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3汽车排放法规带来的严峻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申宇峰[1](2020)在《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汽车产业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也是该国的经济支柱产业。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并在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一举成为全球榜首,从此跻身为汽车制造业大国。同时,自主品牌车企也纷纷走出国门,从产品单纯的贸易性出口发展到建立海外常驻机构,再到组建海外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逐步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了中国品牌的位置。2012年中国汽车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台,说明国外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产品的接受度也逐步提高,尤其是近3年来,商用车的出口比例不断加大,而轻型卡车(载重量覆盖1吨到8吨的卡车,后简称轻卡)在其产品结构中属于销量主力。南汽(全称为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家轻卡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向国际化市场进军的车企,旗下产品跃进卡车累计出口约3.9万台,覆盖全球62个国家与地区。在海外业务发展初期,跃进卡车依靠基础扎实、先入为主等优势取得傲人的业绩。但在2007年“上南合作”后,因企业内部问题导致出口模式无法转型,错失机会,海外业务形势陡转直下,一蹶不振,由巅峰时期近万台的年出口量坠入谷底,徘徊在500台以内。2018年跃进卡车归属于上汽大通(MAXUS),并被上汽集团规划为海外市场重点开发的项目。此时,不论是通过自我救赎来收复失地,还是在集团驱动下重塑品牌形象,跃进卡车迫切需要打破海外业务停滞不前的僵局,利用原有国际市场基础,集中优势与资源快速打开缺口,提升出口销量,并通过各项策略提升国际化竞争实力,推动海外市场扩张,形成长期稳定良性循环的海外运营模式,同时建立国际化营销、多元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等各项体系打造出知名国际品牌形象。因此跃进卡车的出口意义已经不能停留在南汽国际业务“项目”或“板块”这个层次上,需要提升到战略维度上。那么制定合理有效的国际化竞争战略,对跃进卡车至关重要。中国自主品牌轻卡在国际市场发展近20年,以成本领先优势在全球大部分经济一般及落后国家地区以低端与中低端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成熟的运营体系。而欧美日韩等世界知名车企的轻卡并不是其直接竞争对手,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类型产品实力较弱,所以针对轻卡的海外市场竞争,仍是国内自主品牌之间的角逐,赛场换了,但对手依旧。本文以南汽跃进卡车为例,对符合其需要的国际化竞争战略展开研究,研究的基础为相关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理论是相关国际化及竞争战略等,实践是参照企业的日常运营情况及自主品牌竞争对手状况,采用PEST分析法、内外部矩阵分析(正矩阵),波特五力分析等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内部环境因素进行研究论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来发挥其优势,改善其不足。最后通过SWOT模型归纳出最符合跃进卡车在当前阶段可执行的国际化竞争方案。此外,本文将跃进卡车的国际化竞争战略通过五个策略方面的实施进而详细阐述,分别是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出口方式策略。同时,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保障及资金保障三方面制定相关措施,保障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方对南汽跃进卡车的国际化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具有类似经历的企业在布局国际化竞争战略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杨晶[3](2019)在《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古巴的绿色发展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探索历程引起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西方左翼学者的关注。殖民破坏、大国依赖、单一种植等因素是导致革命胜利前古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美国长期封锁和苏东剧变加剧古巴生态环境问题。面对脆弱的生态系统、短缺的资源供给等困境,工业化程度尚且不高的古巴果断放弃传统的工业化农业模式,历经基础铺设、框架建立以及自我转型等发展过程,探索出一条自给自足的绿色发展之路。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主要经验包括:在农业方面,打造具有古巴特色的永续栽培模式;在工业方面,实施石油替代计划并对垃圾及废弃物进行可再生处理;在劳动关系方面,重建粮食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在社会发展方面,重视绿色医疗、绿色教育和绿色旅游的建设。古巴的绿色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经过多年努力,古巴的绿色发展实践取得显着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也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但古巴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领导层更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不够协调、与美国复杂且不稳定的外交关系等,这些都是古巴当前需要应对的困境。古巴的绿色发展既是基于本国实际进行的生态环境治理,也是一种促进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也为不同制度国家提供一种生态环境治理范式。不过,古巴的绿色发展模式并不稳定和成熟。古巴现有的经济水平限制了绿色发展的进一步转型,古巴的绿色发展尚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建构。古巴的国情及其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与我国差异不小,绿色发展水平不同,但其在都市农业、永续栽培模式、公众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农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郭随磊[4](2018)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之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系统支持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选择不合理、与产业政策转型趋势相悖的问题比较严重。对于政策工具理论来说,其重要地位与其受关注不够之间的矛盾突出。在这样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有必要在深化政策工具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工具选择现实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选择优化方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研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新治理”理论把行政管理或公共政策的分析单位转变到实现公共目标的工具,同时强调组织网络、公私合作、协商说服方法和赋权技能对公共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与我国当前的治理环境相适应。“新治理”理论为我们进行政策工具分类、设定政策工具选择标准以及明确政策工具选择过程具有启发意义,可以作为构建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就工具分类而言,把政策工具分为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四类,既与当今网络治理背景相适应也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的需要。四种类型政策工具选择分别以规则安排、公共物品财政购买、科技创新支持、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优化作为其核心机制。就政策工具选择标准而言,公益性、科学性、体制适应性、易管理性是研究者最为重视的,也是最有系统性的标准。就政策工具选择过程而言,结合新治理范式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把政策工具选择过程划分为政策工具选择现状分析、政策工具选择现状评价及政策工具选择优化三个阶段。以政策工具分类、政策工具选择标准、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为核心要素的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构成了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研究的逻辑基础。200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可划分为研发推动、消费推广、系统支持三个历史时期,比较全面的涉及了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工具。近二十年来的政策工具选择具有服从政策规划目标、被关键事件推动、受体制改革影响以及更加依赖多元合作的特点,并且在基础研发、产销量、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回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是否具有合理性问题方面,本文的结论建立在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基础上。在对16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相关典型事件或过程进行事实描述、特征总结之后,采取三级编码分析的方式,分别回答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工具选择是否符合公益性、科学性、适应性、易管理性标准。并通过逻辑一致性检查、进一步诠释论证等措施增加结论的可靠性。通过应然与实然状态对比,可以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之处:在公益性上,科技参与渠道的拓展确保了能力构建工具选择的公益性;在科学性上,通过政策研究、实验,科技信息共享互评等增加了激励工具、能力建构工具选择的科学性;在体制适应性上,通过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相适应,减少了管制工具、系统改进工具选择与制度环境的可能冲突;在易管理性,通过职能互补合作关系建立,增加了能力建构工具选择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也呈现一定的问题。在公益性上,由于缺少公益性、有效性评估,缺少参与机制、有效性保障机制构建,导致管制、激励、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偏离公共利益;在科学性上,由于认识视角狭隘、对社会风险认识的片面性,导致管制及系统改进工具选择脱离实际情况;在体制适应性上,由于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科技体制结构-功能紊乱导致政府在相关职能上缺位和越位;在易管理性上,由于忽视管制与被管制者、给予激励者与接受激励者、不同职能承担者合作关系的建立,导致相关行动者在相应问题解决上不合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应该针对政策工具选择问题的成因,确保工具选择的公益导向、增加工具选择的科学性、拓展工具选择的合理制度空间、建立工具选择所依赖的有效合作关系。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新治理范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现状分析、依据标准进行工具选择评价、政策工具选择优化三阶段的过程机制。第二,设计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本文以政策工具选择这一决策过程核心阶段为切入点,结合政策工具选择公益性、科学性、体制适应性、易管理性的应然性标准,新能源汽车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用改进工具选择的实然状态,提出一种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第三,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的关键在于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往提出的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方案要么具有片面性,要么缺乏相关事实依据。本文既通过提出地方政府行为的双重激励模型论证中央和地方不合作的风险点,又通过多个案例从事实上证明中央和地方零和博弈是政策工具选择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第四,提出我国治理背景下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把治理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融合具有一定必然性,但是网络治理背景下政策工具选择策略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经验事实述说“新治理”理论,又提出网络治理背景下政策工具选择的应然性标准,试图超越个案提出治理背景下具有启发性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安娜[6](2017)在《北京—莫斯科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机制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性、复合性大气环境问题给中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面分析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论文选取北京市(发展国家典型城市)与莫斯科市(发达国家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两城市进行对比研究,既为中国的大气环境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又对促进莫斯科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Origin8.0软件平台、利用综合指数法、Daniel趋势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与莫斯科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主导因素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与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及Daniel趋势分析法,对2003-2014年北京PM10、SO2、NO2及莫斯科市SO2、CO的年均浓度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年均排放浓度与年均排放量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SO2、NO2及莫斯科市SO2与CO的年均浓度值显着下降,北京市SO2排放量与其年均值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莫斯科市CO排放量与其年均值间存在密切相关;(2)利用AQI指数法对北京市与莫斯科市短期空气质量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莫斯科市大气环境质量以优良天气为主,北京市环境质量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北京市与莫斯科市不同地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郊区监测站>交通干线>城市中心;对北京市与莫斯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拟合曲线符合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倒“U”型经过“拐点”以后下降的部分,莫斯科市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变化趋势,其后半部分符合比较弱的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倒“U”型变化趋势;(3)采用相关分析法对2006-2014年北京市和莫斯科市短期AQI与风速、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AQI与风速和降水量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气温成存在相关关系;莫斯科市AQI与风速、降水量、气温存在负相关关系;(4)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和莫斯科市SO2、PM10、NO2,以及莫斯科市CO年均浓度值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存在负相关关系;(5)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两城市现有的污染防治对策,提出进一步改善地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付秉正[7](2016)在《轻型车实际行驶试验条件下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剧增,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当前,世界各国制定的机动车排放法规都是按特定的循环工况在实验室内进行的试验,大量研究表明,单一的实验室测试循环不能覆盖实际行驶情况下的运行工况,车辆的实验室排放测试结果与实际排放状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欧盟在欧6法规中引入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RDE),以期监测并控制机动车实际排放。本文按照RDE测试规程,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北京市实际道路上,对不同燃料和不同排放标准的10辆在用轻型车进行了试验,其中包括3辆柴油车、6辆汽油车和1辆混合动力车。使用CO2移动平均法和功率等级分组法对获得的6万余条排放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气态污染物排放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用柴油车各标准工况及RDE行程的CO排放均符合法规要求,而NOx符合性因子均大于CO符合性因子,且显着高于限值,最高达到限值的7.09倍。试验用汽油车标准工况CO及NOx排放低于限值,RDE行程使用CO2移动窗口平均法计算的CO符合性因子均大于NOx,其中3辆试验车RDE行程CO排放超限值,符合性因子最高达3.61。柴油车和汽油车实际道路行驶排放与标准工况差距最大的分别是NOx和CO,且当车辆在市郊和高速公路工况下加速行驶时,柴油车NOx和汽油车CO瞬时排放率随加速度的增加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并在高速高负荷时刻出现排放峰值。对颗粒物数量PN排放的研究表明:在高速和市郊工况下,PN排放值分布相对集中,而市区工况较为分散,配备DPF的柴油车PN排放因子小于汽油车。CO2窗口累积方向对窗口数有影响,但对排放结果影响不大。6辆试验车RDE行程动力学特性校验的结果表明:校验失败的风险主要在于动力学特性过度,校验和排放结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陈莹[8](2013)在《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极大带动作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达2483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则已超过美国,高达82610亿吨公里,稳居世界首位。而根据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2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1980—2008年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增长了6.9倍,从1980年的2902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08年的2291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伴随着国家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支持的发展政策,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而中国交通领域近8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则超过了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城市交通作为全国交通网络体系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全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推动作用下,小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种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也随之产生。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因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正是因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交通运输能耗迅速攀升的阶段。而要在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当前全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趋势就成为必然、且难以扭转。由此可见,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交通发展历史和现况的全面概述,对财税政策机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交通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的国际比较,最终对未来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的有效节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决策者们的决策参考。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查找总结各类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分别归纳整理出全国、北京市和武汉,近十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能耗情况,及节能相关财政支出、税收收入的数据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材料,充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选取相关统计分析方式,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证分析,讨论在不同的经济状况、城市特征、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以实现交通节能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需要做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与单纯通过技术和管理途径实现节能的研究工作不同,对于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问题,本文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政府今后实现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方式;城市格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设计;交通节能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而本文选择以国家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燃油税、公共交通票价补贴、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应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的税收优惠等等不同财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影响及产生的真实政策效果,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总体上共分为八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进行详细的总结概括。研究综述部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以此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给出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在基本理论方面,按照交通、交通节能、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逻辑顺序,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系统分析国外多年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政策工具进行介绍和概述。同时,给出了国外文献中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及交通能耗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中国在交通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的现行政策。将整个政策体系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针对车辆、道路、燃料和其他交通节能政策。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交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交通节能领域大量国外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概述几个典型国家的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具体归纳为车辆税费、新车激励计划、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燃油税费及专门车队激励政策七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城市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趋势下,在未来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基于发达国家多年的交通发展经验,财税政策是实现交通节能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且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比坐以待毙在未来可能承担更小的成本。
陈贵升[9](2013)在《基于EGR技术的低排放重型柴油机燃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节能与减排(包括CO2)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共同目标。面对排放法规不断升级,开发环境友好、节能的现代车用柴油机给内燃机领域研究工作者和发动机生产企业不断提出难题与新挑战。本文对基于EGR技术路线的低排放重型柴油机燃烧技术进行了开发研究,深入研究了燃烧系统参数对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EGR技术满足国4排放法规的燃烧与排放控制策略,研究开发了满足欧6排放法规的商用重型柴油机,并对EGR系统废气循环引入方式和低十六烷值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寻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烟生成和提高循环热效率的技术措施。进气增压系统优化研究表明,两级增压较单级增压能明显提升中、低速大负荷时EGR循环能力,改善NOx-燃油消耗率(BSFC)和NOx-碳烟(soot)的折衷(trade-off)关系,同时还使大负荷的排气温度控制在SCR转化效率较高的温度窗口。燃烧室结构优化设计和喷油器优化匹配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降低燃烧室压缩比、优化设计燃烧室结构参数(缩口直径、凹坑深度)并采用带倒锥度喷孔喷油器,能有效改善油气混合历程,提高油气混合和燃烧速率,同时降低soot和BSFC,并将缸内最大燃烧压力降至合理水平。喷油控制策略的研究表明,在NOx排放控制在国4水平(3.5g/kW.h)附近时,soot较低,喷油控制策略对其影响较小。但随EGR率进一步增加,小负荷工况通过单次喷射、降低喷油压力和推迟喷油正时耦合控制可同时获得较低的NOx和soot排放,并有效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MPRR);中低转速大负荷时,通过降低喷油压力和推迟喷油定时相结合,在实现等NOx排放水平下显着降低soot排放;高转速中高负荷适宜采用主喷+后喷的多次喷射并耦合高喷射压力的控制策略。基于EGR技术路线的不同升功率国4柴油机燃烧技术开发表明,柴油机增压方案和后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应根据排放控制目标和发动机的实际升功率而确定。国4的ESC法规测试结果表明,在升功率为29.8kW/L的功率段,两级增压耦合EGR在无后处理下使各项排放指标均满足国4限值要求,加权BSFC相对基于SCR技术的国4柴油机仅增加3%左右。对于低升功率柴油机,相对于单级增压,两级增压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基于该燃烧技术,通过喷油控制策略和后处理技术耦合,成功开发了满足欧6ESC稳态测试循环的商用重型柴油机。结果表明,采用串联的两级增压和中等强度EGR(低于40%),将NOx原始加权比排放控制在欧5水平,通过缸内燃烧优化,柴油机PM加权值和加权BSFC仍处于较好水平。在依次加装DOC、DPF和SCR后处理系统,通过缸内燃烧与后处理匹配技术,DPF的过滤效率达到90%,SCR转化效率达到85%,ESC稳态测试循环的各项排放指标均满足欧6限值要求,而尿素喷射总量降至原机(SCR机型)的1/4~1/5。相比高压EGR(HP-EGR),采用低压EGR(LP-EGR)能有效提高增压系统效率,使柴油机运行在更宽广的EGR率区域,显着降低低速大负荷的soot和BSFC。采用LP-EGR时,通过调节两级增压系统的高、低压涡轮间的废气能量比例能有效降低高转速时的BSFC。针对燃料特性对柴油机影响机理的研究发现,柴油机掺混2,5-二甲基呋喃(DMF)、正丁醇和汽油都能显着降低soot排放,燃料特性改变所导致的滞燃期延长和燃料氧的增加是降低soot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且发现着火延迟期延长对降低soot的作用大于燃料中原子氧的作用。石化柴油与低十六烷值含氧燃料混合并耦合中等强度EGR(低于40%),是在简化喷油控制策略和后处理系统条件下实现重型柴油机高效、清洁低温燃烧的有效技术途径。
柳岩[10](2009)在《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文中指出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和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今国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新兴市场做加法、发达市场做减法”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的观点。通过研究当今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点提出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零部件技术特点、零部件产业价值分配的趋势。结合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工业发展和科技水平,叙述中国50年来轿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三个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轿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轿车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形成过程,得出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民族品牌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说明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民族品牌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自主创新是中国轿车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红旗系列车型(包括奔腾)的自主创新过程的讨论,为自主品牌轿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对轿车高速运行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讨论。讨论了行驶系统、电控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对操控稳定性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材料应用对减重设计的影响,并对国内、外品牌对轿车的减重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二、欧3汽车排放法规带来的严峻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3汽车排放法规带来的严峻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化竞争战略概念界定 |
2.2 竞争战略相关分析工具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南汽跃进卡车外部环境分析 |
3.1 南汽跃进卡车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2 南汽跃进卡车行业环境分析 |
3.3 南汽跃进卡车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四章 南汽跃进卡车内部环境分析 |
4.1 南汽跃进卡车背景介绍 |
4.2 南汽跃进卡车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3 南汽跃进卡车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五章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制定与选择 |
5.1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制定指导原则 |
5.2 SWOT矩阵分析 |
5.3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方案选择 |
第六章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的实施 |
6.2 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的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起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二、资本扩张与生态的对立 |
三、城乡物质变换思想 |
四、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设想 |
第二节 古巴共产党领导人的绿色思想 |
一、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二、劳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第二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当代世界生态环境问题 |
一、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二、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古巴探索绿色发展的历史原因 |
一、古巴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
二、造成古巴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 |
第三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基础铺设时期 |
一、社会主义初期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初期经济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期社会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框架建立时期 |
一、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框架确立 |
二、生态领域科技研发获得发展 |
三、公民环境意识教育持续推进 |
第三节 自我转型时期 |
一、“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 |
二、科技领军发展阶段 |
三、转型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成效 |
第一节 建立本土化的永续绿色农业 |
一、引入都市农业的栽培模式 |
二、实施有机替代的生态实践 |
三、整合养分循环的空间体系 |
四、恢复粮食生产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注重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 |
一、寻求石油替代等可再生能源 |
二、可再生系统和清洁能源利用 |
第三节 绿色因素融入社会服务行业 |
一、绿色医疗 |
二、绿色教育 |
三、绿色旅游 |
第四节 古巴绿色发展取得的显着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 |
二、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
三、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认可 |
第五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强调社会公平正义 |
三、注重资源内源式发展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
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三、社会主义党建思想 |
第三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古巴特色绿色建设 |
一、搭建绿色理念框架 |
二、制定系列法律法规 |
三、设置奖惩监管机制 |
第六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及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 |
一、古巴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古巴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二节 古巴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一、找准发展中的定位 |
二、结合新时期的特色 |
三、注重多元化的运用 |
第七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 |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建设的绿色治理 |
二、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 |
三、为不同制度社会提供生态治理的新范式 |
第二节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 |
一、都市农业对绿色城市建设的借鉴 |
二、永续栽培实践对农业发展的借鉴 |
三、环保意识与民众生态素养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
1.2.4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范畴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范畴 |
1.4.3 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 |
1.5.1 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 |
1.5.2 设计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 |
1.5.3 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的关键在于理顺央地关系 |
1.5.4 提出我国治理背景下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 |
第2章 研究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汽车 |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1.3 产业政策 |
2.1.4 政策工具 |
2.1.5 政策工具选择 |
2.2 指导政策工具选择研究的“新治理”范式 |
2.2.1 “新治理”范式的提出 |
2.2.2 “新治理”范式的关键理念 |
2.2.3 “新治理”范式的启示 |
2.3 政策工具的类别 |
2.3.1 本文的分类方法 |
2.3.2 四类政策工具界定 |
2.3.3 政策工具的存在形态 |
2.4 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构建 |
2.4.1 政策工具选择标准 |
2.4.2 政策工具选择过程 |
2.4.3 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图 |
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选择演进 |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与行动者 |
3.1.1 产业政策目标 |
3.1.2 推动政策工具选择的行动者 |
3.1.3 主导政策工具选择变迁的央地关系 |
3.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历史演进 |
3.2.1 研发推动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01-2008) |
3.2.2 消费推广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09-2011) |
3.2.3 系统支持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12至今) |
3.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调适的特点 |
3.3.1 服从政策规划目标 |
3.3.2 被关键事件推动 |
3.3.3 受体制改革影响 |
3.3.4 更加依赖多元合作 |
3.4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积极效果 |
3.4.1 奠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发基础 |
3.4.2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 |
3.4.3 营造了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良好环境 |
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 |
4.1 管制工具选择案例 |
4.1.1 案例1: 低速电动车“生死劫” |
4.1.2 案例2: 无充电设施衡水市的电动汽车强制使用 |
4.1.3 案例3: 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研制职能转移试点 |
4.1.4 案例4: 新能源汽车准入中的地方保护 |
4.2 激励工具选择案例 |
4.2.1 案例5: 任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
4.2.2 案例6: 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城千辆”工程 |
4.2.3 案例7: 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 |
4.2.4 案例8: 争议中推行的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 |
4.3 能力建构工具选择案例 |
4.3.1 案例9: 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的院士 |
4.3.2 案例1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成立与运转 |
4.3.3 案例11: “三纵三横”“三纵三链”的研发布局与组织 |
4.3.4 案例12: 推动有效研发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联盟 |
4.4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案例 |
4.4.1 案例13: 争议中趋于暗淡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 |
4.4.2 案例14: 环保城市深圳的新能源汽车蓝图 |
4.4.3 案例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规划丛林” |
4.4.4 案例16: 吉姆西诉财政部案件 |
4.5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及总结 |
4.5.1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 |
4.5.2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总结 |
第5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及问题呈现 |
5.1 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之处 |
5.1.1 科技参与渠道的拓展确保了能力建构工具的公益性 |
5.1.2 通过政策研究和实验增加了激励工具的合理性 |
5.1.3 通过科技信息共享与互评增加了能力构建工具的科学性 |
5.1.4 管制工具选择适应了公共服务外包改革的趋势 |
5.1.5 系统改进工具适应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趋势 |
5.1.6 能力建构工具促进了职能互补性研发合作关系的建立 |
5.2 政策工具选择的问题呈现 |
5.2.1 偏离公共利益 |
5.2.2 脱离实际情况 |
5.2.3 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 |
5.2.4 相关行动者不合作 |
第6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问题的成因 |
6.1 政策工具选择的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缺失 |
6.1.1 管制工具选择缺少公益性和有效性评估 |
6.1.2 激励工具选择缺少有效的评估及参与机制 |
6.1.3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缺少公益性保障机制 |
6.2 政策工具选择建立在不合理的认知基础上 |
6.2.1 管制工具选择的认识视角具有狭隘性 |
6.2.2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对社会风险认识具有片面性 |
6.3 政策工具选择所处的制度环境不良 |
6.3.1 激励工具选择所依赖的市场经济监管制度不完善 |
6.3.2 能力建构工具选择所依赖的科技体制结构-功能紊乱 |
6.4 政策工具选择忽视行动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 |
6.4.1 管制工具选择忽视管制与被管制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
6.4.2 激励工具选择忽视了行动者合力的形成 |
6.4.3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忽略职能互补性合作关系的建立 |
第7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对策 |
7.1 确保政策工具选择的公益导向 |
7.1.1 使管制工具选择与社会目标和市场效率具有兼容性 |
7.1.2 建立激励工具选择的公共利益保障机制 |
7.1.3 确保系统改进工具选择能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7.2 创造政策工具选择的科学认知条件 |
7.2.1 通过协商性管制奠定有效管制的认知基础 |
7.2.2 通过对社会风险全面认知进行有效系统改进 |
7.3 拓展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制度空间 |
7.3.1 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监管制度增加激励工具的有效性 |
7.3.2 通过完善科技体制来实现研发资源的有效运用 |
7.4 建立政策工具选择所依赖的有效合作关系 |
7.4.1 通过增加管制诱因建立管制与被管制者的良性互动关系 |
7.4.2 建立激励工具所依赖的符合市场规则的互利合作关系 |
7.4.3 基于行动者意愿建立系统改进工具所依赖的有效合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新治理范式对于推进政策工具选择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8.1.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应该符合多元标准 |
8.1.3 政策工具选择优化应该以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为切入点 |
8.1.4 产业政策转型的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合理选择 |
8.2 研究展望 |
8.2.1 进一步拓展政策工具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
8.2.2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追踪研究 |
8.2.3 以政策工具选择为切入点探究适应市场经济的治理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6)北京—莫斯科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机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大气环境污染特征、趋势对比分析 |
2.1 研究城市基本概况 |
2.1.1 典型城市的选取 |
2.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比 |
2.2 大气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
2.2.1 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 |
2.2.2 莫斯科大气环境质量 |
2.2.3 北京市与莫斯科市大气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
2.3 大气环境污染排放水平对比分析 |
2.3.1 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
2.3.2 莫斯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
2.4 年均排放浓度与年均排放量的回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气污染主导因素对比分析 |
3.1 影响指标选择 |
3.2 经济发展水平与大气污染水平对比分析 |
3.2.1 北京市与莫斯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大气污染水平之间关系 |
3.3 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水平对比分析 |
3.3.1 北京市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水平之间关系 |
3.3.2 莫斯科市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水平之间关系 |
3.4 城市交通与大气污染水平对比分析 |
3.4.1 北京市城市交通与其污染水平之间关系 |
3.4.2 莫斯科城市交通与大气污染水平之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轻型车实际行驶试验条件下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规程WLTP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RDE测试规程 |
2.1 欧盟RDE法规 |
2.2 RDE试验测试要求 |
2.2.1 一般要求 |
2.2.2 有效载荷和测试质量 |
2.2.3 海拔和温度 |
2.2.4 试验路线 |
2.2.5 试验时长 |
2.2.6 其他要求 |
2.3 试验设备的选择 |
2.3.1 概述 |
2.3.2 技术规格 |
2.3.3 测量原理 |
2.4 试验车辆的选择 |
2.5 试验路线的选择 |
2.6 试验开展 |
2.6.1 试验前准备 |
2.6.2 试验中 |
2.6.3 试验后检查 |
2.6.4 数据对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处理方法 |
3.1 CO_2 移动平均窗口法 |
3.2 功率等级分组法 |
3.3 数据处理实例 |
3.3.1 CO_2 移动平均窗口法实例 |
3.3.2 功率等级分组法实例 |
3.3.3 不同计算程序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DE试验污染物排放分析 |
4.1 行程参数分析 |
4.2 柴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 |
4.2.1 符合性 |
4.2.2 窗口排放 |
4.2.3 加速度对NOx排放的影响 |
4.3 汽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 |
4.3.1 符合性 |
4.3.2 窗口排放 |
4.3.3 加速度对CO排放的影响 |
4.3.4 混合动力试验车RDE试验结果 |
4.4 颗粒物数量排放结果分析 |
4.5 数据处理方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行程动力学特性校验 |
5.1 校验方法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计算距离、加速度及v·a并分组 |
5.1.3 参数计算 |
5.1.4 验证行程有效性 |
5.2 校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交通概论 |
2.1.1 交通的概念 |
2.1.2 交通的基本属性 |
2.1.3 交通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
2.1.4 城市交通概述 |
2.1.5 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
2.2 交通节能的理论分析 |
2.2.1 能源基本问题分析 |
2.2.2 节能的经济属性 |
2.2.3 交通节能的思想溯源 |
2.3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1 财税政策与节能 |
2.3.2 交通节能政策的评价标准体系 |
3 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机制分析 |
3.1 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 |
3.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 |
3.2.1 政策变化及其影响 |
3.2.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政策工具的特征) |
3.3 模型分析 |
3.3.1. 车辆里程数、车辆保有量及燃油效率 |
3.3.2 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
3.3.3 燃油消耗量 |
3.3.4 温室气体(GHG)排放量 |
4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共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1 中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4.1.2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 |
4.1.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4.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交通节能理念的认识仍然略显不足 |
4.2.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系统建设不足 |
4.2.3 对节能环保型车辆及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力度不足 |
4.2.4 有关城市交通节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5 全社会的交通节能精神文明建设不足 |
4.3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挑战 |
4.3.1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给城市交通节能带来巨大压力 |
4.3.2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需求管理的迫切要求 |
4.3.3 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4.3.4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 |
5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
5.1.1 国际能源环境对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影响分析 |
5.1.2 我国节能宏观政策分析 |
5.2 中国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历史回顾 |
5.2.1 计划经济阶段 |
5.2.2 经济转轨阶段 |
5.2.3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
5.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分析 |
5.3.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 |
5.3.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分析 |
5.4.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 |
5.4.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
6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实证分析 |
6.1.1 北京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 |
6.1.2 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 |
6.1.3 北京市交通节能的实证分析 |
6.1.4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5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6.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2.1 武汉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现状 |
6.2.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7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
7.1 车辆税费 |
7.1.1 基于车辆状况的年度税费——欧盟 |
7.1.2 对于清洁、高能效环保型汽车的税费减免——日本、丹麦、德国 |
7.1.3 以烟雾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为征税依据的税费(丹麦、英国) |
7.2 对于新车车型选择的激励计划 |
7.2.1 折扣及现金返还——日本、美国 |
7.2.2 税费激励措施——美国(高油耗税) |
7.2.3 汽车综合税制——奥地利 |
7.3 车辆保险费 |
7.3.1 对未购买强制保险的处罚政策——英国、美国 |
7.3.2 汽车保险的专项税收——法国 |
7.3.3 以行驶里程及用油量为付费依据的保险——美国、英国 |
7.4 道路收费 |
7.4.1 道路收费——美国加州橙县收费公路 |
7.4.2 拥堵收费——伦敦 |
7.4.3 以外部影响为依据实施的道路收费——新加坡 |
7.5 对于专门车队的激励政策——加拿大 |
7.6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7.6.1 加强政府对城市交通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 |
7.6.2 配套实施节能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 |
7.6.3 综合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实现交通节能 |
7.6.4 交通节能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
7.6.5 全面评估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
7.6.6 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
7.6.7 加强环保性质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
8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建议 |
8.1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政策目标 |
8.1.3 政策重点 |
8.2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建议 |
8.2.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交通节能政策发展、细化明确交通节能目标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交通节能专项资金 |
8.2.3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
8.2.4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保持城市交通系统的多样性 |
8.3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其他配套措施建议 |
8.3.1 综合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
8.3.2 配合完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 |
8.3.3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交通节能 |
8.3.4 加强建立城市交通节能统计体系 |
8.3.5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EGR技术的低排放重型柴油机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1 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能源危机 |
1.1.2 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二:环境污染 |
1.2 柴油机新型燃烧理论的发展 |
1.2.1 传统柴油机 NOx 和 soot 生成机理 |
1.2.2 柴油机新型燃烧理论提出与研究进展 |
1.3 现代柴油机排放控制关键技术的发展 |
1.3.1 废气再循环技术 |
1.3.2 进气增压技术 |
1.3.3 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
1.3.4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
1.3.5 燃料技术 |
1.4 现代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 |
1.4.1 满足欧 4 和欧 5 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 |
1.4.2 满足欧 6 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 |
1.5 本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试验台架 |
2.1.2 试验发动机 |
2.1.3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燃油喷射控制 |
2.2.2 EGR 的实现与控制方法 |
2.2.3 气缸压力采集和分析 |
2.2.4 EGR 率和碳烟测试方法 |
2.2.5 研究工况的选择 |
第三章 进气增压系统优化及其对柴油机影响的研究 |
3.1 试验条件 |
3.2 单级增压系统优化及其对柴油机影响的研究 |
3.2.1 不同单级增压方案对 EGR 循环能力的影响 |
3.2.2 单级增压方案耦合 EGR 对增压器效率和空燃比的影响 |
3.2.3 单级增压方案对 NOx-soot 和 NOx-BSFC 之间 trade-off 的影响 |
3.3 两级增压系统优化及其对柴油机影响的研究 |
3.3.1 两级增压系统外特性 |
3.3.2 两级增压系统对柴油机 EGR 引入能力的影响 |
3.3.3 两级增压系统耦合 EGR 对增压器效率的影响 |
3.3.4 两级增压系统耦合 EGR 对柴油机空燃比的影响 |
3.3.5 两级增压系统耦合 EGR 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6 两级增压系统耦合 EGR 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3.3.7 两级增压方案 ESC 测试循环结果对比 |
3.3.8 两级增压系统进一步优化匹配 |
3.4 基于高压 EGR 的取气方式对柴油机的影响 |
3.4.1 EGR 系统取气试验方案 |
3.4.2 不同取气方案对柴油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烧室优化设计与喷油器优化匹配研究 |
4.1 燃烧室结构参数对缸内气流运动和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1 燃烧室设计方案 |
4.1.2 燃烧室结构对缸内气流运动的影响 |
4.1.3 NOx 和 soot 排放模拟结果对比 |
4.2 燃烧室结构参数对柴油机影响的试验研究 |
4.2.1 不同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燃烧与性能的影响 |
4.2.2 不同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4.2.3 不同燃烧室方案 ESC 测试循环结果 |
4.3 喷油器结构参数对柴油机影响的试验研究 |
4.3.1 不同喷油器结构参数对柴油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喷油器结构参数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4.3.3 不同喷油器方案 ESC 测试循环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EGR 技术实现国 4 和欧 6 的控制策略研究 |
5.1 基于 EGR 满足不同阶段 NOX 排放要求的放热规律和燃烧损失 |
5.1.1 满足不同阶段 NOx 排放要求的放热规律 |
5.1.2 满足不同阶段 NOx 排放要求的燃烧损失 |
5.2 喷油参数与控制策略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的影响 |
5.2.1 主喷定时对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5.2.2 小负荷喷油控制策略的研究 |
5.2.3 中等负荷喷油控制策略的研究 |
5.2.4 中低转速全负荷和大负荷喷油控制策略的研究 |
5.2.5 高转速大负荷喷油控制策略的研究 |
5.3 不同升功率柴油机实现国 4 法规的排放控制研究 |
5.3.1 研究功率段和国 4 喷油控制策略优化 |
5.3.2 单级增压不同功率段性能和排放对比 |
5.3.3 单级增压和两级增压不同功率段性能和排放对比 |
5.3.4 单级和两级增压不同功率段 ESC 测试结果对比 |
5.3.5 不同升功率柴油机欧 6 增压方案的探讨 |
5.4 实现欧 6 法规的燃烧与后处理匹配的排放控制研究 |
5.4.1 欧 6 控制策略优化和 ESC 测试结果对比 |
5.4.2 SCR 后处理排放控制策略的研究 |
5.4.3 加装 DPF+DOC+SCR 的 ESC 测试循环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GR 引入方式对重型柴油机排放控制影响的研究 |
6.1 高压 EGR 和低压 EGR 对 EGR 循环能力和柴油机的影响 |
6.1.1 HP-EGR 和 LP-EGR 对 EGR 循环能力和进排气参数的影响 |
6.1.2 HP-EGR 和 LP-EGR 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6.2 基于 LP-EGR 的两级增压高低压级能量分配对柴油机的影响 |
6.3 基于 VGT 的 HP-EGR 对 EGR 循环能力和柴油机的影响 |
6.3.1 基于 VGT 的 HP-EGR 对 EGR 循环能力的影响 |
6.3.2 基于 VGT 的 HP-EGR 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燃料特性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
7.1 试验燃料理化特性及试验方法 |
7.2 CA50 对不同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7.3 燃料特性和 EGR 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7.3.1 燃料特性和 EGR 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7.3.2 燃料特性和 EGR 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7.3.3 多次喷射条件下燃料特性对柴油机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轿车发展的阶段特点 |
1.3 中国轿车自主创新的现状 |
1.4 市场换技术的启示 |
1.5 选题意义 |
1.6 研究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
2.1.2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
2.1.3 汽车车身外形的演变 |
2.1.4 近年来汽车技术发展特点 |
2.1.5 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与重组 |
2.1.6 新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2.2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
2.2.1 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提高 |
2.2.2 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 |
2.2.3 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更高 |
2.2.4 汽车环保和节能成为首选课题 |
2.2.5 新型材料应用更加广泛 |
2.2.6 电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
2.2.7 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 |
2.3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趋势 |
2.3.1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2.3.2 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汽车零部件价值结构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轿车工业的发展 |
3.1 我国轿车产业发展的由来 |
3.1.1 独立自主品牌阶段(1958-1984 年) |
3.1.2 合资品牌发展阶段(1984-2001 年) |
3.1.3 合资和自主品牌混战阶段(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 |
3.2.1 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 |
3.2.3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状况 |
3.3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及地位 |
3.3.1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 |
3.3.2 中国轿车生产的地位 |
3.3.3 提升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地位 |
3.4 “红旗”轿车的自主创新 |
3.4.1 大“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2 小“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3 “奔腾”的自主创新 |
3.5 小结 |
第4章 轿车高速、稳定、减重的设计研究 |
4.1 轿车的高速运动研究 |
4.1.1 轿车的造型设计对高速运动的影响 |
4.1.2 轿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
4.1.3 轿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 |
4.1.4 轿车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 |
4.2 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 |
4.2.1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2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 |
4.2.3 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拟研究 |
4.3 轿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
4.3.1 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
4.3.2 国内外轻量化研究的状况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欧3汽车排放法规带来的严峻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汽跃进卡车国际化竞争战略研究[D]. 申宇峰. 南京大学, 2020(04)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郭随磊. 东北大学, 2018(02)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6]北京—莫斯科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机制对比研究[D]. 安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7]轻型车实际行驶试验条件下排放特性研究[D]. 付秉正.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8]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D]. 陈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9]基于EGR技术的低排放重型柴油机燃烧技术研究[D]. 陈贵升. 天津大学, 2013(11)
- [10]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 柳岩.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