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高长城,杜小平[1](2022)在《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移植术重建修复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修复重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行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修复的患者15例和行复合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本文研究对象均经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确诊;Enneking分期Ⅰb期6例,Ⅱb期18例;术前尤文肉瘤3例和骨肉瘤15例患者均行2个疗程化疗和术后规范化疗;应用MSTS评价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6个月,平均(29.63±11.21)个月;2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或移植异体骨折,且无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20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优良,MSTS评分为16~28分,平均(22.80±4.46)分。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段移植重建长骨干缺损和或肿瘤型人工关节复合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
白文哲[2](2021)在《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评价及耳穴压豆防治术后化疗呕吐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骨肉瘤等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保肢术逐渐替代截肢术成为了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主流方式,然而应用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仍然存在争议与挑战。骨肉瘤患者在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单纯应用西药不能完全缓解。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的Mirels评分系统对股骨远端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的内固定方式选择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评估耳穴压豆防治骨肉瘤患者术后大剂量顺铂化疗所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外治法缓解骨肉瘤患者术后化疗呕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一、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医院(本部)骨病科从2004年1月到2019年12月使用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的30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钢板组(14例)和髓内针组(16例)。使用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术后患肢的肢体功能,采用改良Mirels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术前的瘤骨强度,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两组的比较。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股骨远端保留自身关节的瘤段切除术进行模拟,分别采用钢板、髓内针内固定,比较两组模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二、采取自身交叉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从2018年9月到2020年12月,将在解放军第九六○医院(本部)骨病科的骨肉瘤术后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患者分为耳穴组(耳穴压豆+止吐药)与西药组(止吐药),收集其住院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食欲、体倦乏力、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等资料,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两组资料的比较。结果:1.保留自身关节的30例恶性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4.3个月,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因肺转移死亡,术后评均MSTS评分为26.7分,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0%(3/30),术后骨折率为10%(3/30),术后不愈合率为20%(6/30);2.钢板组与髓内针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骨折、不愈合)及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钢板组与髓内针组的术后评均MSTS评分分别为27.1±1.6分和26.4±1.9分,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45);4.钢板组与髓内针组的平均骨强度评分分别为9.3±2.1分和7.3±1.4分,两组之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6);5.有限元分析的应力分布结果示两组内固定模型的应力集中区域均位于近端截骨处附近水平,髓内针模型的最大应力值均大于钢板模型,但两模型的最大应值力均未达到钛合金的屈服强度;6.有限元分析的位移变化结果示髓内针模型的股骨头处位移为2.81mm,大于钢板模型的1.7mm;7.对于骨肉瘤术后接受顺铂化疗的两组患者,其化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分别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8.应用顺铂后的第2、3天耳穴压豆组的恶心、呕吐完全控制率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9.应用顺铂后的第2天耳穴压豆组的正常食欲率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0.应用顺铂后的4天内,两组间体倦乏力情况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采取保留自身关节的保肢术,远期有较好肢体功能;2.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髓内针与钢板均能用于股骨远端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但钢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3.采用改良的Mirels评分系统,结合股骨远端建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股骨远端的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选择内固定时,骨强度评分<8分的患者可以选择髓内针固定,骨强度评分≥8分选择钢板固定更为合适;4.耳穴压豆可以减轻骨肉瘤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改善患者的食欲,有助于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顾军权[3](2021)在《抑制VEGF和Survivin基因的一链双靶siRNA干预骨肉瘤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同时靶向VEGF和Survivin基因的一链双靶siRNA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Saos-2)中VEGF和Survivin基因的抑制效应,和对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一链双靶siRNA的作用机制,拓展了目前的核酸干扰技术,为一链多靶核酸干扰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将为多靶siRNA核酸干扰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1.合成两个单靶siRNA(siRNA-Survivin和siRNA-VEGF),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合成同时靶向VEGF和Survivin基因的一链双靶siRNA(siRNA-VEGF-&Survivin)。2.将靶向VEGF和Survivin两个单靶siRNA和同时靶向VEGF和Survivin一链双靶siRNA转染到骨肉瘤细胞(MG-63和Saos-2)中,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3.运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转染组细胞(MG-63和Saos-2)中VEGF和Survivin基因m RNA及蛋白的表达。4.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检测各转染组细胞(MG-63和Saos-2)中VEGF和Survivin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并检测其基因沉默效果。5.MTT法检测各转染组MG-63和Saos-2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和Saos-2细胞凋亡水平。6.划痕试验测定各转染组MG-63和Saos-2的细胞迁移,血管形成试验检测各转染组MG-63和Saos-2细胞的血管形成。结果1..成功构建符合设计要求的靶向VEGF和Survivin的单靶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序列。2.各组siRNA均成功地转染到MG-63和Saos-2细胞中,转染率达到80%。3.Western Blot、QRT-PCR、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分析显示:单靶siRNA组和一链双靶siRNA组中VEGF和Surviv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链双靶siRNA组在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与各单靶siRNA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双靶siRNA组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并阻抑肿瘤细胞迁移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效果均明显优于单靶siRNA组。结论1.沉默VEGF和Survivin基因的单靶siRNA-VEGF、siRNA-Survivin和一链双靶siRNA均能有效下调MG-63和Saos-2细胞中VEGF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2.体外实验证实,单靶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对骨肉瘤细胞(MG-63和Saos-2)的迁移和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体外实验证实,单靶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均能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和Saos-2)增殖,促进细胞凋亡。4.一链双靶siRNA能显着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和Saos-2)的增殖和血管形成,并阻抑骨肉瘤细胞(MG-63和Saos-2)迁移而促进其凋亡,效果均明显优于单靶siRNA组。5.VEGF和Survivin基因无相关性,一链双靶siRNA较单靶siRNA发挥了双倍的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效果。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闻嘉,元耀博,李隆卿[4](2020)在《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保肢手术中的重建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保肢手术治疗及重建的方法,并分析其并发症及功能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7例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22例,女15例;年龄(20.56±4.72)岁(范围:8~46岁)。37例Enneking恶性肿瘤分期均为ⅡB期,肿瘤病灶累及股骨长度范围10~24 cm,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术前行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骨肉瘤22例,软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与尤文肉瘤均行新辅助化疗。8例行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术(置换组),14例行大段异体骨移植髓内钉内固定术(异体骨组),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APC)术8例(APC组),3D打印假体7例(3D打印组)。肢体功能按照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系统评分,对比分析各组之间肢体功能及优良率。结果 37例随访时间(23.15±16.74)个月(范围:6~62个月)。至末次随访,9例(30.76%)出现肺转移,其中6例患者死于肿瘤多发转移,余28例无瘤存活。37例术后MSTS93评分(22.55±2.57)分(范围:18~28分),3D打印组为(27±1.74)分,异体骨组为(22.85±2.59)分,置换组(20.25±2.25)分,APC组(20.5±2.07)分,3D打印组功能评分与其他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下肢功能优良率为79.41%,其中3D打印组优良率为100%,异体骨组优良率为78.5%,APC组为87.5%,置换组优良率为62.5%,各组之间肢体功能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置换组术后患者髋关节均未发生脱位,3例异体骨组及2例APC组异体骨段发生骨折不愈合;置换组1例术后血肿压迫坐骨神经,行急诊清创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清创后愈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结论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肿瘤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下肢功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D打印假体在股骨干肿瘤的治疗中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
贺杰,常祺[5](2021)在《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逐步成为主要趋势,因而各种生物重建方法得以在临床中引用。目的:对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2000至2020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lignant bone tumor,bone defect,biological reconstruction,limb salvage",中文检索词为"恶性骨肿瘤,保肢方法,生物重建技术"。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肢体恶性骨肿瘤术后大段骨缺损生物重建的文献并进行综述,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总结各种生物重建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①针对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瘤段骨原位灭活、关节缺损后生物重建和节段骨切除后生物重建方法各有利弊,对适应证不同的患者应选择不同手术方法;②提示生物重建可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提供重要方法。
赵杰[6](2020)在《保留自身关节的保肢术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术式选择与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保肢术已成为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的主流方式。然而使用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肱骨干恶性骨肿瘤仍然存在争议和挑战。本研究旨在提出基于改良的骨强度评分系统选择个性化重建肱骨干恶性骨肿瘤节段性骨缺损的保关节术式策略。同时评估中药治疗转移癌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病人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使用保关节术式治疗的28例肱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岁(8-82岁)。使用骨强度评分系统评估肿瘤骨的强度。根据骨强度评分、病人年龄、肿瘤类型等因素使用四种不同的保关节术式重建瘤段切除后的节段性骨缺损。使用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肢肢体功能。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生物重建组和非生物重建组的骨强度及术后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分别使用VAS评分、KPS评分评估转移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5月(15-66月),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肺转移死亡,其余6例患者(6/7,85.7%)无瘤生存。21例骨转移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8月(9–48月),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带瘤生存,其余16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生物重建组与非生物重建组的平均骨强度评分分别是9.7±1.3和12.9±1.2,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术后平均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分别为26.7±1.4和26.1±1.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58)。非肿瘤学并发症包括1例内固定断裂、1例无菌性松动、1例桡神经损伤。中药治疗的转移癌患者在减轻术后残余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00)。结论:肱骨干原发恶性骨肿瘤,骨强度评分≤10分的患者可选择酒精灭活回植的方式治疗;肱骨干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或转移瘤,骨强度评分≤10分的患者可采用原位微波灭活的方式治疗;肱骨干转移瘤骨皮质不完整,骨强度评分>10分的患者节段性假体更为合适。中药联合止痛药可以减轻转移癌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金渊涵[7](2020)在《骨干骨肉瘤临床特征探讨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骨干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对比骨干骨肉瘤患者和干骺端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归纳骨干骨肉瘤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诊疗的23名骨干骨肉瘤患者进行收集资料与随访,并与同期诊疗的干骺端骨肉瘤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然后再通过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两组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并以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最后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骨干骨肉瘤患者生存状态的预后因素。结果:骨干骨肉瘤的临床特征与干骺端骨肉瘤的有所不同,且骨干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不及干骺端骨肉瘤患者,各项因素中只有性别、病理类型和是否截肢被纳入预后因素。不同临床特征的骨干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差异不明显,只有截肢后的患者生存时间与未截肢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差异(t=-2.525,P=0.020),而与干骺端骨肉瘤患者相比,骨干骨肉瘤患者截肢病例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4,P=0.024),且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较高(χ2=5.382,P=0.020);骨干骨肉瘤患者的5年、3年总生存率均不及干骺端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且无复发生存率也有明显差异(χ2=19.746,P<0.0001);通过多因素预后分析得出,纳入骨干骨肉瘤预后因素有性别(χ2=5.998,P=0.014)、病理类型(χ2=4.442,P=0.034;χ2=4.442,P=0.017)和截肢(χ2=7.605,P=0.006),但需要进一步探讨。结论:骨干骨肉瘤患者于干骺端骨肉瘤患者在临床特点上有所不同,且预后差于干骺端骨肉瘤患者,而预后因素需要扩大样本数量来分析。
刘涛[8](2020)在《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治疗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 Ⅲ型骨肉瘤的短期临床研究,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均在我院行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为骨肉瘤的儿童。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1-2个周期(化疗方案: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大剂量甲氨蝶呤;给药方式:经静脉给药全身化疗).新辅助化疗结束后通过复查DR,CT,MRI及核素骨扫描等检查评估化疗敏感性及判断远处转移情况.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共筛选出未发生远处转移、San-Julian Ⅲ型共6例股骨远端普通型骨肉瘤儿童,其中男性2人,女性4人;年龄为7-12岁,平均年龄约为10岁;左侧3例,右侧3例,术前采用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进行下肢功能评分为9-15分,平均得分为13分,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在我院完成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重建术,术中采用膝关节囊外切除方式,术后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伤口 14~20天后拆线,拆线1周后即给予术后的规范化化疗,并对术后患者每3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行患肢体X线片、肺部CT及和核素骨扫描检查、肢体MSTS功能评分、患肢的活动度及下肢长度差异等。结果6例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2.5h、3h、3h、3.2h、3.5h和4h,平均3.2h;术中出血量为600~1200ml,平均出血量为850ml.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根据MSTS评分标准,末次随访下肢功能评分为18~27分,平均23分,根据评分结果患儿肢体功能达到良好标准。末次随访,患肢膝关节屈曲角度90~110度共4人,110~130度共2人,伸直均能达到0度;5例患儿患侧肢体与健侧对比短缩不超过1.5cm,1例患儿患侧肢体与健侧对比短缩约为2cm。5例患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14天拆线,1例患儿术后12天伤口出现浅表皮肤裂开,长约2cm,表面可见少量淡黄色稀薄分泌物,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及时对伤口浅表皮肤裂开处进行消毒、更换无菌敷料,对患肢关节限制活动,局部采用烤灯照射促进愈合。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经过1周左右裂开皮肤顺利愈合、拆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感染、松动断裂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复查影像学检查,对股骨远端进行Enneking分期和San-Julian分型,严格把握本研究中保肢方法适应证,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重建大段骨缺损,术中采用膝关节囊外切除方式为San-Julian Ⅲ型股骨远端骨肉瘤侵犯骨骺的患儿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保肢治疗方法。
沈合毅[9](2020)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效果及预后》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对于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47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生存、假体生存和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复发、肺转移)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7岁70岁;骨肉瘤39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EnnekingⅡA期18例,ⅡB期29例;肿瘤位于股骨远端者35例,胫骨近端者12例。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术后均行46个疗程化疗。结果:随访时间为510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71.29%、58.0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42%、55.49%、50.86%。骨肉瘤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83.08%)高于ⅡB期患者(4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10例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了肿瘤局部复发,其中8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其余2例行截肢术。15例发生肺转移。假体5年生存率为82.33%;3例出现假体感染(1例感染后清创置管冲洗治愈,2例行二期翻修),1例假体松动后翻修,1例假体断裂后翻修。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tumor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21(15,24)分。胫骨近端肿瘤患者伸膝延迟发生率(33.33%)高于股骨远端(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持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生存率,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保肢失败,需通过规范的放化疗、广泛严格的肿瘤切除及适合的康复锻炼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刘青林[10](2020)在《骨盆恶性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后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收集的23例行保肢手术的患者病例,探讨骨盆Ⅰ区—Ⅲ区恶性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后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至2018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收集的23例行保肢手术的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所研究手术方法包括:肿瘤切除+钢板螺钉或椎弓根钉的机械内固定联合取同侧髂骨移植或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重建术、人工半骨盆置换术。使用目前最有效的评价系统MSTS来评价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统计学方法为单样本的T检验(T<0.05)。结果:共23例患者,其中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9岁—78岁,原发肿瘤22例,转移癌1例,其中单纯Ⅰ区13例,涉及Ⅱ区5例,单纯Ⅲ区5例,23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使用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机械失败、深部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23例行保肢手术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者至随访截止时间均在局部肿瘤复发后出现肺转移死亡。23例患者至随访截止,1例病人需要扶双拐行走,余病人均不需要;患者步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多数为跛行,根据MSTS评分表,患者术后功能评分13例单纯Ⅰ区为60.0%—90%,5例涉及Ⅱ区60.0%—73.3%,5例单纯Ⅲ区73.3%—83.3%。23例病人均未失访,至随访截止时间,12例死亡,11例生存,生存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按Kaplan-Meier法计算1年生存率:76.2%,5年生存率均为:42.9%。结论:骨盆Ⅰ区和Ⅲ区恶性骨肿瘤在做到安全边界下广泛切除后行机械内固定联合取自体同侧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重建方法可使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术后疗效;骨盆Ⅱ区恶性骨肿瘤做到在安全边界下切除后选择较稳定的半骨盆假体置换来进行功能重建的术后疗效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移植术重建修复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随访结果 |
2.2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2)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评价及耳穴压豆防治术后化疗呕吐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评价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案 |
2.4 治疗方式的介绍 |
2.5 评价标准 |
2.6 数据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髓内针组资料详情 |
3.2 钢板组资料详情 |
3.3 髓内针组与钢板组的比较 |
3.4 典型病例 |
4.有限元分析 |
4.1 股骨远端CT资料的收集 |
4.2 股骨三维模型的处理 |
4.3 手术模型的建立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5 三维有限元结果 |
讨论 |
1.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的术后功能评价 |
2.术后并发症的评价 |
3.瘤段骨的处理方式 |
4.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
5.有限元分析与“动静结合”理论 |
6.骨强度评分的应用 |
7.本次研究局限性 |
结语 |
第二部分 耳穴压豆防治术后化疗呕吐的临床应用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两组化疗前白细胞比较 |
3.2 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比较 |
3.3 食欲及体倦乏力的比较 |
3.4 两组化疗后白细胞比较 |
3.5 两组追加止吐药的情况 |
3.6 不良反应记录 |
讨论 |
1.化疗药物导致呕吐的机理 |
2.中医对化疗药物导致呕吐的认识 |
3.中医治疗化疗后呕吐的方法 |
4.耳穴压豆的作用机理及耳穴的选择 |
5.耳穴压豆的干预时机 |
6.耳穴压豆在骨肉瘤化疗中的应用情况 |
7.疗效分析 |
8.本次研究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生物重建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治未病”理论指导耳穴压豆治疗顺铂引起呕吐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3)抑制VEGF和Survivin基因的一链双靶siRNA干预骨肉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实验试剂配制 |
2.1.3 细胞计数 |
2.1.4 细胞株和siRNA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流程与方法 |
2.3.1 构建单靶和一链双靶siRNA |
2.3.2 MG-63和Saos-2 细胞的培养 |
2.3.3 MG-63和Saos-2 细胞的转染 |
2.3.4 QRT-PCR检测细胞mRNA表达 |
2.3.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 |
2.3.6 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水平 |
2.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2.3.8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
2.3.9 血管形成试验 |
2.3.10 细胞免疫组化染色 |
2.3.11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焦距显微镜观察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骨肉瘤MG-63和Saos-2 细胞的培养 |
3.2 VEGF siRNA,Survivin 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对 MG-63和Saos-2 细胞VEGF和Survivin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VEGF siRNA,Survivin 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对 MG-63和Saos-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3.4 VEGF siRNA,Survivin 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对 MG-63和Saos-2 细胞迁移的影响 |
3.5 VEGF siRNA,Survivin siRNA和一链双靶siRNA对 MG-63和Saos-2 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 |
3.6 细胞免疫组化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肉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5)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质量评估 |
1.5 数据的提取 |
2 结果Results |
2.1 瘤段骨原位灭活 |
2.1.1 氩氦刀原位灭活术 |
2.1.2 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 |
2.2 关节缺损后生物重建 |
2.2.1 自体灭活骨关节移植 |
2.2.2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 |
2.2.3 保留自体骨关节的方法 |
2.3 节段骨切除后生物重建 |
2.3.1 牵引性骨生长术 |
2.3.2自体灭活骨移植 |
2.3.3同种异体骨移植 |
2.3.4 复合生物重建 |
3 展望Prospects |
(6)保留自身关节的保肢术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术式选择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 |
引言 |
病人与方法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基础资料分析 |
三.术前评估瘤段骨强度 |
四.手术技术 |
1 肱骨肿瘤切除 |
2 节段性重建骨缺损 |
2.1 酒精灭活回植技术 |
2.2 原位微波灭活技术 |
2.3 节段性假体重建 |
2.4 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 |
五.术后管理 |
六.随访及结果评估 |
七.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肿瘤学结果 |
2 手术结果 |
3 并发症及处理 |
4 中药治疗转移癌术后疼痛疗效评价 |
4.1 术后止痛效果评估 |
4.2 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
讨论 |
1 肱骨恶性骨肿瘤 |
1.1 肿瘤类型及分布 |
1.2 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特点 |
2 外科治疗原则 |
2.1 肱骨原发恶性骨肿瘤 |
2.2 肱骨转移性骨肿瘤 |
2.3 改良骨强度评分系统 |
3 重建技术 |
3.1 体外酒精灭活回植术 |
3.2 原位微波热消融技术 |
3.3 节段性肱骨干假体 |
3.4 髓内针或钢板骨水泥内固定术 |
4 中医药治疗骨肿瘤 |
4.1 中医古籍对骨肿瘤的认识 |
4.2 中西医治疗骨癌痛 |
4.3 中医药防治原发恶性骨肿瘤化疗恶心呕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肱骨干恶性骨肿瘤节段性切除重建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骨干骨肉瘤临床特征探讨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骨干骨肉瘤临床特点及重建方式探讨 |
1.概述 |
2.骨干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
3.影像学诊断 |
4.预后情况 |
5.骨干骨肉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
5.1 生物重建 |
5.1.1 自体骨移植 |
5.1.2 异体骨移植 |
5.1.3 自体骨联合异体骨移植 |
5.1.4 其他生物学重建方法 |
5.2 器械重建 |
5.3 复合重建 |
6.总结与展望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诊疗方法 |
4.随访方式 |
5.观察指标 |
5.1 基线资料 |
5.2 病理分型 |
5.3 外科分期 |
5.4 治疗情况 |
5.5 生存时间和生存率 |
5.6 预后因素 |
6.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骨干骨肉瘤临床统计及特征分析 |
2.干骺端骨肉瘤临床统计与比较 |
3.骨干骨肉瘤患者生存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收获情况 |
致谢 |
(9)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效果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 |
1.4 术前化疗 |
1.5 手术 |
1.6 术后 |
1.7 随访及评价指标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生存情况 |
2.2 假体并发症发生及生存情况 |
2.3 肢体功能状况 |
3 讨论 |
3.1 假体生存分析 |
3.2 相关并发症分析 |
3.3 肢体功能指标分析 |
3.4 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骨盆恶性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后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疾病诊断及术前准备 |
1.3 手术方法 |
1.4 术后处理 |
1.5 术后随访及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围手术期状况及近期并发症 |
2.2 肿瘤学结果 |
2.3 功能结果 |
2.4 生存情况 |
3 讨论 |
3.1 手术的原则及适应症 |
3.2 各区肿瘤的切除 |
3.3 各区肿瘤切除后功能重建 |
3.3.1 Ⅰ区的重建 |
3.3.2 Ⅱ区的重建 |
3.3.3 Ⅲ区的重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移植术重建修复的疗效[J]. 高长城,杜小平. 现代肿瘤医学, 2022(02)
- [2]保留自身关节保肢术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评价及耳穴压豆防治术后化疗呕吐的临床应用[D]. 白文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抑制VEGF和Survivin基因的一链双靶siRNA干预骨肉瘤的研究[D]. 顾军权. 苏州大学, 2021(06)
- [4]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保肢手术中的重建策略[J].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闻嘉,元耀博,李隆卿. 中华骨科杂志, 2020(18)
- [5]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J]. 贺杰,常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03)
- [6]保留自身关节的保肢术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术式选择与临床应用[D]. 赵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骨干骨肉瘤临床特征探讨及预后分析[D]. 金渊涵. 东南大学, 2020(01)
- [8]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D]. 刘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9]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效果及预后[D]. 沈合毅.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10]骨盆恶性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后的疗效评价[D]. 刘青林.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