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素氧膦-钯络合物催化合成二元酮化物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1](2021)在《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胺化反应在合成中是一项决定性工作,因为C-N键这种结构单元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无处不在。通常,构建C-N键的反应是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的。然而,较高的价格,以及这些金属的毒性较大促使人们寻找替代物,尤其是基于非贵金属的催化剂。除铁、锰、钴和镍外,金属铜具有更经济、毒性更小、含量更丰富的优点,利于催化使用。铜催化的胺化反应可用于合成新型的含N杂环化合物,像一些由于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氧化等许多生理活性的生物碱,如吲哚类和咔唑醌类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在人类健康保护和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可再生资源纤维素作为生物基聚合物中最有潜力的原料,其结构主要由平行链的晶体阵列组成,而且具有超分子有序域,表面可被其它官能团(如卤素,氰基,胺基,酯基,羧基等)修饰,因此科研人员可将其用作催化剂载体的功能材料。以经济性和高效性为出发点,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廉价铜粒子不仅能有效地参与各种类型的有机转化(如C-X键的构建、环加成、氧化、还原、光催化降解、电催化等),而且循环使用寿命高,解决了均相催化剂的诸多弊端,实现了生物质材料参与的绿色化学反应。。本文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构建铜粒子催化体系,催化胺化反应合成吲哚类生物碱和咔唑醌类生物碱,实现了含N杂环化合物的高效转化。本文不仅包含对新型非均相负载型铜催化剂的制备表征,还提出了合成吲哚、咔唑醌等生物碱合成路线的机理路径,扩大了底物的应用范围,比较了催化剂的均相反应和异相反应效率。与当今科学界“原子经济性”与“步骤经济性”的主题相一致,提倡绿色化学合成,对于高效的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以粉状微晶纤维素为初始材料,将化合物二苯基氯化膦(Ph2PCl)滴加到纤维素的吡啶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白色固体Cell-OPPh2功能化纤维素,再与无水醋酸铜颗粒进行固载,成功地构建了纤维素铜催化体系。采用XRD,FT-IR,TG,SEM,TEM,XPS和ICP-AES对这种新型的纤维素Cu催化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素已经成功地负载铜粒子,其中铜元素主要是以二价的形式存在,而且相较于Cell-OPPh2裂解温度有所上升,可达到245℃;最后,分析样品ICP-MS计算并得出纤维素型铜催化剂的铜元素含量4.76%。同时考察了在此催化剂的参与下,一些经典的铜催化胺化反应(Chan-lam反应,Ullmann反应)的反应效率,以及催化剂的使用活性。首先,对其中的Cu/Cell-OPPh2催化剂在Chan-Lam偶联反应中进行了试验,不仅收率高(96%),而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了八次,其催化活性受到的影响较小,证明其稳定性较好。同时,Ullmann偶联反应也以93%的优异收率得到产物1-苯基咪唑,可循环使用六个周期。2.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合成吲哚类生物碱。本文以芳香硼酸和烯胺为原料,通过纤维素型铜催化试验分子间串联Chan-Lam偶联反应与分子内脱氢C-C偶联反应,以“一锅”的方法实现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采用(Z)-3-苯基-3-氨基丙烯酸乙酯作为底物,通过和苯硼酸进行一系列条件控制变量,确定了该方法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在100℃的DMF中,在纤维素铜催化剂/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存在下,以肉豆蔻酸为添加剂,KMnO4为氧化剂,KHCO3为碱,先进行初始的Chan-Lam芳基化反应24 h,得到酯(Z)-3-芳基氨基丙烯酸酯中间体。这些芳基化的中间体并不需要提纯出来,而可以在130℃的混合溶剂(DMF/DMSO=2:1)中继续反应进行分子内氧化交叉脱氢偶联过程,得到C3官能化的多取代吲哚衍生物,实现“一锅法”。通过对催化剂活性和普适性的考察,Cell-OPPh2-Cu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个周期,并成功以40%~60%的产率实现了 25种多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该法具有方法新颖、创新性强、区域选择性高、催化剂可循环再用等特点,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在有机合成和生物材料的研究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合成咔唑醌类生物碱。本文通过纤维素型铜催化苯并咔唑二酮底物的C-N键形成,开发了一种新的一锅法,用于多种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整个过程是铜催化的分子内氧化胺化过程,在绿色氧化剂O2的条件下,有助于反应的发生,无疑为该方法增加了亮点。同时,本文将纤维素型Cu催化剂与传统均相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及对比,可使反应的产率提升至74%。最后在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底物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拥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共合成32种咔唑醌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93%,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医药特性,并可用于新药骨架的合成研究。
叶杨[2](2020)在《过渡金属催化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亲电试剂的偶联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了镍促进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不饱和烯烃的Michael加成反应、铁催化三级烷基草酸酯与卤代烯烃的乙烯基化反应以及镍促进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二苯基硅烷的氢化、氘化反应三部分研究。具体描述如下:第一章,研究发展了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不饱和烯烃的自由基Michael加成反应。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锌介导下,还原易制备的三级醇衍生的草酸二烷基酯生成三级烷基自由基,实现了一种高效的C–O键断裂新方法。且以氯化镁为不可或缺的添加剂,镍作为促进剂,使用活泼烯烃捕获三级烷基自由基生成烷基化的全碳季碳中心。第二章,采用还原偶联策略,通过铁催化2-卤代烯基芳烃与三级烷基草酸甲酯反应,开发了构建乙烯基化全碳季碳中心的新方法。该反应显示出极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适应性,可以通过串联自由基环化和乙烯基化合成复杂的双环和螺旋结构化合物。根据初步的机理研究推测,乙烯基溴/铁络合物对烯烃的活化及卤原子离去至关重要。三级烷基自由基与烯烃的环加成可能经历了自由基加成/碳-铁键形成的协同过程。第三章,开发了一种在锌介导下还原易制备的三级烷基草酸酯的脱氧氢化反应。该反应条件较温和,对多种三级烷基草酸酯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此外,我们成功地将该氢化反应应用于雌酚酮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中,并研究了使用氘代二苯基硅烷和重水作为同位素源,高效选择性地将邻位羰基活化的三级C(sp3)–O氘代化。
莫双铭[3](2020)在《基于手性金属Salen配体MOF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金属Salen配体,并以此为基本连接单元与金属离子或金属簇进行自组装,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方法:1.配体的合成与表征以廉价易得的4-羟基-3-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Duff反应,亚胺缩合,金属配位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具有羧基的手性Ni(II)-Salen配合物。以5-溴-2-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Suzuki-Miyaura反应,亚胺缩合,金属配位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吡啶型的手性Cu(II)-Salen配合物。所得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分别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等表征。2.MOFs的合成与表征分别以新型手性Ni(II)-Salen和Cu(II)-Salen为配体与金属离子溶剂热反应,通过对金属离子、反应温度、溶剂类别、混和溶剂比例、pH值等条件筛选,制备MOFs。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低温氮气吸脱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TGA)等对MOFs的结构进行表征。3.MOFs的性能研究MOF 1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的扩环反应、末端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反应。MOF 2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苄醇的选择性氧化,并测试MOF 2对CO2和N2的吸附性能。产物结构分别经1H NMR、13C NMR等表征。结果:1.合成了手性Ni(II)-Salen配体,该配体与金属离子Zn2+自组装得到二重互穿的3D结构MOF 1,其热稳定达到400°C。2.合成了吡啶型手性Cu(II)-Salen配体,该配体与4,4’-联苯二甲酸组成混合配体,再与Zn2+溶剂热自组装得到二重互穿的3D结构MOF 2,其热稳定达到350°C。3.MOF 1能够在1atm,50°C的温和条件下催化环氧化物与CO2转化为环碳酸酯,最高产率为97%,催化剂循环五次,活性几乎不变。4.MOF 1能够在水相催化末端烯烃的选择性氧化成醛,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最高产率可达96%。5.MOF 2的BET比表面积为752 m2/g,常温1 atm下对CO2和N2的吸附量分别为3.47 mmol/g和0.57 mmol/g。6.MOF 2在水相中催化苄醇的选择性氧化,以TEMPO为添加剂,最高产率可达99%,催化剂循环五次,催化剂几乎无活性损失。结论:分别基于Ni(II)-Salen和Cu(II)-Salen配体构筑的晶体材料MOF 1和MOF 2,具有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等特点。MOF 1高效催化环氧化物与CO2的扩环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以及水相中过氧化氢选择性氧化末端烯烃;MOF 2水相中高效催化苄醇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可多次循环使用,活性基本不变。本文基于金属Salen配体MOFs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为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种可能。
李雪[4](2019)在《基于钯纤维素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有机功能分子的核心骨架结构,并且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因此,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在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医药化学和材料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使其在人工合成方面依然存在着操作繁杂、条件苛刻和产率低等弊端,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的合成策略用以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本论文重点研究碳-氢官能化参与的钯催化多芳基化串联反应,不仅成功开发出合成喹诺酮稠合异喹啉、苯并咔唑醌、菲并咪唑稠合喹啉和苯并咪唑稠合菲啶一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使用钯催化碳—氢官能化的方法不仅简化了反应步骤,提高了反应效率,也拓展了底物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原子和步骤经济性。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克服钯催化剂价格昂贵和不易回收等弊端,可以使其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纤维素作为广泛存在的天然高分子,具有无毒无害,价格便宜,绿色环保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材料、医药等热门的研究中。因此,本论文又将钯催化剂固载于纤维素上,合成了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素基催化剂材料,进而催化碳—氢官能化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生物碱,实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底物2-苯基喹诺酮和炔基溴为反应底物,基于钯催化碳-氢键芳基化与N-芳基化偶联反应.“一锅两步法”合成喹诺酮稠合异喹啉类物质。经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得到的优化实验条件如下:先以特戊醇为溶剂,两当量K3PO4作为碱,在110℃下反应24小时生成中间产物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5 mol%PdCl2催化剂、两当量K2CO3和0.5毫升DMF,并将反应温度提升到160℃反应6小时,即可获得目标产物,产率可达80%。在此标准反应条件下,论文又探究了反应的普适性和局限性,合成得到了 29种多取代的喹诺酮稠合异喹啉类衍生物,并且都能获得良好的收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反应历程:首先碱作用于喹诺酮,使喹诺酮中的仲胺失去质子,然后与底物炔基溴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零价钯与中间产物进行氧化加成反应生成络合物,络合物在碱的作用下生成七元钯环。最后,七元钯环化合物进行还原消除形成目标产物。该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区域选择性高和收率较高等特点,在有机合成研究领域及药物合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也为合成新药物以及新材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2)论文开展2-氨基萘醌和邻二溴苯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串联反应生成苯并咔唑醌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来实现“一锅法”多芳基化的反应过程。优化的反应条件是以PdCl2(10 mol%)为催化剂、Xphos(20 mol%)为配体、K2CO3为碱(3.0当量)、DMF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160℃条件下反应72小时,即可获得目标产物苯并咔唑醌类物质,产率可达到81%。在此标准反应条件下,论文对底物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研究,证实多种结构的邻二溴苯类化合物都能发生该反应。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反应在Pd(0)作用下经过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和分子内碳-氢键芳基化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这种Pd催化的串联双芳基化反应在药物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新型杂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的共轭长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本论文利用钯催化碳-氢键活化,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2-苯乙烯基菲并咪唑类化合物和碘苯为原料,通过Heck芳基化和氧化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菲并咪唑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该过程的标准反应条件:催化剂Pd(OAc)2(10 mol%)、Xphos(20 mol%)、碱K2CO3(3.0当量)、溶剂DMF,反应温度为160℃反应72小时,即可获得目标产物,产率可达到91%,并且各种官能团取代的2-苯乙烯基菲并咪唑和碘苯化合物均能发生反应且产率良好,说明此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应性,然后,论文又对所有产物进行荧光性质的研究,发现产物具有较优异的光学特性。最后,论文通过深入地研究反应历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在二价钯催化下,使反应物先进行Heck反应,再经过氧化胺化生成C-N键合成了菲并咪唑稠和喹啉类杂环化合物,将多种不同碳—氢键的多芳基化反应耦合为串联反应,为合成新型有机荧光材料提供更有效和快速的新途径。(4)为了克服钯催化剂价格昂贵、难以回收等缺点,以简单易得,可再生的纤维素为原料,将其改性后与钯负载合成钯@纤维素催化剂材料。再以2-苯基苯并咪唑和碘苯为反应底物,基于钯催化碳-氢键官能化/分子内胺化反应过程,“一锅法”串联反应合成苯并咪唑稠合菲啶类化合物。首先,探究该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15 mol%Cell-OPPh2-Pd0催化剂,3.0当量的碱,DMF为溶剂,在160℃下反应72小时,反应收率可达74%。获得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本论文对该反应的普适性和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合成了—系列结构不同的苯并咪唑稠合菲啶类衍生物,实验结果显示该反应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最后,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反应历程:在Pd的催化作用下,苯并咪唑类物质与卤代芳烃进行氧化加成反应过程,之后经过还原消除生成中间体,再经过碳-氢键活化生成C-N键,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过程具有简单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为过渡金属催化合成含氮杂环生物碱提供了新方法。
牛士杰[5](2019)在《铜催化自由基环化反应生成喹啉衍生物的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自由基化学逐步摆脱了“高活难控”的歧视,其独特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为解决一些难题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近年来,随着合成天然大分子、药物分子和新型有机材料等领域崛起,自由基反应因其操作方便、环境友好、高效经济等优点,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兴趣,同时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进展。本论文以药物分子meloscine的骨架结构为目标,提出了一个铜催化α-溴代物与酰胺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合成具有meloscine的三元环骨架结构的喹啉衍生物的新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个方面:(1)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并对原料和产物合成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2)系统的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催化剂的种类、碱的种类、配体的种类、溶剂、反应温度及时间、添加剂种类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N-(2-乙炔基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0.2 mmol),α-溴代丙烯基酯(酮)类化合物(1.5 equiv),Cu(CH3CN)4PF6(10 mol%),L1(10 mol%),碳酸钾(1.1 equiv),三氟甲苯(3.0 mL),氩气保护,110oC,反应12h,分离产率为80%。(3)考察了α-溴代物与酰胺在各种官能团取代时的反应情况。发现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均有良好的收率,分离收率可达38%-89%,空间体积较大的取代基的收率低于空间体积小的取代基的收率,说明空间位阻对该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该反应不适用于末端炔烃。反应共得到19个产物,所有产物的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GC-MS表征验证。(4)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自由基捕获等控制实验的结果及借鉴已报的相关文献,推测该反应是由碳自由基启动的串联环化反应,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α-溴代丙烯基酯在一价铜作用下脱溴产生自由基,进而进攻N-(2-乙炔基苯基)苯磺酰胺上的炔基,再经5-exo-trig关环,最后在氨基的亲核进攻下形成最终产物。
卜梅杰[6](2019)在《基于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节能、环保、安全的化学过程是现代绿色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反应的研究迅速发展,该领域已经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了初具实际用途的合成利器。通过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化合物能在温和条件下经由单电子转移,高效地形成反应活性较高的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本论文旨在设计更加清洁、环保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反应的路线,优先使用绿色溶剂,减少过程中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及产生,建立更加简单、实用、可持续发展的催化体系来实现更高效、更有价值的转化。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有机反应。首先,研究了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烯烃、炔烃有氧条件下的双官能团化反应。通过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产生的自由基,与碳碳不饱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形成的新的碳中心自由基被氧气氧化形成羰基,得到α-位官能团化的羰基化合物。基于此机理,设计了芳基重氮盐作为芳基自由基前体,与芳基乙烯在氧气中的反应。反应顺利进行,生成了二芳基乙酮结构的产物,产率高达90%。进一步通过二芳基磷氧被单电子氧化生成磷中心自由基,与炔烃和氧气反应,得到了β-羰基磷氧化物作为产物,反应仅需0.5 mol%廉价有机染料罗丹明B作为可见光催化剂,得到了 64%-94%的产率。其次,研究了以廉价、稳定的含氟试剂进行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三氟甲基化和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三氟甲磺酰氯能够作为三氟甲基化试剂,通过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被单电子还原形成三氟甲基自由基。研究发现,该方法产生的三氟甲基自由基能够与丙炔酸芳基酯反应,经由三氟甲基化-成环-酯基迁移的过程,得到三氟甲基取代的香豆素衍生物。克级反应中,产率仍能达到72%,证明了该反应实际应用的潜力。进一步开发了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参与的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三苯基膦与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无水乙腈中反应,生成三氟甲硫氯。在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下,三氟甲硫氯被单电子还原生成三氟甲硫自由基,与吲哚类化合物反应,生成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吲哚类产物。该方法以有机染料曙红Y为可见光催化剂,室温下反应即可得到高达93%的产率。最后,研究了以水为反应介质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反应。使用商品化的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可见光催化剂曙红B加入水中,以芳胺为原料在此体系中进行了一系列芳基化反应的研究。芳胺亚硝化原位生成芳基重氮阳离子,它被单电子还原生成芳基自由基,再分别与芳杂环和乙酸烯醇酯反应,得到相应的芳基化产物。邻氨基联苯与炔烃的[4+2]苯环化反应也能在此体系中顺利进行。这些反应均能在2-3 h内进行完全。进一步设计并合成了连有铱络合物可见光催化剂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形成的胶束既是反应的可见光催化剂,又能够提供反应发生的环境。以烯烃和乙酸烯醇酯的磺酰化反应验证了该催化剂的性能。反应后,该贵金属催化剂能通过简单的萃取过程得到回收,并能循环使用,所进行的磺酰化反应取得了 67%-90%的产率,平均每轮反应仅需1500 ppm的铱催化剂。本论文研究了有氧条件下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烯烃、炔烃的氧化官能团化反应,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三氟甲基化与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以及水介质中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为建立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黄玉冰[7](2018)在《铜体系中N-对甲苯磺酰腙的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简便的反应条件及反应步骤,使用简单、廉价和易得的反应原料,发展分子骨架高效构建的新方法是有机合成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如何实现反应中转化率、选择性及合成步骤的精准控制是对有机合成化学提出的更高要求。铜盐作为一种常用的催化剂,不仅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低毒性等优点,而且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展现出独特的化学选择性和反应性。与此同时,N-对甲苯磺酰腙是一类易于合成、用途多样的反应底物,也是安全稳定的重氮化合物前体。因此,在铜反应体系中发展基于N-对甲苯磺酰腙的多样性转化反应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本论文中,我们以N-对甲苯磺酰腙或炔烃为底物通过铜反应体系发展了包括环化反应、交叉偶联反应、双官能化反应以多组分环化反应等多种具有高选择性和步骤经济性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并成功实现了多种分子骨架的高效构建。课题研究不仅发展了铜催化反应的合成方法学,还丰富了腙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重要,应用前景明确。本论文发展了一系列在铜反应体系下以N-对甲苯磺酰腙或炔烃为研究对象构筑多取代呋喃、芳基腈、含硫季碳以及取代苯并噻唑等功能分子骨架的新方法,涉及包括C-C键、C-N键、C-O键和C-S键等化学键的选择断裂以及新化学键的高效构建。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二章实现了铜媒介下N-对甲苯磺酰腙与β-酮酯的[3+2]氧化环化反应,以中等到高收率高选择性地构建一系列2,3,5-三取代呋喃类衍生物。该方法首次利用N-对甲苯磺酰腙作为C2合成子参与呋喃杂环的合成,其特点包括廉价铜催化剂的使用,简单易得的原材料,高区域选择性以及简单方便的操作。第三章使用硫氰酸盐作为氰基源,实现了铜催化N-对甲苯磺酰腙的氰化反应,并高产率的合成多种外消旋α-芳基腈产物。该合成方法既新颖又安全,其过程使用廉价的铜催化剂、环保型氧气、简单易得的原料、简单的操作条件以及从低毒硫氰酸盐中再生“CN”来源,为含α-芳基腈骨架分子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安全的方案。第四章实现了铜催化N-对甲苯磺酰腙与硫氰酸酯的氰硫化反应构建含硫季碳中心。该反应经历了铜卡宾物种促进S-CN键断裂以及C-CN/C-S键重构过程,在单个碳原子中心引入硫醚和氰基,高产率高选择性合成多种α-硫醚取代烷基腈类产物。第五章实现了铜体系下以邻碘苯胺衍生物、元素硫和N-对甲苯磺酰腙为底物的[3+1+1]类环化反应,高选择性构建不同类型的2-取代苯并噻唑产物。在该转化中,通过反应体系的改变,N-对甲苯磺酰腙上不同的碳原子可被选择性地用作成键位点以实现多种碳-杂原子键的形成。第六章实现了铜催化体系下的多组分串联环化反应,以邻卤苯胺衍生物、元素硫和末端炔烃作为反应原料可调控地组装多种苯并噻唑衍生物。该方法中,C≡C三键被用作C1合成子,在不同反应体系中,C≡C三键上不同的碳原子可调控地用于C=N和C-S键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氘标记实验证明水是产物亚甲基中氢原子的来源。
王寰,韩冲,孙彬彬,傅斌[8](2013)在《钯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钯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催化、精细化工等方面。文章通过对钯金属性质及钯配合物的简要总结,阐述了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偶联反应、脱卤反应、聚合反应、羰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及加氢反应等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开发新型钯配合物催化剂并应用于新的化学反应中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刘建川[9](2010)在《天然樟脑衍生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樟脑及其衍生物均为重要的手性物质,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医药、日化及轻工等行业之中。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化学最为前沿和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利用手性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在不对称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天然樟脑是具有光学活性的天然产物,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以它为手性源的不对称反应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因此研究它们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从天然D-樟脑为原料,经过磺化,氯化,缩合,还原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手性配体(化合物96)。首先由天然樟脑与浓硫酸在乙酸酐中进行磺化反应,由于该反应中产物的生成是一个自然结晶的过程,因此研究影响其结晶效果的因素对提高反应收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加料方式和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先用醋酸酐将樟脑溶解再缓慢滴入浓硫酸进行磺化的加料方式和樟脑与硫酸的摩尔比为1.0 :1.2的最佳投料比,使反应收率由文献中的46.6%提高到了68.3%,并且所得樟脑磺酸还具有不粘稠,易处理等优点。然后,再由樟脑磺酸与二氯亚砜在三氯甲烷中进行氯化反应,生成了樟脑磺酰氯,本步过程中采用SOCl2代替惯用的PCl5作为氯化剂,因为PCl5在制备该化合物时,反应很剧烈,须在0℃或以下进行。而且后处理较为麻烦,常局部过热,将酰氯水解及放出有毒气体,用SOCl2则可克服这些缺点。并且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投料比。再由樟脑磺酰氯与手性氨基醇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种酰胺(化合物95),并确定其最佳反应摩尔比。然后将其产物还原成一种新型的手性配体(化合物96),选用了反应性能比较温和的NaBH4,且确定了其最佳的投量。当投料比n(反应物):n(NaBH4)=2时,反应产率可达70.6%。在成功合成手性配体(化合物96)后,对其在将硫醚氧化成手性亚砜的对映选择性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65.2%的化学产率和35.2 %ee的对映选择性,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催化活性和不太理想的不对称诱导作用。在天然存在的手性源中, L-氨基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其中L-谷氨酸应用较广,由L-谷氨酸加热脱水可制得L-焦谷氨酸。L-焦谷氨酸不仅是价廉易得的手性原料,而且具有五元含氮杂环和双活性基团的结构特征。利用L-焦谷氨酸作为手性源广泛应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的和非天然的手性物质的合成,例如手性医药的合成,农药的产品开发等,它在不对称合成上的潜力将不断被开发出来。我们对焦谷氨酸衍生的手性配体(化合物103,104)也进行了尝试性合成,成功的合成了化合物99,而在后面的反应中,由于屡次尝试合成格氏试剂失败,所以最终未能得到目标产物。
吴春,李健,聂芊[10](2001)在《用正交试验选择有机锡烷偶联反应的最佳催化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纤维素氧膦 -钯催化的有机锡烷与有机卤化物偶联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
二、纤维素氧膦-钯络合物催化合成二元酮化物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素氧膦-钯络合物催化合成二元酮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铜催化胺化反应的介绍和发展趋势 |
1.1.1 铜催化Chan-Lam胺化反应 |
1.1.2 铜催化氧化胺化反应 |
1.1.3 铜催化Ullimann胺化反应 |
1.1.4 铜催化胺化反应合成咔唑和吲哚类生物碱 |
1.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Cu的催化应用 |
1.2.1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铜催化构建C-N键 |
1.2.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铜催化的其他反应类型 |
1.3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2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分析仪器 |
2.2.2 主要化学试剂 |
2.2.3 功能化纤维素负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2.2.4 纤维素型铜催化C-N键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素型铜催化剂的表征 |
2.3.2 纤维素型Cu催化偶联反应 |
2.3.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合成吲哚类生物碱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分析仪器 |
3.2.2 主要化学试剂 |
3.3 反应底物的制备 |
3.3.1 苯甲酰乙酸乙酯类底物的合成方法 |
3.3.2 烯胺类底物的合成方法 |
3.4 模板反应中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3.4.1 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3.4.2 结构表征与解析 |
3.5 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3.6 催化剂活性及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
3.6.1 芳香硼酸的适用范围 |
3.6.2 芳香烯胺底物适用范围 |
3.7 反应机理探讨 |
3.8 物质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质 |
3.9 本章小结 |
4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合成咔唑醌类生物碱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分析仪器 |
4.2.2 主要化学试剂 |
4.3 反应底物的制备及表征 |
4.3.1 2-氨基萘醌类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 |
4.3.2 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的制备 |
4.3.3 其他萘醌底物的制备 |
4.4 模板反应中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4.4.1 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4.4.2 结构表征与解析 |
4.5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
4.6 催化剂活性及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
4.7 反应机理探讨 |
4.8 咔唑醌类生物碱的结构表征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过渡金属催化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亲电试剂的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镍促进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不饱和烯烃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背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研究挑战与设想 |
2.3.2 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不饱和烯烃Michael加成反应的条件优化 |
2.3.3 底物拓展 |
2.3.4 机理研究 |
2.4 研究创新与小结 |
2.5 实验与数据 |
2.5.1 仪器与试剂 |
2.5.2 三级烷基草酸酯的合成 |
2.5.3 三级烷基草酸酯Michael加成反应 |
第三章 铁催化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乙烯基卤化物的烯基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背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研究挑战与设想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3 反应底物适应性考察 |
3.3.4 自由基环化烯基化反应 |
3.3.5 反应机理研究 |
3.4 研究创新与小结 |
3.5 实验与数据 |
3.5.1 试剂与仪器 |
3.5.2 三级烷基草酸酯的合成 |
3.5.3 乙烯基卤化物的合成 |
3.5.4 三级烷基草酸酯乙烯基化反应 |
第四章 镍促进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二苯基硅烷的氢/氘化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挑战与设想 |
4.3.2 反应条件优化 |
4.3.3 反应底物适应性考察 |
4.3.4 反应机理研究 |
4.4 研究创新与小结 |
4.5 实验与数据 |
4.5.1 试剂与仪器 |
4.5.2 三级烷基草酸酯的合成 |
4.5.3 Ph_2SiD_2和PBI-d的制备 |
4.5.4 三级烷基草酸酯氢化反应 |
4.5.5 雌酚酮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
4.5.6 三级烷基草酸酯氘化反应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部分代表性化合物核磁图 |
(3)基于手性金属Salen配体MOF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本文使用的配体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第一部分) |
2.1 Ni(Ⅱ)-Salen配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 基于Ni(Ⅱ)-Salen配体MOF1 的合成与表征 |
2.3 MOF1催化环氧化物与CO_2的环加成反应 |
2.4 MOF1催化烯烃的选择性氧化 |
3 结果(第二部分) |
3.1 Cu(Ⅱ)-Salen配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 基于Cu(Ⅱ)-Salen配体MOF2 的合成与表征 |
3.3 MOF2催化伯醇的选择性氧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合物核磁图谱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钯纤维素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钯催化经典交叉偶联反应发展态势 |
1.1.1 Heck偶联反应 |
1.1.2 Suzuki偶联反应 |
1.1.3 Stille偶联反应 |
1.1.4 Sonogashira反应 |
1.1.5 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 |
1.1.6 Negishi偶联反应 |
1.2 钯催化C-H键活化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 |
1.3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
1.3.1 纤维素及其功能化纤维素 |
1.3.2 功能化纤维素负载钯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2 钯催化喹诺酮稠合异喹琳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分析仪器 |
2.2.2 主要化学试剂 |
2.2.3 喹诺酮稠合异喹啉的合成方法 |
2.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3.1 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 |
2.3.2 炔基溴的制备 |
2.3.3 反应中间产物的制备 |
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1 中间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2 最终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 反应普适性研究 |
2.6 反应机理探讨 |
2.7 物质的结构表征 |
2.8 本章小结 |
3 钯催化苯并咔唑醌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分析仪器 |
3.2.2 主要化学试剂 |
3.2.3 苯并咔唑醌类的合成方法 |
3.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3.1 2-氨基萘醌类衍生物的制备 |
3.3.2 邻二溴苯类衍生物的制备 |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5 反应普适性研究 |
3.6 反应机理探讨 |
3.7 物质的结构表征 |
3.8 本章小结 |
4 钯催化菲并咪唑稠合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分析仪器 |
4.2.2 主要化学试剂 |
4.2.3 菲并咪唑稠合喹啉的合成方法 |
4.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3.1 菲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制备 |
4.3.2 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制备 |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5 反应普适性研究 |
4.6 反应机理探讨 |
4.7 菲并咪唑稠合喹啉类衍生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4.8 物质的结构表征 |
4.9 本章小结 |
5 钯@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胺化反应中的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分析仪器 |
5.2.2 主要化学试剂 |
5.2.3 功能化纤维素负载钯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5.2.4 苯并咪唑稠合菲啶的合成方法 |
5.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5.3.1 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制备 |
5.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5 反应普适性研究 |
5.6 反应机理探讨 |
5.7 物质的结构表征 |
5.8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铜催化自由基环化反应生成喹啉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合成中的自由基 |
1.1.1 自由基的定义及产生 |
1.1.2 自由基的种类及性质 |
1.1.3 自由基的历史及发展 |
1.2 炔烃自由基参与的环化反应 |
1.2.1 金属催化的炔烃自由基环化反应 |
1.2.2 光催化的炔烃自由基环化反应 |
1.2.3 其他方式的炔烃自由基环化反应 |
1.3 Α-卤代物参与的环化加成反应 |
1.3.1 金属催化α-卤代物的环化加成反应 |
1.3.2 其他方式催化α-卤代物的环化加成反应 |
1.4 炔烃双官能团化反应 |
1.4.1 金属催化炔烃双官能团化反应 |
1.4.2 其他方式的炔烃双官能团化反应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溴代物参与的自由基环加成反应 |
2.1 研究背景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1 催化剂种类的优化 |
2.2.2 配体种类的优化 |
2.2.3 碱的种类优化 |
2.2.4 反应溶剂的优化 |
2.2.5 反应温度的优化 |
2.2.6 反应时间的优化 |
2.2.7 不同添加剂及量对反应的影响 |
2.3 反应底物范围的研究 |
2.3.1 α-溴代丙烯基酯(酮)类化合物与1a的反应 |
2.3.2 2-苯乙炔酰胺类化合物与2a的反应 |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2.4.1 机理设计实验及其分析 |
2.4.2 反应机理的提出 |
2.4.3 可能反应机理的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操作过程 |
3.2.1 α-溴代丙烯基酯(酮)类化合物和1a的反应 |
3.2.2 N-(2-乙炔基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和2a的反应 |
3.3 部分原料的合成 |
3.3.1 原料1a的合成 |
3.3.2 原料2a的合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6)基于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可见光催化概述 |
1.1.1 可见光与紫外光 |
1.1.2 可见光催化剂 |
1.1.3 可见光催化的机理和分类 |
1.1.4 基于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有机反应 |
1.2 基于碳中心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构建碳碳键 |
1.2.1 芳基化反应 |
1.2.2 三氟甲基化反应 |
1.3 基于杂原子中心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构建碳杂键 |
1.3.1 硫中心自由基参与的反应 |
1.3.2 磷原子中心自由基参与的反应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烯烃、炔烃的氧化官能团化反应 |
2.1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芳基乙烯的氧化芳基化反应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芳基乙炔的氧化磷氧基化反应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三氟甲基化与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
3.1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丙炔酸芳基酯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可见光促进室温下的吲哚3-位的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水介质中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有机反应 |
4.1 水介质中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芳基化反应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新型水相可见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应用 |
4.2.1 引言 |
4.2.2 新型水相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 |
4.2.3 水介质中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磺酰化反应 |
4.2.4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2)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并获得的基金 |
附录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7)铜体系中N-对甲苯磺酰腙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1 与末端炔烃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2 与芳香族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3 与卤化物或有机硼酸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4 与CO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5 构建C-X键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6 其他类型的交叉偶联反应 |
1.3 过渡金属催化‘N-N’结构单元参与的环化反应 |
1.3.1 ‘N-N’单元参与的分子内环化反应 |
1.3.2 ‘N-N’单元参与的分子间环化反应 |
1.4 过渡金属催化‘C’结构单元参与的环化反应 |
1.4.1 多个‘C’单元参与的分子内环化反应 |
1.4.2 单个‘C’结构单元参与的分子间环化反应 |
1.4.3 多个‘C’单元参与的分子间环化反应 |
1.5 过渡金属催化N-对甲苯磺酰腙用作炔烃的转化反应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铜促进腙与β-酮酯的[3+2]氧化环化反应合成2,3,5-三取代呋喃 |
2.1 研究背景 |
2.1.1 多取代呋喃合成的意义及进展 |
2.1.2 设计思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药品与化学试剂 |
2.2.2 产物表征 |
2.2.3 合成2,3,5-三取代呋喃的典型实验操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铜促进2,3,5-三取代呋喃合成反应的条件优化 |
2.3.2 铜促进2,3,5-三取代呋喃合成反应的底物范围 |
2.3.3 反应机理研究 |
2.3.4 可能的机理 |
2.3.5 产物的谱图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催化腙与硫氰酸盐的氰化反应合成α-芳基腈 |
3.1 研究背景 |
3.1.1 a-芳基腈合成的意义 |
3.1.2 硫氰酸盐的研究进展 |
3.1.3 研究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药品与化学试剂 |
3.2.2 产物表征 |
3.2.3 铜催化α-芳基腈合成反应的典型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铜催化α-芳基腈合成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2 铜催化α-芳基腈合成反应的底物范围 |
3.3.3 反应机理研究 |
3.3.4 可能的机理 |
3.3.5 产物的谱图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催化腙与硫氰酸酯的氰硫化反应构建含硫季碳中心 |
4.1 研究背景 |
4.1.1 含硫季碳中心构建的意义及进展 |
4.1.2 研究思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药品与化学试剂 |
4.2.2 产物表征 |
4.2.3 铜催化含硫季碳中心构建反应的典型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铜催化含硫季碳中心构建反应的条件优化 |
4.3.2 铜催化含硫季碳中心构建反应的底物范围 |
4.3.3 副产物腈的形成 |
4.3.4 铜催化含硫季碳中心构建反应的机理研究 |
4.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3.6 产物的谱图数据 |
4.4 单晶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促进邻碘苯胺衍生物、元素硫与腙的三组分反应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 |
5.1 研究背景 |
5.1.1 基于元素硫构建苯并噻唑的意义及进展 |
5.1.2 设计思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药品与化学试剂 |
5.2.2 产物表征 |
5.2.3 铜促进2-取代苯并噻唑构建反应的典型实验操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3a反应的条件优化 |
5.3.2 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3反应的底物范围 |
5.3.3 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4a反应的条件优化 |
5.3.4 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4反应的底物范围 |
5.3.5 铜促进2-取代苯并噻唑构建反应的机理研究 |
5.3.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5.3.7 产物的谱图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催化C≡C三键作为C1合成子组装苯并噻唑骨架 |
6.1 设计思路 |
6.2 实验部分 |
6.2.1 化学药品与化学试剂 |
6.2.2 产物表征 |
6.2.3 铜催化可控组装苯并噻唑骨架反应的典型实验操作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铜催化组装苯并噻唑反应的条件优化 |
6.3.2 铜催化组装苯并噻唑3反应的底物范围 |
6.3.3 铜催化组装苯并噻唑4反应的底物范围 |
6.3.4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
6.3.5 不同邻位取代苯胺参与反应的研究 |
6.3.6 铜催化组装苯并噻唑反应的机理研究 |
6.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
6.3.8 产物的谱图数据 |
6.4 单晶数据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化合物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钯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偶联反应 |
1.1 锡化物与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 |
1.2 Suzuki反应 |
1.3 Stille偶联反应 |
1.4 Kumada反应 |
1.5 Heck反应 |
2 脱卤反应 |
3 聚合反应 |
4 羰基化反应 |
5 氧化反应 |
6 加氢反应 |
7 结 论 |
(9)天然樟脑衍生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手性的意义及不对称合成方法 |
1.2 天然樟脑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
1.3 樟脑衍生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来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合成线路与分析方法 |
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2.2 分析方法 |
2.2.1 薄层层析法 |
2.2.2 红外光谱法 |
2.2.3 核磁共振波谱法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合成步骤与现象 |
3.2.1 樟脑磺酸(化合物47)的合成 |
3.2.2 樟脑磺酰氯(化合物48)的合成 |
3.2.3 化合物95的合成 |
3.2.4 化合物96的合成 |
3.2.5 对硫醚氧化成手性亚砜的反应考察 |
3.2.6 焦谷氨酸衍生的手性配体的合成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谱图分析 |
4.1.1 樟脑磺酸(化合物47)的谱图分析 |
4.1.2 樟脑磺酰氯(化合物48)的谱图分析 |
4.1.3 化合物95的谱图分析 |
4.1.4 化合物96的谱图分析 |
4.1.5 化合物99的谱图分析 |
4.1.6 邻氯苯甲醚的谱图分析 |
4.2 合成工艺分析讨论 |
4.2.1 樟脑磺酸(化合物 47)的合成分析 |
4.2.2 樟脑磺酰氯(化合物48)的合成分析 |
4.2.3 化合物 95 的合成分析 |
4.2.4 化合物 96 的合成分析 |
4.2.5 焦谷氨酸衍生性配体的合成分析 |
4.3 硫醚氧化反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纤维素氧膦-钯络合物催化合成二元酮化物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D]. 陈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过渡金属催化三级烷基草酸酯与亲电试剂的偶联反应研究[D]. 叶杨. 上海大学, 2020
- [3]基于手性金属Salen配体MOF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莫双铭.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基于钯纤维素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D]. 李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铜催化自由基环化反应生成喹啉衍生物的研究[D]. 牛士杰. 湖南大学, 2019(07)
- [6]基于自由基加成机理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有机反应的研究[D]. 卜梅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铜体系中N-对甲苯磺酰腙的反应研究[D]. 黄玉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钯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 王寰,韩冲,孙彬彬,傅斌. 广州化工, 2013(07)
- [9]天然樟脑衍生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D]. 刘建川.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
- [10]用正交试验选择有机锡烷偶联反应的最佳催化条件[J]. 吴春,李健,聂芊. 化学与粘合,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