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论文文献综述)
陈宗才,马凯诗[1](2020)在《西扎作品在地性的技术处理策略》文中指出通过对西扎的实践作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在地性这一概念。基于在地性理念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西扎作品中的在地性的技术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以及基于地方气候条件的技术处理措施,进一步针对这两方面的技术策略进行分析并阐述,最后做出总结与思考。
杜姣丽[2](2019)在《保定历史城区民居建筑保护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改造的进行,城市内民居建筑发展状况及其严峻。近年由于国家政治政策因素,保定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保定市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及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而民居建筑作为占保定市历史城区内建筑比重最大的一种建筑类型,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研究不仅对于建筑史学、城市发展史学以及民俗学等研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对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均有着极高的社会科研价值。所以明确研究目标为对历史城区内的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更新。保护、更新、控制与延续保定市民居建筑的风貌环境特色以符合其地域特征,使得民居建筑可以发扬和传承城市本身的风貌和地域特色。对保定市的民居建筑从整体风貌到建筑环境再到建筑造型上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逐一分析。保护并恢复历史城区整体建筑特色及环境风貌,提取地域性符号,强化地域特征表达。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并运用实地踏堪法、资料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模型构建等方法来探索对保定市历史城区内的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保定市历史城区民居建筑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民居、平房片区以及现代民居。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历史城区内的传统民居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部分传统民居年久失修甚至坍圮,另一部分经过改造另作他用;平房片区建筑质量、交通可达性较差,环境比较脏乱。因此文章重点研究内容是如何在对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改造建筑质量较差的平房片区,协调更新现代民居的地域性特征及整体环境质量,延续保定历史城区整体风貌与文化肌理。在其保护更新的基础上摒弃其缺点,并对其优点继承并发扬。首先对传统民居按建筑质量分类的办法进行分别整治更新,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首先对其建筑质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制定不同保护策略,对建筑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建筑需整治周边环境,规划停车场地,加强法律制度上的管理和建设,实施定期维护工作。增加公交站点,合理布局公交线路,保障重点保护民居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对于建筑质量一般或较差的民居建筑,需保护传统民居整体格局与建筑风貌环境,延续平面布局,转换使用功能,运用建筑细部装饰元素加强修缮管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环境整治。对于平房片区进行整体改造及业态引导。对于现代民居需协调更新民居环境及加强地域特征表达。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保护更新策略并运用到传统民局南大街31号院保护更新,淮军公所平房片区改造更新及力高豪园环境更新和兴华小区地域特征表达上。
张凯悦[3](2018)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颠覆下发生了巨大转变,首当其冲的当属建筑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乡建设走了“弯路”,将城镇化建设引向了误区,逐渐丧失了地域特色,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结果。此时,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深入研究极具本土特色的传统乡村聚落的建筑与环境,探索并挖掘其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并在现有的人居环境建设中保护与传承。梅山文化园是以梅山文化为主题开发建设的乡野公园,属于梅山地区乡村居住环境系统中的公共空间,并且对乡村居住环境系统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梅山文化园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弘扬梅山文化精神,保护和发展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的是保护富有梅山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因此,本文将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分析思路,试图对梅山文化园的建筑与环境做出客观合理分析,并希望在此基础上为后续保护与发展探索出一种适用模式。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界定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建筑类型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对当代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架构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在系统研究与深入理解后对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进行归纳介绍。第三章对梅山文化园的生成环境、建筑与环境建设现状做了类型化的系统分析,运用建筑类型学理论对梅山文化园研究的适用性进行了客观论证,确定了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第四章基于建筑类型学中“原型”思想,提取了梅山地区传统乡村聚落中的原型,分别从聚落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和装饰符号等方面探讨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相对应的原型转换方法。第五章根据对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的定位,结合建筑类型学构建了梅山文化园保护与发展的总体策略。
林磊[4](2017)在《实联水上建筑跨国设计团队的人文冲突与融合》文中研究指明跨国设计团队在不同文化起源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设计工作经营时,会因与所在地域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对冲,处于同一设计联合体内的团队成员因分属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也会产生冲突。本文借由分析实联水上建筑项目,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葡萄牙、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人文传承特性,并对设计联合体内部群体的跨文化冲突背景、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便于总结设计管理中冲突的解决预案的构建,从而有助于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更顺畅地沟通。
林磊[5](2017)在《原型·地域·空间 ——实联水上办公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水上办公楼项目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本文以批判地域主义方法分析西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成长历程,探究西扎的建筑理念和创作手法。以“原型”、“地域”、“空间”三个基准点研究实联水上办公建筑的文化脉络与创作源泉,探究实联水上办公的空间气质与地域精神内涵,从而形成对西扎建筑创作实践全面系统的认识,以更加直观感性的人文视角与论文叙事方式来表达对于西扎建筑作品与建筑理念的独特认知。
倪峰[6](2015)在《阿尔瓦罗·西扎: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牙着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图1)[1]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独具个性的品质以及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洞察而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可。西扎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地,获得过普利兹克奖、欧洲建筑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并在柏林、里斯本、威尼斯、萨尔兹堡等地的多项设计竞赛中胜出。
李龙[7](2013)在《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作品的基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地是建筑重要的要素,不论建造活动在何处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总需要一片区域来承载,但以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视乎并没有将基地看的如此重要。如今,漠视基地的罪恶之花逐渐在全国各地盛开,我们常常看见一处处土地全部被铲平,一棵棵树木被推倒,一处处湖泊被填平,基地之上满是创伤,建造也落为一种粗鲁的暴力手段。我们需要反思这样的行为,建筑师应当尊重基地,应当以基地出发进行建筑设计。本文选择以西扎为例研究建筑与基地的关系,之所以选择西扎是因为西扎的作品关注现代建筑与场所地方性的结合,注重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表现,他总能将基地的独特之处转化为整个设计的神采。在此之前,本文先对“基地”重新解读,给出笔者认为最合适的“基地”的定义。从这一定义出发,理清基地的自然要素与城市要素。以具体的实际案例分析西扎在面对基地的自然要素及城市要素时,采取了哪些基地策略与之相呼应。在这些西扎采取的基地策略中归纳总结出两点独具西扎特色的基地策略。其一在城市环境中,西扎惯于将新建筑的几何控制点选择于老建筑的一角,然后运用他擅长的几何处理手法重建基地之上建筑的秩序;其二在自然环境中,西扎惯于对地形进行“切片”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使他对现场的掌控犹如考古学般精确,他能精准的找到建筑与基地的契合点。文章最后以勒柯布西耶与西扎设计中基地策略的对比以突出西扎以基地为出发点,寻找建筑与基地联系,并最终将基地的独特之处融入建筑之中的设计策略。希望通过对西扎基地策略的学习,能为建筑设计实践及研究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
李蕾[8](2006)在《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自然观、文化观以及城市观的角度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本土意义的现代建筑理论,特别是建构本土理论的现代人文模式,以寻求对现代本土建筑的性质、意义及发展方向的进行根本性阐释,并从哲学大众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本土精神”现代社会学意义及在当代全球语境中的特征。 以文明的本土性这一宏观背景为前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现代本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上篇“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包括第1、2章。第1章“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理差异与地区文明的角度,对本土建筑作为特殊的人类人文景观进行探讨,包括建筑本土性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同类概念之间的辨析,论述由相关学科(建筑地区学、建筑比较学、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存在论)所建立起的本土建筑的立论背景。并进一步对本论文的“本土性”进行时空特征的分析,确立了本土建筑研究的两个视角:建筑单体观与建筑人居观。第2章“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是具有历史回顾性与文献性的一章。历史线索部分在文化生态学的大视野下,综观东西方建筑文明的黎明与发展,注重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建筑缘地性的本土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现象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总结了几点关于传统聚落由建筑单体到聚落群体形成的一般性规律,揭示了本土建筑中所蕴涵的突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构成了现代建筑本土理论的历史蓝本。理论线索部分主要对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主义”与“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思潮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区建筑进行了一体两面的分析与综合,其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在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成为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再阐释的借鉴,第2章为本土建筑框架体系的理论确立正本清源。 中篇“理论体系与设计解析”部分,包括第3、4、5章,即进入本文的论述重点,与理论核心。第3章“本土建筑的自然观”,论述了建筑与自然互动机制的主要方面,后着重分析了适宜技术作为实现建筑本土自然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既而提出了本土建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章“本土建筑的文化观”是本篇的重点。首先在确立本土建筑的基本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的时空运动为主脉,探讨并演绎了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主要针对我国)。继而认为本土建筑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整合是必要而可行的,时空整合的最终维度是现代性。为了拓展现代本土建筑创作多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本章本土建筑的文化美学表述部分,从建筑形式的语言性、艺术性、事件性三个方面,深化了本土建筑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本土性就等同于“乡土论”、“形式论”的谬误,认为现代建筑的本土观念是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人居需求的一种现代创作理念,是今后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人文趋向。本章最后讨论了本土建筑的社会价值重建问题,认为在现代快速城
卢志刚[9](2004)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文中认为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1933年生于葡萄牙波尔图市近郊的马托西纽什(Matosinhos),1949-1955年在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作为合作者,1955-1958年西扎在费尔南多塔欧拉(FernandoTavora)事务所工作,并于1958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开始独立的建筑实践。1982年西扎受到柏林国际住宅展的邀请.从此开始了本土以外的建筑实践,如柏林克罗伊策堡的公寓和荷兰海牙的凡德温尼公园住宅等,这些海外项目,获得了广泛好评并使西扎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其建筑事业也进入了高峰期。这期间,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项目先后设计并实施,如波尔图建筑学院、福尔诺斯教区中心、阿维罗大学图书馆、加利西亚现代艺术中心等。同时西扎还一直积极投身于建筑教育工作,1966-1969年西扎在母校任教,并于1976年担任建筑施工学教授。此外,西扎还先后被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院、宾州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建筑学院聘为访问教授。1992年西扎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关注,也开创了自身建筑事业的新的高峰。
二、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论文提纲范文)
(1)西扎作品在地性的技术处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背景 |
2.1 历史背景 |
2.2 气候条件 |
2.3 建筑大师的影响 |
3 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 |
3.1 白色石灰的选择 |
3.2 混凝土的选择 |
3.3 木材的选择 |
4 基于在地性气候条件的技术处理: |
4.1 防潮与通风 |
4.2 采光与遮阳 |
5 结束语 |
(2)保定历史城区民居建筑保护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2.1.1 历史文化名城 |
2.1.2 城市风貌 |
2.1.3 民居 |
2.1.4 当代民居 |
2.1.5 传统民居 |
2.2 研究层面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建筑符号学理论 |
2.2.3 “旧城整治”理论 |
2.2.4 “再生设计”理论 |
2.3 小结 |
3 保定历史城区内民居建筑现状研究 |
3.1 保定市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文化概况 |
3.1.3 环境概况 |
3.2 保定市历史城区概况 |
3.2.1 历史城区区位概况 |
3.2.2 历史城区整体概况 |
3.2.3 历史城区用地现状及民居建筑分类 |
3.3 历史城区内传统民居现状及问题 |
3.3.1 历史城区内传统民居建筑质量分类 |
3.3.2 传统民居建筑整体布局方式及特色分析 |
3.3.3 传统民居整体环境现状分析 |
3.3.4 传统民居细部构件现状分析 |
3.3.5 传统民居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 |
3.4 历史城区内平房片区现状及问题 |
3.4.1 历史城区内平房片区位置 |
3.4.2 历史城区内平房片区现状情况 |
3.4.3 历史城区内平房片区现状问题总结 |
3.5 历史城区内现代民居现状 |
3.5.1 历史城区内现代民居建筑风貌分类 |
3.5.2 现代民居地域特征及环境现状分析 |
3.5.3 现代民居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 |
3.6 小结 |
4 历史城区内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
4.1 保护与更新原则、必要性及总体策略 |
4.1.1 历史城区民居保护与更新之必要性 |
4.1.2 历史城区民居保护与更新原则 |
4.1.3 保护与更新民居建筑总体策略研究 |
4.2 保存现状较好的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策略 |
4.3 保存现状一般或较差的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策略 |
4.3.1 保护传统民居整体格局与建筑风貌环境 |
4.3.2 延续平面布局,转换使用功能 |
4.3.3 建筑细部装饰元素运用与修缮措施 |
4.3.4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 |
4.3.5 加强环境整治 |
4.3.6 增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
4.4 改造平房片区 |
4.4.1 改造基本要求 |
4.4.2 改造措施 |
4.4.3 业态引导规划 |
4.5 协调更新现代民居 |
4.5.1 现代民居协调更新要求 |
4.5.2 协调更新整体民居环境 |
4.5.3 协调更新现代民居地域特征 |
4.6 完善政策加强全民保护意识 |
4.6.1 完善政策管理与建设 |
4.6.2 加强全民自主保护 |
4.7 小结 |
5 对历史城区内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案例应用 |
5.1 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策略应用以南大街31 号院为例 |
5.1.1 总体概况 |
5.1.2 建筑整体环境优化改造 |
5.1.3 建筑细部保护与更新 |
5.1.4 建筑功能及基础设施优化改造 |
5.2 片区改造应用以淮军公所平房片区改造为例 |
5.2.1 淮军公所片区改造概况 |
5.2.2 淮军公所片区改造策略 |
5.3 现代民居协调更新策略应用 |
5.3.1 力高豪园整体环境协调更新 |
5.4 结语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文化背景 |
1.1.3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梅山 |
1.3.2 建筑与环境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建筑类型学研究现状综述 |
1.4.2 梅山文化园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田野调查法 |
1.5.3 定量分析法 |
1.5.4 定性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类型学理论研究 |
2.1 关于类型学 |
2.1.1 类型学的起源 |
2.1.2 类型学的概念与特点 |
2.1.3 类型学与建筑的关系 |
2.2 建筑类型学发展历程 |
2.2.1 原型类型学 |
2.2.2 范型类型学 |
2.2.3 第三种类型学 |
2.3 当代建筑类型学的架构 |
2.3.1 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 |
2.3.2 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 |
2.3.3 两种建筑类型学的异同 |
2.4 当代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的类型学思考 |
3.1 梅山文化园生成环境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1.3 发展环境 |
3.2 梅山文化园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
3.3 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项目的现实意义 |
3.3.1 生态保护基地 |
3.3.2 文化传播媒介 |
3.3.3 艺术展示中心 |
3.3.4 经济发展动力 |
3.4 梅山文化园类型学应用的适用性研究 |
3.4.1 建筑类型学与梅山文化园在发展基础上的相通性 |
3.4.2 建筑类型学在解决传承与创新问题上的有效性 |
3.4.3 梅山文化园设计中潜在的类型学思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类型学应用研究 |
4.1 类型学的应用过程分析 |
4.1.1 类型分析 |
4.1.2 原型提取 |
4.1.3 原型转换 |
4.2 梅山地区传统建筑类型分析 |
4.2.1 调研情况 |
4.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类型分析 |
4.2.3 建筑空间形态的类型分析 |
4.2.4 建筑材料与装饰符号的类型分析 |
4.3 梅山地区传统建筑的原型提取 |
4.3.1 聚落空间形态原型 |
4.3.2 建筑空间形态原型 |
4.3.3 建筑材料与装饰符号的原型 |
4.4 梅山文化园中的原型转换设计分析 |
4.4.1 聚落空间形态的原型转换 |
4.4.2 建筑空间形态的原型转换分析 |
4.4.3 建筑材料与装饰符号的原型转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梅山文化园保护发展中类型学应用策略构建 |
5.1 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定位 |
5.2 梅山文化园保护与发展中类型学应用原则 |
5.2.1 挖掘与转换并重 |
5.2.2 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 |
5.2.3 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 |
5.3 梅山文化园保护与发展中类型学应用总体策略 |
5.3.1 传统聚落空间的现代演绎 |
5.3.2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优化变异 |
5.3.3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灵活运用 |
5.3.4 景观与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目录 |
致谢 |
(4)实联水上建筑跨国设计团队的人文冲突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澳门、葡萄牙、台湾三者之间的设计渗透与融合 |
2 葡萄牙方面的主创团队 |
3 台湾顾问设计团队与大陆设计团队的合作 |
(5)原型·地域·空间 ——实联水上办公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论文研究目的 |
论文研究意义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实联水上办公建筑项目概述 |
第一节 实联水上建筑简介 |
一 场地分析、前期方案及建造实施历程 |
二 空间布局与总体功能分区 |
三 空间构成要素和设计重点 |
第二节 实联水上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团队 |
一 阿尔瓦罗·西扎的从业历程 |
二 阿尔瓦罗·西扎的创作思想的独到之处 |
三 台湾顾问设计团队与大陆设计团队 |
第三节 研究实联水上建筑的三个基准点:原型、地域、空间 |
一 三个基准点的确立标准 |
二 三个基准点之间的联系 |
第二章 原型:源自现实空间的情感提炼 |
第一节 用情感重塑传承 |
一 人文感知:西扎的原型思维对冲现实空间 |
二 感知重塑:卡洛斯·卡斯塔涅拉对原型的二次解析 |
第二节 项目的人文与情感表征 |
一 早期草图:游吟诗人般的倾诉 |
二 中期草图:语录式的敬意与复写 |
第三节 对原型的数字化解析与空间复原 |
第三章 地域:人文与历史的空间载体 |
第一节 西扎对于地域文化的敬意 |
第二节 澳门、葡萄牙、台湾三地的设计文化渗透与融合 |
第三节 地缘因素导致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 |
一 跨文化设计团队与传统设计团队的比较 |
二 意识形态与团队运作管理的关系 |
三 地域中外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妥协与融合 |
第四节 陆台团队天然的意识融通 |
第四章 空间:基于地域情怀的现实重组 |
第一节 西扎对洪泽和实联基地的阅读 |
一 读过的中国:西扎速写本上的澳门 |
二 对淮安的阅读与预期 |
三 卡洛斯和西扎在空间认知的一致性 |
四 卡洛斯利用界面造型对建筑原型的空间重塑 |
第二节 原型思维跨越地域文化差异在现实空间落地 |
第三节 中方团队对基地的解读与实施计划 |
第四节 台湾新本土主义与西扎乡土主义的共鸣 |
总结 |
第一节 实联建筑“原型”的场地适应启示 |
第二节 实联建筑“地域”精神的显现与演变 |
第三节 实联建筑“空间”的生成序列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阿尔瓦罗·西扎: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论文提纲范文)
成长经历 |
设计哲学 |
极简的建筑 |
地域的建筑 |
弱质的建筑 |
感知的建筑 |
经典作品评析 |
波·诺瓦茶室餐厅 |
(7)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作品的基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原因与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选题难点与创新点 |
1.6.1 选题的难点 |
1.6.2 选题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图 |
1.8 本章小结 |
2 西扎对待基地的态度与策略 |
2.1 基地的要素 |
2.1.1 基地的自然要素 |
2.1.2 基地的城市要素 |
2.2 西扎对待基地的态度 |
2.3 实例说明西扎在设计中对基地的关注 |
2.3.1 与场所环境的对话——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
2.3.2 街区基本尺度的限定——荷兰海牙带有商店的住宅 |
2.3.3 已有城市肌理的延伸——Manzana del Revellin 文化中心 |
2.3.4 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呼应——葡萄牙博阿·诺瓦餐厅 |
2.4 本章小结 |
3 西扎独具特色的基地策略 |
3.1 几何控制点的选择——建筑一角 |
3.1.1 Carios ramos pavrion 展览馆 |
3.1.2 波尔图建筑学院 |
3.1.3 平托·素托银行 |
3.1.4 Maison Van middelem-Dupont 艺术画廊 |
3.1.5 Canave zes 圣玛利亚教堂 |
3.2 地形“切片式”处理以确定建筑布局 |
3.2.1 Serralves 当代艺术博物 |
3.2.2 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 |
3.3 本章小结 |
4 西扎与勒柯布西耶的基地策略比较 |
4.1 勒柯布西耶对西扎的影响 |
4.2 西扎与勒柯布西耶基地策略的比较 |
4.2.1 草图的比较 |
4.2.2 单体建筑的比较 |
4.2.3 群体建筑的比较 |
4.3 西扎与勒柯布西耶比较的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启示 |
5.1 总结 |
5.2 启示 |
5.2.1 对建筑实践的启示 |
5.2.2 对建筑教育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2 研究的基本语境与范畴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6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
上篇 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 |
第1章 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与学科维度 |
1.1 概念辨析 |
1.1.1 “本土”的基本概念辨析 |
1.1.1.1 地点 |
1.1.1.2 场所 |
1.1.1.3 本土 |
1.1.2 本土建筑的现代再阐释 |
1.1.2.1 时空维度 |
1.1.2.2 人居内涵 |
1.1.2.3 动态发展 |
1.1.2.4 文化多样 |
1.1.2.5 程度各异 |
1.1.3 本文本土建筑的遴选标准 |
1.1.4 本土、地区、地域、地方 |
1.1.4.1 相异点 |
1.1.4.2 相同点 |
1.2 现代本土建筑内涵的学科维度 |
1.2.1 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
1.2.1.1 地理差异与区域文明 |
1.2.1.2 地图中的城市与建筑 |
1.2.2 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
1.2.2.1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 |
1.2.2.2 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 |
1.2.2.3 新区域地理学:环境结构与地域体 |
1.2.2.4 时间地理学 |
1.2.3 人居环境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
1.2.3.1 聚落.聚居.人居环境 |
1.2.3.2 现象学与存在论 |
1.3 现代本土建筑研究的立论基础 |
1.3.1 比较的方法 |
1.3.2 时间的比较:古代、工业与后工业文明 |
1.3.3 空间的比较:混杂、矛盾中的全球、本土 |
1.3.4 时空的一体:关联、断裂中的现代、本土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历史轨迹与理论线索 |
2.1 本土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 |
2.1.1 聚落的起源 |
2.1.1.1 聚落 |
2.1.1.2 聚落形成 |
2.1.2 建筑与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2.1.2.1 古埃及建筑与永久纪念城市 |
2.1.2.2 冲积盆地的苏美尔文明 |
2.1.2.3 古代印度建筑:谟亨约-达罗古城 |
2.1.2.4 片段、雕刻与石头的光影 |
2.1.2.5 罗马城与火山灰 |
2.1.2.6 成熟的建筑型制与空间尺度 |
2.1.2.7 米开郎琪罗比例与罗马风 |
2.1.3 关于传统聚落的几个研究点 |
2.1.3.1 地形与聚落总体布局 |
2.1.3.2 聚落内在空间秩序 |
2.1.3.3 表象与符号 |
2.1.3.4 聚落精神 |
2.2 本土建筑发展的理论线索 |
2.2.1 本土理论的倪端:艺术模仿论 |
2.2.1.1 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 |
2.2.1.2 民族主义复兴 |
2.2.1.3 社会改良的乌托邦——匠物交融 |
2.2.2 本土建筑理论的发展:自然有机的建筑 |
2.2.2.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草原神话 |
2.2.2.2 阿尔瓦.阿尔托与地方人情建筑 |
2.2.2.3 勒.柯布西耶与乡土风格纪念化 |
2.2.3 批判的形成:质疑密斯空间 |
2.2.3.1 现代建筑的普适性 |
2.2.3.2 功能主义人文价值的质问 |
2.2.3.3 斯特林与厄斯金 |
2.2.3.4 十人小组 |
2.2.3.5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
2.2.4 本土建筑风格确立:国际风格狂潮之后 |
2.2.4.1 路易斯.芒福德与加州海湾建筑 |
2.2.4.2 地区主义理论的发展 |
2.2.4.3 佐内斯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 |
2.2.4.4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七点主张 |
2.2.4.5 批判地区主义与本土内涵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中篇 体系建构与设计解析 |
第3章 本土建筑的自然观:技术策略与生态机制 |
3.1 建筑与自然 |
3.1.1 自然的摹仿与象征 |
3.1.2 自然的征服与隔离 |
3.1.3 自然的觉醒与回归 |
3.1.3.1 相互关联的危机 |
3.1.3.2 施韦兹与敬畏生命思想 |
3.1.3.3 整体环境伦理思想 |
3.1.4 回归自然的理论进程 |
3.1.4.1 西姆.范.德.莱恩研究所 |
3.1.4.2 约翰.托德与生态设计原则 |
3.1.4.3 盖娅运动与《盖娅住区宪章》 |
3.1.4.4 绿色城市与自然建筑运动 |
3.2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互动体系 |
3.2.1 基地、场地与地形 |
3.2.1.1 因势而治,完善地景 |
3.2.1.2 契入城市,激活地段 |
3.2.2 材料因素 |
3.2.2.1 木材的工艺与装饰 |
3.2.2.2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
3.2.3 气候因素 |
3.2.3.1 生物—气候建筑的理论与探索 |
3.2.3.2 建筑“皮肤”的“呼吸”与透过性 |
3.3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技术机制 |
3.3.1 适宜技术内涵 |
3.3.2 适宜技术特征 |
3.3.2.1 适宜技术的分散性 |
3.3.2.2 适宜技术的分层性 |
3.3.2.3 技术的适宜性 |
3.3.3 适宜技术实现的途径和原则 |
3.3.3.1 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 |
3.3.3.2 适宜技术的实现原则 |
3.3.4 适宜技术的本土内容 |
3.3.4.1 本土技术的适宜化:地方工艺与现代形式 |
3.3.4.2 适宜技术的本土化:现代工艺与地方形式 |
3.3.5 对传统及国外建筑的技术借鉴 |
3.3.5.1 覆土建筑 |
3.3.5.2 现代自维持住宅 |
3.3.6 其他国家本土建筑创作的借鉴 |
3.3.6.1 哈桑.法赛与泥砖技术 |
3.3.6.2 查尔斯.柯里亚与气候调节 |
3.4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原则 |
3.4.1 提倡本土的建构性原则 |
3.4.1.1 建构的适宜技术内涵 |
3.4.1.2 以技术有机体从事建构 |
3.4.2 能源高效利用原则 |
3.4.2.1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
3.4.2.2 高效能立面与生物气候屋顶 |
3.4.2.3 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 |
3.4.3 传统技术革新与新旧技术结合原则 |
3.4.3.1 传统的技术模式 |
3.4.3.2 乡土技术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
3.4.4 高技术建筑的文脉主义原则 |
3.4.4.1 高技术建筑的场地性文脉 |
3.4.4.2 高技术建筑的历史性文脉 |
3.4.4.3 本土建筑的高技术潜力 |
3.4.5 类生命的本土建筑与仿生 |
3.4.5.1 形态有机与基因 |
3.4.5.2 新陈代谢与自调节 |
3.4.5.3 仿生——现代本土建筑的新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本土建筑的文化观:运动特征与美学表述 |
4.1 建筑与文化 |
4.1.1 建筑文化现象 |
4.1.1.1 分异与变迁 |
4.1.1.2 发展与停滞 |
4.1.1.3 整合与认同 |
4.1.2 建筑文化理论 |
4.1.2.1 “科学的文化理论” |
4.1.2.2 文化归因主义 |
4.1.2.3 文化整合论 |
4.1.2.4 文化相对主义 |
4.1.3 建筑文化现代本土消融 |
4.1.3.1 建筑文化的国际趋同 |
4.1.3.2 消费文化的兴起 |
4.2 本土建筑的文化体系构成 |
4.2.1 广义的文化内涵 |
4.2.1.1 “器”—形态表征 |
4.2.1.2 “道”—价值观念 |
4.2.1.3 “道器转化”—物质化的意识 |
4.2.2 文化的体系构成要素 |
4.2.2.1 经济形态 |
4.2.2.2 社会制度 |
4.2.2.3 民族意识与宗教神话 |
4.2.2.4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4.2.2.5 方言体系与风俗习惯 |
4.2.2.6 概念辨析:方言性—民族性—传统性 |
4.3 本土建筑的文化运动特征 |
4.3.1 建筑文化的时间运动 |
4.3.1.1 恒常与变异 |
4.3.1.2 类推与创新 |
4.3.1.3 “视阈融合” |
4.3.1.4 历史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两条基本途径 |
4.3.2 建筑文化的空间运动 |
4.3.2.1 内核与外缘 |
4.3.2.2 传播与变异 |
4.3.2.3 强势文化消蚀弱势文化 |
4.3.2.4 全球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文化间域 |
4.3.3 现代视阈的本土观 |
4.3.3.1 现代:“全球—本土”机制 |
4.3.3.2 混杂:全球价值与本土经验 |
4.3.3.3 批判:本土性的存在维度 |
4.3.3.4 认同:本土性的发展规律 |
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表述 |
4.4.1 美学与语言的统一 |
4.4.1.1 作为语言 |
4.4.1.2 符号构型与原发意识 |
4.4.1.3 结构主义历史观 |
4.4.1.4 信码的转化 |
4.4.1.5 原型类推与语言的批判 |
4.4.1.6 类型与秩序:马里奥.博塔 |
4.4.2 美学与直觉的统一 |
4.4.2.1 作为艺术 |
4.4.2.2 逻辑与情感:大众的艺术 |
4.4.2.3 解释与移情:大地的艺术 |
4.4.2.4 消解与重构:安藤忠雄 |
4.4.3 美学与现实的统一 |
4.4.3.1 作为事件:回到建筑现象学 |
4.4.3.2 斯蒂文.霍尔的叙事空间 |
4.4.3.3 场景与自然:路易斯.巴拉干 |
4.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批判 |
4.4.4.1 此在与诗意栖居 |
4.4.4.2 存在、理解与大众批判 |
4.5 本土建筑的当代社会价值与重建 |
4.5.1 所谓“价值” |
4.5.2 价值体系与“群我”结构 |
4.5.2.1 群我同化 |
4.5.2.2 群我冲突 |
4.5.2.3 群我合一 |
4.5.3 本土建筑的现代社会价值特征 |
4.5.3.1 平等的理想 |
4.5.3.2 解释.接受.期待视野 |
4.5.4 从两个历史街区改造论价值重建 |
4.5.4.1 济南芙蓉街的保护性改造 |
4.5.4.2 从石库门到新天地 |
4.5.4.3 综合价值的重建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的本土观—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
5.1 城市的本土内涵 |
5.1.1 人居环境中的“聚”与“居” |
5.1.2 建筑作为城市的子系统 |
5.1.3 城市研究的理论发展 |
5.1.4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 |
5.1.4.1 经济与社会因素 |
5.1.4.2 自然与文化因素 |
5.2 城市的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
5.2.1 城市的空间维度 |
5.2.1.1 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 |
5.2.1.2 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 |
5.2.1.3 结构空间与社会空间 |
5.2.2 人居结构的空间理论 |
5.2.2.1 秩序——人居的地标与基体 |
5.2.2.2 繁杂——人居的社会权利空间 |
5.2.2.3 重建——人居的公共秩序 |
5.2.3 城市的时间维度 |
5.2.3.1 时间结构 |
5.2.3.2 城市的四度空间——历史性 |
5.2.3.3 历史性城市 |
5.2.4 人居结构的时间理论 |
5.2.4.1 机制:城市机能的时间积累 |
5.2.4.2 类型:建筑与城市的人居参照 |
5.2.4.3 原型:城市功能的人居演化 |
5.2.5 城市的文脉 |
5.2.5.1 文脉与结构 |
5.2.5.2 拼帖的城市 |
5.2.6 城市的人居场景 |
5.2.6.1 缔造情境化空间 |
5.2.6.2 缔造事件性空间 |
5.3 城市的认知特征 |
5.3.1 认知主体的差异性 |
5.3.2 空间主体性与城市活力 |
5.3.2.1 可意象城市 |
5.3.2.2 适宜城市标准 |
5.3.2.3 城市活力的衰落 |
5.4 城市人居要素的人文思考 |
5.4.1 城市步行街道 |
5.4.2 城市交通与速度 |
5.4.3 城市景观 |
5.4.3.1 城市纹理 |
5.4.3.2 环境容量 |
5.4 城市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5.4.1 提倡整体式城市设计 |
5.4.1.1 整体原则——系统整合与结构转换 |
5.4.1.2 平衡原则——体系自容与形态演替 |
5.4.1.3 稳固原则——文化内核与环境容量 |
5.4.3.4 认知原则——公众参与社区设计 |
5.4.2 城市本土化的空间发展对策初探 |
5.4.2.1 提取城市“功能聚合单元” |
5.4.2.2 “居合型”城市空间 |
5.4.2.3 “聚合型”城市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下篇 实践反思与观念应对 |
第6章 我国本土建筑的实践与转向 |
6.1 我国本土建筑实践中的两次引进与三次转向 |
6.1.1 第一次转向:从“准国际式”转向“大传统”民族式 |
6.1.1.1 “大传统”与“小传统” |
6.1.1.2 50~6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与“大传统” |
6.1.2 第二次转向:“小传统”初见倪端 |
6.1.2.1 “大传统”转向“小传统” |
6.1.2.2 60、70年代的本土性实践与主要艺术特征 |
6.1.2.3 “后现代建筑”的引进 |
6.1.3 第三次转向:从“形式本土”论转向“场所本土”论 |
6.1.3.1 地域主义和新乡土主义思潮 |
6.1.3.2 80年代多元化的民族形式建筑 |
6.1.3.3 从“形式本土论”到“场所本土论” |
6.2 现阶段我国本土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1 理论研究存在实践上的断层 |
6.2.2 设计领域的“趋同” |
6.2.3 盲目追求高标准\唯“洋”至上 |
6.2.4 经济社会因素的忽视 |
6.2.5 先锋实践研究欠缺 |
6.3 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建议 |
6.3.1 注重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优化性整合 |
6.3.1 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性融合 |
6.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灵活性结合 |
6.3.4 几点具体的建议 |
6.4 对我国建筑非本土高层居住模式的空间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7.1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层次的环境战略 |
7.1.1 本土建筑的整体理论体系 |
7.1.1.1 建立整体的本土观 |
7.1.1.2 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
7.1.2 本土建筑理论的整体理念 |
7.1.2.1 整体自然生态观 |
7.1.2.2 整体经济技术观 |
7.1.2.3 整体社会人文观 |
7.1.2.4 整体城市区域观 |
7.2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7.2.1 以开放促进发展 |
7.2.1.1 对建筑系统的开放 |
7.2.1.2 对区域与城市开放 |
7.2.2 以多价适应发展 |
7.2.2.1 建筑体系的多价性 |
7.2.2.2 社会价值的广泛性 |
7.2.3 以实践衡量发展 |
7.2.3.1 立足科学的实践性 |
7.2.3.2 立足社会的实践性 |
7.3 本土建筑的非设计应对 |
7.3.1 注重设计的前期策划 |
7.3.2 设计师对运做的正确定位 |
7.3.3 社会参与和用后评估 |
7.4 结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扎作品在地性的技术处理策略[J]. 陈宗才,马凯诗.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1)
- [2]保定历史城区民居建筑保护更新研究[D]. 杜姣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D]. 张凯悦. 湖南大学, 2018(01)
- [4]实联水上建筑跨国设计团队的人文冲突与融合[J]. 林磊. 艺术科技, 2017(05)
- [5]原型·地域·空间 ——实联水上办公建筑研究[D]. 林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6]阿尔瓦罗·西扎: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J]. 倪峰. 中国勘察设计, 2015(04)
- [7]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作品的基地策略研究[D]. 李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8]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D]. 李蕾. 同济大学, 2006(09)
- [9]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吟诗人——阿尔瓦罗·西扎[J]. 卢志刚. 室内设计,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