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DE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提高透明度和现时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步云[1](2017)在《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当前,实践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高校实践育人的机制建设和运行还有待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深入探究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规律,优化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实现路径,加强机制各组成部分的协同配合,努力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实践的发展又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动力。实践活动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改造实践主体的思维,优化实践主体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虽然多数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但要将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则又需要通过实践的体验。党的教育方针和人的成长规律表明,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已、锻炼能力、完善自我。大学生通过教学实习、科研实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军事训练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把握实践的规律与趋势,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真正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知识要求、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素质要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全面发展。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基本理论。该部分系统梳理了我国实践育人思想的历史演进脉络,阐释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高校实践育人从本质上就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各要素的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反映和对各要素功能的理解,旨在保障高校实践育人有序有效。要遵循主体性、引领性、合力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科学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同时要警惕实践主体工具化倾向。第二部分,高校实践育人动力、运行、评价三大机制的构建。其中,动力机制是根本和核心,运行机制是主体和保障,评价机制是促进和完善,三大机制既各成系统又相互促进。高校实践育人是一个内外互动的体系,动力机制解决实践主体动力源及作用发挥的问题。实践主体的动力源主要由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部分构成。内生动力主要指实践主体的主观要求,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的不完善性、成长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主要探究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发挥;而外生动力主要指实践主体的外部客观条件和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人才供给结构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高校实践育人要遵循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辩证统一、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尊重人的需要的原则,旨在机制作用下努力将内外动力合二为一,将实践育人动力转化为实践主体的受教激情,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动能。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是关乎高校实践育人效率、质量与发展的关键,决定着实践育人内容体系及其相互关系。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要在统筹协调实践主体、客体、内容、环境四个要素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围绕人才培养这个序参量,建立理念引领、顶层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和改进完善等五个环节组成的闭环式完整运行体系。在实践主体层面,需要建立一个从“价值判断”到“事实判断”再到“价值判断”的螺旋式不断提升过程,并根据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维度,将实践主体运行模型分为不满足型、满足型、低效型和高效型四种类型,将遵循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原理推动不满足型和低效型向高效型发展;在组织主体层面,高校实践育人运行应以实践育人理念为引领,始终围绕人才培养,形成“高校主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运作、创新共赢”的基本运行模式。同时,要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发展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五个基本原则,从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等五个维度构建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量化指标体系,形成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闭环效应,以此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实证分析。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不同类型,分别选取三所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坚持问题导向,对高校实践育人机制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运行不平衡、内外动力作用不均衡、内外整合协同不理想、考核评价反馈不健全等现实短板,归因于理论研究和指导力量不足、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和组织实施监管不到位等。第四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将给高校实践育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实践育人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模式,把积极教育原理引入动力机制,建立柔性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和立体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总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要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从跨学科视角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的研究,构建实践育人的研究范式;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时代特征,密切关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不断推动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切实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熊浩[2](2017)在《董事长—总经理老乡关系与代理成本》文中研究表明“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人搭建亲密人际关系的基础,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原则,并以一种非正式制度形式作用于公司的治理。其中,以“地缘”搭建的老乡关系普遍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根据手工收集整理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身份证信息,本文发现公司-年度观测值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家乡属于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比例约为47%,属于同一方言小片的比例约为61%。尽管已有学者针对老乡关系与代理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但都未作系统化的研究,且相应的结论也莫衷一是。鉴于老乡关系效用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人们的处世之道,本文选择以人际交往原则为切入点,在关系契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显、隐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显着减少了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且这种影响会因老乡认定区域的缩小和异地工作而加强,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显性代理成本具有积极的治理效用。按照外部市场化程度分组后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在低市场化进程组显着,在高市场化进程组不显着,表明强市场化进程削弱了老乡关系有效性的发挥。第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显着减少了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且这种影响会因老乡认定区域的缩小和异地工作而加强,再次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显性代理成本具有积极的治理效用。按照外部市场化程度分组后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低市场化进程组显着,在高市场化进程组不显着,表明强市场化进程会削弱老乡关系的有效性。第三,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显着减少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盈利波动率与研发投入),且这种影响会因老乡认定区域的缩小和异地工作而加强,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隐性代理成本具有消极的治理效用。按照公司性质分组后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风险承担水平(盈利波动率与研发投入)的影响在非国有组显着,在国有组不显着。表明国有公司的政策性负担和监督激励机制会削弱老乡关系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实证检验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财务舞弊、现金持有、风险承担(盈利波动率与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为高管间老乡关系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论文结论对上市公司合理安排高管人员、完善董事会治理、提高公司决策质量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主要有:第一,依据老乡认同的两条基础路径,本文分别从正式的行政区域和非正式的方言区域对老乡关系概念进行界定,从更广义的视角研究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在公司治理中效用;第二,区分代理问题的类型后,本文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老乡关系能够对显性代理成本产生积极的治理效用,对隐性代理成本则产生消极的治理效用;第三,本文结论为公司财务舞弊、现金持有、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李淦[3](2014)在《基于ArcGIS的园林绿化管理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河流污染到蔓延全国的雾霾等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在要求有房住的条件下,日益关注居住环境,房屋首选位于环境优美和绿化条件好的地段。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绿化管理部部门的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但在规划上要求科学美观,还需要在管理上得心应手。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将绿化信息放在计算机中,能够方便直观的面对区域内所有绿化数据,将极大地降低管理成本,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和优化管理方法,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了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增强管理和监查力度,从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这也实现了发展园林绿化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GIS发展趋势和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GIS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以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为支持,探索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使用遥感影像提取区域空间信息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园林绿化数据,分析遥感在数据采集和系统中的应用,结合基础数据和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然后建立园林绿化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1)分析了GIS原理及应用,探索GIS和RS在绿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功能和特点。(2)结合遥感影像实现了区域内信息的提取,研究植被的分布特征,并为系统后期数据更新提供依据。(3)根据系统建立的目标和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了系统的集成方式。(4)基于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完成,建立了园林绿化数据库。(5)采用基于COM的可执行程序开发方式,直接开发GIS程序框架,建立了功能相对齐全的园林绿化管理系统。
房延伟[4](2013)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代高精度传感器技术的辅助下利用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实现了整体三维结构和空间三维特征进行三维建模。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对环境要求低,为解决常规地籍测绘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力求在满足地籍数据精度的基础上,立足生产实际需要,以正在开展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契机,寻求一种减轻野外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测量作业方法。针对一个建制镇1.2平方公里的建筑区,通过移动测量车和3D激光扫描仪两种载体,尝试在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基础上,提取地籍成果,并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传统地籍成图两种作业手段,进行了工作效率上的对比分析;总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籍测绘应用中的实际作业流程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维激光扫面技术,改变了常规的地籍测绘作业方式,降低了外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外业工作周期,将更多的外业人工测量工作转为内业数据的提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
高扬[5](2013)在《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融合了信息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行业,也成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必备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必将给互联网、无线通信、物联网、车联网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改变日常生活方式。作为国家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也是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正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信息技术和新的增长点。快速发展和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用户体验直接决定一个产品或应用模式的生存。在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中,用户需要在路径引导过程中采用更加接近人们空间交际的方式组织和表达路径信息,以直观、渐进、多模式的表达多源导航信息,提高导航认知的可视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导航位置服务用户体验。可量测实景影像综合了海量实景影像可视化和可量测定位的特点,为位置导航提供了一种全新数据源,一方面可以提高位置导航应用的体验和真实性,为导航提供了更多、更高分辨率和更精细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可量测实景影像具有严密的内、外方位元素,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进行测量计算,通过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实时影像、卫星定位数据和惯导数据的融合处理,为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本文着眼于来自车载移动道路测量的海量可量测影像在导航定位和实景位置导航可视化服务两方面的技术开展研究,将可量测影像与二维导航数字地图、卫星导航定位数据、CCD实时影像数据、惯导数据和里程数据有机融合,为实景导航位置服务提供一种基于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从空间认知入手,系统探讨了各种位置导航方法,提出了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位置导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基于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可量测影像采集与更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多源信息融合实景导航技术框架。2)研究了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多源信息融合实景导航数据模型。针对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实景导航地图的概念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实景导航地图数据组织和高效检索显示方法。提出了二维导航数字地图的“多级四叉树+R树+LOD”的索引结构、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动态分段索引结构和数据分层存储模型,实现了可量测实景影像与二维导航数字地图的有效融合,提高了数据检索效率,适应了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多种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车道级路线导引与可量测实景影像相集成的实景导航表达方法。3)在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定位方面,研究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实时影像匹配的导航定位方法。由于实时影像与可量测实景影像获取时具有不同的光照、视角,给影像匹配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旋转尺度不变的SIFT特征进行两种影像的匹配,有效解决不同照度、不同视角下的两种影像匹配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匹配的车辆导航定位方法。通过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实时影像匹配实验及定位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研究了可量测实景影像实时匹配定位结果与卫星定位/惯性导航/里程计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导航定位方法。在对IMU零偏温度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IMU零温补偿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量测实景影像实时匹配定位与GPS、IMU和里程计数据的联邦Kalman滤波导航计算方法,通过实际跑车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5)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原型构建与实验验证工作:以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某型武器无依托发射导航系统原型为例,对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的技术体系、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的数据组织、实时匹配定位和融合处理导航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精度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方法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杨章贤[6](2011)在《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和区域化既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背景环境。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推动了城市的不断演进。区域作为城市发展的母体,深受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区域中的城市越来越离不开区域的发展,区域城市与城市区域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样,信息化也为解决当前面临城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用区域思维来谋划城市发展,用信息手段来实践城市建设。基于上述原因,论文在深入研究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现存问题和及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响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共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诸论,第二、三、四章为基础理论探讨,第五、六、七章为具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最后一个章节为论文的结论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区域面临的发展困惑,并探讨如何走出困惑的途径,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同时,本章节从整体上构思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主要从时代发展、区域演变、城市规划等方面介绍、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后面理论体系建构打下基础,增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从基础理论角度研究了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城市与区域互相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城市规划必须要具有区域思维,只有基于区域的城市规划才能切实地引导城市区域的持续发展。第四章主要从理论角度研究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创新的升级、传统理念的提升等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区域演化,流的空间、网络区域、区域空间、学习型区域等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章主要从网络区域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适应网络区域发展,需要进行全国层面的空间综合性研究,以构建和谐的网络框架;加强次区域层面的协调性研究,促进各类设施、功能、空间等网络的有序形成,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实施城乡间一体化规划研究,提升网络区域节点的辐射功能。第六章主要从网络空间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通过城市规划手段的信息化、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系统与UPMIS的建设,可构建高效的城市规划支持信息系统,辅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从而真正实现城市规划的高效化、人本化和科学化。UPMIS是城市规划信息化的高级阶段,集成了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多样化功能,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信息化急需建设和完善的信息系统。第七章主要从学习型区域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智慧城市是一个多元智慧化的概念,涉及到城市产业、生活服务等城市物质环境全面的信息化,当然也离不开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新加坡“智慧国2015”的成功计划和实施告诉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资讯通信业支撑,更需政府、民众、企业长期的坚持和合作。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章做了基本结论性的阐述,对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进行总结。
王硕[7](2010)在《基于WebGIS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文中指出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监测海洋庞杂而且相关性极强的环境要素是海洋监测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在局部海域不断增加监测手段、加密观测站点,以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多源海洋环境监测要素的集成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随着“数字海洋”项目的开展,多种针对海洋数据的集成和分析方法也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技术多对监测数据进行独立的数据集成和分析,并且监测数据的数量、类型及格式较为固定,其实现上涉及的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无法对来源多变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集成;第二,不能将集成和分析进行融合,创建相对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实时多源监测数据的动态集成和分析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探性的将中间件集成算法进行改造,将多源、多类监测数据按照原结构集成到原始数据库中之后重新按照用户需求提取关心要素的数据结构进行二次集成,实现统一的显示和更新,解决了对来源多变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集成的难题。文中在数据集成的过程中多次穿插使用质量控制功能,将数据集成和分析功能揉合到一起,保证了最终数据的正确性。最后,论文将实时监测信息和预报产品通过WebService的方式发布出来,并通过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展示,完整实现了数据“集成—分析—展示”的处理流程。本文简要分析了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现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海洋环境监测综合集成与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综合当前多种集成与分析技术,创建了基于WebGIS的实时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终端业务领域的数据动态分析研究。总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作为一个整体要协调发展,必须抓住观测与预报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针对海洋监测数据的动态集成与分析。
吴苏琴[8](2010)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分析了国内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分析水利工程信息的复杂性、交错性和多层次特点基础上,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主体理论和支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网络平台层、系统结构层、信息处理层和业务处理层等四个层次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架和产品输出结构等子系统的构建入手,研究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现有信息化相关建设的生产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归纳,对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包括管理学理论、信息学理论、信息系统理论)、主体理论(包括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和支撑理论(包括信息可持续发展理论、信息协调理论)三大体系所构成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2.提出了由网络平台层、系统结构层、信息处理层和业务管理层四个层次构成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模式框架。在系统结构层,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HESCM模式、水利工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HECRM模式、水利工程企业资源计划模式HEERP模式、三者结合的HEIERP+HECRM+HESCM的混合模式等四种模式,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信息管理层,详细分析了基于空间数据采集管理的HE3S模式,基于资源、环境、经济数据处理的HEMIS模式,基于水利资源环境经济信息进行知识发现、挖掘以支持科学决策的HEDSS模式,以及以这三者结合的HE (3S+MIS+DSS)的综合模式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3.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管理业务的需求分析,总结和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业务内容,并从提炼共性和项目管理角度,提出了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性和经济性。进一步研究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架,包括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构架、数据管理结构、数据管理方式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架构等。
刘世洪[9](2008)在《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高新技术,信息化发展水平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梳理农村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对国家和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和分析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建立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评价的方法、科学和客观地测算以及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对我国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信息化理论、经济测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系统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充分并灵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综合指数法”,并比较分析出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和各“子项指数”,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软件平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科学、便捷的软件工具。本文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1)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本研究定义,农村信息化就是指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并对形成农村信息化的六大要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揭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内部规律。(2)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总结指出,农村信息化测评横向(测评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信息化工作测评、信息化水平测评和信息化效果测评;纵向(测评目标)上,特别是在我国可分为省域、区域、县域、社区(村)、企业等信息化测评。(3)研究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测度分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遵照科学性与系统性、典型性与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导向性、动态性和互补性等原则,提出了测评农村信息化的六大类25个子类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人才和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等。(4)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测评“综合指数法”。基于建立的指标体系,依次实施数据采集-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建立模型-指数计算-比较分析等步骤,它不仅能够用于测评国家农村信息化水平,而且还能够测评区域(如东中西部、分省等)农村信息化水平,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5)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软件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管理、模型建立、测评分析计算、图形处理等功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的计算机分析和管理平台。(6)提出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夯实一个基础,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抓好乡村和社会专业化组织两个示范,突出信息化效果;完善农村教育、测评指标、信息采集发布三个体系,突破农村信息化瓶颈;打造省县乡村四级平台,完善信息化环境;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等五种“网络”,建立信息服务多元化体系;开发农村事务信息系统等六类应用系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吴吉贤[10](2007)在《基于ARC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矿产资源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有效地增强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在使用和开采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手工方式以纸质地图存储地图资料,以报表、文档格式存储文字和数据资料,这使得日常的矿产资源管理和规划繁琐、复杂且有很大的盲目性。为了查找某区域的矿产资源资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需要寻求一个新的矿产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途径代替原始的方法。随着数字时代的到了,尤其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给矿产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技术的革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对象为地理实体,它以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为基础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信息管理、辅助决策等工作。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在人类认识水平之内的,能够以一定方式进行表达的事物或物体都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等技术和方法,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有关条例、规程和规定要求,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矿产资源的成果存储、管理、查询的数字化,为矿产资源的现代化提供辅助支持和必要工具,为全面实现矿产资源信息化奠定基础,初步实现矿产资源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和规范化.本文把矿产资源理论和数据库等支撑性技术作为系统实现的基础铺垫,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完成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设计。系统采用了“ArcGIS+Oracle+ArcSDE”构建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数据和信息服务,有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的优势。利用ArcSDE对数据库的访问,简化数据维护,拓宽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访问。
二、BDE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提高透明度和现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DE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提高透明度和现时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探索实践育人发展规律 |
(三)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 |
二、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的意义 |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时代价值 |
(二)保障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实施 |
(三)促进高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的基本理论 |
一、实践育人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基本内涵 |
(一)实践育人思想的历史演进 |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 |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生活教育理论 |
(三)协同理论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一)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特点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功能 |
四、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原则与类型 |
(一)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原则 |
(二)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类型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的国际借鉴 |
第二章 高校实践育人动力机制 |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动力源 |
(一)高校实践育人动力机制的内涵 |
(二)高校实践育人动力机制的特点 |
(三)高校实践育人的动力源 |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内生动力 |
(一)人的未完成性是实践育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是实践育人的原生动力 |
(三)理想人的生成是实践主体的共同愿景 |
三、高校实践育人的外生动力 |
(一)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 |
(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优化是直接动力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是核心动力 |
四、高校实践育人动力机制运行原则 |
(一)遵循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辩证统一原则 |
(二)遵循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原则 |
(三)遵循尊重人的需要的基本原则 |
五、实践主体动力转化为受教激情 |
(一)实践教育中的受教激情 |
(二)影响受教激情的因素 |
(三)实践教育中的受教激情类型 |
(四)实践教育动力转化的或然性分析 |
第三章 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 |
一、高校实践育人运行要素 |
(一)实践育人主体 |
(二)实践育人客体 |
(三)实践育人环境 |
(四)实践育人内容 |
二、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特点 |
(一)协同性 |
(二)开放性 |
(三)吸附性 |
(四)长效性 |
三、高校实践育人运行的环节 |
(一)理念引领 |
(二)顶层设计 |
(三)组织实施 |
四、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模式 |
(一)实践主体的运行模式 |
(二)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模式 |
第四章 高校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 |
一、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内涵与现状 |
(一)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内涵界定 |
(二)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实施路径 |
(三)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建设的现状 |
二、构建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评价过程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原则 |
(二)评价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 |
(三)评价方式方法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原则 |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原则 |
(五)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原则 |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机制构建 |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构建 |
第五章 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实证分析 |
一、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的总体情况 |
(一)育人对象存在群体差异 |
(二)实践内容存在供需矛盾 |
(三)运行机制存在短板效应 |
(四)教育成效存在知行分离 |
二、不同类型高校的个案分析——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
(一)三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
(二)三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模式分析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现实短板 |
(一)机制构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二)动力机制:内外动力作用不均衡 |
(三)运行机制:内外整合协同不理想 |
(四)评价反馈机制:考核评价反馈不健全 |
四、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现实短板归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和指导力量不足 |
(二)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组织实施监管不到位 |
第六章 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 |
一、高校实践育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变化 |
(二)国内外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
(三)青年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特点 |
二、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实践育人质量提升 |
(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
(二)以协调发展为指引 |
(三)以绿色发展为方向 |
(四)以开放发展为重点 |
(五)以共享发展为目的 |
三、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发展探索 |
(一)研究体系:多学科视角和国际化视野 |
(二)动力机制:用积极体验激发主体动力 |
(三)运行机制:人本化、专业化和法制化 |
(四)评价机制:建立综合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董事长—总经理老乡关系与代理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制度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文章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和老乡关系的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关系契约的内涵 |
二、关系契约的特征 |
三、关系契约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老乡情结的文化内涵及心理效应 |
二、社会关系与代理成本 |
三、文献评析 |
第三节 老乡关系的界定 |
第三章 老乡关系与财务舞弊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一、公司财务舞弊文献回顾 |
二、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四章 老乡关系与现金持有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一、公司现金持有文献回顾 |
二、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老乡关系与风险承担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一、公司风险承担文献回顾 |
二、假设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生基本信息 |
(3)基于ArcGIS的园林绿化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GIS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外GIS的发展 |
1.2.3 国内外园林绿化的发展 |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绿化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
1.4 本文研究意义 |
1.5 课题来源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内容与目的 |
1.6.2 关键技术 |
1.6.3 遥感技术 |
1.6.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1.6.5 组件开发技术 |
1.6.6 移动GIS |
1.7 技术路线 |
1.8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园林绿化遥感数据采集 |
2.1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
2.2 遥感图像的来源 |
2.2.1 图像来源 |
2.2.2 遥感数据的成像时间 |
2.3 遥感数据的光谱特性 |
2.4 图像的解译 |
2.5 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 |
2.5.1 监督分类和分监督分类 |
2.5.2 最大似然分类 |
2.5.3 提取的过程及结果 |
2.6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2.6.1 分类流程 |
2.6.2 分类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
2.7 解译数据的校正 |
2.8 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用户需求分析 |
3.1.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系统的目标 |
3.3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语言 |
3.3.1 .NET框架 |
3.3.3 开发语言 |
3.4 系统的开发方法 |
3.5 基于ArcEngine的框架设计 |
3.5.1 总体框架的设计 |
3.5.2 ArcEngine的控件介绍 |
3.5.3 窗体设计与图层引入 |
3.6 系统的开发环境 |
3.7 系统功能设计 |
3.7.1 基础模块 |
3.7.2 分析模块 |
3.7.3 区域评价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 数据模型及其确定 |
4.3 GIS内部数据结构 |
4.4 数据的分层组织 |
4.5 数据分析 |
4.6 绿地的分类 |
4.7 基础地理框架数据设计 |
4.8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9 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
4.10 数据库的安全设计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登录 |
5.2 系统主界面介绍 |
5.2.1 菜单栏介绍 |
5.2.2 状态栏介绍 |
5.2.3 视图介绍 |
5.3. 多图对比 |
5.4 查询地名地址 |
5.5 图层控制 |
5.6 鹰眼窗口 |
5.7 测量功能 |
5.7.1 坐标测量 |
5.7.2 距离测量 |
5.7.3 面积测量 |
5.8 指标计算 |
5.9 空间关系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籍测绘概述 |
2.1 地籍控制测量 |
2.2 地籍要素调查 |
2.3 地籍要素测量 |
2.4 地籍图编制 |
2.5 面积量算 |
2.6 数据库建设 |
第3章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3.2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
3.2.1 测距方法 |
3.2.2 测角方法 |
3.2.3 数据获取 |
3.2.4 定向 |
3.2.5 点云数据处理 |
3.2.5.1 点云数据匹配 |
3.2.5.2 三维建模 |
3.2.5.3 平面投影特征提取 |
3.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第4章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籍测绘数据获取与分析 |
4.1 SSW车载移动测量系统 |
4.1.1 前期准备 |
4.1.2 站点准备 |
4.1.3 转扫测量 |
4.1.4 数据处理 |
4.1.5 地籍要素采集 |
4.1.6 精度对比 |
4.1.7 效率对比 |
4.1.8 问题补充 |
4.1.9 小结 |
4.2 3D激光扫描仪 |
4.2.1 前期准备 |
4.2.2 站点设置 |
4.2.3 转扫测量 |
4.2.4 数据处理 |
4.2.5 精度对比 |
4.2.6 小结 |
4.3 激光扫描技术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位置导航与应用服务的广阔市场需求 |
1.1.2 导航位置服务的认知导航需求 |
1.1.3 实景影像导航位置服务的需求 |
1.2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增强现实导航认知 |
1.3.2 认知导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实景三维导航技术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基础 |
2.1 地理空间认知及其特性 |
2.1.1 人类空间认知的需求 |
2.1.2 导航认知的渐近特性 |
2.2 导航技术及其对比分析 |
2.2.1 二维电子地图导航 |
2.2.2 3D 导航 |
2.2.3 实景导航 |
2.2.4 各种导航方法的对比分析 |
2.3 一种新的空间认知导航数据——可量测实景影像产品 |
2.3.1 可量测实景影像及其特点 |
2.3.2 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 |
2.3.3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位置导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4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技术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数据模型 |
3.1 导航数字地图(NDM)概述 |
3.1.1 功能及特征 |
3.1.2 相关数据标准 |
3.2 实景导航地图的概念模型和数据组织需求 |
3.2.1 概念模型 |
3.2.2 数据组织需求 |
3.3 实景导航地图的索引结构 |
3.3.1 二维导航数字地图的三级索引结构 |
3.3.2 基于道路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的动态分段索引 |
3.4 基于大文件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分层组织模型 |
3.4.1 基于大文件的数据组织模型 |
3.4.2 单幅影像的分层金字塔切片数据模型 |
3.5 实景导航地图数据检索及可视化 |
3.5.1 二维地理信息的检索及显示 |
3.5.2 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检索及显示 |
3.6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车道级实景路线引导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实时匹配导航方法 |
4.1 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定位思路与技术框架 |
4.2 可量测实景影像 SIFT 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 |
4.2.1 图像的局部特征 |
4.2.2 图像的尺度空间 |
4.2.3 SIFT 算法 |
4.3 基于 RANSAC 的 SIFT 匹配抗差处理 |
4.3.1 RANSAC 算法 |
4.3.2 模型选择 |
4.3.3 基本矩阵确定:归一化 8 点算法 |
4.4 基于 RANSAC 抗差的实时影像 SIFT 匹配实验分析 |
4.4.1 实验平台和实验数据 |
4.4.2 匹配预处理与匹配过程 |
4.4.3 基于 SIFT 匹配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检索实验分析 |
4.4.4 RANSAC 算法消除 SIFT 匹配错配点实验 |
4.5 基于实时影像匹配的载体定位方法 |
4.5.1 坐标系定义 |
4.5.2 坐标系转换 |
4.5.3 基于影像特征点的载体空间位置计算推导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卫星定位/惯导融合导航方法 |
5.1 导航坐标系定义及其变换 |
5.2 惯性导航计算基本方程及误差方程 |
5.2.1 惯性导航计算基本方程 |
5.2.2 惯性导航误差方程 |
5.3 惯性测量单元(IMU)温度补偿模型 |
5.3.1 IMU 零偏温度特性分析 |
5.3.2 IMU 零偏温度补偿模型 |
5.3.3 IMU 温度补偿模型验证 |
5.4 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联邦 Kalman 滤波导航模型 |
5.4.1 联邦 Kalman 滤波基本原理 |
5.4.2 联邦 Kalman 滤波算法流程 |
5.4.3 可量测实景影像实时匹配定位与 GPS/INS 联邦 Kalman 滤波结构设计 |
5.5 基于可量测影像实时匹配定位的多源信息融合联邦 Kalman 滤波实验 |
5.5.1 实验平台搭建 |
5.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3 实验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原型与实验分析 |
6.1 基于可量测影像无依托发射实景导航系统原型系统 |
6.1.1 无依托导航发射军事需求 |
6.1.2 无依托发射导航系统原型 |
6.1.3 无依托发射导航系统功能与应用模式 |
6.2 基于无依托发射导航原型系统的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实验设计 |
6.2.1 实验内容设计 |
6.2.2 实验平台及实验区域 |
6.3 可量测实景影像高效索引实验及分析 |
6.4 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定位实验及分析 |
6.4.1 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实时影像匹配定位导航实验 |
6.4.2 惯导/里程组合导航实验及分析 |
6.4.3 可量测实景影像实时匹配定位结果与惯导融合导航实验及分析 |
6.4.4 可量测影像目视判读的实景导航定位实验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进一步的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专利情况 |
获奖项目 |
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6)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时代 |
二、信息化 |
三、城市与城市化 |
四、区域与区域化 |
五、城市规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维罗辑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基本理论 |
二、创新网络与空间结构 |
三、空间相互作用 |
四、区域空间演变 |
五、信息技术的区域应用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基本理论深化认识 |
二、区域城市的形态结构 |
三、信息时代区域的发展 |
四、信息时代城市规划 |
第三章 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
第一节 区域条件下的城市进化 |
一、空间形态 |
二、城市职能 |
三、交互作用系统 |
第二节 区域与城市规划 |
一、城市发展的区域性 |
二、城市研究的区域观 |
三、城市规划中的区域思维 |
第三节 信息时代城市规划的区域取向 |
一、城市规划现存的区域性问题 |
二、信息时代城市规划的区域要求 |
三、基于区域规划的城市规划 |
四、城市规划的区域化 |
第四章 信息时代区域发展及其作用机制 |
第一节 信息时代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 |
二、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 |
三、创新与创新2.0 |
四、基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区域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 |
二、区域空间结构 |
三、区域城市发展 |
四、区域信息化建设 |
第三节 信息化区域的基本表征 |
一、流的空间:诸要素流的组合 |
二、网络区域:枢纽—网络结构 |
三、网络空间:互联网的信息空间 |
四、学习型区域:持续的创新 |
第四节 信息化区域的作用机制 |
一、区域运行机制 |
二、城市与区域的交互作用 |
第五章 网络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区域内容 |
第一节 网络区域的发展 |
一、区域信息化阶段 |
二、互联网发展与普及 |
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
第二节 基于互联网的区域分析 |
一、空间网络结构 |
二、经济网络与网络经济 |
三、基础设施布局网络 |
第三节 城市区域规划体系 |
一、区域规划体系创新 |
二、全国性空间综合规划 |
三、次区域协调规划 |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 |
第四节 东北区域规划与长东北发展 |
一、区域发展规划背景 |
二、区域城市发展响应 |
三、长春市东北区域发展规划 |
第六章 网络空间与城市规划的信息化 |
第一节 规划手段的信息化 |
一、办公自动化 |
二、在线协调规划 |
三、GIS的应用 |
第二节 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基础 |
一、基础数据 |
二、数据整理 |
三、数据维护更新 |
第三节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系统 |
一、公众参与系统的发展 |
二、我国公共参与系统现状 |
三、基于网络的区域PPGIS架构 |
第四节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
一、UPMIS的发展 |
二、UPMIS的功能集成 |
三、UPMIS体系架构 |
第五节 长春城市规划的信息化建设 |
一、系统数据库建设 |
二、UPGIS总体构建 |
三、建设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学习型区域与智慧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智慧城市发展愿景 |
一、城市问题的智慧求解 |
二、关于智慧城市 |
三、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
第二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一、数字城市建设 |
二、物联网建设 |
第三节 信息化与产业的融合 |
一、信息化与现代农业 |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三、服务业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业 |
第四节 城市服务设施智慧化 |
一、城市服务设施 |
二、服务设施智慧化 |
第五节 新加坡"智慧国"建设 |
一、资讯通信业发展 |
二、智慧国2015 |
三、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四、智慧交通 |
五、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WebGIS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阐述 |
1.3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发展动态 |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数据集成 |
2.2 空间数据库 |
2.2.1 Geodatabase、COVERAGE和SDE 3 LAYER |
2.2.2 Geodatabase的体系结构 |
2.2.3 Geodatabase的优势 |
2.3 质量控制 |
2.3.1 数据错误 |
2.3.2 质量控制方法 |
2.3.3 质量标记 |
2.4 WEBGIS技术 |
2.4.1 基于C#和ArcEngine的数据处理及可视化 |
2.4.2 基于ArcGIS Server的海洋数据发布 |
2.5 本章小结 |
3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设计 |
3.1 示范海区海洋环境监测现状 |
3.1.1 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现状 |
3.1.2 奥帆赛海区海洋环境监测现状 |
3.2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建设目标 |
3.2.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3.2.3 系统逻辑结构 |
3.2.4 系统研发平台 |
3.3 子系统详细功能模块设计 |
3.3.1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子系统 |
3.3.2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子系统 |
3.4 系统运行模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实现 |
4.1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子系统 |
4.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1.2 数据集成入库模块 |
4.1.3 数据质量控制模块 |
4.2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子系统 |
4.2.1 基于Web的空间可视化模块 |
4.2.2 监测要素数据分析模块 |
4.2.3 数值预报信息可视化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信息化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1 信息化的科学内涵 |
1.2.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
1.3.1 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 |
1.3.2 水利信息化的内涵 |
1.3.3 国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 |
1.3.5 国内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
1.3.6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各章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2.1 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水利工程概念、种类与特点 |
2.1.2 水利工程管理概念及类型 |
2.1.3 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 |
2.2 水利工程管理的业务需求 |
2.2.1 水利电子政务与信息发布 |
2.2.2 数据远程申报与统计汇总 |
2.2.3 地理信息网上查询 |
2.2.4 水利资料库管理 |
2.3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与需求分析 |
2.3.1 水利工程信息需求特性 |
2.3.2 水利工程信息化标准建设需求 |
2.3.3 水利工程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共享需求 |
2.3.4 水利工程数据采集信息化需求 |
2.3.5 水利工程信息社会经济环境服务信息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
3.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理论 |
3.1.1 水利工程信息学理论 |
3.1.2 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理论 |
3.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主体理论 |
3.2.1 水利工程3S技术 |
3.2.2 网络技术 |
3.2.3 数据库技术 |
3.2.4 中间件技术 |
3.3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支撑理论 |
3.3.1 水利工程信息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2 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协调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研究 |
4.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构架的基本要求 |
4.2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架构 |
4.2.1 网络平台层 |
4.2.2 系统结构层 |
4.2.3 信息处理层 |
4.2.4 业务处理层 |
4.3 本章小结 |
5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
5.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 |
5.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构架 |
5.2.1 原始数据采集 |
5.2.2 地图数据采集 |
5.2.3 社会经济等数据采集 |
5.2.4 水利资源数据实时获取和更新 |
5.3 数据采集手段比较 |
5.3.1 传统水利资源调查和社会调查 |
5.3.2 遥感技术 |
5.3.3 全球定位系统 |
5.4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结构 |
5.4.1 数据管理结构设计 |
5.4.2 水利工程数据管理的特点 |
5.5 水利工程数据管理方式 |
5.6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架 |
5.6.1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5.6.2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
5.6.3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架 |
5.6.4 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5.6.5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5.6.6 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管理 |
5.6.7 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管理 |
5.6.8 水利工程项目档案管理 |
5.6.9 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 |
5.6.10 水利工程项目采购招标管理 |
5.6.11 水利工程项目监测管理 |
5.6.12 水利工程项目效益评价 |
5.7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产品输出结构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应用对象 |
2.1 研究的目标 |
2.2 研究的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的服务对象 |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基本理论 |
3.1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
3.2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
3.2.1 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
3.2.2 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
3.2.3 农业生产信息化 |
3.2.4 农村科技信息化 |
3.2.5 农村教育信息化 |
3.2.6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
3.2.7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
3.2.8 农村管理信息化 |
3.3 农村信息化六大要素分析 |
3.3.1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
3.3.2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分析 |
3.3.3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3.3.4 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5 农村信息人才现状分析 |
3.3.6 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评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与测度理论 |
4.1 国外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
4.1.1 波拉特方法(Porat Approach) |
4.1.2 日本电信和经济研究所的信息化指数法(RITE’s Index of Information) |
4.1.3 信息社会指数(IDC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 |
4.1.4 联合国信息利用潜力评价(UN‘s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Potentials) |
4.1.5 国际电讯联盟世界电信指标体系(ITU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Indicators) |
4.1.6 电子经济评估体系 |
4.2 我国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
4.2.1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 |
4.2.2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4.2.3 城市信息化指数 |
4.2.4 县域经济农村信息化测评 |
4.2.5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化测评 |
4.2.6 其他方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科学性与系统性 |
5.1.2 典型性与可操作性 |
5.1.3 可比性和导向性 |
5.1.4 动态性和互补性 |
5.1.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5.1.6 水平与能力相结合 |
5.2 指标的选用与确定方法 |
5.2.1 信息经济学观点 |
5.2.2 价值分析观点 |
5.2.3 信息化建设观点 |
5.3 测评基准的选定与建立 |
5.3.1 内部基准 |
5.3.2 外部基准 |
5.4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
5.4.1 农村信息资源水平指标 |
5.4.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
5.4.3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 |
5.4.4 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指标 |
5.4.5 农村信息化人才指标 |
5.4.6 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指标 |
5.4.7 农村信息消费指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的设计 |
6.1 测评方法简介 |
6.1.1 层次分析法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1.3 DEA 数据包络聚类法 |
6.1.4 主成分分析法 |
6.2 德尔菲(Telphi)法数学模型介绍 |
6.2.1 德尔菲法概述 |
6.2.2 德尔菲法的特点、原则和参加人员 |
6.2.3 德尔菲法的运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
6.2.4 德尔菲法的数据处理 |
6.2.5 德尔菲法的优势与缺陷 |
6.3 层次分析法(AHP)数学模型介绍 |
6.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3.3 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的计算 |
6.4 “综合指数法”设计 |
6.4.1 基本流程 |
6.4.2 指标权重确定 |
6.4.3 总指数计算 |
6.4.4 子项指数计算 |
6.5 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
6.6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分析 |
7.1 我国农村信息化总指数分析 |
7.2 我国农村信息化分类指数比较分析 |
7.3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分析比较 |
7.4 我国区域(东中西部)农村信息化比较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案例分析 |
8.1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
8.2 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3 山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4 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5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 重庆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
8.7 小结 |
第九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9.1 夯实一个基础,开发与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
9.2 抓好两个示范,突出农村信息化的效果 |
9.3 完善三个体系,突破农村信息化瓶颈 |
9.4 打造四个平台,建立农村信息化环境 |
9.5 利用五种“网络”,完善信息服务多元化体系 |
9.6 开发六类应用系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
第十章 农村信息化测评系统研发 |
10.1 目标和需求分析 |
10.1.1 目标分析 |
10.1.2 需求分析 |
10.2 总体设计 |
10.2.1 总体架构 |
10.2.2 测评流程 |
10.3 详细设计 |
10.3.1 功能模块划分 |
10.3.2 功能模块的设计 |
10.3.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十一章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件:测评数据 |
1 测评基本数据 |
2 测评标准化数据 |
3 农村信息化区域指数总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获奖情况 |
专着 |
论文 |
成果 |
专利(软件着作权登记) |
主持课题 |
(10)基于ARC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据资源现状 |
1.1.2 数据资料存在的问题 |
1.1.3 建立资源管理系统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结构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 |
2.1 矿产资源支撑性理论 |
2.1.1 矿产资源利用规划概述 |
2.1.2 矿产资源规划国家政策和法规 |
2.2 矿产资源管理支撑性技术 |
2.2.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2.2.2 ArcSDE空间数据引擎 |
2.2.3 空间数据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分析 |
3.1.1 需求分析 |
3.1.2 GIS开发方式 |
3.1.3 系统开发平台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目标 |
3.2.2 系统环境 |
3.2.3 系统功能设计 |
3.3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2.2 属性数据库设计 |
4.2.3 空间数据模型 |
4.3 数据项命名规则 |
第五章 酒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开发背景 |
5.1.1 数据背景 |
5.1.2 可行性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总体流程 |
5.2.2 技术路线 |
5.2.3 技术方案 |
5.2.4 系统设计 |
5.3 系统功能介绍 |
5.3.1 系统主界面 |
5.3.2 资源管理系统菜单 |
5.3.3 功能说明 |
5.4 系统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BDE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提高透明度和现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D]. 陈步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2]董事长—总经理老乡关系与代理成本[D]. 熊浩. 厦门大学, 2017(07)
- [3]基于ArcGIS的园林绿化管理系统[D]. 李淦.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D]. 房延伟. 吉林大学, 2013(04)
- [5]可量测影像实景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 高扬. 长安大学, 2013(07)
- [6]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 杨章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基于WebGIS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D]. 王硕.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D]. 吴苏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9]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世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基于ARC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吴吉贤. 长安大学, 2007(02)
标签:系统评价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