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军转民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建设好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论文文献综述)
缪奇[1](2020)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兴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分析—案例研究—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把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梳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国家宏观控制下,少数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高校配合的小规模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9),大批中心城市引进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大学城(园)模式;进入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新兴中心城市主导,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高校地方贡献度,形成引进、监管、创新发展一套完整的体系;并根据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与受益者、结构与治理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互利垂直型、互利水平型、公益垂直型、公益水平型四种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类型。第二章是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导向、城市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市场的繁荣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机与原因,解释高校异地办学的行动。首先是国家层面,面临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次是城市层面,新兴中心城市面临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模式与理念转变的挑战与需要;再次是高校层面,收到创新创业精神影响,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场景;深度参与融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全球灵活配置重要发展资源;建立资源依赖网络,增加被依赖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后是市场层面,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面临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升级与人才竞争加剧。第三章是对深圳、青岛、苏州三个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首先根据Rothwell政策工具分类,分析每个城市近6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工具,整理引进设立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深圳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备高起点、规划、投入、水平、标准,范围广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实施“六大行动”,其政策体系具有示范性、精细化、跨区域、特色化的特点,注重系统引进,强调科技创新与转化;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其次总结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规划构建政策环境,优化完善城市高等学校体系,面向未来,共同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区,最后论述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区特点,包括: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创新;产学研融合创新;品牌与示范效应;治理模式创新;整体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主要存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盲目扩张;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相关研究匮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在城市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系统规划设计政策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层面要注重战略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差异化、特色发展。总之,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行为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产生的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变迁与聚集。在宏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向着高质量创新方向发展。
蔡宏伟[2](2019)在《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与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合作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以及科技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鉴于俄罗斯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俄技术合作更是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东南部沿海等发达省市和地区,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黑龙江省开展对俄技术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说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优越,俄罗斯整体科技实力雄厚,未来科技潜力巨大,而且双方具有很强的技术互补性。因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政府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管理两个层面探讨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归纳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阻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两类。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应培育和发展措施保障系统。
袁玮[3](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梁宇[4](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于澎田[5](2012)在《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现实压力,围绕大学科技园创新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快速培育和提升大学科园集成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运用集成创新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多种理论思想与方法开展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研究,旨在为我国大学科技园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先进的方法支持。界定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内涵和特征;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主体协调能力、平台服务能力、环境营造能力和资源集聚能力四个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的“钻石模型”,揭示基于核心优势的集成创新能力形成的牵引机理和耦合机理;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演化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的系统结构类型,揭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演化的正向驱动机理、逆向反馈机理和周期螺旋机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比分析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演化的阶段特征,揭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的周期性演化规律。提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的设计原则;设计基于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主导要素的三条能力培育路径,即大学主导创新孵化路径、地方根植式政产学融合路径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路径;建立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支撑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明确培育路径选择的具体条件,并提出基于规则的路径选择方法;给出基于大学科技园发展阶段的路径转换过程,分析路径转换的各种障碍,提出路径转换的实现策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设计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制框架,构建能力发展机制概念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法和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不同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下发展机制优先序的确定方法;从主体信任、沟通与交流、利益分配和矛盾冲突解决等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科技园主体协调机制;从资源共享、资源汇集、资源配置与使用、开放机制等四个方面设计资源集聚机制;从信息获取与选择、信息使用机制以及自我提升机制三个方面设计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的平台服务机制;从基础设施完善机制、现代管理制度建设机制、中介服务体系创新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学习机制等五个方面设计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营造机制;从政府科技规划与计划支持、政府财税政策支持、人才保障与区域创新平台支持四个方面设计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的政府支持机制。从主体协调、平台服务、环境营造、资源集聚和创新产出五个方面构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规则方法相结合构建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设计基于规则的集成创新能力评分表。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分析园区科技创新现状,根据园区集成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及地方根植式政产学融合路径的选择结果,提出园区集成创新能力的相应发展机制及进一步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的策略。
陈万里[6](2011)在《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学科技园从诞生至今,起到了创新和引领等多方面的作用,正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它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究竟如何解决,不少学者和建设者们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观点和看法莫衷一是。在充分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典型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经验,借助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一些必须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依据系统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沿两条主线展开研究:一是文献和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对比学者专家的理论与观点,确认课题研究的前沿。二是在四川5·12大地震后本单位恢复重建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大学科技园实地考察、管理者访谈,厘清大学科技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界定大学科技园、管理与治理等概念,重点介绍了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三元参与和孵化器三个主要理论基础。探讨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借鉴经验。对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和治理现状进行了评估,追述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总结了主要成就、问题以及治理障碍的内在原因。然后就科技园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战略治理、组织模式治理、资本运营和风险防控治理及创新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和研究。最后基于政府、依托大学和园区中介组织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研讨过程中主要参考以及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投资与金融理论、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并借助了演绎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归纳研究方法和决策目标层次分析法多种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得出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提出了大学科技园风险防控治理的概念与观点,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现有大学科技园区管理理论的某种拓展创新。(2)建立了关于大学科技园“六元决策治理”分析框架,区分了园区决策是“治理问题”,具体执行决策是“管理问题”;尤其是阐述了大学科技园治理的内涵,形成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3)经过实践、调查、总结,抽象出大学科技园宜治、强治、失治与恶治四种基本治理状态,这是一种新的思维分析尝试。(4)分析了大学科技园文化的信息、教育、商业和多元特征。得出了大学科技园文化应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为根基,以国际先进大学园区文化为借鉴,形成多元文化共同融合的大学科技园区域文化的新结论。(5)通过翔实的数据与分析,得出现时大学科技园综合评估不成熟,单项评估更为合理的论断。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对大学科技园专业项目的战略重点进行了选择运算,并对其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作以阐述。
黄玉瑄[7](2011)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而建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使命和重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区总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分为商业贸易区、创业孵化区、科研办公区和生活配套区,已迅速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综合孵化器。目前科技园区已形成了“产业特色化”、“结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理念,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行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及科技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基础,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科技园发展理论、企业孵化器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科技园外部条件中的一般环境因素进行了PEST分析,并分析了其外部技术环境因素,找出了科技园发展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然后详细分析了科技园内部组织条件,总结出其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的竞争优势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其特色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并综合以上分析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方案。最后还提出了完成该战略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及相对应的战略实施的控制与保障措施。
张铭钟[8](2008)在《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文中指出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以及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源,是国内外理论界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目前研究进展来看,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驱动作用,并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共性理论基础和互动实践方面有了初步的研究和认同。但专门就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是非常少见。论文选取位于我国落后地区的以资源型经济为特色的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一般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特征出发,运用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基础,对我国西北五省(区)不同经济时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析,通过对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并遵循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效率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PCA)对现阶段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成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得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61,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效应,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式。在全面、系统分析了影响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以及对互动模式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论文构建了一个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多维互动模式组合,由四个模式组成,包括多主体合作办学互动模式、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合作互动模式、大学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互动模式、区域产业群资源开发合作互动模式。其次,在互动模式构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特性和自身价值观、区域经济制度的协调性对互动模式成效的影响,论文从区域互动模式宏观发展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互动模式运行组织及制度建设、互动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建设、互动模式实践的创新体系构建,促进区域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最后,论文从中观、微观层面出发,提出建立一系列保障实现互动的具体发展策略,如深化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发展区域文化及文化产业,完善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合理的布局及院校定位,构建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建设区域高校优势学科及专业。这些互动模式虽然具有普适性,但对于少数民族众多,以及教育、科技落后的资源型经济区域——西北五省(区)来说更具有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顾彦杰[9](2008)在《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孵化器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税收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散和传播。在我国,孵化中心也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由于孵化器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它不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关注,纷纷对之进行研究。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孵化器的发展即面临新的机遇又引来了新的挑战,其内涵和功能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丰富,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其中,大学科技园又是其中的典型,作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育机构,在当今的新的经济条件下,大学科技园同样面临着产业化、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发挥其以往的优势,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现成的管理运作模式可循。本文在了解孵化和技术支持的相关理论和大学科技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支持的功能做了定位分析,包括定位和功能两大方面。并就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还需要大力发展哪些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还探讨了如何利用AHPFM决策模型,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接下来给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问题分析,其中包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我国大学科技园中介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协调服务的力度不够,并且给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和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分析。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通过以上论文工作,对大学科技园创业支持的相关问题有所提示。
冯伟[10](2008)在《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跨过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关键。而大学作为拥有先进科学知识与人才的科研单位是推动国家高科技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如何使大学适应自己正在承担的创新功能把大学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财富是当前被关注的重要领域。大学与科技园的紧密结合,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孕育出了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业园模式被其它各国所认可,并被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依托大学科技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高科技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世界多个着名科技工业园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和对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现状的调查,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存在以下主要矛盾:1、土地资源稀缺与园区扩张的矛盾;2、园区物质环境建设与创新环境建设的矛盾;3、城市膨胀与园区区位选址的矛盾;4、园区的功能组成与空间构成的矛盾;5、园区空间建设与投资风险的矛盾;6、园区盲目模仿建设的矛盾等。为此,作者以大学科技园的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大学科技园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脉络,以实态调查的方法获得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数据,以比较论证的方法归纳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和空间构成,并从规划特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论文以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探讨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互动关系,融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理性认知大学科技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适宜的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第二,全面调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区规划与建设数据资料,归纳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空间形态类型,并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国情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合理化建议。第三,探索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总结大学科技园规划特点与主要原则,提出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二、利用军转民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建设好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军转民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建设好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兴中心城市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 |
(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高校异地办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与性质研究 |
(三)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动机与原因 |
(四)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五)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六)关于大学城的研究 |
(七)研究成果评价 |
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与类型 |
第一节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划分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0) |
(三)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 |
第二节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 |
(一)互利垂直型 |
(二)互利水平型 |
(三)公益垂直型 |
(四)公益水平型 |
第二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因 |
第一节 国家战略与规划的意志 |
(一)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 |
(二)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引导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
(二)优化新兴中心城市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 |
(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的转变 |
第三节 高校的变革与创新 |
第四节 繁荣的高等教育市场 |
第三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深圳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二节 青岛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青岛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三节 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苏州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苏州市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 |
(二)新兴中心城市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区特点 |
第四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 |
(一)头雁效应背后可能存在盲目扩张 |
(二)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 |
(三)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科学研究匮乏 |
(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对策 |
(一)国家层面 |
(二)城市层面 |
(三)高校层面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
2.1.1 基本状况 |
2.1.2 特点 |
2.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宏观政策原因 |
2.3.2 企业自身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有利因素 |
3.1.1 政策促进 |
3.1.2 技术互补 |
3.1.3 人才优势 |
3.1.4 地缘因素 |
3.1.5 历史渊源 |
3.2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不利因素 |
3.2.1 双方因素 |
3.2.2 中方因素 |
3.2.3 俄方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对策 |
4.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4.1.1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 |
4.1.2 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营造对俄技术合作良好环境 |
4.1.3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1.4 推进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战略 |
4.1.5 构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优势产业集群 |
4.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措施保障系统 |
4.2.1 培育和做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主体分系统 |
4.2.2 拓展和做大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分系统 |
4.2.3 疏通和加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大通道建设分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1 基本理论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
4.1.1 创新活动特征 |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
5.1.3 “特区化”政策 |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
6.1 南京总体规划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现实意义 |
7.2 主要工作 |
7.3 主要观点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
7.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资源整合原则 |
3.1.2 重点突破原则 |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
4.1 动力机制 |
4.1.1 动力模型 |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
4.2 学习机制 |
4.2.1 学习的主体 |
4.2.2 学习的模式 |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
4.3 扩散机制 |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
4.4.1 协调机制 |
4.4.2 保障机制 |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
5.2.3 数据获取 |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
6.5.1 研究开发平台 |
6.5.2 资源共享平台 |
6.5.3 成果转化平台 |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5)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
1.3.2 集成创新研究现状 |
1.3.3 科技园区创新研究现状 |
1.3.4 大学科技园创新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与演化机理 |
2.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的界定 |
2.1.1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2.1.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2.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能力构成 |
2.2.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系统分析 |
2.2.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2.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
2.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
2.3.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的钻石模型 |
2.3.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的牵引机理 |
2.3.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形成的耦合机理 |
2.4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演化机理 |
2.4.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演化的超循环机理 |
2.4.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的周期性演化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
3.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设计思路 |
3.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设计 |
3.2.1 大学主导创新孵化路径 |
3.2.2 地方根植式政产学融合路径 |
3.2.3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路径 |
3.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选择 |
3.3.1 路径选择的条件分析 |
3.3.2 基于规则的路径选择方法 |
3.4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转换及实现 |
3.4.1 基于大学科技园发展阶段的路径转换过程 |
3.4.2 路径转换障碍分析 |
3.4.3 路径转换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 |
4.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的框架设计 |
4.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概念模型 |
4.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优先序确定方法 |
4.3.1 符号化处理与数据获取 |
4.3.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机制优先序确定方法 |
4.4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构建 |
4.4.1 主体协调机制 |
4.4.2 资源集聚机制 |
4.4.3 平台服务机制 |
4.4.4 环境营造机制 |
4.4.5 政府支持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
5.1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思路 |
5.2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 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评价方法选择 |
5.3.2 基于规则的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理工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6.1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6.1.1 哈理工科技园基本情况 |
6.1.2 哈理工科技园科技创新情况 |
6.1.3 哈理工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评价 |
6.2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选择 |
6.2.1 集成创新能力支撑要素评价 |
6.2.2 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确定 |
6.3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发展机制建设 |
6.3.1 确定机制重要程度 |
6.3.2 重要机制建设情况比较 |
6.3.3 重要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6.4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4.1 地方政府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指导和支持 |
6.4.2 哈理工大学完善科技园发展政策和措施 |
6.4.3 科技园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的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学科技园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科技园运行和发展等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逻辑关系 |
1.4.1 论文研究框架结构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 |
1.4.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大学科技园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系统 |
2.1.2 大学科研组织创新 |
2.1.3 校办产业及校办企业 |
2.1.4 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园区 |
2.1.5 大学科技园管理与治理 |
2.2 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系统理论 |
2.2.2 三元参与理论 |
2.2.3 孵化器理论 |
2.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实践与经验借鉴 |
2.3.1 发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特色与经验 |
2.3.2 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实践和借鉴 |
2.3.3 中国典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 |
2.3.4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现状评估 |
3.1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简要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6-1995) |
3.1.2 成长阶段(1996-1999) |
3.1.3 推进阶段(2000-今) |
3.2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主要成就 |
3.2.1 发展规模和效益 |
3.2.2 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
3.2.3 其它成就 |
3.3 中国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主要问题 |
3.3.1 发展战略定位 |
3.3.2 组织结构模式 |
3.3.3 资本运营与评估 |
3.3.4 风险预防控制 |
3.4 中国大学科技园治理障碍的内在原因 |
3.4.1 制度缺陷的原因 |
3.4.2 团体利益的原因 |
3.4.3 文化思想的原因 |
3.4.4 学术沟通的原因 |
第4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治理及创新 |
4.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理论 |
4.1.1 战略及战略目标 |
4.1.2 战略定位 |
4.1.3 战略治理及创新 |
4.2 战略治理过程 |
4.2.1 战略治理组织与准备 |
4.2.2 战略治理程序 |
4.2.3 战略治理误区 |
4.3 普适性大学科技园战略定位 |
4.3.1 综合类普适性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定位 |
4.3.2 综合类高端及初端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定位 |
第5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组织模式治理及创新 |
5.1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模式理论 |
5.1.1 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提出的问题 |
5.1.2 原有理论拓展出新的六元治理组织模式观点 |
5.2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模式现状 |
5.3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分析框架和治理状态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治理要素和治理主体 |
5.3.3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的分析框架 |
5.3.4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状态 |
5.4 大学科技园与自组织、周边区域关系 |
5.4.1 成员自组织 |
5.4.2 大学科技园与母体大学的空间关系 |
5.4.3 大学科技园和周边区域相互影响与作用 |
5.5 大学科技园与文化塑造 |
5.5.1 大学科技园文化辨析 |
5.5.2 大学科技园组织信用的培育 |
5.5.3 大学科技园文化型经理人倡导 |
第6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资本运营治理及创新 |
6.1 大学科技园的资本运营与评估理论 |
6.1.1 大学科技园的资本运营理论 |
6.1.2 大学科技园的评估理论及观点 |
6.2 大学科技园资本运营的作用 |
6.2.1 大学科技园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 |
6.2.2 园区科技企业资本运作的分析和启示 |
6.2.3 关于某些金融理论的认识见解 |
6.3 大学科技园评估研究及项目重点选择 |
6.3.1 大学科技园评估研究及应用情况 |
6.3.2 大学科技园评估基础与条件分析 |
6.3.3 科技园专业项目战略重点选择方式研究 |
第7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防控治理及创新 |
7.1 大学科技园的风险防控理论 |
7.1.1 关于风险防控理论 |
7.1.2 危机与危机管理理论 |
7.1.3 本文的风险防控理论观点 |
7.2 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大学科技园区突发风险案例 |
7.2.1 汶川大地震的破坏与思考 |
7.2.2 园区组织的应对作用 |
7.2.3 园区内部体系的自修复能力 |
7.3 大学科技园突发风险的治理过程 |
7.3.1 园区突发风险治理阐述 |
7.3.2 园区突发风险的实时应对 |
7.3.3 园区突发风险的事后处理 |
7.3.4 遭遇园区突发风险损失的运作分担 |
7.4 大学科技园突发自然风险的启示及防范 |
第8章 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对策建议 |
8.1 中国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趋势 |
8.2 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对策建议 |
8.2.1 基于政府层面考虑的对策与建议 |
8.2.2 基于依托大学层面考虑的对策建议 |
8.2.3 基于园区管理机构、中介组织层面考虑的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写作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写作的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
2.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外部环境分析 |
2.1.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一般环境分析 |
2.1.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行业分析 |
2.1.3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五力模型"分析 |
2.1.4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2.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内部条件分析 |
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资源分析 |
2.2.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能力分析 |
2.2.3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的内部条件优势与劣势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使命与愿景分析 |
3.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
3.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制定依据 |
3.2.1 SWOT矩阵的构建 |
3.2.2 SWOT矩阵分析 |
3.3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使命与愿景分析 |
3.3.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使命与愿景 |
3.3.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目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的提出 |
4.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的提出 |
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目标 |
4.1.2 科技园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
4.1.3 科技园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 |
4.2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的实施 |
4.2.1 科技园多元化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 |
4.2.2 科技园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政策的研究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
5.1.1 加强科技园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 |
5.1.2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
5.2 加大科技园保障条件建设 |
5.2.1 保证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场地的需求 |
5.2.2 打造生产组织管理的平台 |
5.3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 |
5.3.1 培养和引进产品开发等科研人员 |
5.3.2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
5.4 积极整合资源并加大投入力度 |
5.4.1 积极整合学校相关科技资源 |
5.4.2 争取科技园各方资金投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
1.1.1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
1.1.2 研究意义(Research Meaning)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Analysis of the Abroad and Domestic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1 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2 国外的相关研究状况(Analysis of the Abroad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观点述评(Reviews of the Correlative Research Viewpoint of the Abroad and Home)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Research Thought and Main Content) |
1.3.1 研究思路(Research Thought) |
1.3.2 研究内容(Main Research Content)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Research Approaches and Technical-line) |
1.4.1 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es)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Research of Technical-line) |
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演进 |
2.1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职能拓展分析(Analysis of the Higher Function of Higher School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
2.1.1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人才培养职能(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of Higher School) |
2.1.2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The Function of Science Research of Higher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2.1.3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The Function of Society Service of Higher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2.1.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分析(Analysis of the Essence Principa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2.2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分析(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y)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2.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分析(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2.3.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分析(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
2.3.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分析(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
2.3.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
2.4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趋势分析(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Tren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2.4.1 经济知识化(Knowledge of the Economy) |
2.4.2 知识经济化(Econom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
2.4.3 知识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 Features of the Knowledge) |
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分析 |
3.1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分析(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1.1 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分析(Economy-society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1.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Economy Development Factor of North-west China) |
3.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分析(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2.1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分析(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2.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Influencing Factor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测度:基于PCA 模型(Analyzing the Relativ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by the Model of PCA) |
3.3.1 传统理论模型分析(Analysis of Theory Model) |
3.3.2 主成分分析模型(Model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
3.3.3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GPCA) |
3.3.4 西北五省(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GPCA 测度(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asur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5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GPCA 测度(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as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6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Analysis of Mutu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及区域经济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SWOT 分析(Analyz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In North-west China by the SWOT) |
3.4.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组织与制度不健全(The Morbidity of the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与市场建设滞后(The Lag of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Market Construction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创新体系不完善(The Faultiness of the Interactive Innovation System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4 高等教育体系及高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割裂(The Requirement Dissever of Higher School Distribution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3.4.5 高校定位及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The Interactive Demand Disjoint of the Higher School Orient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4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
4.1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构建基本思想分析(Analysis of the Basic Idea of the Interaction Mode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North-west China) |
4.1.1 共同愿景:创新即发展(Common Wish: Innovation is Development) |
4.1.2 发展理念:互动即双赢(Developing Idea: Interaction is Both-win) |
4.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构建基本原则分析(Analy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Idea of the Interaction Mode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North-west China) |
4.2.1 特色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bility Combination) |
4.2.2 科学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Scientific and Developing Combination) |
4.2.3 互动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Combination) |
4.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内涵分析(Analysis of Meaning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Model in North-west China) |
4.3.1 互动模式内涵(Meaning of Interaction Model) |
4.3.2 互动主体及责任与义务(Interaction Main Bod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
5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
5.1 区域产业群资源开发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Industry Cluster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
5.1.1 资源开发合作式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
5.1.2 构建一轴一带及三大特色产业集群(Construct the One-axes, One-strip and Thre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 |
5.2 大学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District of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
5.2.1 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高新技术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District is the Base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Hatch and Talent Training) |
5.2.2 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优势(Exerting the Innovation Advantag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Park in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
5.3 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Laborator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
5.3.1 依托重点实验室推动创新(Co-established the Key Laborator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3.2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应用技术(Co-established the Engineering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3.3 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科技转化(Co-establish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4 多主体合作办学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Running a School b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4.1 合作建立高等教育机构(Co-establish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
5.4.2 联合培养人才(United to Train the Talent) |
5.5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总结——多维互动模式(Summarization of Interactio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Multi-dimension Interactive Model) |
6 基于多维互动模式的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6.1 宏观层面分析(Macro-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1.1 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新型组织(Construct the New Organization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
6.1.2 重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保障制度(Construct the Ensuring System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
6.1.3 设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运行机制(Design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
6.1.4 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市场体系(Perfect the Interactive Market Syste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6.1.5 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创新体系(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
6.2 中观层面分析(Middle-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2.1 深化高等教育职能拓展与区域文化力发展相适应(Development of the Funct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nonal Culture Power) |
6.2.2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Adap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
6.2.3 调整高等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产业分布相协调(The Distributing of the Regional Higher School is Adapt to the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
6.3 微观层面分析(Micro-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3.1 明确高等院校定位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统一(The Ori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Colleges is Unity to the Service Competence of Regional Economy) |
6.3.2 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Training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is United with the Need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
6.3.3 建设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及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相匹配(The Advantage Subjects and Majors of College is Adapt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观点与结论(Essential Views and Summarization) |
7.2 政策建议(Policy Suggestions) |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sis) |
7.4 论文的不足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The Inadequacy of the Thesis and The More Research)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企业支持的相关理论 |
2.1.1 创业企业支持体系的概念 |
2.1.2 创业企业支持体系的模式 |
2.2 大学科技园支持体系相关理论 |
2.2.1 孵化器理论 |
2.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企业孵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分析 |
3.1 大学科技园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3.2 大学科技园产生的理论解释 |
3.3 我国大学科技园定位分析 |
3.4 我国大学科技园功能分析 |
3.4.1 技术中心 |
3.4.2 孵化中心 |
3.4.3 人才中心 |
3.4.4 次要功能 |
第4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发展 |
4.1 新时代背景下的功能要求 |
4.1.1 网络结点作用 |
4.1.2 技术辐射中心 |
4.1.3 专业优势带动产业集群 |
4.1.4 标准化的建设 |
4.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2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2.3 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建构 |
第5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问题分析 |
5.1 大学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5.1.1 选题立项比较片面 |
5.1.2 缺乏合理、专业的评价体系 |
5.1.3 机制呆板,缺乏活力 |
5.2 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 |
5.2.1 园区内部网络联系不足 |
5.2.2 产品或企业缺乏互补性 |
5.2.3 企业内在联系少 |
5.3 大学科技园中介功能问题 |
5.3.1 功能定位不准 |
5.3.2 中介作用薄弱 |
5.3.3 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
5.3.4 知识结构差,专业化水平低 |
5.3.5 风险投资体系落后 |
5.4 政策导向不确定、政府协调不够 |
5.4.1 政策导向存在不确定性 |
5.4.2 政府协调不够,功能机制落后 |
第6章 南京鼓楼高校科技园功能研究 |
6.1 南京鼓楼高校科技园概况 |
6.2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分析 |
6.3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 |
6.3.1 数据的收集 |
6.3.2 数据的处理 |
6.3.3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6.3.4 确定评估分值 |
6.3.5 计算目标层综合评判集B |
6.3.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议 |
7.1 大学科技园应该推行的政策体系 |
7.1.1 改善激励,保护利益 |
7.1.2 利用科技园的网络效应,加强人才培养 |
7.2 促成科技园中企业集群形成的对策 |
7.3 大学科技园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7.3.1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 |
7.3.2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
7.3.3 学习和引进专业中介 |
7.3.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7.3.5 加强政府协调 |
7.4 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引导 |
7.4.1 政府的适度参与 |
7.4.2 政策引导 |
7.4.3 帮助监督管理,优化园区创业环境 |
7.5 服务平台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
7.5.1 盈利机制 |
7.5.2 内部管理 |
7.5.3 利用大学资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6年国家新认定的12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
附录B 1999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及水平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2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2.1.1 “知识”的理论基础 |
2.1.2 知识经济的理念 |
2.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 |
2.2 高科技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
2.2.1 高技术的概念 |
2.2.2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
2.3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概况 |
2.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
2.3.2 21世纪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
2.3.3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化主要模式 |
3 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大学科技园的兴起 |
3.1 科技工业园的概念 |
3.2 科技园区的理论基础 |
3.2.1 增长极理论和边缘扩散理论 |
3.2.2 地区创造性理论 |
3.2.3 苗床理论 |
3.2.4 技术创新理论 |
3.2.5 空间扩散理论 |
3.2.6 产业群聚理论 |
3.2.7 三元参与理论 |
3.3 世界范围的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
3.3.1 科技工业园规划设计的主体 |
3.3.2 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
3.3.3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案例分析 |
3.4 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 |
3.4.1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
3.4.2 大学科技园的基本特征 |
3.4.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 |
3.5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
4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与选址 |
4.1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 |
4.1.1 一般科技工业园的区位条件 |
4.1.2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条件 |
4.2 影响大学科技园的选址成因 |
4.2.1 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2.2 创办大学科技园的主体 |
4.3 大学科技园的选址类型 |
4.3.1 周边式选址类型 |
4.3.2 邻近式选址类型 |
4.3.3 独立式选址类型 |
4.3.4 综合式选址类型 |
5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 |
5.1 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分析 |
5.1.1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
5.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
5.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5.2.1 孵化企业 |
5.2.2 整合创新 |
5.2.3 人才培育 |
5.2.4 技术辐射 |
5.2.5 产业聚集 |
5.2.6 信息交流 |
5.2.7 经济带动 |
5.3 影响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的主要因素 |
5.3.1 大学科技园产业行为的特征 |
5.3.2 大学科技园内科技企业的特征 |
5.3.3 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
6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
6.1 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
6.1.1 孵化器空间 |
6.1.2 室验平台 |
6.1.3 生产空间 |
6.1.4 贸易空间 |
6.1.5 管理服务空间 |
6.1.6 居住空间 |
6.1.7 生活配套设施 |
6.2 影响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构成的主要因素 |
6.2.1 功能与区位 |
6.2.2 在园企业的特点 |
6.2.3 从业职员的特点 |
7 我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
7.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概况及主要问题 |
7.1.1 我国城市科技实力现状 |
7.1.2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分布现状 |
7.1.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
7.1.4 我国大学科技园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
7.2 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
7.2.1 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 |
7.2.2 减少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数量 |
7.3 目前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形态类型 |
7.3.1 城区单栋建筑型 |
7.3.2 城区高密度建筑群型 |
7.3.3 城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
7.3.4 城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
7.3.5 郊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
7.3.6 郊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
7.4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筑空间调查研究 |
7.5 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
7.5.1 土地资源与发展方向的矛盾 |
7.5.2 物质环境与创新环境的矛盾 |
7.5.3 城市膨胀与区位选址的矛盾 |
7.5.4 信息化建设的错位决策 |
7.5.5 盲目的模仿硅谷景象 |
7.5.6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8 适宜的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模式 |
8.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特点 |
8.1.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综合性 |
8.1.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战略性 |
8.1.3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地域性 |
8.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
8.2.1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任务 |
8.2.2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原则 |
8.3 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
8.3.1 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价 |
8.3.2 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 |
8.3.3 研发产业规划 |
8.3.4 基础设施规划 |
8.3.5 土地利用规划 |
8.3.6 道路交通规划 |
8.3.7 生态环境规划 |
8.4 我国大学科技园未来的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
附录2: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
附录3: 国家大学科技园网址 |
致谢 |
四、利用军转民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建设好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D]. 缪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2]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蔡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4]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5]大学科技园集成创新能力培育路径与发展机制研究[D]. 于澎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1)
- [6]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 陈万里.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7)
- [7]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D]. 黄玉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D]. 张铭钟.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1)
- [9]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D]. 顾彦杰. 同济大学, 2008(07)
- [10]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 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