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岳燕祥[1](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宋红团[2](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认为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卢梦鸽[3](2016)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文中提出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疆域呈多样化发展形态,尤其是边境区域的变革日益激烈,云南边境地区也从发展的“末梢”一跃成为开发开放的前沿。作为唯一能协调陆地边疆和海洋边疆战略的省域,云南边境地区一直是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阵地,因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设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云南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边境教育安全更是引起人们的深切的关注。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必须推动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常态化、长期化、现代化,构建维护边境教育安全的多元主体,主动应对边境教育安全危机,增强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对外传播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打造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实现沿边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本研究以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借鉴现有的教育安全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和三个层次对“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瑞丽市的边境教育安全展开个案研究。所谓三个维度,是指从瑞丽边境教育的实然、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边民积极的认同感的培植等三个维度考察边境教育是否存在威胁。所谓三个层次,指研究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即客观描述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推行的新形势下,瑞丽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路径。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借助国家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我国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新形势,并以国家安全理论、文化安全理论为基础,探讨并初步提出了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轨迹研究。首先,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云南桥头堡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然后,重点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探查在此新“语境”下,云南边境的新定位以及云南边境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第四部分是“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对云南省瑞丽市产生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对其从边陲走向前沿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价。第五部分是个案研究。该部分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借助国家发展战略视域与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对边境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展开实地调查。从教育运行状态、教育功能发挥,以及边民对国家、民族文化和教育的认同感的培植等方面研究瑞丽教育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等。第六部分是基于前文对瑞丽市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提出促进瑞丽教育安全的策略和具体路径。
安定[4](2005)在《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赵新国[5](2005)在《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除了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施依法治国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与西部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好面临的政治问题。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政治稳定问题、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建设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问题、政府行政能力提升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等等。论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绪论部分界定了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并简要概说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原则。第1章介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成就、政治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第2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后,提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第3章分析了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因素,并提出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对策。政治稳定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十分关注的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在所难免。正如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指出的那样:“现代性意味着稳定,而现代化意味着不稳定。”当然,生成和存在不稳定因素只是表明这里存在不稳定的可能性,只有当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达到一定的度,才会酿成现实的政治不稳定。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控制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现实的政治不稳定。 第4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建立以法律调适为主,行政、社会调适为辅的调适体系。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建设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现存的民族关系是党和政府通过政策和其他政治手段不断调节和构建的结果,但这种关系也还会随着民族自身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第5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从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等方面探讨政府能力的提升问题。地方政府能力的建设问题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西部民族地方政府体制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加快西部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化,提高西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等方式来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为重点,改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6章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对策,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的政治文明意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政治文明理念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体现,是党从本国实际出发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完善,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但是,民族区域自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治权的流失相当严重,民族意识日趋旺盛,民族自治地方内的非自治民族的权利问题逐步显露出来,等等。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提高党员队伍各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各级组织是西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能力主要表现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来说,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各项事业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大力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党的队伍建设,把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少数民族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是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第7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建设;政治发展;对策建议一圣争
薛泽洲[6](2004)在《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以博士论文的形式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文章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阐明中部地区的特点,以及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空间”,进而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和实施的五大基础保障,最后文章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七个重要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战略重点,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又需要正确的现代化战略,还需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首先是发展不足;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再次,中部地区内部相互的经济联系较少,缺乏整体性和统一的基本框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挑战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但需要克服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但结构转变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市场化水平以及外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还不高。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五点: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进步加快条件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利于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基本<WP=4>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部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战略,明确了中部未来发展中内需主导的内需和外向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多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阶段和步骤,以及对策措施。在判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前提下,文章指出,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应当是:根据利用机遇、规避风险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对空间结构的重组,实现各种经济发展力量的整合,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文章分析认为,制定中部地区发展模式,既要考虑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中部地区各省地域大,产业体系比较齐全,各地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一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总体上应该采取非均衡战略,并充分运用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在发展思路上,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应当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上来;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实行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城市化为重点,促进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七个重大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对策,城镇化战略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走出去”战略对策和发展“三农”战略对策。
青觉[7](2004)在《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文中认为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反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与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非常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认识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革命实践中,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党的民族观。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解决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过程,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使各少数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以历时的眼光考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了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拨乱反正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民族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的历史作用。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本章着重从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与内涵、20世纪初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以及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与影响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及近代民族观念加以梳理,以阐明其内涵和对后者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影响因素。该章主要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中国“五四”运动的冲击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影响和促进;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本章主要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决议和纲领政策的提出和变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完善过程,总结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本章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业已形成的民族观。突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以及解决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理论与实践。该章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的社会原因,充实、完善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借鉴,制定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解袂好民族问题,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侯水平[8](2003)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文中提出历史为西部发展同时提供了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我国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西部大开发。但是,任何机遇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预期的效果。机遇只是一种可能,要转化为现实,需要人们在充分认识它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本文首先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等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与评析,对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以及如何深入研究和具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西部开发三年来积累的重要经验和涉及到的若干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了初步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主要特征是:(1)国际统一市场下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织融合。(2)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3)高新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与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了驱动力。(4)跨国公司急剧扩张,为其提供了载体。(5)是由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6)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形成。(7)是动态发展的。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也推动着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贫困、扩大全球性的两极分化,并加重环境负担。 发展中国家应认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与不可回避性,勇敢地面对;要看到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刺激经济效率,提供新的增长契机,也可能会损害它们的利益;认真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风险,采取适当的对策。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也是我国进入世界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能够促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改善经贸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为进出口贸易带来机遇;直接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等。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给我国的一些产业造成冲击;在其进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待遇;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保障能力;对本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构成潜在的威胁;可能使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加剧两极分化等。参与经济全球化也给西部带来了一些特殊机遇,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环境更加宽松。但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着一些与参与经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面临更多的和一些特殊的困难与挑战。 Wll)由于对国际经贸拥有广泛的管辖范围而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导向作用。加人WDO与西部大开发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同时发生,不会仅仅是时间上的偶然巧合,其实施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也绝对不会是平行线,一定具有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更会相互影响。党的16届3中全会决定阐明了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从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上指明了这一内在联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邓小平分两步走战略设想的实践,也是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以增强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做出的战略决策。加人Wm既是20多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利用两种资源,着眼两个市场,以大开放促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由于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这就使西部大开发与我国历代所进行的西部开发不同,也与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有很大区别。加人W飞D与实施西部大开发,从国际国内全方位地定位了西部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发展的大环境,并由此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实施西部大开发如果不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其大趋势不一致,有关政策措施将难以顺利推行。反之,则可顺势而为。因此,需要以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增进其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相互冲突和摩擦。 回顾世界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实践,积累了“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有力推进;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备的区域开发政策法规;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以及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等经验,但也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训。需要总结和借鉴这些经验,认真分析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充分认识与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异同,选择适当的西部开发模式。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存在对不同地区影响的差异性,其实质是发展机会 一2一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经济利益的非均衡性并具有加剧“两极分化”的内在推动力,它反映了国际经贸规则的统一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种非均衡性在区位关系中得到体现。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所处的区位具有从属、相对独立和非冲突的特点。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还是学术上的空白,在这方面的努力,将引导建立一门新的交叉性的经济学分支—“法律区域经济学”。揭示该区域差异性有助于全面正确评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制定正确的应对战略。西部地区需要清醒地认识其所
陈如明[9](2003)在《卫星系统新技术及其应用机遇与发展策略考虑(下)》文中研究表明 二 现代卫星系统新技术 2 新系统技术 (13)增加卫星运行寿命的氙离子推进及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技术 采用氙离子(Xenon Ion)发动机技术可获得大幅度节省卫星燃料的高效率卫星姿态控制及轨位保持控制。对一颗15年寿命的卫星,采用氙离子推进将可节省90%的推进剂用量,从而可大大节省卫星发射价格或增长卫星寿命。若使用能力较强的25厘米160mN的氙离子发动机,每天仅需工作30分钟即可将卫星轨位保持至0.005度,从而可有效处理多颗卫星共用同一轨位(Co-location)的卫星轨道位置的保持与控制。
董天策,谭舒[10](2001)在《地方传媒如何宣传西部大开发》文中认为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传媒如何做好西部大开发的新闻宣传,是新闻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考察了成都报业在2000年春夏期间的新闻实践,将其舆论动员阶段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三个方面,即:联系本地实际,突出地方主题;深化理论宣传,奠定认识基础;加强报道策划,深化宣传艺术。
二、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
3.1.1 国际局势 |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
3.1.4 工业布局调整 |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
8.1 历史沿革 |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
8.2 公司基本状况 |
8.2.1 总体人员状况 |
8.2.2 产品基本情况 |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
8.3.2 地区发展责任 |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边境地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二、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新要求 |
三、以瑞丽市为研究个案,有益于促进以该市为代表的边境开放口岸的教育安全 |
四、参与导师课题,为本研究提供契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 |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
三、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研究 |
四、综合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的初步建构 |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核心概念 |
一、国家安全理论 |
二、文化安全理论 |
三、边境教育安全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初步设计 |
一、国家发展战略与边境教育安全的相关性分析 |
二、构建边境教育安全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演进 |
第一节 对云南边境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国家发展战略回眸 |
一、三大战略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
二、三大战略的基本特点 |
三、三大战略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的云南边境发展新契机 |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
二、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边境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
第一节 云南省瑞丽市的总体概览 |
一、地理风貌与历史沿革 |
二、民族人口与文化传统 |
三、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
一、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历程及优势 |
二、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定位与意义 |
三、瑞丽市沿边开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 |
第一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现状 |
一、教育自身安全性有所提高 |
二、边境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功能作用有所增大 |
三、边境民众对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
第二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问题 |
一、边境教育发展滞后于战略实施的需要 |
二、边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受限阻碍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三、边民对教育认同的模糊削弱了战略的民意基础 |
第三节 影响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因素分析 |
一、边境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且分配失衡,难以保障边境教育自身的安全 |
二、边境基础教育供给目标与边民需求脱钩,难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
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难以营造有利于国家战略实施的教育生态 |
第六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增强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构想 |
一、树立前瞻性发展思维,切实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实施中 |
二、坚持目标导向性,促进教育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边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三、注重本土化教育实践,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边境教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路径选择 |
一、中央政府层面:责无旁贷,宏观统筹,多措并举支援边境教育发展 |
二、地方政府层面:勇于担当,创新发展,促进边境教育安全 |
三、学校自身层面:唤醒发展自觉,传承与超越,落实边境教育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A:资料收集清单 |
附录B:访谈提纲 |
附录C: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D: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E: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家长) |
附录F: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增补内容) |
后记 |
(4)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从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开始 |
1.1.2 研究对象的选定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社会现实意义 |
1.2.2 文化研究价值 |
1.3 学术取向、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1.1 人本主义和系统论的城市观 |
1.3.1.2 可持续发展观 |
1.3.1.3 时代性与现实性 |
1.3.2 研究角度 |
1.3.2.1 城市战略管理的视角 |
1.3.2.2 城市形象营销的视角 |
1.3.2.3 城市形态整合的视角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
1.3.3.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3.3.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
1.4 论文探新 |
1.4.1 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视点探新 |
1.4.2 从“城市群体”切入——研究角度探新 |
1.4.3 为名城保护注入“时代内涵”——研究思路探新 |
1.4.4 跨学科的“综合性”与立足发展的“动态性”——研究体系探新 |
1.5 研究框架 |
上篇:现状研究 |
第2章 开发与竞争——当代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 |
2.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
2.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
2.1.2 城市转型与城市经营 |
2.1.2.1 中国城市进入转型期 |
2.1.2.2 当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错位与主要障碍 |
2.1.2.3 城市经营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
2.1.3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
2.1.3.1 城市竞争 |
2.1.3.2 城市竞争力 |
2.1.3.3 核心竞争力 |
2.1.3.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竞争力 |
2.2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
2.2.1 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2.2.2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问题分析 |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 |
2.2.3.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2.2.3.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
2.2.4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3章 参照与历程——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趋势 |
3.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
3.1.1 基本趋势 |
3.1.2 欧洲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概述 |
3.1.2.1 整体保护策略——以意大利为例 |
3.1.2.2 政策体系建制——以比利时为例 |
3.1.2.3 保护规划实践——以法国为例 |
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概况 |
3.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提出 |
3.2.2 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
3.2.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标准、审批程序和保护制度 |
3.2.3.1 核定原则和主管、审批机构 |
3.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
3.2.3.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
3.2.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类型 |
3.2.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
3.2.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和问题 |
3.3 可持续发展与名城保护 |
3.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3.3.2 历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3.3 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战略 |
3.3.3.1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
3.3.3.2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 |
第4章 困境与出路——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研究 |
4.1 调研框架的确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择和概况 |
4.1.2 调研的内容与重点 |
4.1.2.1 重点遗产和一般遗产的保护现状 |
4.1.2.2 历史地段的保护现状 |
4.1.2.3 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情况 |
4.1.2.4 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
4.1.2.5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
4.1.3 评价方法 |
4.2 个案分析——四个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 |
4.2.1 喀什:异域风情待更新的魅力老城 |
4.2.1.1 历史沿革 |
4.2.1.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1.3 喀什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1.4 喀什名城保护关键词——老城更新 |
4.2.2 武威:迷失在拆建之间的河西古郡 |
4.2.2.1 历史沿革 |
4.2.2.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2.3 武威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2.4 武威名城保护关键词——全力抢救 |
4.2.3 阆中:古蕴幽长待人识的嘉陵江山 |
4.2.3.1 历史沿革 |
4.2.3.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3.3 阆中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3.4 阆中名城保护关键词——开发有度 |
4.2.4 建水:多辟蹊径炼特色的滇南名邦 |
4.2.4.1 历史沿革 |
4.2.4.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4.3 建水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4.4 建水名城保护关键词——提炼特色 |
4.3 误区与困惑——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保护问题 |
4.3.1 误区之一:城市遗产“孤岛化”现象严重 |
4.3.1.1 “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
4.3.1.2 “孤岛化”现象之一体两面 |
4.3.1.3 对“孤岛化”现象的反思 |
4.3.2 误区之二: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失效 |
4.3.2.1 关于遗产的“修复” |
4.3.2.2 关于遗产的“重建” |
4.3.2.3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仿古” |
4.3.3 误区之三:历史街区保护“消极”、更新“不当” |
4.3.3.1 先拆后保,得难偿失 |
4.3.3.2 消极等待,失而不再 |
4.3.3.3 更新不当,盲目跟风 |
4.3.4 误区之四:保护规划制定“容易”、落实“难” |
4.3.4.1 内在机制层面 |
4.3.4.2 成果评价层面 |
4.3.4.3 利益平衡层面 |
4.3.4.4 权利督导层面 |
4.3.5 困惑之一:名城风貌如何“协调” |
4.3.5.1 “模仿”与“协调” |
4.3.5.2 “控制”与“协调” |
4.3.6 困惑之二:“金字招牌”遭遇尴尬 |
4.3.6.1 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极低的竞争力水平 |
4.3.6.2 名城旅游的特点 |
4.3.6.3 当前名城旅游的两种困境 |
4.4 调研综述——困境之核与突围之路 |
4.4.1 丽江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 |
4.4.1.1 “丽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
4.4.1.2 “丽江模式”的表象与实质 |
4.4.1.3 “丽江模式”的问题与启示 |
4.4.2 困境之核:遗产保护游离于发展主题之外 |
4.4.3 突围之路: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策略体系 |
下篇 对策研究 |
第5章 策略一:历史资源整合——挖掘名城潜能,巩固资源优势 |
5.1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整合策略 |
5.1.1 城市的系统观 |
5.1.2 城市的复杂适应性 |
5.1.3 城市形态学的整合概念 |
5.1.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框架 |
5.1.4.1 整合的前提 |
5.1.4.2 整合的原则和目的 |
4.1.4.3 整合的角度 |
5.2 城市空间层面的资源整合 |
5.2.1 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 |
5.2.1.1 历史要素的耦合——连点成线 |
5.2.1.2 历史要素的集中——聚点成片 |
5.2.1.3 历史要素的辐射——以点带面 |
5.2.1.4 历史要素的组织——网络结构 |
5.2.2 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的共生 |
5.2.2.1 “背景”的衬托作用 |
5.2.2.2 “线索”的延续作用 |
5.2.2.3 对历史神态的“传承” |
5.2.2.4 对历史“原型”的抽取 |
5.2.2.5 在新旧之间搭建“中介” |
5.2.2.6 对空间主题进行“指示” |
5.2.2.7 计有当无的“留白”效果 |
5.2.2.8 自然元素的“柔化”作用 |
5.2.3 历史意象的回归 |
5.2.3.1 “象”的再现 |
5.2.3.2 “意”的象征 |
5.3 城市功能层面的资源整合 |
5.3.1 历史单元——功能的复合与转化 |
5.3.1.1 功能的复合——综合经营能力的加强 |
5.3.1.2 功能的转换——适应性再利用 |
5.3.2 历史地段——功能的调适与更新 |
5.3.2.1 激发性更新 |
5.3.2.2 转型性更新 |
5.3.2.3 整治性更新 |
5.3.3 调整城市职能系统,促动历史要素复兴 |
5.4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的整合 |
5.4.1 风貌、风情、风物并举——系统内在结构的优化 |
5.4.2 从城域、市域到地域联合——系统外延的扩展 |
第6章 策略二:管理机制革新——实施战略管理,强化保障体系 |
6.1 战略管理——西部中小名城遗产管理机制革新的基本思路 |
6.1.1 引入现代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 |
6.1.1.1 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6.1.1.2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
6.1.1.3 在名城遗产管理中运用战略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6.1.2 西部中小名城实施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
6.1.2.1 管理主体研究 |
6.1.2.2 战略分析 |
6.1.2.3 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
6.1.2.4 战略实施 |
6.1.2.5 战略控制与调整 |
6.2 参与和协同——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管理的体系优化 |
6.2.1 优化的目标与模型 |
6.2.1.1 针对问题——协作性差与效率低下 |
6.2.1.2 优化目标——参与和协同 |
6.2.2 政府在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6.2.2.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
6.2.2.2 构建遗产管理的协作平台 |
6.2.2.3 名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
6.2.3 第三方机构 |
6.2.4 公众参与 |
6.3 人力、财务和监督——加强遗产管理综合能力建设 |
6.3.1 内外结合,改善人力资源质与量 |
6.3.1.1 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 |
6.3.1.2 完善培训、顾问和资质管理机制 |
6.3.1.3 重视多方参与者的遗产素质教育 |
6.3.2 广开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
6.3.2.1 鼓励民间资本 |
6.3.2.2 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基金 |
6.3.3 多方督导,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
6.3.3.1 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主的城市遗产评价机制 |
6.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媒体和舆论关注度 |
6.3.3.3 加强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职能 |
6.3.3.4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实行动态的管理 |
第7章 策略三:城市形象营销——激活城市魅力,提升竞争优势 |
7.1 现代营销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及其营销 |
7.1.1 城市形象 |
7.1.1.1 关于城市形象内涵的表述 |
7.1.1.2 城市形象的功能 |
7.1.1.3 城市形象的动态性 |
7.1.2 城市形象营销 |
7.1.2.1 市场和市场营销 |
7.1.2.2 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的主题 |
7.2 理性定位与突出特色 |
7.2.1 名城形象的需求分析 |
7.2.2 对名城形象进行理性定位 |
7.2.2.1 市场定位的概念 |
7.2.2.2 名城形象定位的原则与误区 |
7.2.2.3 以需求为出发点理性定位 |
7.2.3 对名城特色进行提炼和拓展 |
7.2.3.1 城市特色的内涵 |
7.2.3.2 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的关系 |
7.2.3.3 立足名城资源做足特色文章 |
7.3 强化品牌与积极推广 |
7.3.1 城市品牌的强化 |
7.3.1.1 品牌的概念 |
7.3.1.2 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功能 |
7.3.1.3 西部中小名城品牌分析 |
7.3.2 城市形象的推广 |
7.3.2.1 城市广告 |
7.3.2.2 促销 |
7.3.2.3 其他工具或渠道 |
第8章 结语 |
附录1 中国200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
附录2 比利时遗产保护相关政策体制 |
附录3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
附录4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
附录5 建水文物古迹及保护措施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概述 |
第一节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
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 |
二、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
三、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政治与文明的概说 |
一、政治的含义 |
二、政治的地位和作用 |
三、文明的含义 |
第三节政治文明概说 |
一、政治文明研究简述 |
二、政治文明的概念 |
三、政治文明内涵的具体表现 |
第四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政治文明 |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 |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 |
第一章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概况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的概况 |
一、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分布的若干特点 |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的若干特点 |
三、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若干特点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成就 |
一、实现民族平等 |
二、确认少数民族 |
三、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四、确立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五、实施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
七、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八、逐步落实基层民主制度 |
九、逐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地方政府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民族区域自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党政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一、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简介 |
二、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
三、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第二章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环境、方针和原则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经济环境 |
一、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压力较大 |
二、西部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状况较严重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政治环境 |
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的政治文化因素 |
二、西部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因素 |
三、西部民族地区党政机关的领导方式因素 |
四、民族矛盾因素 |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文化环境 |
第五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 |
第六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方针 |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战略 |
第三章维护政治稳定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为西部大开发奠定政治基础 |
第二节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因素 |
第三节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 |
第四章调适民族关系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 |
第一节民族关系概说 |
一、民族关系的含义 |
二、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类型 |
第二节现阶段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经济体制转轨给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 |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三、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对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
四、世界民族宗教关系的发展对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调适原则 |
一、统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
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
三、平等协商、团结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 |
四、稳定发展的原则 |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调适方式 |
一、行政调适 |
二、法律调适 |
三、社会调适 |
第五章提升政府能力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概述 |
一、对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界定 |
二、西部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类型 |
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特殊性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
一、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管理面临挑战 |
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 |
一、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的内涵 |
二、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
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
四、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 |
一、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的必要性 |
二、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继承和发展的政策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制度 |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部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 |
第七章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
第一节党的执政能力的涵义 |
第二节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
一、加强思想建设是搞好西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
二、加强组织建设是搞好西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 |
三、科学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是搞好西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 |
第三节、全面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 |
一、西部民族地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
二、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容 |
三、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作者声明 |
(6)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化基本理论与基本模式 |
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
(二) 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 |
(三) “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
(一)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 |
三、现代化发展模式及评价理论 |
(一)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几种典型模式 |
(二) 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章 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一、现代化在世界的发展历程 |
二、西欧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 |
(一) 英国的经历 |
(二) 法国的经历 |
(三) 德国的经历 |
(四) 几点启示 |
三、美国地区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
(一) 美国四大地理地区的现代化情况分析 |
(二) 美国八大经济地区的现代化情况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 |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一) 中国近百年现代化道路初探 |
(二)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最初选择 |
(三)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再探索 |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贡献 |
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
(一) 区域现代化理论 |
(二) 邓小平的区域现代化思想 |
(三) 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
第四章 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 |
一、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览 |
(一) 第一阶段(1949~1965年) |
(二) 第二阶段(1966~?1976年) |
(三) 第三阶段(1977后至今) |
二、 中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分析--以中部为重点 |
(一)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 |
(二) 中国各地区社会进步状况 |
(三) 中国各地区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 |
(四) 中国各地区居民生活变化状况 |
(五)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 |
三、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特点 |
(一) 两次现代化并存 |
(二) 现代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三) 现代化指标不平衡 |
(四) 现代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
四、 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发展展望 |
第五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 |
一、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博富饶的矿产资源 |
(二) 农副产品、动力和原料的重要输出地 |
(三)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桥梁和枢纽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机遇 |
(一) 中部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中部地区获得的历史机遇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目标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指导思想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分析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理念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
(五)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
第六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一-- 市场体系完善问题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需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完善市场体系应着重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二-- 完善经济宏观调控问题 |
(一) 宏观调控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
(二) 加强中部地区宏观调控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三--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问题 |
(一) 完善中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二) 从韩国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
(三) 中部现代化进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四--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 |
五、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五--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一) 目前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与法治建设 |
第七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若干重大战略研究(上) |
一、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八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二)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三)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二、中部地区科教兴国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八省科技实力分析 |
(二) 中部地区教育状况分析 |
(三) 中部地区提高科技水平对策建议 |
(四) 中部地区提高教育水平对策建议 |
(五)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三、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现状 |
(二) 中部地区工业化对策建议 |
第八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若干重大战略研究(下) |
一、 中部地区城镇化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城镇化现状 |
(二) 中部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
二、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 |
(二)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优势 |
(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三、 中部地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 |
(二) 中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
四、中部地区发展“三农”战略研究 |
(一) 现状分析:中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饲料粮基地 |
(二) 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
(三) 中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 |
1.1 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 |
1.1.1 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使用 |
1.1.2 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内涵 |
1.2 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 |
1.2.1 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没落 |
1.2.2 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 |
1.2.3 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观的演变 |
1.3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
1.3.1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 |
1.3.2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影响因素 |
2.1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
2.1.1 十月革命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
2.1.2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2 中国“五四”运动对民族觉醒的影响 |
2.2.1 “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 |
2.2.2 “五四”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觉醒 |
2.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传播 |
2.3.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2.3.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1921-1949) |
3.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1.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 |
3.1.2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 |
3.1.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1.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 |
3.2.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
3.2.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2.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3.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与民族纲领 |
3.3.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3.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3.4.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与民族纲领 |
3.4.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3.4.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3.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
3.5.1 明确表明民族平等的原则(中共一大) |
3.5.2 提出民族自决的主张(中共二大) |
3.5.3 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平等、自主的权利(中共三大) |
3.5.4 制定民族革命运动决议案(中共四大) |
3.5.5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萌芽(中共六大) |
3.5.6 提出民族问题的具体纲领(中共七大)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1949-1976) |
4.1 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4.1.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原则与民族工作方针 |
4.1.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4.1.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4.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 |
4.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及其民族纲领政策 |
4.2.2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经验教训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曲折发展 |
4.3.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遭到破坏 |
4.3.2 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维护与贯彻 |
4.3.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1976-2003) |
5.1 拨乱反正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1.1 解放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左”的错误,恢复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5.1.2 总结历史经验,认清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重申和恢复党的民族政策 |
5.1.3 确立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5.1.4 恢复和新建民族自治地方,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5.1.5 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5.1.6 恢复民族识别工作,进行民族成分认定和更改工作 |
5.1.7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5.2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2.1 认清民族关系本质,采取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新办法 |
5.2.2 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
5.2.3 采取新的措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
5.2.4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5.2.5 制定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
5.2.6 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特殊问题,致力于党的大政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化 |
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3.1 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
5.3.2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兴边富民”行动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 |
5.3.3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
5.3.4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5.3.5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
5.3.6 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 |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
5.4.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民族工作发展方向 |
5.4.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
5.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的理论与实践 |
6.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1 毛泽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2 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3 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 |
6.1.4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纲领政策观 |
6.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理论 |
6.2.1 认识和把握民族及其发展规律 |
6.2.2 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
6.2.3 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6.2.4 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 |
6.2.5 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 |
6.2.6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
6.2.7 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
6.2.8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2.9 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 |
6.2.10 实行和推动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
6.2.11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6.2.12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 |
6.2.13 尊重和保障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 |
6.2.14 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6.2.15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
6.3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实践成就 |
6.3.1 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蔚然成风 |
6.3.2 民族平等团结事业蒸蒸日上 |
6.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
6.3.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
6.3.5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
6.3.6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取得重大成就 |
6.4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 |
6.4.1 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2 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3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4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5 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6.4.6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
后记 |
作者声明 |
(8)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1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1 关于经济全球化 |
1.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
1.1.2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
1.1.3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1.1.4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
1.2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1.2.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 |
1.2.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 |
1.2.3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
1.3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
1.3.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
1.3.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
1.4 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
第2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及其借鉴意义 |
2.1 若干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
2.2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 |
2.2.1 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有力推进 |
2.2.2 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 |
2.2.3 制定完备的区域开发政策法规 |
2.2.4 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2.2.5 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 |
2.2.6 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 |
2.2.7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 |
2.2.8 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可持续发展 |
2.3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教训 |
2.4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西部大开发 |
第3章 制度与空间——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空间差异性分析的意义 |
3.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规则基础 |
3.2.1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确立 |
3.2.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 |
3.2.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主要特点 |
3.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执行及其保障机制 |
3.3.1 成员方自觉遵守 |
3.3.2 国际经济组织监督执行 |
3.3.3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3.3.4 成员之间相互协商、监督与报复 |
3.4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性 |
3.4.1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的差异性 |
3.4.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的区域差别规定 |
3.4.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在一国内部影响的差异性 |
3.4.4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的概念与性质 |
3.4.5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的特征 |
3.5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3.5.1 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 |
3.5.2 本国自身的原因 |
3.5.3 市场方面的原因 |
3.6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性对我国的影响 |
3.6.1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的区域定位及其特点 |
3.6.2 我国的应对之策 |
第4章 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 |
4.1 经济全球化给西部发展带来的机遇 |
4.1.1 共同的机遇 |
4.1.2 西部地区特有的机遇 |
4.2 经济全球化给西部发展带来的挑战 |
4.2.1 共同的挑战 |
4.2.2 西部地区面临的特殊挑战 |
4.3 机遇和挑战的性质及特征 |
4.3.1 非均衡性 |
4.3.2 动态性 |
4.3.3 可转化性 |
4.3.4 活跃程度的差异性 |
第5章 市场全球化与西部区域市场发育 |
5.1 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与国际市场对接 |
5.2 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 |
5.2.1 国企面临背水之战和难逢机遇 |
5.2.2 国企改革应与国有经济重组相结合 |
5.2.3 国企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
5.2.4 国企也呼唤国民待遇 |
5.3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5.3.1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距 |
5.3.2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3.3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
5.4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
5.4.1 中小企业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5.4.2 建立以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
5.4.3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
第6章 生产要素全球性流动与西部资本、人才资源开发 |
6.1 创新机制开拓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
6.1.1 用新的经济理念重新认识资本 |
6.1.2 发掘区内资源,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资本转变 |
6.1.3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吸引区外人才、资本 |
6.2 经济全球化下的西部融资战略 |
6.2.1 西部地区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
6.2.2 加入WTO后引进外资特点的新变化 |
6.2.3 采取正确的招商引资战略 |
6.3 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国家对西部投入 |
6.4 经济全球化下的西部人才战略 |
6.4.1 西部地区人才结构的现状 |
6.4.2 加入WTO加剧西部地区的人才竞争 |
6.4.3 在人才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 |
第7章 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
7.1 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
7.1.1 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竞争优势 |
7.1.2 改造传统产业 |
7.1.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7.1.4 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7.1.5 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西部特色产业 |
7.2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服务业发展 |
7.2.1 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7.2.2 西部服务业的现状和加入WTO带来的冲击 |
7.2.3 服务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和机制创新 |
7.3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的对外贸易 |
7.3.1 外贸体制与外贸企业的改革 |
7.3.2 突出特色、重点扶持,增强外贸产品竞争力 |
7.3.3 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 |
7.4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的“三农”问题 |
7.4.1 西部“三农”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
7.4.2 面对WTO规则,着力提升西部农产品竞争力 |
7.4.3 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步伐 |
第8章 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开发中的软环境建设 |
8.1 全球化的市场规范要求良好的软环境 |
8.2 转变政府职能 |
8.2.1 加入WTO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8.2.2 转变行政管理内容 |
8.2.3 扩大行政服务对象 |
8.2.4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
8.3 加强法制建设 |
8.3.1 法律法规与WTO规则 |
8.3.2 加强法制建设,提升法的实施效果 |
8.3.3 法治意识与依法行政、司法公正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声明 |
后记 |
(9)卫星系统新技术及其应用机遇与发展策略考虑(下)(论文提纲范文)
二现代卫星系统新技术 |
三、应用机遇及发展策略考虑 |
四、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3]“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D]. 卢梦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定. 天津大学, 2005(07)
- [5]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 赵新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6]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薛泽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7]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D]. 青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8]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D]. 侯水平. 四川大学, 2003(02)
- [9]卫星系统新技术及其应用机遇与发展策略考虑(下)[J]. 陈如明. 当代通信, 2003(11)
- [10]地方传媒如何宣传西部大开发[J]. 董天策,谭舒.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