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阳[1](2021)在《构建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认为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赵超[2](2020)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自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重视以来,关于教育体系的探讨方兴未艾。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最重要的群体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并吸收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样也急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所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教育改革都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遵循“问题提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阐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其次,基于65份访谈资料,利用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再次,开发设计了研究量表,并通过对1622名在校大学生、243位大学教师和265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群体间差异化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的动态影响效应。最后,在上述所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总结如下:第一,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包括五个方面:1)人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是指企业负责人到大学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或大学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是指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是否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或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2)资本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要素和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是指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了解市场需求的水平或企业创新发展中对市场的把握程度;资金要素是指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时所需的来自大学或企业的资金支持情况。3)技术与信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要素与资源共享要素。科学技术要素是指大学可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资源共享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实验室、科研团队、前沿技术等资源作为支持。4)知识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要素和实践技能要素。专业知识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实践技能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到企业实践学习或进行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或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等。5)政策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整体的制度设计;机制完善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营造好的校企合作文化氛围,搭建校企合作对接机制。这部分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第二,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首先,探讨了各变量间关系结构,结果发现这五类因素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次,分析了各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创业指导教师、市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制度设计、机制完善等6个要素均能帮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作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资金、资源共享、实践技能等4个要素未能起到通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作用。最后,考虑因素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还验证了部分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创业指导教师要素的调节作用下,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产生影响;资金虽然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中介因素,但是其能对科学技术要素产生促进作用,帮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学技术要素作用于科学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本部分研究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基于博弈理论揭示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演化机理。本部分通过演化博弈论建模的方式,动态分析了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知识和政策等5类因素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两个系统演化策略的作用机制和演化路径,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随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协同演化成功概率、知识共享创造的收益、独立演化新增成本、政府对选择协同演化策略的大学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的增加,系统快速发展到协同演化的稳定策略;随着额外收益系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各自独立演化成功概率、政府对选择独立演化策略的高校和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补贴的增加,系统缓慢发展到协同演化稳定策略。本部分从动态的视角验证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就改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企业负责人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该论文有图29幅,表94个,参考文献183篇。
周经建[3](2020)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问卷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题来源于李心丹教授与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科技厅的联合课题,课题目标是建立全国领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数据库系统有利于挖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金融从业者开展公司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数据调研是构建数据库的重要环节、也是数据库建设的第一步,因此需要探讨如何设计一份科学有效的企业问卷,从而支撑后续调研活动的进行。本文主要从两个维度对全文展开论述,第一是企业成长问题,对此,本文阅读了大量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献,梳理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依据;第二是企业问卷设计方面,探讨了企业问卷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包含的内容。企业问卷设计包含“问卷的形式设计”和“问卷的内容设计”两大方面内容。问卷的形式设计主要包括问卷的设计流程、问卷的排版原则、问卷的提问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是一般问卷设计都需要遵循的通用性原则;问卷的内容设计则指问卷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应提出怎样的问题才能达到调研的目的。针对研究对象,本文阅读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和实务资料,梳理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框架”,为后续的问卷设计提供了模型框架,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最后,结合课题需要,本文研究聚焦到一类特殊的科技型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希望先行建立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数据库。生物医药企业具有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等特点,对此,本文选取了企业核心产品的研发阶段作为生物医药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依据,并在“基于价值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特点,设计了“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吴传德[4](2020)在《科创板设立背景下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柱。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征,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特征研究其成长动力机制一直以来就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我国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举动既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也同样开启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迈向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征程。本文在此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积极借助宝山区政府门户网站、宝山区发展报告、宝山区相关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了解宝山区科技型企业的现状以及宝山区政府促进本区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一系列政策情况。然后,通过仔细研究科创板上市标准并大量阅读与科技型企业成长相关的学者文献,选取出了数个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其中基于科创板上市标准选取出的影响因素为科技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盈利能力;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相关文献梳理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企业学习能力、创新型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将前者定义为直接影响因素,后者定义为间接影响因素。随后,通过线上、线下散发调研问卷收集相关变量的数据,并对影响因素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然后,将数据代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描述不同影响因素对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最终基于模型结论,构建出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其成长的对策建议。企业自身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政府一方面需要出台相应财税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政策对区内科技型企业进行扶持,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来进一步维护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对辖区内的高科技产业园和行业协会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型企业。本文以宝山区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成长动力机制。较与以往研究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学术文章而言,一方面,在科创板的背景下,本文中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导向性更加新颖;另一方面,通过调研问卷和因子分析对影响因素结构做进一步判断,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其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使得本文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故本文所提出的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我国其他省市的科技型企业、政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乔冰彬[5](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胥月[6](2020)在《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其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创新型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扰,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质量及速度。为解决这一难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诸多探讨和尝试。其中,提供综合融资服务的平台更是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作出了有益尝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融资平台主导主体的不同,学术界将平台分为了政府主导型、政府参与型与市场主导型三类。盈创动力便是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之一,作为颇具代表性的“政府主导型”融资平台,已为过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增值服务,为解决我国四川地区企业的融资难题做出了贡献,该平台运行模式也为其他地区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本文将对盈创动力的运行模式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关系融资理论对运行模式的内在机理进行详细阐述,尝试解答盈创动力怎样以及为什么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以及盈创动力的运行模式是否还有待完善,如果有该如何进行完善等问题,试图为国内其他地区或跨区域综合服务平台的设立与运行模式的设计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的研究认为,盈创动力的运行模式可概括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结合线上网络平台与线下物理空间为载体,提供多方位投融资服务与增值服务”的“政府主导型”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通过帮助中小企业构建融资关系网络、加强企业在网络中的嵌入性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将企业在网络中的嵌入性分为政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与关系嵌入性,并认为三种嵌入性的提升都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流入,从而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经过理论建模及实证检验,本文证明了盈创动力的运行模式正是通过构建与加强企业三种嵌入性从而缓解甚至破除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同时,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还发现盈创动力平台运行成果中虽然政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债权途径及关系嵌入性的提升能有效地缓解甚至破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但结构嵌入性中股权途径提升的效果相较之下还有所欠缺,可以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保障股权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股权融资市场培育的方式对盈创动力的运行模式进行完善。
阮氏如月(NGUYEN THI NHU NGUYET)[7](2019)在《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 ——基于越南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地位,在利用冗余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不断更迭,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顾客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并存嵌入到各种组织网络中,企业间竞争越加激烈等问题导致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越南,中小企业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和迅速发展,推动了地方和国家经济增长。越南政府一方面积极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这为越南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然而,由于尚未形成完整市场经济体系和完备产业链系统,且在资本、技术、人力、管理等方面缺乏资源和能力等,使得越南不少中小企业的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此外,鉴于全球经济急剧动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等因素,又导致众多越南中小企业刚成立不久即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如何克服资源不足与能力有限的弱点,提高适应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增强与保持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性、健康化成长,是越南中小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对国内外中小企业成长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视化呈现了该领域发文的关键内容、研究历程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内容划分和聚类分析。此外,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构与层次分析,论述企业构建的社会网络系统,企业的适应、学习、吸收、创新等动态能力在中小企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将企业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纳入到同一指标中,并考虑到动态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产生的中介作用,进而构建出“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即各类社会网络会对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企业如何从不同社会网络中有效获取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经过转换为企业成长所用,需要增强自身适应、学习、吸收、创新等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在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后,通过对越南众多中小企业的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给予验证。此外,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管理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高校等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网络主体等方面,提出越南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与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本研究的结论有:第一,越南中小企业成长受到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影响要素呈现多元性、层次性。其中,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适应、学习、技术创新的能力在中小企业影响因素体系中处于最深层次、占有重要位置。社会网络使企业获取外部信息、资源与社会支持,动态能力是企业的一系列实践反复执行行为,企业通过提升适应环境、学习吸收和变革创新等能力,最终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建立新的运营能力。第二,四类社会网络对越南中小企业成长均都具有积极影响,但各类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后创业阶段比初创阶段要强。制度网路对财务指标没有直接影响,对非财务指标具有直接影响,但这影响在初创阶段不显着。技术网络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不显着、只影响非财务指标。商业网络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商业网络的影响比其它网络更加明显。信息网络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具有正向影响。第三,四类社会网络对越南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有所不同。制度网络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对学习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而技术网络对动态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都不显着;此外,商业网络对环境适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信息网络对学习吸收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都具有正向影响,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不显着。第四,动态能力对越南中小企业成长有正向影响,且在社会网络和企业成长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动态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财务指标有正向影响,而对企业成长的非财务指标的影响不显着。另外,制度网络通过环境适应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财务指标。商业网络通过环境适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财务指标。而信息网络要通过学习吸收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财务指标。本研究通过将企业社会网络(制度网络、技术网络、商业网络、信息网络)、动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变革创新)进行类型划分,不仅丰富了企业社会网络、动态能力等的研究内容,还聚焦于越南中小企业的案例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在案例聚焦和内容细化的缺陷。此外,本研究基于知识图谱方法、解释结构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了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进展、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重要因素的内在关系,进而形成中小企业成长的多元测度工具。再有,本文建立了企业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和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和研究假设,不仅深化和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还为越南转型经济过程中的中小企业在适应环境剧变、寻找缺乏资源、培育动态能力、提升技术创新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现指导,为改善与提高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部门、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互相关系提供了解决方向。
任俊宇[8](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陈丽君[9](2018)在《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创新联系显示出区域创新强度与内部协作程度。在全球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时代浪潮下,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培养积蓄自主创新后劲,然而在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诸多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面临着率先转型及增长减速的危机,由此,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企业合作创新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合作、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当前,创新网络、创新联系及创新集群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外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学者有关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是在特定范围内、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来揭示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包括:创新网络的相关内涵、密度、规模、中心度、中心势等基础性研究,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动态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从多尺度空间视角、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特征对企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2013-2016年)中的7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企业成长特征分别将其对应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初创期、发展期);其次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2001-2015年间各个企业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9117条数据;最后综合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和借助SPSS、UCINET、ArcGIS等定量分析工具,从多尺度空间视角的系统分析了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中各主体的地位、网络特征、演化以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和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度情况进行分行业测度,发现科技服务业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行业主体;制造业为发展期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的行业主体。第二,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和其空间专利合作强度在空间上具有同步性,具体表现为企业集聚度越高专利合作强度越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多聚集在外环线周围,其中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点状集聚分布特征,发展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块状组团型的分布特征。第三,科研院所、高校一直位于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国企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第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在整体上趋于松散,创新网络呈现松散并呈链状结构,位于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发展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合作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创新网络发展已处于成熟期。第五,在国家尺度层面,创新主体在空间方面集聚和叠加趋势非常明显,企业倾向于与创新层级系统中的核心城市建立链接,如北京、上海和一些重要的省会城市。此外,主体创新能级是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结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越发明显,而地理距离在这之中并不起作用,网络结构呈现跳跃式的等级辐射特征。第六,在地方尺度层面,地理邻近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网络发展阶段,合作主体间的距离相对急剧缩减。网络结构的演化呈现出扩展扩散的格局。在城市内部合作对象选择上,杨浦、徐汇、浦东、金山四区的合作等级最高。外环大三角(宝山-嘉定、浦东、金山)受到内环大三角(桃浦—市北—杨浦、漕河泾、浦东)技术集聚的影响,出现较为明显的向内收缩聚拢现象。第七,城市拥有的研究机构数目与企业创新能力并无显着的关系,但是政府研发支持较多的城市,企业可能会从中受益。研究院所在市域尺度比较活跃,高校则具有全国倾向,民营企业倾向于与本市主体进行合作,国有企业则倾向于本国尺度。
赵丽丽[10](2018)在《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了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受到各国的关注。科技型企业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成长、高收益”等特点,使其与传统企业相比,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紧缺、融资渠道不畅和融资成本高等“融资难”问题。我国每年对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都逐年增加,而科技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对较低,这表明科技型企业存在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以及民间资本尚未得到有效指引等问题,我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正式制度尚不完善的中国,如何通过建立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资本缓解科技型企业创新的融资困境,成为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文深入阐释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和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比较分析了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践经验,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和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策略。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深入阐释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和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基于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和规范机制,研究了社会资本通过作用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从而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不同区域政府政策环境、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下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其次,本文探析了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现状,并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阐述了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在关系型融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民间金融融资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基于社会资本改善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启示。第三,本文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和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通过将科技型企业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财务报表能够表现的形式进行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DEA模型评价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效率,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本文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运用HLM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不同作用效果,以及科技型企业所处不同区域融资环境对这种作用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产生负向作用效果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加强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积累,通过社会资本改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以及完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几方面出发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
2 构建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迫切性和基础条件 |
3 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功能 |
4 构建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建议 |
(2)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3.1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
4.2 研究过程 |
4.3 访谈结果 |
4.4 模型构建 |
4.5 研究假设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设计与分析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调研过程和样本概况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描述性分析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中介效应分析 |
6.4 研究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6.5 本章小结 |
7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研究 |
7.1 模型假设及主要变量 |
7.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7.3 博弈模型分析 |
7.4 数值仿真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问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
2.2 企业成长研究 |
2.2.1 影响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
2.2.2 影响企业成长的外部因素 |
2.2.3 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 |
2.3 中国企业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设计 |
3.1 问卷设计一般步骤 |
3.1.1 问卷设计前研究 |
3.1.2 问卷的内容设计 |
3.1.3 问卷的评价与修改 |
3.2 问卷设计原则和规范性 |
3.2.1 问题措辞的原则及规范性 |
3.2.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
4.1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述 |
4.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
4.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框架 |
4.2.1 研究框架的建立 |
4.2.2 框架各部分内容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问卷设计 |
5.1 生物医药企业特点 |
5.1.1 生物医药产业链分析 |
5.1.2 制药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
5.2 生物医药企业成长问卷设计 |
5.2.1 初创期的创始人能力和融资能力 |
5.2.2 成长期的研发能力和销售能力 |
5.2.3 成熟期的财务能力 |
5.2.4 全生命周期的外部支持 |
5.3 问卷设计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
(4)科创板设立背景下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研分析法 |
1.3.3 德尔菲法 |
1.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企业成长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企业文化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科创板相关文献综述 |
2.2.3 企业成长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科创板相关内容概述与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
3.1 科创板相关内容概述 |
3.1.1 科创板概况 |
3.1.2 注册制概况 |
3.1.3 上市标准 |
3.1.4 退市条件 |
3.2 宝山区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基本概况 |
3.2.2 发展情况 |
3.3 宝山区科技型企业现状 |
3.3.1 企业数量 |
3.3.2 研发成果 |
3.4 宝山区扶持科技型企业相关政策分析 |
3.4.1 政策及资金支持 |
3.4.2 配套设施 |
3.5 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环境 |
3.5.1 银行与金融机构贷款 |
3.5.2 风险投资 |
3.5.3 证券市场 |
3.6 宝山区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基础设施 |
3.6.1 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 |
3.6.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7 产学研合作 |
第四章 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变量及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1.1 影响因素变量及可测变量的选取 |
4.1.2 被解释变量及可测变量的选取 |
4.2 调研设计 |
4.2.1 问卷发放及数据收集 |
4.2.2 调研结果描述性统计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信度检验 |
4.3.2 间接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直接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4 被解释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结构方程的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实证研究 |
5.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
5.1.2 结构方程建模步骤 |
5.1.3 结构方程在本文的适用性 |
5.2 初始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假设的提出 |
5.2.1 测量模型的构建 |
5.2.3 结构模型的构建 |
5.2.4 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初始评价模型 |
5.2.5 模型假设的提出 |
5.3 基于结构方程的实证分析 |
5.3.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5.3.2 数据分布情况 |
5.3.3 模型识别 |
5.3.4 初始评价模型检验 |
5.3.5 模型修正及识别 |
5.3.6 修正评价模型检验 |
5.3.7 模型结果分析 |
5.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构建和企业成长对策建议 |
6.1 科创板设立背景下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构建 |
6.2 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对策建议 |
6.2.1 提升企业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
6.2.2 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
6.2.3 企业管理水平强化机制 |
6.2.4 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机制 |
6.2.5 打造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集群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科创板背景下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的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企业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创新或特色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界定 |
2.1.3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会嵌入理论 |
2.2.2 关系型融资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 |
2.3.2 国内文献 |
3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分析 |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3.2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介绍 |
3.3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分析 |
3.3.1 盈创动力组织形式分析 |
3.3.2 盈创动力运作模式分析 |
4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 |
4.1.1 企业政治嵌入性的建立 |
4.1.2 企业结构嵌入性的建立 |
4.1.3 企业关系嵌入性的建立 |
4.1.4 企业嵌入性与融资难的解决 |
4.2 盈创动力缓解融资约束的成效分析 |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4.2.2 盈创动力缓解融资约束成效的实证分析 |
4.2.3 盈创动力缓解融资约束成效的实证检验 |
4.2.4 盈创动力缓解融资约束成效的稳健性检验 |
4.2.5 盈创动力缓解融资约束成效的实证结果分析 |
5 完善盈创动力运行模式的政策建议 |
5.1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5.2 保障股权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
5.3 加快股权融资市场培育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 ——基于越南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中小企业成长与知识图谱分析 |
第一节 中小企业成长 |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二、企业成长的概念与内涵 |
三、企业成长的衡量维度 |
第二节 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
三、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脉络 |
第三节 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研究内容聚类 |
一、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
二、成长模式、成长路径选择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网络研究 |
一、社会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
二、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及其衡量维度 |
三、社会网络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动态能力研究 |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二、动态能力的衡量维度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
第四章 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解构 |
第一节 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一、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的宏观背景 |
二、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第二节 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解构 |
一、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二、影响因素的指标来源与数据筛选 |
三、影响因素的层次解构与分析结果 |
第五章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测量维度 |
一、企业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 |
二、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 |
三、中小企业成长的测量维度 |
第二节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一、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的模型构建 |
二、社会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假设 |
三、动态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假设 |
四、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以及企业成长的关系假设 |
第六章 实证研究设计、数据分析与研究假设检验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实证研究流程设计 |
二、问卷设计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量表的信度、效度、CFA检验 |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
二、量表的效度检验 |
三、量表的验证性因子CFA检验 |
第四节 中小企业成长关系模型的假设检验 |
一、研究假设检验 |
二、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具有多元性与多层性 |
二、社会网络、动态能力是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
三、社会网络对越南中小企业动态能力、企业成长有正向影响 |
四、动态能力在社会网络与越南中小企业成长之间起中介作用 |
第二节 促进越南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建议与政策启示 |
一、越南中小企业方面 |
二、越南政府与管理部门方面 |
三、其他网络主体方面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8)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对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创新网络 |
1.4.2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
1.4.3 多尺度空间相互作用与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1.4.4 小结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产品生命周期与产业区位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2.2.1 相关概念 |
2.2.2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获取 |
2.3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
2.3.1 相关概念 |
2.3.2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 第3章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
3.1.1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稳步增加 |
3.1.2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3.2 企业合作申请专利情况分析 |
3.2.1 初创期企业合作申请专利情况 |
3.2.2 发展期企业合作申请专利情况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空间分布和空间专利强度特征 |
3.3.1 初创期企业空间分布和空间专利强度特征 |
3.3.2 发展期企业空间分布和空间专利强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和空间演化分析 |
4.1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比较分析 |
4.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
4.1.2 创新主体演变 |
4.1.3 网络的密度和网络规模 |
4.1.4 小结 |
4.2 合作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4.2.1 国家尺度合作创新网络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本地尺度分析 |
4.2.3 小结 第5章 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影响因素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的设定 |
5.3 实证结果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
(10)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分析 |
2.1 科技型企业及其社会经济功能 |
2.1.1 科技型企业概述 |
2.1.2 科技型企业的社会经济功能 |
2.2 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及融资问题分析 |
2.2.1 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
2.2.2 科技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分析 |
2.3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 |
2.3.1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内涵和构成 |
2.3.2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机制 |
2.3.3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机制 |
2.3.4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社会机制 |
2.3.5 科技型企业三种融资机制的关系分析 |
2.4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4.1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内涵 |
2.4.2 影响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
2.4.3 影响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的影响机理 |
3.1 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作用 |
3.1.1 社会资本的内涵 |
3.1.2 社会资本的特性 |
3.1.3 社会资本的构成 |
3.1.4 社会资本的经济作用 |
3.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作用机制 |
3.2.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3.2.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 |
3.2.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
3.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市场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3.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政府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3.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社会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4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效果的融资环境因素分析 |
3.4.1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政府政策环境分析 |
3.4.2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分析 |
3.4.3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模型构建 |
4.1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4.1.1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
4.1.2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设计 |
4.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4.2.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和评价指标选取 |
4.3.1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4.3.2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3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输入和输出指标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现状分析 |
5.1.1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手段 |
5.1.2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手段 |
5.1.3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发展 |
5.2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 |
5.2.1 样本选择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微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3.2 中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3.3 宏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4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产生负向作用效果的原因分析 |
5.4.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自身不足导致的负向效应 |
5.4.2 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负向影响 |
5.4.3 匮乏的融资环境制约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6.1 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分析 |
6.1.1 充分发挥关系型融资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影响 |
6.1.2 充分发挥商业信用融资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影响 |
6.1.3 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的影响 |
6.2 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启示 |
6.2.1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 |
6.2.3 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以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完善及效率提升对策 |
7.1 加强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自我积累的对策 |
7.1.1 发展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 |
7.1.2 完善科技型企业内外部信任机制的建设 |
7.2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政府机制的对策 |
7.2.1 加强政府信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传导作用 |
7.2.2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积累 |
7.2.3 加强政府对整个社会信息沟通能力的建设 |
7.2.4 政府力避直接介入经济关系与企业活动 |
7.3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对策 |
7.3.1 积极发展我国科技型企业关系型融资模式 |
7.3.2 积极发展我国科技型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模式 |
7.4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的对策 |
7.4.1 完善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
7.4.2 推动民间金融正规化发展 |
7.4.3 建立健全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
7.4.4 建立完善的民间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
7.5 改善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融资环境 |
7.5.1 改善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政策环境 |
7.5.2 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
7.5.3 优化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J]. 张向阳. 中国科技论坛, 2021(06)
- [2]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D]. 赵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问卷设计[D]. 周经建. 南京大学, 2020(02)
- [4]科创板设立背景下宝山区科技型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 吴传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6]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D]. 胥月.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社会网络、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 ——基于越南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D]. 阮氏如月(NGUYEN THI NHU NGUYET).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9]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 陈丽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D]. 赵丽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