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论文文献综述)
夏小平[1](2008)在《鳡人工繁殖及苗种池塘培育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鳡(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中国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鳡所具有的优良特性和肉质鲜美的特点,其人工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鳡资源的减少,解决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关键问题是解决苗种的来源。试验亲本来源于长江武汉金口江段及附属湖泊斧头湖、鲁湖的野生鳡,经6个月暂养或两年池塘驯养后,于2005年~2007年6月分5批共13组进行人工繁殖试验,首次对池塘强化培育的天然鳡进行不同催产剂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G+HCG+LRH-A2明显较同类具有催产优势,产卵总量1240万粒,受精卵1003万粒,孵出水花523万尾。2年试验平均每组次产卵95.4万粒,受精77.2万粒,孵出仔鱼40.2万尾。初步探明了鳡人工繁殖的方法及规律,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80%~100%、30.4%~88.5%、86.3%~88.8%,同时还对影响人工繁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出环鳡水花,直接投放于试验池塘,全长0.7~0.8cm的鳡仔鱼在5.0~10.6万尾/666.7m2的密度下,经过25~30d的培育,长至全长2.5~3.0cm,成活率为66.6~82.6%;同在池塘条件下,全长2.5cm的鳡苗以0.2~0.4万尾/666.7m2的密度经25d的培育全长达到6.5~8.0cm,培育成活率达85.0~88.3%,个体的体长增长迅速,个体差异在饵料充足时相差不大。鳡的快速生长与其摄食旺盛,主动性强密切相关。
吴江,林珏[2](2001)在《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五)》文中研究表明 第五讲:乌鳢的成鱼饲养 目前,在池塘、网箱、流水池以及有田凼工程的稻田里饲养鸟鳢成鱼,无论是主养还是配养,都能获得成功。下面主要介绍池塘养鳢的关键技术。
吴江,林珏[3](2001)在《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四)》文中研究说明 第四讲 乌鳢苗种的培育 乌鳢苗种的培育有精养和粗养两种方式。 1.精养培育法 精养苗种池为每池面积60~100平方米,深1.5米的标准小水泥地,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按常规方法消毒后注水40厘米深,不施肥或仅施少量化肥,先培养浮游植物,使水色呈浅绿色,同时放入水葫芦或水浮莲等浮叶植物,让其占据整个池面的
吴江,林珏[4](2001)在《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二)》文中提出 第二讲 乌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乌鳢的体形(见图)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平扁,上覆鳞片,颇似蛇头,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一直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
吴江,林珏[5](2001)在《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文中研究指明人们习惯把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才鱼、生鱼等。乌鳢,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大,乌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本讲座由吴江研究员等人主持,将分别刊载乌鳢的养殖前景、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饲料技术、病害防治等技术,供渔民、农民朋友们参考。
二、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论文提纲范文)
(1)鳡人工繁殖及苗种池塘培育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人工繁殖的基本原理 |
1.1 从脑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1.2 从垂体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1.3 从性腺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2 繁殖力 |
2.1 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 |
2.2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 |
3 鳡国内研究进展 |
3.1 鳡生物学特征 |
3.1.1 鳡分类地位与分布 |
3.1.2 形态特征 |
3.1.3 生活习性 |
3.1.4 鳡的营养价值 |
3.1.5 鳡的年龄与生长 |
3.1.6 食性 |
3.2 目前国内鳡繁养殖研究现状 |
3.3 发展趋势 |
3.3.1 研究力度加大,其基础及应用研究成果会相对集中出现 |
3.3.2 鳡原种场或良种场会适时出现 |
3.3.3 鳡无公害养殖将长足发展 |
3.3.4 商品鳡深加工的发展,将使鳡消费从高端走向普及 |
3.4 鳡后续研究的重点 |
3.4.1 部分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将加大鳡基础与应用研究力度 |
3.4.2 政府会在合适的地方建立鳡原种场或良种场 |
3.4.3 制订鳡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 |
3.4.4 开展鳡无公害养殖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
第2章 鳡亲本池塘驯养技术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池塘条件 |
2.1.1 湖边暂养池条件 |
2.1.2 专用驯养池塘条件 |
2.2 鳡亲本采集 |
2.3 暂养 |
2.4 运输 |
2.5 驯养 |
2.5.1 亲本放养量及搭配品种 |
2.5.2 鳡饵料鱼品种 |
2.5.3 鳡饵料鱼投喂量 |
2.6 日常管理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运输成活率 |
3.2 驯养成活率 |
4 讨论 |
4.1 亲本采集时捕捞方式对驯养成活率的影响 |
4.2 正确的药物处理对提高鳡驯养成活率十分关键 |
4.3 运输方式及效果 |
4.4 充足的饵料鱼是保障鳡亲鱼体质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
4.5 规范的池塘管理可提高驯养成活率 |
第3章 鳡人工繁殖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亲鱼来源 |
2.2 产前培育 |
2.3 亲鱼的选择和不同配组方式 |
2.3.1 亲鱼的成熟特征 |
2.3.2 人工配组、自然产卵 |
2.3.3 人工配组、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
2.4 根据不同的产卵情况选择受精卵孵化方式 |
2.5 孵化水体的溶氧要求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亲鱼损耗 |
3.2 亲鱼配组及产卵方式与受精效果 |
3.3 催产药物及配伍效果 |
3.4 效应时间及孵化时间同其它鱼类比较 |
3.5 孵化方式比较 |
3.6 繁殖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影响鳡的人工繁殖客观因素 |
4.1.1 鳡亲本的特殊性 |
4.1.2 鳡催产的药物组合与剂量 |
4.1.3 鳡卵的特点及与其相适应的孵化设施 |
4.2 鳡的养殖前景展望 |
第4章 鳡苗种池塘培育试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 |
2.2 试验用池塘 |
2.3 育成2.5—3.0cm鳡苗种的培育方法与管理 |
2.4 育成6.0—8.0cm鳡苗种的培育方法与管理 |
3 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鳡池塘培育的意义 |
4.2 鳡苗种的食性变化 |
4.3 鳡苗种的生长 |
4.4 鳡的池塘培育效果 |
附:部分实拍资料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鳡人工繁殖及苗种池塘培育技术初步研究[D]. 夏小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2]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五)[J]. 吴江,林珏. 农村养殖技术, 2001(05)
- [3]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四)[J]. 吴江,林珏. 农村养殖技术, 2001(04)
- [4]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二)[J]. 吴江,林珏. 农村养殖技术, 2001(02)
- [5]鸟鳢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一)[J]. 吴江,林珏. 农村养殖技术,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