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一、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宁亚群[1](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表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牛浩宇[3](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王芮[4](2021)在《论先锋诗歌的新古典主义特征 ——以张枣、柏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的“后朦胧诗”阶段,被称为“先锋诗歌”的创作,在风格上也有了分化,关于诗歌的争论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先锋诗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向中国的古典诗歌、传统文化张开了双臂,怀着使命感,回望历史,倾心古典。张枣和柏桦是先锋诗人中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他们的写作一出现就带着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古典诗到现代诗的转变,可以说是从“感性”到“知性”;从“抒情”到“叙述”;从“意境化”到“戏剧化”。张枣和柏桦,他们的诗歌来自现代,但汲取古典诗歌的养分,同时反对一成不变的传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风和美感。他们的诗歌风格,可以称之为“新古典主义”,他们把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抒情传统,与现代诗歌艺术相调和,为中国当代诗歌注入“新传统”。本文正文共有四个章节,和绪论、结语共六个部分。第一章讨论新古典主义诗歌对古典诗歌“意象化”写作的继承,分别论述了两位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人意象、自然意象传统的继承和具有现代意味的重构。从古典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陌生化组合来看当代先锋诗人“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第二章梳理张枣和柏桦对古典诗词所进行的一些现代化扩延。两位诗人有很多诗歌都是对古典诗歌的直接改写,保留了原本诗歌的核心精神,用现代汉语进行新的诠释,也在其中加入了现代性的价值观。对古典诗歌进行具有现代意义的再创造,也为现代汉语新诗赋予古典的“诗意”。第三章解析了张枣诗歌的圆融风格。张枣诗歌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在诗歌创作时寻求一种独特的节奏,独特的声音,它们和张枣对“幸福诗学”的向往,共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第四章论述了柏桦“逸乐”的文学观。逸乐的传统在中国自古就有,中国古代有多少因为官场失意而选择寄情山水的伟大诗人,他们在生活之美中发现另一片新的天地。柏桦也在《水绘仙侣》和关于江南的写作中寻找现代诗歌里的幸福。

林恒毅[5](2021)在《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当今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中国古典诗歌美育亟需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挥作用。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内涵丰富,具有实践性、形象性、想象性、愉悦性和理想性等特征。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在当代具有表层价值、深层价值两个层面的价值。表层价值主要是体现为语言价值和意象价值,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精美凝练,艺术形象丰富;深层价值主要体现为历史人文价值和哲学意味价值。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精神,包含深刻的哲学智慧,体现了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能够抚慰人心、启迪智慧、提高精神境界,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古典诗歌美育实现当代价值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产生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身的原因,古典诗歌语言结构复杂、意象意境难以把握;另一方面是受教者方面的原因,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人难以主动与古典诗歌产生审美需要,建立审美关系,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难以实现。笔者尝试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层面提出解决策略。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蕴含着民族精神、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的古典诗歌美育应当受到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实现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何文迎[6](2020)在《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绘事后素”是孔子美学思想及美学命题之一,从其语出至今一直备受历代学者的阐发与讨论,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一部丰富多样的解读史。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思想的解读进行系统的爬梳与分析,挖掘其美学思想、价值及意义,以进行深入、独到的美学思想研究。本文的框架结构围绕“绘事后素”的历代阐发而确立,首先从“绘事后素”的字源字义出发,论述其本义上的内涵;回归语出原文《诗·卫风·硕人》研究“绘事后素”的提出过程;再从思想文化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绘事后素”的缘由。其次,根据历代学人在阐发中多将“素喻为礼”与“绘喻文、素喻质”的两大差异,分别讨论绘事后素之于艺术美和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与意义。最后,观照当下,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与审美文化等相关现实问题,探究“绘事后素”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本文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作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论述,以期梳理清晰“绘事后素”的美学内蕴与具体影响,并管窥儒家文艺美与人格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建构我国当代美学及文论话语提供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资源。

马玥[7](2020)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古典诗学独特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清”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确立为一个诗学范畴。因此对其集中研究,有助于还原早期文论史上的“清”之原貌,也对我们理解贯穿整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清”有所裨益。汉末以来的社会大动乱引发了儒学信仰的危机,随之而来的是玄学的兴盛。在玄学贵无的本体论思想下,魏晋士人出现了明显的尚“清”意识。他们不仅在精神上追求与“道”相通的“清”美,在生活层面也崇尚人的“清”美,影响到文学创作,作家们也喜用“清”字,喜造“清”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清”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确立为诗学范畴是自然而然的。陆云的《与兄平原书》首次将“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使用,他以“清”评价文章的语言、情感和风格,其内涵主要是文辞之清省、情感真挚而有节制、风格澄澈明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丰富了“清”的内涵。他不但将“清”作为审美概念,以之描述诗文的语言、内容和风格,还将其作为创作概念,用它概括作者才性、文体特点和文章风骨之特点。钟嵘《诗品》则进一步将“清”用于五言诗的品评,使之由现代文艺学所谓“杂文学”的批评概念转而成为“纯文学”的批评概念。“清”的内涵也扩充为诗歌声律之自然流畅、文辞之不事雕琢、情感之纯粹真挚和风格之典雅醇正。魏晋南北朝文论中“清”的用法和内涵在这三部作品不断丰富,并表现出与“深情”“超越精神”和“自然”相通的魏晋审美精神。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审美范畴,同时也因其少见的包容能力和理论张力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唐及以后的诗学中继续发展,对我国古典诗学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曹璐[8](2020)在《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清”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基本价值取向。本文选取魏晋六朝的“清”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由于“清”在这一时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开启了后世尚“清”的审美新风尚,更是因为“清”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是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它体现着这一时期的时代风貌,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是一种总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充分的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从内容到形式,从意境到风格,“清”构成了魏晋六朝审美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旨在突破学界对魏晋六朝尚“清”审美风格、审美现象的静态描述,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考察魏晋六朝生成尚“清”审美趣味最为根本的内在逻辑和心理根源。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尚“清”审美理想在微观和宏观上的发展脉络,并触摸到这种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意蕴、人文精神和思想诉求,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魏晋六朝“清”的审美内涵。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追溯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入手,以儒道两家思想原典为依据,分析、挖掘儒道思想中的尚“清”意识,如此一来,既可以揭示尚“清”审美理想生成的思想渊源与文化基础,也可以更加完整的展示魏晋六朝尚“清”审美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得以确立,其中最为根本的思维逻辑、心理根源和文化精神,主要从人物品藻、玄学思维模式和清谈文化场域三个层面具体展开。概言之,“清”作为审美趣味,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即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思考。再加上个人主体意识和非功利性审美意识的觉醒,“清”从“比德”思维模式的束缚下挣脱出来,由具有强烈价值判断性与排他性的道德概念,转变为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这种转变最初是在人物品藻当中萌芽,后又经由玄学思潮的主流价值确证得以确立下来,成为对魏晋六朝艺文制作和人格精神影响甚广的一种审美趣味。而“清谈”则是玄学影响文艺创作最为直接的文化媒介,“清”的审美趣味性特征也正是在这一文化场域中最终形成并得以体现。第三章是本文主体部分。本章运用范畴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清峻”“清虚”“清省”“清丽”等几个主要的尚“清”审美范畴,这些范畴既可以表明具有稳定性的意义指向,即以“清”为美的基本价值追求,也表示着不同的美学涵义,形成了一个以“清”美为核心的系统的美学范畴群体。通过对这些范畴进行“史”的梳理研究,分析尚“清”审美理想在文学艺术领域内部的多种拓展形态及其审美内涵。一方面,可以从微观上厘清每种尚“清”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哲学思维模式和士人精神状态对尚“清”审美理想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从宏观上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整体发展与变化,即大体上呈现出一种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的发展趋势。这固然与文人心态和社会环境的转变有关,但它更与哲学思潮的发展有关,与人们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理解有关。可以说,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对于“清”的崇尚和理解都是在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探讨中形成的。第四章扼要论述了唐宋元明清的尚“清”意识及其审美特征,从中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唐代之“清真”“清奇”,宋代之“平淡”“清空”,明清之际的“清雅”“清远”“清厚”等等,无一不是延续六朝尚“清”审美理想,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精神,完成了“清”中之变。

丁嘉阳[9](2020)在《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诗学体系中,“神”作为一个包容性和沟通性都很强的范畴,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创作思维、审美取向、价值追求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内涵宏富,有着多维的文化意蕴,但也可提炼出最为核心的诗学旨趣。“神”诞生伊始,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大自然中强大而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被奉为人们心中的“神”,这种信仰大致上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人的神化,后又回归自然的过程。从“神”字探原看,从示从申,其核心意义一为“祖先”,二为“神妙”,所以其意蕴就沿着两条脉络发展,一是作为本质和本源衍生的各种义项,二是其神秘玄妙的特性而衍变的意义内涵。“神”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释、道多维的文化意蕴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内核赋予了诗学中“神”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文化意蕴在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诗歌创作等方面都丰富了“神”的意义。佛教“神不灭”的“贵神”理念渗透于诗法中,“虚空”与“悟”也为“神”提供佛理支持。玄学中“神”乃“道”的变体,促使诗学产生了“尚无”“自然”的审美法则,“神会”“虚静”“存思”都为文学活动提供思维借鉴。儒学中以“天”为“神”,神人关系作为天人关系的发端,推动了“天人合一”诗学观的产生。在诗歌创作中,“气”作为“神”的原质,是创作主体的生命之源,天地之灵气凝为作家之志而发言为诗,“气”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在诗歌作品的艺术呈现中,“神”经常以“形”作为其载体,形神并重,但更多的是“略貌取神”,贵“神”而轻“形”,追求含蓄和留白的诗学意蕴;在诗歌鉴赏中,“神”的审美维度主要表现在其生命性色彩和神妙性特征。在“神”范畴的创作动机、艺术呈现、鉴赏维度的具体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可提炼出“神”最核心的诗学旨趣,即其在文艺创作中的多重表现:第一是经由外物的触兴而生发的如有神助的灵感,第二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相统一的神妙的艺术创作思维,第三是诗歌之“神”所展示的风神气韵之美,第四是诗歌最为登峰造极的入神之境界。

周爱勇[10](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二、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述评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论先锋诗歌的新古典主义特征 ——以张枣、柏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张枣、柏桦诗歌意象的运用
    第一节 自然意象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山水”意象
        二、张枣诗歌里的自然意象
        三、柏桦诗歌里的自然意象
    第二节 诗歌佳人意象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诗歌的佳人意象
        二、张枣诗歌中女性意象对佳人意象的继承
        三、张枣诗歌中女性意象的现代性内涵
    第三节 意象“陌生化”的写作手法
        一、张枣对“陌生化”的追寻
        二、古典意象的现代化组合
第二章 张枣、柏桦诗歌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化用
    第一节 张枣诗歌与古代诗词的联系
        一、《何人斯》:在改写中重构古典
        二、张枣对古代传说与神话的现代诠释
    第二节 柏桦诗歌的“化欧化古”
        一、柏桦对古典诗歌的改写
        二、柏桦诗里的历史
第三章 张枣诗歌的“圆润”之美
    第一节 意境的圆融
    第二节 张枣诗歌里的“调式”
    第三节 赞美的诗歌
第四章 柏桦诗歌的“闲适”之姿
    第一节 传统文人情趣
        一、士大夫与文人身份的体认
        二、在吟诵山水中寄托情志
    第二节 柏桦的“逸乐”文学观
        一、柏桦《水绘仙侣》:文人的生活情趣
        二、柏桦诗学中的“江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篇章结构和主要观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内涵及特征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特征
        一、实践性
        二、形象性
        三、想象性
        四、愉悦性
        五、理想性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审美教育相关概念综述
        一、西方审美教育
        二、中国审美教育
        三、审美教育价值
        四、中国古典诗歌美育价值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表层价值
        一、语言价值
        二、意象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深层价值
        一、历史人文价值
        二、哲学意味价值
第三章 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当代价值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层面面临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面临的困境
        三、家庭层面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造成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身的原因
        二、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受教者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当代价值的路径
    第一节 社会层面的路径
    第二节 学校层面的路径
        一、语文课堂内部
        二、语文课堂外部
        三、开展诗歌美育评价
    第三节 家庭层面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含义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含义与提出
        一、从字源学上说“绘事后素”
        二、回归原文:《诗·卫风·硕人》与“绘事后素”的提出
        三、“绘事后素”与“素以为绚兮”的释疑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时代、文化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二、“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绘事后素”历代阐释的演进
        一、先秦:“绘事后素”的儒家思想阐发
        二、汉魏:“绘事后素”的经学训诂与释义
        三、唐宋:“绘事后素”的文学审美内涵萌发
        四、明清:“绘事后素”的多样化解读
第二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艺术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诗》可以兴”蕴含的美学思想
        一、“素以为绚”:子夏对《硕人》的兴发感动
        二、“绘事后素”:引譬连类的兴发过程
        三、“礼后乎”:感发志意的礼教呈现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及运用
        一、文学
        二、绘画
        三、织艺
    第三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儒家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绘事后素”与“近取诸身以明义”的诗性言说
        二、“绘事后素”与“诗文之道,绘素两者耳”的平淡诗美
        三、“绘事后素”与“文之以礼”的“文”“礼”关系
第三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人格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礼后乎”
        一、“绘事后素”与“庄姜有礼有节”
        二、“绘事后素”中的人与礼
    第二节 “以素喻礼”思想下的“情”与“礼”
        一、“绘事后素”中的“素”喻“礼”
        二、“情”“礼”关系下的“以素喻礼”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的儒家理想人格建构
        一、真与本质
        二、善与心性
        三、美在中和
第四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影响、现实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影响
        一、文学艺术:创作与品评
        二、人之思想: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
        三、“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阐释流变与古典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哲理上坚守对本质的哲学追求
        二、“绚”与“素”关系的审美启示
        三、科技与人文二者融通的中和之美
结语
附录
    一:《论语》中“后”的具体出现与用法一览表
    二: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训诂与阐发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7)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以“清”论文的背景
    第一节 “道”之“清”
    第二节 人之“清”
    第三节 文之“清”
第二章 陆云:“雅好清省”
    第一节 陆云文论中的“清”
    第二节 陆云之“清”的内涵
    第三节 “清”美思想的意义
第三章 刘勰:“清文以驰其丽”
    第一节 《文心雕龙》之“清”
    第二节 作为审美概念的“清”
    第三节 作为创作理论的“清”
第四章 钟嵘:“清音独远”
    第一节 《诗品》之“清”
    第二节 《诗品》之“清”的内涵
    第三节 “清”与钟嵘的诗学思想
第五章 “清”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清”内涵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清”与魏晋审美精神
    第三节 “清”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
    1.1 “清”在儒家思想中的伦理内涵
        1.1.1 “以清比德”的人格理想
        1.1.2 以“清”为贵的音乐理想
        1.1.3 “以清喻政”的政治理想
    1.2 “清”在道家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1.2.1 “道”与“清”之本体地位
        1.2.2 水之“清”与道之“清”
第二章 “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的确立
    2.1 尚“清”审美趣味在人物品藻中的发展确立
        2.1.1 “清流”士人的伦理人格表征
        2.1.2 九品中正制与“清才”之士的推崇
        2.1.3 文人阶层的出现与人物品评中尚“清”审美趣味的生成
    2.2 玄学思维模式对尚“清”审美心理的指引
        2.2.1 “名教与自然”:清真自然的审美基调
        2.2.2 “以无为本”:对“清”之内在神韵的重视
    2.3 清谈风气对尚“清”审美趣味发展的推动作用
        2.3.1 清谈的审美趣味性及其尚“清”意识
        2.3.2 尚“清”审美趣味对于原生阶层的强化作用
第三章 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发展脉络
    3.1 “清峻”
        3.1.1 建安“清峻”文风
        3.1.2 “清峻”概念的理论凝结
        3.1.3 重“气”与“清峻”风骨
    3.2 “清虚”
        3.2.1 尚“无”意识与“清虚”境界
        3.2.2 清虚淡远的理想人格
        3.2.3 阮籍和嵇康对“清虚”的推崇
        3.2.4 “清虚”作为诗学概念的提出
    3.3 “清省”
        3.3.1 “欲无以尚”与“清简”风气
        3.3.2 陆云“雅好清省”的文论观
        3.3.3 刘勰、钟嵘对“清省”的接受
        3.3.4 崇尚“清省”的文艺创作
    3.4 “清丽”
        3.4.1 “丽”:时代发展的审美趋势
        3.4.2 “适性论”与“清丽”审美理想
        3.4.3 “清丽”的文学风貌
第四章 “清”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
    4.1 唐代对“清丽”的继承与发展
    4.2 “清”美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内倾化发展
    4.3 明清诗学对“清”美理想的反思与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神”的基本意义及语义衍变
    第一节 “神”的观念与基本意义
        一、观念中的“神”
        二、“神”字义探原
    第二节 “神”的语义衍变
        一、“为本”“为宗”之神
        二、“玄妙”“神秘”之神
第二章 “神”范畴的多维文化意蕴
    第一节 “神”范畴的佛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一、佛学“神”范畴的基本内涵
        二、“神”的佛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神”范畴的玄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一、“神”范畴的玄学意蕴
        二、“神”的玄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第三节 “神”范畴的儒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一、“神”范畴的儒学意蕴
        二、“神”的儒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第三章 “神”范畴在诗歌中的价值呈现
    第一节 “神”在诗歌创作中的动力机制
        一、“神”的原质
        二、诗歌创作的原动力
    第二节 “神”在诗歌作品中的艺术呈现
        一、“以形写神”之神
        二、“略貌取神”之神
    第三节 “神”在诗歌鉴赏中的审美维度
        一、“神”的生命性色彩
        二、“神”的神妙性特征
第四章 “神”范畴的诗学旨趣
    第一节 “神灵”之感
        一、“神灵”感会的本质
        二、“神灵”感会的来源
    第二节 “神游”之思
        一、“神游”的无限性
        二、“神游”的有限性
    第三节 “神韵”之美
        一、含蓄传神之美
        二、风神气韵之美
    第四节 “入神”之境
        一、以情入神之境
        二、通神入化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10)“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论先锋诗歌的新古典主义特征 ——以张枣、柏桦为例[D]. 王芮.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 林恒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D]. 何文迎. 暨南大学, 2020(04)
  • [7]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D]. 马玥. 山东大学, 2020(11)
  • [8]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D]. 曹璐. 山西大学, 2020(10)
  • [9]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D]. 丁嘉阳.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10]“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