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塑料大棚牛蛙养殖技术

冬季塑料大棚牛蛙养殖技术

一、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赵晨光,尤昌建,尹煜翔,袁智勇[1](2020)在《黑斑侧褶蛙反季节养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人从蛙场选址、大棚建设、池水和温度调节、蝌蚪孵化和饲养、成蛙饵料、消毒等方面介绍了黑斑蛙反季节养殖技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高黑斑蛙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张小琴,钟跃聪,魏佳玲[2](2019)在《牛蛙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文中指出牛蛙常患腐皮病、红腿病、腹水病,致病病菌有感染链球菌、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本文以牛蛙为研究对象,从牛蛙患病开始,持续跟进牛蛙健康状况直至牛蛙死亡,观察研究牛蛙腐皮病、红腿病、腹水病的病理表现,以便于牛蛙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根据病症诊断牛蛙所患疾病,找出患病原因,及时在发病初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对于科学养殖牛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佟庆[3](2019)在《东北林蛙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两栖动物正面临种群减少和灭绝,圈养繁殖和重新引进是濒危两栖动物重要的保护方法,然而疾病流行和圈养成活率低成了两栖动物保护工作的障碍。林蛙养殖可以保护野生资源,提供林蛙产品,但目前林蛙养殖产业停滞不前,病害高发是林蛙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宿主的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健康、减轻疾病、改善圈养条件和重新引入的成功率,以及抵御外来物种入侵上有重要的作用。了解两栖动物肠道菌群的形成机制、解析两栖动物肠道菌群组成、功能和作用及肠道菌群对环境的响应对两栖动物保护和养殖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两栖动物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是十分匮乏,缺乏针对两栖动物的肠道菌群的研究基本的工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改良林蛙饲养管理,揭示微生物群落、宿主及环境因子的相互影响,解析两栖动物肠道菌群的动态发展和稳定性,探索两栖动物健康稳态维持和适应性进化的机制。本论文针对目前的研究不足和薄弱环节,选用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和东北林蛙(R.dybowskii)为研究对象,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微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个体发育、宿主遗传背景、栖息生境、季节更替、养殖、饲养阶段、健康状态和抗生素干预与恢复等因素对东北林蛙的肠道菌群影响;研究自然越冬的林蛙肠道菌群在冬眠过程中的变化,并进一步在实验越冬条件下研究林蛙肠道菌群在冬眠过程中的相似性的时间动态性;研究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相似性在冬眠过程中的变化;比较分析东北林蛙肠道和皮肤的菌群相似性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发展与演替为了追踪肠道菌群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采集了东北林蛙生长发育的7个阶段的样本。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在东北林蛙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变化。LEfSe分析鉴定出8个显着富集的菌门:蓝藻细菌(Cyanobacteria,蝌蚪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变态蛙组)、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态后幼蛙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成蛙夏季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成蛙秋季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成蛙秋季组)和无壁菌门(Tenericutes,成蛙秋季组)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成蛙冬季组)。伴随着宿主发育有10个核心OTUs和49共享OTUs被发现。体重和禁食状态与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有显着的相关性;体重、温度和禁食状态与肠道菌群组成有显着的相关性。(2)林蛙肠道菌群相似性冬眠中的时间动态性和相似性动态性本实验研究在自然越冬和实验越冬条件下林蛙肠道菌群在冬眠中的时间动态性。在自然越冬条件下,比较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冬眠初期和冬眠末期的肠道菌群,结果表明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在冬眠初、末期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差异显着。在实验越冬条件下,分别取冬眠初期(10月份)、中期(12月份)、后期(下一年的2月份)和末期(下一年的4月份)的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样本,比较各时间点间的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在黑龙江林蛙冬眠过程中,基于binary jaccard距离和加权UniFrac距离的ANOSIM和Adonis分析表明黑龙江林蛙冬眠初期和中期、中期和后期肠道菌群相似性差异显着,后期和末期差异不显着。在东北林蛙冬眠过程中,基于binary Jaccard距离的ANOSIM和Adonis分析表明,黑龙江林蛙冬眠初期和中期、中期和后期肠道菌群相似性差异显着,后期和末期差异不显着。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的ANOSIM和Adonis分析表明,冬眠初期和中期肠道菌群相似性差异不显着,中期和后期差异显着,后期和末期差异不显着。在实验越冬条件下研究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相似性在冬眠中的动态变化。分别取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在冬眠初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样本,比较二种林蛙肠道菌群组成在冬眠过程中的相似性。基于Bray-Curtis距离和加权UniFrac距离的ANOSIM和Adonis分析表明冬眠初期和中期二种林蛙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差异显着,冬眠末期和末期二种林蛙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差异不显着。(3)蛙肠道和皮肤菌群及二者的相似性在冬夏季的变化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取东北林蛙的皮肤和肠道样本,比较夏季和冬季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多样性的差异,比较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相似性在冬季和夏季的差异。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东北林蛙的皮肤菌群的alpha多样和beta多样性差异显着;冬季和夏季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和beta多样性差异显着;东北林蛙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的相似性在冬季和夏季之间差异显着。(4)宿主和生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在二种生境(溪流和静水)下的二种宿主(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Bray-Curtis和距离和非加权UniFrac距离分析表明肠道菌群组成受宿主种类、生境类型的影响,而它们的交互作用没有产生影响。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的分析表明肠道菌群结构受宿主种类的影响,而生境类型及交互作用没有产生影响。通过基于Bray-Curtis距离和非加权UniFrac距离对各分组(amL vs.amS;dyL vs.amL;dyS vs.dyL;amS vs.amL)的ANOSIM和Adonis分析比较发现,只有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静水越冬条件下的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amL vs.dyL)肠道菌群组成差异不显着。(5)养殖和饲养阶段对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影响取养殖初期和养殖末期的东北林蛙样本进行比较,取野生东北林蛙和养殖东北林蛙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初期组和末期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着;养殖东北林蛙和野生东北林蛙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着;几个与红腿病相关的潜在病原菌属在养殖林东北林蛙中显着富集。(6)短期的抗生素暴露对林蛙肠道菌群的干预及恢复研究取庆大霉素药浴7 d的样本、药浴后停药7 d的样本和对照组样本,并相互比较。结果表明庆大霉素药浴显着的改变了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恢复组与药浴组beta多样性差异不显着;恢复组与对照组beta多样性差异显着;庆大霉素药浴使几个与红腿病相关的潜在病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7)腹泻和健康的圈养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比较取腹泻和健康的东北林蛙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腹泻组和健康组的肠道菌群组成有差异显着;LefSe分析表明放线菌门在腹泻组,拟杆菌门在健康组显着富集。综上所述,宿主发育、宿主遗传背景、栖息生境影响林蛙肠道菌群;养殖、饲养阶段、抗生素药浴和疾病影响林蛙肠道菌群多样性;冬眠过程中的林蛙肠道菌群的时间动态性为不相似至相似的过程;冬眠过程中的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相似性的动态性为不相似至相似的过程;冬、夏季的东北林蛙皮肤和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着;在冬、夏季,东北林蛙皮肤和肠道菌群相似性差异显着。

唐晓玲[4](2018)在《牛蛙高密度生态养殖技术探索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衡阳县茂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牛蛙生态养殖技术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牛蛙养殖质量,以此来为牛蛙养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天锦,覃一明[5](2008)在《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防寒技术模式的探讨——基于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2008年防御低温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系统调查了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环节在2008年防御低温冻害采用的技术模式及其效果,分析了受灾原因,提出广西生态农业模式中生态养殖环节防御低温冻害的有效技术模式为:选择广泛性养殖品种、利用地热(温、泉水)、工厂余热、塑料棚保温加温等。

吕友保[6](2007)在《棚室养殖牛蛙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冬季利用塑料大棚养殖牛蛙的主要技术。

郁家成,王胜[7](2004)在《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及高效种养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在阐述水涝灾害对沿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和无汛期大棚高效种养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并提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大棚种植、大棚养殖和大棚混合种养的三类高效种养模式,为本地区农业避灾和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思路和技术。

卢仲春[8](2000)在《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文中提出 牛蛙属变温动物,当气温降到10℃左右时即进入冬眠。如果采取措施,将养殖池的温度提高到10℃以上,就可以解除牛蛙的冬眠,使其继续生长。笔者连续3年利用塑料大棚冬季养殖牛蛙,成活率达到95%,增重率均超过150%,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棚池建造首先选定养殖池,以深挖的土池为好,冬季能

乔志刚,李学军[9](2000)在《采光温室养殖美国青蛙的技术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陈勇,吴莉芳,张东鸣,黄权[10](2000)在《利用塑料大棚缩短牛蛙冬眠期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东北地区 ,将牛蛙的幼蛙及蝌蚪放养在塑料大棚内的池塘里与在自然条件下越冬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东北地区 ,幼蛙生长期延长了 82d ,成活率提高了 17 5 % ,整个越冬期内净增重差异极显着 (P <0 0 1) ,净增重率为 2 74% ;蝌蚪的生长期延长了 95d ,成活率提高了 8 9% ,净增重差异也极显着 (P <0 0 1) ,净增重率为 2 30 % ;有 12 6 %的蝌蚪在越冬后期发生了变态。

二、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黑斑侧褶蛙反季节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季节养殖技术
    1.1 蛙场选址
    1.2 大棚建设
    1.3 池水、温度调节
    1.4 蝌蚪孵化
    1.5 蝌蚪饲养
    1.6 成蛙的饵料
    1.7 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1.8 消毒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不规范、科研投入不足
    2.2 营销手段单一
    2.3 养殖乱象
3 发展前景

(2)牛蛙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腐皮病
    1.1发病特征
    1.2发病机理
    1.3治疗方法
2红腿病
    2.1发病特征
    2.2发病机理
    2.3治疗方法
3腹水病
    3.1发病特征
    3.2发病机理
    3.3治疗方法
4结论

(3)东北林蛙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因素
        1.1.1 遗传背景
        1.1.2 发育阶段
        1.1.3 饮食因素
        1.1.4 栖息生境
        1.1.5 健康状态
    1.2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1.3 两栖动物保护
    1.4 林蛙的驯养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发展与演替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和样本采集
        2.2.2 DNA提取及PCR扩增
        2.2.3 Illumina MiSeq测序
        2.2.4 测序数据的处理
        2.2.5 生态与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序列统计和alpha多样性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2.3.2 肠道菌群的Beta多样性和肠型分析
        2.3.3 各发育阶段肠道细菌优势类群及差异
        2.3.4 核心菌群和共享菌群
        2.3.5 系统发育学分析
        2.3.6 肠道菌群与环境和宿主因子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各发育阶段肠道细菌优势类群及差异
        2.4.2 宿主发育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2.4.3 环境因素(温度和禁食)对蛙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显着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林蛙肠道菌群在冬眠中的时间动态性和相似性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设计和样本采集
        3.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3.2.3 Illumina Miseq测序
        3.2.4 数据控制
        3.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冬眠过程对自然越冬林蛙肠道菌群的影响
        3.3.2 二种林蛙肠道菌群的冬眠过程中的时间动态性
        3.3.3 冬眠过程中二种蛙肠道菌群的相似性的动态性
    3.4 讨论
        3.4.1 冬眠改变蛙肠道菌群组成
        3.4.2 冬眠初期和冬眠末期肠道微生物的差异
        3.4.3 核心菌群和共享菌群
        3.4.4 冬眠过程中宿主的过滤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蛙肠道和皮肤菌群及二者的相似性在冬夏季的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4.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4.2.3 Illumina Miseq测序
        4.2.4 数据控制
        4.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测序深度
        4.3.2 夏季和冬季皮肤菌群的差异
        4.3.3 夏季和冬季肠道菌群的差异
        4.3.4 林蛙冬季和夏季肠道菌群与皮肤菌群的相似性
    4.4 讨论
        4.4.1 季节性冬眠对东北林蛙皮肤和肠道菌群相似性的影响
        4.4.2 两栖动物皮肤菌群在季节之间的变化
        4.4.3 两栖动物肠道菌群在夏季和冬季的差异
    4.5 本章小结
5 宿主和生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5.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5.2.3 Illumina Miseq测序
        5.2.4 数据控制
        5.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宿主和生境对东北林蛙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的影响
        5.3.2 不同冬眠条件下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养殖和饲养阶段对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蛙的养殖
        6.2.2 实验样本的采集
        6.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6.2.4 Illumina Miseq测序
        6.2.5 数据控制
        6.2.6 生态和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序列结果、稀释曲线、核心菌群和共享菌群
        6.3.2 野生东北林蛙幼体和成体肠道菌群的差别
        6.3.3 养殖初期和末期林蛙肠道菌群的差异
        6.3.4 养殖和野生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比较
    6.4 讨论
        6.4.1 野生东北林蛙幼体和成体的肠道菌群
        6.4.2 饲养阶段对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影响
        6.4.3 野生和圈养林蛙生活环境的差异
        6.4.4 野生和圈养林蛙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
    6.5 本章小结
7 抗生素暴露对林蛙肠道菌群的干预及恢复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方法
        7.2.1 实验设计和样本采集
        7.2.2 潜在致病菌属
        7.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7.2.4 Illumina Miseq测序
        7.2.5 数据控制
        7.2.6 生态和统计分析
    7.3 结果
        7.3.1 抗生素药浴对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的影响
        7.3.2 抗生素药浴对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的影响
        7.3.3 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差异分析
        7.3.4 核心菌群和共享菌群
        7.3.5 药浴对潜在致病菌属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腹泻和健康东北林蛙肠道菌群的比较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样品采集
        8.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8.2.3 Illumina Miseq测序
        8.2.4 数据控制
        8.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8.3 结果
        8.3.1 腹泻对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的影响
        8.3.2 腹泻对肠道菌群的beta多样性的影响
        8.3.3 腹泻组和健康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差异
        8.3.4 肠道菌群的共享菌群和核心菌群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牛蛙高密度生态养殖技术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蛙养殖场的科学选择
2 牛蛙生态养殖与管理
3 牛蛙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
    3.1 红腿病
    3.2 烂皮病
    3.3 腐皮病
结语

(5)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防寒技术模式的探讨——基于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2008年防御低温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环节基本情况
2 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防低温冻害采用的技术模式及其效果比较
    2.1 大棚+电灯泡加温(含地下水泥池和室内水泥池)和新挖沼气池+电灯泡加温越冬池
    2.2 井水防御
    2.3 山泉水防御
    2.4 应用有效生态模式防御
3 小水体生态养殖低温冻害的致灾因素分析
    3.1 养殖品种的适温性
    3.2 2008年气候因素
    3.3 技术因素
    3.4 管理因素
    3.5 意识因素
    3.6 投入因素
4 防御对策与建议
    4.1 增强防寒抗冻意识
    4.2 推荐小水体生态养殖防寒抗冻技术模式
        4.2.1 合理选择抗寒品种
        4.2.2 利用温、泉水
        4.2.3 塑料棚保温越冬
        4.2.4 综合防寒抗冻模式技术
    4.3 建立品种及种苗异地繁殖、供应基地
    4.4 加大投入,建设防御低温冻害设施

(7)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及高效种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沿淮地区农业洪涝问题和无汛期发展塑料大棚种养的意义
    1.1 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特征
    1.2 无汛期发展塑料大棚种养的意义
2 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农业生物的影响
    2.1 光照效应及其影响
    2.2 温度效应及其影响
    2.3 湿度效应及其影响
    2.4 棚内土壤温湿效应及其影响
        2.4.1 土壤温度
        2.4.2 土壤湿度
3 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高效种养模式
    3.1 种植模式
        3.1.1 蔬菜瓜果类种植模式
        3.1.2 花卉类种植模式
    3.2 养殖模式
        3.2.1 畜禽养殖模式
        3.2.2 水产养殖模式
    3.3 高效混合种养模式

(9)采光温室养殖美国青蛙的技术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本情况
    1.2 温室构造
    1.3 幼蛙养殖
    1.4 温度调控
    1.5 投饵管理
    1.6 调水与防病
    1.7 越冬管理
2 结果
    2.1 美国青蛙对温度的适应情况
    2.2 美国青蛙的越冬期变化
    2.3 采光温室温度的调控结果
    2.4 养殖结果
3 分析讨论

(10)利用塑料大棚缩短牛蛙冬眠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 环境温度对牛蛙生活的影响
    3.2 塑料大棚增温的原理及效果
    3.3 塑料大棚增温对牛蛙发育的影响

四、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斑侧褶蛙反季节养殖技术[J]. 刘鹏,赵晨光,尤昌建,尹煜翔,袁智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2)
  • [2]牛蛙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J]. 张小琴,钟跃聪,魏佳玲. 农业与技术, 2019(23)
  • [3]东北林蛙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佟庆.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4]牛蛙高密度生态养殖技术探索研究[J]. 唐晓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18(04)
  • [5]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防寒技术模式的探讨——基于广西生态农业中小水体生态养殖2008年防御低温情况的调查[J]. 杨天锦,覃一明. 广西农学报, 2008(S1)
  • [6]棚室养殖牛蛙技术[J]. 吕友保. 农技服务, 2007(05)
  • [7]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及高效种养模式[J]. 郁家成,王胜. 中国农业气象, 2004(04)
  • [8]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J]. 卢仲春. 华夏星火, 2000(S1)
  • [9]采光温室养殖美国青蛙的技术报告[J]. 乔志刚,李学军. 淡水渔业, 2000(06)
  • [10]利用塑料大棚缩短牛蛙冬眠期的研究[J]. 陈勇,吴莉芳,张东鸣,黄权.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2)

标签:;  ;  ;  ;  ;  

冬季塑料大棚牛蛙养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