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M向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的跳板──通用分组无线交换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烨[1](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王勇[2](2010)在《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中的关键设备,而基站体系结构决定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是基站系统设计从理论到工程的关键环节,受无线通信理论、无线网络架构、设备商设计制造、运营商建设运维等多方面需求因素的影响,也对基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3G移动通信全面商用,开始向LTE、IMT-A等标准演进,未来移动通信基站的研发即将开始。然而,作者在承担多个国家863项目,为各种未来移动通信先进技术研究提供试验基站和试验系统时发现,已有的2G、3G基站体系结构存在问题,不能满足4G系统需求,迫切需要研究能支持未来移动通信的新型基站体系结构。但是,经过调研、检索发现,虽然业界已经实际设计实现了大量基站,但还缺乏对基站体系结构的系统研究,甚至“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都缺乏明确定义,难以指导新型基站的设计实践。所以,本文首先定义了“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然后系统研究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面向工程实践需要,建立了基站体系结构的定性理论。然后用以指导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从而构造出多个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即通过研究基站体系结构四要素:无线计算任务、算法、计算资源、互连与传输间的系统级相互关系,研究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基站的本质是并发多无线信号流的计算处理设备。基站采用并行处理方式解决单体计算资源能力有限与系统级计算任务需求间的矛盾,完成系统级计算任务。并行处理设计的核心是系统级计算任务的时间空间分解与解耦,依据是算法链路、数据处理协议和单体计算资源的能力粒度。计算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随用户在多小区的空间分布和标准间的分布等因素动态变化,采用动态可重配置计算资源,以资源池的方式组织,采用统计复用的方式统一管理、分配和调度计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适应基站内及基站间系统级计算任务的动态变化,提高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基站中的互连机制连接所有的计算资源和接口资源,传输代表计算任务和计算结果的信号或数据,是构造基站系统并使整体协调运行的关键要素。改进的交换式互连网络和分组数据传输机制可以解决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问题,满足未来基站系统在MIMO、分布式天线/网络、并行处理、动态可重配置、计算任务分配与计算资源动态调度等多方面的需要。作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实证性应用,本文根据对IMT-Advanced、LTE等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并应用于863 B3G-TDD、863 Gbps等移动通信试验系统,所完成的各基站系统均在实际无线环境或外场试验网成功运行。作为系统研究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1.首次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理论、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验证;2.根据未来无线资源分配的特点,提出新的基站计算资源分配调度算法和基站间资源调度的思想,具有更高的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和用户容量;提出了新的基站互连网络及数据传输机制BSIN,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基站中MIMO、分布式天线、分布式网络等技术的需要;3.提出面向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新型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4.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LTE的“863”B3G-TDD基站和终端系统,成功构建出国内首个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具有4G移动通信基本特征的多小区多基站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条件下实现了高速多媒体移动通信,传输速率达100Mbps。5.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IMT-Advanced的"863" Gbps无线传输技术试验基站,首次在国内实现了Gbps量级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试验,实现了数十路高清视频图像的实时并行传输,有效支持了中国LTE-A、IMT-A技术与标准的研发。本文立足于4G移动通信前沿科研和工程实践的问题与需求,面向LTE、IMT-A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基站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及设计方法,填补了移动通信理论和基站系统工程实践之间的空白,不仅可以应用于已有基站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对新基站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杨于村[3](2009)在《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已逐渐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通信手段。业界在不断发展高速空中接口技术的同时,对移动通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努力弥补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逐渐完善移动通信网的安全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现有移动通信网体系架构下研究端到端的高保密语音通信方法,需求迫切,难度很大,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得到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的资助。本文主要在阅读掌握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公众移动通信网,从语音信号产生模型、信道传输模型及数据波形映射法三个技术层面对端到端高保密语音的传输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现有多种移动通信网结构和语音工作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抽象出移动通信语音服务的一般工作流程,建立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通用移动通信语音传输模型,依据该模型将高保密语音的传输问题归结为能有效抵抗声码器有损压缩影响的调制解调算法的设计问题。(2)结合语音信号产生模型建立了语音合成与调制、语音线性预测分析与解调之间的关联,提出了SA-SVQ (Simulated Algorithm-Split Vector Quantization)矢量量化算法及SCAMDF (Simplified Circular Average Magnitude Difference Function)基音检测算法,设计了用于GSM FR声码器的调制解调算法,能够有效地抵抗声码器波形畸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GSM FR级联声码器黑箱信道传输模型。通过引入apFFT算法对信道模型进行频率响应系统识别,解决了经典DFT和FFT算法需要进行复杂频偏校正才能获得正确相位值的问题。给出了GSM FR话音业务信道的等效滤波器模型,根据辨识结果及其等效模型,提出了采用OFDM技术实现调制解调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OFDM参数实现了可靠、有效的数据传输。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4)将“建模-辨识-验证-设计”的方法推广应用到我国现有的其他移动级联声码器信道,仿真结果表明,各类声码器信道能否有效传输传统调制信号(如OFDM、QPSK、FSK等调制信号)与信道对单频余弦信号的传输特性有关。对GSM HR和CDMA2000 EVRC两种声码器业务信道难以有效传输单频余弦信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5)将OFDM符号生成过程推广为数据到波形集的映射,引入遗传算法作为波形寻优的实现手段,在综合信道对波形频率、相位和幅度畸变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波形符号生成方法,有效提高了算法效率和误码性能,并推广应用到GSM FR话音业务信道。初步的模拟实验表明文中的基本结论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可以为下一步原理样机的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薛增朝[4](2009)在《焦作联通GPRS网络的调整与优化》文中提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数据通信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正好迎合了移动通信市场的迅猛发展。然而,由于GPRS业务量、GPRS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无线资源的日益紧张,GPRS网络现有的设计与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网络优化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首先对GPRS网络的发展状况以及GPRS网络原理作了介绍;其次简述了GPRS网络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并对GPRS网络系统优化的过程作了主要分析;同时以中国联通焦作地区的GPRS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本地区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依据话务统计结果、实际测试结果,重点从理论上对网络覆盖、网络监控、无线侧、网络侧及PDCH分配等角度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影响各个环节的可能因素;最后结合焦作本地区GPRS网络的实际问题,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思路和方法,对网络优化前后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对数据业务的应用与发展作了展望。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网络优化,解决中国联通焦作地区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使用GPRS的满意度以及整体网络性能。本文的研究对焦作地区未来的GPRS网络优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徐菲[5](2009)在《GSM与TD-SCDMA系统间互操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获取除语音之外的数据,如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由此催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被信息产业部定为我国3G通信行业标准,它承载了中国通信业从通信大国到通信强国的梦想。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GSM/GPRS网络和设备,优化资源配置,逐步为用户提供丰富、可靠的3G业务,平稳、无缝地向3G演进。除了选择适当的网络演进方案,优化各种网络结构外,还要对不同系统网络结构下的业务实现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各项业务的平滑过渡。本文就针对TD-SCDMA和GSM系统间互操作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对互操作所涉及的信令流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本文首先研究了现有GSM网络的切换技术和TD-SCDM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切换技术;其次,针对网络升级建设的方案,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讨论了TD-SCDMA未来运营中面临的系统间互操作问题,给出了互操作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TD-SCDMA与GSM互操作的原则和策略;重点研究了TD-SCDMA和GSM系统间互操作的行为,包括小区选择、小区重选与切换,对其所涉及的信令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TD-SCDMA网络主要针对高速移动数据业务用户群的需求,支持GSM到TD-SCDMA的反向重选与切换;语音及中低速数据业务由GSM网络提供,支持TD-SCDMA到GSM的重选与切换,两张网的定位清晰,形成良好互补,是一种理想的组网方式。
符贝贝[6](2008)在《近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体现"个人化",即所谓的几个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erminal, Any-means等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想要交流的任何对象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互动以及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如AMPS,TACS,NTM出现于70年代后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CDMA相继出现,并一直演变到现在的3G技术,以及未来的4G技术,整个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是迅猛和健康的。本文先提出移动通信领域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包括光纤通信,网络通信,宽带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经营,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的目标等,然后详细介绍几个热门的技术标准。首先,简单介绍了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组成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提出的GPRS(全称Genenal Packec Radio Service,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的系统结构,协议结构及系统的优点,然后介绍了CDMA(全称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码分多址)的特征,系统结构及功能。接下来,详细介绍并探讨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RIB(日本无线工业及商贸联合会)提出的W-CDMA(全称Wir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宽带码分多址),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IMT-2000(全称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phone -2000,即国际移动电话2000),北美提出的cdma2000和大唐电信自主开发的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最后,文章在结束语中对移动通信的未来进行展望。
龚颖[7](2008)在《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软交换是电信网向以IP为核心的分组化方向发展这一特定背景下,由工业界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着眼于网络演进。其起始应用主要是支持话音业务,未来将支持基于IP的全业务应用,技术上面向未来的网络发展,策略上能充分保护运营商已有的投资。本文重点研究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可行性,通过对移动软交换网络的成功搭建,论证软交换技术实施的工程开发流程。主要工作有:1.阐述了研究目的和内容,分析了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可行性;2.概述了软交换以及NGN系统;3.分析了NGN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4.论文以雅安地区新建移动软交换工程为应用背景,研究解决了利用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交换设备进行网络构建中遇到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网络容量预测和计算、网元节点组成、话路和信令网络结构等。通过对每个技术问题进行多种方案的论证、比较和评估,最后为该工程项目的进行确定了技术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同时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备自身技术特色的路子,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单宏华[8](2008)在《EDGE网络优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移动数据通信需求的急剧上升,GPRS技术,一种迎合GSM移动通信和迅猛发展的全球因特网日益融合而兴起的技术,开始被广泛的使用。GPRS把分组交换技术引入现有GSM系统,将移动通信和数据网络合二为一,以其分组传送、始终在线、改造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现有GSM网络的主流应用技术。由于传输速率受限,目前的GPRS网络还不能真正提供宽带数据服务。近年来,一项基于GPRS网络的增强型GSM数据演进技术(EDGE)开始替代GPRS。EDGE的英文全称为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 Evolution,中文含义为数据速率增强型GSM业务。它主要是在GSM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即先进的多时隙操作和8PSK调制技术。由于8PSK可将现有GSM网络采用的GMSK调制技术的信号空间提高3倍,从而大大提高了现有GSM网络的数据服务速率。EDGE技术可以在充分利用运营商现有GSM网络基础上,使其满足移动数据业务用户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本论文以湖州移动的EDGE网络优化进行工程研究分析,结合现网数据提出EDGE信道PDCH、Extra Abis TS、G-Ater、GP/GPU的优化配置方法。同时还对EDGE网络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并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其研究结果对今后湖州移动EDGE网络的优化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吴志英[9](2008)在《江西联通GPRS网络分组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GPRS是GSM移动通信向3G WCDMA演进的重要的一步,3G系统主要由电路域(CS)、分组域(PS)、IMS域组成,分组域是实现诸多3G数据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对分组域的研究十分重要。江西联通作为江西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力军之一,为了提供先进而富有竞争力的业务,在GSM网络引入GPRS分组域的建设以实现移动数据业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及时的。本论文充分考虑联通总部的GPRS总体技术规范要求和江西联通GSM网络的实际情况,对GPRS的网络组织、路由计划、Gn接口、Gi接口及用户的IP地址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在解决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上充分运用备份、地址隔离与转换、防火墙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部署,以期提供一个成熟的电信级GPRS网络给用户。在业务上主要实现了WAP、MMS、JAVA和企业专网接入的应用业务,同时可开通互联网接入业务、并以移动用户通过WAPover GPRS方式浏览Web网页业务为例进行说明。本论文主要就GPRS网络分组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理论分析与工程实现;主要从GPRS系统组成、GPRS分组域原理、江西联通GPRS系统分组核心网工程实现、系统测试、系统性能分析以及向3G演进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论述,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企业已经在此平台上实现了WAP、MMS、JAVA等业务。本人参加了该系统从立项到网络规划设计及工程验收等工作。
倪成凯[10](2004)在《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及核心网络分组域演进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移动通信网络分几步发展,最终走向全IP,目前R99和R4版本已经成熟,研究重点已转向R5,即全IP网络体系结构,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宽带化网络的标志,本文理论研究部份是对目前的移动通信核心结构及以后全IP网络结构进行研究,从网络演进的角度出发,分析核心网络的结构和发展。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的解决方案,定义了网络实体和接口应具有功能,分析了多媒体实现的流程,如本地CSCF发现过程,登记呼叫过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了3G核心网络的相关协议,也是通向全IP网络的基础,本文在实现中提出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以及相关协议硬件转发的方案。在改进方案方面本文有创意地将核心网络中分组业务节点的核心协议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在ATM交换机上增加硬件转发板,其转发速度能在现有软件转发的基础上提高30倍以上,减小整机体积近一半,有效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支持的用户数量,本文将IP转出与GTP转发功进行了集成,利用硬件转发的优点,提高了ATM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GSM向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的跳板──通用分组无线交换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向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的跳板──通用分组无线交换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基站 |
1.2 基本概念、关系与定义 |
1.3 基站体系结构研究的产业背景 |
1.4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说明 |
1.6 论文内容与篇章结构 |
1.7 小结 |
第2章 基站体系结构综述 |
2.1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的动力和势力 |
2.2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需求因素 |
2.3 基站体系结构的限定因素 |
2.4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综述 |
2.5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重要系统级基站技术 |
2.6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状况的总结与结论 |
2.7 小结 |
第3章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 |
3.1 基站的功能、本质与系统级计算问题 |
3.2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综述 |
3.3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任务 |
3.4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算法 |
3.5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资源 |
3.6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问题的分析 |
3.7 基站中系统级计算问题的解决实现方法 |
3.8 小结 |
第4章 基站计算资源的管理与动态调度 |
4.1 基站中的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 |
4.2 基站动态系统级计算技术的综述 |
4.3 解决基站中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的思路 |
4.4 算法到计算资源的配置管理 |
4.5 计算任务的动态适配 |
4.6 基站中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7 基站间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8 基站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 |
4.9 计算资源统一组织、管理与使用的实现 |
4.10 小结 |
第5章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 |
5.1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需求 |
5.2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技术综述 |
5.3 基站中硬件资源的互连特性 |
5.4 基站中数据流的传输特性 |
5.5 基站中的互连技术 |
5.6 基站中的数据传输 |
5.7 基站中的系统级互连与整体互连构造设计 |
5.8 基站中的时钟网络 |
5.9 小结 |
第6章 基站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 |
6.1 基站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 |
6.2 基站系统中内在和外在的时间特性与要求 |
6.3 基站系统的有序协调运行 |
6.4 基站的系统时序 |
6.5 基站系统时序的设计与实现 |
6.6 小结 |
第7章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 |
7.1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内容概要 |
7.2 基站体系结构的理论体系 |
7.3 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
7.4 基站体系结构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
7.5 小结 |
第8章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 |
8.1 未来移动通信对基站系统的需求 |
8.2 静态及动态系统级计算处理设计 |
8.3 互连、传输设计与基站互连网络(BSIN) |
8.4 基于BSIN的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FMBSA |
8.5 FMBSA的特点以及与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比较 |
8.6 小结 |
第9章 FUTURE B3G-TDD基站系统 |
9.1 系统概述 |
9.2 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9.3 基站体系结构的硬件总体实现 |
9.4 B3G-TDD基站体系结构的板级实现 |
9.5 基站系统实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 |
9.6 总结与结论 |
9.7 小结 |
第10章 GBPS无线通信原型基站系统 |
10.1 背景与系统概述 |
10.2 GBPS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10.3 GBPS基站的硬件总体设计 |
10.4 GBPS基站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10.5 GBPS试验系统的实现与实际运行情况 |
10.6 总结与结论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总结与结论 |
11.2 讨论、未来工作与展望 |
11.3 论文成果的创新性、贡献或价值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附: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奖励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工作 |
(3)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业务信道 |
1.2.2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信道 |
1.2.3 基于电路交换的话音业务信道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安排 |
第二章 通用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
2.2.1 GSM系统 |
2.2.2 CDMA系统 |
2.2.3 WCDMA系统 |
2.2.4 TD-SCDMA系统 |
2.2.5 CDMA2000系统 |
2.3 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编码 |
2.3.1 移动语音编码的发展概况 |
2.3.2 参数编码基础 |
2.3.3 移动语音编码 |
2.4 加密语音传输方案设计 |
2.4.1 传输对策分析 |
2.4.2 传输系统构成 |
2.4.3 性能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音产生模型的调制解调算法 |
3.1 引言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矢量量化概述 |
3.4 调制解调算法 |
3.4.1 参数选取 |
3.4.2 参数估计和码本构建 |
3.4.3 调制解调算法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级联声码器信道模型的调制解调算法 |
4.1 引言 |
4.2 GSM FR级联声码器信道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模型辨识 |
4.2.3 模型验证 |
4.3 调制解调算法描述 |
4.3.1 参数设计 |
4.3.2 仿真分析 |
4.4 在其他移动话音业务信道的应用 |
4.4.1 GSM EFR级联声码器信道模型 |
4.4.2 GSM HR级联声码器信道模型 |
4.4.3 WCDMA/TD-SCDMAAMR级联声码器信道模型 |
4.4.4 CDMA2000 EVRC话音业务信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波形映射法的调制解调算法 |
5.1 引言 |
5.2 遗传算法简介 |
5.3 调制解调算法描述 |
5.4 算法改进 |
5.4.1 波形符号生成的改进 |
5.4.2 交叉算法的改进 |
5.4.3 改进的调制解调算法 |
5.5 仿真分析 |
5.6 在GSM FR话音业务信道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焦作联通GPRS网络的调整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GPRS 概述 |
1.1.1 GPRS 系统特性 |
1.1.2 GPRS 业务及特点 |
1.2 CSD 与GPRS 技术的比较 |
1.2.1 电路交换的通信方式 |
1.2.2 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 |
1.2.3 GPRS 与HSCSD 业务的比较 |
1.3 GPRS 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1.3.1 GPRS 的技术优势 |
1.3.2 GPRS 存在的问题 |
1.4 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各章节的安排 |
2 GPRS 基本原理 |
2.1 GPRS 网络结构 |
2.1.1 GPRS 系统的组成 |
2.1.2 主要网络实体 |
2.1.3 CCU 和PCU 的位置 |
2.1.4 BTS 在GPRS 网络中实现方案 |
2.1.5 GPRS 无线网络结构 |
2.1.6 GPRS 系统的组网 |
2.1.7 GPRS 无线组网原则 |
2.2 GPRS 协议简介 |
2.2.1 GPRS 协议平台 |
2.2.2 协议的简要解释 |
2.3 GPRS 信道组合与帧结构 |
2.3.1 物理信道 |
2.3.2 帧结构和信道组合 |
2.3.3 分组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
2.3.4 无线块结构和信道编码 |
2.3.5 网络工作模式 |
2.4 小结 |
3 GPRS 网络优化的理论基础 |
3.1 概述 |
3.2 GPRS 网络面临的问题 |
3.3 GPRS 网络与GSM 网络优化的关系 |
3.4 GPRS 网络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3.4.1 网络优化原则 |
3.4.2 网络优化目标 |
3.4.3 网络优化的具体内容 |
3.5 GPRS 网络系统的优化 |
3.5.1 系统优化的前提 |
3.5.2 系统优化的类型 |
3.5.3 网络优化时机 |
3.5.4 优化在网络建设中的位置 |
3.5.5 网络优化流程 |
3.5.6 系统优化的注意事项 |
3.5.7 用户申告 |
3.6 GPRS 系统调查 |
3.7 GPRS 业务接入过程 |
3.8 GPRS 数据传输过程 |
3.9 小结 |
4. 焦作地区GPRS 网络的优化实现 |
4.1 焦作地区GPRS 网络现状 |
4.1.1 GPRS 网络现状 |
4.1.2 网络资源配置情况 |
4.1.3 无线组网状况 |
4.2 本次测试的主要步骤 |
4.3 本次GPRS 网络优化内容 |
4.3.1 网络覆盖的调整 |
4.3.2 针对监控信息的处理 |
4.3.3 无线侧的优化 |
4.3.4 网络侧的优化 |
4.3.5 PDCH 配置优化 |
4.3.6 其它方面的优化调整 |
4.4 优化结果测试与分析 |
4.4.1 网络统计指标 |
4.4.2 DT 和CQT 测试 |
4.5 对未来网络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5)GSM与TD-SCDMA系统间互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简述 |
1.1.1 蜂窝移动通信概念的提出 |
1.1.2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 |
1.1.3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 |
1.1.4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
1.2 三大主流3G标准的技术比较 |
1.3 TD-SCDMA在我国的发展及其优势 |
1.3.1 TD-SCDMA在我国的发展 |
1.3.2 TD-SCDMA的技术优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GSM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2.1 GSM系统的组成及其网络接口 |
2.1.1 GSM系统的组成 |
2.1.2 GSM系统的网络接口 |
2.2 GSM系统的运行 |
2.3 GSM系统的切换过程 |
第三章 TD-SCDMA的网络结构 |
3.1 TD-SCDMA系统网络结构 |
3.2 TD-SCDMA系统的演进 |
3.3 TD-SCDMA系统物理层技术 |
3.3.1 功率控制 |
3.3.2 小区搜索 |
3.3.3 随机接入 |
3.4 TD-SCDMA系统的网络层 |
第四章 TD-SCDMA与GSM系统间互操作 |
4.1 系统间互操作的原则和策略 |
4.2 小区选择 |
4.2.1 PLMN选择算法 |
4.2.2 小区选择算法 |
4.3 小区重选 |
4.4 切换 |
4.5 GSM系统向TD-SCDMA系统的演进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移动软交换的意义 |
1.3.1 业务增长 |
1.3.2 成本效益 |
1.3.3 发展演进 |
1.4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1.4.1 资金来源 |
1.4.2 网络条件 |
1.4.3 局址条件 |
1.4.4 外部环境 |
1.4.5 技术准备 |
1.4.6 项目性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软交换及NGN 系统概述 |
2.1 NGN 的定义 |
2.2 软交换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
2.3 基于软交换NGN 体系结构 |
2.4 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组件 |
2.4.1 软交换设备 |
2.4.2 媒体网关 |
2.4.3 信令网关 |
2.4.4 应用服务器 |
2.4.5 媒体服务器 |
2.5 本章小结 |
3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切入点和组网模式 |
3.1 引言 |
3.2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演进 |
3.2.1 我国GSM 移动通信网络的一般组网结构 |
3.2.2 我国移动通信面临的发展演进问题与NGN 技术的引入 |
3.3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 技术的原则和切入点 |
3.4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组网模式 |
3.4.1 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 的演进路线 |
3.4.2 在长途汇接层面引入NGN |
3.4.3 新建或替换本地端局引入NGN |
3.5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雅安地区新建移动软交换工程 |
4.1 工程概况 |
4.2 新建网络容量预测 |
4.2.1 话务量及VLR 容量预测 |
4.2.2 HLR 用户数预测 |
4.3 雅安交换网网元节点组成及设备配置 |
4.3.1 MSC、VLR 的设置 |
4.3.2 GMSC 的设置 |
4.3.3 HLR/AUC 的设置 |
4.4 雅安业务区新话路网络组织 |
4.5 雅安业务区新信令网络组织 |
4.6 交换网络容量计算 |
4.6.1 话务模型 |
4.6.2 MSC 容量 |
4.6.3 HLR 容量 |
4.6.4 A 接口中继电路数配置 |
4.6.5 局间中继电路数配置 |
4.6.6 信令链路数及带宽的配置计算 |
4.7 IP 地址分配 |
4.8 信令点编码 |
4.8.1 信令链路数及带宽的配置计算 |
4.8.2 新增网元信令点编码及MSCID 分配 |
4.9 号码计划 |
4.9.1 号码组成及分配 |
4.9.2 拨号程序及路由选择 |
4.10 同步方式 |
4.10.1 同步原则 |
4.10.2 同步设置 |
4.11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 |
(8)EDGE网络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EDGE概述和工作原理 |
2.1.GPRS简介 |
2.1.1.GPRS的主要特点 |
2.1.2.GPRS的应用 |
2.1.3.GPRS技术存在的弱点 |
2.2.EDGE系统简介 |
2.2.1.EDGE是GPRS的发展 |
2.2.2.EDGE的数据传输 |
2.2.3.EDGE的调制技术 |
2.2.4.EDGE的编码方案 |
2.2.5.EDGE的数据重发机制 |
2.2.6.EDGE的网络结构 |
2.2.7.EDGE的特点 |
2.3.EDGE的无线部分简介 |
2.4.无线网络应用协议WAP |
2.5.EDGE的性能测试 |
2.6.EDGE的无线优化 |
2.6.1 无线网络优化的定义和目的 |
2.6.2 无线网络优化原则 |
2.6.3 无线网络性能优化 |
2.7.EDGE的全球应用现状及展望 |
第三章 系统分析和优化 |
3.1.系统规划概述 |
3.2.设计方案 |
3.3.网络资源配置优化 |
3.4.PDCH配置 |
3.4.1.ExtraAbis TS配置 |
3.4.2.G-Ater容量配置 |
3.4.3.GPU/GP容量配置 |
3.5.网络性能优化 |
3.5.1.WAP/FTP下载速率优化 |
3.5.2.attach/ping数据业务优化 |
3.6.CQT/DT测试性能优化 |
第四章 EDGE网络优化实例 |
4.1.G-ATER拥塞引起TBF建立失败并导致异常小区重选 |
4.2.湖州移动WAP性能恶化分析 |
4.3.全曲下载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5.1.结论 |
5.2.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9)江西联通GPRS网络分组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GPRS系统介绍 |
2.1 系统组成 |
2.2 各部分主要功能 |
2.3 IP技术介绍 |
2.3.1 TCP/IP协议结构 |
2.3.2 TCP/IP协议组成 |
第三章 GPRS分组域系统原理 |
3.1 GPRS网络结构及功能 |
3.1.1 网络结构 |
3.1.2 主要网络实体 |
3.1.3 主要网络接口 |
3.2 协议参考模型 |
3.2.1 GPRS数据传输平面 |
3.2.2 GPRS信令平面 |
3.3 GPRS分组数据呼叫建立关键信令流程 |
3.3.1 移动管理规程 |
3.3.2 会话管理规程 |
第四章 江西联通GPRS网络分组域的设计和实现 |
4.1 项目实施前的GSM网络情况 |
4.1.1 交换核心网络 |
4.1.2 无线网络 |
4.2 分组域话务模型 |
4.2.1 业务需求与流程 |
4.2.2 业务模型和设备计算参数 |
4.3 系统实现 |
4.3.1 工程建设总规模 |
4.3.2 网络组织 |
4.3.3 江西联通GPRS系统规划及设置方案 |
4.3.4 网络安全与IP地址分配 |
4.4 业务提供 |
第五章 GPRS系统的测试 |
5.1 系统测试 |
5.2 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第六章 GPRS分组域向3G的演进 |
6.1 EDGE的技术特点 |
6.2 WCDMA的技术特点 |
6.3 GPRS系统平滑演进方案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及核心网络分组域演进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 论 |
GSM与CDMA网络核心结构分析 |
2.1 GSM网络核心结构分析 |
2.2 GPRS的核心结构分析 |
2.3 GPRS传输平台和信令平台 |
2.4 联通CDMA2000-1X系统结构 |
第三章 3G的现状及核心结构 |
3.1 3G的现状 |
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结构分析 |
3.3 3G核心网络中承载独立呼叫控制协议解析 |
3.4 核心网如何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 |
第四章 核心网分组域结构中控制与承载分离在ATM上的实现 |
4.1 原理分析 |
4.2 硬件设计 |
4.3 软件设计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 考 文 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生产、科研活动 |
致谢 |
四、GSM向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的跳板──通用分组无线交换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D]. 王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3]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技术研究[D]. 杨于村. 华南理工大学, 2009(05)
- [4]焦作联通GPRS网络的调整与优化[D]. 薛增朝. 河南理工大学, 2009(03)
- [5]GSM与TD-SCDMA系统间互操作研究[D]. 徐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6]近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A]. 符贝贝. 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008
- [7]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D]. 龚颖. 重庆大学, 2008(06)
- [8]EDGE网络优化分析[D]. 单宏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9]江西联通GPRS网络分组域的研究与实践[D]. 吴志英.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及核心网络分组域演进的实现[D]. 倪成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