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三角洲软土的特征及地基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瑞娜[1](2021)在《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敏性土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土,在受到扰动之后强度和变形特性变化显着。本文根据地质调研划定了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对灵敏性粉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同时用多种表征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粉土灵敏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山西汾河一级阶地的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定了汾河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在区划范围内取样测试粉土的灵敏度情况。研究表明:晋阳湖区域和清徐的富水区域由于其充足的补给水源和良好的地层结构,成为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主要分布区,其内粉土多为中、高灵敏性土。(2)在典型的灵敏性粉土分布区域取样,从基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可溶盐、颗粒级配和微结构五个方面研究了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研究表明:风干后粉土的塑性指数比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明显降低,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不可逆;粉土的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同时存在性质比较活泼的非晶态水铝英石;基于分形模型提出分维值Df作为定量指标,用于评价不同预处理方式的颗粒分散效果,通过t检验发现煮沸和六偏磷酸钠溶液联合使用的预处理方式可以达到最佳分散效果;粉土的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双峰高斯分布;原状土样的孔隙大小以孔径在0.1-1.0μm的小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团粒间的孔隙;粉土颗粒排列的定向度低,微结构形态有边边、边面联结的絮凝结构和弓链形的大孔隙蜂窝结构。(3)通过一维固结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对灵敏性粉土的压缩和触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扰动时间的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屈服应力是灵敏性粉土压缩特性的关键转折点,在结构屈服应力处,由于结构强度破坏,原状土的沉降量突增,固结系数突增,主固结比突降,次固结对沉降的贡献开始上升,而次压缩系数Cα与其相应固结压力下的压缩指数Cc比值则基本为常数3.1×10-4;重塑土和原状土的压缩曲线延长线大约于0.58e0处重合;加载速度越快,沉降值越大,其压缩曲线越趋近于线性,可能失去特征点。结构强度的存在使得灵敏性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类似超固结土的应变软化特性;灵敏性土触变后各项指标的恢复具有时效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线性恢复,弹性模量台阶式恢复。扰动后的灵敏性粉土在同级压力下的沉降量与扰动时间成正比,扰动造成的附加沉降由主固结和次固结共同贡献;灵敏性粉土在轴向循环荷载下的累计应变可用拟合公式表达。(4)根据地势特征和水动力搬运条件,取样上游的静乐红黏土和东山黄土,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XRD、IR和XRF测试方法,从地貌特征、颗粒表面微形态、矿物成分和化学风化程度等方面分析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粉土灵敏性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灵敏性粉土是上游红黏土和东山黄土经冲洪积搬运作用,在晋中断陷盆地的低盐静水环境中沉积,因伊利石和水铝英石加速形成不稳定的絮凝和蜂窝结构,其灵敏度整体比海相沉积软土要低。(5)基于灵敏性粉土的试验结果,建立了对应的PFC2D离散元模型进行标定。改变模型的平均粒径、粒径比、粒间黏结强度和摩擦系数等细观参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细观参数与宏观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细观参数中,粒间黏结强度对粉土的宏观强度影响最大,通过胶凝材料加强颗粒间的黏结强度则可增加微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改良土性。水泥在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加固效果最好,但在含水量较高的时候,掺入少量的半水石膏或聚氨酯或者两者,替代同比例的水泥可以在降低水泥用量的同时提高水泥土的强度。
赵熠[2](2021)在《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在沿海地区,填海造陆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围填海区域分布大量的软弱土层,含水率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在该区域进行建筑工程,会产生很大的地表变形,对建筑设施产生巨大的危害。世界上第一座填海造陆人工岛机场—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为预防海浪的侵袭,根据设计要求,机场建成后高出海平面4m。然而,到2012年12月为止,一期与二期工程的平均沉降量分别达到12.9m与14.2m,远超预期沉降。几个典型填海造陆区,如日本仁川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地面沉降。可见,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影响填海造陆区建筑设施安全和使用性能的最大问题之一。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稀缺,土地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就开始了填海造地,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大连地区现有的机场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航空运输需求,填海造陆修建机场势在必行。所以,对大连地区填海造陆区回填碎石土的工程性质和填海造陆区机场地面沉降的研究对于填海造陆区后续的工程建设和合理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大连西部填海造陆区域,对填海造陆区回填碎石土的工程性质和回填区岸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填海造陆机场的地面沉降以及不同地基处理方案下的机场工后沉降进行了研究预测。所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机场的工程建设运行规划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回填碎石土组成成分主要为原生矿物,主要是白云石和方解石,次生矿物含量很少。颗粒成分以粗粒组成分为主,主要为碎石卵砾类土或砾石卵砾类土,级配不良且不均匀。碎石土的内聚力在12.5~24.2KPa之间,内摩擦角在32.4~45.2°之间。碎石土含石量在45%~70%时,碎石土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与含石量成正相关,含石量增大时内摩擦角的增幅先减小后变大,而碎石土的内聚力与含石量成反相关,含石量增大时内聚力减小的幅度先变小后变大。(2)采用规范法对填海造陆区机场的地面沉降进行计算,预压后,经过强夯处理的场地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沉降量主要在20~70mm之间,最大沉降将达到90mm,出现在航站区及跑道停机坪区域。场地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的沉降量符合场地工后沉降控制标准。(3)利用FLAC3D对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天然预压和天然预压后强夯处理两种工况。天然预压时,在设计荷载下场地的最大沉降量接近100mm,出现在航站区。机场在前5a沉降速度最快,在第15a左右,土层基本固结稳定。场地沉降主要发生在中间的粉质黏土层和淤泥层。后续进行场地地基处理或者基础选择时也要重点考虑这两层。天然预压后强夯处理时,场地地面沉降量明显减小,地面沉降量下降幅度在15%左右。机场的最大沉降速率为11.14mm/a,场地在40a左右土层基本固结稳定。对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研究预测,对于后续机场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4)对金州湾岸滩稳定性进行研究。沉积物均为浅海沉积,由湾顶至湾内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具有粗—细—粗的递变规律。基于遥感资料,对海岸线变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岸滩稳定性的因素。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吴子龙[4](2020)在《淡水溶脱过程中连云港海相沉积软黏土工程性质演化与本构行为表征》文中指出在最近20年间,随着我国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各种基础设施大量修建在沿海地区,其广泛存在淡水溶脱现象。淡水溶脱会大幅度提高沿海沉积软黏土的结构灵敏性(即溶脱致敏效应),进而引发一系列工程灾害,比如极高的结构灵敏性使得挪威和哥伦比亚沿海地区的土质边坡经常发生失稳滑塌现象。截止目前,关于软黏土的溶脱致敏机理并不清楚。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将江苏连云港海相沉积软土区作为天然的试验场地,然后开展了一系列现场地质调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以及本构理论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手段,旨在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查明并验证软黏土的溶脱致敏机理;(2)构建与土体结构性(灵敏度)密切相关的软黏土压缩回弹模型;(3)提出定量表征方法以预测淡水溶脱过程中海相沉积软黏土的灵敏度演化;(4)建立考虑溶脱致敏效应的天然沉积软黏土的本构模型。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淡水溶脱过程是一个开放体系。在这种体系中除了孔隙水盐分淋滤(孔隙水盐分浓度降低),还存在胶体颗粒(粒径在500-1000 nm之间)的内侵蚀。淡水溶脱(盐分淋滤与胶粒内侵蚀共同作用)不会改变软黏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但是却会降低其液限和塑性指数,进而导致软黏土液性指数增加。由于液性指数与重塑土体不排水剪切强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因此淡水溶脱会减低重塑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考虑到原状土体强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土体的灵敏度增加。(2)淡水溶脱过程受水化学与黏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和控制。在淡水溶脱前期随着土体内部孔隙水盐分逐渐降低,胶粒表面水膜变厚,其呈现分散状态,因此胶粒容易释放,导致土样内部的渗流通道逐渐扩大,进而加速胶粒的释放和内侵蚀。在淡水溶脱后期随着孔隙水盐分含量的持续减小,胶粒大量释放,其又会反向堵塞试样内部的渗流通道,进而抑制胶粒的内侵蚀。当土体内部孔隙水盐分含量趋于0后,随着淡水的持续溶脱,土体内部只存在胶粒内侵蚀这一行为。(3)淡水溶脱(盐分淋滤和胶粒内侵蚀共同作用)虽然使得土体的结构变得更加灵敏,但是却不能改变软黏土在弹性加载和弹性卸载阶段的压缩回弹特性。淡水溶脱会诱导软黏土在弹塑性加载阶段的小应力区域出现较大的压缩变形,然而随着应力的增加(即弹塑性加载阶段的大应力区域),溶脱致敏效应消失。基于上述特性,本文构建了考虑溶脱致敏效应的软黏土的压缩回弹模型。(4)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仿真软件模拟淡水溶脱过程。模拟结果揭示了淡水短期溶脱过程中孔隙水盐分淋滤和胶粒内侵蚀会共同发生,而长期溶脱过程中只存在胶粒内侵蚀这一行为;建立了软黏土内侵蚀与软土基本工程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定量表征方法以预测软黏土灵敏度以及其他物理力学参数(液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原状土和重塑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的长期演化。(5)建立了考虑溶脱致敏效应的天然沉积软黏土表征模型,对比计算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将所提模型用于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验证了其实用性。最后本文绘制了江苏连云港区域海相沉积软黏土的灵敏度分区图,以便服务工程前期规划。
王奎峰,秦学全[5](2020)在《黄河三角洲北部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空间分布》文中指出软土作为一种不良土体,在黄河三角洲分布比较广泛,其工程特性一般表现为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以及渗透性低等,易发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黄河三角洲北部区域的河口区,软土的工程特性及空间分布目前尚未有系统分析研究。基于最新的较系统的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资料,对河口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各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及参数间的相关性,就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的成因、厚度、埋藏条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措施提出了建议。黄河三角洲北部河口地区的软土具有典型的软土特征: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等,其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异系数较小,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85%的面积范围内发育软土层,软土层由近饱和或饱和的黏性土、淤泥及淤泥质粉土组成,属滨海相与三角洲相软土。该地区地基处理宜采用桩基法、排淤换填法、堆载预压法、电化学加固法等方法。
李洪江[6](2019)在《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桩基础是建筑、交通、海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型式,随着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桩基础呈现出深长、大直径、承载环境复杂等特点。桩基水平承载力是建(构)筑物抵御地震、风浪荷载、地下空间开挖卸荷的根本保证,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不当往往会诱发重大工程事故。因此,合理评价桩基水平承载性能,预测其在复杂承载环境下的变异响应特征,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岩土工程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157)、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4ZD66)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60244)为依托,以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征与安全保障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系统开展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近二十年间有关桩基水平承载研究现状,对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方法及开挖卸荷响应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针对软弱地层桩基复杂承载特点,提出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孔压静力触探(CPTU)参数与桩基p-y曲线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实用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标准;针对软弱地层桩基“大变形”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力增量的桩基大变形p-y分析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径向应力增量效应、纵向应力增量效应及桩体深层转动挠曲对桩侧土抗力的影响;针对桩基“大直径”问题,提出了考虑摩擦效应的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分析fm方法,该方法在传统m法基础上考虑了侧壁摩擦力在桩身产生的附加弯矩,包括桩轴线挠曲变形引起的摩擦附加弯矩和桩基尺寸效应引起的摩擦附加弯矩,提升了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力计算精度。(3)采用现场试验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手段,系统研究了基坑开挖卸荷对邻近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桩基水平承载卸荷响应评价方法。基坑开挖卸荷会对桩周土体产生应力释放,进而影响桩基的水平承载性能。原位测试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土层贯入锥尖阻力衰减,锥尖阻力的衰减与土体卸荷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卸荷后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较自由场地降低。邻近基坑开挖致使桩基被动受荷,受开挖卸荷过程的影响,被动桩水平承载变形规律复杂,其桩-土相互作用随开挖过程不断改变。为准确计算被动桩水平承载累积变形及桩身内力特征,提出了考虑邻近基坑开挖卸荷全过程的被动桩水平承载分析方法。(4)开展了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明确了开挖卸荷前后土体原位测试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响应特征。研究指出,开挖卸荷致使坑底土体应力释放,改变了土体应力状态,影响了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的发挥特征。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须同时考虑地层性质及开挖卸荷应力释放的共同影响,不考虑卸荷效应会过高估计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挖卸荷后的真实土层原位测试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力,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5)通过精细化构建桩-土-开挖体数值模型,研究了邻近基坑开挖卸荷致被动桩水平承载弱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开挖卸荷致土体移动并伴随应力释放(应力变形耦合)条件下的桩-土相互作用特征,明确了基坑开挖方式、土体模量、排水状态和不同加载时机对被动桩p-y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受邻近基坑开挖卸荷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被动桩p-y曲线较主动桩p-y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软化特征,且开挖速率越快,p-y曲线跌落越快。由此,从桩-土相互作用本质上揭示了邻近基坑开挖卸荷致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演化的内在机理。(6)基于承台-桩基耦合模型,揭示了承台约束效应对邻坑开挖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综合考虑桩头嵌固深度、承台-桩头相对模量和承台-桩头接触刚度等多因素的被动桩承台设计方法及设计参考标准。研究指出,承台约束会显着影响被动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单一影响因素下,桩头嵌固深度宜控制在(515)cm,承台-桩头相对模量比宜控制在(0.15);综合影响因素下,则宜按照承台约束系数法将Kc控制在(0.11)%区间。(7)建立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充分论证了软土地层桩基后注浆技术与可液化地层共振法处理技术对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提升效果;并从桩基性能控制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基于参数敏感性和基于开挖效应的主、被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研究指出,桩侧桩端后注浆技术可显着提高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较普通灌注桩水平承载力提高约20%;共振法地基处理技术可大幅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使桩基水平承载力提升约30%;对主动桩而言,其安全控制要素依次为:桩头嵌固形式>尺寸效应>竖向荷载>桩身施工倾角;对被动桩而言,合理的控制开挖方式、桩头约束条件以及加载时机是保障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及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张翼[7](2018)在《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十年,全球绝大多数三角洲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水入侵和湿地退化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3亿,受灾面积高达260,000 km2。大量研究证实,由三角洲下覆沉积地层的固结压实产生的地面沉降是造成三角洲脆弱的主要因素。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观测网络,如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影响机制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和分析,受技术和观测装备的制约,我国的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起步晚、数据少,方法落后,研究水平低。而且,像黄河三角洲这种独特的河控三角洲,受水盆地浅,来沙量巨大,河流多次改道,多期叶瓣交错叠置,其沉积物固结压实呈现出独特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别于以往传统的以钻孔和剖面来计算、分析沉积地层的固结压实特征,本文在广泛收集黄河三角洲钻孔信息和浅层沉积物工程地质参数的基础上,从黄河三角洲的实际出发,运用数学地质中的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按照黄河三角洲不同叶瓣的沉积厚度和起止时间,对整个三角洲平原的固结压实速率进行了模拟,按照时间序列生成了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的压实速率等值线图。然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通过克里格插值(Kriging)的方法得到了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对比压实速率等值线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可以对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压实沉降的时空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根据同样的固结沉降公式对收集的钻孔进行了计算,并同模拟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模拟数据与计算结果较为匹配。此外,针对蒙特卡洛模型中的几种不同的伪随机数发生器进行了讨论,最终通过比较实验选取了最为合适的三种伪随机数发生器。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了不同模型输入参数对于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通过同质(单一属性)地层的模拟对比,发现了影响模拟地层压实沉降速率的主要因素和压实沉降主要贡献土层类型。在权衡模型精度与模拟时间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了最佳模拟次数。考虑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高含水量高、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和低承载力的软塑至流塑状态的软土,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固结压实计算中,考虑了软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蠕变),提出对沉积地层的次固结沉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沉积地层的次固结沉降在总固结沉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不能予以忽略。最后,在以上计算与模拟的基础上,通过与同期InSAR观测和水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定量分离了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这一自然因素在三角洲地面总沉降量中的份额,为进一步理解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模式提供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应对相对海平面上升、湿地减少、海水入侵和生态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徐丽雯[8](2017)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筑物地面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面沉降是一种地面高程累进损失的地质灾害现象,地面沉降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发现,被形象的称为“沉默的土地危机”,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形成便难以恢复,地面沉降灾害将导致海水倒灌、高程点失效、道路裂缝塌陷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导致地面沉降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沉积物固结压实、海平面上升等,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除地震、新废弃河道沉积物固结)导致的地面沉降周期长、幅度小,在初期并未引起关注;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大面积开采地下流体(地下水、油、气)等,地面沉降现象已经逐年加剧。工程建设导致地面沉降最早在长江三角洲(上海)引起关注,而黄河三角洲普遍存在一定程度地面沉降灾害,工程建设导致的地面沉降现象逐年凸显。本文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三个工程实例(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新邦名郡、长安大厦)分别运用分层总和法、弦线模量法、修正弦线模量法、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和双曲线割线模量法进行建筑物导致的地面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双曲线切线模量法与实测数据最为接近,分别为3.46mm、4.50mm、10.85mm;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新邦名郡的沉降量时间序列分别进行计算,所得曲线与实测曲线一致性较高,认为双曲线切线模量法较适用于黄河三角洲建筑物沉降量计算。此外,选取东营区其他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对本文计算、监测结果准确性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证实,双曲线切线模量法适用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筑物导致地面沉降量计算,利用该方法计算东营建筑密集区建筑物导致的地面沉降量。收集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2007-2010年遥感影像,对影像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2007-2010年建筑物变化进行解译,选取2010年新增建筑密集区,通过影像解译及资料收集,得到新增建筑密集区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平均层数等参数,利用评估后的方法——双曲线切线模量法计算新增建筑密集区的沉降量,并对压缩层厚度的选取进行分析,认为大面积建筑物压缩层厚度使用应力控制法更合适,计算结果表明,东营区2007-2010年建筑物导致地面沉降量为7.52mm/a,所得结果与现有资料吻合较好。本文计算过程所需参数较少,遥感影像易于获得,节省实地勘测的人力物力,为区域建筑物建设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提供方法。
童俊辉[9](2016)在《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围海造地在我国沿海省份有悠久的历史,它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了土地后备资源,缓解了人地矛盾。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土地的需求持续增加,围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围垦中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垦技术从过去的单一、低效发展到如今的多样、高效,但仍然还有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本文针对淤泥滩涂围垦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技术调查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1)针对沿海滩涂的挖泥取土技术,综合比较了多种挖泥船的各自优势,认为抓斗式挖泥船比较适合于淤泥滩涂取土,它能够控制过高的含水量而便于围垦工程地基处理。(2)淤泥化学固化是一种高效的土体加固方式。以土工管袋筑堤技术背景,试验研究了上覆压力对袋装固化淤泥短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量90%150%范围内,复合固化剂CSCN比单一水泥加固淤泥的效果要好,但透水性相对要低;在排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上覆压力有助于加速提高固化土的强度,但随着时间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3)对CSCN固化剂配合粉煤灰加固淤泥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加固效果。(4)结合抓斗式挖泥船和CSCN淤泥固化技术,初步编制了一套滩涂围垦技术方案,供实际工程建设参考。
徐永臣[10](2014)在《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地基土对平台插拔桩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1976年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后,黄河废弃的钓口流路水下三角洲遭到强烈蚀退,岸滩冲刷很快,水深加大,海岸线大幅度后退,原有沉积地貌单元遭到破坏和夷平。海底滑坡、沉陷、断裂、冲蚀沟槽、差异冲刷、粉土液化等海底不稳定因素均有发生,这些海底不稳定因素对油田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过桩腿刺穿、滑移甚至平台倾覆,造成了灾难性海洋工程事故。本论文依托多年积累的井场路由调查资料,研究了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地基土的强度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区近十年来整体处于冲刷状态,4-10m等深线之间的水下岸坡区平均冲刷大于2m。研究区浅部地基土主要为近期三角洲相的粉土和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早期的河湖沼泽相的粉质粘土、粉细砂及粉土。海底表层沉积物主要类型有粉土和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表层粉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厚层粉土可以作为插桩式钻井平台的持力层;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属于软弱土,不能满足插桩式钻井平台的要求。河湖相沉积的粉细砂、粉土,厚度一般大于10m,是插桩式钻井平台在该区理想的持力层。根据地基土破坏的一般形式和特征,分析了桩靴式钻井平台插拔桩过程中地基土的破坏形式和特征。插拔桩过程是动态贯入过程,桩端及桩靴周围地基土体受到强烈扰动,地基土破坏主要以冲剪破坏为主,土中并不出现明显的连续滑动面,该过程与土体静力学状态下土体整体破坏存在较大区别。在分析了插桩过程中土体的破坏形式基础上,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假定破坏面的方法,推导出了均匀和双层地基土中基于被动土压力的插桩阻力计算公式。极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建立在土体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上,给出了土体极限状态下的承载力。本文推导出的均匀土中和双层地基土中的插桩计算公式,建立在土体冲剪破坏模式上,给出了土体冲剪破坏下的插桩阻力。二者与实际插桩阻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别给出了插桩阻力的上限和下限。插桩阻力分析计算过程中采用假设破坏面更接近于插桩过程土体的破坏模式,实例计算结果也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插桩阻力较以前的极限承载力更接近于实际插桩阻力,丰富了桩靴式钻井平台插桩深度预测方法。根据插拔桩后井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地基土经历插拔桩过程后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桩坑内土体的强度恢复机理。地基土经历插拔桩过程后,在海底形成一定大小和深度的桩坑,在水动力作用下,桩坑逐渐被夷平。在浅地层声学记录上表现为地层反射面的中断,尚未夷平的桩坑在声纳图像上表现为近视圆形的凹坑。分析结果表明地基土经历插拔桩过程后工程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粉土经历插拔桩过程后,桩穴内的含水量一般小于桩穴外的含水量;桩底下粉土的含水量比周边粉土的含水量小。桩穴内的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大于桩穴外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软粘土的压缩模量一般小于桩坑周边地基土的压缩模量。研究认为,粉土是研究区桩靴式钻井平台的主要的持力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经历插拔桩后的桩坑内的粉土强度一般大于或接近周围土的强度。软粘土由于排水条件很弱,插桩过程中受到扰动破坏,强度降低。受到扰动的地基土强度恢复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主要有再沉积作用、自身的压缩固结、沙土液化和人工预压。需要重复插桩的井场,地基土变化由于经历了插拔桩的过程较原始地层复杂,为了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可以采取预压的方式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的开发活动加剧,研究区内平台插拔桩作业频繁,地基土受到扰动和破坏,从而使得本来就复杂的井场地层情况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在海洋水动力作用下,地基土强度会恢复,但由于其强度与周边土体强度存在差别,后续平台插拔桩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研究受到扰动破坏土体的工程性质变化及其对平台插桩的影响,有助于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二、黄河三角洲软土的特征及地基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角洲软土的特征及地基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灵敏性土的结构性研究现状 |
1.2.1 灵敏性土的压缩特性 |
1.2.2 灵敏性土的触变特性 |
1.2.3 灵敏性土的本构模型 |
1.3 灵敏性土成因的现行研究方法 |
1.4 灵敏性粉土的土性改良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
第2章 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土的区划 |
2.1 地质勘察 |
2.2 汾河地质地貌概况 |
2.3 晋中盆地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 |
2.4 汾河中游粉土的灵敏度情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 |
3.1 基本物理性质 |
3.1.1 物理指标的关系 |
3.1.2 灵敏度S_t与物理指标的关系 |
3.1.3 塑性指数的变异性 |
3.2 矿物成分和可溶盐 |
3.2.1 不同粒组的分离 |
3.2.2 矿物分析原理 |
3.2.3 可溶盐 |
3.3 颗粒级配(PSD) |
3.3.1 预处理方式的选择 |
3.3.2 灵敏性粉土的颗粒级配结果 |
3.4 微结构 |
3.4.1 孔隙特征 |
3.4.2 颗粒特征 |
3.4.3 化学元素 |
3.5 小结 |
第4章 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 |
4.1 压缩特性 |
4.1.1 原状土与重塑土对比 |
4.1.2 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粉土的变形特性 |
4.2 触变性 |
4.2.1 应力应变曲线 |
4.2.2 触变恢复特性 |
4.3 扰动对灵敏性粉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
4.3.1 扰动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
4.3.2 扰动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
4.4 粉土力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
4.4.1 固结特性与细粒含量的关系 |
4.4.2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黏粒含量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灵敏性粉土的成因分析 |
5.1 灵敏性粉土的形成原因 |
5.1.1 地质背景 |
5.1.2 颗粒特征 |
5.1.3 矿物特征 |
5.1.4 地球化学特征 |
5.1.5 灵敏性粉土的沉积环境 |
5.2 细观参数对粉土灵敏性的敏感性分析 |
5.2.1 离散元接触本构模型的选择和标定 |
5.2.2 颗粒级配对强度的影响 |
5.2.3 粒间黏结强度对强度的影响 |
5.2.4 摩擦系数对强度的影响 |
5.2.5 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度分析 |
5.3 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 |
5.3.1 无机胶凝材料 |
5.3.2 有机胶凝材料 |
5.3.3 有机与无机胶凝材料联合使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石土研究现状 |
1.2.2 围填海区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3 岸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条件 |
2.1.3 水文气象条件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 |
2.2.4 岩溶和特殊岩土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回填碎石土工程性质研究 |
3.1 研究区回填碎石土野外调查取样 |
3.2 室内试验概述 |
3.3 碎石土矿物组成 |
3.4 碎石土颗粒分析试验 |
3.5 碎石土直剪试验 |
3.5.1 直剪试验获得的强度指标 |
3.5.2 含石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5.3 含石量对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地面沉降研究 |
4.1 工程概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
4.1.1 场地地基土的构成 |
4.1.2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
4.2 机场地表沉降计算 |
4.2.1 场地软土固结程度评估 |
4.2.2 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计算 |
4.3 大连金州湾机场天然预压下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常用沉降预测方法 |
4.3.2 数值模拟概述 |
4.3.3 模型的建立以及地基土层性质参数 |
4.3.4 天然预压下机场地面沉降模拟分析 |
4.3.5 地基强夯处理法介绍 |
4.3.6 天然预压后经过强夯处理的机场地面沉降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内金州湾岸滩稳定性研究 |
5.1 金州湾地貌特征 |
5.1.1 海岸地貌 |
5.1.2 海底地貌 |
5.1.3 岸滩概况 |
5.2 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
5.3 金州湾填海造陆和海岸线变迁 |
5.3.1 填海造陆情况 |
5.3.2 海岸线变迁情况 |
5.4 金州湾岸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海平面上升 |
5.4.2 泥沙因素 |
5.4.3 潮流作用 |
5.4.4 波浪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4)淡水溶脱过程中连云港海相沉积软黏土工程性质演化与本构行为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 |
1.2.1 盐分入侵下黏土矿物沉积特性 |
1.2.2 盐分入侵下黏土工程性质演化 |
1.2.3 成陆后地下咸淡水的交替驱换 |
1.2.4 盐分淋滤下黏土工程特性演化 |
1.2.5 淋滤过程中物质运移与内侵蚀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连云港海相软黏土的区域工程特性 |
2.1 连云港软土沉积历史与物质来源 |
2.2 现场地质调查以及室内试验分析 |
2.2.1 调查点平面布置 |
2.2.2 现场试验与方法 |
2.2.3 室内试验与方法 |
2.3 研究区域地下水及孔隙水化学特征 |
2.3.1 水样中总盐分含量分布 |
2.3.2 孔隙水离子含量 |
2.4 连云港海相软黏土物理力学特征 |
2.4.1 地下水与下部土层分布 |
2.4.2 连云港软黏土物理性质 |
2.4.3 连云港软黏土压缩特性 |
2.4.4 连云港软黏土力学性质 |
2.4.5 淋滤增加灵敏度的机理 |
2.5 结果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淡水溶脱过程中盐分淋滤与胶粒内侵蚀 |
3.1 MEYSSIZE隧道排水系统淤堵 |
3.1.1 隧道工程概况 |
3.1.2 试验土样及方法 |
3.1.3 土样孔隙比变化 |
3.1.4 渗透系数的变化 |
3.2 封闭体系下胶粒赋存形态 |
3.2.1 量筒试验目的概述 |
3.2.2 试验材料以及方法 |
3.2.3 沉积溶液离子浓度 |
3.2.4 上清液土壤胶体粒度 |
3.2.5 沉积溶液Zeta电位 |
3.3 胶粒内侵蚀室内模型试验 |
3.3.1 模型试验目的概述 |
3.3.2 土样以及模型试验 |
3.3.3 滤出液盐分与离子 |
3.3.4 滤出液Zeta电位 |
3.3.5 滤出液平均粒度 |
3.3.6 胶粒的内侵蚀量 |
3.3.7 开放体系滤出行为讨论 |
3.4 胶粒内侵蚀与稠度关系 |
3.4.1 试验目的 |
3.4.2 试样以及试验方法 |
3.4.3 胶粒侵蚀量与盐分 |
3.4.4 稠度指标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淡水溶脱过程中软黏土压缩回弹特性与模型 |
4.1 试验材料与基本参数 |
4.2 试验方案与试验步骤 |
4.3 压缩曲线及参数定义 |
4.4 溶脱过程中压缩特性 |
4.5 溶脱后土体变形特性 |
4.5.1 压缩回弹特性 |
4.5.2 次固结特性 |
4.5.3 考虑溶脱效应软黏土压缩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脱过程数值仿真与土体工程性质预测 |
5.1 多物理场仿真方法 |
5.2 仿真模型与试验验证 |
5.2.1 仿真建模与计算参数 |
5.2.2 盐分与胶粒浓度云图 |
5.2.3 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
5.3 盐分与胶粒内侵蚀预测 |
5.3.1 数值建模与计算时间 |
5.3.2 盐分与胶粒浓度云图 |
5.3.3 溶脱后盐分胶粒含量 |
5.4 长期溶脱后土体特性预测 |
5.4.1 软黏土物理参数预测 |
5.4.2 软黏土力学强度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溶脱致敏效应的本构表征与现场应用 |
6.1 考虑溶脱致敏效应的本构表征 |
6.1.1 盐分入侵的黏土本构模型 |
6.1.2 原状软黏土本构建模框架 |
6.1.3 考虑溶脱致敏效应天然沉积土本构 |
6.1.4 参数确定与本构模型验证 |
6.2 高速沉降差异案例与剖析 |
6.2.1 公路位置与处理方法 |
6.2.2 沉降数据收集与分析 |
6.2.3 高速沉降差异的原因 |
6.3 溶脱致敏效应本构模型现场应用 |
6.3.1 数值建模与计算参数 |
6.3.2 模拟结果分析与对比 |
6.4 连云港海相软土灵敏度分区图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6)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础水平承载分析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原位测试技术(CPT)在桩基水平承载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地下工程开挖卸荷对既有桩基承载影响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分析方法研究 |
2.1 江苏典型软弱地层分布特征 |
2.1.1 软土 |
2.1.2 可液化土 |
2.2 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分析方法 |
2.2.1 基于CPTU测试p-y模型构建 |
2.2.2 试验分析与模型验证 |
2.2.3 案例应用评价 |
2.3 基于CPTU的刚柔性桩水平承载位移控制标准 |
2.3.1 桩基水平承载机制 |
2.3.2 软黏土p-y曲线的双折线简化 |
2.3.3 刚、柔性桩的界定 |
2.3.4 p-y参数的描述 |
2.3.5 刚、柔性桩位移控制标准 |
2.3.6 工程验证分析 |
2.4 基于应力增量的桩基大变形p-y分析方法 |
2.4.1 分析原理 |
2.4.2 基于应力增量p-y曲线模型 |
2.4.3 算例分析与验证 |
2.5 考虑摩擦效应的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分析方法 |
2.5.1 问题描述 |
2.5.2 考虑摩擦效应的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模型 |
2.5.3 算例分析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卸荷响应评价研究 |
3.1 基坑开挖卸荷对邻近桩基水平承载影响分析 |
3.1.1 试验设计 |
3.1.2 静力触探测试 |
3.1.3 开挖前后CPT测试p-y曲线对比 |
3.1.4 卸荷过程桩基水平承载特征及分析模型 |
3.1.5 开挖卸荷后桩基水平承载力损失评价 |
3.2 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影响分析 |
3.2.1 试验方法描述 |
3.2.2 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3.2.3 坑底桩基卸荷响应特征及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邻近基坑开挖致桩基水平承载弱化机理与承台约束效应分析 |
4.1 数值分析模型 |
4.1.1 已有数值分析存在的不足 |
4.1.2 精细化数值模型构建 |
4.2 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
4.2.1 被动桩p-y曲线演化 |
4.2.2 桩-土相互作用特征 |
4.3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被动桩p-y响应规律 |
4.3.1 不同开挖方式 |
4.3.2 土体模量 |
4.3.3 排水状态 |
4.3.4 不同加载时机 |
4.4 承台约束效应对被动桩水平承载影响 |
4.4.1 承台效应 |
4.4.2 承台-桩-土耦合模型 |
4.4.3 桩头嵌入承台深度的影响 |
4.4.4 承台-桩头相对模量的影响 |
4.4.5 开挖卸荷被动桩承台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与控制方法研究 |
5.1 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技术 |
5.1.1 软土地层桩基后注浆技术 |
5.1.2 可液化地层共振法处理技术 |
5.2 基于参数敏感性的主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 |
5.2.1 试验描述与模型构建 |
5.2.2 尺寸效应 |
5.2.3 桩头嵌固形式 |
5.2.4 桩身倾斜度 |
5.2.5 竖向载荷 |
5.2.6 参数敏感度 |
5.3 基于开挖效应的被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 |
5.3.1 开挖方式 |
5.3.2 加载时机 |
5.3.3 承台约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发表 |
(7)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2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条件 |
2.1.1 自然概况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自然资源 |
2.2 黄河三角洲的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地质概况 |
2.2.2 第四纪地质与全新世地层 |
2.2.3 工程地质概况 |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垂向序列 |
3.2 主固结沉降 |
3.2.1 基本原理 |
3.2.2 数据来源 |
3.2.3 计算结果 |
3.3 次固结沉降 |
3.4 沉降的时间效应 |
3.5 InSAR观测约束下的三角洲沉积物固结压实 |
3.5.1 数据来源 |
3.5.2 方法原理 |
3.5.3 观测结果 |
3.5.4 工程地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6 对比分析 |
第四章 蒙特卡洛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4.1 随机地层的平均厚度 |
4.1.1 指数分布及其参数的选取依据 |
4.1.2 不同的平均地层厚度之于压实速率的影响 |
4.2 随机地层的沉积速率 |
4.2.1 伽马分布及其参数的选取依据 |
4.2.2 不同的形状参数之于压实速率的影响 |
4.2.3 平均净沉积速率 |
4.3 不同沉积相的构成比例 |
4.4 模拟次数 |
第五章 蒙特卡洛方法在沉积物固结压实模拟中的应用 |
5.1 蒙特卡洛方法概述 |
5.1.1 方法起源 |
5.1.2 基本原理 |
5.1.3 随机数的生成 |
5.2 蒙特卡洛方法在沉积物固结压实模拟中的应用 |
5.3 模拟结果输出 |
5.4 模型精度对比验证 |
5.5 水准数据比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筑物地面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U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物建设导致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建筑物建沉降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建筑物建沉降研究现状 |
1.4 地面沉降研究方法现状 |
1.4.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现状 |
1.4.2 建筑物建设导致地面沉降研究方法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概况 |
2.1.2 地形地貌概况 |
2.1.3 区域构造概况 |
2.1.4 地质工程概况 |
2.1.5 矿产资源概况 |
2.1.6 水文水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经济概况 |
2.2.2 交通网概况 |
2.2.3 城镇建设概况 |
第三章 东营建筑物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概况 |
3.1.2 新邦名郡项目概况 |
3.1.3 长安大厦项目概况 |
3.1.4 工程地质条件及相关土力学参数 |
3.2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2.1 分层总和法 |
3.2.2 弦线模量法与修正弦线模量法 |
3.2.3 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割线模量法 |
3.3 不同方法计算东营市三个工程实例结果 |
3.3.1 重要参数p-s曲线的确定 |
3.3.2 计算过程 |
3.4 研究区建筑物沉降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
3.5 研究区沉降量时间序列分析 |
3.5.1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沉降量时间序列分析 |
3.5.2 新邦名郡沉降量时间序列分析 |
3.6 计算、监测结果准确性验证 |
3.7 所选参数模型分析 |
3.7.1 压缩层厚度的确定 |
3.7.2 现场载荷试验数据分析 |
3.7.3 算法模型对比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东营建筑物密集区沉降量计算 |
4.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2 遥感影像解译 |
4.3 等效荷载的确定 |
4.4 区域建筑物沉降量计算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滩涂围垦概况 |
1.2.1 国外滩涂围垦概况 |
1.2.2 我国滩涂围垦概况 |
1.3 滩涂工程地质条件及围垦技术综述 |
1.3.1 我国淤泥质海岸形态分类 |
1.3.2 浙闽沿海滩涂工程地质概况 |
1.3.3 围垦技术综述 |
1.4 滩涂围垦的特点和难点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淤泥滩涂取土技术比较分析 |
2.1 挖泥船的分类 |
2.1.1 绞吸式挖泥船 |
2.1.2 链斗式挖泥船 |
2.1.3 耙吸式挖泥船 |
2.1.4 吸盘式挖泥船 |
2.1.5 铲斗式挖泥船 |
2.1.6 抓斗式挖泥船 |
2.2 围海造地取土选择挖泥船考虑的因素 |
2.3 滩涂海域淤泥取土挖泥船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泥固化技术试验研究 |
3.1 土体固化剂的分类 |
3.1.1 无机类固化剂 |
3.1.2 有机类固化剂 |
3.1.3 生物酶类固化剂 |
3.1.4 复合类型固化剂 |
3.2 土体固化的原理 |
3.2.1 阳游子交换和絮凝作用 |
3.2.2 水化反应 |
3.2.3 火山灰反应 |
3.3 CSCN固化剂 |
3.4 袋装固化淤泥土强度增长特性试验研究 |
3.4.1 袋装固化淤泥土试验方法 |
3.4.2 CSCN固化剂应用的可行性 |
3.5 CSCN固化剂优化研究 |
3.5.1 CSCN固化剂固化淤泥的强度增长规律 |
3.5.2 CSCN固化剂与水泥固化效果对比 |
3.5.3 CSCN固化剂混掺粉煤灰固化淤泥试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淤泥滩涂快速围垦筑堤方案 |
4.1 堤下软基的加固 |
4.2 围堤的构筑 |
4.3 围区内回填淤泥的加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地基土对平台插拔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黄河三角洲研究现状 |
0.2.2 自升式平台插桩分析计算的研究现状 |
0.2.3 地基土扰动破坏后强度恢复的研究 |
0.2.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重点 |
0.3 研究内容 |
0.4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0.4.1 本文的创新点 |
0.4.2 资料来源 |
0.4.3 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水文气象概况 |
1.2.1 气象条件 |
1.2.2 水文条件 |
1.3 黄河三角洲形成演化 |
1.3.1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化 |
1.3.2 埕北水下三角洲形成与演化 |
1.3.3 埕北水下三角洲水深地形变化 |
1.3.4 近年来研究区的水深变化 |
1.4 地质灾害因素 |
1.4.1 差异冲刷 |
1.4.2 海底滑坡 |
1.4.3 粉土液化 |
2 黄河三角洲地基土特征 |
2.1 表层沉积物 |
2.1.1 表层沉积物类型 |
2.1.2 表层沉积物物理性质 |
2.1.3 表层沉积物强度特征 |
2.2 地基土特征 |
2.2.1 浅地层声阻抗反射界面特征 |
2.2.2 浅地层特征 |
2.2.3 地基土工程性质 |
2.3 地基土强度分布规律 |
2.3.1 表层沉积物强度分布规律 |
2.3.2 地基土强度分布规律 |
2.4 结果讨论 |
3 地基土对桩靴式钻井平台插拔桩的响应 |
3.1 钻井平台介绍 |
3.1.1 钻井平台发展历史 |
3.1.2 移动式钻井平台介绍及平台基础对地基土的要求 |
3.2 地基土的一般破坏形式及特征 |
3.3 平台插桩过程及地基土的破坏形式 |
3.3.1 平台插桩的一般过程 |
3.3.2 插桩过程中地基土的破坏形式 |
3.4 平台拔桩过程及地基土的破坏形式 |
3.4.1 平台拔桩的一般过程 |
3.4.2 拔桩过程中地基土的破坏形式 |
3.5 地基土极限承载力计算 |
3.5.1 均匀土中平台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
3.5.2 双层层状土中桩靴式平台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
3.6 插桩阻力分析计算 |
3.6.1 插桩阻力分析 |
3.6.2 基于被动土压力的插桩阻力计算 |
3.7 极限承载力与插桩阻力比较分析 |
3.7.1 二者的异同 |
3.7.2 实例分析 |
3.8 结果讨论 |
4 插拔桩后地基土的变化与强度恢复机理研究 |
4.1 插拔桩后地基土的变化 |
4.1.1 插拔桩后水深地形变化 |
4.1.2 地基土的变化 |
4.1.3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变化统计分析 |
4.2 地基土的破坏与及声学反映 |
4.2.1 地基土的扰动破坏 |
4.2.2 地基土扰动后的声学反映 |
4.3 地基土强度恢复机理探讨 |
4.3.1 地基土的滑塌与再沉积作用 |
4.3.2 地基土的压缩固结 |
4.3.3 沙土液化 |
4.3.4 人工预压固结 |
4.4 结果讨论 |
5 结论与认识 |
5.1 主要结论 |
5.2 认识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黄河三角洲软土的特征及地基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D]. 卢瑞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D]. 赵熠. 吉林大学, 2021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4]淡水溶脱过程中连云港海相沉积软黏土工程性质演化与本构行为表征[D]. 吴子龙. 东南大学, 2020
- [5]黄河三角洲北部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空间分布[J]. 王奎峰,秦学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1)
- [6]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D]. 李洪江. 东南大学, 2019
- [7]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D]. 张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2)
- [8]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筑物地面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D]. 徐丽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3)
- [9]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D]. 童俊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10]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地基土对平台插拔桩的响应[D]. 徐永臣.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