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霍冀川,雷永林,叶旭,雷洪,李鸿波,钟国清,张亚萍,张廷红,彭汝芳,林晓艳[1](2021)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成效》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各自为政,难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象,挖掘区域特色优势,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背景下,对标"双一流"和"新工科"及"双万计划",开展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基于导师加团队、平台、培养方案的科研教学协同三全育人生态体系,建设应用化学国家一流专业,培养复合创新人才。
黄健涵,陈立妙,曾冬铭,李亚娟,桑商斌,潘春跃,王海燕,唐俊涛,宋相志,王一凡,罗一鸣,刘又年[2](2021)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工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大背景下,针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验教学中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自身特色与优势,创新教育理念,按照目标导向的方式对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黄健,邓仕英,张铭[3](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尤为重要突出,本文结合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实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构建和体系设计总体思路做了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成效显着。
温燕梅[4](2020)在《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理工融合为特点的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从目标定位、特色方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实施。
许雪棠,周立亚,段文贵[5](2021)在《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应用化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广西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历经20余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全面介绍了本专业在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建设、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高洪涛,李东祥,孙雪梅[6](2021)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化学专业依托化学一流学科和学校化工优势,以厚基础、重交叉等理念为指导,建立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模块方向课三个层次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验-创新研究实验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英才培养、国际化、模块化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行学业导师制,导师引领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型实验探索,与专业实习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形成了培养理工融合、实践创新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3-4-3-1"培养模式。
张佳雨[7](2020)在《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继续教育”,是2020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阵地,是实现社会事业更好改革的途径之一。上海作为全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许多改革试点项目在上海先试先行、稳步完善,上海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更是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需要更加自觉地依靠转型发展应对上海区域创新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来说,需要立足大局,紧紧把握上海致力打造“五个中心”的政治经济背景、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的文化背景、老龄化的社会背景,贴近社会需求的转型发展之路。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问题以Y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特别是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内容从从本土化走向本土国际混合式,人才培养层次从补偿性到提升性,教育产品逐步开始贴近市场需求,互联网+教育平台初见雏形。但正如Y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上海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对于上海经济社会需求和市民需求变化反应迟缓,“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实践教学而质量不高,面对疫情等突发性风险的应对不足,年轻教职工缺乏工作动力而成长缓慢,校内外的优质资源利用效率不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从而影响决策效率,继续教育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性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足导致质量不高,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办学思路的市场导向有所弱化等。基于此,为使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更好地进行转型发展,本文通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为继续教育“提质增效”:建立现代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与管理机制,以“项目部”为学院内设下属机构的管理模式;第二,完善学院人事改革制度:完善绩效工资管理与激励机制,岗位合同制取代高校传统编制保障制度;第三,以学生(顾客)为导向进行“互联网+”转型:提升线上授课教师教学质量水平,适当增加线上授课比例,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建立完整的线上教育学习生态机制;第四,提升“应用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上海“五个中心”等区域社会需求,提高服务效率,重点聚焦“应用型”学科资源优势,打造“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平台”,提高应用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五,抓住上海本土资源优势:激活社会力量,依靠政策扶持,引入企业实践弥补继续教育师资的不足,增强与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交流合作。
宿辉[8](2020)在《基于认证理念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文中认为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提高工程教育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并与世界接轨,需要得到国际工程教育体系的资格认可。因此,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成为高校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的新要求。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等入手,分析、探讨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陈夏莹[9](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徐建军,库宗军,周环波,王丽[10](2020)在《以应用转型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湖北工程学院化学类专业提出了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依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验课程体系,以现有的科研平台为基础调整实验室建设规划,同时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与企业共同打造实验室开放平台,打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品牌等实验室建设方向,为实现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积累经验。
二、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2 基于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的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建设成效 |
2.1 紧密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设置特色专业方向 |
2.2 成功培育“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国防特色专业 |
2.3 结合新工科,“化学测量学与技术”进入实践阶段 |
3 基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效显着 |
3.1 导师加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成效显着 |
3.2 构建了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的优势资源共享平台 |
3.3 构建了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
4 专业创新能力教育初见成效 |
4.1 构建分类培养的特色化育人模式 |
4.2 完善“3+1”应用型人才培养 |
4.3 学生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
5 结语 |
(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
2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
2.1 全方位 |
2.2 多层次 |
2.3 立体化 |
3 取得的主要成果 |
4 结语 |
(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 |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
2.1 实验教学 |
2.2 实习教学 |
2.3 课程设计 |
2.4 化工仿真实训 |
2.5 毕业设计(论文) |
3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措施 |
3.1 实验课程体系与实施 |
3.2 实习实训实施与考核 |
3.3 毕业设计 |
3.4 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培养 |
4 结语 |
(4)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
1.1 应用化学专业目标定位 |
1.1.1 应用化学专业的性质和任务 |
1.1.2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 |
1.2 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方向 |
1.3 师资队伍建设 |
1.4 课程体系 |
1.4.1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
1.4.2 基础课程平台 |
1.4.3 专业课程平台 |
1.4.4 专业实验课平台 |
1.4.5 集中实践平台 |
2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
2.1 构建专业特色实践平台 |
2.2 建立实验教学体系 |
2.3 加强校企联系,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
(5)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应用化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找准专业定位,突出特色优势 |
2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教学团队 |
3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4 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
5 强化校企合作,建设育人平台 |
6 完善质量保障,促进持续改进 |
7 结语 |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举措 |
2.1 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核心,建立理工融合的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 |
2.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
2.3 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建立三个层次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2.4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出版立体化教材,丰富教学资源 |
2.5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推动建立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3 结语与展望 |
(7)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内涵 |
2.1.1 继续教育的含义 |
2.1.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含义及其定位 |
2.1.3 教育转型的含义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适用性及启示 |
2.3.1 适用性分析 |
2.3.2 启示 |
第3章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 |
3.1.1 政治背景 |
3.1.2 经济背景 |
3.1.3 文化背景 |
3.1.4 社会背景 |
3.2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现状 |
3.2.1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历程 |
3.2.2 从本土化转型成本土国际混合式 |
3.2.3 从补偿性转型成提升性 |
3.2.4 从理想化转型成市场化 |
3.2.5 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兴起 |
3.2.6 教职工退休返聘比率上升 |
第4章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现状 |
4.1.1 Y大学继续教育办学概况 |
4.1.2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思路 |
4.1.3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的内容与实施 |
4.2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区域社会人才培养和学生需求变化反应迟缓 |
4.2.2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2.3 对于突发性风险的应对僵化 |
4.2.4 年轻教师缺乏工作动力 |
4.2.5 优势资源利用效率不足 |
4.3 Y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4.3.2 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
4.3.3 线上平台建设质量不高 |
4.3.4 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 |
4.3.5 办学思路缺乏市场为导向 |
第5章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优化对策 |
5.1 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
5.1.1 建立现代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
5.1.2 以“项目部”为内设下属机构的管理模式 |
5.2 完善学院人事制度改革 |
5.2.1 完善绩效工资管理与激励机制 |
5.2.2 岗位合同制取代高校传统编制保障制度 |
5.3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联网+”转型 |
5.3.1 提升线上授课教师教学质量水平 |
5.3.2 适当增加线上授课比例 |
5.3.3 注重学生学习效果与反馈 |
5.3.4 完善线上教育生态机制 |
5.4 提升“应用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
5.4.1 提高对于区域社会的服务效率 |
5.4.2 提高应用技术资本的利用效率 |
5.5 提高上海本土资源使用效率 |
5.5.1 激活社会力量 |
5.5.2 依靠政府扶持 |
5.5.3 引入企业实践 |
5.5.4 促进同类院校交流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认证理念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华盛顿协议》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二、传统人才培养的不足 |
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一)人才培养模式 |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
(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1. 培养目标 |
2. 毕业要求 |
3. 课程体系 |
四、结论与展望 |
(9)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
(二)人才培养成效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
(二)系统论 |
(三)因材施教理论 |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五)研究假设 |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以应用转型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转型背景下湖北工程学院化学实验建设面临的挑战 |
1.1 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课程体系与应用转型之间的差距 |
1.2 实验室配置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差距 |
1.3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
2 实验室建设方向 |
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实验室建设 |
2.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培养,打造实验室开放平台 |
2.3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
3 结 语 |
四、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成效[J]. 霍冀川,雷永林,叶旭,雷洪,李鸿波,钟国清,张亚萍,张廷红,彭汝芳,林晓艳. 大学化学, 2021(11)
- [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黄健涵,陈立妙,曾冬铭,李亚娟,桑商斌,潘春跃,王海燕,唐俊涛,宋相志,王一凡,罗一鸣,刘又年. 大学化学, 2021
- [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黄健,邓仕英,张铭. 山东化工, 2021(04)
- [4]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J]. 温燕梅. 广东化工, 2020(23)
- [5]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应用化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 许雪棠,周立亚,段文贵. 大学化学, 2021(05)
-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 高洪涛,李东祥,孙雪梅. 大学化学, 2021(05)
- [7]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张佳雨.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8]基于认证理念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宿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0)
- [9]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以应用转型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探索[J]. 徐建军,库宗军,周环波,王丽. 广州化工,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