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周豪[1](2018)在《江苏某种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猪的繁殖性能不仅反映养殖场综合饲养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母猪本身的胎次及每个胎次的繁殖成绩,直接决定其使用的寿命。据文献报道,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占所有影响因素的20%。但是,在我国养猪生产中胎次、分娩季节,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高温环境对影响原种法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调查与分析少。此外后备母猪的选择是母猪生产过程的第一步。目前养殖场选择后备母猪的条件主要是体重、日龄、背膘、外形和无繁殖障碍性疫病等,缺乏辅助后备母猪选择的参考生理生化指标。人类生育障碍性疾病多囊卵巢囊肿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研究发现,患者临床常表现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HHCY)、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主要是睾酮,Testosterone,T)和糖脂代谢混乱。后备母猪血液中这些生理生化指标是否与后续繁殖性能相关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本研究根据江苏梅林畜牧有限公司某母猪种猪场提供的2014~2017年母猪繁殖数据,分析评价该场法系大白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断奶仔猪数、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Litters/Female·Year,LFY)、每头母猪年均产断奶仔猪数(Piglets weaned/sow/year,PSY)等;分析胎次、分娩季节及高温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建议;比较淘汰后备母猪与正常配种分娩的后备母猪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和HCY)的差异,分析后备母猪血液生化指标与其后续繁殖性能的相关性,为筛选辅助后备母猪选择的生理生化指标提供参考。1母猪场整体繁殖性能情况该种猪场提供2014~2017年核心母猪群的繁殖记录,主要包括配种时间、配种次数、总产仔数、活仔数、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仔猪断奶数等。通过统计得出该场母猪整体繁殖性能情况。后备母猪月均存栏数为655±176头、月均能繁母猪存栏数为135±59.0头,窝均总产仔数为12.5±0.5头,窝均活仔数为11.5±0.5,窝均断奶数为10.0±1.0头,PSY为23.5±2.2头,LFY为2.2±0.01头,母猪妊娠期为114.8±0.4天,哺乳期为22.8士1.5天,非生产天数为56.3±10.4天。2 胎次、季节和妊娠期、哺乳期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比较胎次、分娩季节和妊娠期、哺乳期高温对该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整理了 2014~2017年407头母猪共1275窝次的繁殖数据。结果表明,该场母猪1~4胎次的繁殖性能逐渐提高,第4胎次母猪总体的繁殖性能最佳,第1胎次母猪总体繁殖性能最差,第4胎次总产仔数比第1胎次高1.78头、活仔数高1.63头、仔猪出生窝重高2.33 kg。母猪从第5胎次繁殖性能开始下降并逐步被淘汰。比较不同分娩季节的母猪繁殖性能,发现,冬、春季分娩的母猪总体繁殖性能最佳,母猪夏季分娩总体繁殖性能最差。母猪冬季分娩死仔数低于夏季分娩0.4头、仔猪断奶窝重则高5.48 kg;分娩季节对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和仔猪断奶数无显着影响(P<0.05)。为分析妊娠期、哺乳期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将母猪妊娠期、哺乳期经历8月份高温期的母猪分别与完全不经历高温阶段的母猪比较。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经过高温阶段显着影响其活仔数和仔猪出生窝重(P<0.05);母猪哺乳期在高温阶段并没有影响仔猪断奶数和仔猪断奶窝重(P>0.05)。3 后备母猪血清生化指标与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为了研究后备母猪血液生化指标与其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我们采集170头暂时留作后备用的母猪(日龄183~189天,体重95-100 kg)。将凝固后的血液于4℃,3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检测葡萄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睾酮、同型半胱氨酸;跟踪记录该批次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其中在配种前后该批次后备母猪淘汰84头,正常配种分娩86头。首先比较分析淘汰后备母猪与正常分娩母猪血清GLU、TC、TG、T和HCY的差异;其次分析这些血液生化指标与母猪后续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后备母猪繁殖性能总产仔数、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及血液生化指标分为高、低两个极端组进一步分析后备母猪繁殖性能与血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淘汰组与正常配种分娩组之间、后备母猪繁殖性能指标高低极端之间血清生化指标GLU、TC、TG、T、HCY浓度均无差异(P>0.05).GLU、TC、TG、T浓度与后备母猪后续繁殖性能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血清HCY与后备母猪后续繁殖性能之间也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而在HCY浓度高、低极端组之间活仔数和仔猪生生窝重差异显着(P<0.05)。后备母猪血清HCY浓度高的极端组其后续繁殖性能较好,提示人类PCOS的血液生物标识物并不适用后备母猪的辅助选择。HCY浓度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跃,杨伟义,李会民,杨艳飞,杨玉宝[2](2018)在《诺邓黑猪舍饲与放牧技术要点》文中提出诺邓黑猪多数在大理州山区、半山区分散饲养,养殖方式多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适度规模生态养猪是大理州特色肉猪产业发展趋势。笔者结合实际,对诺邓黑猪不同生长阶段舍饲与放牧技术进行阐述,给广大养殖场户提供帮助,旨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张廷青[3](2011)在《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13)——流产的诊断和预防》文中认为本期我们原拟介绍上世纪太爷爷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如何应用胎膜滑动法或胚囊触诊法来做配种后29~35日的妊娠诊断。但由于我手头尚无必要图片辅助文字说明,所以暂缓撰写。既往几年拜访客户活动中,总有人询问我奶牛流产的相关问题,因而本期对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临床诊断和如何预防,根据自己本人的实践体验和国外最新进展,做一简单介绍。
李鹰[4](2008)在《第四讲 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与保健技术要点》文中认为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商品猪头数,其关键点是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断乳仔猪数,精细经营的猪场可提供20~24头,粗放经营的猪
文仕康[5](2013)在《规模猪场良种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文中指出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决定着猪场的养殖规模、养殖效益,是规模猪场须重点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的精细饲养管理。掌握好良种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对规模猪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母猪的选留1.1选留的品种选留的品种主要是长白猪(L)、大约克猪(Y)以及用长白猪(L)与大约克猪(Y)的正反交后代,即LY、YL外二元杂母猪(简称外杂母猪)选留为种用母猪。
周鉴,彭志凌,徐永荣,于世平[6](2010)在《母猪群饲养管理技术》文中指出在肉猪养殖过程中,自繁自养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栏舍规划已成定局的条件下,良好的环境、科学的免疫、合适的营养和精细化管理是维持母猪良好繁殖机能的关键。精细化饲养管理就是根据母猪的生理、生产特点,给予母猪适宜的环境、容易受孕的配种方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
胡荣青,付海玲,邹建煌,舒华珍,吴球[7](2008)在《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文中指出就万头猪场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及其特点、猪场的功能区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等规划设计作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万头猪场的相关配套技术,供广大生猪养殖户参考。
聂三银[8](2007)在《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饲养管理好妊娠母猪是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对农村养猪户来说,养殖户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传统的饲养管理办法仍然存在,饲料单纯,不科学配制,不合理饲喂,造成营养水平低下。
刘琳[9](2006)在《养猪小区生产技术规范》文中研究表明
贺清林[10](2002)在《提高母猪“三率”的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表明
二、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某种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母猪繁殖性能的评价 |
1 母猪繁殖周期概述 |
1.1 后备母猪与发情配种 |
1.2 母猪妊娠 |
1.3 母猪哺乳与断奶后发情 |
2 母猪繁殖性能指标 |
2.1 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 |
2.2 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头数 |
2.3 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 |
3 母猪繁殖相关疾病 |
4 母猪繁殖相关标识物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的研究进展 |
1 品种和品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 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1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2 有害气体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 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 日粮能量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 日粮霉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 日常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1 疾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2 配种方式及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原种场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猪场基本情况 |
1.2 材料 |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母猪繁殖性能水平 |
2.2 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3 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4 分娩季节对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5 妊娠期、哺乳期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母猪产仔性能的分析与讨论 |
3.2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
第四章 后备母猪血液指标与其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清生化指标与母猪繁殖性能 |
2.2 血清睾酮浓度与母猪繁殖性能 |
2.3 血清中HCY浓度与母猪繁殖性能 |
3 讨论 |
3.1 血清生化指标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
3.2 血清睾酮浓度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
3.3 血清HCY浓度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13)——流产的诊断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流产的准确定义是什么? |
2 流产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3 有毒物质 |
4 犬新孢子虫病 (Neospora caninum) |
5 热应激 (Heat stress) |
6 遗传缺陷 |
7 防疫注射 |
8 普通病 |
(5)规模猪场良种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母猪的选留 |
1.1 选留的品种 |
1.2 选留原则 |
2 后备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 |
2.1 后备母猪的饲养 |
2.1.1 生长期 (断奶~70 kg) : |
2.1.2 培育期 (70~100 kg) : |
2.1.3 适配期: |
2.2 后备母猪管理 |
2.2.1 引种要建立隔离检疫制度: |
2.2.2 免疫接种: |
2.2.3 驱体内外寄生虫: |
2.2.4 猪群同化: |
2.2.5 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
2.2.6 加强后备母猪的运动: |
2.2.7 适时配种: |
2.2.8 精心管理、促进发情: |
2.3 发情观察与鉴定 |
2.3.1 发情观察: |
2.3.2 发情鉴定: |
3 妊娠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 |
3.1 怀孕母猪的饲养 |
3.1.1 怀孕前期 (怀孕0~85 d) : |
3.1.2 怀孕后期 (怀孕85~产前3 d) : |
3.2 怀孕母猪的管理 |
3.2.1 查情: |
3.2.2 |
3.2.3 提供舒适环境: |
3.2.4 免疫接种: |
3.2.5 预防种猪裂蹄: |
3.2.6 产前驱虫及杀虫: |
4 哺乳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 |
4.1 哺乳母猪的饲养 |
4.1.1 围产期: |
4.1.2 哺乳期: |
4.2.3断奶准备期 (断奶前3 d~断奶) : |
4.2 哺乳母猪的管理 |
4.2.1 加强产期母猪的清洁消毒: |
4.2.2 提供安静舒适的产房环境: |
4.2.3 净化围产期的母猪体内病原: |
4.2.4 预防产后感染: |
4.2.5 预防围产期母猪便秘: |
5 空怀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 |
5.1 采用短期优饲、恢复断奶母猪的体况 |
5.2 配种 |
5.3 加强管理, 促进发情 |
5.4 淘汰不合格的母猪, 保持母猪群合理的结构 |
(6)母猪群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 环境控制 |
1. 外部环境。 |
2. 场地环境。 |
3. 圈舍环境。 |
(二) 饲养管理 |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
2. 妊娠期的饲料管理。 |
3. 分娩与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
4.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
5. 免疫。 |
(三) 配种 |
1. 适宜配种。 |
2. 提高受精率。 |
(7)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万头猪场设计的目的 |
2 设计依据 |
3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
4 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 |
4.1 工艺参数 (见表1) |
4.2 猪群结构 |
4.3 猪舍栏位需要量 |
5 工艺特点 |
5.1 分段作业、均衡生产 |
5.2 合理安排、常年产仔 |
(1) 确定母猪繁殖周期。 |
(2) 明确每头母猪平均年分娩窝数。 |
(3) 确定每周应分娩的母猪头数。 |
(4) 安排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 |
5.3 提早断奶, 增多繁殖胎次 |
5.4 做好同期发情配种, 实施全进全出 |
5.5 集约化饲养、节省投资 |
6 一周内工作安排 |
7 场址的选择 |
7.1 地形地势 |
7.2 水源水质 |
7.3 土壤特性 |
7.4 周围环境 |
8 猪场建筑规划设计 |
8.1 场地规划 |
8.1.1 场地分区 |
(1) 生活区。 |
(2) 生产管理区。 |
(3) 生产区。 |
(4) 隔离区。 |
8.1.2 场内道路和排水 |
8.1.3 场区绿化 |
8.2 建筑物布局 |
8.3 猪舍的平面设计 |
8.4 猪舍内部布置 |
(1) 公猪舍: |
(2) 空怀与妊娠母猪舍: |
(3) 泌乳母猪舍: |
(4) 仔猪培育舍: |
(5) 生长育肥猪舍: |
8.5 生产区其他建筑规划设计 |
8.6 猪舍的给排水和清粪系统 |
(1) 给水。 |
(2) 排水和清粪系统。 |
9 配套技术 |
9.1 猪的品种选择和最优杂交组合 |
9.2 饲养标准化和全价配合饲粮 |
9.3 调整环境, 做到冬暖夏凉 |
9.4 分娩与哺乳阶段管理技术 |
9.5 严格防疫卫生制度 |
10 小 结 |
(8)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胚胎成活率 |
2 注重选择饲喂方式 |
3 供给母仔充足营养 |
4 定时定量合理饲喂 |
5 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
6 做好母猪产前工作 |
四、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某种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 周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诺邓黑猪舍饲与放牧技术要点[J]. 熊跃,杨伟义,李会民,杨艳飞,杨玉宝. 中国猪业, 2018(04)
- [3]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13)——流产的诊断和预防[J]. 张廷青.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06)
- [4]第四讲 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与保健技术要点[J]. 李鹰. 畜禽业, 2008(07)
- [5]规模猪场良种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J]. 文仕康. 畜禽业, 2013(11)
- [6]母猪群饲养管理技术[J]. 周鉴,彭志凌,徐永荣,于世平. 农村养殖技术, 2010(21)
- [7]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J]. 胡荣青,付海玲,邹建煌,舒华珍,吴球. 养殖与饲料, 2008(06)
- [8]冬春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措施[J]. 聂三银. 山西农业(畜牧兽医), 2007(12)
- [9]养猪小区生产技术规范[J]. 刘琳. 中国猪业, 2006(03)
- [10]提高母猪“三率”的技术措施[J]. 贺清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