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蕾[1](2021)在《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和内在逻辑》文中指出本研究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以国外经验启示为参照,考察我国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特征和效应、内在逻辑及模式互动,旨在回答小农户如何高质量参与并分享产业发展。本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和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以江苏省溧阳市牛马塘村为个案,主要通过访谈法、参与观察和二手文献获取资料,对研究问题加以实证分析。日本和欧洲实践表明,为规避全球市场的挤压,农户运用回归劳动中心性、开展循环经济、拓展多种经营等小农理性策略走出了一条内生的再小农式的发展路径,这一路径加强了农民主体对农事活动的自主权,促进乡村包容性就业和农民增收。未来促进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从降低小农户参与发展的门槛、创新农业组织方式、产销对接的流通和营销方式、构建城乡产业互动、物质要素流通、人心相通的协调发展格局等方面着手。进入新时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小农户就业增收的新领域,小农户重新回归产业发展的主体角色。案例村实证研究表明,实践中除了公司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还存在以小农户为主体内生发展起来的再小农模式。公司化模式是对现代农业带动小农户发展路径的践行,表现出外部主体主导、高度依赖市场等特征,其优点在于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广泛性和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户租金收入,但同时该模式对弱势群体具挤出性;再小农模式是对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式发展路径的实践,表现出劳动中心性、自我组织化、服务差异化和市场远距化等特征,在实现农户自主权、扶助弱势群体的同时,存在社会兜底性覆盖面窄、组织化程度低等缺陷。制度和技术壁垒的降低为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提供前提条件。不同于公司化模式保留小农户退出机制,采取市场化和去小农化策略,再小农模式的逻辑是小农户在外部经济刺激、制度和技术壁垒降低,以及自身资本积累的多重作用下,运用小农理性策略免受现代产业体系的前后向挤压,主动参与到小规模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获得内生发展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模式的互动中,公司化模式处在产业发展的核心,占据优质的市场客户资源,享有利益分配的主导地位,而再小农模式处在产业发展和民宿市场利益分配的边缘,只能通过小农策略绕过主流市场,以差异化优势争取经营自主性和分享附加值。本研究认为,公司化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再小农模式的发展,但也可能挤压小生产者的发展空间,因而,再小农模式是小农户规避挤压,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方案,以小农户为主体内生发展起来的再小农路径是促进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分享发展成果的现实路径。未来推动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要对公司化模式加剧贫富差距、再小农模式面临制度壁垒和组织化等问题作深度思考。
周晓媛[2](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赵丹[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之路,领导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形成了丰富系统的农村改革思想。当前,我国“三农”工作成绩斐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和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给予理论指导。研究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从党的农村改革历史中汲取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历史分析等方法,着重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基本脉络、主要内容、价值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首先,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在对中国农村改革、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进行深度剖析,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宏观角度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重点论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于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改革措施、改革动力及改革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与分析,突出整个研究的重点内容。最后,在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党的农村改革思想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从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等方面揭示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为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经验遵循。
张珍[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曹楠楠[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闫磊[6](2020)在《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做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工作目标,这对于优化城市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加快产业转型等方式,将具备条件的乡镇或者街道培育成为新型小城市,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极为重要。本文以徐州市大庙街道为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实例分析等方法,以行政区划层级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小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的现状、政府作用的发挥,发现其在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引领力度弱、投资结构不合理、城市综合承载力不足等,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全面、对规划编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的方向不明等。最后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包括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投资规模结构等,以此为大庙街道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以“领跑全区、领先全市”的目标,成功创建成为新型小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谭云华[7](2020)在《广安市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序幕,中央1号文件连续3年以大篇幅着笔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仗,基础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各地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简单粗放,工作成效较差,如何从治理的角度,更科学高效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广安市前锋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座谈、调研、问卷等方式,全面摸清该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效及问题,针对性分析该区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聚焦规划、垃圾、污水、厕所、面源污染等重点环节,创新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机制,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模式,要实现美丽宜居、治理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必须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从自然生态与居住生态等多个层面着力,打造顺应社会发展及群众期盼的新农村人居环境。本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界定。第二章从自然资源禀赋及环境现状方面介绍了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情况。第三章对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提炼了前锋区在人居环境治理中的有益做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升综合效益;探索民企运营、国企主力、群众参与、政府引导四种治理模式,汇聚多方参与力量;建立多元投入、联席会议、协同推进、常态督导四项机制,扎牢治理长效机制。第四章指出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发展形式粗放、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治污配套设施不完善、基层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生态保护管控与修复、完善乡村体系规划、风貌打造与农房建设、污染综合治理、保障措施层面总结提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可持续对策。
刘合光[8](2020)在《城乡融合发展应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化解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城乡融合之路是改革之路,更是创新之路。而要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教育和科技。当前,我国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但内需潜力不足、县乡村经济发展欠缺活力,需要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以科教事业的改革和创新为发力点,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孟令冉[9](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笪玲[10](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二、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和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综述 |
1.3.1 农村产业推进中农户的参与研究 |
1.3.2 关于再小农化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产业融合 |
2.1.2 农户 |
2.1.3 小农、去小农化与再小农化 |
2.2 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小农终结”理论 |
2.2.2 实体主义的“小农存续”理论 |
2.2.3 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的“理性小农”理论 |
2.2.4 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理论 |
2.2.5 生计框架理论 |
第三章 国外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3.1 日本六次产业化实践:鼓励农户自主开展产业创新活动 |
3.1.1 日本六次产业化背景 |
3.1.2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支持 |
3.1.3 农户参与六次产业化实践的主要类型 |
3.1.4 农户参与并分享六次产业发展的做法 |
3.2 欧洲农村发展实践:家庭农场层面的多样化活动 |
3.2.1 欧洲农村发展转型 |
3.2.2 欧洲农村发展政策对融合性产业发展的支持 |
3.2.3 农户和城乡居民参与农村发展实践的主要类型 |
3.3 国外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
4.1 农村产业发展变迁和小农户参与 |
4.1.1 农村产业发展变迁 |
4.1.2 小农户参与发展和分化的过程 |
4.2 田野点概况 |
4.2.1 田野点选取和资料收集 |
4.2.2 牛马塘村小农户参与发展的历史变迁 |
4.2.3 新时期牛马塘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 |
4.3 牛马塘村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
4.3.1 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司化模式 |
4.3.2 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再小农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模式的内在逻辑和政治经济学分析 |
5.1 不同模式下小农户参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
5.1.1 公司化模式下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 |
5.1.2 再小农模式下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 |
5.2 小农户参与不同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5.2.1 小农户参与不同模式的政治经济学一般分析 |
5.2.2 不同参与发展模式间的互动分析 |
5.2.3 关于模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区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
3.2 产业选择思路 |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分析 |
3.3.3 资源分析 |
3.3.4 市场条件分析 |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
3.4.3 指标体系建构 |
3.4.4 权重确定 |
3.4.5 产业选择验证 |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
5.1 城镇概况 |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农村改革思想概念界定 |
2.1.1 中国农村改革 |
2.1.2 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
2.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
2.2.1 理论基础 |
2.2.2 实践依据 |
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基本脉络 |
2.3.1 农村改革思想的兴起(1978-1992) |
2.3.2 农村改革思想的发展(1992-2002) |
2.3.3 农村改革思想的完善(2002-2012) |
2.3.4 农村改革思想的深化(2012年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
3.1.1 阐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 |
3.1.2 提出变革农村经营体制,解放生产力 |
3.1.3 推动发展乡镇企业,激活农村改革动力 |
3.1.4 提出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目标 |
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
3.2.1 聚焦农村改革中“三农”问题的解决 |
3.2.2 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3.2.3 制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3.2.4 提出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 |
3.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
3.3.1 明确“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3.3.2 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
3.3.3 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3.3.4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3.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
3.4.1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3.4.2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3.4.3 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4.4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3.5 本章小结 |
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
4.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的思想 |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4.1.3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
4.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
4.2.2 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
4.2.3 不断破解难题,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 |
4.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 |
4.3.1 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
4.3.2 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
4.3.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 |
4.3.4 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4.3.5 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小城市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现状及政府作用发挥 |
3.1 大庙街道基本情况 |
3.2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 |
3.3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取得的成效 |
3.4 大庙街道小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 |
4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4.1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 |
4.2 政府作用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
5 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 |
5.1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 |
5.2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
5.3 优化投资规模结构 |
5.4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广安市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 |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治理理论 |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概念 |
第二章 广安市前锋区人居环境现状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自然特征 |
一、地势地貌 |
二、气候状况 |
三、土壤 |
四、水文 |
第三节 资源状况 |
一、土地资源情况 |
二、矿产资源 |
三、河溪库塘资源情况 |
(一)水资源现状 |
(二)饮用水源地现状 |
四、生态山林资源情况 |
(一)林业现状 |
(二)植物资源 |
(三)动物资源 |
五、旅游资源 |
第四节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建设概况 |
一、环境质量现状 |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
(二)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
二、农业污染现状 |
第三章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
第一节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做法 |
一、确立目标任务 |
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 |
(一)全面消除历史积存垃圾 |
(二)加快配齐乡村环卫人员 |
(三)不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 |
(四)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 |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
(一)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方式 |
(二)持续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 |
(三)大力推进“千村示范工程” |
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行动 |
(一)统筹农村公共厕所建设 |
(二)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 |
(三)完善乡村旅游厕所配套 |
五、实施村庄清洁行动 |
(一)实施道路硬化工程 |
(二)实施乡村美化工程 |
(三)实施旧村改造工程 |
第二节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成效 |
一、“三结合”提升综合效益 |
(一)与改善基础设施相结合 |
(二)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 |
(三)与推进移风易俗相结合 |
二、“多主体”汇聚各方力量 |
(一)民企参与,市场运作,推动垃圾不落地 |
(二)国企主力,多管齐下,推动污水不入河 |
(三)群众主体,全程参与,推动厕所无公害 |
(四)政府引导,项目补助,推动畜禽粪污不直排 |
第四章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存有冲突,内涵式发展任重道远 |
二、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后劲不足,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 |
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治理体系待提升完善 |
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 |
六、农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 |
第二节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够 |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
(二)经济结构不优 |
(三)资金投入不足 |
二、乡村规划不健全 |
三、缺少整体风貌设计 |
(一)农村个体差异大 |
(二)农房设计缺少整体性规划 |
四、农民居住环境治理缺乏有效抓手 |
五、要素保障不到位 |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 |
(二)治理投入不足 |
(三)治理主体缺失 |
第五章 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抓好生态保护管控与修复 |
一、生态保护控制线划定 |
二、山体生态修复与利用模式 |
(一)山体修复类型 |
(二)山体利用模式 |
三、河流水库湿地生态修复与利用 |
(一)河流水库湿地生态修复 |
(二)河流水库湿地利用模式与要求 |
第二节 优化完善乡村体系规划 |
一、更新完善宜居镇村体系 |
(一)城镇体系 |
(二)村庄体系 |
二、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
(一)集聚提升类村庄 |
(二)城郊融合类村庄 |
(三)特色保护类村庄 |
(四)协调发展类村庄 |
第三节 统一风貌打造与农房建设 |
一、风貌分区 |
(一)生态景观风貌区 |
(二)现代景观风貌区 |
(三)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区 |
二、农房建设风貌指引 |
(一)生态景观风貌区 |
(二)现代景观风貌区 |
(三)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区 |
第四节 强化污染综合治理 |
一、强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
(一)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 |
(二)推进畜禽生态养殖 |
(三)推进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 |
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一)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 |
(二)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
三、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
四、加强推进厕所整治 |
五、持续抓好水环境污染防治 |
(一)严防严控,保障备用水源安全 |
(二)科学引导,建设节水型社会 |
(三)严控总量,提升水环境质量 |
(四)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
六、大力抓好大气环境污染防治 |
(一)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源头管理 |
(二)实施总量控制,优化产业布局 |
(三)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 |
(四)施工和道路扬尘控制 |
(五)人居环境空气质量整治 |
七、着力抓好土壤环境污染防治 |
(一)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
(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三)推进高污染地区土壤修复 |
第五节 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 |
一、强化组织保障 |
二、强化人才保障 |
(一)“新乡贤”培育 |
(二)创新人才考评机制 |
(三)完善人才引进保障机制 |
三、强化制度保障 |
(一)建立目标实施考核机制 |
(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和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
四、强化资金保障 |
(一)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投入 |
(二)设立人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及监管制度 |
五、强化技术保障 |
(一)强化科技队伍建设 |
(二)扩大科技合作交流与技术开发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城乡融合发展应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论文提纲范文)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以科教强国为引领 |
发挥科教强国在城乡融合项目建设上的引领作用 |
发挥科教强国在城乡要素配置上的引领作用 |
发挥科教强国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作用 |
发挥科教强国在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融合的引领作用 |
以科教融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三大抓手 |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着眼于补齐科教短板 |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聚焦于激发县乡村发展活力 |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面向未来、长远谋划 |
(9)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和内在逻辑[D]. 何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6]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闫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广安市前锋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D]. 谭云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城乡融合发展应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J]. 刘合光. 国家治理, 2020(21)
- [9]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