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心理辅导中的若干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瀚巍[1](2020)在《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业成绩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其中同伴关系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与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有所不同,即它有平等性和自我选择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加快、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更为外显和开放,同伴关系的优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更大。但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同伴关系的发展现状如何、学生的同伴关系质量会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帮助小学生提高同伴关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选择沈阳市某实验小学五年级的270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的实验研究。首先,本研究运用《同伴关系量表》与《班级提名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具有如下特点:(1)从总体来说,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为中等水平;(2)在性别方面,女生的亲密关系维度、共同活动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并且男生的负提名得分显着高于女生;(3)在班级干部方面,班级干部的社会焦虑维度、共同活动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班级干部,并且班级干部的正提名得分显着高于非班级干部;(4)在是否为离异家庭方面,非离异家庭的学生亲密关系、共同活动、社会焦虑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离异家庭的学生,并且离异家庭学生的负提名得分显着高于非离异家庭的学生。其次,根据《同伴关系量表》的维度设计相应的团体绘画主题活动方案,并通过问卷测量选择两个同质的班级,分别设置为控制组与实验组。对实验组的41名学生采用团体绘画教学活动,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实验进行八周以后,再次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成员同伴关系质量总体水平在接受团体绘画后得到显着提升;(2)在《同伴关系量表》中,实验组后测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着高于前测。控制组前后测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无显着变化;(3)在《班级同伴提名问卷》中,与前测相比实验组的三个消极类型同伴关系学生的后测正提名得分显着增加、负提名得分显着减少。控制组前后测无显着差异。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高年级同伴关系质量的如下建议:(1)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校园同伴交往环境,促进学生同伴交往;(2)教师引导学生同伴关系良性发展;(3)家庭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为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打好基础。(4)增加团体绘画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率。
焦黎黎[2](2020)在《团体辅导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我认识能力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研究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自我认识的促进展开研究。通过为期9周的团体辅导干预课程,促进及优化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自我认识和团体辅导相关理论加以梳理,形成研究基本思路。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沈阳市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以自我认识理论、团体辅导相关理论为实验干预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筛选同质性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干预研究。对照班进行正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班实施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每周一节课,每次35分钟左右,共计9周课程。进行前测、后测,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实验班学生在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问卷的得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对照班前后测结果,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问卷的得分,总分及自我认识的一般状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团体辅导干预效果显着,并且效果在短时间内能够持续。研究发现,通过团体辅导,显着提升沈阳市S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说明团体辅导对自我认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学校、家庭等方面提出提升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对策与建议:1.家长引领子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2.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的能力;3.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
王鲁艺[3](2020)在《基于团体辅导的职业道德教育行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尝试一种更加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职业道德是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在政策方面高度重视道德教育,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院校受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影响,重技能轻文化道德教育已是常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不断呼吁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层面收效甚微。目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足。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形式,由于团体活动形式的交互作用,团体辅导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学生素养品质等具有一定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团体辅导方法引入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行动研究法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如何通过团体辅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本研究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由此发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研究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也缺乏成效。第二部分,研究设计。具体介绍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情况、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研究对某五年制高职院校16名自愿参与的学生进行了多次团体辅导活动,采用自然螺旋模式的行动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实物分析法收集数据。第三部分,行动研究实施。包括团体辅导主题的选择、二轮团体辅导方案的策划、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活动评价与反馈、观察分析以及问题反省。最终通过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分析基于团体辅导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第四部分,结论与反思建议。一方面探讨了行动研究法对本研究主题的价值,并提出策略建议。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实践表明,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来说,行动研究是教育研究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是指导实践的必由之路,同时有助于促进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提升。在行动研究中要注意以问题导向选择研究方法,围绕研究问题实施行动和观察,客观记录研究问题、事件以及注重理论的提升。另一方面,讨论基于团体辅导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势与边界:与传统是课堂教学法相比,团体辅导由于其内容上的启发性、方法的实践性和师生关系的交互性,使得学生参与度更高,更感兴趣,同时产生更深刻的体会;但作为一种模拟的实践活动,团体辅导形式受到场域限制,存在交互被动性、效果滞后性以及道德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和价值多元化的困境;基于此,本研究对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策划、团体动力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因材施教等方面提出策略,并进一步建议道德教育应基于人性论思考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夏涛涛[4](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现状的质性研究 ——以汉中市XX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使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由于我国团体心理辅导仍处在发展阶段,在中学的应用中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部分地区老师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落后等原因,使得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现状,针对性解决面临的问题,促进其在中学的有效应用。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法、统计法对汉中市XX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现状做深入调研,发现该校团体心理辅导应用效果整体良好,但在多个方面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题选择方面,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适合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欠缺考虑;内容设计方面,存在逻辑混乱现象;应用对象方面,所涉及的群体太少;课程安排方面,主题和课时的调整缺少灵活变通性;师资力量方面,专业心理健康老师人手不足;效果评价方面,缺少客观的检测。根据该校实际情况,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改进措施: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提高全校师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主题选择要系统规划、根据团体成员的状态灵活调整主题和课时;团体心理辅导尝试与初中政治课程和班会进行融合、与个体咨询和心理测验相互配合。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可持续发展。
宋庭竹[5](2020)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伴关系作为一种平等的、可以选择的社会关系,在初中生学习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同伴关系是指在年龄相仿且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群体当中进行交流合作时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影响因素众多,受来自家庭、学校和个体本身多方面的影响。情绪智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受到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同时情绪智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好坏。本文以前人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探究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和同伴关系三者的关系,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中生同伴关系,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对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同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提供新思路。研究一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对525名初中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积极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显着正相关,与同伴交往恐惧显着负相关,与情绪智力显着正相关;情绪智力与同伴接纳显着正相关,与同伴交往恐惧显着负相关;情绪智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研究一,研究二筛选30名被试进行教育实验研究,经八周的情绪智力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组情绪智力、同伴关系后测得分与前测得分及对照组后测得分均有显着差异,表明情绪智力的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干预是有效的。提升情绪智力,改善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王弘峡[6](2020)在《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与培训的模式探究 ——以A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朋辈之间的交往是初中生人际关系的主体,朋辈之间的关系对初中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初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将为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国内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小学阶段的较少。且在现有研究中,大都停留在对中学朋辈心理辅导可行性的探讨上,很多朋辈心理辅导员未经系统选拔和培训即上岗,这大大降低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模式,可以规范中学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弥补中学专业心理人员的匮乏,使其真正成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丰富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模式,为在中学形成同辈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打下基础。研究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确定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标准与程序、培训内容及形式,制定并实施了初中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和培训计划。采用自编问卷、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以自愿报名的48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测评、内容分析的方法选拔出19名学员(男生4名,女生15名)参加培训,通过问卷前后测配对t检验及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测,探讨了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和培训的模式。结果表明:(1)以年级及辅导问题类型分层分类对学员进行阶段培养,构建的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的选拔和培训模式对规范中学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自我评定问卷包含心理品质、时间规划、获益能力、技能水平四个维度,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为0.545-0.684,信效度良好。(3)朋辈互助行为分析发现在初中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是可行的,但初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一定的选拔和培训才能进入工作。(4)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在人员要求和辅导作用上前后测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内涵理解、辅导原则和总分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说明培训效果显着。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形式感到满意,并从培训中获得了自我成长,也说明了培训的有效性。(5)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业完成质量与培训获益能力正相关。
俞坤梅[7](2020)在《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和水平倍受社会的关注。当前,中职学校由于规模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管理成为教育难题和关键点,如何搞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中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中职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中,尝试引进团体辅导的方法,通过开展团体辅导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讨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调查团体辅导在班级学生管理中运用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和原因,并就中职学校如何有效运用团体辅导进行班级学生管理提出建议。本研究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认知度、意愿度、具体开展情况、效果与期待、存在的困难等方面对团体辅导在班级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中开展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班主任认知存在偏差,参与面不广;团体辅导开展方式单一、频率低,不符合学生需求;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存在困境;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有局限性,效果未能立竿见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对班级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团体辅导培训;培养“名师团队”和“小助教”;设计符合班级当前需求的团体辅导方案。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班级抗挫力团体辅导方案、提升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方案和禁毒教育团体辅导方案等这三个应用案例。
韦林翠[8](2020)在《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师专业化理念思潮的兴起以及教育变革中对教师质量提升的需要,不少国家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门槛提升至硕士学历,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硕士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学历未必等同于专业的能力,教师职业胜任的过程中,往往还受到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存在不少问题,行业内外对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程度也“褒贬不一”,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去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以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为核心问题,探讨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中有何特征?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硕士学习经历对其职业胜任而言意味着什么?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限定为以全日制就读方式并获得硕士学历的小学教师(且在其正式到学校任教前无正式的从教经历),选取了10名不同地区与专业的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来获取教师职业胜任的相关资料,辅以文本和文献来获取其他相关资料。在对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后,主要有几点发现:首先,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中呈现出几对尤为明显的张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张力、“精专”与“广博”之间的张力,其中“理论”与“实践”的张力最为深刻,并影响着其他两对关系;其次,研究还发现在教师职业胜任中,这几对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关系,更非“谁优谁劣”的关系,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能够较好胜任其职业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用自身的特质“压倒”学校固有的工作特质,而是教师如何能够让这几对关系达成相对均衡的状态。最后,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上,其中,课堂教学部分是教师出现矛盾与冲突较多的部分,该问题与我国中小学当前教师业绩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的评价制度有关;在班级管理上教师遇到的问题常常较为复杂,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教育科研上,虽然高校的科学研究与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存在着差异,但是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的矛盾冲突较少,反而,教育科研往往成为其解决许多矛盾的重要手段。最后,本研究基于研究的结果,一方面,研究结合教师实践反思的“ALACT”模式,行动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教师专业实践提升的“GST”模式,提出若干如何提高全日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度的相关建议。另一方面,从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出发,在学校与国家层面提出若干提高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提升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无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教师提供可选择的职前实习;根据高学历教师表现给予相应的入职教育。
韩智雅[9](2020)在《初中生心理资本的调查及团体沙盘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随着学习条件不断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得越来越重,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而积极心理学发展正是聚焦于培养和激发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起到预防和降低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理论就是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赛格里曼提出来的。初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随着年级的上升、自我意识地急剧发展、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容易受到暂时的失败的影响而一蹶不振,甚至是自暴自弃。因此,从初一阶段开始建设好学生的心理资本,帮助他们解决未来生活中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前人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现状,再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初一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以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初中生心理资本水平总体较好,但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女生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心理资本水平显着低于男生。(3)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乐观、心理资本水平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4)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心理资本水平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5)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显着高于初二学生。(6)团体辅导干预对初一学生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的干预效果显着,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7)团体沙盘干预对初一学生心理资本和各维度的干预效果显着,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彭禹银[10](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在于调查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实施针对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学生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通过降低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水平,提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方法]首先将成都市某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共计205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交往焦虑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在其中筛选出社交焦虑分数中等偏上的4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匹配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对实验组学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1)初中新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没有显着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即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新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方面不存在显着性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即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3)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即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回归分析显示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可以用来预测社交焦虑水平。(4)实验组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在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的得分上与对照组的得分均有极其显着的差异(p<0.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提升初中新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
二、班级心理辅导中的若干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级心理辅导中的若干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综述 |
2.1.1 同伴关系的涵义 |
2.1.2 同伴关系质量的涵义 |
2.1.3 同伴关系质量的测量 |
2.1.4 同伴关系质量的理论基础 |
2.1.5 同伴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 团体绘画的研究综述 |
2.2.1 团体绘画的涵义 |
2.2.2 团体绘画干预的理论基础 |
2.2.3 团体绘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研究综述 |
2.3.1 团体心理辅导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
2.3.2 绘画艺术疗法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
2.3.3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1 关于同伴关系质量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2 关于团体绘画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观察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同伴关系问卷 |
3.3.2 班级同伴提名问卷 |
3.4 研究程序 |
3.4.1 研究假设 |
3.4.2 研究设计 |
3.4.3 无关变量控制 |
3.5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现状调查 |
3.5.1 小学五年级学生总体同伴关系质量的现状分析 |
3.5.2 不同性别学生的同伴关系质量分析 |
3.5.3 是否为班级干部对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影响分析 |
3.5.4 是否为离异家庭对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影响分析 |
第4章 团体绘画干预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 |
4.1 团体绘画方案的设计 |
4.1.1 团体绘画方案的目标 |
4.1.2 团体绘画方案的依据 |
4.1.3 团体绘画的方案 |
4.1.4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提升的优势 |
4.1.5 团体绘画方案实施(节选) |
4.2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同质性检验 |
4.3.2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
4.3.3 控制组前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
4.3.4 实验组后测与控制组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现状分析 |
5.1.1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总体状况分析 |
5.1.2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5.1.3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5.1.4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班级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5.1.5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离异家庭上的差异分析 |
5.2 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促进影响作用研究 |
5.2.1 团体绘画干预小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结果讨论 |
5.2.2 团体绘画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有效性分析 |
5.3 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提升同伴关系质量的建议 |
5.3.1 学校创设良好的校园同伴交往环境 |
5.3.2 教师引导学生同伴关系良性发展 |
5.3.3 家庭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 |
5.4 在学校中开展团体绘画的建议 |
5.4.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团体绘画的运用率 |
5.4.2 促进团体绘画融入其他学科教育课程 |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5.1 研究不足 |
5.5.2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同伴关系量表 |
附录 B 班级同伴提名问卷 |
附录 C 方案设计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团体辅导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核心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小学生自我认识的研究综述 |
2.1.1 自我认识的相关概念 |
2.1.2 小学生自我认识相关研究 |
2.1.3 自我认识能力对小学生的影响 |
2.2 团体辅导理论 |
2.2.1 团体辅导概念界定 |
2.2.2 团体辅导的类型 |
2.2.3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
2.2.4 团体辅导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学校团体辅导应用于自我认识的研究 |
2.3.1 学校团体辅导特性 |
2.3.2 学校团体辅导的作用 |
2.3.3 学校团体辅导对学生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过程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法 |
3.4.2 访谈法 |
3.4.3 问卷法 |
3.4.4 数据统计法 |
3.4.5 实验法 |
3.5 研究过程 |
3.5.1 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现状调查 |
3.5.2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干预实验 |
3.6 团体辅导课程设计方案 |
3.6.1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程设计大纲 |
3.6.2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节选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现状 |
4.1.1 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总体发展现状 |
4.1.2 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不同性别发展现状 |
4.1.3 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不同维度发展现状 |
4.2 团体辅导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促进结果比较 |
4.2.1 实验班学生前后测数据结果差异比较 |
4.2.2 对照班学生前后测数据结果差异比较 |
4.2.3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数据结果差异比较 |
第5章 分析讨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5.1.1 沈阳市S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现状分析 |
5.1.2 研究结果分析 |
5.1.3 团体辅导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促进作用分析 |
5.1.4 访谈效果反馈 |
5.1.5 影响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因素 |
5.2 建议 |
5.2.1 家长引领子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 |
5.2.2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能力 |
5.2.3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6.4 研究局限与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问卷 |
附录 C 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设计方案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团体辅导的职业道德教育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现实需求 |
(二) 政策促进 |
(三) 时代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
(三) 国内外关于团体辅导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
(二) 团体辅导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三) 团体动力理论 |
(四)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对象情况 |
三、研究者情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章 行动研究实施 |
一、主题的选择 |
(一) 诚信 |
(二) 珍惜时间 |
(三) 有序与高效 |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
(一) 第一次团体辅导主题:诚信 |
1、活动的准备 |
2、活动的策划方案 |
3、团体辅导的实施 |
4、活动评价和反馈 |
5、观察分析和问题反省 |
(二) 第二次团体辅导主题:珍惜时间 |
1、活动的准备 |
2、活动策划方案 |
3、团体辅导的实施 |
4、活动评价和反馈 |
5、观察分析和问题反省 |
(三) 第三次团体辅导主题:有序与高效 |
1、活动的准备 |
2、活动策划方案 |
3、团体辅导的实施 |
4、活动评价和反馈 |
5、观察分析和问题反省 |
(四) 结果评估 |
1、团体辅导形式受到学生的支持和喜爱 |
2、职业道德方面的收获和反思 |
3、团体中的自我表现和建议 |
4、追踪访谈 |
第四章 结论、反思与建议 |
一、行动研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策略建议 |
(一) 行动研究的价值 |
1、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 |
2、指导实践的必由之路 |
3、促进教学实践反思和理论提升 |
(二) 行动研究的建议 |
1、以问题为导向选择研究方法 |
2、围绕研究问题实施行动和观察 |
3、客观记录研究问题和事件 |
4、注重理论提升 |
二、团体辅导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边界与建议 |
(一) 团体辅导方法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 |
1、团体辅导具有启发性 |
2、团体辅导具有实践性 |
3、团体辅导具有交互性 |
(二) 基于团体辅导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界与刚境 |
1、刚体辅导开展场域的限制性 |
2、团体辅导中交流互动的被动性 |
3、团体辅导效果的滞后性 |
4、道德形成因素的复杂性 |
5、“道德判断”遇上“价值多元” |
(三) 职业道德团体辅导的策略建议 |
1、重视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策划 |
2、促进团体动力的形成 |
3、完善教师的成长机制 |
4、善于扬长避短和因材施教 |
5、基于人性论思考道德教育方法 |
6、运用多种途径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现状的质性研究 ——以汉中市XX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期 |
1.1.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1.1.3 团体心理辅导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
1.1.4 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的整体现状缺少相关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心理健康 |
2.1.2 心理健康教育 |
2.1.3 团体心理辅导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的不足和创新 |
2.3.1 研究的不足 |
2.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思路和假设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3.1 汉中市XX学校概况 |
3.3.2 统计调查对象 |
3.3.3 访谈调查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参与观察法 |
3.4.3 统计法 |
3.4.4 访谈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汉中市XX学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况 |
4.1.1 “心理素质拓展中心”简介 |
4.1.2 师资力量 |
4.1.3 主要内容 |
4.1.3.1 心理咨询 |
4.1.3.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
4.1.3.3 危机预防与干预 |
4.1.3.4 网络心理支持 |
4.1.4 主要方式 |
4.1.4.1 个体咨询 |
4.1.4.2 团体心理辅导 |
4.1.5 工作拓展 |
4.2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4.2.1 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占比 |
4.2.2 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者及实施对象 |
4.2.3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选择及比重 |
4.2.4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效果的整体评价 |
4.3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效果的个案研究 |
4.3.1 团体心理辅导各主题的效果评价 |
4.3.2 各主题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及原因 |
4.3.2.1 形体控制 |
4.3.2.2 情绪控制 |
4.3.2.3 人际交往 |
4.3.2.4 其他主题 |
4.3.3 团体心理辅导的案例展示 |
第5章 分析和讨论 |
5.1 具有的优势 |
5.1.1 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
5.1.2 心理老师的能力和职业态度 |
5.1.2.1 专业能力 |
5.1.2.2 职业态度 |
5.1.3 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的有效结合 |
5.1.4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进行系统化尝试 |
5.1.5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与时俱进 |
5.2 存在的不足 |
5.2.1 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人数欠缺 |
5.2.2 部分教师、学生的思想觉悟不够 |
5.2.3 团体心理辅导所涉及的对象偏少 |
5.2.4 主题和课时量的选择不够严谨 |
5.2.5 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强师资力量 |
6.2.1.1 强大心理健康教师团体 |
6.2.1.2 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能力 |
6.2.1.3 利用好班主任、生活老师等相关师资力量 |
6.2.2 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 |
6.2.2.1 增强师生和家长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 |
6.2.2.2 扩充团体心理辅导所覆盖的学生 |
6.2.2.3 教师和家长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对象 |
6.2.3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的选择要有系统性规划 |
6.2.3.1 主题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匹配度 |
6.2.3.2 结合团辅对象当前的需求 |
6.2.3.3 团体心理辅导各主题间的内在联系 |
6.2.4 尝试学科融合 |
6.2.4.1 团体心理辅导与初中政治课程的融合 |
6.2.4.2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会上的运用 |
6.2.5 建立心理测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咨询的三级服务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1.1 同伴关系的界定 |
1.2 同伴关系的基本理论 |
1.2.1 首属群体理论 |
1.2.2 重要他人理论 |
1.2.3 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理论 |
1.2.4 生态系统理论 |
1.3 同伴关系的测量工具 |
1.4 同伴关系的作用 |
1.5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
1.6 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的研究现状 |
1.6.1 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1.6.2 同伴关系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
1.6.3 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
1.7 同伴关系的干预 |
1.8 问题提出 |
第2章 研究构想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现实意义 |
2.3 研究总体思路与假设 |
2.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3.2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综述法 |
2.4.2 统计分析法 |
第3章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 |
3.4.2 情绪智力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3.5 讨论 |
3.5.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讨论 |
3.5.2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 初中生情绪智力提升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统计方法 |
4.3.4 研究程序 |
4.3.5 实验设计 |
4.4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
4.4.1 理论依据 |
4.4.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4.4.3 实验过程 |
4.5 研究结果 |
4.5.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对比 |
4.5.2 实验组前后差异对比 |
4.5.3 对照组前后差异对比 |
4.5.4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差异对比 |
4.6 讨论 |
4.7 结论 |
第5章 教育建议 |
5.1 家庭层面 |
5.2 学校层面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情绪智力量表(部分条目举例) |
附录2 同伴关系量表(部分条目举例) |
附录3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部分条目举例) |
致谢 |
(6)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与培训的模式探究 ——以A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界定 |
1.2 初中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状况 |
1.3 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方法 |
3 研究一: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研究 |
3.1 引言 |
3.1.1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
3.1.2 朋辈心理辅导的选拔方式 |
3.2 研究目的 |
3.3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模式的构建 |
3.4 研究方法和步骤 |
3.4.1 研究工具 |
3.4.2 被试 |
3.4.3 操作程序 |
3.4.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自我评定描述性统计 |
3.5.2 初中生朋辈互助情况调查 |
3.5.3 助人问题分类 |
3.5.4 助人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问题类别 |
3.5.5 朋辈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
3.5.6 深刻片段分析 |
3.5.7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6 讨论 |
3.6.1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自我评定 |
3.6.2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
3.6.3 候选人员的面谈选拔 |
3.7 结论 |
4 研究二: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 |
4.1 引言 |
4.1.1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模式 |
4.1.2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内容及形式 |
4.2 研究目的 |
4.3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 |
4.4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计划 |
4.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4.5.1 研究工具 |
4.5.2 被试 |
4.5.3 研究设计 |
4.5.4 操作程序 |
4.5.5 数据处理 |
4.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6.1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前后测结果分析 |
4.6.2 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业完成质量对培训获益能力的影响 |
4.6.3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自我成长课程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4 作业评析举例——《善待自己的一件事》 |
4.7 讨论 |
4.7.1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内容的选择 |
4.7.2 培训中作业布置与评析的意义 |
4.8 结论 |
5 总讨论 |
5.1 在初中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2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 |
5.3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内容和形式 |
5.4 构建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与培训模式的意义 |
6 关于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和培训的建议 |
6.1 在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培养阶段的安排 |
6.2 关于中学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人员的建议 |
6.2.1 多利用学员自身资源进行培训 |
6.2.2 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和培训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
6.3 关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建议 |
7 总结论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与培训模式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本研究的不足 |
7.3.2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自我评定问卷 |
附录2 :朋辈互助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个人成长课程问卷 |
附录4 :参加《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及相关工作》的知情同意书 |
附录5 :作业《3.25善待“我”》 |
致谢 |
(7)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概况 |
(二)国内研究成果概况 |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校 |
二、班级管理 |
三、团体辅导 |
第二节 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适用性 |
一、国内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
二、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 |
三、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行为科学管理Z理论 |
二、人群关系论和人际沟通理论 |
三、团体动力学理论 |
第二章 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班主任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团体辅导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班主任认知存在偏差,参与面不广 |
一、认为团体辅导只是“玩游戏” |
二、认为团体辅导只能用于心理健康课 |
三、认为只要是团体辅导有开展就能解决班级的管理问题 |
第二节 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存在困境 |
一、师资力量不足 |
二、班级凝聚力不强让团体辅导难以在班级持续开展 |
第三节 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有局限性,效果未能立竿见影 |
一、符合班级现状的团体辅导方案有限 |
二、团体辅导开展方式单一、频率低 |
第四章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团体辅导应用建议 |
第一节 对班级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团体辅导培训 |
一、对班级管理理念更新进行培训 |
二、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 |
第二节 培养“名师团队”和“小助教” |
一、培养一批具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进行分享推广 |
二、积累成功的团体辅导案例作为班级管理可以借鉴的资源库 |
三、有效培养班干作为团体辅导的“小助教” |
第三节 设计符合班级当前需求的团体辅导方案 |
一、以学校的德育要求为主题 |
二、以促进班级团体成长为主题 |
三、以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为主题 |
四、以班级出现的应急事件为主题 |
结语 |
附录1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团体辅导应用案例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对硕士学历特别是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群体的关注 |
(二)基于当前学历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
(三)个人经历与体验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师职业胜任概念及溯源 |
(二)教师职业胜任相关研究综述 |
(三)高学历中小学教师 |
四、分析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获取方法 |
五、研究的过程与实施 |
(一)研究步骤 |
(二)资料处理与编码方式 |
(三)教师职业胜任基本状况描述 |
第三章 教师职业胜任:“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职业胜任:“传统”与“革新”的张力 |
一、教育“传统”与“革新”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职业胜任:“精专”与“广博”的张力 |
一、教育中“精专”与“广博”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一、研究总结 |
(一)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相对平衡的状态 |
(二)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的特殊性:充满张力 |
(三)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中的思考:制度与自主 |
二、建议 |
(一)理论中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
(二)部分国家地区实践经验的借鉴与思考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初中生心理资本的调查及团体沙盘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心理资本 |
1.1.1 心理资本的研究历史 |
1.1.2 心理资本的定义和结构 |
1.1.3 积极心理资本的测量 |
1.1.4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1.2 团体辅导 |
1.2.1 团体辅导的概念 |
1.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
1.2.3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
1.2.4 团体心理辅导的运作 |
1.2.5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 |
1.3 团体沙盘 |
1.3.1 沙盘游戏的概念 |
1.3.2 沙盘游戏的要素 |
1.3.3 沙盘游戏的发展历程 |
1.3.4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
1.3.5 团体沙盘游戏 |
1.3.6 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 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特征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被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研究程序 |
3.3.4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
3.4.2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 |
3.4.3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性检验 |
3.4.4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学生干部与否上的差异性检验 |
3.4.5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住校情况上的差异性检验 |
3.4.6 初中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年级上的差异性检验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描述统计的分析与讨论 |
3.5.2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性别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
3.5.3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
3.5.4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学生干部与否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
3.5.5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住宿情况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
3.5.6 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年级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
4 研究二 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 |
4.3.2 研究工具 |
4.3.3 干预方案 |
4.3.4 研究程序 |
4.3.5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组别的前测差异性检验 |
4.4.2 对照组被试心理资本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4.4.3 团辅干预组被试心理资本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4.4.4 团沙干预组被试心理资本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4.4.5 不同组别的前后测增量的差异性检验 |
4.4.6 不同组别的后测差异性检验 |
4.4.7 团体沙盘的结果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初一学生心理资本干预有效的分析与讨论 |
4.5.2 团体沙盘对心理资本干预有效的分析与讨论 |
4.5.3 团体辅导对心理资本干预有效的分析与讨论 |
4.5.4 综合讨论 |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5.3 教育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人口统计学问卷 |
附录2: 心理资本问卷 |
附录3: 团体沙盘游戏摆放过程记录表 |
附录4: 沙具含义解释及感受 |
附录5: 团体沙盘作品分析 |
附录6: 团体辅导契约书 |
附录7: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
致谢 |
(10)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验法:实验-控制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 |
1.5.4 统计方法 |
1.6 研究过程 |
1.7 研究意义 |
1.7.1 学术价值 |
1.7.2 应用价值 |
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工具 |
2.4.1 交往焦虑量表(IAS) |
2.4.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2.5 结果分析 |
2.5.1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2.5.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推断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2.6 结果讨论 |
2.6.1 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 |
2.6.2 不同性别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差异情况 |
2.6.3 初中新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差异情况 |
2.6.4 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
3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过程 |
3.6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
3.6.1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理论依据 |
3.6.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
3.7 结果分析 |
3.7.1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前测比较 |
3.7.2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后测差异比较 |
3.7.3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4 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后测差异比较 |
3.7.5 实验组、对照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
3.7.6 实验组、对照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
3.7.7 实验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8 实验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9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与追踪性检测差异比较 |
4 研究讨论与分析 |
4.1 研究一中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讨论与分析 |
4.1.1 本次调查的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社交焦虑水平状况 |
4.1.2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
4.1.3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人际关系困扰情况 |
4.1.4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
4.2 研究二中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讨论与分析 |
4.2.1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的干预情况 |
4.2.2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干预情况 |
5 改善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对策与建议 |
5.1 针对学生个体层面 |
5.2 针对学校工作层面 |
5.3 针对教育工作者层面 |
5.4 针对教育部门层面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一 团体心理辅导详案 |
附录二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三 交往焦虑量表-IAS |
致谢 |
四、班级心理辅导中的若干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王瀚巍. 沈阳大学, 2020(12)
- [2]团体辅导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认识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焦黎黎. 沈阳大学, 2020(12)
- [3]基于团体辅导的职业道德教育行动研究[D]. 王鲁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4]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应用现状的质性研究 ——以汉中市XX学校为例[D]. 夏涛涛.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5]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宋庭竹.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初中寄宿制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选拔与培训的模式探究 ——以A学校为例[D]. 王弘峡. 西南大学, 2020(01)
- [7]团体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D]. 俞坤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D]. 韦林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初中生心理资本的调查及团体沙盘干预研究[D]. 韩智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 彭禹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