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枣品种及栽培技术

观赏枣品种及栽培技术

一、观赏枣的品种与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若[1](2021)在《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文中认为糖是果实品质和风味物质形成及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糖含量高低不仅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还参与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代谢,因此,从分子生物水平研究枣果实糖代谢途径,对枣品种改良及枣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目前新疆枣主栽品种(骏枣、灰枣和冬枣)果实糖积累关键时期的糖组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测定;对低糖型品种(大白铃、北碚小枣、黑疙瘩和晋矮2号)和高糖型品种(大灰枣、疙瘩脆、广洋枣和新郑红2号)果实糖含量变化以及枣糖代谢相关基因在其不同发育时期二次枝韧皮部、枣吊韧皮部、枣叶与枣果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对低糖低酸品种(京39)和高糖低酸品种(伏脆蜜)不同发育时期的枣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枣果实中检测到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8种糖组分,其中蔗糖、葡萄糖、果糖为主要糖组分,果实发育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蔗糖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果实完熟时,低糖型品种为还原糖积累型,高糖型品种为蔗糖积累型,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糖积累模式差异在于果实脆熟期至完熟期的发育过程中低糖型品种果实发生了由蔗糖积累向葡萄糖积累的转变。(2)Zj SUC2和Zj SWEET2基因在枣果实中,以及Zj SS1、Zj SS2和Zj SS3基因在枣吊韧皮部中表达的差异导致了低糖型和高糖型果实糖积累模式间的差异。Zj SPS1、Zj SPS2、Zj SS2和Zj SWEET2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促进果实蔗糖积累,Zj SS3、Zj v INV2和Zj SUC3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促进了果实蔗糖的转化;Zj SS1和Zj SS3基因在叶片、枣吊韧皮部及二次枝韧皮部中果糖、葡萄糖、蔗糖转变为其他代谢底物上起到了促进的作用,Zj v INV2基因在枣吊韧皮部的表达具有增加果糖和葡萄糖积累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伏脆蜜’和‘京39’果实发育五个时期进行转录组(RNA-Seq)研究,在Fa vs Ja(伏脆蜜幼果期vs京39幼果期)、Fb vs Jb(伏脆蜜膨大期vs京39膨大期)、Fc vs Jc(伏脆蜜白熟期vs京39白熟期)、Fd vs Jd(伏脆蜜脆熟期vs京39脆熟期)和Fe vs Je(伏脆蜜完熟期vs京39完熟期)中分别统计到了3 436、3 492、3 398、3 509和3694个富集的terms,差异基因分别为132 775、141 505、139 212、140 663和160 619;在Fa vs Ja、Fb vs Jb、Fc vs Jc、Fd vs Jd和Fe vs Je中分别有2 422、2 594、2 647、2 615和3 116个差异基因分别定位到114、117、119、120和119条KEGG的pathways上。以|log2(foldchang)|>1,且qvalue<0.005为筛选条件,在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pathways中,筛选出38条差异表达基因,参与3个糖代谢相关的通路,分别为糖酵解和糖质新生、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4)通过对‘京39’和‘伏脆蜜’果实糖代谢中富集差异基因分析,从3个差异基因富集的糖代谢相关通路中,筛选出PGM、HK1、HK2、HK3、PK、SUC2、INV、SS1、SS5、SS7、FK4、FK5、FK6和FK7共14个致使‘伏脆蜜’与‘京39’糖积累产生差异的关键基因。其中,Zj SS1、Zj SS5、Zj SS7基因的差异表达是导致‘京39’和‘伏脆蜜’果实蔗糖积累的关键基因。Zj FK4-7可能在枣果实由蔗糖积累型转向葡萄糖积累型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中Zj SUC2基因在半乳糖代谢通路中,将蔗糖转化为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起到促进蔗糖分解代谢的作用。

张水林,李海涛,申喜梅[2](2020)在《矮化栽培与造型技艺在枣树盆景制作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观念、审美形式的改变,对新奇特事物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枝干曲折、果形奇特的枣树盆景受到市场青睐。枣树寓意好,制作的盆景形式新颖,观赏期特别长,无论是庭院种植还是室内摆放都极具观赏价值。通过多年枣树盆景制作研究,笔者将矮化栽培与造型技艺结合起来,成功塑造形态优美、缤纷绚丽、可食可观的枣树盆景。经调查,目前观赏枣树盆景在我国尚未得到规模性开发与利用,发展前景看好,枣农尝试发展枣树盆景是一个增收的好途径。

蔡伟鹏[3](2019)在《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枣树是安徽省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果实肉质脆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枣树栽培具有结果早、效益高等优点,栽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安徽地区夏秋季高温多雨,露地栽培模式下枣裂果率高,经济损失严重。据相关研究报道,避雨栽培模式可以显着减少枣裂果率,提高果品质量。目前,我省枣树避雨栽培模式的面积逐年扩大,但有关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主要以金丝枣和冬枣这两个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研究露地和避雨两种栽培模式分别对枣树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坐果率、裂果率、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比较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分别对枣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经济收益的影响,研究出枣在安徽地区最适宜栽培模式,为枣栽培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枣树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Pn值(2.88 μ mol·m-2)小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Pn值(3.12 μ mol·m-2),避雨栽培模式下冬枣的Pn值(2.89 μ mol·m-2)<露地栽培模式下冬枣的Pn值(3.61 μ mol·m-2),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成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成负相关,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2.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枣树的叶绿素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总叶绿素含量(18.426 mg·g-1)大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总叶绿素含量(11.515mg·g-1),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均大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和冬枣的叶绿素a/b含量小于露地栽培模式,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3.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和冬枣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模式,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小于露地栽培模式,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可滴定酸含量两者之间差异显着。4.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裂果率和坐果率也存在一定差异性。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坐果率(1.63%)和冬枣的坐果率(1.31%)均高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坐果率(1.52%)和冬枣的坐果率(1.18%),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裂果率均低于露地栽培模式,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裂果率(12.46%)和冬枣的裂果率(13.21%)均低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裂果率(63.84%)和冬枣的裂果率(43.28%)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5.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每亩枣树的亩产量和总收益也各不相同。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亩产量(550kg/亩)和冬枣的亩产量(620kg/亩)均高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亩产量(470kg/亩)和冬枣的亩产量(550kg/亩)。避雨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总收益(10100元/亩)和冬枣的总收益(9700元/亩)均高于露地栽培模式下金丝枣的总收益(5300元/亩)和冬枣的总收益(4150元/亩)。6.通过比较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模式下枣树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裂果率坐果率及枣树的亩产量和总效益,得出避雨栽培模式优于露地栽培模式,适合我省枣树种植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张露荷,黄华梨,张广忠,王延秀,戚建莉,赵晓芳,胡秉芬,朱红斌[4](2018)在《甘肃沿黄灌区30个枣树品种光合及水分利用特性》文中研究说明为给甘肃沿黄灌区枣树良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30个4年生引进枣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叶片光合生理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制干及干鲜兼用枣的骏枣、金谷大枣、金昌1号、灰枣和新郑灰枣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不落酥、马铃枣、尜尜枣和冷白玉等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3.89、15.03、12.94和12.67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均高达2.28以上;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从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考虑,该地区制干及干鲜兼用枣推荐栽种骏枣、金谷大枣、金昌1号、灰枣和新郑灰枣;鲜食枣推荐不落酥、马铃枣、尜尜枣和冷白玉;葫芦枣、磨盘枣和胎里红3种观赏枣均可栽种。

韩丹[5](2018)在《陕西红枣生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陕西省红枣的发展历史,并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陕西红枣种植面积、产量、分布状况、栽培品种以及栽培模式和生产效益。指出了陕西红枣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红枣栽培品种单一,品种改良进程缓慢;二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三是整体生产水平较低,配套技术不到位;四是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五是组织化及营销模式亟待提高。陕西发展红枣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土地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增产潜力很大,销路不成问题等的有利条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指出了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是政府部门要重视红枣产业的发展。根据目前各地的自然条件、红枣的分布情况、种植基础和需求,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并积极地引导果农大力发展红枣生产。二是推进无公害绿色产业化将成为陕西省红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为陕西省的红枣产业在国内以及国际销售市场上取得更佳的战绩。三是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培育新品种,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从而有效地利用国内外最新的红枣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先进技术,针对于陕西省红枣品种结构的改善,必须继续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和选择,结合本地的气候环境和种植区生产条件,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新品种,开发适合陕西省种植的红枣新品种。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以实现增产增收。快速推进蓄水保墒的工程建设速度,有效地结合好合理施肥和果园管理,进而大力推广滴灌技术,这样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可以更加快速地增加陕西省红枣的产量和收入。五是建立产业化经营,陕西省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产业化政策指导,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促使陕西省的红枣产业向产业化去不断发展。

马光跃,陈红玉,申仲妹,李瑛[6](2012)在《观赏枣胎里红、龙枣盆栽基质的筛选》文中认为选用壤土、粗沙、废菇料、羊粪、腐叶土5种基质,进行4种不同组合及配比作为观赏枣胎里红及龙枣的栽培基质,对胎里红及龙枣进行盆栽研究。通过综合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及比例配比的栽培基质对2个枣品种的枣头枝、二次枝、枣吊及成花数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处理D(壤土∶粗砂∶腐叶土=3∶2∶5)的效果显着好于其他处理,是观赏枣胎里红及龙枣盆栽基质的理想配方。

米楠[7](2012)在《观赏枣品种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文中指出总结了龙枣、大荔龙枣、盘龙枣、磨盘枣、葫芦枣等观赏枣的品种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以期为观赏枣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马光跃,陈红玉,申仲妹,高效珍[8](2011)在《优质鲜食枣新品种宫枣的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宫枣是在对全国范围内观赏枣资源的调查中,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发现的。经比较试验,其属于白枣的一个优良变异。该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7 g,最大单果质量25.8 g,果实大小整齐,果肉质地细脆、汁液较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9.2%,Vc含量4.18 mg/g,可食率97.2%,品质极佳。在山西运城地区8月下旬成熟,具有树体紧凑、结果早、易丰产、耐贮藏、较抗病、成熟期较早等特性,适于密植。

汪梅蓉,王静琪[9](2011)在《几个观赏果树系列品种的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引进观赏桔、观赏桃、观赏枣及宁波本地的个别特色种共22个,通过栽培试验,对其形态特征、物候期、适应性、观赏性及应用作了评价,筛选出适宜浙东及周边地区栽植的重点推荐应用种(品种)8个,以期为生产栽培与园林应用提供借鉴。

夏树让[10](2010)在《工艺观赏枣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果树志枣卷》将枣分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兼用品种、蜜枣品种四大类,却忽略了观赏品种,观赏枣以其特有的观赏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重点介绍了龙须枣、磨盘枣、茶壶枣、三变色、辣椒枣、柿蒂枣、葫芦枣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观赏枣品种。并提出利用现有的枣树栽培体系栽培、管理观赏枣。观赏枣既有观赏效益,又能产生较好经济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二、观赏枣的品种与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观赏枣的品种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枣的研究现状
        1.1.1 枣的栽培历史与生产现状
        1.1.2 枣的品种特性
    1.2 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1.2.1 果实中糖的生理功能
        1.2.2 枣果实中糖的种类
        1.2.3 枣果实糖代谢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
    1.3 转录组测序在果实功能基因挖掘上的应用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枣主栽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2.1.3 qRT-PCR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变化
        2.2.2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2.2.3 糖组分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与基因表达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3.1.3 qRT-PCR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枣果实糖含量
        3.2.2 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2.3 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3.3.1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
        3.3.2 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第4章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转录组测序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供试品种
        4.1.3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4.2.2 建库测序
        4.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
        4.2.4 qRT-PCR数据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4.3.2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4.3.4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4.3.5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4.3.6 糖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筛选
        4.3.7 糖代谢基因表达模式验证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矮化栽培与造型技艺在枣树盆景制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2 嫁接技术在枣树盆景矮化栽培中的应用
3 整形修剪在枣树盆景矮化栽培及造型技艺中的应用
    3.1 疏剪
    3.2 短截
    3.3 精剪
    3.4 刻芽
    3.5 抹芽
    3.6 摘心
4 拉枝在枣树盆景制作上的应用
5 蟠扎技艺在枣树盆景制作上的应用
    5.1 蟠扎的概念
    5.2 蟠扎的方法
        5.2.1 固定起点
        5.2.2 缠绕方向
        5.2.3 缠绕顺序
        5.2.4 观察调整
    5.3 蟠扎应用实例
        5.3.1 主干弯曲形
        5.3.2 三主枝自然开心形
        5.3.3 游龙形
        5.3.4 悬崖形
    5.4 蟠扎注意事项
6 其他矮化管理措施及其应用
    6.1 控制水肥
    6.2 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使用
    6.3 花期环割

(3)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枣树的栽培概况
        1.2.1 世界枣树的栽培概况
        1.2.2 我国枣树的栽培概况
        1.2.3 我省枣树的栽培概况
    1.3 枣树的生长特性
    1.4 光照对果实的影响
        1.4.1 光合作用对果树的影响
        1.4.2 光合特性对果树的影响
    1.5 枣树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1.6 枣树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1.7 枣树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与坐果率及裂果率的关系
    1.8 枣树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与成本、亩产及总收益的关系
    1.9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9.1 研究目的
        1.9.2 研究内容
        1.9.3 研究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品种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内容
        2.4.1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2.4.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3 果实品质的测定
        2.4.4 枣树坐果率及裂果率的测定
        2.4.5 成本、亩产量及总收益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光合特性的比较
        3.1.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3.1.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气孔度的比较
        3.1.3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胞间CO2浓度的比较
        3.1.4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蒸腾速率的比较
    3.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3.3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果实品质的比较
        3.3.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果实外观品质的比较
        3.3.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间果实内在品质的比较
    3.4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坐果率和裂果率的比较
        3.4.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对枣树坐果率的影响
        3.4.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对枣树裂果率的影响
    3.5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成本,产量及总效益的比较
        3.5.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成本投入的比较
        3.5.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
4 讨论
    4.1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光合特性的比较
    4.2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4.3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枣树果实品质的比较
    4.4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枣树坐果率和裂果率的比较
    4.5 避雨栽培模式和露地栽培模式下成本、亩产量及总收益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甘肃沿黄灌区30个枣树品种光合及水分利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制干和干鲜兼用枣的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2.2 鲜食枣的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2.3 观赏枣的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2.4 各品种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5)陕西红枣生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枣的营养价值及生产作用
    1.2 世界红枣的发展概况
    1.3 我国红枣发展概况
        1.3.1 我国红枣的生产历史
        1.3.2 我国红枣栽培地区、面积及产量
        1.3.3 栽培品种
        1.3.4 栽培形式
        1.3.5 栽培技术
        1.3.6 我国红枣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3.7 我国红枣生产的发展趋向
    1.4 陕西红枣的栽培历史
第二章 陕西红枣的生产现状
    2.1 陕西红枣的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状况
    2.2 红枣栽培的模式
    2.3 各地红枣的主要栽培品种
    2.4 红枣栽培地区的生产效益
    2.5 陕西红枣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5.1 品种单一,改良过程缓慢
        2.5.2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2.5.3 整体生产水平较低,配套技术不到位
        2.5.4 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2.5.5 组织化及营销模式亟待提高
第三章 陕西红枣发展的优势分析与对策
    3.1 陕西红枣发展的优势分析
        3.1.1 红枣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3.1.2 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潜力大
        3.1.3 红枣的产量日益增加
        3.1.4 销售市场广阔
    3.2 陕西红枣生产的发展对策
        3.2.1 政府部门重视红枣产业的发展
        3.2.2 推进无公害绿色产业化
        3.2.3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培育新品种
        3.2.4 提高水资源利用增产增收
        3.2.5 建立产业化经营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观赏枣品种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龙枣
2 大荔龙枣
3 盘龙枣
4 磨盘枣
5 葫芦枣
6 柿萼枣
7 羊奶枣
8 茶壶枣
9 柿饼枣
1 0 胎里红
1 1 大柿饼枣

(8)优质鲜食枣新品种宫枣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的
2 选育经过
3 主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3.2 生物学特性
        3.2.1 生长习性
        3.2.4 适应性
        3.2.5 果实特性
4 繁殖及栽培技术要点
    4.1 繁殖方法
    4.2 栽植密度
    4.3 土肥水条件要求
    4.4 适宜树形
    4.5 早期丰产和保花保果技术
    4.6 防裂果措施
5 适宜种植范围
6 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分析
7 选育体会

(9)几个观赏果树系列品种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物候期
    2.3 适应性与观赏性评价
3结论与讨论

(10)工艺观赏枣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观赏枣资源栽培现状
    1.1 龙须枣
    1.2 磨盘枣
    1.3 茶壶枣
    1.4 胎里红
    1.5 三变色
    1.6 辣椒枣
    1.7 柿蒂枣
    1.8 葫芦枣
2、观赏枣的栽培特点
    2.1 观赏价值高, 栽培容易
    2.2 病虫害多, 防治难度大
    2.3 观赏枣树的保护技术措施要求更高
3、观赏枣栽培的前景
    3.1 生态旅游枣园栽培的主体
    3.2 观赏公园的点缀栽培
    3.3 用作庭院栽培
    3.4 用作盆栽
    3.5 城乡绿化工程中作为配置材料

四、观赏枣的品种与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D]. 张亚若.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矮化栽培与造型技艺在枣树盆景制作中的应用[J]. 张水林,李海涛,申喜梅. 果农之友, 2020(10)
  • [3]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蔡伟鹏.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甘肃沿黄灌区30个枣树品种光合及水分利用特性[J]. 张露荷,黄华梨,张广忠,王延秀,戚建莉,赵晓芳,胡秉芬,朱红斌. 经济林研究, 2018(04)
  • [5]陕西红枣生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韩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6]观赏枣胎里红、龙枣盆栽基质的筛选[J]. 马光跃,陈红玉,申仲妹,李瑛. 山西农业科学, 2012(11)
  • [7]观赏枣品种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J]. 米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3)
  • [8]优质鲜食枣新品种宫枣的选育[J]. 马光跃,陈红玉,申仲妹,高效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9)
  • [9]几个观赏果树系列品种的应用评价[J]. 汪梅蓉,王静琪.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5)
  • [10]工艺观赏枣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J]. 夏树让. 中国果菜, 2010(09)

标签:;  ;  ;  ;  ;  

观赏枣品种及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