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监测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王孙高,杨桃萍,孔维琳[1](2021)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宜昌市土地利用格局影响》文中提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中下游第1座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1971年开工建设,1988年投入运行以来,至今已30+a。通过建设前的1968年延续至2015年近50a共5期的遥感影像,解译分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能对宜昌市五区土地利用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未改变宜昌市五区的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但对工程直接影响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工程建设对宜昌市城市集群效应有一定影响,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从1987年至2005年宜昌市城市发展有明显的在葛洲坝左岸聚集的趋势,但随着时间延长,此种影响逐渐减小。
高欣,张富铁,常涛,刘焕章[2](2020)在《中华鲟的性腺发育与退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长江水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近年来,中华鲟已多次被监测到未进行野外自然繁殖,其生存前景堪忧。有关其没有繁殖的原因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尤其是黄真理等提出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造成中华鲟性腺退化严重,是导致中华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宣称"中科院水生所有关否定中华鲟性腺退化的方法和材料,是不充分和不可靠的"。为了避免该错误观点对中华鲟的保护造成误导,文章从中华鲟的性腺发育过程及退化的判断标准、中华鲟的生活史阶段及性腺状态、葛洲坝与三峡工程对中华鲟繁殖影响等方面,分析该观点的谬误之处。柯福恩等将正常发育的中华鲟III期性腺误判为是"退化性腺";文章认为刚进入长江不久的中华鲟亲鱼即出现性腺退化,不符合中华鲟性腺发育的规律。多年监测数据显示,葛洲坝水利枢纽导致中华鲟洄游距离缩短并没有改变中华鲟繁殖的时间格局,也没有改变中华鲟性腺成熟的比例。黄真理等歪曲他人实际监测的数据,提出的洄游距离影响中华鲟性腺发育的模型纯粹是不懂鱼类生物学的人玩弄的数学游戏。尽管现阶段中华鲟的保护确实遇到了困境,但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电捕和滚钩等彻底取缔,限制产卵场区域人类活动,加强中华鲟野外产卵场的修复,并进行更大规格、更大规模的群体放流,中华鲟的种群还是有可能恢复的。
黄真理,王鲁海[3](2020)在《长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保护——反思、改革和创新》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水生生物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是当前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长江的旗舰物种,也是1980s葛洲坝救鱼的唯一物种.经过近40年努力和数以亿计的投入,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持续衰退,走到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不能很好汲取中华鲟保护的教训,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将难以走出困境.本文回顾了葛洲坝救鱼以来中华鲟保护的历程并进行评价,我们认为:回避或轻视长江梯级水坝的影响,就难以准确认识中华鲟种群衰退的定量影响机制,也不可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此,要避免重蹈中华鲟的覆辙,对中华鲟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反思、改革和创新,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危起伟[4](2020)在《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剖析其物种保护:困境与突围》文中提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3年(2017 2019年),自然种群濒临灭绝.本文归纳了中华鲟生活史各阶段的生态需求,指出:葛洲坝阻隔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根本原因,三峡等长江上游特大型梯级水电工程的相继蓄水运行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的关键因素,河道冲刷、航道疏浚与挖沙、防洪及城市景观工程等人类活动使中华鲟仔稚鱼栖息地丧失,进而导致补充群体减少,造成繁殖群体持续萎缩.近40年来,对给予高度期望的补偿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实施,造成人工干预力保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的希望几近破灭.本文探讨了近40年来在中华鲟保护认识、管理、决策和机制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提出以长江十年休渔为契机,亟需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为纲领,推进落实:1)实施"陆-海-陆"保种工程,恢复人工群体的生物学自然特性; 2)大幅度提升科学有效的人工增殖放流; 3)改善产卵场环境,放流人工培育亲本以恢复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 4)新建旁通道仿自然产卵场,扩大自然繁殖; 5)修复索饵场等关键栖息地,提高子代存活率.唯有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实施中华鲟从出生到繁殖全生活史周期(15年)的长期系统性保护,才有望延续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中华鲟个体大、寿命长、洄游范围广,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种和伞护种,保护好中华鲟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焦文婧[5](2020)在《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繁殖和生存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2003年,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并开始运行,改变了产卵场的水温和水文节律,对中华鲟种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广泛开展了关于中华鲟的相关研究,但目前为止仍然缺乏有关三峡工程对中华鲟种群生存和繁殖的系统的、长时间尺度的影响研究。为探究中华鲟种群资源不断衰退原因,本研究结合中华鲟种群动态的时间变化,重点分析了中华鲟种群衰退的主导因素,以及中华鲟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利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三峡工程对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变化及其繁殖的影响;利用漩涡模型和种群矩阵模型模拟预测了环境变动下中华鲟的种群动态。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中华鲟种群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变动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种群的影响在逐年加剧。而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量在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下进一步下降,自2011年开始下降到50尾以下并仍逐年降低,根据50/500理论法则,种群将不能维持长时间的持续生存。(2)中华鲟栖息地研究表明:大坝运行至少需要达到10000 m3/s流量才能提供适合的中华鲟产卵环境,达到17000 m3/s时可为中华鲟提供最佳的产卵场条件。三峡工程蓄水引起中华鲟产卵场繁殖季节流量显着下降,导致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面积不断减小,限制了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规模。栖息地适宜性的改变是2002年以后影响中华鲟繁殖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生态调度恢复中华鲟种群的栖息地适宜度是促进中华鲟种群恢复的重要手段。(3)中华鲟种群生存力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随着参与繁殖的雌鲟比例和雌雄性比的升高,种群增长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因此,雌雄性比的偏倚可能是中华鲟种群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对策。而对种群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雌鱼参与繁殖活动的比例,其次是捕捞影响,最后是雄雌性比。因此,通过生态调度提供最适的产卵场环境以达到最大数量的雌鱼参加繁殖活动是目前促进中华鲟种群自然恢复的最可行手段。(4)中华鲟种群瞬态动力学研究表明:中华鲟种群受到干扰后,种群动态在一定时期内波动,最终恢复到稳定水平。对于种群瞬态动力学而言,叠加的不确定因素延长了种群恢复到稳定水平的时间,2003年以后逐渐加剧的人为活动促使中华鲟种群变动幅度加剧。因此,三峡工程蓄水造成的中华鲟繁殖期产卵场流量变化以是造成中华鲟种群动态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干扰分析还表明增加20-30龄雌鲟个体数量或者促进这阶段雌鲟个体的生长是促进中华鲟恢复的最有效手段,而增加1-5龄的雌鲟个体则会促使种群进一步衰退。总之,三峡工程的运行使得中华鲟产卵场的适宜性下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活动。而三峡工程的影响叠加其他人为活动以及葛洲坝的影响,使得中华鲟种群恢复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延长,种群动态下降幅度增大,是近年中华鲟种群进一步衰退的主导因素。通过生态调度消除三峡工程运行的影响是维持中华鲟种群生存的最有效和最可行的手段。
吴建辉[6](2020)在《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降海洄游习性,及其栖息地鱼类群落关系等方面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和科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华鲟标志放流、人工驯养、海洋中华鲟洄游及分布等保护研究,保护长江口中华鲟种群和海洋中华鲟种群,以延续中华鲟种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人工驯养中华鲟野生幼鱼能够实现中华鲟个体救护、活体基因留存、种群多样性保存的中华鲟保护目的。2006年和2015年对误捕于长江口的160尾中华鲟野生幼鱼,开展人工驯养环境下的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实验中华鲟,6~8月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从15.4±0.64cm和26±1.34g,增加到29.2±0.75cm和108±3.87g,日均增长1.54mm,日均增重0.9g。2015年实验中华鲟,经过3个月的人工驯养,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由14.90±0.22cm和22.25±1.34g,增加到28.32±0.84cm和148.65±3.02g,日均增长1.49mm,日均增重1.40g。拟合中华鲟幼鱼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2006=0.1215L2.0313(R2=0.9457)、W2015=0.0086L2.9051(R2=0.996),2015年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好于2006年的。当实验池水体水温超过24℃时,中华鲟幼鱼瞬时增长(重)率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个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小,平均低于2.60%和3.66%,表明个体生长速度快、差异小、大小规格整齐,也说明了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没有因为环境、饵料等变化而造成生长的停滞或缓慢。与同期野生环境下的中华鲟幼鱼比较,两者的生长存在差异性。总体上人工驯养环境下的野生中华鲟幼鱼生长状况要好于自然生长的。另外,实验中华鲟死亡率为5.0%,致死疾病包括肠炎、水霉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研究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对人工驯养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快,便于驯化养殖,说明人工驯养野生中华鲟幼鱼有助于中华鲟的保护。2.2004-2018年,在长江口采样固定监测网监测和全年的随机调查的方式,共计监测到中华鲟幼鱼6600尾,中华鲟成体(年龄>8岁)有10尾,中华鲟亚成体(年龄为2-8岁)74尾。监测结果表明,2004-2018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呈连续下降的趋势,2014年后出现补充量断裂的现象。2014、2016、2018年均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从而更加证实了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从连续转为偶发的变化。2015-2018年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特征则与文献记载有所变化,出现了首现时间提前(近一个月),终现时间延迟(约一个月)和出现时长由每年的5月到9月,变化成不连续年份的4月到10月的新特点,推论长江中可能形成新的产卵场,且距离长江口更近,或者中华鲟自然产卵时间提前。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多年平均体长为22.7cm,多年平均体重为99.0g,两者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肥满度的变化规律和生长指数b的变化呈显着关系。从网具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致死率由高到低的网具分别为定置张网(24.84%)、刺网(18.45%)、浮动张网(9.33%)、插网(3.05%)。通过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时空分布、生长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为长江口及长江流域中华鲟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方向。3.2004年至2014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12570尾,开展中华鲟降海洄游习性和海洋中分布的研究,以提高海洋中华鲟种群的保护能力。标志放流野生中华鲟872尾,人工繁育F1中华鲟11698尾,年龄包含1~25龄中的11个年龄段。2004-2009年以放流1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2010年以后逐步以放流大规格的6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放流前1个月开始对中华鲟实施盐度、摄食和波浪驯化,并逐步植入标志。放流中华鲟均进行了体内体外双重标志,标志类型包括射频综合标志(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 tags,PIT)、体外银牌(Silver brand tag,SBT)、飘带(Plastic streamer tag,PST)、骨板标志(Plastic bone armor tag,PBT)、锚标(Plastic tipped dart tag,PDT)5种常规标志,以及脱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PAT)1种卫星标志。运输过程中,放流中华鲟采用单体充氧打包运输,放流时,使用连续活水放流槽和滑梯投放中华鲟,以减少中华鲟的伤害。研究结果显示:(1)共收集到24尾次常规标志中华鲟回捕信息,以及18尾PAT标志中华鲟的标志信息,常规标志回捕率为0.19%,PAT标志回收率为52.9%。(2)标志回捕或标志信息回收的时间在1~198d范围内,总体上呈现放流初期回捕率高,随着放流时间增长回捕率下降的趋势。表明长江口放流中华鲟在野外条件下可以存活至少半年,同时放流后初期的回捕是放流中华鲟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设置脱落时间与PAT标志回收数量和回收率成反比,设置脱落时间越短,PAT回收数量越多、标志信息回收率越高。PAT标志的短期效果要高于长期效果。(3)标志放流中华鲟的年龄越大,回捕率越高。回捕率最高的是12龄和16龄中华鲟,达到50.00%,其次是11龄,为25.00%,再次之是9龄,为16.00%。其他年龄段的回捕率均低于10%。回捕率最低的是1龄中华鲟,仅为0.11%。(4)回捕中华鲟中,PAT标志中华鲟全部进入海洋,50.00%常规标志中华鲟进入海洋。(5)长江口南支北港水道是标志中华鲟主要逗留场所和主要入海通道。(6)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可于短期内(≥5d)适应咸水环境,7d内即可从淡水环境的长江口水域洄游到海洋中。回捕于东海海域的有18尾,黄海海域的有12尾,降海洄游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随机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可在东海、黄海之间折返洄游。(7)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7°,纬度跨度为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黄海沿海大陆架海域。标志中华鲟最北到达朝鲜半岛西海岸,直线洄游距离697km,最东回捕日本长崎县五岛列岛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30km,最南到达台湾海峡的福建宁德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40km。(8)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是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的主要聚集分布区。(9)PAT标志和常规标志中华鲟的平均直线游速分别为7.89km/d、6.21km/d,洄游速度与洄游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10)通过分析回捕中华鲟生长数据和胃含物,发现长江口标志放流的人工繁育中华鲟仍具有野外摄食的本能,能在放流后立即恢复主动捕食的能力,且能够摄食海洋生物和河口生物。放流后能够至少存活6个月以上,能够很快的适应盐度而进入海洋,且可以正常摄食和生长。研究表明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能够适应海洋环境并在海洋中生存和生长,因而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对人工增加中华鲟种群资源具有一定贡献。4.根据2012~2014年在长江口的中华鲟等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物种空间共现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口鱼类群落模式主要为物种的随机共现,群落构建中以中性元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化驱动的随机因素对种间共现的影响大于种间相互关系;种间共现模式有显着的季节差异,这种季节差异主要与海洋洄游型鱼类和河口定居型鱼类的季节更替有关;高物种权度和中间中心性种类的季节更替影响种间共存模式的随机性,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群落内信息交换的控制能力较强,在长江口鱼类群落中处核心地位。研究结果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盐度、p H值和叶绿素a对多样性指数贡献最高,而p H值、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对丰富度指数贡献率最高的环境因子。BRT模型对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拟合和预测均要优于GAM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显示,相较于GAM模型,BRT模型能够对长江口小面积水域间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作更好地区分,河口外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河口内侧水域,而长江口北支水域的多样性要高于南支水域。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王导群[8](2019)在《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雅砻江在攀枝花市银江镇江段汇入金沙江,形成了不同水环境条件的复合生态功能区。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位于金沙江中游,为峡谷激流生境,是青藏高原鱼类与江河平原鱼类的过渡区域,鱼类资源较为丰富;而雅砻江是位于金沙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其河口江段位于雅砻江下游,是金沙江与雅砻江衔接的过渡区。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区段生活有多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以及土着鱼类,如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鲈鲤(Percocypris pingi)、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dolichonema)等。金沙江流域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储备丰富,是我国规划的大型水电基地,全流域共规划27个梯级电站,其中3个设置在攀枝花江段内,分别为观音岩、金沙和银江电站;雅砻江是我国规划的第三大水电基地,全流域规划21个梯级电站,下游5级电站,已全部投产。水电站在带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引起河段内水文情势的重大变化,对鱼类生境条件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6-2018年的6-7月分别在金沙江干流攀枝花江段及其支流雅砻江河口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基于三年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早期资源现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6-2018三年调查期间在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累计采集鱼卵696粒。其中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采集鱼卵478粒,隶属于2目4科8种,鳅科和平鳍鳅科种类数相同,各3种,各占37.5%;鲤科和鮡科各1种,各占12.5%;产漂流性卵鱼类有7种,占种类数的87.5%,包含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分别为圆口铜鱼、长薄鳅、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 abbreviata)。雅砻江河口江段采集鱼卵218粒,隶属于2目4科7种。平鳍鳅科鱼类最多,有3种,占种类数的42.9%;鳅科次之,有2种,占28.6%;鲤科和鮡科各1种,各占14.3%;产漂流性卵鱼类有5种,占种类数的71.4%,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分别为长薄鳅、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2.估算2016-2018年6-7月流经金沙江攀枝花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24.62×106粒、28.10×106粒和41.57×106粒,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卵径流量分别为7.74×106粒、9.41×106粒和9.42×106粒;2016-2018年流经雅砻江河口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3.50×106粒、13.78×106粒和3.87×106粒,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卵径流量累计为10.61×106粒。3.2016-2018年三年调查期间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长薄鳅鱼卵径流量分别为2.09×106粒、6.86×106粒和6.03×106粒,圆口铜鱼仅发现于2018年,为0.23×106粒;雅砻江河口江段长薄鳅仅在2017年采集到,鱼卵径流量为0.20×106粒,中华金沙鳅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20×106粒、5.60×106粒和1.03×106粒。4.调查期间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鱼类的繁殖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同种鱼类在两江段内的繁殖时间也有所不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鱼类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初,其中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短身金沙鳅和中华金沙鳅繁殖期为6月中旬至7月,圆口铜鱼在7月初繁殖。雅砻江河口江段多数鱼类主要集中在6月繁殖,繁殖盛期为6月中下旬,其中中华金沙鳅和犁头鳅在整个调查期间均占有较大优势,中华金沙鳅主要出现在6月,长薄鳅出现在2017年的7月中上旬,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在2016年的6月下旬出现。5.通过2016-2018年的调查数据分析,金沙江攀枝花江段分布有4处产卵场,分别为攀枝花东区、攀枝花西区、攀枝花格里坪镇和观音岩,其中以攀枝花东区产卵场产卵规模最大,累计产卵71.91×106粒,占产卵总规模的87.7%;雅砻江河口江段主要存在2处产卵场,分别为攀枝花盐边县和攀枝花得石镇,其中攀枝花盐边县产卵规模较大,三年总产卵规模为12.70×106粒,占2处产卵场总规模的66.3%。
苗森[9](2019)在《三峡工程对下游四大家鱼生境适宜性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可以被视为集水区的动脉,维系着地球上水循环和能量物质平衡,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大坝水利工程、河流人工渠道化的修建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水环境,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河流生物生境严重退化,河流生物物种不断减少,河流生境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保障和环境基础,河流生境评估是系统评估的关键环节,也是河流评估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生境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河流健康的程度,所以说河流生境的有效评价对河流健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广泛研究相关资料,探究河流生境内涵与时空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境评价方法。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三峡下游的生态水文情势变化、以及三峡大坝蓄水对下游重要鱼类“四大家鱼”生境条件的影响以及四大家鱼微观生境适宜性评价。(1)根据“四大家鱼”产卵期间的水文情况,分析了“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期间各水文要素的均值、变化范围、标准差以及涨水历时、水位日上涨率等。统计了“四大家鱼”产卵期间各水文要素的适宜范围,采用sturge规则计算了水温要素的最佳间隔,统计了在不同水文要素范围内“四大家鱼”的产卵次数,得出各水文要素的频率曲线。(2)以三峡水库下游宜昌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法”、RVA分析法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流量、泥沙和水温进行了趋势性以及情势变化程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的流量情势发生了中度改变、泥沙情势发生了高度改变、水温情势发生了中度改变。三峡水库下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数量及里程都在日益减少,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时间也往后推迟了。(3)本文选取7个生境水文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建立河流鱼类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以三峡下游流域四大家鱼生境为实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四大家鱼生境质量处于适宜水平,但三峡蓄水后适宜度有下降趋势,该评价结果为河流管理部门制定河流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建立河流生态修复评估体系奠定基础,从而改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河流环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王乃贺[10](2019)在《基于生态流量长江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始大规模在河流上修建水电工程开发流域水资源。水电工程建设带来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效益需求的同时,势必会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不同于单个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而是多个电站带来的叠加负面效应,所以通过研究长江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分析长江中上游水文情势改变后,通过建立水库调度模型,比较下泄流量和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流量的关系,根据已有的水库调度规则,分析并提出长江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措施,以达到在梯级水库调度中河流生态需求,对于保障河流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生态调度的概念和原则、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生态目标、各种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调度模型、优化算法以及水库调度管理体制。(2)选取了长江干流水文站屏山、宜昌逐日径流资料,分析天然及水库调节下流量变化特征,主要包括趋势性分析和突变点分析,并比较天然径流过程与调节后径流过程之间的差异。建立反映河流流量变化特征的生态水文变化指标体系,运用变动范围法(RVA法)比较天然和梯级水库群调节下的水流情势之间的差异。通过年内展布法,建立径流与生态需水的关系,从而得到生态流量过程。(3)建立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调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选取丰、平、枯3个典型水平年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该模拟计算结果可为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调度决策者开展生态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二、葛洲坝水利枢纽监测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葛洲坝水利枢纽监测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宜昌市土地利用格局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范围、方法与内容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2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
3 研究成果 |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格局及总体变化趋势 |
3.2 建设用地转化分析 |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受葛洲坝建设影响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3)长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保护——反思、改革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葛洲坝“救鱼”———不能忘却的纪念 |
1.1 改革开放前 |
1.2 改革开放后 |
1.3 经验和教训 |
(1)低估或轻视水坝的影响 |
(2)鱼道之争 |
(3)人工繁殖放流 |
2 三峡“救鱼”———花开花落谁人知 |
3 中华鲟现状———无可奈何花落去 |
4 抢救中华鲟———反思、改革和创新 |
5 中华鲟未来———拿什么奉献给你? |
(4)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剖析其物种保护:困境与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华鲟生活史、行为和栖息地 |
1.1 自然地理分布与种群结构特征 |
1.2 长江中华鲟生活史及其行为和栖息地特征 |
1.2.1 自然繁殖与早期生活史 |
1.2.2 海洋生活史 |
1.2.3 生殖洄游 |
1.2.4 长江中的关键栖息地 |
2 长江流域环境变迁与中华鲟保护 |
3 中华鲟保护的误区 |
3.1 误区1:对中华鲟保护意义认识不足 |
3.2 误区2:对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濒临灭绝的主因和人工增殖放流认识不统一 |
3.3 误区3:对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
4 中华鲟保护的困境 |
4.1 困境1:自然繁殖受阻,生活史过程难以完成 |
4.2 困境2:洄游旅途艰难 |
4.3 困境3:海洋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
4.4 困境4:“陆-海-陆”接力保种面临困难 |
4.4.1 淡水养殖保种群体遗传谱系单一 |
4.4.2 养殖保种群体缺乏海水驯养过程 |
4.5 困境5:保护体制机制不畅 |
4.5.1 民营保护力量缺乏出路,科研单位势单力薄 |
4.5.2 中华鲟保护地和物种分置于不同部门管理 |
4.5.3《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 2030年)》缺乏专项支持 |
4.6 困境6:对中华鲟的损害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 |
5 中华鲟困境的突围 |
5.1 利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休渔的利好政策,完善细化《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 2030年)》,落实责任主体和经费 |
5.1.1 显着提高中华鲟稚鱼放流数量和质量,投放性成熟亲本以尽早恢复自然繁殖 |
5.1.2 加强“陆-海-陆”接力计划实施力度 |
5.2 体制机制创新 |
5.3 探索产卵场改良和旁通道人工建设产卵场 |
5.4 开展长江中下游消落区的修复 |
5.5 将中华鲟保护与长江流域其他鱼类的保护相融合 |
6 展望 |
(5)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华鲟物种特征 |
1.2.1 中华鲟的分布与栖息特性 |
1.2.2 中华鲟繁殖生物学特性 |
1.2.3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分布及繁殖生态条件 |
1.2.4 中华鲟影响因素 |
1.3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华鲟种群数量研究进展 |
2.1.1 中华鲟资源量研究进展 |
2.1.2 中华鲟繁殖群体结构变化 |
2.1.3 中华鲟种群性比年际变化 |
2.2 中华鲟栖息地研究进展 |
2.2.1 中华鲟栖息地特征研究进展 |
2.2.2 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模型研究进展 |
2.3 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2.3.1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进展 |
2.3.2 种群瞬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3章 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野外调查 |
3.2.2 历史数据收集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中华鲟产卵规模的年际变动特征 |
3.3.2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量年际变化特征 |
3.3.3 中华鲟产卵频次的时间变动特征 |
3.3.4 中华鲟种群的世代变化 |
3.3.5 人为活动对中华鲟种群的影响及其繁殖群体资源量预测 |
3.4 小结 |
第4章 有效栖息地面积变化对中华鲟种群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River2D模型概况 |
4.2.4 模型关键参数 |
4.2.5 加权可利用面积WUA |
4.2.6 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曲线 |
4.3 结果 |
4.3.0 产卵场产卵日流量水位变化 |
4.3.1 历史适宜产卵场面积计算 |
4.3.2 WUA与流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中华鲟种群生存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模型简介 |
5.2.2 参数来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模拟结果 |
5.3.2 模型验证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华鲟种群瞬态动力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种群矩阵 |
6.2.2 年龄结构 |
6.2.3 模型及软件 |
6.2.4 情景设置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渐近动态和瞬态动力学 |
6.3.2 扰动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中华鲟保护对策建议 |
7.2.1 加强中华鲟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与生态调度 |
7.2.2 加强水文要素等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概念术语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华鲟产卵亲体和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现状 |
1.2.2 中华鲟种群生存现状 |
1.2.3 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 |
1.2.4 中华鲟等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与标志放流 |
1.2.5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研究的工作基础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驯养的长江口中华鲟野生幼鱼种群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用鱼 |
2.1.2 实验周期 |
2.1.3 实验地点 |
2.1.4 实验水池与用水 |
2.1.5 日常管理 |
2.1.6 生长测定 |
2.2 结果 |
2.2.1 人工驯养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
2.2.2 自然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
2.2.3 体长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
2.2.4 体重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
2.2.5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2.6 生长与水温的关系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人工驯养与自然环境下野生中华鲟幼鱼的生长差异性 |
2.3.2 不同生长环境下中华鲟幼鱼生长差异性原因探讨 |
2.3.3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变异系数分析 |
2.3.4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病害与死亡率分析 |
2.3.5 野生中华鲟幼鱼人工驯养的探讨 |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及补充量变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方法与网具 |
3.1.2 调查范围与站点 |
3.1.3 调查时间与内容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种群补充量及年间变动 |
3.2.2 长江口1龄以上中华鲟监测数量及年间变动 |
3.2.3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降海洄游特征及年间变动 |
3.2.4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特征和年间变动 |
3.2.5 时间特征变量与资源补充量、生物学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3.2 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活动时间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3.3 长江口中华鲟的组成与原因分析 |
3.3.4 网具的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中华鲟降海洄游与分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志放流中华鲟来源与组成 |
4.1.2 标志放流时间 |
4.1.3 标志放流地点 |
4.1.4 放流前驯化 |
4.1.5 放流装置 |
4.1.6 放流标志及标志方法 |
4.1.7 标志信息回收 |
4.2 结果 |
4.2.1 标志回捕和标志信息回收数量 |
4.2.2 常规标志回捕时间 |
4.2.3 PAT信息回收时间 |
4.2.4 回捕中华鲟的年龄组成 |
4.2.5 PAT标志中华鲟的海洋分布与降海洄游距离 |
4.2.6 PAT标志中华鲟直线洄游速度 |
4.2.7 常规标志回捕中华鲟的分布、洄游距离与速度 |
4.3 讨论 |
4.3.1 标志放流中华鲟在海洋中的分布与洄游分析 |
4.3.2 标志保持时间与保持率 |
4.3.3 不同年龄中华鲟的标志放流效果分析 |
4.3.4 标志放流中华鲟的野外生存能力评价 |
4.3.5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优势 |
4.3.6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社会效益 |
第五章 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与研究 |
5.1 基于概率模型的长江口鱼类空间共现模式分析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5.2 GAM模型和BRT模型在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预测中的比较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 |
6.4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
参与课题研究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发表论文 |
参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早期资源 |
1.1.1 鱼类早期生活史 |
1.2 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方法 |
1.3 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自然概况 |
1.3.1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概况 |
1.3.2 雅砻江河口江段概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时间与地点 |
2.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种类组成 |
2.3.2 鱼卵径流量 |
2.3.3 鱼类繁殖的时间与高峰 |
2.3.4 卵汛与水文状况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种类组成变化 |
2.4.2 产卵规模 |
2.4.3 鱼类繁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3章 雅砻江河口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时间与地点 |
3.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种类组成 |
3.3.2 鱼卵径流量 |
3.3.3 鱼类繁殖的时间分布 |
3.3.4 鱼卵密度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种类组成变化 |
3.4.2 繁殖特性 |
3.4.3 保护对策 |
第4章 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
4.3.2 雅砻江河口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
4.4 讨论 |
4.4.1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
4.4.2 雅砻江河口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
4.4.3 金沙江-雅砻江河口区产卵场差异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9)三峡工程对下游四大家鱼生境适宜性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生境分类 |
1.2.2 河流生境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河流生境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河流生境基本内涵和时空特征 |
2.1.1 河流生境的概念 |
2.1.2 河流生境的时空特征 |
2.2 .河流生境的组成 |
2.2.1 水文情势 |
2.2.2 物理生境结构 |
2.3 生境调查与分析 |
2.3.1 河道地形数据分析采集 |
2.3.2 河流水文数据分析 |
2.3.3 生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2.3.4 鱼类指示物种筛选及调查 |
2.4 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理论研究 |
2.4.1 鱼类生境生态因子分析 |
2.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4 评价方法 |
3 三峡下游四大家鱼生境状况及分析 |
3.1 四大家鱼概况 |
3.1.1 四大家鱼基本习性 |
3.1.2 四大家鱼资源状况 |
3.2 四大家鱼产卵繁殖生境因子分析 |
3.2.1 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水文条件 |
3.2.2 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水环境条件 |
3.2.3 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地形地貌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三峡工程蓄水对四大家鱼生境状况影响分析 |
4.1 研究站点分析 |
4.2 研究方法分析 |
4.3 宜昌站水文趋势性分析 |
4.3.1 流量变化趋势 |
4.3.2 含沙量变化趋势 |
4.3.3 水温变化趋势 |
4.4 宜昌站水文突变分析 |
4.4.1 流量突变分析 |
4.4.2 含沙量突变分析 |
4.4.3 水温突变分析 |
4.5 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站水文情势改变程度分析 |
4.5.1 流量的改变 |
4.5.2 含沙量的改变 |
4.5.3 水温的改变 |
4.6 三峡水库蓄水后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情况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三峡水库下游四大家鱼生境适宜性评价 |
5.1 生境因子的构成 |
5.2 评价指标的构建 |
5.3 权重的确定 |
5.4 隶属度的确定 |
5.4.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5.4.2 各指标隶属度值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5.1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5.5.2 综合评价 |
5.5.3 结论分析及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生态流量长江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梯级水库群生态调度理论方法 |
2.1 生态调度概念和原则 |
2.1.1 生态调度概念 |
2.1.2 生态调度原则 |
2.2 梯级水库生态目标的研究 |
2.2.1 梯级水库生态目标的确定 |
2.2.2 河道内生态流量 |
2.3 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 |
2.4 水库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的算法 |
2.4.1 系统分析方法 |
2.4.2 智能优化算法 |
2.5 水库生态调度管理体制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 |
3.1 长江流域及其生物资源概况 |
3.1.1 长江流域概况 |
3.1.2 长江生物资源概况 |
3.2 长江大型水利工程概况 |
3.3 长江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 |
3.3.1 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存在的问题 |
3.3.2 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江干流生态水文及生态流量研究 |
4.1 长江干流生态水文分析 |
4.1.1 数据资料与分析方法 |
4.1.2 屏山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
4.1.3 宜昌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
4.2 长江干流生态流量计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
5.1 长江中上游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2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研究 |
5.2.1 模型参数和计算条件 |
5.2.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3 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研究 |
5.3.1 模型参数和计算条件 |
5.3.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葛洲坝水利枢纽监测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宜昌市土地利用格局影响[J]. 王孙高,杨桃萍,孔维琳.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3)
- [2]中华鲟的性腺发育与退化问题研究[J]. 高欣,张富铁,常涛,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2020(06)
- [3]长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保护——反思、改革和创新[J]. 黄真理,王鲁海. 湖泊科学, 2020(05)
- [4]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剖析其物种保护:困境与突围[J]. 危起伟. 湖泊科学, 2020(05)
- [5]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D]. 焦文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6]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D]. 吴建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金沙江—雅砻江汇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D]. 王导群. 西南大学, 2019(01)
- [9]三峡工程对下游四大家鱼生境适宜性影响评价研究[D]. 苗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基于生态流量长江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研究[D]. 王乃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