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

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

一、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毅[1](2019)在《汽车塑料件涂层黄变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日渐成熟,客户对汽车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外饰塑料件的涂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市场车辆颜色变化的跟踪调查,发现汽车外饰塑料件在户外环境中老化后,其涂层颜色逐渐发黄,称之为“黄变”现象;该现象会造成塑料外饰件与车身本体颜色不一致而产生明显的不协调感,严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因此,分析“黄变”产生的原因,并研究对其防治的方法,是当前各大汽车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汽车外饰塑料件中,由于保险杠的外观面积最大,它的“黄变”问题在视觉上最为明显。故本论文以保险杠的清漆用的丙烯酸酯涂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紫外加速老化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其黄变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相信本研究可以为汽车保险杠涂料的开发及黄变现象的防治及提高汽车外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黄变现象的影响。探讨分析了黄变现象的机理。通过人工紫外加速老化实验研究发现,使用UV340紫外光源以0.83W/㎡功率照射100h后,涂层就出现了明显的黄变现象。以CIE 1976 L*a*b*颜色空间中的b值作为颜色的表征,黄变后的b值会上升1.5-2.5。而且清漆膜厚越厚则黄变现象越严重,清漆厚度为10.2μm涂层的△b为1.39,而厚度28.7μm的△b为1.93。说明了黄变现象主要发生在清漆层。此外,当固化剂过量时,黄变现象会更为严重。清漆与固化剂比例为3:1(通常比例)时△b为1.93,当比例为2:1(固化剂过量)时△b为2.25。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研究发现,由于丙烯酸酯涂料中氨基甲酸酯基团中的C-N键容易被紫外线破坏,产生的自由基与空气中氧反应生成含氧基团,从而导致了黄变现象。接着,为了改善黄变现象,从捕捉自由基或吸收紫外线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抗氧剂(Irganox1010、Irganox1098)、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531、Tinuvin327、Tinuvin-P)、受阻胺稳定剂(HALS 770)等抗老化添加剂对汽车塑料外饰件清漆涂层黄变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300h后,加入上述抗老化添加剂的涂层样板的△b分别为1.09、1.52、1.25、1.41、1.39、0.97;同样条件下空白样的△b为2.29;各个抗老化添加剂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是HALS 770(△b为0.97),接着是Irganox1010(△b为1.09)和Tinuvin531(△b为1.25)。通过ATR红外光谱分析,其中HALS 770改善黄变的机理是减少了C-N键的断裂。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效果较好的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531及受阻胺稳定剂HALS 770并用后对黄变的改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手段,良好地研究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结果表明:Tinuvin 531和HALS 770在显着性水平0.05下的改善效果是明显的;前者p值为0.049,b值变化量对比空白样的下降了0.14;后者p值为0.0003,b值变化量对比空白样的下降了0.49。而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显着性水平0.10下明显,p值为0.079。

张育波,秦中海,刘冬立,周其运,陈容爱,冯兆华[2](2017)在《具有IPN结构的无溶剂阴/非离子型PUA的合成及其在单组分水性金属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成了具有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IPN)的无溶剂的阴/非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PUA),并用该树脂制备了汽车用单组分水性金属闪光漆。研究了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和邻环己二酸-1-[1-甲基-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酯(ACRYESTERHH)的用量、带亲水醚链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三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TNA)的用量、含交联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对PUA性能和水性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UA和金属闪光漆的最佳方案。

袁浩[3](2014)在《醋酸丁酸纤维素对金属闪光漆的影响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和金属闪光漆的特性,以及CAB在金属闪光漆中所起的作用。展望了CAB的发展趋势。

余志兵,黄正龙,熊澎鹏,李鹏飞[4](2013)在《金属闪光漆在城轨车辆上的施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金属闪光漆的成分特性,详细说明其在城轨车辆中的施工工艺、以及金属闪光漆涂层厚度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外观缺陷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樊小丽[5](2013)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配方组成,制备了两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汽车白面漆和汽车金属闪光漆。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罩光清漆的配方组成,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罩光清漆。实验考察了不同羟基乳液以及固化剂的选择、n(-NCO)与n(-OH)的摩尔比、双组分涂料体系的适用期、制备工艺以及助剂对涂料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丙烯酸酯乳液A与异氰酸酯固化剂F搭配n(-NCO)︰n(-OH)=1.5,且在涂料制备好3h内进行施工喷涂,可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涂膜。A组分需要加入0.01%(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消泡剂TG810时消泡效果最好,B组分手动搅拌可避免产生泡沫,A、B组分混合时转速低于400r/min,通过静置30min,泡沫可完全消除。添加0.4%(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有机硅流平剂TG700,0.2%(占体系总量百分比)基材润湿剂TG520,可获得平整无缩孔涂膜。采用室温流平10min+80℃烘烤3h+50℃烘烤24h的烘干条件,控制干涂膜厚度在30-50μm,可制得无泡孔且性能优异的罩光清漆。第二部分研究了白色漆以及金属闪光底色漆的配方组成,配套罩光清漆后,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性汽车白面漆和汽车金属闪光面漆。实验首先考察了白色漆制备过程中钛白粉、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以及施工黏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润湿剂CF-10和分散剂TG755,用量分别为钛白粉R-902添加量的1%和4%,且PVC为15%时,得到钛白粉分散效果最好,涂膜的性能最好;选用消泡剂X109和TG810的复配,用量为0.025%/0.025%(占体系总量百分比),消泡效果达到最佳,添加0.5%(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流平剂TG700,可得到平整无缩孔涂膜;调整涂料黏度为38″,控制湿涂膜厚度为65-100μm,涂膜无流挂,性能较好。其次,实验考察了铝银浆、润湿剂、固含量、定向排列剂、防沉剂以及增稠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选用芳基烷基聚醚类润湿剂,用量为0.3%(占体系总量百分比),且颜基比为1︰10时,所得涂膜性能较好。涂料的固含量为35%,定向排列剂添加量为3%(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时,涂膜的光泽最高,铝粉具有较好的定向排列性。防沉剂BYK420添加量为0.16%(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时,涂料具有较好的防沉降和分层性。选用疏水改性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添加量为5.0%(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可调节涂料到施工黏度30″-35″(涂4杯所测粘度值),喷涂时易雾化,涂膜流平性好,光泽高。

洪婷[6](2013)在《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制备了一种兼具高装饰性和耐高温效果的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涂料,对影响涂料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水性羟基树脂和氨基树脂固化剂进行筛选及配比,选用合适的颜/料及助剂,制备了一种耐高温水性氨基烘烤涂料。研究了不同成膜树脂、不同固化剂及添加比例、不同闪光颜料种类及用量、助剂以及生产施工条件对水性氨基烘烤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光泽度、耐高温性能以及交联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性羟基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为成膜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9.6℃左右,漆膜的耐冲击强度为50kg·cm,柔韧性<1mm;以全甲氧基化氨基树脂CYMEL303为交联剂,与成膜树脂的添加比例为1:8时,基团反应完全,漆膜的综合性能优异,硬度可达4H,耐水、耐溶剂、耐盐雾、耐湿热性能佳;以400目红棕色珠光粉为闪光颜料,添加量为3%,并配合1%改性纤维素酯类定向排列剂,可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和耐高温黄变性能;干膜厚度在1525μm之间,烘烤温度设为155℃,烘烤时间为2025min时,能获得表观效果佳和交联度高的漆膜,节约资源和能耗。第二部分针对水性闪光烘烤漆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弊病,系统的分析了漆膜出现颗粒、发花、“痱子”、缩孔、气泡等弊病的影响因素,并从配方设计以及工艺出发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散剂、定向排列剂种类及用量和施工工艺及设备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漆膜表面颗粒引起的粗糙不平;合理控制喷漆房环境温度和湿度,并结合适宜的喷涂工艺和烘烤工艺,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发花现象;喷涂黏度控制在1525s,并配合10%乙二醇单丁醚作为助溶剂,“痱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合适的粘度、漆膜厚度,合理控制消泡剂和流平剂的添加量,可减少甚至消除漆膜缩孔;利用水和醇类制成共沸液作为分散介质,控制水分的挥发速度,再结合适宜的消泡剂和润湿剂,能大大减少甚至消除漆膜的气泡问题。

何亮,周铭,陆朝军,谭正太[7](2012)在《水性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汽车涂料水性化是各大汽车厂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从底漆、中涂漆和面漆3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性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评述。

王淑娟,汤汉良,罗晖[8](2011)在《水性汽车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制备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核壳结构的丙烯酸乳液作为成膜树脂,与非浮型水性铝粉颜料、各种涂料助剂等制备出一种汽车涂料用的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介绍了水性金属闪光漆的配方及各项技术指标,讨论了成膜树脂、铝粉、助剂、成膜助剂及施工工艺的选择。结果表明,将核壳结构的丙烯酸乳液引入金属闪光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漆中粒子的沉降,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和各项涂膜性能。本项目研制的水性汽车金属闪光漆能满足合同规定的指标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肖永清[9](2010)在《乘用车金属闪光漆及其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金属闪光漆的成分特性及与普通漆的区别、金属闪光漆的配方、功能特性、品种;金属闪光漆的施工工艺;以及车身局部补涂、车身翻新的金属闪光漆施工方法;同时指出了金属漆漆膜的外观缺陷分析与防冶。

王琳[10](2010)在《汽车用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性金属闪光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涂料,由于其优异的装饰效果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使用水性金属闪光涂料作为高级汽车面漆是汽车面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一种水性汽车金属闪光面漆的制备和其性能研究。产品采用丙烯酸树脂作为主要的成膜基质,采用非浮型水性铝粉作为体质颜料,通过在聚合物分子链中引入乙酰乙酸侧基来降低金属粒子的沉降,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微凝胶乳液引入涂料体系,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和涂膜的各项性能。文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设计合成了带有螯合基团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通过性能检测证明在聚合物分子链中引入乙酰乙酸基,可以降低树脂的黏度,增加树脂的水溶性。2、设计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微凝胶乳液,确定了各原料的最佳配比,并对乳液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3、制备了水性金属闪光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乙酰乙酸侧基的引入和微凝胶乳液的加入确实能减少粒子沉降,提高涂料的稳定性。

二、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塑料件涂层黄变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汽车塑料件涂装概述
    1.2 国内外汽车保险杠涂料发展状况
        1.2.1 底漆发展状况概述
        1.2.2 色漆发展状况概述
        1.2.3 清漆发展状况概述
    1.3 顾客对汽车漆面的需求
        1.3.1 顾客对汽车颜色需求的趋势
        1.3.2 顾客对汽车“色差”不良的关注
    1.4 对汽车部件“色差”的表征方式
        1.4.1 “颜色”的定量表征方式
        1.4.2 “色差”的定量表征方式(色差公式)
    1.5 对汽车部件“色差”产生原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1.5.1 产生“色差”的原因分析
        1.5.2 涂层老化“黄变”问题的常用研究方法
        1.5.3 涂层老化“黄变”的防治方法
        1.5.3.1 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
        1.5.3.2 抗氧剂的作用
        1.5.3.3 受阻胺稳定剂的作用
        1.5.3.4 紫外线吸收剂与受阻胺稳定剂的并用
        1.5.3.5 抗氧剂与受阻胺稳定剂的并用
    1.6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8 本论文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工艺条件对黄变的影响及黄变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涂层制板及分析测试
        2.2.3.1 涂层的制板方法
        2.2.3.2 涂层的分析测试
        2.2.3.3 人工紫外加速老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人工紫外加速老化对涂层黄变影响的研究
        2.3.2 膜厚变化对黄变的影响
        2.3.3 固化剂含量对黄变的影响
        2.3.4 黄变机理的分析
        2.3.4.1 ATR红外光谱分析
        2.3.4.2 SEM涂层微观形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外吸收剂、抗氧剂或受阻胺稳定剂对黄变的影响
    3.1 引言
        3.1.1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简介
        3.1.2 紫外线吸收剂作用机理简介
        3.1.3 受阻胺稳定剂作用机理简介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涂层制板及分析测试
        3.2.3.1 涂层的制板方法
        3.2.3.2 涂层的分析测试
        3.2.3.3 人工紫外加速老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抗老化添加剂对黄变的影响
        3.3.2 Tinuvin531 加入量对黄变的影响
        3.3.3 HALS770 加入量对黄变的影响
        3.3.4 ATR红外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交实验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及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对黄变影响的交互作用
    4.1 引言
    4.2 正交实验设计
        4.2.1 正交实验原理简述
        4.2.2 正交表设计及实验计划
        4.2.3 实验分析软件Minitab简介
    4.3 实验部分
        4.3.1 主要原料
        4.3.2 主要设备
        4.3.3 涂层制板及分析测试
        4.3.3.1 涂层的制板方法
        4.3.3.2 涂层的分析测试
        4.3.3.3 人工紫外加速老化
    4.4 结果及讨论
        4.4.1 正交实验结果
        4.4.2 极差分析
        4.4.3 方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具有IPN结构的无溶剂阴/非离子型PUA的合成及其在单组分水性金属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与试剂
    1.2 树脂合成
    1.3 单组分水性金属漆的制备
    1.4 单组分水性金属漆膜的制备
    1.5 测试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E10P和ACRYESTERHH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2.2 带亲水醚链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2.3 TNA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2.4 带交联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 结语

(3)醋酸丁酸纤维素对金属闪光漆的影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醋酸丁酸纤维素应用特性
2 金属闪光漆特性
3 不同种类 CAB 的影响
    3.1 丁酰基含量对 CAB 的影响
    3.2 羟基含量对 CAB 的影响
4 CAB 对金属闪光漆施工的影响
5 结语

(4)金属闪光漆在城轨车辆上的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金属闪光漆涂层结构
2 金属闪光漆的施工工艺
    2.1 施工方法
    2.2 施工参数
3 金属闪光漆的养护方法
4 金属闪光漆漆膜外观缺陷分析与防治
5 结束语

(5)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
        1.2.1 汽车涂料的发展历程
        1.2.2 汽车涂料的分类
        1.2.3 汽车涂料的水性化
        1.2.4 我国汽车涂料的发展状况
    1.3 汽车面漆的发展与研究
        1.3.1 汽车面漆的发展状况
        1.3.2 我国汽车面漆的研究进展
        1.3.3 汽车面漆所用成膜树脂的研究进展
        1.3.4 汽车面漆的发展趋势
    1.4 聚氨酯涂料的发展与研究
        1.4.1 聚氨酯涂料的发展历程
        1.4.2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1.4.3 聚氨酯涂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进展
第二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工艺以及表征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基础配方
        2.2.4 制备工艺以及流程图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第三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罩光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含羟基树脂与固化剂的选择
        3.2.2 -NCO与-OH摩尔比的研究
        3.2.3 涂料适用期的研究
        3.2.4 泡沫的消除方法研究
        3.2.5 涂膜流平性能的研究
        3.2.6 罩光清漆的基材润湿性的研究
        3.2.7 涂膜上泡孔缺陷的消除
        3.2.8 涂膜的干燥条件的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白漆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白色漆的性能研究
        4.2.1 钛白粉及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4.2.2 颜料体积浓度(PVC)的确定
        4.2.3 消泡剂的选择和确定
        4.2.4 流平剂的选择和确定
        4.2.5 涂料施工黏度的控制
    4.3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白面漆综合性能与国标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金属闪光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金属闪光底色漆的性能研究
        5.2.1 铝银浆的预分散
        5.2.2 颜基比的确定
        5.2.3 铝粉在涂料中的定向排列研究
        5.2.4 涂料中铝粉的防沉研究
        5.2.5 涂料的流变性研究
    5.3 水性金属闪光漆性能指标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内状况
        1.2.2 国外状况
    1.3 水性金属烘烤涂料的研究进展
        1.3.1 烘烤交联技术
        1.3.2 氨基漆的种类、特点及水性化研究
        1.3.2.1 醇酸氨基漆特点及水性化研究
        1.3.2.2 环氧氨基漆特点及水性化研究
        1.3.2.3 聚酯氨基漆特点及水性化研究
        1.3.2.4 丙烯酸氨基漆特点及水性化研究
        1.3.3 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研究进展
        1.3.3.1 金属闪光漆的效应颜料—珠光颜料
        1.3.3.2 珠光颜料在金属闪光面漆中的应用
        1.3.3.3 金属闪光漆的水性化发展
    1.4 氨基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
        1.4.1 涂料用氨基树脂的发展概况
        1.4.2 氨基树脂的种类及特征
        1.4.3 醚化三聚氰胺树脂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制备
        2.2.1 实验配方
        2.2.2 制备工艺
    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2.3.1 附着力
        2.3.2 铅笔硬度
        2.3.3 柔韧性
        2.3.4 耐冲击性
        2.3.5 涂层厚度
        2.3.6 耐盐雾性
        2.3.7 60 度光泽
        2.3.8 耐湿热性
        2.3.9 耐碱性
        2.3.10 耐高温
        2.3.11 冷热冲击试验
        2.3.12 可靠性
        2.3.13 交联率
        2.3.1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3.1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1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3.17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第三章 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主体树脂的选择
        3.2.1.1 几种水性树脂的对比
        3.2.1.2 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热曲线分析
        3.2.2 氨基树脂固化剂的选择
        3.2.2.1 不同醚化类型氨基树脂固化剂对比
        3.2.2.2 不同醚化度氨基树脂固化剂对比
        3.2.2.3 成膜树脂与氨基树脂的比例
        3.2.2.4 FT-IR
        3.2.3 颜料的选择及应用
        3.2.3.1 闪光颜料的选择
        3.2.3.2 几种珠光粉的性能比较
        3.2.3.3 几种珠光粉的 XPS 分析
        3.2.3.4 珠光粉的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4 涂料用助剂的筛选和分析
        3.2.4.1 分散剂的筛选
        3.2.4.2 定向排列剂的筛选及用量分析
        3.2.5 施工条件的确定
        3.2.5.1 烘烤温度对漆膜性能及交联率的影响
        3.2.5.2 烘烤时间对漆膜性能及交联率的影响
        3.2.6 涂料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施工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涂膜颗粒的防治
        4.2.1 颗粒、颗粒的危害及成因
        4.2.1.1 颗粒的定义及形成
        4.2.1.2 颗粒产生的危害
        4.2.1.3 颗粒的成因分析
        4.2.2 颗粒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4.2.2.1 颗粒的影响因素
        4.2.2.2 分散剂/定向排列剂对漆膜表面颗粒的影响
        4.2.2.3 生产工艺对漆膜表面颗粒的影响
        4.2.2.4 施工工艺及设备对漆膜表面颗粒的影响
    4.3 涂膜发花的防治
        4.3.1 发花、发花的危害及成因
        4.3.1.1 发花的定义及形成
        4.3.1.2 发花的危害
        4.3.1.3 发花的成因
        4.3.2 发花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4.3.2.1 发花的影响因素
        4.3.2.2 环境条件对发花的影响
        4.3.2.3 施工工艺发花的影响
    4.4 涂膜“痱子”的防治
        4.4.1 “痱子”、“痱子”的危害及成因
        4.4.1.1 “痱子”的定义及形成
        4.4.1.2 “痱子”的危害
        4.4.1.3 “痱子”的成因
        4.4.2 “痱子”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4.4.2.1 “痱子”的影响因素
        4.4.2.2 喷涂黏度对“痱子”的影响
        4.4.2.3 助溶剂对“痱子”的影响
    4.5 涂膜缩孔的防治
        4.5.1 缩孔、缩孔的危害及成因
        4.5.1.1 缩孔的定义及形成
        4.5.1.2 缩孔的危害
        4.5.1.3 缩孔的成因
        4.5.2 缩孔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4.5.2.1 缩孔的影响因素
        4.5.2.2 消泡剂对缩孔的影响
        4.5.2.3 喷涂粘度对缩孔的影响
        4.5.2.4 喷涂厚度对缩孔的影响
        4.5.2.5 流平剂对缩孔的影响
    4.6 气泡的防治
        4.6.1 气泡、气泡的危害及成因
        4.6.1.1 气泡的定义及形成
        4.6.1.2 气泡的危害
        4.6.1.3 气泡的成因
        4.6.2 气泡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4.6.2.1 气泡的影响因素
        4.6.2.2 水的挥发速度对气泡的影响
        4.6.2.3 润湿剂对气泡的影响
        4.6.2.4 消泡剂对气泡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水性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底漆
2 中涂漆
3 本色漆
4 金属闪光漆
5 罩光清漆
6 展望

(8)水性汽车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
    1.2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制备
        1.2.1 试验配方
        1.2.2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制备工艺
        1.2.3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的涂装工艺
    1.3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性能指标
2 结果与讨论
    2.1 成膜树脂的选择
    2.2 铝粉的选择
    2.3 助剂和成膜助剂的选择
    2.4 施工工艺
3 结语

(10)汽车用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汽车金属闪光面漆的发展状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水性金属闪光漆的组成
    2.2 金属闪光漆的闪光原理
    2.3 水性金属闪光涂料中的粒子沉降问题及解决方法
    2.4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聚合机理
    2.5 AAEM功能侧基及羧基官能团的作用机理
    2.6 微凝胶核壳乳液相关理论
    2.7 微凝胶核壳乳液对涂膜性能的改善
第三章 带螯合基团的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3.1 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
    3.2 水溶型丙烯酸酯树脂的分析测试
    3.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选用与各组分的选择
    3.4 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丙烯酸酯微凝胶核壳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微凝胶核壳乳液的制备
    4.2 微凝胶核壳乳液的性能测试
    4.3 微凝胶核壳乳液的选用
    4.4 微凝胶核壳乳液的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配制和性能研究
    5.1 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配制和涂装
    5.2 金属闪光漆的性能测试
    5.3 AAEM的加入对金属闪光涂料性能的影响
    5.4 丙烯酸酯微凝胶核壳乳液的加入对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影响
    5.5 铝粉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塑料件涂层黄变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D]. 陈若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具有IPN结构的无溶剂阴/非离子型PUA的合成及其在单组分水性金属漆中的应用[J]. 张育波,秦中海,刘冬立,周其运,陈容爱,冯兆华. 涂料工业, 2017(10)
  • [3]醋酸丁酸纤维素对金属闪光漆的影响探讨[J]. 袁浩. 上海涂料, 2014(12)
  • [4]金属闪光漆在城轨车辆上的施工工艺研究[J]. 余志兵,黄正龙,熊澎鹏,李鹏飞.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3(03)
  • [5]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樊小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6]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洪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7]水性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J]. 何亮,周铭,陆朝军,谭正太. 上海涂料, 2012(03)
  • [8]水性汽车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制备及性能[J]. 王淑娟,汤汉良,罗晖.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1(12)
  • [9]乘用车金属闪光漆及其施工技术[J]. 肖永清.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0(04)
  • [10]汽车用水性金属闪光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王琳. 长春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汽车金属闪光漆的研究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