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岩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一、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进,袁贤瑞,袁健,谢源阳,张弛,李昊昱,唐国栋,姜维喜,刘庆[1](2021)在《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分型、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79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8例,女性151例,年龄(49.9±10.2)岁(范围:22~75岁),病程[M(QR)]18.0(40.6)个月(范围:1周至320个月),肿瘤最大径(44.8±10.3)mm(范围:15~80 mm),术前Karnofsky 生存质量评分表(KPS)评分为(78.6±13.3)分(范围:40~100分)。根据术前MRI增强扫描图像上肿瘤基底位置、累及范围及生长方式进行分型,并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分析治疗效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将179例岩斜坡区脑膜瘤分为5型,其中斜坡型4例、岩斜型60例、岩斜蝶型62例、蝶岩斜型50例(包括2个亚型)及颅底中央型3例。除3例颅底中央型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外,余176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12例,颞下经天幕经岩骨入路27例,颞前经海绵窦岩骨前入路13例,扩大翼点经天幕入路及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各12例;肿瘤完全切除124例(70.5%)。斜坡型与岩斜型患者全部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岩斜蝶型主要采用乙状窦后入路(71.0%,44/62),蝶岩斜Ⅰ型主要采用扩大翼点经天幕入路(40.8%,11/27),蝶岩斜Ⅱ型主要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岩骨前入路(52.2%,12/23)。176例手术患者中,72例(40.9%)术后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64例(93.2%)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长24(48)个月(范围:3~108个月)。末次随访时,12例(10.4%)患者肿瘤复发,14例(28.6%)出现肿瘤进展,89例(54.3%)的神经功能障碍获得改善,38例(23.2%)仍存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KPS评分为(84.2±11.4)分(范围:50~100分),与术前KP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6,P=0.125)。不同类型的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在脑干水肿(χ2=3.482,P=0.038)、肿瘤全切(χ2=9.127,P=0.001)、手术时间(F=8.954,P=0.013)、术后住院时间(F=3.652,P=0.025)、术后并发症(χ2=1.550,P=0.024)、术后KPS评分(F=2.856,P=0.042)及肿瘤复发/进展(χ2=4.824,P=0.013)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岩斜坡区脑膜瘤进行精准而全面的分型,进而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评估不同分型的预后,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岳学智[2](2020)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岩斜区脑膜瘤为起源自岩-斜裂为中心的中上斜坡和三叉神经内侧岩骨的脑膜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较难达到全切效果。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关键,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有手术路径短、开颅操作较简单等优势,但对肿瘤暴露不够充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经典颞下入路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该切口入路手术操作简单,于硬脑膜下操作,不易损伤岩浅大神经,考虑有一定应用价值。目的分析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患者52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组(n=31,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改良组(n=21,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路径的显露特征、肿瘤切除程度、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结果1.改良组手术时间(3.53±0.27)h、术后住院时间(7.05±0.79)d短于传统组手术时间(4.07±0.46)h、术后住院时间(7.63±0.81)d,改良组术中出血量(375.26±32.79)m L、输血量(187.95±20.16)m L、住院费用(1.81±0.19)万元,较传统组出血量(418.15±39.41)m L、术后住院时间(326.45±34.98)m L、住院费用(1.96±0.24)万元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2.通过磨除岩骨到达上斜坡,改良组手术路径、路径中包含骨性结构与静脉结构的体积[(4.83±0.52)cm3、(2.26±0.27)cm3、(0.48±0.06)cm3]及在内听道上壁、耳蜗内上壁、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的残余骨质厚度[(1.05±0.14)mm、(1.13±0.14)mm、(1.26±0.15)mm]均少于传统组[(8.34±0.89)cm3、(3.64±0.39)cm3、(1.23±0.16)cm3]、[(2.20±0.27)mm、(2.84±0.29)mm、(3.12±0.35)mm](P<0.05),改良组显露中上斜坡与海绵窦后外侧壁的体积[(1.54±0.19)cm3、(1.35±0.16)cm3]均较传统组[(1.23±0.16)cm3、(1.19±0.14)cm3]多(P<0.05),两组含脑神经体积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改良组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V级切除0例,传统组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改良组术前、手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5.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NIHSS评分[(10.08±1.15)分、(8.79±0.92)分、(7.64±0.87)分]及CSS评分[(11.33±1.26)分、(9.03±0.97)分、(8.10±0.91)分]均低于传统组[(11.78±1.26)分、(9.03±0.95)分、(8.72±0.94)分]、[(13.75±1.49)分、(10.24±1.16)分、(9.13±0.95)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6.术后3个月内,改良组并发颅内感染2例(9.52%),无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发生,传统组并发脑脊液漏3例(9.68%)、颅内感染5例(16.13%)、皮下积液8例(25.81%),改良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PS评分[(73.15±7.49)分、(81.36±8.27)分、(85.49±8.62)分]均较传统组[(65.12±6.64)分、(74.19±7.52)分、(79.41±7.96)分]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传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可充分暴露,扩大操作空间,且手术路径短,而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开颅操作更简单,可解决传统入路下创伤较大、住院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尤其在显露中上斜坡、海绵窦后外侧壁方面有更好效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柴孟雨[3](2020)在《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海绵窦区位置深在,其周围相关的骨性结构、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毗邻关系及走行关系复杂,因此该处的手术对于神经外科医师而言历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颞下经岩前入路是神经外科切除蝶-岩前区-斜坡区部位肿瘤的常用手术入路之一,临床上斜坡区域上、中斜坡的一些较为巨大的肿瘤向后挤压脑干的同时也会向前突入海绵窦区骚扰和压迫重要的颅神经、血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的目的是:1.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颞下经岩前入路所暴露出海绵窦区的重要结构及毗邻关系,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据量化,从而更为精确的掌握中后颅窝(海绵窦区和岩斜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结构;2.为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后部暴露的可操作安全范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探讨此入路在切除后颅窝突入海绵窦区肿瘤的优势与不足。方法:1.随机选取国人成人干性头颅3例(6侧),以眉弓上缘至枕外隆突上缘的平面为界限,用钢锯锯开颅骨,视交叉后切断两侧视束,仅保留暴露出的中脑、脑桥及延髓部分,去除端脑、小脑等组织,使中颅窝和颅后窝能够充分显露。辨别如棘孔(foramen spinosum,FS)、弓状隆起(eminentia arcuata,AE)、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greater superfici M petrosal nerve,GSPN)沟等重要解剖结构。测量颞骨岩部重要解剖结构和毗邻的空间位置关系,然后统计测量所得数据。2.随机选取国人成人尸头标本3例6侧,经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和75%酒精处理后,用红色(动脉)和蓝色(静脉)乳胶灌注。在显微镜(425倍)下模拟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手术过程,对手术过程中显露出的重要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进行标本拍照和精确、多次的数据测量。本研究统计学分析测量距离的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1.颞下经岩前入路术野暴露范围手术进入颅中窝抬起颞叶后,以棘孔为标志,由棘孔向后探查可看到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及弓状隆起等结构;掀开中颅窝硬脑膜向前方探查,可逐步显露海绵窦中部和后部。磨除岩骨尖部,剪开小脑幕可增加术区中后颅窝术野暴露范围,向后可看到岩斜区上部、中部和脑干腹侧,向前可暴露至前床突和全部颞叶。3.由三叉神经、岩骨嵴,岩浅大神经沟共同围成了Kawase三角。以内耳道为界限可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由内耳道、岩浅大神经及三叉神经围成,后部则是由岩骨嵴、弓状隆起、内耳道构成。前部前内侧半区域一般无重要血管和神经,所以,该入路向岩下窦方向行进时此处通常作为磨除岩骨尖部的首选部位。Kawase三角区有关结构的测量数据:1)三叉神经孔-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2.45±1.25mm(10.5213.90)mm2)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三叉神经孔30.58±4.05 mm(25.3235.70)mm3)弓状隆起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9.78±4.14 mm(13.5925.63)mm4)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膝状神经节19.19±3.91mm(13.1024.21)mm5)膝状神经节-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6.00±2.14 mm(12.8818.60)mm6)内耳门前缘在岩嵴投影-三叉神经孔5.47±1.22 mm(3.657.14mm)4.磨除岩骨尖时务必注意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弓状隆起这三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三叉神经是内侧面的界限,弓状隆起是外侧的界限,岩浅大神经是前方的界限。颈内动脉自破裂口入颅后斜向前行,与岩浅大神走向平行进入海绵窦,所以磨除范围应在岩浅大神经之后,避免伤及颈内动脉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弓状隆起,即骨迷路垂直半规管位置,损伤后会影响听力。5.岩尖磨除后内侧即为海绵窦的外侧壁,由颅神经及骨质结构围成的各个解剖三角的大小范围测量结果如下(应用SPSS 21.0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1)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1.26±0.98)mm,外边边长(12.55±0.77)mm,底边边长(7.18±0.52)mm。2)旁内侧三角:内边边长(10.65±0.85)mm,外边边长(11.37±0.75)mm,底边边长(6.38±0.72)mm。3)前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3.28±1.10)mm,外边边长(7.65±0.54)mm,底边边长(5.42±0.93)mm。4)远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1.86±0.67)mm,外边边长(6.07±0.63)mm,底边(11.62±0.87)mm。5)后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2.16±0.78)mm,外边边长(12.85±0.78)mm,底边边长(7.50±0.44)mm。6)后内侧三角:内边边长(12.33±1.28)mm,外边边长(11.96±1.50)mm,底边边长(12.34±1.30)mm。结论:1.颞下经岩前入路手术是学界公认的解决岩斜区肿瘤的经典入路,手术过程中棘孔、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弓状隆起的辨认至关重要,通过这些重要的解剖标志可以初步推测面听神经、耳蜗及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大概位置,从而避免了在手术中损伤。对于后颅窝突入海绵窦的肿瘤切除往往需要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解剖三角区进行,所以熟悉解剖三角所显露海绵窦内结构和可利用腔隙的范围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供重要的参考。2.颞下经岩前入路的优势颞下岩前入路手术路径短总体损伤较小,海绵窦中部和后部的结构可沿岩骨嵴走行向前小心探查、有顺序的显露出来,小脑幕剪开后可以进一步增大术野,向前可探查至前床突,向后方则可达到环池的侧后方。此时海绵窦的整个外侧壁、外侧壁颅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和岩尖区骨质均能清晰显露。综上该入路用于切除海绵窦外侧壁、海绵窦中部、后部及岩尖区的病变较为适宜。3.颞下经岩前入路的不足1)该入路的是由海绵窦的中后部而后转向前暴露的顺序,对于海绵窦前部的显露不佳,且由于路径和视线等原因,针对前床突的骨质磨除也极其有限,所以对于海绵窦前壁的病变,如发生于视神经管的肿瘤和累及前床突上方的病变,应用此入路不易达到手术目的。2)该手术入路显露颈内动脉不充分,在切除包绕颈内的病变或者夹闭与之相关的动脉瘤时对于颈内动脉的保护极为有限,所以对于海绵窦区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性疾病此入路也不适宜。通过在显微镜下解剖海绵窦区域,能够清晰而直观的显示岩斜区的上、中斜坡和海绵窦内部结构及外侧壁解剖三角区腔隙的范围,对于发生于岩斜区直径较大突入海绵窦的肿瘤,利用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在理论上指导我们安全切开海绵窦,从而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进入岩斜区和海绵窦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徐硕[4](2017)在《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为提高岩斜区肿瘤全切率及减少岩斜区肿瘤术后并发症提供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中上岩斜区肿瘤患者,收集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加以分析。结果1.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9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1例次全切除,全组无死亡病例,2.手术疗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部分缓解4例。3.术后并发症:2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出现暂时性轻面瘫,2例术前面部疼痛患者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随访及肿瘤复发:所有病例术后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不等,无肿瘤复发。结论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主要优点有:1.术中可根据个体需要磨除岩骨骨质以增加暴露空间,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术中可通过缓慢释放中颅窝底及环池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加暴露空间。3.根据Labbe’s静脉位置向前适当调整颞底暴露可降低静脉损伤风险。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治疗中上岩斜区肿瘤效果较好。

姚庆海[5](2017)在《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后颅神经损伤、KPS评分及肿瘤复发和(或)进展情况定义肿瘤切除目标、分析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以后颅窝为主体的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相关术后并发症,减低颅神经损害术后致残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2013.12.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术后强化核磁影像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39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全部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男性5例(12.82%),女性34例(87.28%),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3.79±7.94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或头晕、面部麻木或疼痛、面瘫或面肌痉挛、听力下降、肢体无力、走路不稳及吞咽困难。肿瘤直径:小型(<10mm)0例,中型(10-24mm)3例,大型(25-44mm)29例,巨大型(≥45mm)7例。应用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评分)评价患者的术后生存状态。仔细收集患者术前的病史、查体、各颅神经的神经功能情况、放射影像学结果,术后详细记录患者的肿瘤性质、各颅神经的神经功能情况及随访时受损颅神经的恢复情况、定期随访时的影像学复发和(或)进展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评分等资料。将岩斜脑膜瘤简化为三个分型:Ⅰ型,肿瘤主体位于小脑幕下;Ⅱ型,肿瘤主体位于小脑幕上;Ⅲ型,幕上下均等性。并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Ⅰ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Ⅱ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Ⅲ型应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或颞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将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录入IBM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并利用可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肿瘤切除的程度、颅神经损伤、肿瘤复发与残留肿瘤进展、患者随访期末各颅神经功能状态和患者随访终末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9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例,其中肿瘤达到全切除(GTR)11例(28.21%),肿瘤达到次全切除(STR)28例(71.79%)。全组无重残及死亡病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10例(25.61%),全切除组6例(54.55%),次全切除组4例(14.28%)。术后有效随访36例(92.31%),随访年限平均为41.53月(13月-96月)。随访36例随访病例中,7例(19.44%)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永久性致残患者3例(8.33%)。术后全切除组平均KPS评分72.00±9.19分,次全切除组平均KPS评分82.69±10.41分。全切除组无复发,次全切除组进展率11.54%(3/26);次全切除组经伽玛刀治疗(11例)后肿瘤无进展(主动接受伽玛刀治疗8例,被动接受伽玛刀治疗3例)。采用t检验比较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次全切除组中伽玛刀治疗与肿瘤复发率的关系(Fisher确切概率法P=0.529),两组无明显差别;肿瘤全切除(GTR)组与次全切除(STR)组随访KPS评分(t=-2.844,P=0.007)和KPS评分优秀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组岩斜区脑膜瘤分型可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2.枕下乙状窦后及其扩展入路入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手术入路;3.对岩斜区脑膜瘤术中残留的部分肿瘤术后行伽玛刀放射治疗可以控制残余肿瘤的进展率4.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提升生存质量,改善预后;5.对岩斜区脑膜瘤行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伴或不伴术后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可行的、经过临床实践的策略。

王凯[6](2017)在《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及切除率。本研究对于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后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定,来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6例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49.8岁。本研究肿瘤最大直径大于4.5cm。肿瘤的发病部位的起始为岩斜区,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根据患者的基本发病情况,本研究病例手术方法分以下几种:经颞下-岩骨前行手术的有14例,经枕下-乙状窦后手术方法的有26例,扩大翼点行手术的有6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行手术的有10例。术后观察所有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程度,随访时间3-30月。结果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切除程度分级:Simpson I级,24例,Simpson II级12例,Simpson III级8例,Simpson IV级,12例。术后并发症引起的面瘫:3例;三叉神经痛:2例;饮水呛咳:3例;吞咽困难:4例;听力下降:4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根据肿瘤大小、质地、根基的部位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保护好周围重要的神经与血管,而不是肿瘤的全切率,尽量避免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较小、生活质量评定好。

岑波,邱勇,胡飞,孟国路[7](2016)在《改良Kawase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坡区肿瘤的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中上岩斜坡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包括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表皮样囊肿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干胶质瘤2例。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3例,均未发生术后死亡,未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Kawase入路适合应用于切除中上岩斜坡区肿瘤。

徐志明[8](2016)在《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一、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目的:岩斜区由于位置深在,其与周围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复杂,所以该区域手术是对神经外科医生严峻的挑战。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岩斜区域的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及走行特点,为研究侧方进入岩斜区域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去除脑组织,显微镜用4-15倍,在镜下从不同方向模拟侧方入路,研究岩斜区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及与岩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岩骨内重要结构的分布特点,明确神经、血管问及其与周围重要显微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详细记录解剖数据。结果:岩斜区由岩骨和斜坡区组成。其中岩骨内、周围有重要的解剖结构:骨迷路中的耳蜗、半规管是重要的定位标志。耳蜗至Meckel’s腔口外缘的最短距离为11.26±0.32(9.12-13.84)mm;耳蜗至膝状神经节的距离3.53±0.37(1.76-3.04)mm;耳蜗至颈内动脉岩骨段膝部的距离为2.76±0.54(2.08-3.28)mm。耳蜗新的定位方法,由三点:内听道口内缘、面神经膝部、A点(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处和膝状神经节连线中点处)组成。颈内动脉岩骨段紧邻岩浅大神经,岩骨段垂直部的长度约(6.24±1.60)mm,水平部的长度约(12.20±4.26)mm。颈内动脉岩骨段全程被一层致密的交感神经丛包被,其表面骨质厚薄不一,甚至缺如。岩骨后面静脉窦多有变异,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岩下窦缺失,并发现多个岩上下窦的吻合支。面神经从脑干发出后,共分为5段:第1段是颅内段,长约12.34-14.46mm:第2段是内耳道段,长约7.46-9.12mm;第3段是迷路段,长约3.22-4.24mm;第4段是水平段,长约8.04~12.26mm,手术时最易损伤;第5段是垂直部,长约15.84~20.06mm,此段走行于乳突气房中。斜坡区硬脑膜下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上部、中部和下部。①上部:此区域内有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走行。动眼神经长度为16.62±2.16mm。滑车神经穿小脑幕游离缘的点距岩尖1.32±0.78mm。本组标本中有2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②中部:此区域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走行,而后者与Ⅴ、Ⅵ、Ⅶ、Ⅷ颅神经的关系密切。小脑前下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的下1/3,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双干小脑前下动脉,此标本的基底动脉向一侧迂曲明显,对侧的小脑前下动脉纤细③下部:此区域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走行。并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关系密切,本组标本中有2侧小脑后下动脉缺失。结论:①岩斜区范围内神经、血管密布,关系复杂,全面掌握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进行该区域病变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必要前提。②由于基底动脉尖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对行基底动脉瘤手术入路选择有意义,故术前应明确二者位置。③后颅窝有多个血管与相邻神经组成血管神经复合体,故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变的位置分清血管神经复合体,加以保护。④岩斜区的各个部位均可有病变出现,医生应在完全掌握该区域解剖特点的情况下,确定手术方式。⑤耳蜗是中颅窝底重要的听觉器官,在手术磨除岩骨过程中极易损伤,所以中颅窝底手术必须要尽量避开它。本文通过新的定位方法,可减少术中对耳蜗的损伤,并最大限度地磨除入路通道上的骨质,给手术提供更大的术野。二、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颞下经岩前入路又称为‘’Kawase"入路,是经典硬膜外侧方入路,本实验在总结其优势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良,探讨改良入路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鞍区后方、中颅窝底、岩斜区病变的可行性。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术中操作要点。手术入路的难点及手术入路的适应症,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显微镜用4-15倍,依据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前缘的最大显露长度,鞍上区最高观测点距后床突顶点的距离,岩床裂显露长度、斜坡区、小脑幕切迹区的术野显露面积,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前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离断颧弓后,可以使手术者的视线与中颅窝底相齐,可增加对视束、视交叉后部区、海绵窦区、三脑室底等结构的显露。③labbe’s静脉又称为下吻合静脉,是大脑中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在本实验中,labbe’s静脉单干型7侧,双干为5侧,烛台型占2侧,多干型的2侧,有2侧注入小脑幕窦,1例注入乙状窦,余全部注入横窦。Labbe’s静脉管径在同侧差异大,本研究左侧1.02±064mm(0.42~2.9mm),右侧0.92±0.72mm(0.7~2.52mm),左右两侧管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bbe’s静脉进入窦之前都在硬膜内潜行一段距离,本组标本中分离此段静脉发现其长度差异大,平均约2.04±172mm(0.24~5.68mm)④Kwase三角是一个菱形结构,由四点确定:a岩骨嵴三叉神经压迹后缘;b 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骨嵴的交点;c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浅大神经的交点;d岩浅大神经与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交点。通过磨除Kawase三角,可显露岩上窦以下的岩斜区,特别适合于中、上斜坡肿瘤,以及起向幕上及中颅窝侵及的情况。本组标本磨除此三角的面积为2.5cm。⑤打开小脑幕,显露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属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前床突、后床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1-P2段)、脑桥和中脑腹外侧面等结构。测量基底动脉尖与鞍背的高度为3.46±4.62(一7.12-5.32)mm。⑥外耳道上方的乳突上嵴与棘孔连线的延长线在小脑幕缘的交点(B点)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距离约1.96±0.72(0.24-3.68)mm。结论: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于以鞍区后方、小脑幕切迹前间隙、桥脑前池、岩斜区、脑干腹外侧都有良好的显露。可以最小的脑损伤、尽可能少的手术并发症,来达到最大范围的显露。既切除病变,又能避免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保留了正常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改良颞下岩前入路是解决上述区域病变最佳的手术入路选择之一。①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能很好的显示岩斜区的病变,其显露范围在斜坡中上段,两侧达内听道,前达海绵窦后份,后达小脑幕游离缘后2/3。②对颧弓的离断可增加对岩斜区的暴露视角12度。③Labbe’s静脉皮层段、硬膜内段游离,可增加颞叶抬起的程度约1cm。④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主要是通过在硬膜下磨除Kawase’s三角的骨质,获得对岩斜区的显露。⑤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岩斜区上2/3肿瘤有手术距离短、先断肿瘤基底、可减轻对耳蜗等重要结构损伤的优势。⑥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是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有效选择,能有效显露瘤颈,避免穿支动脉的损伤。⑦新的定位方法有利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的定位。三、前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前颞下锁孔入路是对经典颞下入路的改良。此入路可通过显微镜、神经内镜,对鞍上、岩斜区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通过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并进一步讨论手术操作要点,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5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依据颞下锁孔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神经内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外侧的最大显露长度,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动眼神经显露长度12.15±2.26(7.26-23.31)mm,后交通动脉分支数4-12支;③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支间隙:颈内动脉显露长度7.76±2.42(5.20-10.51)mm。④大脑后动脉—丘脑穿动脉间隙:大脑后动脉显露长度8.34±1.15(6.34-11.23)mm。⑤颞下锁孔入路显露视神经的长度约11.95±0.72(8.23~13.68)mm,显露中脑的宽度约6.96±0.72(5.24-8.67)mm。结论:①前颞下锁孔入路在小骨窗下,利用显微镜能很好的显示视交叉后区、岩斜区的病变。②行前颞下锁孔入路,术前需明确的定位病变,并熟悉入路的解剖,才可以更好的显露岩斜区、视交叉后区的病变。③神经内镜应与其它显微技术相配合,以更好发挥作用。

周凯[9](2016)在《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提供内镜经蝶手术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大体解剖描述鞍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及对其周围结构具体数据的测量,从而掌握颅底解剖的特征以及标志点,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手术入路和操作区域造成的隐患。2、采用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医疗影像设备,比如CT,神经导航,内镜解剖等,对比大体解剖和影像学解剖之间的关系。3、以新鲜尸体为对象,实施内窥镜模拟手术,验证手术标志是否可行,从而了解手术安全区域,确保一些关键性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安全不受损。提供一种改进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相关设备的解剖学参考。4、对于虚拟手术软件的研制和先进显微内镜器械的发明,其解剖学基础在于经鼻手术到斜坡和颅颈中间边缘研究。方法与材料:1、干性颅骨标本10个,解剖蝶骨鞍,颅底斜坡脑干腹侧,颈枕联合区等关键解剖结构,并对其具体参数进行测量;10例被稳定在福尔马林中的头颈标本,标本颈部动脉中充斥着氧化铅明胶;对经鼻碟手术进行模拟,即经蝶窦直达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同时建立重要手术标示点。在解剖之前,通过准确度达到0.02mm的游标卡尺以及圆规,确定手术入路范围。需要测量的长度参数主要有:中线到鼻管、破裂孔、颈内动脉、颈1处椎动脉等。然后再测出前鼻棘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咽结节、寰椎前结节之间的长度。测得的数据,参照国内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常模数值,全部提交给SPSS19.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以及对比。2、选择2例没有缺陷的新鲜的头颈部标本,利用标本进行内镜模拟手术,手术工具是半径2mm、长度18cm的0°和30°内窥镜机器。验证手术标志和颅底手术相关的测量距离,以准确归纳出内镜下斜坡区和脑干腹侧区的颅底解剖学特征。3、针对新鲜尸体标本的骨结构的64层螺旋进行CT三维重建,以此为标准比较动脉内充斥氧化铅后血管的重建图像,通过分析获取两种方法提供的影像解剖学数据。4、按照随机的原则,挑选出20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获取患者头部扫描影像,测量颅底关键性解剖结构以及位于手术入路中的关键性骨性和血管标志。手术中使用神经导航辅助,并将导航中的定位结果同之前测得的相关重建数据做对比分析。5、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解在实际内镜手术过程中需要识别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安全的手术显露范围大小。结果与讨论:1.测量斜坡骨质:斜坡包括了枕骨基底部以及蝶骨,斜坡的倾斜角度为45°。斜坡的上部位边缘是鞍背,下部位边缘枕骨大孔的前端边界,斜坡两边分别是破裂孔、岩枕裂、颈静脉孔等组织。枕骨大孔和鞍背之间相距45.51±2.6mm,枕骨大孔前部分的厚度为3.45±0.69mm。两侧舌下神经管内侧相对径长为(25.55±3.07)毫米,枕骨大孔的里面一侧分布着众多的舌下神经管,,其内走行有舌下神经根。蝶鞍底中心比内耳门下壁的高度高出20.1±1.8mm;岩枕裂和颈静脉孔直接接触,孔里面分布着颈静脉结节,这一结节和经静脉孔神经的总长度有1.5cm,它的后下方就是舌下神经管的内口。中斜坡骨后7.19±1.23mm。2.内镜经鼻颅颈相交的地方以及腹侧脑干区手术标志有: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悬雍垂、头长肌颈长肌,枕骨大孔中点前缘,寰椎前弓、齿状突。从鼻碟入路能够看到完整的颅颈边缘的视野,最近的地方只有89.60±2.52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受到损伤区域一直延伸到两翼管以及破裂孔,后两者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9.25±0.55mm以及10.6±0.83mm,翼管右侧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10.75±0.84mm,破裂孔的右侧(9.19±0.50)毫米。3.颅底斜坡的解剖观察3.1从膝部进行划分,颈内动脉岩段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它首先在纵向上一直上升,然后从颈动脉管外口贯穿出去,接着转向,沿着横向方向伸,一直到破裂孔,一旦进入到颅腔后,在此转向,和炉内颈动脉海绵窦段相连。岩骨段颈内动脉紧挨着的入口的纵向部分和位于后部的颈静脉球窝间的骨质板。除了颈动脉管致密的纤维组织附着到其下面位于颈内动脉管入口处的岩谷上之外,颈内动脉的其它位置易于从颈动脉管分离,颈内动脉区异常或不合理的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3.2Dorello管和它所包含的内容:Dorello管主要是由纤维所构成的,它的形状不符合任何规则,在外侧斜坡区能够找到该管道,通常都会有展神经等有着关键作用神经贯穿。后颅窝硬膜下面也分布有一定的展神经,通常都位于后床突的下面,然后沿着颅窝岩斜区硬膜下转向纵向方向,和Dorello管相连后,就会进入到该管道的1/3部位中。岩下窦发起和后海面窦部,会和展览神经管一起,在Dorello管中走过,从岩枕裂部位贯穿颈静脉孔,最终和境内静脉相连。如岩下窦损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3颈静脉孔的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颈静脉孔在斜坡下部分的后外侧,它是岩枕裂的尾部变大后产生的,体积变化较大,分布在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上的颈静脉突将颧骨和枕骨上的静脉孔分离开来。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单孔的话,那么这个孔就不会彻底将其划分为后外侧部和中间部,该类型的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85%和82%。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双孔的话,该类型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15%和18%。左、右颈静脉孔的大小依次是4.6±2.8mm2和6.2±3.0mm。其中,有62%的右侧是比左侧更大的,而有22%的则是左侧比右侧大的,有13%的是左右侧大小相同。位于前内侧部三角凹硬膜鞘中的舌咽神经,位置是相对恒定,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在硬脑膜鞘里面,前者位于后者的前方。它们都贯穿了颈静脉孔,双方空间位置关系主要有:其一,93%的都在前部的内侧;其二,6.5%的处在两部中间的骨性纤维隔里面;其三,0.5%处在后侧外部的内侧。后外侧部固定走行颈内静脉。两个颈静脉孔之间的距离是45.3毫米。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处在颈静脉孔的内侧的前方,也就是神经部,后外侧部分布的主要是颈内静脉的血管部。孔的里面分布着很多的颈静脉结节,这些结节到颈静脉孔神经部之间的距离为1.53±0.43mm。3.4斜坡和桥脑腹侧和延髓彼此间的关系:对于矢状面而言,脑桥面和斜坡、延髓腹侧,脑桥基底部、延髓上半部和斜坡骨质的连接处很难分开。将近33.3%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是在脑桥基底沟下部分的地方连接在一起的,剩余的都是在脑桥延髓沟处连接在一起的。基底动脉的长度在27.3~29.7mm之间,其长度达到斜坡长的75%;基底动脉上、中、下三个部分的1/3外径依次是5.4,4.8和4.4mm。基底动脉和基底沟上部分距离脚尖窝比较近的地方,存在小脑上动脉和大脑上动脉。正中静脉沿着脑桥和延髓的中间分布,其外直径长0.3mm;另外还存在一条外径为0.3mm,且和正中静脉之间夹角为0。的前外侧静脉;之间横向走行3-6条交通静脉,约0.3毫米的外径。斜坡的中下三分之一处面对脑桥延髓沟与脑桥结合臂中段。在外侧延髓部位能够看到橄榄体,其前部是舌下神经根,后上方在3-4mm处走行,该部位上分布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根,正后方分布着舌咽,迷走神经根。3.5破裂孔周围:岩枕裂的后方体积变大,这就是颈静脉孔,相邻的外颈静脉孔之间相隔45.34±2.92mm,位于下斜坡外侧,位于左边的破裂孔和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6±0.83mm,右边的破裂孔和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0.75±0.84mm,靠近经静脉孔走行有包括经内动脉在内的多种重要结构。4.20例患者头颅CT的测量结果:获取中下斜坡的完整视野后可以看到,距离的最小值为88.65±2.55mm,蝶窦下前壁和下斜坡磨损的区域从左右两边翼管到破裂孔,通过CT重建可知它和中线之间相隔9.16±0.49mm以及10.70±0.96mm。运用VR方法或SSD法进行三维重建,由此可知头颈CT扫描不但能够将骨性鼻道、鞍区、中脑、脊髓以及别的解剖结构的影像显示出来,而且还能让我们看到和颅骨之间直接相关的骨骼结构,比如个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岩骨体、乳突、内耳道等。通过测量系统,可以了解这些结构彼此间的距离关系:内听道、围绕寰弓、咽结节等。而且还能够在影像中显示鼻道骨质形状、内听道尺寸、枕骨大孔大小、斜坡形状等,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清晰地看到颅神经彼此间是如何相连的。重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三维图像可以为手术中参考比较提供较为高的影像参考价值,模拟实际手术操作中需要掌握的大体解剖。5.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斜坡,并通过内窥镜模拟手术观察脑干腹侧这些解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5.1鼻前棘、鼻中隔和梨状骨:鼻中隔的两大成分分别是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垂直板。构成经鼻手术通道的最前部分,鼻中隔和犁状骨根部是手术操作的中线标志,由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内镜手术属于中线及旁中线手术,术中中线标志的确认对于手术定位尤为重要。5.2蝶窦:蝶窦是一个内部充斥着气体的空间,它位于蝶骨体里面。其形态以及体积多种多样,蝶窦口包括左边和右边,根据这一点通过解剖能够找到蝶窦,左边和右边都处在鼻腔上鼻甲后部的蝶筛隐窝里面,我们能够以此为依据找到蝶窦以及鞍底。窦口有些是椭圆形的,有些是圆形的,还有些是裂缝形的。鼻小柱根部到蝶窦口下极和蝶窦底之间的距离有所差异,平均值为60mm±4mm,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找不到蝶窦口的话,根据上述解剖情况就能实现定位。将蝶窦前下壁打开,就能看到鞍底了。蝶窦内可有中隔,因个体差异,蝶窦分隔数目、形态及分隔与颈动脉管、鞍底解剖关系多种多样,每个人体内蝶窦气化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横向方向上,蝶窦的直径平均值是22.1mm,前后径是22mm。在垂直方向上,直径是20.1mm。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和颈内动脉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在蝶窦外侧壁的上方,存在视神经管隆突,在蝶窦外侧壁的鞍底下方,存在颈内动脉隆突,内镜手术医生需要非常熟悉颈动脉管隆突、视神经管隆突、颈动脉-视神经隐窝、视柱等解剖及毗邻关系。5.3大部分的视神经管内侧壁都和蝶窦接触在一起。窦腔里面的视神经管会导致该部位明显凸起,16.2%的凸起比管径的1/4还高。考虑到蝶窦有不同的变异态,筛窦往往沿着后方进入到蝶窦的上部,这就造成了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毗邻关系并不简单。在某些情况下,蝶窦中隔偏曲,位于两边的视神经管和一边的蝶窦紧紧挨着。后筛房的气化程度高低,是影响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管的空间关系的唯一因素,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视神经管,都处在蝶窦外侧壁位置上。5.4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隆起包括了三个部分,即鞍后端、鞍下段和鞍前段。在岩尖出颈内动脉管口部位,颈内动脉穿过该管口和颅内相连,然后游走到破裂孔,调转方向进入到海绵窦里面,然后保持前行,在前床突位置上沿着横向方向贯穿海绵窦顶,接着像前床突内侧靠近,往上行。整个过程中都和蝶窦外侧壁挨在一起,出现一条朝着窦内方向的压痕。蝶窦里面的有些颈内动脉会产生凸起,受到蝶窦气化程度的影响,产生凸起的概率也有所差异,另外考虑到蝶窦中隔存在偏曲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会看到一侧蝶窦和两边颈内动脉紧挨着的情况。蝶窦里面的颈内动脉压痕骨壁的厚度差不多有1.0mm,有些在未受到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缺损。内镜操作需要关注颈内动脉间距个体差异及颈动脉管骨质缺损等变异情况,对于颈内动脉的保护及其重要,需要相关解剖知识及操作熟练。5.5碟腭动脉和分支:碟腭动脉是上颌动脉的最后一条分支,它沿着翼腭窝朝着前内上方分布,在中鼻甲后端往上一点位置上的碟腭和鼻腔相连,蝶腭孔到鼻小柱根部和蝶窦口下极之间大约相隔62mm以及13mm。蝶腭动脉的有些分支分布在鼻腔里面,比如鼻腔外侧动脉以及鼻中隔后动脉。其中,前者包括了上、中、下鼻甲动脉,三者均以鼻甲后端为出口,和鼻甲相连。后者包括的了上、下两支,二者均以蝶窦前壁蝶窦口下方为出口,然后进入到鼻中隔里面。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近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上支,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远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下支。鼻中隔后动脉上下支和蝶窦口分别相隔3.5mm和6.5mm,和蝶窦顶壁之间分别相隔14mm和16mm,和蝶窦底壁之间分别相隔6.1mm和7.5mm。之所以要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在扩充经蝶入路的过程中,在保持不伤害蝶腭动脉和重要分支的前提下,在最大程度上撑开蝶窦前壁。或者损伤时能及时准确有效电灼处理利于术中止血和避免术后严重鼻出血。5.6海绵窦及海绵间窦:从形状上来看,海绵窦属于五面体,它是由鞍旁由眶上裂到岩尖之间的硬膜折叠后产生的。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及3-6颅神经走行,对侵袭性垂体大腺瘤、海绵窦肿瘤及斜坡、脑干腹侧区肿瘤手术也需要重点关注海绵窦解剖及毗邻关系,注意保护海绵窦内重要结构。左右海绵窦间通过前、后海绵间窦连接在一起,鞍底硬膜间存在一些下海绵间窦,鞍背后方存在后海绵间窦和鞍背窦,它们和两边的海绵窦、岩上窦以及岩下窦相连在一起。在进行扩大经蝶入路斜坡肿瘤切除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海绵间窦有下、后海绵间窦,基底窦和鞍背窦。在切除垂体微腺瘤、脊索瘤、脑干腹侧胆脂瘤或神经鞘瘤手术中经常碰到海绵间窦出血,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结论:1.针对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解剖结构与三维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尽快熟悉掌握颅底整个空间解剖学关系,有助于不断完善针对发生在这一范围内的手术入路。2.以固定干性尸头为标本,实施内镜模拟手术,研究并采集内镜手术所需的数据和资料,采用相关仪器测量一些关键性的颅底解剖结构数据,以确立手术参考解剖标志,明确安全手术区域,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临床治疗手段。3.选择新鲜尸体一具,采用CT对其头颅进行扫描,然后将显影剂充入进去,再进行CT扫描,从而完成骨性和血管性的三维图像,收集更多的影像数据,提供临床指导与帮助。4.模拟内镜手术对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显露可以做到最大可能的暴露,最大可能的模仿临床内镜操作,为临床医师的神经内镜专业技能强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5.将内镜下手术操作基础研究推广到临床运用中,将二者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手术当中决定性的解剖结构与解剖标志点,为临床医生开展更加复杂精准的内镜手术提供了指导依据。

赵子进[10](2014)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探索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提升岩斜区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及远期生存质量。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院神经外科袁贤瑞教授显微手术治疗的11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资料。104例为首次手术治疗,外院手术治疗后肿瘤复发或残留肿瘤进展9例,伽马刀治疗后肿瘤进展3例。男性24例(20.7%),女性92例(79.3%),年龄15~73岁,平均48.6±11.2岁。患者病程1周~360月(中位数:18,四分位间距:40.5)。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头痛、面部麻木、三叉神经痛、耳鸣、听力下降及行走不稳等。肿瘤大小15-80mm,平均44.6±10.7mm。按肿瘤类型分类,斜坡型16例(13.8%),岩斜型45例(38.8%),蝶岩斜型11例(9.5%)及岩斜蝶型44例(37.9%)。手术入路主要包括枕下乙状窦后入路97例(83.6%),其中经典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1例(52.6%),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36例(31.0%);扩大翼点入路6例(5.2%);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6例(5.2%);其他手术入路7例(6.0%)。采用经典的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生活质量评估系统(KPS评分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术前KPS评分40~100分,平均75.2±12.5分。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史、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及肿瘤性质等资料。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复查的影像学结果等资料。应用IBM SPSS21.0统计学软件建立患者资料数据库,并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的程度、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与残留肿瘤进展、患者远期神经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远期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肿瘤全切除的影响因素,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等。结果:116例病例肿瘤全切除(GTR)73例(62.9%),次全切除(STR)25例(21.6%),部分切除(PR)18例(15.5%)。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GTR为65例(67.0),其中采用经典枕下乙状窦后入路GTR为45例(73.8%);采用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GTR为20例(55.6%)。无术中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7%)。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颅内血肿、静脉性脑梗塞、脑脊液漏等。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52例(44.8%)。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77天,平均16.5±10.1天。患者术后KPS评分20~90分,平均66.4±14.6分。肿瘤未全切除患者中22例(51.2%)术后行伽玛刀放疗等辅助治疗。术后有效随访107例(92.2%),随访年限为术后4~270个月(中位数:24,四分位间距:48)。随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死亡8例(7.5%)。随访99例存活病例中,25例(25.3%)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永久性致残患11例(11.1%)。末次随访KPS评分30~100分,平均73.9+14.2分。随访肿瘤全切除患者66例,肿瘤复发9例(13.6%),复发年限为术后12-48个月;随访肿瘤未全切除患者41例,肿瘤进展12例(29.3%),其中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患者肿瘤进展9例(47.4%),术后行伽玛刀辅助治疗患者肿瘤进展3例(14.3%),术后辅助治疗后肿瘤进展率低于未治疗(Χ2=5.604,P=0.018)。随访患者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9%、93.4%、91.1%和80.1%;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2%、91.5%、87.9%和67.7%。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肿瘤全切除(GTR)组与非全切除(nGTR)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0.031)、术后KPS评分和KPS评分优秀率(P=0.011和0.037)以及随访KPS评分和KPS评分优秀率(P=0.001和0.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GTR组较nGTR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和随访KPS评分较高,术后和随访KPS评分优秀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377)和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P=0.5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的大小(OR=0.447,95%%CI:0.171~1.169,P=0.092)、质地(OR=0.488,95%CI:0.204~1.170,P=0.088)、是否侵犯海绵窦(OR=0.083,95%CI:0.032~0.221, P=0.001)以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OR=0.347,95%CI:0.131~0.916, P=0.033)等因素相关,肿瘤体积较大、质地硬韧、侵犯海绵窦及包裹神经血管,肿瘤全切率低。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术前生活质量(OR=3.123,95%CI:1.139-8.562, P=0.027)、肿瘤类型(OR=1.896,95%CI:0.930-3.864, P=0.078)、质地(OR=0.317,95%CI:0.127~0.793,P=0.014)、累及颅窝程度(OR=0.179,95%CI:0.048~0.667,P=0.010)及肿瘤切除程度(OR=2.281,95%CI:0.795~6.540,P=0.095)等因素相关,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较好(KPS评分≥80分)、斜坡型肿瘤、肿瘤质地较软、仅累及后颅窝及肿瘤全切除,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较好。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生存分析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患者远期生存率与患者的性别(RR=0.192,95%CI:0.043~0.087,P=0.029)、肿瘤质地(RR=7.418,95%CI:1.508~36.477,P=0.014)及肿瘤切除程度(RR=1.179,95%CI:0.740~5.294,P=0.048)等因素相关,男性患者、肿瘤质地硬韧以及肿瘤未全切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结论:1.基于肿瘤生长方向和手术入路选择进行肿瘤分型,有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其中,枕下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是一种简单、实用而有效的手术入路;2.岩斜区脑膜瘤良好的显微手术疗效,需要术者熟悉岩斜区及邻近区域显微解剖,具备熟悉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和技巧,以及丰富的个人经验积累;3.岩斜区脑膜瘤全切除患者可获得较非全切除患者更好的预后;肿瘤的切除程度与肿瘤大小、质地、是否累及海绵窦以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等因素相关;4.岩斜区脑膜瘤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肿瘤类型、质地、肿瘤切除程度及肿瘤累及颅窝程度等因素相关;5.岩斜区脑膜瘤患者远期生存率与患者性别、肿瘤质地及肿瘤切除程度等因素相关;6.岩斜区脑膜瘤术后残余行伽玛刀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可以控制肿瘤进展率;7.充分的术前评估,明确影响肿瘤全切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制定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找到平衡点,争取实现肿瘤的全切除,有利于提升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二、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海绵窦区的解剖和肿瘤切除常用外科手术入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附1. 发表文章
附2. 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5)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患者的纳入标准
        1.1.2. 患者的排除标准
    1.2. 临床特征
    1.3. 临床症状
    1.4. 影像学特征
        1.4.1. 肿瘤的直径
        1.4.2. 肿瘤分型
    1.5. 乙状窦后入路操作要点
    1.6. 手术切除程度的判断
    1.7. 生活质量评估
    1.8. 病例随访方法
    1.9.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1.1. 肿瘤病理性质
        2.1.2. 肿瘤切除程度
        2.1.3. 术后相关并发症
        2.1.4. 术后颅神经情况
    2.2. 随访结果
        2.2.1. 随访颅神经情况
        2.2.2. 肿瘤复发或进展
        2.2.3. 随访期末KPS评分
3. 讨论
    3.1. 岩斜区脑膜瘤定义
    3.2. 病理
    3.3. 岩斜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3.4.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3.5. 手术适应症
    3.6. 岩斜区脑膜瘤的分型及入路选择
        3.6.1. 岩斜区脑膜瘤的分型
        3.6.2. 依据分区进行岩斜区脑膜瘤入路选择
    3.7.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3.7.1. 手术理念的转变
        3.7.2. 乙状窦后入路在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扩展
        3.7.3.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优势
        3.7.4. 乙状窦后入路的应用
    3.8. 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
        3.8.1. 手术切除程度的选择
        3.8.2. 切除程度与术后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3.8.3. 切除程度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3.8.4. 影响肿瘤切除因素及肿瘤复发和(或)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索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表现
    2.3 影像学检查
    2.4 显微手术器械
    2.5 研究方法
    2.6 随访
    2.7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肿瘤的切除情况
    3.2 肿瘤的切除范围、侵袭的部位、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估
    3.3 术后并发症
    3.4 术后行放射治疗
第四章 讨论
    4.1 主要症状与体征
    4.2 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
    4.3 岩斜区脑膜瘤术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技术与方法
    1 岩斜区解剖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2 岩斜区脑膜瘤的定义、诊断、发病率及分类
    3 岩斜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4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5 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检查
    6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
    7 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定
    8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改良Kawase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一 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三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病例展示
四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五 颞下锁孔入路的病例展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表
致谢
英文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蝶鞍区颅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三部分 扩大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器械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内镜下经鼻蝶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肿瘤类型
    3. 影像学检查资料
    4. 手术器械及设备
    5. 手术方法
    6. 手术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典型病例回顾及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展望
全文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临床表现
        1.1.3 影像学资料
        1.1.4 手术资料
    1.2 生活质量评估
    1.3 病例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1.1 肿瘤病理性质
        2.1.2 肿瘤与瘤周结构关系
        2.1.3 肿瘤类型与手术入路选择
        2.1.4 肿瘤切除程度
        2.1.5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2.1.6 肿瘤全切除与非全切除的比较
    2.2 术后情况
        2.2.1 围手术期死亡率
        2.2.2 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2.2.3 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2.3 术后辅助治疗
    2.4 随访
        2.4.1 死亡率和病死率
        2.4.2 术后生存率
        2.4.3 随访神经功能状态
        2.4.4 肿瘤复发
        2.4.5 残留肿瘤进展
    2.5 生活质量评估
        2.5.1 KPS生活质量评分
        2.5.2 预后生存质量分析
        2.5.3 远期生存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岩斜区脑膜瘤定义
    3.2 岩斜区脑膜瘤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3.3 岩斜区脑膜瘤自然史
    3.4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3.4.1 手术入路的发展历程
        3.4.2 手术入路的选择
        3.4.3 肿瘤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
        3.4.4 显微外科操作技术
        3.4.5 天幕切开技巧
        3.4.6 术中注意问题
    3.5 肿瘤切除程度及影响因素
        3.5.1 肿瘤切除程度
        3.5.2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
    3.6 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致残率
        3.6.1 术后并发症
        3.6.2 手术致残率
    3.7 岩斜区脑膜瘤的放射外科治疗
    3.8 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
        3.8.1 肿瘤的复发与进展
        3.8.2 预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3.8.3 远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
    3.9 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发展、改良入路应用及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 赵子进,袁贤瑞,袁健,谢源阳,张弛,李昊昱,唐国栋,姜维喜,刘庆. 中华外科杂志, 2021(09)
  • [2]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D]. 岳学智.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3]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D]. 柴孟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D]. 徐硕.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5]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D]. 姚庆海.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6]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 王凯. 郑州大学, 2017(02)
  • [7]改良Kawase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J]. 岑波,邱勇,胡飞,孟国路.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4)
  • [8]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 徐志明. 山东大学, 2016(09)
  • [9]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D]. 周凯.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9)
  • [10]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D]. 赵子进. 中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岩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