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染色质出现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概率研究

X染色质出现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概率研究

一、X染色质体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出现概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霞[1](2021)在《hsa-miR-6887-3p/Mex3a轴通过RAP1/MAPK通路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上升至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预后较差,死亡率高。CRC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机制,包括肠道菌群紊乱、遗传、基因突变和肠道炎症等,且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原癌基因激活和抑制基因失活。目前,CR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虽然辅助药物显着改善了晚期CRC患者的预后,但仅对15-25%的患者有疗效。此外,在能够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中,约有20%的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寻找与CRC发展相关的致癌基因对进一步改进CRC的治疗、改善CR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Mex3 RNA结合蛋白家族成员A(Mex3a)最初发现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C elegans)中,是一种翻译调节蛋白,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的全能性,在人类中,Mex3家族有四个同源蛋白Mex3a、b、c和d。有研究表明Mex3a在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膀胱尿路上皮癌、Wilm’s肿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起关键致癌作用。在肠道中,多项研究表明Mex3a主要影响肠道分化、极性和干性,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这促使我们研究Mex3a在CRC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19-23个核苷酸组成的短链非编码RNA。miRNAs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而抑制靶基因表达,导致mRNA降解和抑制蛋白翻译。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肿瘤的分化、侵袭、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miRNAs与CRC发生有关,并被认为是CRC预后和治疗的标记物。例如,miR-214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抑制CRC的生长和肝转移。miR-143、miR-18a*、miR-145均可通过抑制增殖核心信号通路MAP激酶途径的一个关键蛋白RAS的表达而抑制CRC的发生发展。因此,我们拟进一步探究与Mex3a表达相关的miRNA在CRC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在人CRC临床样本中检测Mex3a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公共数据库进一步验证了 Mex3a的表达情况,随后,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接着,通过体、内外功能实验探索Mex3a对CR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寻找与Mex3a直接结合的miRNA,探究其调控的下游信号通路,为CRC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方法: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发现,相比于癌旁组织,CRC组织中Mex3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同样Western blot也证实了该蛋白在癌和癌旁中的表达情况,随后使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再次验证了Mex3a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IHC的打分结果,分析Mex3a的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CRC患者的随访资料整理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出Mex3a的表达与CR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2.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ex3a在CRC细胞系中的表达,筛选出内源性高、低表达Mex3a的细胞系。选择高表达Mex3a的细胞系SW620和SW480转染Mex3a小干扰。选择Mex3a低表达的细胞系HCT116转染Mex3a过表达质粒。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血管形成、化疗药物敏感性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ex3a对CRC细胞增殖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化疗药物敏感性、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3.采用慢病毒构建稳定敲低Mex3a的SW620和SW480细胞系及稳定过表达Mex3a的HCT116细胞系,将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的Mex3a稳定敲低及过表达的CRC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通过皮下注射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Mex3a对CRC细胞体能成瘤能力的影响。4.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筛选出Mex3a影响CRC发展的下游信号通路:RAP1 GTPase 激活蛋白(RAP1 GTPase activatingprotein,RAP1GA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缺氧诱导因子 1 亚单位 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subunit alpha,HIF-1α),并通过 Western blot 探究了 Mex3a 对RAP1GAP/MEK/ERK/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MEK抑制剂(U0126)检测Mex3a是否通过MEK/ERK/HIF-1α信号通路影响CR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使用 U0126 后,RAP 1 GAP/MEK/ERK/HIF-1α 通路活性的变化。5.通过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Mex3a与RAP1 GAP的相互作用。通过对CRC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IHC染色及打分,探究Mex3a和RAP1GAP在CRC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利用TCG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RAP 1 GAP在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RAP1GAP的表达与CR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证明RAP 1 GAP可以逆转Mex3a对RAP1GAP/MEK/ERK/HIF-1α通路的影响。6.通过 TargetScan(www.targetscan.org)和 miRDB(mirdb.org)预测调控 Mex3a的miRNA,并得到hsa-miR-6887-3p在Mex3a mRNA 3’-UTR上的结合位点及突变位点序列。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sa-miR-6887-3p对Mex3amRNA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通过TCGA数据库验证hsa-miR-6887-3p在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hsa-miR-6887-3p的表达与CR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qRT-PCR检测hsa-miR-6887-3p在CRC细胞系中的表达,筛选出内源性低表达hsa-miR-6887-3p和高表达hsa-miR-6887-3p的细胞系。选择高表达hsa-miR-6887-3p的CRC细胞系HCT116转染hsa-miR-6887-3p inhibitor,选择低表达 hsa-miR-6887-3p 的 CRC 细胞系 SW620 转染 hsa-miR-6887-3p mimics,并通过 qRT-PCR 检测 hsa-miR-6887-3p mRNA 表达情况。通过 qRT-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hsa-miR-6887-3p 对 Mex3a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7.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在SW620细胞系中转染Mex3a小干扰、过表达hsa-miR-6887-3p及Mex3a后,对SW620细胞株中Mex3a表达的影响。通过功能性回复实验探究了 hsa-miR-6887-3p对CRC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8.采用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hsa-miR-6887-3p的SW620细胞系,将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的稳定过表达hsa-miR-6887-3p的CRC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通过皮下注射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hsa-miR-6887-3p在体内条件下对CRC细胞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1.Mex3a在CR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不良预后相关通过IHC染色分析101例CRC组织和79个正常癌旁组织中Mex3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RC组织中Mex3a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Mex3a几乎不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ex3a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Mex3a在CR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邻近癌旁组织。通过GEO(GSE39582数据集)和TCGA数据库发现在CRC组织中Mex3a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根据101例CRC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RC组织中,Mex3a的高表达与T分期(P=0.025)、病理分级(P=0.035)及患者的存活状态(P=0.012)等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而与年龄(P=0.134)、性别(P=0.392)、N分期(P=0.919)、M分期(P=1)及TNM等级(P=0.325)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在101例CRC患者中,与Mex3a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Mex3a患者组总生存率(OS)明显降低(P=0.003)。其次,对GSE39582数据集进行生存分析也发现,与Mex3a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Mex3a的CRC患者组OS明显缩短(P=0.022),无复发存活率(RFS)也明显降低(P=0.048)。2.Mex3a促进CRC细胞的致瘤特性qRT-PCR 及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Mex3a 在 CRC 细胞系 SW620 和 SW480中表达相对较高,在HCT116细胞系中表达相对较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ex3a小干扰(Mex3asiRNA)和过表达质粒(Mex3a-flag)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能够有效降低和增加Mex3a在CRC细胞中的表达。EDU实验表明,干扰Mex3a表达后CRC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而过表达Mex3a后,CRC细胞的增殖能力则显着增强。血管形成实验表明,干扰Mex3a表达后CRC细胞促进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减弱,而过表达Mex3a后,CRC细胞促进血管形成能力增强。Tanswell结果表明,干扰Mex3a表达可抑制CR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而过表达Mex3a则显着促进CR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干扰Mex3a后CRC细胞抗化疗药物能力明显减弱,而过表达Mex3a后,CRC细胞抗化疗药物能力增强。3.Mex3a促进CRC细胞体内成瘤能力首先构建Mex3a稳定敲低(Mex3aKD)和对照(Control KD)CRC细胞株,Mex3a稳定过表达(OEMex3a)和对照(OEControl)CRC细胞株。并用稳定转染的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Mex3a KD种植细胞组,肿瘤体积和瘤重显着小于对照细胞组。Ki-67染色显示,Mex3a KD种植细胞组,Ki-67阳性细胞数显着少于对照细胞组,表明敲低Mex3a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显着降低。而OEMex3a种植细胞组肿瘤体积、瘤重及Ki-67染色则有相反的结果。4.Mex3a为CRC细胞中RAP1GAP/MEK/ERK/HIF-1α信号通路的激活因子通过对稳定转染的SW480 Mex3a KD及SW480 Control KD CRC细胞株进行转录组学测序来寻找Mex3a的下游靶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显示敲低Mex3a引起MAPK和Rap1在内的众多信号通路发生改变。考虑到参与该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我们推测Mex3a可能通过RAP1GAP/MEK/ERK/HIF-lα通路影响CRC表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SW620和SW480细胞系中敲低Mex3a后,RAP1GA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MEK1/2、p-ERK1/2及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功能性回复实验显示,MEK抑制剂U0126可以逆转Mex3a对CR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0126可逆转Mex3a对RAP1GAP/MEK/ERK/HIF-1α通路活性的影响。5.RAP1GAP是CRC细胞中Mex3a的下游靶基因Co-IP检测发现,CRC细胞中Mex3a可与RAP1GAP相互作用。对100例CRC组织和6例癌旁组织进行IHC染色,分析Mex3a及RAP1GA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CRC组织中Mex3a高表达,而RAP1GAP则在CRC组织中低表达,且RAP1GAP与Mex3a的表达负相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P1GAP可逆转Mex3a对RAP1GAP/MEK/ERK/HIF-1α通路活性的影响。通过TCGA数据库发现,CRC组织中RAP1GA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且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与高表达RAP1GAP的CRC患者组相比,RAP1GAP低表达的CRC患者组OS明显缩短(P=0.032)。6.hsa-miR-6887-3p是CRC细胞中Mex3a的上游靶点通过TargetScan和miRDB预测调控Mex3a的miRNA,并得到其在Mex3a mRNA3’-UTR上的结合位点及突变位点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过表达 hsa-miR-6887-3p 能够显着减弱 Mex3a mRNA 非突变端 3’-UTR(3’-UTR WT)的荧光素酶活性。通过Starbase(starbase.sysu.edu.cn)分析发现,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相比,hsa-miR-6887-3p在CRC组织中低表达。且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高表达hsa-miR-6887-3p患者组相比,hsa-miR-6887-3p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47)。qRT-PCR检测发现hsa-miR-6887-3p在SW620中相对低表达,在HCT116细胞系中相对高表达。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hsa-miR-6887-3p mimics组和hsa-miR-6887-3p inhibitor分别能够有效地增加和降低CRC细胞中hsa-miR-6887-3p 的表达。qRT-PCR及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显示,hsa-miR-6887-3p能够调控CRC细胞中Mex3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7.hsa-miR-6887-3p通过抑制Mex3a的表达而抑制CRC细胞的致瘤特性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过表达 Mex3a 可以逆转 hsa-miR-6887-3p 对 Mex3a的抑制作用。EDU和基质胶Transwell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hsa-miR-6887-3p组与干扰Mex3a表达组均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且同时过表达Mex3a和hsa-miR-6887-3p组可以逆转过表达hsa-miR-6887-3p对CR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在HCT116细胞中进行的反向验证也证明了以上结论。8.hsa-miR-6887-3p抑制CRC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构建 hsa-miR-6887-3p 稳定过表达(LV-miR-6887-3p)组和对照(LV-miR-NC)组CRC细胞株,并用稳定转染的CRC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LV-miR-6887-3p种植细胞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小于对照细胞组。Ki-67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V-miR-6887-3p种植细胞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显着减弱。结论:1.Mex3a在CRC中表达量增高且与临床不良预后相关。2.体内、外实验表明Mex3a提高CR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3.RAP1 GAP是Mex3a的下游靶分子,可逆转Mex3a对MEK/ERK/HIF-1 α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4.hsa-miR-6887-3p通过调控Mex3a的表达,抑制CR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李玲[2](2020)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学科之间自成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各自为政,由于缺乏沟通和联系,对学生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学生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在社会中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大城市雾霾严重)、人口老龄化、能源紧缺、公共卫生健康(新型病毒疾病的爆发)、转基因食品安全、转基因生物伦理等问题不仅具有生物学特点也具有综合性,这些具有生物特点的问题不能单靠生物学科知识来解决,还要靠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思维模式进行解决,因此就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将学生的知识面扩宽,从不同视角去面对问题,审视和理解问题也要从多学科角度出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统筹全局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研读相关的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研究成果,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3本必修教材为例呈现出高中生物学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点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习题练习、实践活动、单元主题四个途径中进行交叉渗透教学,并设计出多维度的教学案例并用于教学实践中。研究中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利用学科交叉渗透教学方式和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将两个班级的前后测成绩进行横向评价(同一班级的前测和后测分别分析)和纵向评价(不同班级后测分析)。通过这两种评价方式三组数据对比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从而验证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成效性。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学科交叉渗透教学方法要优于常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的成效性。在课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是可以倡导的。

岳永飞[3](2019)在《LncRNA-DPT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滋养细胞的调控及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LncRNA-DPT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相关研究目的:探讨 LncRNA-Dermatopontin(LncRNA-DPT)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胎界面的表达。分析LncRNA-DPT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iNOS的表达,参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机制。方法:1.随机纳入两组研究对象,正常妊娠孕妇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7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2.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母胎界面LncRNA-DPT的表达水平;3.采用RT-qPCR检测iNOS在两组胎盘和脐带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NOS在两组母体和脐带血浆的表达水平;5.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iNOS蛋白在两组胎盘和脐带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6.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nel)染色技术和测定线粒体活性氧的方法检测胎盘和脐带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孕龄、BMI、孕次和产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P组的分娩孕周、血浆iNOS浓度、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的生化指标(TBA、CG、ALT、AST、TB、CB、UCB、TC、TG)、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率、新生儿入住NICU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ncRNA-DPT在ICP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胎盘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母体血浆中iNOS与TB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0,p<0.05);iNOS与CG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7,p<0.05);iNOS与ALT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9,p<0.05);iNOS 与 AST 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9,p<0.05);4.iNOS主要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其在ICP患者胎盘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主要在脐带内皮细胞中表达,其在ICP患者脐带组织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iNOS在ICP组母体血浆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在ICP组脐带血浆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ICP组胎盘组织线粒体活性氧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荧光显微镜对荧光素标记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ICP组胎盘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脐带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LncRNA-DPT和iNOS在ICP患者体内的异常表达可能与ICP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有关;2.LncRNA-DPT和iNOS在ICP患者体内的异常表达表明,LncRNA-DPT可能降低iNOS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合成,并同时激活组织细胞凋亡,参与ICP的发病及疾病进展。第二部分LncRNA-DPT上调NF-κB参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分子机制目的:构建ICP大鼠模型,检测LncRNA-DPT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ICP大鼠体内的表达。探讨调节LncRNA-DPT的表达对NF-κB信号通路、下游iNOS表达及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构建ICP孕鼠模型,分析两组孕鼠的一般资料;2.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母胎界面LncRNA-DPT的表达水平;3.采用RT-qPCR检测iNOS在两组大鼠胎盘和脐带组织的表达;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CP大鼠肝脏HE病理切片,证实ICP大鼠模型构建成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检测两组胎盘和脐带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iNOS蛋白在两组胎盘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NOS在两组大鼠血浆的表达水平;5.通过测定线粒体活性氧检测两组大鼠胎盘和脐带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6.调节人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的LncRNA-DPT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并分析其对NF-κB信号通路p65蛋白、下游iNO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纳入研究的两组大鼠均为第一次妊娠,在ICP模型构建前,两组大鼠的周龄、体重、TBA、CG、ALT和AS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P模型成功构建后,ICP组大鼠的TBA、CG、ALT和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qPCR显示LncRNA-DPT在ICP大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胎盘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P大鼠肝脏HE病理切片可见肝脏细胞内胆汁淤积;iNOS主要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其在ICP大鼠胎盘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主要在脐带内皮细胞中表达,其在ICP大鼠脐带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NOS在ICP组大鼠血浆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ICP组胎盘组织线粒体活性氧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转染后,LncRNA-DPT在si-DPT组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根据MTT法绘制的细胞生长曲线显示,si-DPT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流式细胞仪检测HTR-8/Svneo细胞的凋亡,si-DPT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p65蛋白在对照组细胞质的表达明显高于细胞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65蛋白在si-DPT组细胞质的表达明显低于细胞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苯甲酸雌二醇能够成功构建ICP孕鼠模型,可用作ICP的研究;2.下调LncRNA-DPT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降低iNOS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合成,并促使组织细胞凋亡,参与ICP的发病及疾病进展。

李芳[4](2019)在《X染色体连锁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X染色体连锁的长链非编码RNAlnc-XLEC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关联研究研究目的:一般情况下,人类基因组中大约95%以上的核苷酸都有转录现象。然而其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确只占了整个基因组的1~2%,这说明稳定转录的RNA中绝大部分是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非编码RNA又可以根据其长度被区分为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本身不编码蛋白并且转录本超过200个核苷酸的 RNA 分子,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ncRNA 广泛参与了基因组印迹、X染色体失活、染色体修饰、转录和翻译调控以及端粒生物学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尤为密切。目前对于LncRNA与恶性肿瘤的研究已经开展了 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X染色体连锁的LncRNA却鲜有研究。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是X染色体连锁的LncRNA-Xist,大小约在15-17kb之间,是X染色体在失活前表达的一种特异的LncRNA。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肿瘤之一,是世界上排名第四的女性肿瘤,其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本研究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技术)9对子宫内膜癌和癌旁组织进行转录本测序检测差异表达的lncRNA,分析筛选了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存在差异表达的未被注释过的9个lncRNA。(2)对来自中国东部和南部两个中心共120例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进行lnc-XLEC1差异表达分析。(3)构建稳定过表达,敲低表达lnc-XLEC1慢病毒表达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4)应用RNA-pulldown实验和蛋白质谱技术筛选与lnc-XLEC1结合的下游靶蛋白。(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和DNA免疫捕获实验研究lnc-XLEC1对相关蛋白的调控机制。(6)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划痕实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以及裸鼠皮下成瘤技术检测lnc-XLEC1的差异表达对体外、体内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结论:本研究应用RNA-seq技术发现了一个未被注释过的新的X染色体连锁的LncRNA-lnc-XLEC1。我们的数据显示,lnc-XLEC1的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显着低于癌旁组织。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分析发现,lnc-XLEC1高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结果更好。细胞表型研究结果显示高表达的lnc-XLEC1可以显着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发现过表达lnc-XLEC1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机制研究发现lnc-XLEC1通过发挥分子脚手架的作用协助MBP-1到达c-Myc的启动子区从而抑制c-Myc的表达进一步抑制Cdk/Rb/E2F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总之,本研究首次提出X染色体连锁的lncRNA-lnc-XLEC1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发现过程中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该lncRNA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种诊断、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第二部分 应用RNA-seq数据研究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及探索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研究目的:根据莱昂假说,女性的每个细胞中都包含2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母方(maternal X chromosome,Xm)和父方(paternal X chromosome,Xp)。胚胎发育初期阶段通过永久甲基化等方式随机地使其中一条X染色体固缩而失去活性,从而使母本与父本的剂量达到平衡,称为X染色体剂量补偿效应。因此,女性体细胞组织是由两类细胞构成的嵌合体,一部分细胞中父本X染色体有活性,另一部分母本的X染色体有活性,理论上这两部分细胞的比例应为1:1。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比例会发生显着的偏差,我们称之为X染色体失活偏移(skewed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SXCI)。已经有研究表明,SXCI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相关联,因此本研究来探索SXCI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研究方法:(1)对来自中国东部和南部共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提取其外周血细胞DNA进行SXCI的检测。应用校正比值(corrected ratio,CR)≥3和≥10两种标准分别计算SXCI的发生率。将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lnc-XLEC1表达水平进行分组,比较SXCI的发生率,探讨SXC1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2)我们应用RNA-seq技术在子宫内膜癌与癌旁组织以及前列腺癌与癌旁组织中检测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相对表达,研究剂量补偿效应在肿瘤中的发生情况。结果和结论: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与没有发生SXCI的样本相比,发生SXCI的患者lnc-XLEC1明显低表达。这表明在子宫内膜癌中,lnc-XLEC1的低表达或许是受SXCI的影响。此外,我们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存在剂量补偿不足。这些结果表明,异倍性引起的DCI可能促进肿瘤进展。

贾玉静[5](2019)在《鼻咽癌组织中CTLA-4 、FOXP3表达与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叉状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8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组织活检后且组织学证实为鼻咽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病理标本共48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收治的鼻息肉患者病理标本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TLA-4及FOXP3在鼻咽癌组织及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行定性检测。结果1 CTLA-4及FOXP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62.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1.0%,CTLA-4及FOXP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息肉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Ⅲ期、Ⅳ期鼻咽癌组织中CTLA-4及FOXP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期、Ⅱ期,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TLA-4及FOXP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结论1在鼻咽癌组织与鼻息肉组织中CTLA-4及FOXP3均有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在鼻咽癌组织,CTLA-4及FOXP3的表达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3鼻咽癌组织中CTLA-4及FOXP3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关,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其表达情况之间无关。图8幅;表5个;参119篇。

程莉[6](2017)在《细胞裂解液芯片(CLICK芯片)技术的建立及系统性发现组蛋白位点修饰调控蛋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能够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影响基因的转录激活,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生命过程,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凋亡、X染色体失活、基因转录以及DNA损伤修复等。目前已知的组蛋白标记(histone mark)已达500多种。大量研究阐述了这些组蛋白标记在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然而这些组蛋白标记是怎样被严密调控的却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新发现的组蛋白标记。传统的发现调控蛋白的方法主要依靠于结构及序列相似性比对和单个基因的突变检测,存在效率低且具有盲目性的问题。目前缺少一种能从蛋白质组水平快速有效地发现组蛋白修饰调控蛋白的手段。在本研究中,基于我所在实验室在蛋白芯片研究方面的长期积淀,我们期望利用反相蛋白芯片的技术思路以酿酒酵母基因敲除/突变库为样本结合特异性组蛋白标记抗体来构建一种快速寻找组蛋白标记相关蛋白的方法。首先,我们对所获得的抗体通过免疫印记的方法进行筛选,获得了6个符合特异性要求的抗体。接着,我们测试了三种常用的蛋白芯片的点样基片,最终确定了合适的样品裂解条件和点样条件。由此我们构建了包含4,837个酵母敲除菌和322个酵母温度敏感突变菌的裂解液芯片。为了凸显该芯片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同时检测数以千计的不同的细胞裂解液,我们将该芯片命名为CLICK(cell lysate microarray on kilo-conditions)芯片。为了确认芯片的可靠性,我们选择了两个已被深入研究的组蛋白标记H3K4me3和H3K36me3进行验证。对比已有研究,一次芯片实验能够发现80%以上的已知调控蛋白,尤其是能够正向调控修饰水平的蛋白,证明了CLICK芯片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比两次芯片的结果,我们还首次提出Set2依赖的H3K36me3对H3K4me3修饰水平的调控途径,发现了两种组蛋白修饰H3K4me3和H3K36me3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为了进一步证明CLICK芯片能够用于发现新的组蛋白位点修饰的调控蛋白,我们选择了一种目前研究得相对不清楚的组蛋白乙酰化位点修饰——H4K16ac作为例子,期望能找到新的调控其修饰水平的蛋白。通过芯片实验,我们找到了两个相关的蛋白Cab4p和Cab5p。它们参与CoA的合成,分别催化合成通路中的最后两步。由于它们在CoA合成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们不仅对H4K16ac有影响,还对多种酰化都有影响,包括H3K56和H4K8位的乙酰化、H4K12位的丙酰化、H3K9位的丁酰化、H3K14和H4K12位的巴豆酰化以及H4K12位的β-羟基丁酰化。质谱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组蛋白酰化修饰水平的降低是与胞内CoA及酰化CoA含量的降低相关。由于CoA合成通路在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我们预测Cab4p和Cab5p的人同源蛋白Coasy对组蛋白的酰化也具有类似的影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蛋白质芯片为载体、以酿酒酵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组蛋白标记特异性抗体,建立了一整套简便通用的检测组蛋白标记调控蛋白的方法。本论文所构建的CLICK芯片是全球第一张酵母全裂解液芯片,其上包含4,837酵母非必需基因敲除菌株和322个酵母必需基因突变菌株的酵母裂解液,覆盖82%的酵母基因组。同时,该方法能够从基因组水平对影响组蛋白特异性修饰的蛋白进行全局性寻找,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效率,且能够找到到一些间接影响组蛋白修饰水平的蛋白,弥补了传统依赖于免疫印迹和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的不足。同时,本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组蛋白标记领域,还适用于寻找任意酿酒酵母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调控蛋白,并且本方法的指导思想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物种的翻译后修饰调控蛋白的发现。

李春[7](2016)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PKD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t Dyskinesia,PKD)是由PRRT2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以静止状态下突然随意运动诱发的短暂多变的运动异常,发作时间短且多发于青少年时期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且遗传异质性较大,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本研究采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成功地建立了4株携带2种不同PRRT2突变位点(Q163X和G192W)的PKD患者特异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系。采用不同神经诱导体系研究了PRRT2缺陷的PKD-iPSC定向神经分化的特点,我们发现PKD-iPSC在步进式(step-wise)神经诱导体系中呈现异常的细胞表型和严重的神经分化障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我们对步进式神经诱导过程各分化阶段的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PKD-iPSC不仅在神经谱系分化中显现出神经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而且还表现出与中胚层分化命运相关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采用WGCNA,我们发现了7个分别与PKD-iPSC步进式神经分化不同阶段高度相关的基因共表达模块。通过各模块的基因功能分析及关键基因共表达网络的建立,我们进一步证实了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中存在异常的神经谱系分化调控网络,并且从中寻找到了2个可能与PKD-iPSC神经分化缺陷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IRX3和HAS2,为深入研究PKD发病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的囊胚注射和胚胎移植技术,建立了全身性Prrt2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全身性Prrt2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脑特异性Prrt2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和脑特异性Prrt2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等4类Prrt2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通过自由活动、爬杆、疲劳转棒等小鼠行为学实验,我们发现Prrt2基因敲除小鼠存在运动障碍和行为异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对这些Prrt2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我们发现其中一些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明显偏离正常范围,表明Prrt2功能缺失对神经系统功能调控以及动物行为特征和运动功能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PRRT2突变的PKD疾病特异性iPSC的体外模型和PRRT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从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全面地对PKD疾病相关表型和PKD发病机制展开研究,阐明了PRRT2突变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与PKD疾病发生的关系,为深入研究PKD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PKD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张园园[8](2016)在《高中生物习题课五种类型:创设·透视·实施要点》文中指出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实施,对生物学科教学的挑战越来越多,对每一位生物教师来说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生物学科教学如何多方面多层次的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如果单单专注于新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生物习题课的作用重视起来,让生物习题课的改革与创新融入到新课标的改革大潮中,完成生物学科的课程要求。基于此笔者从高中生物习题课的教学形式着手,创设了五种类型的习题课。首先,根据新课程标准与高中生物高考大纲的要求明确生物学科教学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地位,然后借助于参阅国内外关于生物习题课的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高中各科习题课类型研究情况以及生物学科习题课的研究不足,进而提出创设不同高中生物习题课教学形式的必要性。然后,高中生物习题课的五种教学类型的提是将照了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情知对称原理、因材施教理论和教育行动研究理论四大理论作为参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观察研究法。文献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参考;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的生物成绩、现有的生物习题课的时间利用情况、对学生解题的帮助情况、习题课存在的问题反馈和学生对习题课要求等,同时教师访谈的结果也为五种习题课教学类型的创设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随后,本文明确了五种类型习题课的创设目的,教学设计目的性计划原则、课堂前后有效性评价原则、课堂主体合作性参与原则、保证学生独立性思考原则等五个创设原则,以及笔者的创设思路和创设过程。继而提出了循序渐进型习题课、反思评析型习题课、科学演绎型习题课、小组互评型习题课、师生共创型习题课五种习题课教学形式。接着,本文对循序渐进型习题课、反思评析型习题课、科学演绎型习题课、小组互评型习题课、师生共创型习题课五种习题课教学类型的各呈现了一个教学设计,并对每一种习题课从其形式特点、设计要求、教学策略和效果优势四个方面进行了透视。最后,本文循序渐进型习题课、反思评析型习题课、科学演绎型习题课、小组互评型习题课、师生共创型习题课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实施分别从五种类型习题课的理解要点、五种类型习题课组织要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操作要点和五种类型习题课的创新建议五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赵美芬[9](2014)在《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自寻甸民族中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其中提到了要重视生命科学史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原来教学中的弱点,虽然现在新课程改革,对这些方面很重视,但处于一线的教师,要做到教学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充分挖掘出生命史潜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能力,本人做了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本论文将生命科学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通过设计详细的教学课例进行教学实践,在进行教学实践前,认真研读了初中、高中的生物教材,还看了一些课外的生命科学史。根据教学的实际将生命科学史进行分类。研读了一些与逻辑推理有关的书和文章,以便更好的找到生命科学史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结合点。走进真实的课堂,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对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上学期各科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学生各科成绩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在进行前侧和后测时,分别设计了知识测试卷和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是依据知识卷中所出现的知识点所编制的。通过对前测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的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没有显着的差异。这保证了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本论文采用的是轮组实验法,在进行课例教学实践时,在第一、三、五、七次课例教学实践时,200班作为实验班,205班作为对照班;在进行第二、四、六、八次教学课例教学实践时,200班做作为对照班、205班作为实验班。对两个班的八次课堂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班总是比对照班的教学成绩好,而且两个班的课堂成绩存在显着的差异。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后测,后测时,分别设计了知识测试卷和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是依据知识卷中所出现的知识点所编制的,通过对后测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卷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的成绩差异不显着。可以说利用论文中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生命科学史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有效的。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两个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李小雨[10](2013)在《元蘑多糖活性部位分析及对60Co-γ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离辐射通过诱导人体产生过量的ROS,攻击机体中的生命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引发自由基链状反应,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电离辐射环境下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如衰老、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剂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据研究报道多糖能够通过提升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发挥辐射防护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以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体外建立多重抗氧化模型,从8种食用菌中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中性元蘑多糖(NTHSP)作为后续研究目标;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NTHSP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纯化和结构表征;系统的研究了NTHSP在体外和体内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的防护功效并揭示其辐射防护作用机制。采用酸碱度不同的3种溶剂从产自中国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8种食用菌中分离23种食用菌多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食用菌多糖样品中仅含有少量蛋白质,无多酚类物质;通过在体外建立抗氧化模型,研究了食用菌多糖对生理性O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非生理性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NTHSP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选择其作为后续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设计对NTHS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3.0h、液料比110:1和超声功率480W,所得到的多糖提取得率为17.45±0.18%,而通过传统方法提取NTHSP的得率仅为10.21±0.36%;通过离子交换纤维素DEAE-52及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 G-100对NTHSP进行纯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气质联用(GC-MS)、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THSP为一种具有高分支结构的葡聚糖,分子量为8.09×103,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3.8:15.8:28.4:10.5)组成,主链由→3,6)-α-D-Glcp-(1→组成,其侧链→2)-α-L-Arap-(1→、α-D-Manp-(1→和→6)-β-D-Galp-(1→分别连接在→3,6)-α-D-Glcp-(1→的3位、3位和6位上,其中,→2)-α-L-Arap-(1→和→6)-β-D-Galp-(1→的2位和6位分别连接甲基。通过在体外建立辐射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NTHSP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大鼠脾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辐射防护作用,通过对辐射后大鼠脾细胞中S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的水平进行研究,发现NTHSP能够显着提升辐射后大鼠脾细胞中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并降低脾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NTHSP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外周血白细胞中异形淋巴细胞、带空泡分叶细胞和退行性变细胞的数量,提升正常白细胞的数量,对外周血白细胞起到有效的防护;通过DNA ladder研究NTHSP对辐射后脾细胞DNA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NTHSP对电离辐射诱导脾细胞DNA凋亡起到显着的防护功效,并不同程度的促进了脾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显着的提升辐射后脾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在体内建立辐射诱导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研究NTHSP的辐射防护途径,结果显示NTHSP能够有效的提升辐射后小鼠体内的抗氧化酶系(SOD、CAT和GSH-Px)的活性和增强抗氧化物质(GSH、VE和铜蓝蛋白)的合成能力,并降低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水平,表明NTHSP能够增强辐射后小鼠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对辐射后小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进行研究,发现NTHSP能够有效的提升小鼠血液系统免疫能力、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并增强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对小鼠骨髓微核、骨髓染色体畸变和DN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THSP能够对辐射诱导小鼠产生的遗传毒性起到有效的防护。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周期研究NTHSP的辐射防护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NTHSP能够有效的抑制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停滞在G0/G1期,并对电离辐射诱导的脾细胞凋亡起到防护功效,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通过对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NTHSP能够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活化亚基的表达,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具有防护功效。本课题研究发现NTHSP可以降低电离辐射诱导活性氧ROS的产生,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提升机体免疫活性,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信号途径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辐射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显着的防护功效。另外,关于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其他凋亡途径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研究对于揭示电离辐射防护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进一步开发天然高效辐射防护剂具有现实意义。

二、X染色质体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出现概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染色质体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出现概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sa-miR-6887-3p/Mex3a轴通过RAP1/MAPK通路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ex3家族在肿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Western blot原始条带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2)高中生物学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优点
    2.3 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流程
    2.4 教学评价的策略
3 高中生物学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
    3.1 与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点
    3.2 与人文学科交叉渗透点
4 高中生物学在不同途径中进行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案例
    4.1 在课堂教学中
    4.2 在习题练习中
    4.3 在实践活动中
    4.4 在单元主题中
5 高中生物学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工具
    5.3 研究过程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评价
6 反思总结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LncRNA-DPT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滋养细胞的调控及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LncRNA-DPT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相关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NA-DPT上调NF-κB参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分子机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
附录
致谢

(4)X染色体连锁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第一部分 X染色体连锁的lnc-XLEC1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联研究
    第二部分 应用RNA-seq数据研究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及探索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临床样本
        1.2 实验细胞株
        1.3 实验动物
        1.4 细胞表达载体
        1.5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 X染色体连锁的lnc-XLEC1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联研究
        3.1.1 验证子宫内膜癌中X连锁的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
        3.1.2 低表达lnc-XLEC1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3.1.3 lnc-XLEC1的生物学特性
        3.1.4 lnc-XLE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3.1.5 lnc-XLE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3.1.6 lnc-XLE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小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3.1.7 lnc-XLEC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与MBP-1结合
        3.1.8 lnc-XLEC1作为“脚手架”lncRNA负向调控c-Myc的表达
        3.1.9 lnc-XLEC1通过调控c-Myc转录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第二部分 应用RNA-seq数据研究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及探索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
        3.2.1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X染色体失活偏移(SXC1)分析
        3.2.2 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基因表达的分布
        3.2.3 分析子宫内膜癌与癌旁组织的剂量补偿效应
        3.2.4 应用RNA-seq数据在人前列腺癌验证X染色体连锁基因剂量补偿机制
四、讨论
    第一部分 X染色体连锁的lnc-XLEC1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联研究
    第二部分 应用RNA-seq数据研究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及探索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5)鼻咽癌组织中CTLA-4 、FOXP3表达与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1.1.3 试验主要试剂
        1.1.4 抗体最适稀释浓度
        1.1.5 实验方法及原理
        1.1.6 实验步骤(具体步骤见附录B)
        1.1.7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CTLA-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2 FOXP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3 CTLA-4与FOXP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CTLA-4、FOXP3的概述
        1.3.2 CTLA-4、FOXP3的功能
        1.3.3 CTLA-4、FOXP3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1.3.4 CTLA-4、FOXP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1.3.5 抗CTLA-4抗体、抗FOXP3抗体的应用
    1.4 结论
    1.5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
    2.2 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附图
附录 B免疫组化详细步骤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细胞裂解液芯片(CLICK芯片)技术的建立及系统性发现组蛋白位点修饰调控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表观遗传学与组蛋白修饰
        1.1.1 表观遗传学概述
        1.1.2 组蛋白修饰概述
        1.1.3 组蛋白修饰相关的研究方法概述
    1.2 蛋白质芯片概述
        1.2.1 蛋白质芯片的制备
        1.2.2 分析型蛋白质芯片
        1.2.3 功能型蛋白质芯片
        1.2.4 反相蛋白质芯片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酿酒酵母基因突变库构建细胞裂解液芯片的方法建立
    2.1 引言
        2.1.1 酿酒酵母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2.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1 酵母菌株信息
        2.2.2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抗体信息
        2.2.3 实验试剂、耗材、仪器及主要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抗体特异性验证
        2.3.2 构建蛋白质芯片条件的优化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4.1 特异性抗体筛选
        2.4.2 SCHOTT基片点样条件优化
        2.4.3 PSH-OP基片点样条件优化
        2.4.4 FAST基片点样条件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CLICK芯片全局性发现调控H3K4me3和H3K36me3的蛋白
    3.1 引言
        3.1.1 H3K4me3概述
        3.1.2 H3K36me3概述
    3.2 实验材料
        3.2.1 酵母菌株信息
        3.2.1 PCR引物信息
        3.2.2 实验试剂、耗材、仪器及主要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酵母裂解液芯片的构建及检测
        3.3.2 酵母菌株鉴定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1 芯片构建与质量检测
        3.4.2 全局性发现H3K4me3调控蛋白
        3.4.3 全局性发现H3K36me3调控蛋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CLICK芯片全局性发现H4K16ac新的调控蛋白
    4.1 引言
        4.1.1 H4K16ac概述
        4.1.2 CoA的生物学功能概述
    4.2 实验材料
        4.2.1 酵母菌株信息
        4.2.2 实验试剂、耗材、仪器及主要溶液
    4.3 实验方法
        4.3.1 染色体步移法对温度敏感菌错误菌株的基因鉴定
        4.3.2 酵母蛋白回补菌株的构建
        4.3.3 E.coli同源蛋白回补菌株的构建
        4.3.4 同源蛋白序列比对
        4.3.5 酵母菌株CoA及酰化CoA质谱检测
        4.3.6 酵母表型检测
        4.3.7 人同源蛋白在细胞中的敲低和敲除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Cab4p和Cab5p对 H4K16ac的影响
        4.4.2 Cab4p和Cab5p对组蛋白酰化的影响
        4.4.3 CoA的合成通路中其他蛋白对组蛋白酰化的影响
        4.4.4 Cab4p和 Cab5p的应激反应不同
        4.4.5 Cab4p和 Cab5p对非组蛋白酰化的影响
        4.4.6 Cab4p和 Cab5p的人的同源蛋白Coasy对组蛋白酰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抗体信息
附录二 主要仪器
附录三 主要溶液
附录四 引物信息
附录五 H3K4me3相关蛋白
附录六 H3K36me3相关蛋白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7)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PKD发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引言
2.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组织样本
        2.1.2 哺乳动物细胞和人细胞系
        2.1.3 实验动物
        2.1.4 感受态细胞和载体
        2.1.5 主要试剂
        2.1.6 引物
        2.1.7 抗体
        2.1.8 实验仪器及常用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培养及处理
        2.2.2 PKD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2.2.3 PKD-iPS细胞系的建立和培养
        2.2.4 PKD-iPSC系的生物学特征鉴定
        2.2.5 hiPSC的神经分化
        2.2.6 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染色
        2.2.7 Anti-hPRRT2 抗体的制备
        2.2.8 RNA提取和逆转录
        2.2.9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2.2.10 脑组织总蛋白的提取和定量
        2.2.11 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2.2.12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2.2.13 蛋白质谱检测(Mass spectrometry)
        2.2.14 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
        2.2.15 Annexin V-PE/7-AAD法检测细胞凋亡
        2.2.16 CCK-8 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2.2.17 Prrt2 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
        2.2.18动物(Prrt2 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学实验
        2.2.19 小鼠外周血样的提取和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2.20 数据统计
3.实验结果
    3.1 PRRT2 在人体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规律
        3.1.1 PRRT2 在成人脑组织中高表达
        3.1.2 PRRT2 在人胎儿脑组织中呈较高的表达水平
    3.2 PRRT2 的相互作用蛋白可能参与调控神经发育
    3.3 PKD患者特异性IPSC系(PKD-IPSC系)的建立
    3.4 PKD-IPSC系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3.4.1 PKD-iPSC具有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3.4.2 PKD-iPSC的 OCT4 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
        3.4.3 PKD-i PSC具有向3个胚层分化的潜能
    3.5 PKD-IPSC在步进式(STEP-WISE)神经诱导过程中存在严重神经分化缺陷
        3.5.1 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体系中难以形成神经花环状结构(neural rosettes)
        3.5.2 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过程中神经细胞分子标记呈低表达
        3.5.3 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过程中的神经分化缺陷与细胞活力和凋亡水平无关
    3.6 PKD-IPSC和 N-IPSC在一步式(SINGLE-STEP)神经诱导体系中神经分化过程无显着差异
    3.7 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过程中呈现异常的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ES)和生物学过程
        3.7.1 PKD-iPSC的步进式神经诱导阶段特异性基因表达谱的构建
        3.7.2 PKD-iPSC和N-iPSC的步进式神经诱导各阶段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的比较和功能分析
    3.8 PKD-IPSC和 N-IPSC的步进式神经诱导各阶段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
    3.9 PKD-IPSC和 N-IPSC的步进式神经诱导各阶段基因表达谱的主成分分析(PCA)
    3.10 PKD-IPSC在步进式神经诱导体系中呈现异常的神经谱系转录组特征
        3.10.1 采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研究与PKD-iPSC步进式神经诱导各分化阶段高度相关的基因模块(gene module)
        3.10.2 与PKD-iPSC和 N-iPSC步进式神经诱导的特定分化阶段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模块的功能分析
        3.10.3 PKD-iPSC和 N-iPSC步进式神经诱导各阶段高度相关的基因模块的关键基因网络
        3.10.4 步进式神经诱导中引起PKD-iPSC异常分化的关键因子
    3.11 PKD疾病动物模型(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
    3.12 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学实验
        3.12.1 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在自发活动中表现出较弱的探索和活动能力
        3.12.2 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在爬杆实验中表现出较差的运动协调能力
        3.12.3 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在疲劳转棒中表现出较差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耐性
    3.13 PRRT2 条件型基因敲除小鼠血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存在异常波动
4.讨论
    4.1 不同神经诱导条件对PKD-IPSC神经分化的影响
    4.2 PKD-IPSC步进式神经诱导各阶段的差异基因表达谱以及神经分化各阶段基因共表达模块的研究
    4.3 PKD临床治疗现状及研究PKD疾病致病机理的意义
5.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高中生物习题课五种类型:创设·透视·实施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Ⅰ问题的提出
    Ⅱ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Ⅲ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Ⅳ 研究的理论依据
    Ⅴ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释析
    1.1 习题课
    1.2 习题课教学
    1.3 生物习题课教学
    1.4 生物习题课教学类型
第二部分 高中生物习题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工具
    2.4 调查过程
        2.4.1 问卷的编制
        2.4.2 学生问卷的纬度
        2.4.3 教师访谈的纬度
    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2.5.1 关于习题课时间利用情况的分析
        2.5.2 关于学生解题现状的分析
        2.5.3 关于学生对习题课反馈情况的分析
        2.5.4 关于学生对习题课的希望要求的分析
        2.5.5 关于当前教师采取的习题课教学方式的分析
    2.6 调查结论与思考
第三部分 高中生物不同类型习题课的创设
    3.1 创设的目的
    3.2 创设的原则
        3.2.1 教学设计目的性计划原则
        3.2.2 习题设置层次性推进原则
        3.2.3 课堂前后有效性评价原则
        3.2.4 课堂主体合作性参与原则
        3.2.5 保证学生独立性思考原则
    3.3 创设的思路
    3.4 创设的过程
    3.5 五种类型习题课的呈现
        3.5.1 循序渐进型习题课
        3.5.2 反思评析型习题课
        3.5.3 科学演绎型习题课
        3.5.4 小组互评型习题课
        3.5.5 师生共创型习题课
第四部分 五种类型高中生物习题课的教学设计及透视
    4.1 循序渐进型习题课
        4.1.1 循序渐进型习题课教学设计
        4.1.2 循序渐进型习题课的透视
        4.1.2.1 形式特点
        4.1.2.2 设计要求
        4.1.2.3 教学策略
        4.1.2.4 效果优势
    4.2 反思评析型习题课
        4.2.1 反思评析型习题课教学设计
        4.2.2 反思评析型习题课的透视
        4.2.2.1 形式特点
        4.2.2.2 设计要求
        4.2.2.3 教学策略
        4.2.2.4 效果优势
    4.3 科学演绎型习题课
        4.3.1 科学演绎型习题课教学设计
        4.3.2 科学演绎型习题课的透视
        4.3.2.1 形式特点
        4.3.2.2 设计要求
        4.3.2.3 教学策略
        4.3.2.4 效果优势
    4.4 小组互评型习题课
        4.4.1 小组互评型习题课教学设计
        4.4.2 小组互评型习题课的透视
        4.4.2.1 形式特点
        4.4.2.2 设计要求
        4.4.2.3 教学策略
        4.4.2.4 效果优势
    4.5 师生共创型习题课教学设计及透视
        4.5.1 师生共创型习题课教学设计
        4.5.2 师生共创型习题课的透视
        4.5.2.1 形式特点
        4.5.2.2 设计要求
        4.5.2.3 教学策略
        4.5.2.4 效果优势
第五部分 五种类型高中生物习题课教学实施要点
    5.1 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理解要点
    5.2 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组织要点
    5.3 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操作要点
    5.4 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评价要点
    5.5 对五种类型习题课的创新建议
第六部分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自寻甸民族中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1.1.2 高中生物新课程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1.1.3 逻辑推理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1.4 研究的目的
        1.1.5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理论概述
        2.1.1 逻辑推理介绍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科学史的界定
        2.2.2 生物科学史的界定
        2.2.3 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界定
        2.2.4 逻辑推理的界定
        2.2.5 逻辑推理能力的界定
第三章 课本中的科学史
    3.1 课本中的生物科学史及分类
        3.1.1 课本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的科学史分类情况
        3.1.2 课本必修 2《遗传与进化》中的科学史分类情况
        3.1.3 课本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的科学史分类情况
        3.1.4 课本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中生命科学史分类情况
        3.1.5 课本选修 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生命科学史的分类情况
        3.1.6 课本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生命科学史的分类情况
    3.2 补充的生物科学史
第四章 利用生命科学史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4.1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4.2 采用排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3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4 设置问题串来创造思维情景
    4.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6 利用经典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7 构建模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7.1 模型简介
        4.7.2 通过构建模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教学片断
    4.8 实践课例中部分教学片断采用的教学策略分析
        4.8.1 课例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采用的教学策略
        4.8.2 课例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采用的教学策略
        4.8.3 课例 3: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教学策略
        4.8.4 课例 4: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采用的教学策略
        4.8.5 课例 5:DNA 的复制(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采用的教学策略
        4.8.6 课例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采用的教学策略
        4.8.7 课例 7: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采用的教学策略
        4.8.8 课例 8: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采用的教学策略
第五章 利用生命科学史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5.1 实验的方法
        5.1.1 实验的对象
        5.1.2 实验的内容
        5.1.3 实验的变量
        5.1.4 实验的时间
        5.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5.2 进行教学实践的课例
第六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6.1 设计前测
        6.1.1 设计前测的目的
        6.1.2 前测的具体操作
    6.2 对逻辑推理能力前测成绩的统计分析
        6.2.1 必修 1《分子与细胞》逻辑推理能力前测成绩统计分析
        6.2.2 课堂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6.3 设计后测
        6.3.1 设计后测的目的
        6.3.2 后测的具体操作过程
        6.3.3 对后测结果的分析
    6.4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6.4.1 研究结论
        6.4.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高一第一学期各科期末成绩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2 课例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附录 3 课例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附录 4 课例 3:基因在染色体上
    附录 5 课例 4: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附录 6 课例 5:DNA 的复制(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
    附录 7 课例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附录 8 课例 7: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
    附录 9 课例 8: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附录 10 必修 1《分子与细胞》逻辑推理能力知识卷前测试卷(K 卷)
    附录 11 必修 1《分子与细胞》逻辑推理能力前测试卷(A 卷)
    附录 12 第 1 章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检测测卷
    附录 13 第 1 章第 2 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检测卷
    附录 14 第 2 章第 2 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检测卷
    附录 15 第 3 章第 1 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卷
    附录 16 第 3 章第 3 节 DNA 的复制检测卷
    附录 17 第 4 章第 2 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检测卷
    附录 18 第 2 章第 2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检测卷
    附录 19 第 3 章第 2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检测卷
    附录 20 必修 3《稳态与环境》逻辑推理能力知识卷后侧测试(K 卷)
    附录 21 必修 3《稳态与环境》逻辑推理能力后测试卷(A 试卷)
    附录 22 200 班成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附录 23 205 班成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附录 24 200 班前测、课堂测试、后测成绩
    附录 25 205 班前测、课堂测试、后测成绩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元蘑多糖活性部位分析及对60Co-γ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2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1.2.1 食用菌多糖的结构与性质
        1.2.2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电离辐射的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
        1.3.1 电离辐射损伤
        1.3.2 电离辐射防护剂的防护机制
        1.3.3 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1.4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1.4.1 多糖的提取分离
        1.4.2 多糖的纯化
        1.4.3 多糖的结构表征
    1.5 元蘑多糖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原料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食用菌多糖的制备及纯化
        2.2.1 食用菌多糖的制备
        2.2.2 食用菌粗多糖的成分分析
        2.2.3 NTHSP的提取工艺优化
        2.2.4 NTHSP的纯化
    2.3 NTHSP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2.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2.3.2 NTHSP-A1 的结构表征
    2.4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2.4.1 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2.4.2 HSP对辐射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功效
        2.4.3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不同食用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功能活性跟踪
    3.1 食用菌粗多糖的成分分析
        3.1.1 总糖含量的测定
        3.1.2 蛋白质含量测定
        3.1.3 多酚含量测定
    3.2 食用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2.1 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3.2.2 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3.2.3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3.3 三种HSP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3.4 三种HSP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3.5 三种HSP的初级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NTHSP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4.1 NTHSP提取参数优化
        4.1.1 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4.1.2 响应面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
        4.1.3 扫描电镜分析
    4.2 NTHSP的纯化
        4.2.1 DEAE-52 离子交换层析
        4.2.2 Sephadex G-100 凝胶层析
    4.3 NTHSP-A1 的结构表征
        4.3.1 NTHSP-A1 的分子量测定
        4.3.2 NTHSP-A1 的FT-IR光谱
        4.3.3 NTHSP-A1 的单糖组成
        4.3.4 NTHSP-A1 的甲基化分析
        4.3.5 NTHSP-A1 的NMR光谱
        4.3.6 NTHSP-A1 的AFM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THSP对辐射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防护效应
    5.1 三种HSP对外周血的辐射防护效应
    5.2 三种HSP的促细胞增殖活性
        5.2.1 三种HSP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
        5.2.2 三种HSP促脾细胞增殖活性
    5.3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3.1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3.2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脾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4 NTHSP在辐射条件下对脾细胞中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5.4.1 NTHSP对脾细胞中SOD活性的影响
        5.4.2 NTHSP对脾细胞中CAT活性的影响
    5.5 NTHSP对脾细胞中MDA含量的影响
    5.6 NTHSP对大鼠脾细胞DNA的防护作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的防护研究
    6.1 NTHS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6.2 NTHSP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6.3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外周血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6.4 NTHSP对辐射条件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6.5 NTHSP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6.6 NTHSP对辐射条件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6.6.1 NTH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的作用
        6.6.2 NTHSP对MDA水平的作用
        6.6.3 NTH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物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6.7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防护作用
        6.7.1 NTHSP对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6.7.2 NTHSP对小鼠骨髓微核的影响
        6.7.3 NTHSP对小鼠骨髓DNA含量的影响
    6.8 NTHSP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防护作用的机制
        6.8.1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周期的影响
        6.8.2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形态学影响
        6.8.3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6.8.4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
    6.9 相关性分析
        6.9.1 NTHSP对辐射后小鼠吞噬作用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6.9.2 NTHSP对辐射后小鼠MDA含量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6.9.3 NTHSP对辐射后小鼠SOD活性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6.9.4 NTHSP对辐射后小鼠GSH-Px活性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6.9.5 NTHSP对辐射后小鼠脾细胞中Bcl-2/Bax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6.10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X染色质体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出现概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sa-miR-6887-3p/Mex3a轴通过RAP1/MAPK通路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李海霞. 山东大学, 2021(11)
  • [2]高中生物学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实践研究[D]. 李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LncRNA-DPT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滋养细胞的调控及机制探索[D]. 岳永飞. 苏州大学, 2019(04)
  • [4]X染色体连锁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李芳. 苏州大学, 2019(06)
  • [5]鼻咽癌组织中CTLA-4 、FOXP3表达与临床意义[D]. 贾玉静.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细胞裂解液芯片(CLICK芯片)技术的建立及系统性发现组蛋白位点修饰调控蛋白的研究[D]. 程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7]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PKD发病机制的研究[D]. 李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8]高中生物习题课五种类型:创设·透视·实施要点[D]. 张园园.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自寻甸民族中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报告[D]. 赵美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元蘑多糖活性部位分析及对60Co-γ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D]. 李小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X染色质出现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概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