文化自信的价值蕴含、内涵特征、实践要求;从而,直面剖析文化自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终,明确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是对全篇论文研究的整体综述和有力支撑。正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即文化自信于国家、于民、于中国共产党的丰富价值蕴含。首先,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动力,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益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其次,对于中华民来说,它是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证,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涵育了坚定中国道路的心理基础、滋养了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源泉、提供了凝聚中国力的智力保障。最后,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它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支撑,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守护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了国家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征。文化自信内涵丰富,它既体现了文化的主体,即国家、民、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集中展现了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文化自信与其它三个自信相辅相成,其中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则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四个自信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本章首先对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轨迹进行历史考察,即文化自信历了文化自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个阶段。文化自省阶段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对中华文化树立的正确自我认知阶段。文化自觉阶段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动作为和历史担当的阶段。文化自信阶段主要是指进入新时代,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质、独特、先进的内涵特质基础之上,对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理念价值、吸引力、发展力、影响力而持以的积极状态和坚定信念的阶段。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一是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气质;二是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基因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品格;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优势。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有三项原则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引导。第四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即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直面的是错误社会思潮的纷扰,具体表现在文化复古主义思潮的干扰、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和封建主义残余文化的干扰。其次要面对的是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文化交流中西强我弱的文化态势、文化渗透战略的威胁、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最后要面对的是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文化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制约、文化供求两端不平衡的制约,以及文化要素动能发挥不充分的制约。第五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即在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之上,立足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在创新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开放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既要看到自己传统文化的优质部分,认清自身文化的劣质部分,明确完善的方向,建立应有的自信;又要辩证取舍对待人类其它文化,吸收其优质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深化改革,为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氛围,应对实践发展对现实文化的要求,创新普世和合适的新文化。真正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科学发展,在互鉴交流中拓宽行稳,在深化改革中强基固本。结语部分对论文再次进行了简要总结,并结合文章,阐述对文化自信的强烈愿景,以及表达对实现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心。
蒋翠婷[4](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是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当前受国内外双重因素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国内思想文化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等特征,这种形势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坚持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价值观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应对价值观领域的诸多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是两个层面的统一:一是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照自身的本质要求坚持引导的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结构层次中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二是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观系统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系统中对多样化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据此,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分为三个方面,即本质主导性、功能主导性和内容主导性,具体表现为在本质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在功能主导性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对多样化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在内容主导性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来引领其他价值理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有扎实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统治阶级思想统治的理论表明,阶级社会中思想统治在夺取政权和阶级统治中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对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将长期存在,相应地不同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之间的斗争也不会停止,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抵制错误和敌对的价值观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成就,其主要经验有: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不动摇,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核心价值,采取多种途径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等。前苏联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造成了国家解体的灾难性后果,给我们带来深刻警示:必须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避免主导价值观脱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抓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价值观渗透等。当前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时代考验,包括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冲击,现代生活中资源的全球化流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世俗化生活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干扰,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化多样化、舆论和教育的引导难度增加等诸多状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自身建设还存在主导结构不清晰、内容表述的话语特色不突出、主导性的实现方式缺乏吸引力等方面的不足。基于此,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建设在本质主导性、功能主导性和内容主导性方面的目标以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要求相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主导性与基本内容主导性的统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凝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本质和特色;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价值;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多种途径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等方面坚持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李彦军[5](2017)在《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在集体主义的语境中,“集体”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是人社会性存在的基本形态。“集体”包括“真实的集体”、“虚假的集体”和“现实的集体”三个类型。集体主义指一切言行要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的共产主义价值要求和道德原则,其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一是道德层面,包括克己、利他、奉献、牺牲的精神;二是价值关系层面,包括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统一、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相统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三是价值认识和选择,包括公与私、义与利、物质与精神、自我与社会等范畴的价值认知和选择。集体主义概念的外延包括:革命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原始社会朴素整体主义、古希腊和古罗马共和形式的整体主义和中国封建宗法整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资本主义卢梭的“公意”思想、黑格尔“国家普遍意志”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都不能称为集体主义。本研究从集体主义的理论定位出发,认为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同个人主义教育相对立的集体主义理论内容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清醒把握关于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认识误区,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社会新境遇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是正确理解和定位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概念内涵的关键和前提。在集体主义内涵中,集体和个人是辩证统一关系中的对立存在,集体主义就是在道德和价值层面,对这一矛盾关系的调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由于革命和建设形势需要,革命集体主义教育强调集体的第一位性,集体是个人的生命线,个人必须要服从集体,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集体利益。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普遍提升,个性化需求普遍高涨,集体主义在调节集体和个人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对个人及其合理利益表达充分的尊重。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要符合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规律,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双元互动过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基于此,本研究把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定义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集体主义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来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过程。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曾经取得了光辉的历史成就,但,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经历了对集体主义教育反思、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历程,最终才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新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会深刻转型等多方面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还存在着主体认知和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坚持从知、情、意、行四个领域入手寻求对策,不断提高教育主体对集体主义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认知,不断提高教育主体对“主体性灌输教育”、“在集体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劳动教育”等等集体主义教育一般方法的认知;要重视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和意志培养,要坚持在集体活动中培育当代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要特别关注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意志力的锤炼,克服当代大学生自制力弱的普遍问题;要加强大学生集体建设,关注大学生新型集体的发展,要重视大学生军训、升国旗、运动会、劳动值周等集体活动建设,优化完善奖惩制度,切实加强网络引导,从而,不断促进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形成。
黄丽娟[6](2017)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以政治社会化为研究视阈》文中指出"意识形态"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用不断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以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共同体内各种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式、渠道传播各种政治文化信息,个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工、转化所接受的信息,进而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将内化的政治意识转化为政治行为实践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与个体的互动,由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灌输"和作为个体的政治学习的"内化"共同组成。意识形态由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三个要素构成。理论学说是对世界历史进程及当下社会制度、体制和政策措施所做的合理解释和说明,主要回答"是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价值理想是当下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评价标准,主要回答"什么是好的"的问题。政策主张是意识形态的操作层面,是意识形态从抽象到具象的桥梁,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从政治社会化视阈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遵循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借助政治社会化的介体和方式两个维度来论述意识形态的结构要素的运行,即研究在政治社会化的传播阶段意识形态的理论学说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在政治社会化的内化阶段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如何实现认同和内化;在政治社会化的外化阶段如何通过制度化将意识形态的策略主张外化为行动。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依据。对建国60多年来政治社会化变迁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程进行历史考察和宏观梳理,可以了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特点、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建设在历史铺陈中经历的整合、冲突、调适、传承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顺理成章地扩展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全国范围的宣传普及和各个行业的渗透运用,将革命时期形成的理论意识形态内化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转化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意识形态。1949—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了"指导思想一元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灌输成效显着;但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意识形态斗争方式过于简单化、形式主义凸显,意识形态的传播单向、强制,意识形态整合过度依赖批判运动,夸大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过度强调理想信念的培养,忽略现实利益的满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开始,在这个具有浓厚意识形态氛围的国度里,对传统意识形态进行革命就成了当务之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下,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思想的萌长相得益彰。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里,提炼出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的基本经验。由此,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突出民本导向,直接的意识形态灌输日趋淡化,兼顾坚定的主导性与包容的多样性,将意识形态工作定位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启了意识形态指导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发展之路。但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诱致深刻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缺憾也使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一致性或层次性或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尚未深入人心、实现内化认同之间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和丰富,思想理论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有时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社会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尽管大众传媒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意识形态,但却仍不能深入人心,因而出现了"意识形态漂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那种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成果的不断提出就能出现"立竿见影"的"全盘解决"效果的速效论,以及那种不考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规律和不同受众的接受特点的漂浮论,显然都是错误的。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技术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消费主义、"媒体公器论"与社会主义文化争夺媒体主导权,"后真相"现象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助力西方强势文化的传入和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日常生活的世俗化趋势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之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面,存在理论传播僵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普及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缺乏亲和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僵化空泛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着社会变迁诱致的价值断层导致认同弱化、部分党员的腐败行为耗损合法性基础的不足;此外,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这一切都削弱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上述讲话,清晰地提出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需要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必须借助新技术、新的传播方式构建"大宣传"的传播格局,创设面向日常生活的大众话语体系,在"话语形象"上,应由"政治符号"转为"文化符号",在"话语表达"上,由"精英话语"转向"大众话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由从非日常生活的理性认同向日常生活感性认同的转化和深化过程,我们应立足于文化世俗化和文化传媒化的现实背景,将意识形态的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的特点,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
周定财[7](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李艳[8](2015)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构筑在以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为底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大时空背景的总体要求。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时,面对各种形式的攻击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干扰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素质,影响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015年1月9日中央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因此,新时期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命题注重从学理角度上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规定性。全文围绕中国文化自觉的内在精神及基本逻辑,强调以文化自觉为主题就是主体能动的、有目的、有选择地揭示观念、知识、思维、范式等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联性、互动性及制约性。提出“文化自觉”作为分析逻辑框架,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透彻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识形态性基础上,坚持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致,及对其他文明成果的接纳,对社会创新的契合,对现代文化的并蓄。本文就此展开了六个方面的主题讨论:一是中国文化自觉的时代意蕴及学理逻辑研究,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理性研究,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语境研究,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自觉研究,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文化场域研究,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这种理性自觉,能够使思想的文化丰厚性与学术的文化规范性和知识的文化科学性有机协调。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中,自觉应接以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梦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当代新追求;文中强调,在深度省思文化尤其是具有中国精神和世界性意蕴的现代文化基础上,自觉锻造和凝练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话语;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各种思想困惑,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稳定的价值追求,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杨淑娟[9](2014)在《基础教育社会捐赠研究 ——基于教育捐赠三种类型的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扩大教育捐赠的研究范围,丰富基础教育捐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更大程度上加大社会捐赠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支持,为了拓展教育捐赠研究对象,更深入详实地剖析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捐赠现状。本研究根据教育统计年鉴上的社会捐赠数据和在东中西部中小学校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详细地阐述和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捐赠总量不足和东中西部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和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学校之间结构不均衡的现状。基于捐赠者是教育捐赠的提供者,捐赠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受其捐赠动机和意愿的影响,从基础教育捐赠供给方的动机和意愿出发,定义三种类型的捐赠,并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再基于捐赠需求方行为对捐赠供给方捐赠意愿会产生相关影响的角度,采用个案分析法,对影响基础教育捐赠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由于教育捐赠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捐赠类型,分别为交易型捐赠、同情型捐赠和回报型捐赠三种类型,而且,这三种类型的捐赠行为分别由目的理性因素、情感因素、传统因素和价值因素决定,以及三种类型的捐赠者都是捐赠行为的主动施予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太过理性化和感性化使得他们在对受赠者的行为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主观臆断性和不可控性,并不能准确、客观、及时地反映和满足现实中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的需求。采用个案的方法,分析了中小学校作为基础教育捐赠的需求者对社会捐赠者的捐赠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根据捐赠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互动是提高社会捐赠对教育支持力度的重要途径,在捐赠者三种捐赠类型既定的情况下,中小学校必须要积极利用自身特色,通过满足捐赠者的捐赠意愿和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捐赠者更有序、更规范地进行捐赠,从而满足学校自身的获赠需求。可以从学校和社会内外两方面出发,共同调动中小学校主动募集和引导捐赠的积极性。首先,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讲,应该通过采取监控措施和规则制度化的方式,在中小学形成新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鼓励中小学校主动募集和引导三种类型的捐赠。然后再通过建立相关社会网络使潜在参与社会捐赠集体行动的供给和需求群体成员联结起来,并使他们对社会捐赠形成共同的期望、义务和普遍互惠的规范。其次,立足于寻求和利用社会资本的支持,学校要积极拓展社会关系网络,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带来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减少中小学校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提高各个中小学校获得捐赠收益的预期。
蒋桂芳[10](2013)在《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常人们总是把越轨、悖德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归结为品质问题、境界问题,或把青少年道德问题完全诉诸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因,完全脱离青少年本身的需要去评判和研究道德问题。其实,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是在协调人的各种需要关系中产生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也是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道德问题的产生不仅与道德需要有关,与其他需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青少年作为人生的特殊阶段,其道德问题的产生更有着复杂的“需要”因素,研究和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必须弄清楚道德问题背后的需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也是人的内部机体与外部环境不平衡关系的反映,是人之为人的条件。需要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是人感到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行为倾向,是人的“心理——行为”关系的起点。人们比较熟知的需要理论当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虽然二者在所属学科、出发点、高度、向度、深度、科学性、局限性等方面有区别,但在需要主体、需要秩序、需要动力等方面相通,特别对“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始动力”的认识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二者的共性和长处,规避两大理论之不足,借以指导青少年道德问题的研究。需要的匮乏引发人格问题,是马斯洛心理学需要理论的核心,而人格障碍是产生道德问题的主要因素早已是心理学界的共识。因此,可以说需要匮乏引发道德问题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逻辑结果。道德与需要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方面需要影响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的各种需要关系,社会、精神等正当需要驱动人的道德追求,需要的匮乏引发道德问题。另一方面,道德影响人的需要。道德不仅对人的需要具有约束性、指导性、监督性作用,道德还是评判人的需要正当与否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需要正当与否取决于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需要是人追求和践履道德规约的原始动力,道德需要的匮乏同样会引发道德问题。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的特殊性。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青少年与人生其他阶段相比,需要更为复杂,几乎囊括了从儿童到成年期的所有需要,而且具有阶段性、情绪化等特点,自尊需要凸显、道德需要不足等倾向。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源自需要问题。与成年人的需要一样,青少年的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是各种不正当需要驱动的结果,包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等等。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当需要匮乏不仅使青少年的道德追求缺乏动力,而且较易引发青少年逆反,严重的逆反会引发道德问题。与道德问题紧密相关的需要匮乏一般有自尊需要、基本的生存需要、学业有成的需要、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道德需要等等。青少年的需要是否正当、正当需要能否满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家庭的功能、结构、教养方式、道德示范等,学校的德育、教师的师德,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网络文化、同辈群体等状况关系到青少年的各种正当需要能否满足,是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外因。因此,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需要,包括尽量满足其正当需要、帮助其预防或戒除不正当需要、激发其道德需要等;其次,要解决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满足青少年家庭向度、学校向度、社会向度等方面的正当需要。第三,家庭、学校、社会在厘清各自职责、统一价值观的同时,要协同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二、论社会营销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普适性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社会营销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普适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2)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关于生态文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可能性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文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文化的一般性解释 |
一、生态文化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
二、生态文化的内容构成 |
三、生态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生态文化的研究指向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 |
二、价值主体的探讨 |
三、人的主体性审视 |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分析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一般性理解 |
三、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互动逻辑 |
第二章 生态文化的发生逻辑 |
第一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现实背景 |
一、全球视野下的生态困境 |
二、西方绿色运动与环保思想的兴起 |
第二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社会背景 |
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与现代人的“疏离” |
二、享乐主义的盛行与消费本质的形变 |
三、“精神”失落的三重表现 |
第二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科学基础 |
一、生态科学的发展与生态学思维的变革 |
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与生态世界观的形成 |
三、科学范式转变与生态文化思潮 |
第三章 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古代有机论世界观与其文化价值取向 |
一、道家有机论世界观与文化价值的“自然”取向 |
二、儒家思想中生态价值的伦理取向 |
三、古希腊目的论世界观及其伦理价值取向 |
第二节 近现代文化机械论世界观与人本主义取向 |
一、自然科学发展与机械论世界观的形成 |
二、牛顿范式的形成与机械论在四个维度的变革 |
三、西方近现代文化价值取向的确立 |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体系分野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指向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当代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建构 |
一、生态文化对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 |
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自身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取向 |
三、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生态价值观 |
第四章 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 |
第一节 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化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
一、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二、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三、生态民本观:“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四、习近平生态文化理念的时代属性 |
第二节 生态文化与技术发展的规约 |
一、基于自然性的技术生态批判 |
二、传统技术观历史作用与局限 |
三、生态文化与技术活动的合理准则 |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民族复兴 |
一、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现状 |
三、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复兴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文化价值实现中所取得的成就 |
一、生态话语权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
二、生态思维方式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优秀的生态文化成果影响人们的生态理念 |
第二节 生态文化体系建构及其优化 |
一、生态文化体系设置的五个维度 |
二、生态文化体系各要素间的协调逻辑 |
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中国构建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 |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宝库 |
二、实现深层次、普遍化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
三、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协同推进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
一、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现实需求 |
二、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三重原则 |
三、生态文化建设战略规划的路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文化自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自信的价值蕴含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支撑 |
(一) 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二) 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三) 有益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
二、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
(一) 坚定中国道路的心理基础 |
(二) 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源 |
(三) 凝聚中国力量的智力保障 |
三、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价值支撑 |
(一) 守护了主流意识形态 |
(二) 塑造了国家核心价值观 |
(三) 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
(一) 文化的定义 |
(二) 自信的定义 |
(三) 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 |
二、文化自信的基本特征 |
(一) 文化自信的时代性 |
(二) 文化自信的科学性 |
(三) 文化自信的民族性 |
(四) 文化自信的开放性 |
(五) 文化自信的实践性 |
(六) 文化自信的可塑性 |
三、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
(一) 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 |
(二) 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三) 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 |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 |
一、文化自信的历史考察 |
(一) 文化自省阶段 |
(二) 文化自觉阶段 |
(三) 文化自信阶段 |
二、文化自信的依据来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
(二) 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基因 |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 |
三、文化自信的原则要求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引导 |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
一、错误社会思潮的纷扰 |
(一) 文化复古主义思潮的干扰 |
(二) 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
(三) 封建主义残余文化的干扰 |
二、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 |
(一) 西强我弱文化态势 |
(二) 文化渗透战略的威胁 |
(三)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 |
三、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 |
(一) 文化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二) 文化供求两端不平衡的制约 |
(三) 文化要素动能发挥不充分的制约 |
第五章 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 |
一、在创新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 |
(一) 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二)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三) 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
二、在开放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 |
(一)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二) 交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
(三) 融合再造丰富中华文化元素 |
三、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文化自信 |
(一)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
(二)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 繁荣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论题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
(二) 系统分析的方法 |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 |
四、逻辑结构和创新点 |
(一) 逻辑结构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内涵与价值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相关概念分析 |
(一) 主导、主导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解析 |
(二) 价值观领域“主导”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内涵和特点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主导性要求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特点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内涵指向 |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重大意义 |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
(三)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结构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主导性 |
(一)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主导性 |
(一) 多样化价值观客观存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主导功能的逻辑前提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主导性的主要领域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导性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实现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素的主导性要求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维结构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治阶级思想统治的理论 |
(一)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二) 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
(三) 思想统治在社会运行中发挥强大功能 |
(四) 无产阶级也需要思想统治 |
(五) 统治阶级思想统治的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指导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理论 |
(一) 意识形态斗争随阶级斗争而长期存在 |
(二) 意识形态斗争存在此消彼长的基本规律 |
(三)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
(一) 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 |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内容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 |
(一)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三)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领导权和话语权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践与经验 |
(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历史脉络 |
(二) 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带来的发展成效 |
(三)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曲折发展 |
(四)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有益经验 |
二、苏共垮台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影响与警示 |
(一) 苏联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历程 |
(二) 苏联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原因 |
(三) 苏联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深刻警示 |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问题分析 |
一、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冲击 |
(一) 普世价值观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
(二) 西方文化霸权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
(三) 西方社会思潮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
二、现代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干扰 |
(一) 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
(二) 移动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现提出挑战 |
(三) 现代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负面影响 |
三、国内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负面效应 |
(二) 社会转型调整产生新的变化与矛盾 |
(三) 文化多样性淡化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力 |
(四) 舆论和教育的引导难度增加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自身建设的不足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结构不清晰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表述的话语特色不够突出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现方式缺乏吸引力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现与提升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建设的目标 |
(一)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主导地位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不断增强 |
(三)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方向性和引导力 |
(四) 根本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结合 |
(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
(三) 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时代要求相统一 |
(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主导性与基本内容主导性的统一 |
(五)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凝练 |
(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表述的学界观点 |
(二) 继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原则 |
四、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价值 |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个性 |
(二)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 |
五、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体现出价值魅力 |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真理的力量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
(四) 开放包容的世界视野提供有益借鉴 |
(五)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实践佐证 |
六、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二)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独特优势 |
(三) 通过文化熏陶引导价值选择 |
(四) 重视实践养成的作用 |
(五)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和法治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流程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三) 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
(四) 文献研究的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一、集体和集体主义 |
(一) 集体 |
(二) 集体主义 |
(三) 集体主义的理论定位 |
(四) 几种相近思想的辨析 |
二、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一) 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新特点 |
(二)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三)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
(四) 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过时论”和“无效论”观点的批评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 |
(二) 列宁和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二、前苏联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和经验 |
一、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践的四个阶段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三)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二、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二) 必须坚持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四) 必须坚持教育的层次性 |
(五) 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教育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全球化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二) 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三) 西方多元文化思潮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四) 我国社会转型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新考验 |
二、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主体认知存在的问题 |
(二)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部分高校对集体主义教育面临挑战的认识不足 |
(二) 高校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社会转型期复杂中观和微观环境 |
(三) 部分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
(四) 部分高校对集体组织建设重视不够 |
(五) 部分高校教育师资、课程建设和教育方法同集体主义教育的要求存在差距 |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对策研究 |
一、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认知领域的对策研究 |
(一) 提高教育主体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认知,增进理论自信 |
(二) 提高教育主体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认知,增进践行自觉性 |
(三) 提高教育主体集体主义教育一般方法的认知,增进教育功效 |
二、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对策研究 |
(一)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
(二)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作用机制 |
(三)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对策 |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意志和行为培养的对策研究 |
(一) 新时期大学生意志力缺乏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
(二)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行为的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以政治社会化为研究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关联的研究 |
(四) 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本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本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多学科研究法 |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六、研究贡献与不足 |
(一) 研究贡献 |
(二) 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政治社会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理论概述 |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
三、政治社会化的介体 |
四、政治社会化的方式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阐释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
第二章 革命与斗争: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路径(1949-1976) |
第一节 从"混合多元"到"指导思想一元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1949-1956) |
一、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扫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障碍 |
三、初步建立制度化体系将政策主张转化为物质力量 |
第二节 从"指导思想一元化"到"意识形态一元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嬗变(1957-1966) |
一、通过政治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形成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 |
二、开展政治和思想上的阶级斗争确保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 |
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体系日趋成熟 |
第三节 泛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异化(1966-1976) |
一、通过"四大"与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固化意识形态理论 |
二、通过"批判"与"改革"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 |
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体系扭曲变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评析 |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 |
二、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 |
第三章 包容与开放: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调试与归位(1976——今) |
第一节 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社会思潮的初步交锋:坚持与扬弃(1976-1992) |
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二、共同富裕导向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
三、恢复与重建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体系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重构:传承与创新(1992--今)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总纲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
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评析 |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 |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足 |
第四章 问题与挑战:制约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外部因素 |
第一节 全新的环境与背景 |
一、意识形态理论学说传播面临新情况 |
二、价值理想认同遭遇新挑战 |
三、日常生活的世俗化趋势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之境 |
第二节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 |
一、理论传播僵化 |
二、价值认同淡化 |
三、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 |
第五章 传承与超越:政治社会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略 |
第一节 多措并举,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一、优化体制机制,坚持党管媒体 |
二、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宣传效果 |
三、创设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特点的大众话语体系 |
四、培养高素质的意识形态传播队伍 |
五、将互联网建设成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 |
第二节 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
二、创新方式和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同 |
第三节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 |
一、构建科学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
三、创新文化治理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小结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论 |
第二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网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巧匠”理论 |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文化自觉的时代意蕴及学理逻辑 |
一、中国文化自觉的意蕴解读 |
(一)中国文化自觉的原生性意蕴 |
(二)中国文化自觉的辩证性释义 |
(三)中国文化自觉的意义性解读 |
二、中国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 |
(一)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时空逻辑 |
(二)自我与他者:中国文化自觉的主体逻辑 |
(三)坚守与创新:中国文化自觉的发展逻辑 |
三、中国文化自觉的研究定位 |
(一)中国文化自觉视点的研究理路 |
(二)中国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关注 |
(三)中国文化自觉路向的研究定位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理性 |
一、文化特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理性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质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 |
二、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追求 |
(一)文化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反思 |
(二)文化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
(三)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追求 |
三、文化边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规定 |
(一)文化边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自觉 |
(二)文化边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发展自觉 |
(三)文化边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定位自觉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语境 |
一、文化自觉的中国语境与实践隐喻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化观 |
(二)中国文化自觉及实践语境 |
(三)文化自觉的中国语境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语境 |
(一)思想逻辑:主导文化的融通性自觉 |
(二)视域逻辑:多元文化的辩证性自觉 |
(三)历史逻辑:传统文化的反思性自觉 |
(四)发展逻辑:创新文化的实践性自觉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实践语境 |
(一)关于跨文化的“普世价值”的一些争端 |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关于“普世价值”的学理分析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自觉 |
一、坚持主张和扞卫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 |
(一)立场自觉 |
(二)建设自觉 |
(三)主体自觉 |
二、坚持宣传和传播中国梦的自觉 |
(一)在学科性质上要以理论的自觉支撑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实践 |
(二)在学术研究上要以实践的自觉支撑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实践 |
(三)在教书育人上要以传播的自觉支撑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实践 |
三、坚持锻造和凝练特色话语的自觉 |
(一)自觉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话语,形成学科话语的核心概念 |
(二)自觉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话语,实现传统话语的创新超越 |
(三)自觉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话语,提升学术话语的表达特色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文化场域 |
一、“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及学理特征 |
(一)“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内涵 |
(二)“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三)“中国梦”的文化场域根据 |
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内在要求 |
(一)“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文化实践 |
(二)“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三)“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内在要求 |
三、“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大学文化建设 |
(一)“中国梦”主题教育与班级日常文化作用 |
(二)“中国梦”主题教育与班级日常文化建设 |
(三)“中国梦”主题教育与班级日常文化活动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一、跨文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问题自觉 |
(一)比较研究及问题 |
(二)国别研究及问题 |
(三)专题研究及问题 |
二、跨文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本质自觉 |
(一)本质维度的内在规定 |
(二)文化维度的内在规定 |
(三)比较维度的内在规定 |
三、跨文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式自觉 |
(一)意识形态的自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本质规定 |
(二)文化形态的自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理性要求 |
(三)视域融合的自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内在机理 |
结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9)基础教育社会捐赠研究 ——基于教育捐赠三种类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理由或意义 |
(一) 社会捐赠弥补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不足 |
(二) 社会捐赠是促进教育系统资源配置公平的自发流动均衡机制 |
(三) 社会捐赠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对社会捐赠必要性的研究 |
(二) 社会捐赠对教育的支持性研究 |
(三) 教育捐赠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
(四) 对教育捐赠供求双方行为的研究 |
(五)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育捐赠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社会捐赠的现状 |
一、基础教育阶段社会捐赠总量不足 |
二、基础教育阶段社会捐赠结构不合理 |
(一) 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区域社会捐赠的现状 |
(二) 基础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学校社会捐赠的现状 |
(三) 教育领域不同级别学校社会捐赠的现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捐赠的三种类型及其影响 |
一、交易型捐赠特征与功能 |
(一) 交易型捐赠的特征 |
(二) 交易型捐赠功能不足 |
二、同情型捐赠特征与功能 |
(一) 同情型捐赠的特征 |
(二) 同情型捐赠功能不足 |
三、回报型捐赠特征与功能 |
(一) 回报型捐赠的特征 |
(二) 回报型捐赠功能不足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个案的三种类型捐赠的经验分析 |
一、案例学校获取捐赠的基本情况 |
(一) 江苏社会捐赠供给潜力大 |
(二) 江苏省中小学校对主动获取捐赠的态度不积极 |
二、三种类型捐赠实例分析 |
(一) X学校校友回报型捐赠、同情型捐赠个案分析 |
(二) H学校交易型捐赠个案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获取社会捐赠的策略选择 |
一、形成新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促使中小学校募集捐赠 |
二、运用社会资本解决社会捐赠集体行动困境 |
结束语 |
附录一:访谈纲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论文基本架构与研究思路 |
1.2.1 论文基本架构 |
1.2.2 研究思路 |
1.3 创新点 |
2 需要理论 |
2.1 关于需要 |
2.1.1 需要的含义 |
2.1.2 需要的特征 |
2.1.3 需要的属性 |
2.2 需要理论 |
2.2.1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2.3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比较 |
3 需要与道德 |
3.1 道德是人的需要 |
3.1.1 道德是人的社会需要 |
3.1.2 道德是人的精神需要 |
3.1.3 道德的功能 |
3.2 需要影响道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逻辑结果 |
3.2.1 需要的匮乏影响人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 |
3.2.2 人格缺陷是引发道德问题甚至犯罪的重要因素 |
3.3 需要与道德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3.3.1 两种错误观点 |
3.3.2 需要与道德的辩证统一 |
3.4 各种具体需要与道德的关系 |
3.4.1 内在的主动需要与道德 |
3.4.2 外在的被动需要与道德 |
3.4.3 对道德环境的需要:道德的精神影响力 |
3.4.4 耻感提示的需要:道德境界提升的动力 |
3.4.5 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能无视人的需要 |
4 青少年的需要 |
4.1 青少年的特点 |
4.1.1 青少年年龄的界定 |
4.1.2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
4.1.3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
4.2 青少年的需要 |
4.2.1 青少年的需要与特点 |
4.2.2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不正当需要 |
5 青少年的不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
5.1 不正当的物质需要与道德问题 |
5.1.1 对有害物的需要 |
5.1.2 过度的物质需要 |
5.1.3 矛盾的需要 |
5.2 不正当的精神需要与道德问题 |
5.2.1 扭曲的自尊需要 |
5.2.2 非理性的好奇心需要 |
5.2.3 过度逞强的心理需要 |
5.2.4 不正常的赎罪心理需要 |
5.3 不当的社会需要与道德问题 |
5.3.1 不当的异性交往需要 |
5.3.2 不当的归属需要 |
6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
6.1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逆反 |
6.1.1 青少年逆反 |
6.1.2 青少年的需要与逆反 |
6.2 青少年各种具体的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
6.2.1 尊重或自尊的需要 |
6.2.2 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
6.2.3 精神滋养的需要 |
6.2.4 人文关怀的需要 |
6.2.5 学业有成的需要 |
6.2.6 缓解成长压力的需要 |
6.2.7 归属感的需要 |
6.2.8 对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 |
6.2.9 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 |
6.2.10 道德需要 |
6.3 家庭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
6.3.1 青少年家庭向度的需要 |
6.3.2 家庭功能不良 |
6.3.3 家庭结构不健全 |
6.3.4 不情愿的留守 |
6.3.5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
6.3.6 家长道德示范不力 |
6.3.7 家庭道德教育欠缺 |
6.4 学校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
6.4.1 青少年学校向度的需要 |
6.4.2 学校道德教育问题 |
6.4.3 部分教师师德风范缺失 |
6.5 社会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
6.5.1 青少年社会向度的需要 |
6.5.2 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
6.5.3 社会道德环境问题 |
6.5.4 社会不良文化 |
6.5.5 网络负面因素 |
6.5.6 不良同辈群体 |
7 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对策 |
7.1 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需要 |
7.1.1 尊重并满足其正当需要 |
7.1.2 帮助其抵制不正当需要 |
7.1.3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
7.2 家长积极应对,满足青少年家庭向度的需要 |
7.2.1 改善家庭教育,调整教养方式 |
7.2.2 提高家长素质,提升道德示范 |
7.2.3 完善家庭功能,优化家庭环境 |
7.2.4 全面开展家庭美德教育 |
7.3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满足青少年学校向度的需要 |
7.3.1 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生和谐 |
7.3.2 进行德育课改,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
7.3.3 注重体验教育,强化道德实践 |
7.3.4 增进人文关怀与审美教育 |
7.3.5 加强道德“底线”教育 |
7.4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
7.4.1 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
7.4.2 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
7.4.3 美化社会道德环境 |
7.5 建立家长、学校、社会一体化的道德教育体系 |
7.5.1 厘清各自责任 |
7.5.2 统一价值观 |
7.5.3 “协同”打造育人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社会营销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普适性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2]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D]. 尚晨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
- [3]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 徐龙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研究[D]. 蒋翠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 李彦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7)
- [6]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以政治社会化为研究视阈[D]. 黄丽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7]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D]. 李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0)
- [9]基础教育社会捐赠研究 ——基于教育捐赠三种类型的分析[D]. 杨淑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10]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 蒋桂芳. 郑州大学, 2013(10)
标签:集体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