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EGF及受体与白血病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宫文静[1](2021)在《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类型,占全部肺癌的80-85%。NSCLC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近年来随着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发展,NSCLC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但其整体5年生存率仍仅有20%,而复发和转移是NSCLC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众所周知,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提供能量及转移路径,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NSCLC整体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中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针对VEGF/VEGFR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和血管内皮抑制素等。但由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旁路信号的激活、抗体结合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现有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获益普遍较为短暂;此外,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因其作用机制复杂,毒性反应较重,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探索NSCLC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开发更具特异性的高效低毒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克服肿瘤血行转移、提高临床获益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NSCLC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s,ILTs),也被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LIR or LILR),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MIR)。根据胞内基序的作用不同分别将ILTs(LILRs)分为激活性受体LILRA(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A,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A)和抑制性受体 LILRB(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 B,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激活性受体LILRA包括LILRA1-LILRA6这6种受体;而抑制性受体LILRB包括LILRB1-5这5种受体。ILT4又被称为LILRB2、LIR2,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0(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10,MIR-10)或 CD85d,是经典的免疫抑制性受体。作为I型跨膜蛋白,ILT4与不同的配体结合,通过胞内3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ITIMs)传递抑制信号至胞内。ILT4起初发现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最近研究显示它也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中。ILT4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抗原提呈、诱导巨噬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M2 样极化、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CD4+Th2分化等方式,诱导免疫抑制的微环境。除免疫细胞外,近年来研究发现ILT4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原发性肝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也高表达,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募集及T细胞老化和免疫浸润。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芯片发现ILT4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这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VEGF-A是血管内皮细胞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剂,是调控血管生成的经典因子;MMP9也被证实能够促进血管基底膜的分解,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此我们推测ILT4可能与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国内外针对ILT4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考虑到目前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课题组前期基因芯片的发现,本研究拟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一系列研究检测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干预性研究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该研究结果可能会为ILT4在NSCLC抗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研究目的1.通过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组织和细胞株中ILT4的表达,结合生存随访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生存信息,明确ILT4在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2.通过检测NSCLC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以及体外研究通过上调和沉默ILT4表达检测ILT4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的影响,结合数据库分析,明确ILT4对血管生成的作用;3.通过转染过表达、敲低ILT4,检测ILT4调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及应用相应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中和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行干预,探究ILT4调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4.利用ILT4过表达/敲除肺癌细胞系建立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进一步体内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T4表达,明确ILT4在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A549和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H1299、H1975。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T4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分析ILT4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随访病人的生存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ILT4对NSCLC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同时结合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ILT4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 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库,统计分析ILT4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4.采用转染技术,将携带ILT4过表达载体的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低表达的H1650、A549细胞株,上调H1650、A549细胞中的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将携带ILT4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过表达的H1975、H1299细胞株,以下调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收集该细胞培养基作为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s,HUVECs)。应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验证转染效果。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检测ILT4过表达及敲除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5.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发现ILT4上调后可引起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表达的上调。细胞水平上,通过转染技术上调和下调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ILT4对VEGF-A和MMP9表达的调节作用;组织水平上,通过将NSCLC组织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验证ILT4与VEGF-A、MMP9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6.采用转染技术,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采用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观察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7.结合基因微阵列筛选出ILT4调控的信号通路,采用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沉默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LT4对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包括pERK、ERK、pp38、p38、pJNK和JNK。8.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p38抑制剂进行干预,分别阻断ERK信号通路,p38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通路抑制后VEGF-A和MMP9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观察ERK信号通路在ILT4调控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9.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ILT4过表达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A549 LV-NC;建立稳定干扰ILT4的NSCLC细胞株H1299 LV-sh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H1299 LV-shNC,选择BALB/c Nude裸鼠皮下注射上述细胞,体内实验观察ILT4对NSCLC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同时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MMP9和信号通路ERK和pERK蛋白表达,进一步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ILT4在NSCLC细胞系和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LT4在NSCLC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650和A549,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299和H1975。免疫组化显示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ILT4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7.7%(52/90),在周围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4/90)。2.ILT4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III期-IV期,p=0.0104),淋巴结转移(p=0.001)成正相关。随访90例NSCLC患者生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LT4高表达患者的OS低于ILT4低表达患者OS(p=0.0419)。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包含ILT4基因特定序列的探针进行测探,探针207697xat信息显示ILT4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OS(p=0.056)及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FP均低于ILT4低表达组(p=0.022)。3.ILT4表达水平与NSCLC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目前尚没有ILT4在NSCLC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我们探索性的分析了ILT4表达水平与NSCLC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采用临床常用的CD34阳性的细胞表达情况代表微血管密度。GEPIA数据库分析提示,ILT4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ILT4低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p=0.0058)。同时ILT4+/CD34+共表达患者,较ILT4-/CD34-组患者,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466),共表达组腺癌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p=0.0 12)。4.ILT4促进HUVECs细胞迁移能力和HUVECs小管形成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证实过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的条件培养基促进HUVECs细胞迁移,并提高其成管能力;ILT4下调的H1975和H1299的条件培养基抑制HUVECs的细胞迁移,减弱其成管能力。5.ILT4可以上调NSCLC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提示肿瘤细胞ILT4过表达可引起VEGF-A和MMP9基因表达上调。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过表达ILT4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下调ILT4表达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着下降;组织水平上,在病理连续切片中通过免疫组化提示ILT4高表达组织中VEGF-A、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偏高。6.ILT4通过调控NSCLC细胞的VEGF-A、MMP9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小管形成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细胞系过表达ILT4后,加入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培养HUVECs,结果示阻断VEGF-A、MMP9表达后,HUVECs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HUVECs的小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7.ILT4可以激活NSCLC细胞ERK、p38信号通路基因微阵列分析提示上调ILT4后可引起MAPK信号通路中多种基因的表达。MAPK信号通路主要包括ERK通路,JNK通路和p38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实验提示H1650和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肿瘤细胞的pERK、pp38水平升高,H1975和H1299细胞下调ILT4表达后,pERK,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8.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VEGF-A、MMP9表达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U0126和p38通路抑制剂SB 203580(20μM)进行干预,培养48小时,收集条件培养基,Western blot提示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ILT4过表达上调的VEGF-A、MMP9表达被显着逆转,加入p38通路抑制剂对VEGF-A、MMP9表达无影响。9.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Transwell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证实抑制ERK信号通路后,ILT4上调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均显着逆转。结果提示: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导VEGF-A、MMP9表达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10.ILT4促进NSCLC细胞体内成瘤及血管生成通过裸鼠皮下注射稳定过表达ILT4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注射稳定干扰ILT4表达的细胞株H1299 LV-shILT4,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NSCLC肿瘤生长速度显着快于对照组,ILT4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干扰ILT4表达组,肿瘤生长速度显着慢于对照组,ILT4干扰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通过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4周后,分离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ERK明显高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干扰ILT4表达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低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低于对照组,pERK明显低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体内实验进一步支持ILT4具有促进NSCLC血管生成的潜力。结论1.ILT4在NSCLC组织中及多个NSCLC细胞株中高表达,与更晚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预后预测因子。体内体外实验证实ILT4可促进NSCLC血管生成。2.体外实验证实了 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上调VEGF-A、MMP9的表达并促进NSCLC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 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杨露露[2](2020)在《初步探讨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六种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通过RT-qPCR方法检测PDGF家族及受体基因PDGF-A、PDGF-B、PDGF-C、PDGF-D及其受体PDGFR-A、PDGFR-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中的mRNA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1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9例的正常供体的骨髓样本,采用Ficoll梯度离心方法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总RNA,并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DGF家族及受体基因PDGF-A、PDGF-B、PDGF-C、PDGF-D及其受体PDGFR-A、PDGFR-B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血常规、骨髓FAB分型、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结果,以及WT1、EVI1定量水平,分析6种PDGF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上述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9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6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4例。AML组中M0 1例、M1 6例、M2 34 例、M3 7 例、M4 14 例、M5 1 例;ALL 组中 B-ALL 20 例(Ph+B-ALL 8 例,Ph-B-ALL 10例,Ph-like B-ALL2例),T淋系ALL4例。56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示(不包括M3):单体核型1例,11q23 1例,正常核型33例,del(9)2例,+83例,+21 3例,t(8;21)5例,inv16 1例,其他异常7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示:CEBPα双突变22例,突变率 39.39%;FLT3-ITD+14例,突变率 25.00%;FLT3-TKD+5例,突变率 8.93%;NRAS+11 例,突变率 19.64%;NPM1+10 例,突变率 17.86%;WT1+10 例,突变率 17.86%;DNMT3A+9 例,突变率 16.07%;TET2+6 例,突变率10.71%;其中同时合并NPM1+FLT3-ITD+7例;多重PCR检测结果: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6例,CBF 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4例,MLL相关融合基因阳性5例,其他融合基因阳性2例,融合基因阴性39例,其中WT1融合基因大于150copies 50例,EVI1融合基因大于150copies 6例。按照2017年NCCN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指南将AML(未纳入M3)分为预后不良组20例,预后中等组19例,预后良好组17例。20例B-ALL患者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示:t(9;22)8例,正常核型7例,11q23 2例,del(9)1例,其他异常核型2例;基因突变结果:TP53+3例,ETV6+3例,FLT3-ITD+2 例,FLT3-TKD+1 例,PTPN+2 例,CSMD1+2 例;多重 PCR检测结果:BCR-ABL融合基因阳性8例,E2A-PBX融合基因阳性3例,MLL相关融合基因阳性2例,其中WT1融合基因大于150copies 13例,EVI1融合基因大于150copies 3例。根据2016版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将20例B-ALL患者均列为高危组。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GF-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急性白血病组升高(P<0.05),同时ALL组较AML组表达显着增高(P<0.05);PDGF-B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患病组与健康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DGF-C基因mRNA在ALL组表达明显降低(P<0.001);PDGF-D基因在AML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受体PDGFR-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急性白血病组升高(P<0.05),ALL组与AML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PDGFR-B基因mRNA在ALL组表达升高(P<0.05)。在AML组中,PDGF-A、PDGF-D 和 PDGFR-A 高表达于非 M3 的 AML(P<0.05)。在 ALL 组中,PDGF-A、PDGF-C、受体 PDGFR-A、PDGFR-B等4种基因 mRNA 在 B-ALL 组和 T-ALL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非M3的AML患者中,PDGF-A基因表达水平与PDGFR-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07,P<0.0001);在B-ALL中PDGF-A和PDGF-C基因的表达与受体PDGFR-A和PDGFR-B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3、分析了 56例非M3型AML患者PDGF-A、PDGF-D和PDGFR-A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我们发现PDGF-D基因mRNA高表达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而33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PDGF-D基因mRNA高表达于NPM1+组(P=0.008),低表达于 CEBPα+组(P=0.003)。PDGF-A、PDGF-D 和 PDGFR-A 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不同性别、年龄、FAB分型、低中高危险分层、初诊时血细胞计数水平、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水平、融合基因类型、WT1定量、EVI1定量水平及其他基因突变类型等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分析免疫分型表达与PDGFA、PDGF-D和PDGFR-A基因mRNA表达的相关性,在14例M4患者中,CD34阳性组的PDGFR-A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组明显升高(P=0.009),PDGF-A、PDGF-D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免疫表型无明显相关(P>0.05)。4、我们分析了 20 例 B-ALL 患者的 PDGF-A、PDGF-C、PDGFR-A 和 PDGFR-B基因mRNA水平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发现PDGFR-B基因mRNA表达量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68,P=0.001);Ph染色体阳性B-ALL患者的PDGF-A和PDGF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h染色体阴性的B-ALL患者。PDGF-A、PDGF-C、PDGFR-A和PDGFR-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红蛋白计数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水平,融合基因类型、WT1定量和EVI1定量水平及基因突变类型等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在12例Ph染色体阴性B-ALL患者中,PDGF-C低表达于CD7阳性组(P=0.0201)。[结论]:1.急性白血病 BMMCs 中 PDGF-A,PDGF-D 和 PDGFR-A 基因 mRNA 在 AML患者中高表达,而PDGF-A,PDGFR-A和PDGFR-B基因mRNA在B-ALL中高表达,PDGF-C在B-ALL呈现低水平表达。2.在AML中PDGF-D基因mRNA高表达于正常染色体患者,并与NPM1和CEBPα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在B-ALL中,PDGF-A和PDGFR-A基因的mRNA表达可能与Ph染色体存在一定相关性。第二部分 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BMMCs中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mRNA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1-2疗程诱导化疗和2-4疗程的巩固化疗。结合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及骨髓形态、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结果、基因突变等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Chi-sqaure test)和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等统计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和临床因素对患者化疗敏感率的影响,并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找出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OS),无病进展生存率(PFS),累积复发率(CRR)的因素,采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差异的显着性。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患者随访终点为2019年12月9日,中位随访时间14(1~17)月,持续缓解49例,复发22例,死亡18例(包括复发后死亡13例),总体生存率(OS)为72.20%,无病进展生存率(PFS)为60.96%,累积复发率(CRR)为39.04%。56例AML患者均接受了 1-2疗程的诱导化疗方案,1疗程诱导化疗后达CR41例,PR10例,NR 5例,接受2疗程诱导化疗获得CR 13例;至随访终点,持续缓解30例,复发15例,死亡13例(包括复发后死亡10例),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年OS率为80.34%,1年PFS率为63.46%,1年累积复发率为29.3%。B-ALL组1疗程诱导化疗达CR 15例,NR3例,PR2例,5例NR/PR患者经2疗程诱导化疗达CR4例,PR1例。至随访终点时,持续缓解13例,复发7例,死亡5例(均为复发后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OS率为75%,1年PFS率为65%,1年累积复发率为35%。2、在AML患者(不包括M3)中,我们分析了 PDGF-A、PDGF-D、PDGFR-A基因表达水平和患者临床特征对化疗敏感率的影响,发现PDGF-A、PDGF-D、PDGFR-A的基因表达量在完全缓解组(CR)与非完全缓解组(PR+NR)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临床因素对患者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采用Kaplan-Meier行单因素生存分析,PDGF-A、PDGF-D、PDGFR-A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患者OS、PFS、CRR无明显影响(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影响患者OS、PFS和CRR的临床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发现免疫表型CD11b+、融合基因WT1阳性可能是影响AM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融合基因WT1阳性可能是影响AML患者PFS独立危险因素(P=0.029)。结合第一部分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生存分析,PDGF-D基因表达水平对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的OS、PFS、CRR无影响(P>0.05)。33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中,NPM1+AML患者的OS在PDGF-D基因mRNA高表达组显着高于低表达组(P=0.0047)、而PFS和CRR无明显差异(P>0.05),NPM1-AML患者中PDGF-D基因水平对其OS、PFS、CRR无明显影响(P>0.05)。在CEBPα-AML中,患者OS在PDGF-D基因高表达组显着高于低表达组(P=0.003)、而PFS、CRR无明显差异(P>0.05),CEBPα+组PDGF-D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的OS、PFS、CRR无明显差异(P>0.05)。3、我们发现 B-ALL 患者的 PDGF-A、PDGF-C、PDGFR-A、PDGFR-B 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各临床因素对其首次诱导化疗敏感率无明显影响(P>0.05)。Kaplan-Meier 进行生存分析发现 PDGF-A、PDGF-C、PDGFR-A、PDGFR-B 基因表达水平对患者的OS、PFS、CRR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无病进展生存以及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结合第一部分的临床因素进行生存分析,PDGF-A、PDGFR-A基因表达水平对Ph+B-ALL患者的OS、PFS、CRR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PDGFR-B基因表达对高白细胞患者的 OS、PFS、CRR 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ML患者的PDGF-D基因表达可能进一步影响NPM1+AML和CEBPα-AML患者的总生存。
李坤[3](2020)在《CSF-1R抑制剂联合长春新碱延缓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T-ALL小鼠不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目的:检测T-ALL小鼠模型不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改变。方法:建立小鼠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分别尾静脉注射EL4细胞2×106个/只,约7天后经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细胞学检查验证模型。同时,分离各组小鼠股骨、胫骨及脾脏,分别提取骨髓及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检测骨髓、脾脏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比例;收集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组织做石蜡切片,进行CD68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脾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骨髓、脾脏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比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T-ALL组小鼠骨髓及脾脏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明显增多。CD6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ALL组小鼠肝脏及脾脏组织中CD68+巨噬细胞浸润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结论:动物实验证实,T-ALL小鼠骨髓、脾脏组织中均存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CD68+细胞在T-ALL小鼠肝脏、脾脏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为研究T-ALL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提供了基础,巨噬细胞有望成为T-ALL治疗的新靶点。第二部分CSF-1R抑制剂阻断白血病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组分,在肿瘤细胞的影响下可被诱导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主要表现为M2型巨噬细胞特征,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新型靶向药物CSF-1R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组织中TAMs浸润,改善肿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拟在细胞水平探讨白血病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CSF-1R抑制剂BLZ945对白血病相关巨噬细胞(leukemia associated macrophage,LAMs)及白血病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提取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并鉴定纯度。首先将不同浓度的BLZ945(50 nM、100 nM、1000 nM)分别加入培养的EL4细胞(小鼠T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或原代BMDM中,利用CCK-8法检测BLZ945对两种细胞增殖及毒力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MDM的凋亡情况。2)使用EL4细胞条件培养基(EL4 conditioned media,EL4-CM)培养BMDM,分别加入BLZ945或PBS,收集各组BMDM和细胞上清。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CD206的表达。RT-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TNF-α、CD206、Arg1、IL-10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BMDM上清液中IL-10水平变化。3)共培养EL4与BMDM(方法同2),并收集BMDM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再将各组条件培养基分别加入EL4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检测EL4细胞中STAT3磷酸化水平;并用VCR处理不同条件培养基下培养的EL4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L4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BLZ945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力且促进BMDM的凋亡但对EL4细胞的增殖无显着影响。流式分析显示,BLZ945处理后巨噬细胞表面CD206分子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LZ945使巨噬细胞M2型相关分子CD206、Arg-1、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且ELISA检测上清中IL-10水平显着降低。凋亡分析显示,BMDM-CM培养的EL4细胞经VCR处理后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及BMDM-CM组相比,LAM-CM可显着抑制VCR诱导的EL4细胞凋亡,而当BLZ945存在时,凋亡则显着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AM-CM可刺激EL4细胞中STAT3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且可被BLZ945阻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LZ945可以阻断EL4细胞诱导的M2样LAMs的形成且可抑制LAMs对EL4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第三部分CSF-1R抑制剂在T-ALL小鼠疾病进展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CSF-1R抑制剂联合长春新碱对T-ALL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T-ALL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T-ALL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PBS组,VCR组,VCR联合BLZ945组。观察各组小鼠生长状态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治疗后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骨髓、脾脏组织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比例。免疫组化分析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变化。ELISA检测治疗后各组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变化。结果:PBS组小鼠生存时间为(13.5±2.54)天,VCR组小鼠生存时间为(23.5±2.25)天,VCR+BLZ945组小鼠生存时间为(29.0±0.94)天。与PBS组相比,VCR治疗组可以改善T-ALL小鼠生存率,VCR联合BLZ945组的小鼠生存率较VCR组显着上升。与VCR组相比,VCR联合BLZ945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均显着下降(P<0.05)。VCR联合BLZ945组小鼠脾脏较PBS组明显缩小,但与VCR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且VCR联合BLZ945组小鼠体重较PBS组及VCR组显着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BS组与VCR组相比,小鼠骨髓及脾脏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比例无显着性差异,而VCR联合BLZ945组小鼠骨髓及脾脏中CD11b+Ly6G-巨噬细胞比例较PBS及VCR组均显着下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BS组与VCR组间小鼠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无明显差异,VCR联合BLZ945组肝脏组织中CD68表达较两者明显下降(P<0.05)。与PBS组相比,VCR组脾脏中CD68阳性率明显下降;VCR+BLZ945组脾脏中CD68阳性率较VCR组显着下降。ELISA结果显示PBS组及VCR组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较正常小鼠显着升高,而VCR+BLZ945组血清IL-10水平较PBS组与VCR组显着下降。结论:BLZ945可抑制T-ALL小鼠中LAMs浸润。联合BLZ945和VCR可延缓T-ALL的进展,改善T-ALL小鼠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王梦亚[4](2020)在《升麻鳖甲汤加减方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白血病干细胞的恶性增殖而导致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受抑,从而引起一系列全身多脏器功能受累。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目前的主要治疗多以标准化的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为主,后者是潜在性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案,近年来免疫疗法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开展。研究表明,血管新生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骨内膜存在的广泛血管网供给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以及进一步分化,病理状态下,白血病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刺激生长因子的失衡进而导致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影响疾病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增加耐药几率,同时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升麻鳖甲汤原方来源于《金匮要略·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目前临床已用于皮肤病、免疫组织疾病等疾病治疗中,临床数据显示其具有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我们通过对升麻鳖甲汤原方进行加减后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疗后不良事件(如造血受抑、免疫缺陷、胃肠道反应等)的发生率,提高化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升麻鳖甲汤加减方(ShengMa BieJia Decoction,SMBJD)在荷瘤鼠体内具有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体外研究显示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且通过MAPK通路诱导AML细胞的凋亡。鉴于白血病发病机制与血管新生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拟探讨SMBJD的抗白血病作用是否与其在AML中的抗血管新生作用有关,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研究通过鸡胚尿囊膜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SMBJD对体内微血管密度的影响;通过构建HL60荷瘤鼠模型研究不同浓度SMBJD对小鼠移植瘤瘤体组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SMBJD介导抗血管新生的相关因素表达。2.体外实验研究高压液相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升麻鳖甲汤加减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利用MTT实验分别检测SMBJD对HUVECs和AML细胞株的细胞活性影响,根据结果提取经SMBJD干预AML细胞后无细胞毒性的药物浓度培养AML细胞提取上清液即为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MTT法检测CM对HUVECs的细胞活性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分别观察经SMBJD和条件培养基干预后的HUVECs的趋化、迁移及体外成管能力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AML细胞的VEGF分泌表达情况;利用WB和PCR技术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的变化。研究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荷瘤鼠实验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SMBJD(20,40,80 g/kg)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组间无明显差异,瘤体体积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给药组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标记结果中CD31和VEGFR2表达的受抑制,且抑制程度与给药浓度成正相关。鸡胚尿囊膜试验中证实,SMBJD对于体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具有削弱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而削弱作用逐渐增强。2.体外实验结果升麻鳖甲汤加减方HPLC结果显示,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为甘草苷(liquiritin),阿魏酸(ferulic acid),升麻素(cimifugin),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SMBJD在所给药剂量范围内(2,4,8 mg/mL)对HUVECs和AML细胞系均无明显细胞毒性。因此均选取2,4,8 mg/mL三个浓度作为后续实验的给药浓度。在非细胞毒性药物浓度的作用下,SMBJD干预后的HUVECs的迁移、趋化和体外成管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该抑制作用在8 mg/mL最为显着。无细胞毒性的SMBJD干预后的AML细胞培养上清即CM,对HUVECs亦无明显细胞毒性,但是削弱了 HUVECs的迁移、趋化和成管能力;ELISA结果显示,非毒性浓度的SMBJD抑制了 AML细胞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o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经内皮细胞刺激因子—VEGF165刺激后的HUVECs在SMBJD干预后,呈现出与给药浓度正相关的活性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不经VEGF165刺激相比有所下降;划痕、Transwell实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也受到抑制;WB和PCR结果均显示出,无论是SMBJD干预、VEGF165刺激还是条件培养基培养的HUVECs,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o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及 mRNA 的表达均受到负向调节作用,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另外,信号通路相关的PI3K、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和mRNA的调控也受到负导向作用,其中8 mg/mL的作用更显着。研究结论1.SMBJD体内具有减少鸡胚尿囊膜微血管密度的作用,下调荷瘤鼠模型瘤体组织中VEGF、VEGFR2和mRNA,以及免疫标记CD31、VEGFR2的表达;2.SMBJD体外抑制HUVECs的生理功能,抑制AML细胞中VEGF的分泌;3.条件培养基干预后的HUVECs,随条件培养基中SMBJD浓度的提升,VEGF、VEGFR2、P13K和AKT磷酸化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下降;4.SMBJD的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与负调控AML细胞中VEGF的水平和PI3K/AKT通路有关。
李雪伟[5](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LLEST抑制白血病血管形成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K562、U937、SHI-1中长链非编码RNA-LLEST的表达及对血管形成的影响。2.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LEST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K562、U937、SHI-1中抑制血管形成的机制。3.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LEST和PDGF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病人及缺铁性贫血(IDA)病人标本中表达差异。[方法]前期实验结果发现,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相比,LLEST在恶性血液病中表达较低。我们构建LLEST高表达稳定细胞株K562及LLEST低表达稳定细胞株U937和SHI-1,并通过定量qRT-PCR验证其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LLEST可能发挥作用的基因或靶点。基于对血管形成相关PDGFA基因的预测,随机选择8例缺铁性贫血与8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M2)治疗前后的骨髓标本,提取其单个核细胞,通过qRT-PCR方法检测LLEST及PDGFA基因表达。选取高表达LLEST的K562细胞株、LLEST敲除后低表达的U937,SHI-1细胞株及其各自对照细胞株,检测PDGFA基因及蛋白水平。分别提取其上清,探究体外小管形成是否有差异。选取高表达LLEST的K562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进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所成的瘤块,并进行免疫组化即HE及CD31染色,探究体内血管形成是否存在差异。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向细胞上清中加入抑制剂和激活剂对LLEST抑制恶性血液病细胞血管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1.小管形成实验发现高表达LLEST的K562细胞株血管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低表达LLEST的U937和SHI-1细胞株血管形成较对照显着增多。体内实验的结果与体外实验类似,高表达LLEST组皮下成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免疫组化提示CD31、HE染色明显少于对照组。2.qRT-PCR发现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LLEST表达显着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缓解后LLEST表达显着高于初诊时。缺铁性贫血患者PDGFA表达明显低于初诊M2患者,且治疗缓解后PDGFA水平较初诊时明显下降。定量RT-PCR及ELISA均提示,在高表达LLEST的K562细胞中,PDGFA表达较低,在低表达LLEST的U937和SHI-1细胞中,PDGFA表达高于对照组。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发现LncRNA-LLEST与PDGFA基因具有相互作用。4.向细胞上清中分别加入抑制剂和激活剂后,发现前者较空白对照相比,血管形成显着减少;后者较空白对照相比,血管形成显着增加。[结论]1.长链非编码RNA-LLEST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血管形成。2.PDGFA是LLEST抑制白血病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3.LLEST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前后表达有差异,PDGFA表达与LLEST相反。
刘飞[6](2017)在《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S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可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其中包括抑制血管形成,参与细胞黏附、迁移,诱导细胞凋亡等。但在诱导免疫耐受及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我们通过测定恶性血液病患者在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时树突状细胞表面TSP-1的表达变化,探讨TSP-1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以临床上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移植前患者、移植后未发生aGVHD患者、移植后刚发生aGVHD时但未进行aGVHD治疗时患者外周血,通过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成熟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移植前、移植后无aGVHD、移植后发生aGVHD时树突状细胞表面TS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查看其表达变化有无意义。结果:移植前组树突状细胞中TSP-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为(47.92±9.24)%,移植后无aGVHD组为(49.10±10.79)%,移植后发生aGVHD组为(23.44±4.46)%。移植前组TSP-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47.92±9.24)%与移植后无aGVHD组TSP-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49.10±10.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后发生aGVHD组TSP-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23.44±4.46)%与移植前组(47.92±9.24)%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发生aGVHD组TSP-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23.44±4.46)%与移植后无aGVHD组(49.10±10.79)%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aGVHD组TSP-1的表达明显比移植前及移植后无aGVHD组降低。结论:aGVHD患者树突状细胞表面TSP-1的表达明显比移植前和移植后无aGVHD组降低,树突状细胞TSP-1的表达和aGVH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屈亚锦[7](2016)在《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早期流行的ALV-J主要致肉鸡髓样细胞瘤,其靶细胞主要为骨髓细胞。而后来流行的致蛋鸡血管瘤型ALV-J则对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有亲嗜致瘤特性,引起多种组织肿瘤,常发生混合型肿瘤。致蛋鸡血管瘤型ALV-J与早期致肉鸡髓样细胞瘤型ALV-J感染肉鸡时是否表现相同的致病特性及致瘤机制?在感染肉鸡鸡胚成纤维细胞(R-CEF)时,病毒增殖及细胞分子病理学反应上有无明显差异?有待于试验验证。本研究将分离于不同年代、不同品种、不同致瘤表型及基因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的两株ALV-J(NX0101、HN10PY01)分别接种R-CEF建立细胞感染模型,比较研究病毒增殖及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再将两株ALV-J分别人工接种AA父母代肉鸡鸡胚,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定期剖杀试验鸡,比较研究试验鸡的病毒感染状态、致病性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两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细胞培养上清中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均呈阳性,且HN10PY01感染组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HN10PY01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TCID50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两毒株感染R-CEF后,抑癌基因p53、p16 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原癌基因c-myc、c-myb的表达均显着升高,感染后期凋亡基因Bcl-2显着高表达。两毒株相比,感染后在第1、2、7d,NX0101感染组p53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前期,NX0101感染组p16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后期,HN10PY01感染组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感染组c-myc、c-myb和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两感染组泄殖腔拭子p27阳性率均为100%,NX0101感染组p27数值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两感染组病毒血症均为阳性,5W后,NX0101感染组病毒血症数值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两感染组血清ALV-J抗体阴性,感染鸡免疫耐受。NX0101感染组死亡率30%,致瘤率45%,诱发髓样细胞瘤4例,淋巴细胞瘤1例,髓样细胞瘤与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3例,髓样细胞瘤、血管瘤和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1例;HN10PY01感染组死亡率20%,致瘤率35%,诱发血管瘤3例,髓样细胞瘤1例、髓样细胞瘤和纤维肉瘤混合瘤、淋巴肉瘤和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各1例。两感染组ND和AIV-H9抗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感染鸡平均体重、胸腺、法氏囊发育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显着低于HN10PY01感染组(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两感染组鸡只各器官组织中p53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骨髓、肝脏、肺脏组织中p53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经测序证实高表达的p53基因主要为突变型,多为点突变,感染后期血清p53蛋白及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鸡只心脏p16基因低表达(P<0.05),感染前期肝脏低表达后期失表达,其他各器官组织失表达;原癌基因c-myc显着高表达(P<0.05),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肝脏c-myc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在其他各器官组织中差异不显着(P>0.05);原癌基因c-myb未见明显变化(P>0.05);凋亡基因Bcl-2 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VEGF及其受体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表达(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HSP70基因显着高表达(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HSP60、HSP70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前期,两感染组血清HSP90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体外试验比较研究表明,两毒株感染R-CEF后病毒的复制能力及毒力有明显差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表达一致;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两毒株的感染状态、致病性、致瘤表型及致瘤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评价HN10PY01毒株在R-CEF上的感染复制能力强于NX0101毒株,而AA父母代肉鸡对NX0101毒株更为易感,NX0101感染组死亡率及致瘤率更高,以髓样细胞瘤为主,而HN10PY01感染组以血管瘤为主。两毒株体内外感染复制能力不同,致瘤表型存在明显差异,但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上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探讨宿主遗传背景对ALV-J感染致瘤作用的影响、ALV-J宿主范围扩大以及致瘤表型演变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王晓军[8](2016)在《白血病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测定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干/祖细胞出现分化受阻、凋亡障碍和恶性克隆性增生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为3-4/1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凋亡率中,白血病在男性患者位居第六位,女性患者位列第八位,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首位。研究发现,与实体肿瘤一样,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新生和信号传导密切相关。目前这一研究已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异常的血管生成发挥着关键作用。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具有诱导血管生成的潜能,这种潜能必需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才能转化为发挥作用的表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最强的血管生长因子之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正性调控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白血病患者体液中bFGF水平亦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骨髓中有明显的血管新生现象。体内体外的各种实验均证实了bFGF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增殖活性。人们发现白血病细胞有bFGF和或bFGFR的异常表达,bFGF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直接刺激白血病细胞,通过加强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新生血管持续不断的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及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很多恶性血液病中,血管增生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骨髓血管增生与AML、ALL和CML的预后不良有关。近年来,对AML和CML患者骨髓血管增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类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都有显着增高,而且与VEGF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CML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及VEGF水平增高最为显着。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在实体瘤中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其在白血病中表达也有所提高,COX-2与白血病中VEGF表达及血管新生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COX-2诱导花生四烯酸合成的主要代谢产物PGE2:同样在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作用,诱导血管生长因子如VEGF、bFGF合成。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及凋亡受多种具有刺激活性或抑制活性的两大类所谓正性或负性的细胞因子组成的网络的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血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因子,多种正常血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均能产生TGFβ1,它不仅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修复创伤,还能调节造血,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目前大多研究开展的是对COX-2、bFGF、TGF β1及VEGF这四种因子单个或两三个因子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但理论创新不足,应用范围有限,而本研究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COX-2、bFGF、TGF 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TGF β1及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四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予以研究,分析各检测指标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探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第一部分:COX-2、bFGF、TGFβ1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意义目的检测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COX-2、FGF、TGF β1、VEG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各检测指标在A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的含量,并对AL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动态检测;对于AL患者,采用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原始加幼稚细胞比例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1.初诊时,AL组的血清COX-2含量出现显着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χ2=6.082).2.初诊时,AL组的血清bFGF含量出现显着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χ2=820.000)。3.AL组初诊时血清TGFβ1含量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χ2=860.000)。4.初诊时,AL组的血清VEGF含量出现显着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χ2=4133.000).5.治疗前AML组血清bFGF、COX2、VEGF及TGFβ1水平与ALL组患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586,χ2=1077.000;P=0.646, χ2= 2906.500; P=0.986,χ2=1135.500; P= 0.729 χ2=2919.000)。6.患者接受2至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时,患者血清TGFβ1含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χ2=3774.000)。7.患者接受2至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时,血清bFGF、COX2及VEGF含量出现显着降低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806,χ2=3756.000;;P=0.868,χ2= 2173.500;P=0.905,χ2= 2181.000).8.患者接受2至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时,bFGF、COX2、 VEGF及TGFβ1水平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F=61.802;P<0.001,F=1342.108;P<0.001,F=458.935;P<0.001, F=1349.146)。9.A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bFGF、COX2及VEGF水平与骨髓始加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分别为R=0.0.303,P=0.005;R=0.435,P<0.001;R=0.293,P=0.006),而TGFβ1水平与骨髓始加幼稚细胞数呈负相关(R=-0.379, P<0.001)。10.A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bFGF、COX2及VEGF水平与TGFβ1水平比较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01,P<0.001;R=-0.578,P=0.001;R=-0.388,P<0.001)。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研究表明,促血管生成因子COX-2、VEGF及bF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含量显着增加,化疗后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COX-2、VEGF及bFGF含量显着下降,而血清TGF β1水平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减低,而化疗后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TGFβ1含量显着升高,提示血管生成可能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动态监测AL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第二部分:COX-2、bFGF、TGFβ1及VEGF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其意义目的检测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不同发展阶段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的变化,对它们在CML的诊治和术后干预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初诊CM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OX-2、bFGF、 TGFβ1及VEGF的含量,并对CML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动态检测;对于AL患者,采用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原始加幼稚细胞比例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1.初诊时,CML组各期患者的血清COX-2含量显着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χ2=34.862)。2.初诊时,CML组各期患者的血清bFGF含量显着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t/χ2=820.000)。3.CML组各期初诊时血清TGFβ1含量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χ2=1289.000);4.初诊时,CML组各期患者的血清VEGF含量显着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χ2=1402.000)。5.治疗前CML组急变期患者血清bFGF、COX2及VEGF水平较慢性期患者增高,而TGF β 1水平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t/χ2=-6.974; P<0.001,t/χ2=485.000;P<0.001,t/χ=465.000; P<0.001,t/χ2=55.000));26.治疗前CML组加速期患者血清bFGF、COX2及VEGF水平较慢性期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水平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t/χ2=6.117;P<0.001,t/χ2=575.000;P<0.001,t/χ2= 445.000;P<0.001,t/χ2=65.000)。7.经过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包括完全血液学缓解、完全遗传学缓解及完全分子学缓解)(CR)时,血清bFGF、COX2及VEGF含量明显下降,而TGFβ1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950,t/χ2=-0.063;P=0.983,t/χ2=1518.000; P=0.584, t/χ2=1468.500;P=0.742,t/χ2=1299.000)。8.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未达到缓解(包括部分缓解、血液学复发和耐药)时,血清bFGF、COX2、VEGF及TGFβ1水平与CR组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t/χ2=-28.355;P<0.001,t/χ2=630.000;P <0.001,t/χ2=137.000;P<0.001,t/χ2=123.000)9.CM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bFGF、COX2及VEGF水平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R=-0.315,P=0.026;R=-0.330,P=0.020;R=-0.632,P<0.001)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CML患者初诊时存在COX-2、VEGF及bFGF的高表达,TGFβ1在CML初诊时存在低表达,经过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时,血清COX-2、VEGF、bFGF及TGFβ1含量基本恢复正常,提示与CML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根据以上研究,说明动态监测CML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水平,可作为CML病情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第三部分:白藜芦醇对K562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COX-2、bFGF、TGFβ1及VEGF对人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及伊马替尼(IM)对K562细胞进行干预,通过MTT法、台盼蓝染色、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将K562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IM单药组(0.1μmol/L、0.2μmol/L)、Res单药组(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IM联合Res组(IM0.1μmol/L+Res 50μmol/L、IM 0.1μmol/L+Res 100μmol/L、IM 0.1μmol/L+Res 200μmol/L、IM 0.2μmol/L+Res 50μmol/L、IM 0.2μmol/L+Res 100μmol/L、IM 0.2μmol/L+Res 200μmol/L)。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给药后COX-2、bFGF、TGFβ1及VEGF的变化。结果:1、细胞抑制率随白藜芦醇及伊马替尼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白藜芦醇或者伊马替尼相比,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0μmol/mL白藜芦醇+200μmol/L伊马替尼组细胞的抑制率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藜芦醇与伊马替尼联合作用组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高,且当作用72 h时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2、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两种药物联合运用后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各联合用药浓度组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均高于单用白藜芦醇组和伊马替尼组,且当用200μmol/ml白藜芦醇+0.2μmol/L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时细胞的凋亡率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藜芦醇与伊马替尼联合作用后使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且当作用72 h时细胞凋亡率为最高。3、采用伊马替尼及白藜芦醇对CML细胞株caspase-3进行检测发现,随着白藜芦醇或伊马替尼浓度升高,其caspase-3活性逐渐增强。4、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单用白藜芦醇及单用伊马替尼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均具有凋亡作用,而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随着伊马替尼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5、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检测显示单用白藜芦醇及单用伊马替尼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均具有凋亡作用,而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随着伊马替尼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6.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0.2μmol/L伊马替尼组的COX-2、bFGF及VEGF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TGFβ1 mRNA的表达均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200μmol/mL白藜芦醇±0.2μmol/L伊马替尼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后,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COX-2、bFGF及VEGF mRNA的表达均显着降低,与对照组和0.2μmol/L伊马替尼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白藜芦醇及伊马替尼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均具有促进凋亡作用,其联用可明显增加其凋亡率。对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的白藜芦醇能够增加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低COX-2、bFGF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K562的凋亡,间接反映血管生成在白血病中的作用。
杨学文[9](2015)在《雷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雷利度胺联合传统经典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与单用传统经典化疗方案的疗效、副反应、耐受性、缓解率作比较,另外进行骨髓象及血清bFGF、VEGF等的检测对比,研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与白血病疗效的关系,为雷利度胺单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探索,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3除外),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二组:化疗+安慰剂组组(对照组)、雷利度胺+化疗组(试验组)。二组患者化疗方案完全相同,均采用DA(3+7)方案。试验组每天口服10mg雷利度胺,对照组每天口服安慰剂作对照研究。二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骨髓穿刺行临床疗效分析,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VEGF及bFGF等的表达及变化情况。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8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35例(M1 1人,M2 15人,M4 7人;M59人;M6 3人;)、试验组33例(M1 2人,M2 14人,M4 8人;M5 6人;M6 3人)。对照组疗效评价:CR19人,CR率54.3%;PR8人,PR率22.9%;CR+PR率=77.2%。试验组疗效评价:CR22人,CR率66.7%;PR 7人,PR率21.2%;CR+PR率=8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312.0±11.07)pg/ml、(275.5±7.568)pg/ml(P>0.0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3.0±5.513)pg/ml(P<0.001)。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162.6±7.303)pg/ml、(178.3±5.084)pg/ml(P<0.05),仍稍高于健康组(P均<0.05)。3.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bFGF水平分别为(33.94±1.527)ng/ml、(30.03±1.413)ng/ml(P>0.0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01±0.3569)ng/ml(P<0.001)。治疗后血清b FGF水平分别为(15.41±0.712)ng/ml、(16.43±0.6335)ng/ml(P<0.05),仍稍高于健康组(P1<0.05,P2<0.05)。4.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血清VEGF及bFGF与临床疗效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雷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及抗新血管生成作用,联合化疗可提高缓解率,而不增加副作用,可能通过下调血管新生因子VEGF及b FGF等的表达而抑制血管新生,对急性白血病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张勇[10](2013)在《α-乳香酸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应用乳香树脂提取物治疗多种不同慢性炎症性疾病已经很长时间了。来自动物模型及人体的实验数据已经确认乳香树脂提取物不仅具有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能力,同时具有抗肿瘤效能。对树脂提取物成分的分析揭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乳香酸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学作用。在阐明乳香酸类化合物(boswellic acids, BAs)生物效应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发现5-L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端粒酶Ⅰ和端粒酶Ⅱ以及激肽酶是BAs作用的靶标,而且根据细胞类型及结构不同,BAs在不同细胞分别影响炎症反应及肿瘤生长信号传导途径,包括Ca2+, MAPK信号肽。基于在中医及印度民间医药中观察到的一些效果,科学家们开展了许多动物试验及在受试人进行了临床试验。在动物模型上,BAs单体或包含了很多种成分的B. spec提取物,都显示具有潜在的治疗炎症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回肠炎、结肠炎、肝炎等)、疼痛、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过敏反应等药理学效果。实际上,在人体的研究亦显露出其能干预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脑及其他肿瘤、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及支气管哮喘的潜能。国内外学者研究乳香酸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主要集中在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及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有关调节微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次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刻了解乳香提取物及其单体乳香酸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对于中药的开发及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目的①阐明临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血管新生与分型、预后、浸润的关系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相关性。②研究乳香单体α-乳香酸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对HL-60细胞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FLK-1)表达的影响。③通过体内试验,研究α-乳香酸对体内白血病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以及对骨髓微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①收集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cyte, MNC),免疫组化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②取骨髓活检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微血管密度;③MTT试验检测α-乳香酸对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④Real-time PCR检测α-乳香酸对VEGF及受体(FLT-1及KDR/FLK-1) mRNA表达的影响;⑤Western Blot法检测α-乳香酸对细胞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⑥3Gyb0Co射线照射BALB/C裸鼠,通过注射HL-60细胞构建急性白血病动物模型;⑦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染色体G显带法鉴定白血病动物模型;⑧ELISA法检测不同剂量α-乳香酸处理组模型裸鼠血浆VEGF浓度的变化;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裸鼠骨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结果①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和对照组骨髓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0.03±4.37/hot spot和9.85±3.44/hot spot, AML患者显着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病例MVD降至12.27±2.40/hotspot,与初治AML患者MVD水平有显着性差异,而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②急性白血病按照FAB方法分组,不同组间的平均MVD进行比较,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比较其差异,不同组间平均MVD无明显差异(P>0.05);③无髓外浸润组MVD为19.93±8.02/hot spot,髓外浸润组MVD为30.00±5.40/hot spot,两组MVD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④VEGF在急性白血病外周血MNC表达阳性率70%,完全缓解病例其阳性率下降至6.7%;⑤α-乳香酸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2.5mg/L-30. Omg/L浓度范围内对HL-60细胞抑制率为(5.98±2.06)%-(81.99±0.76)%;⑥15.0mg/L以上浓度α-乳香酸降低HL-60细胞VEGF及VEGF受体mRNA的表达;⑦15.0mg/L以上浓度α-乳香酸能减少HL-60细胞后VEGF及其受体(flt-1和FLK-1/KDR)蛋白的表达;⑧成功建立急性白血病动物模型;⑨100mg.kg-1.d-1α-乳香酸作用于动物,能明显降低血清VEGF浓度及微血管密度。结论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存在血管新生,骨髓MVD与白血病的分型无关,但与浸润有密切关系。白血病患者体内MVD的高低与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亦有明显关系。②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表达VEGF及受体,15.0mg/L以上浓度α-乳香酸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③α-乳香酸抑制HL-60细胞表达VEGF及其受体mRNA,减少VEGF及受体蛋白的表达,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④在裸鼠急性白血病模型应用α-乳香酸治疗,能降低VEGF浓度及微血管密度,具有抗白血病血管新生的作用。
二、VEGF及受体与白血病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EGF及受体与白血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预后分析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体内验证ILT4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进展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ILT4和VEGF-A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2)初步探讨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六种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引言 |
2. 病例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1. 引言 |
2. 病例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DGF家族及受体的作用和与疾病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CSF-1R抑制剂联合长春新碱延缓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T-ALL小鼠不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CSF-1R抑制剂阻断白血病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CSF-1R抑制剂在T-ALL小鼠疾病进展中的初步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升麻鳖甲汤加减方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一、西医研究进展 |
(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概况 |
(二) 病因学 |
(三) 分类标准 |
(四) 基因突变及预后 |
(五) 血管新生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关系 |
(六) 治疗方法 |
二、中医研究进展 |
(一) 中药复方治疗AML |
(二) 中药化合物治疗AML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影响荷瘤小鼠血管新生能力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抑制HUVECs的功能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干预的AML细胞上清影响HUVECs功能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四部分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抑制VEGF165刺激的HUVECs功能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五部分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长链非编码RNA-LLEST抑制白血病血管形成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LLEST对白血病细胞株血管形成影响的研究 |
一、主要材料 |
二、实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分析 |
五、结果 |
第二部分 LLEST抑制白血病血管形成与PDGFA |
一、主要材料 |
二、实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分析 |
五、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管形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S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禽白血病 |
1.1.1 禽白血病病毒及其亚群分类 |
1.1.2 禽白血病病毒的形态与理化特性 |
1.1.3 ALV的培养特性 |
1.1.4 禽白血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蛋白组成 |
1.1.5 禽白血病病毒的复制周期 |
1.1.6 禽白血病的感染传播特点 |
1.1.7 感染鸡的免疫反应 |
1.1.8 J亚群禽白血病 |
1.1.9 ALV-J流行情况 |
1.2 肿瘤相关基因 |
1.2.1 抑癌基因 |
1.2.2 癌基因 |
1.2.3 凋亡基因Bcl-2 |
1.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
1.2.5 热应激蛋白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毒 |
2.1.2 细胞 |
2.1.3 试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耗材 |
2.1.5 主要仪器 |
2.2 病毒的准备 |
2.2.1 ALV-J扩增 |
2.2.2 病毒TCID_(50)测定 |
2.3 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1 引物准备 |
2.3.2 制作标准曲线 |
2.4 体外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1 体外实验设计 |
2.4.2 细胞感染ALV-J病毒 |
2.4.3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 |
2.4.4 ALV-J感染细胞培养上清群特异性抗原p27检测 |
2.4.5 ALV-J感染细胞培养上清TC ID_(50)检测 |
2.4.6 R-CEF感染ALV-J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2.5 体内试验设计与方法 |
2.5.1 体内实验设计 |
2.5.2 鸡胚卵黄囊接种 |
2.5.3 新流灭活疫苗疫苗免疫及抗体效价检测 |
2.5.4 免疫器官发育指数 |
2.5.5 ALV-J感染鸡血清中HSPs检测 |
2.5.6 ALV-J感染鸡血清中p53抗原检测 |
2.5.7 ALV-J感染鸡血清中p53抗体检测 |
2.5.8 ALV-J感染鸡临床症状观察 |
2.5.9 ALV-J感染鸡病理组织学观察 |
2.5.10 ALV-J感染鸡泄殖腔棉拭子p27抗原检测 |
2.5.11 ALV-J感染鸡病毒血症检测 |
2.5.12 ALV-J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2.5.13 ALV-J感染鸡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
2.5.14 ALV-J感染鸡p53蛋白突变检测 |
2.5.15 ALV-J感染鸡只p53基因突变检测 |
2.6 分析及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X0101和HN10PY1毒株TCID_(50)的测定 |
3.2 肿瘤相关基因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R-CEF后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
3.3.1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p27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2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TCID_(50)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3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3.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父母代肉鸡鸡胚后感染状态检测结果 |
3.4.1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泄殖腔排毒动态检测结果 |
3.4.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病毒血症动态检测结果 |
3.4.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ALV-J抗体动态检测结果 |
3.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父母代肉鸡鸡胚后致病性检测结果 |
3.5.1 致死率 |
3.5.2 肿瘤发生率 |
3.5.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
3.5.4 ALV-J感染鸡病理组织学观察 |
3.5.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 |
3.5.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体重的影响 |
3.5.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鸡免疫器官发育指数的影响 |
3.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
3.6.1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p53基因相关检测 |
3.6.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p16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c- myb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c- myc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Bcl-2 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应激蛋白检测结果 |
3.6.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VEGF及受体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NX0101毒株和HN10PY01毒株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分析 |
4.1.1 细胞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及毒株复制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4.1.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R-CEF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分析 |
4.2.1 动物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及毒株感染状态的差异性比较 |
4.2.2 NX0101毒株和HN10PY01毒株对AA父母代肉鸡致病性研究 |
4.2.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HSPs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血清中p53蛋白及抗体检测 |
4.2.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p53基因突变研究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待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8)白血病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测定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COX-2、bFGF、TGFβ1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COX-2、bFGF、TGFβ1及VEGF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白藜芦醇对K562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雷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白血病研究现状 |
1.1.2 血管新生调控网络与肿瘤的关系 |
1.1.3 血管新生调控网络 |
1.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 |
1.1.5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肿瘤 |
1.1.6 雷利度胺与急性白血病及VEGF、bFGF表达的关系 |
1.1.7 前景与展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对象和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化疗方法 |
2.1.3 仪器与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的收集与制备 |
2.2.2 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
2.2.3 实验结果计算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临床疗效 |
3.2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骨髓缓解情况与VEGF/bFGF变化情况 |
3.3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VEGF/bFGF变化情况 |
3.4 骨髓缓解情况与VEGF、b FGF下降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良反应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临床疗效评价 |
5.2 对VEGF及bFGF的影响 |
5.3 副反应对比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α-乳香酸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新生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2.4 标本制备及处理 |
1.2.5 骨髓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
1.2.6 计数骨髓病理切片微血管 |
1.2.7 免疫组化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微血管密度 |
1.3.2 MVD与疾病的分型、浸润的关系 |
1.3.3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VEGF蛋白的表达 |
1.3.4 MVD与VEGF蛋白的相关性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α-乳香酸对HL-60细胞株VEGF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2.4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MTT检测α-乳香酸(a BA)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2 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VEGF浓度变化结果 |
2.3.3 α-乳香酸处理HL-60细胞前后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定量检测 |
2.3.4 Western Blot检测α-乳香酸对HL-60细胞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α-乳香酸抗急性白血病裸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用白血病细胞株及培养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2.5 动物模型构建 |
3.2.6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案 |
3.2.7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8 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裸鼠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及微血管定量 |
3.2.9 裸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检测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小鼠白血病模型鉴定 |
3.3.2 病理学检查 |
3.3.3 不同剂量α-乳香酸处理各组裸鼠体内血管增生的比较 |
3.3.4 不同剂量α-乳香酸治疗组裸鼠血浆中VEGF的表达 |
3.3.5 VEGF与MVD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论文 |
着作 |
获奖 |
课题 |
四、VEGF及受体与白血病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宫文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2]初步探讨PD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 杨露露. 苏州大学, 2020(02)
- [3]CSF-1R抑制剂联合长春新碱延缓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的初步研究[D]. 李坤.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升麻鳖甲汤加减方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D]. 王梦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长链非编码RNA-LLEST抑制白血病血管形成及机制探讨[D]. 李雪伟. 苏州大学, 2019(04)
- [6]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S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D]. 刘飞.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7]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D]. 屈亚锦.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8]白血病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测定及其意义[D]. 王晓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9]雷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D]. 杨学文.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 [10]α-乳香酸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 张勇. 中南大学, 2013(01)
标签:血管生成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论文; 急性髓性白血病论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