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确定主要区域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钟舒雨[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我国乡村产业也逐渐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目前,随着我国村庄产业的无序蔓延,村庄发展建设中出现了产业与空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对村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调控,探索一种适宜村庄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十分迫切。在新常态下,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及大地影响着村庄经济发展,推进村内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村庄应该坚持一产转型、二产引导、三产联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来重构乡村空间,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向农村腹地渗透,为互联网与农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形态,为“产村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经济转型将是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产村融合理念与村庄规划相结合,探索村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村庄产业与空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对乡村的发展历程、产村互动关系进行梳理,研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总结村庄产业和空间的发展特征,厘清了“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发展机制以及产村空间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产村空间的耦合模式。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驱动因素、发展目标和构建原则,在村庄网络要素、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空间规划的交互影响下,从网络互联、产业重构及空间重组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的规划调控策略策略。并将论文研究的规划发展策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九山村为例,针对九山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剖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策略,提出进一步村庄产业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论证产村融合理论在村庄建设中的适宜性。
沈丹阳[2](2020)在《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资源、生态、劳动力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之下,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下的效用型增长已经开始促使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处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地域资源的小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实现其区域价值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桔园镇地处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是陕西省重点发展镇,镇域特色旅游资源、柑桔农业资源富集,然而审视其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发展模式滞后、旅游资源分散、形象特色缺失等问题。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桔园特色小镇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桔园镇特色化转型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类似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结合案例总结了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对桔园镇外部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论述了桔园镇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依据现状主要问题,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指导下,构建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GIS在空间层面对桔园镇特色资源进行多维度评价及可视化分析,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指引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桔园镇发展核心问题,确立了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了桔园镇“产业体系网络化、生态景观一体化、空间布局协同化、运营管理体制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最后,基于总体策略引领,桔园镇立足生态、产业、旅游、空间、运营等多重维度,在特色资源评价与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生态景观发展结构、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旅游功能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及开发运营体制机制等五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桔园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型。
张建[3](2019)在《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各地陆续开展的水系治理工作,治理思路及办法存在差异,治理效果岑差不齐;秦岭北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开展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本文对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查勘,搜集整理相关现有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与经验制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开展综合评价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有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成果为基础,对秦岭北麓地区水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秦岭北麓水资源禀赋及承载能力,研究秦岭北麓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秦岭北麓水系系统治理策略;结合秦岭北麓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典型案例,研究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水环境治理措施等。研究成果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调查清楚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基础资料,河流水库现状情况。2.现状调查评价通过对结论设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同时对无法定量的内容,采用定性说明和阐述。并总结共性,突出个性,综合评价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评价了秦岭北麓水资源现状,算清了水帐;建立水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从生态水量、河道物理形态方面分析评价;通过划分的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洪体系也进行了分析评价。3.找出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治理办法。4.根据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分析评价办法开展辋川河水系治理研究,首先找出辋川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实施效益做以评价。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系统的解决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能落地实施的对策措施为后面实施水系治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钟燕[4](2019)在《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是保障我国油料安全的主要作物之一。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油菜优势发展区,2017年四川省油菜籽总产288.03万吨,跃居全国第一。因此,分析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现状、近30年(1988-2017)来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省油菜生产布局,为稳定和提高油菜种植面积,促进油菜增产增效以及因地制宜发挥油菜生产的多功能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四川省近30年(1988-2017)的油菜生产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主要基于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分析比较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现状、不同地区的生产比较优势及其时间动态变化;采用区域重心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的地理位置重心变迁及区域布局变化;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油菜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近30年来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总体呈正相关的波动增长趋势。二是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占全国油菜总播种面积、总产量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三是四川省油菜生产区域布局不均,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盆周丘陵地区。四是油菜生产在四川省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四川省油菜生产具有综合优势的有绵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广元市、德阳市、遂宁市、南充市、眉山市、达州市等8市。(2)近30年来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表现为:成都平原油菜播种面积占比历来较高,基本维持在50%-60%之间,是四川省油菜生产较稳定的主要种植区域;川东北地区油菜播种面积增长最多,对我省油菜产量增长的贡献最大。(3)我省油菜生产布局的空间演变特征表现为:油菜生产重心基本稳定,油菜的主要生产区域由成都平原向川东北迁移,同时向川南地区扩展。近30年来四川省油菜生产的综合优势地区不断增多,优势区域从成都平原扩大到川东北。1988-2017年油菜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均值大于1的地区有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资阳市、巴中市、南充市。(4)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公路总里程、人均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及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其中受灾面积对油菜生产呈负向影响,其余因素对油菜生产呈正向影响。(5)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我省油菜生产布局的对策建议:一是重视油菜生产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财政及农村金融补贴;四是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
李卓珂[5](2019)在《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商业网点在拉动消费、连接生产、促进城镇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即将进入高阶城镇化阶段,城镇化“后半场”注重“提质”,走精细生长之路,城镇的个性需要得到尊重,市场引导性加强,规划管控弹性加大。作为城镇体系基础的小城镇,需要积极适应这场变化,发展路径从强调发展产业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建设时代,开始转为强调人居环境、注重文化传统的城镇软环境配套;从规模扩张、建设为主导转化为立足生态、精明增长;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人工到智能;城镇“流空间”(space of flow)逐步取代“场空间”(space of place),小城镇的底部能量被激发,自下而上地推动着城镇发展。作为专项规划的商业网点规划在主导思维上应与时俱进,从惯有的自上而下的城镇行政层级配套网点,到重新审视城镇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理清发展流,逐步加强底部作用的规划意识,主动适应以人为本的城镇时代发展脉络,突出顺势而为的哲学智慧。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分析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进行重新省视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促进小城镇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流量元素,提出了“重构1体系,更新5策略,创新6要点,拓展3领域”的流定思路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框架。该框架构建适应流定规划思路的规划新体系,通过整理网点有形要素、网点无形要素、流量与用地的关系、人本化强化商业服务、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和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6个技术支持,结合对“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在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圈、市场、社区商业和“微”商5个层面总结出规划策略,并以“商业+”的形式结合旅游、交通、园区进行商业网点拓展研究。通过该框架,整理明晰了小城镇商业网点繁杂的内容,基于活动的“流”元素,运用以流定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旨在丰富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层次,涵盖更多的服务元素和融入灵活的机制,同时结合城镇的热力空间,将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使商业网点配套能立足长远,以人文本,适应发展,以城镇特色强商业,使小城镇的商业网点更具生命力。论文最后介绍了米易县商业网点规划的实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商业网点体系框架进行了模拟,对前文探索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段瀚[7](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张国昕[8](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叶红[9](2015)在《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腾飞带动了珠三角发达地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快速城镇化。农村地区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当前乡村地区各种人地关系矛盾,急需从空间管理角度构建适宜于珠三角新时期农村发展减量增长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基于此,本论文以珠三角村庄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珠三角村庄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指导村庄空间建设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并为全国的村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论文从回溯珠三角村庄规划建设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制约珠三角村庄发展的主要矛盾,总结珠三角村庄规划问题。在充分理解现代村庄规划内涵与意义基础上,提出适宜于珠三角当前减量增长发展需求的村庄规划策略及路径。结合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的逻辑内涵,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规划编制体系。最后结合笔者自身参与的各乡村规划,以增城、从化等地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为案例研究,进行县域村庄建设规划、乡村群规划、村域综合规划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通过规划编制理论的具体化应用,实现新的编制方法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反馈及修正。在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下,村庄规划被赋予新的发展目标和逻辑内涵。村庄不是对立与城市的孤立地域单元,而应该将城乡要素互动、空间联动的理解贯穿于村庄规划中。此外,基于村庄地区的特殊地缘、血缘、宗族特点,现代村庄规划有必要对传统村规民约进行借鉴与转化。从现代村庄的内生性发展动力看,村庄规划的本质目标是实现村庄资源的价值化,将村庄资源要素通过规划指引,转化为村庄价值。基于此,应该建立政府、企业、规划师、村民四方联动的规划编制模式,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法规体系、行政体系三者协调的村庄规划体系。在三层次规划编制体系中,宏观县域村庄建设规划统筹辖区村庄地区整体发展战略,微观村域规划落实具体建设与空间管理。同时,本论文创造性提出中观乡村群规划,以规划引导乡村群成为城乡二元体系空间与功能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群规划,对于完善我国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发挥了承上启下、补缺增色的重要作用。在规划内容上,本论文分区、分类、分级的提出针对性的规划指引,实现对不同层级村庄地域的空间管控。在宏观县域层面,落实辖区内村庄整体发展方向,明确规模统筹、设施统筹、生态平衡的战略指引;在乡村群层面,依托群落的产业、资源基础,设计乡村群的地域品牌提升方案、群落乡土风景画以及基础设施的动态共享;在村域层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的村庄提出“法制化”、“个性化”、“自主化”的分类指引。基于珠三角地域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是村庄地区空间管理的一种规划探索,有其示范指导意义,但上升为村庄规划理论体系,还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
董家田[10](2012)在《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一体化园区建设新模式: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山东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及安徽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规划案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共生理论,我们可以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共生单元,它们之间通过各种要素流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区域共生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客观上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地域系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逐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乡之间统筹发展已成为当前阶段的新目标、新要求。“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均有赖于城乡之间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本文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以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这一命题为核心出发点,以城乡统筹路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归纳和推演创新,试图构建出一个以现代农业园区为现实载体,以“综合体”思想为内核,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新型城乡统筹路径分支——新乡村综合体。它是以城乡规划学为基底,通过规划空间的手段来使区域城乡统筹格局得到良性优化的一个新的着力点;它能够为在特定情况下,符合主客观条件基础上而规划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本文运用文献研读法、理论学习法、综合系统整治法和案例实证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推演,构建出新乡村综合体及其特征与内涵;然后通过对新乡村综合体所需的土地、资金、政策、区位等先决条件的论述,证明其开发建设的可行性;接着根据城乡统筹规划的相关内容,对如何规划建设新乡村综合体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究;最后通过相关实证案例的解析,对所提出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佐证。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城乡统筹中共生理论的运用与研究,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内涵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为载体,结合“综合体”的本质,明确本文意欲创建的新型路径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明晰地界定“新乡村综合体”的定义、特征及内涵,以利于读者形成清晰的认知体系。第二部分: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学、农业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新乡村综合体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资金、区位、技术模式四大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论述,对“新乡村综合体”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这一命题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新乡村综合体开发建设所需的各项条件目前已初具雏形,且就发展趋势来看是大势所趋。第三部分:提出新乡村综合体的规划模式。基于以上分析研究,从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两个层面对新乡村综合体如何实现合理规划进行论述。在规划方法中,本文按照明确选址、定位功能、布局产业、配套设施、运营管理等步骤对新乡村综合体进行详细、有序的分层规划,最后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模式。第四部分:依据前文研究成果,以规划理论为指导,将规划模式运用到笔者亲身参与的两个实际项目的规划中,在实际案例中进行检验,佐证模式的可操作性。总起来说,新乡村综合体这一城乡统筹新路径的本质,就是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纳入到一个系统里面进行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及其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进行统一研究、统筹解决,构建有利于转换城乡二元结构的空间格局和体制机制,并在政策制度方面提供参考建议,以达到实现城乡共兴、和谐一致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我省确定主要区域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确定主要区域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
1.1.2 产村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和空间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
1.1.3 互联网+”为乡村产村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互联网+”引导的产村融合理论构建 |
1.4.2 “互联网+”介入的产村融合发展逻辑架构研究 |
1.4.3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系统分析法 |
1.5.4 实证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辨析 |
2.1.1 互联网+ |
2.1.2 乡村产业 |
2.1.3 乡村空间 |
2.1.4 产村融合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述评 |
2.3 产村融合理论基础 |
2.3.1 乡村现代化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4 “互联网+农业”的理论基础 |
2.4.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4.2 诱导技术创新理论 |
2.4.3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 |
2.4.4 农业可持续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产村融合发展历程及其驱动因素 |
3.1 我国乡村发展历程及振兴背景 |
3.1.1 解决乡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 |
3.1.3 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
3.1.4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阶段 |
3.2 我国产村融合发展历程 |
3.2.1 传统产业下的产村分隔 |
3.2.2 产业聚集下的产村初步融合 |
3.2.3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村深度融合 |
3.3 产村融合发展驱动因素 |
3.3.1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
3.3.2 村庄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 |
3.3.3 村庄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 |
3.3.4 产业多元发展的演变趋势 |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思路与策略 |
4.1 产村空间耦合作用机理 |
4.1.1 生产空间与自然要素的耦合 |
4.1.2 生活空间与功能结构的耦合 |
4.1.3 生态空间与村庄环境的耦合 |
4.2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构建原则 |
4.2.1 产业融合,构建智慧产业链 |
4.2.2 双创发展,满足多种需求 |
4.2.3 服务均等,生活高效便捷 |
4.2.4 环境保护,彰显地方特色 |
4.3 “互联网+”介入的产村融合基本思路 |
4.3.1 网络要素融合 |
4.3.2 产业结构融合 |
4.3.3 空间结构融合 |
4.4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 |
4.4.1 网络互联,用地混合 |
4.4.2 产业先导,功能复合 |
4.4.3 空间应变,产居契合 |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实践 |
5.1 九山村发展概况分析 |
5.1.1 村庄概况 |
5.1.2 村庄资源 |
5.1.3 市场概况 |
5.1.4 市场概况 |
5.2 九山村产村关系的主要问题 |
5.2.1 发展动而不活,社会生活发展均衡性不足 |
5.2.2 产业特而不强,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5.2.3 生态治而不适,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性缺失 |
5.2.4 设施配而不全,管理制度欠缺 |
5.3 九山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的基础 |
5.3.1 电商发展 |
5.3.2 智慧农业 |
5.3.3 康养产业 |
5.3.4 红色文化 |
5.4 “互联网+”背景下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策略 |
5.4.1 构建“智慧互联”的网络支撑设施规划 |
5.4.2 采用“互联网+”途径的村庄产业重构 |
5.4.3 融入“互联网+”理念的村庄空间重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规划策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典型发展模式剖析 |
2.4.1 产业发展模式 |
2.4.2 空间组织模式 |
2.4.3 运营管理模式 |
3 桔园镇发展现状与特色评价 |
3.1 桔园镇发展现状 |
3.1.1 发展条件 |
3.1.2 现状基础 |
3.1.3 现状问题总结 |
3.2 桔园镇特色资源整合 |
3.2.1 特色资源构成 |
3.2.2 特色资源属性 |
3.3 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 |
3.3.1 确定评价对象 |
3.3.2 确立评价指标 |
3.3.3 设置评价语集 |
3.3.4 多维要素评价 |
3.3.5 空间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桔园镇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及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1.1 发展理念 |
4.1.2 战略定位 |
4.1.3 发展目标 |
4.1.4 发展重点 |
4.2 发展框架 |
4.2.1 生态景观构建 |
4.2.2 产业转型发展 |
4.2.3 空间融合布局 |
5 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规划策略 |
5.1 生态格局规划 |
5.1.1 发展思路 |
5.1.2 生态格局构建 |
5.1.3 分类引导策略 |
5.2 产业网络构建 |
5.2.1 构建思路 |
5.2.2 产业转型策略 |
5.2.3 产业体系构建 |
5.3 旅游功能开发 |
5.3.1 开发思路 |
5.3.2 功能开发路径 |
5.3.3 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
5.3.4 旅游空间布局 |
5.4 空间布局规划 |
5.4.1 布局思路 |
5.4.2 空间布局策略 |
5.4.3 空间结构布局 |
5.5 开发运营策略 |
5.5.1 权责化主体分工协作 |
5.5.2 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 |
5.5.3 可持续运营收益来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系治理概况及经验 |
1.3.2 国内水系治理研究现状及经验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秦岭北麓水系概况及历史演变 |
2.1 区域概况 |
2.1.1 秦岭北麓区域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系基本情况 |
2.2 水系历史演变情况 |
2.2.1 水系历史 |
2.2.2 水系治理成就 |
3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 |
3.1 调查范围及区域特点 |
3.1.1 调查范围 |
3.1.2 区域特点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的主要内容 |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
3.3.2 防洪减灾 |
3.3.3 水土保持 |
3.3.4 水资源保护 |
3.3.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 |
3.4 收集资料统计 |
3.4.1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峪道调查统计 |
3.4.2 秦岭北麓已建成水库统计 |
3.4.3 峪口以下河流物理形态调查统计 |
4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分析 |
4.1 水资源概况分析 |
4.1.1 水库情况 |
4.1.2 供水量分析 |
4.1.3 用水量分析 |
4.1.4 用水水平分析 |
4.2 水生态现状分析 |
4.2.1 峪道保护状况 |
4.2.2 河湖物理形态状况 |
4.2.3 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状况 |
4.2.4 重要湿地保护状况 |
4.3 水环境现状分析 |
4.3.1 面源污染分析 |
4.3.2 内源污染调查分析 |
4.3.3 重点水源地水质分析 |
4.3.4 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 |
4.4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
4.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4.2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析 |
4.5 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1 宝鸡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2 西安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3 渭南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5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评价 |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1.1 总体评价 |
5.1.2 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2 水生态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2 生态水量评价 |
5.2.3 河湖物理形态评价 |
5.3 水环境评价 |
5.3.1 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评价 |
5.3.2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 |
5.4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
5.5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
6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问题及治理策略 |
6.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
6.1.1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 |
6.1.2 空间布局不尽均衡 |
6.1.3 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还没有形成 |
6.1.4 水生态空间不足,河道自然功能弱化 |
6.1.5 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
6.2 秦岭北麓水系治理策略 |
6.2.1 水资源管理策略 |
6.2.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2.3 水环境治理 |
6.2.4 水土保持建设 |
6.2.5 防洪体系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 |
7 案例分析-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 |
7.1 流域概况 |
7.1.1 流域自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概况 |
7.2 现状及存在问题 |
7.2.1 治理现状 |
7.2.2 存在主要问题 |
7.3 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方案 |
7.3.1 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 |
7.3.2 生态用水保障方案 |
7.3.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
7.3.4 水环境治理方案 |
7.4 实施效益评价 |
7.4.1 社会效益评价 |
7.4.2 生态效益评价 |
7.4.3 经济效益评价 |
7.4.4 综合效益评价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位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1.3 区域规划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我国油菜产业及发展趋势研究 |
2.2.2 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布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章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现状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 四川省油菜生产现状分析 |
3.1.1 总体生产现状分析 |
3.1.2 各市州油菜生产规模优势比较分析 |
3.1.3 各市州油菜生产效率优势比较分析 |
3.1.4 各市州油菜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分析 |
3.2 四川省油菜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
3.2.1 油菜生产的时间演变分析 |
3.2.2 油菜生产的空间演变分析 |
第四章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自然资源因素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1.3 市场因素 |
4.1.4 生产要素投入 |
4.1.5 政策因素 |
4.1.6 其它相关因素 |
4.2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2.1 理论假设及变量设置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现状 |
5.1.2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
5.1.3 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 四川省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油菜单产不稳定,且有待提升 |
5.2.2 油菜生产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
5.2.3 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5.3 对策建议 |
5.3.1 重视油菜生产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 |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
5.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财政及农村金融补贴 |
5.3.4 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载体 |
1.2.4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论 |
1.3.2 文献研究 |
1.3.3 实地调研 |
1.3.4 比较研究 |
1.3.5 信息技术应用 |
1.3.6 实例分析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5.1 流量定型 |
1.5.2 城镇个性与商业网点的耦合性 |
第二章 基础分析与研究 |
2.1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认识 |
2.2 国内商业网点发展历程总结 |
2.2.1 建国后商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商业网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3 国外商业网点发展建设经验 |
2.3.1 日本:交通设施促进都市商圈形成 |
2.3.2 美国:通过商业规划实现有效调控 |
2.3.3 法国:商业规划委员会的机构影响 |
2.4 流动定型理论研究综述 |
2.4.1 流动定型理论的提出 |
2.4.2 以流定型原理运用分析 |
2.5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分析方法 |
2.5.1 区位理论的分析 |
2.5.2 中心地理论的分析 |
2.5.3 周期性市场理论的分析 |
2.6 传统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 |
2.6.1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特点 |
2.6.2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自审 |
2.6.3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函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商业网点规划的影响“流”解析 |
3.1 影响商业网点的外因子“流”分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人口流动 |
3.1.3 产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影响商业网点的内因子“流”分析 |
3.2.1 城镇经济流 |
3.2.2 城镇交通流 |
3.2.3 区块间商业网点 |
3.2.4 商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3.3 受城镇功能影响的商业“流”研究 |
3.3.1 旅游型城镇与客流 |
3.3.2 交通型城镇与物流 |
3.3.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流 |
3.4 小城镇的商业流动环境分析 |
3.4.1 小城镇商业网点要素环境 |
3.4.2 小城镇商业发展趋势研究 |
第四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优化研究 |
4.1 重构商业网点体系 |
4.1.1 传统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2 “流定”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3 两类商业网点体系对比分析 |
4.2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要点创新 |
4.2.1 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基础要素梳理 |
4.2.2 影响小城镇商业网点的无形要素 |
4.2.3 以“流”量定商业网点用地 |
4.2.4 以“人”为本强化商业服务 |
4.2.5 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 |
4.2.6 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 |
4.3 “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4.3.1 城镇规模与网点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2 人群密度与商业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3 差异地段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第五章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的策略建构 |
5.1 更新规划总则 |
5.1.1 转换定位视角 |
5.1.2 更新技术路线 |
5.1.3 优化空间结构 |
5.2 突出规划准则 |
5.2.1 城镇商业突出综合性 |
5.2.2 体系规划体现前瞻性 |
5.2.3 规划措施突出可操作性 |
5.2.4 规划注重地方特色挖掘 |
5.3 “流”定商业网点的策略研究 |
5.3.1 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
5.3.2 商业街(区)/商业圈规划策略 |
5.3.3 交易市场规划策略 |
5.3.4 社区商业规划策略 |
5.3.5 流动“微”商规划策略 |
5.4 商业网点的拓展 |
5.4.1 旅游产业孵化商业网点 |
5.4.2 物流交通促进网点聚集 |
5.4.3 园区经济衍生商业配套 |
第六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实证研究——以米易县城为例 |
6.1 城区商业网点现状分析 |
6.1.1 米易县概况 |
6.1.2 商业网点现状及评价 |
6.1.3 POI数据分析城镇商业网点 |
6.1.4 发展城镇商业网点的流量因子识别 |
6.2 “流定”商业网点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
6.2.1 确定规划总则 |
6.2.2 商业网点布局 |
6.2.3 融合城镇特色 |
6.2.4 强化网点效用 |
6.3 小结 |
结论 |
1、本文基本结论 |
2、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区域发展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1.3 空间组织理论 |
2.1.4 城乡发展理论 |
2.1.5 城乡规划理论 |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
3.3.1 政策制度 |
3.3.2 社会协同 |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
3.5 本章小结 |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
4.3.1 产业发展 |
4.3.2 空间特征 |
4.3.3 基本类型 |
4.3.4 阶段判识 |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
4.4.1 产业规模效应 |
4.4.2 社会发展水平 |
4.4.3 相关困境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流程 |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
5.2.1 相关文献梳理 |
5.2.2 指标设计原则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标准 |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
6.1.1 区域发展机遇 |
6.1.2 区域产业网络 |
6.1.3 产业空间结构 |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2.1 产业升级路径 |
6.2.2 产业互动机制 |
6.2.3 典型实践研究 |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3.1 产业发展路径 |
6.3.2 产业融合机制 |
6.3.3 典型实践研究 |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4.1 产业转型路径 |
6.4.2 产业联动机制 |
6.4.3 典型实践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
7.3.1 空间规划目标 |
7.3.2 空间规划路径 |
7.3.3 典型类型探讨 |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
7.4.1 加强协同发展 |
7.4.2 统筹产业政策 |
7.4.3 完善服务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
图表目录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9)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态度及方法 |
1.2.1 研究的态度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村庄、乡”概念的解析 |
1.3.2 “规划体系”概念的认知 |
1.4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的内容安排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村庄建设与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
2.1.1 国外村庄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国外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
2.1.3 国外村庄规划与村庄建设的实证研究 |
2.2 国内村庄建设与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
2.2.1 国内村庄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城乡统筹下的村庄规划体系与村庄建设 |
2.2.3 城乡规划体系改革的实证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村庄建设与规划现状研究 |
3.1 珠三角村庄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
3.1.1 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3.1.2 珠三角村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趋势 |
3.1.3 制约珠三角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 |
3.2 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现状分析 |
3.2.1 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
3.2.2 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分析 |
3.2.3 珠三角村庄规划成果分析 |
3.3 珠三角村庄规划问题与机制分析 |
3.3.1 编制体系的规划机制问题 |
3.3.2 编制体系的层级结构问题 |
3.3.3 编制体系的内容与标准问题 |
3.3.4 编制体系的实施机制问题 |
第四章 珠三角新时期发展需求的村庄规划 |
4.1 村庄规划的意义及内涵 |
4.1.1 村庄规划对现代村庄建设的必要性 |
4.1.2 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4.1.3 法规、编制、行政协调的村庄规划体系 |
4.2 村庄规划的策略及路径 |
4.2.1 村庄资源价值化提升的规划目标 |
4.2.2 与村规民约借鉴转化的规划路径 |
4.2.3 政企村规划四方联动的规划机制 |
4.3 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的框架与逻辑 |
4.3.1 现行法规中村庄编制体系建构的缺失 |
4.3.2 规划编制体系的框架设想 |
4.3.3 规划编制体系的逻辑架构 |
4.3.4 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
4.4 适宜珠三角村庄发展的减量规划 |
4.4.1 城乡统筹机制下的村庄“减量发展” |
4.4.2 规划导引与政策保障共促乡村地区减量增长 |
第五章 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三层次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
5.1 珠三角三层次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的建立 |
5.1.1 宏观-中观-微观结合的编制体系 |
5.1.2 珠三角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方法 |
5.2 以“县”为单元的宏观层面乡村建设规划 |
5.2.1 以县(区)为编制单位的必要性 |
5.2.2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地位与任务 |
5.2.3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5.3 群落化视角下的中观层面乡村群规划 |
5.3.1 乡村群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
5.3.2 乡村群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
5.3.3 乡村群规划的策略与重点 |
5.3.4 乡村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5.4 “三生共融”、“三化递进”的微观层面村庄规划 |
5.4.1 “三化”递进的村庄规划的思考逻辑 |
5.4.2 法制化的村庄规划 |
5.4.3 个性化的村庄规划 |
5.4.4 自主化的村庄规划 |
5.5 三层次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的逻辑关系 |
5.5.1 编制体系与村庄发展的匹配关系 |
5.5.2 编制体系层级之间的逻辑联系 |
5.5.3 编制体系规划内容的纵向关联 |
第六章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案列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 |
6.1 增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背景概况 |
6.1.1 增城概况 |
6.1.2 全国试点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
6.1.3 增城村庄发展矛盾与相关规划逻辑 |
6.2 规划方法与内容 |
6.2.1 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 |
6.2.2 村镇体系 |
6.2.3 空间管治 |
6.2.4 产业发展 |
6.2.5 人口与用地规划 |
6.2.6 交通与设施统筹规划 |
6.2.7 乡村风貌整治规划 |
6.2.8 美丽乡村群建设规划 |
6.3 规划实施与创新 |
6.3.1 规划实施 |
6.3.2 规划创新 |
第七章 以广州市从化区万花园地区为案列的乡村群规划 |
7.1 从化区万花园地区乡村群规划概况 |
7.1.1 规划的缘起 |
7.1.2 整体策略 |
7.2 规划方法与内容 |
7.2.1 总体规划层面——对乡村群落化发展的体系构建 |
7.2.2 专项规划层面——对资源产业的专项设计 |
7.2.3 导控规划层面——对乡村群发展建设的规划导控 |
7.2.4 详细规划层面——对关键项目节点的规划设计 |
7.3 规划实施与创新 |
7.3.1 规划实施 |
7.3.2 规划创新 |
第八章 以“法制化”、“个性化”、“自主化”三类型村庄为案列的村庄规划 |
8.1 法制化村庄规划案例研究 |
8.1.1 案例介绍 |
8.1.2 规划实践 |
8.1.3 法制化小结 |
8.2 个性化村庄规划案例研究 |
8.2.1 案例介绍 |
8.2.2 规划实践 |
8.2.3 个性化小结 |
8.3 自主化村庄规划案例研究 |
8.3.1 案例介绍 |
8.3.2 规划实践 |
8.3.3 自主化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一体化园区建设新模式: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山东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及安徽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规划案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乡统筹进行过程中遇到瓶颈 |
1.1.2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
1.1.3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 |
1.1.4 综合体的建设方兴未艾 |
1.1.5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综述 |
2.1.1 国内外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 |
2.1.2 城乡统筹的理论研究进展 |
2.1.3 以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新乡村综合体构建的理论支撑解析 |
2.2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进程综述 |
2.2.1 国外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
2.2.2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综合体发展进程及研究进展综述 |
2.3.1 综合体的由来以及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
2.3.2 城市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
2.4 我国企业主导型农业园区的分析与评价 |
2.4.1 13个代表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
2.4.2 对企业主导型农业园区的思考与讨论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新乡村综合体构建的理论解析 |
3.1 新乡村综合体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与提出 |
3.1.1 基于共生理论指导下的新乡村综合体 |
3.1.2 结合综合体内涵推广下的新乡村综合体 |
3.2 新乡村综合体的概念界定 |
3.2.1 新乡村综合体的定义 |
3.2.2 新乡村综合体名字提出的缘起与释义 |
3.3 新乡村综合体的特征解析 |
3.3.1 内部特征 |
3.3.2 外部特征 |
3.4 新乡村综合体的内涵解读 |
3.4.1 促进两大统筹协调:城乡统筹协调、三农统筹协调 |
3.4.2 配置两大核心要素:循环农业项目群、山水共生景观资源 |
3.4.3 实现三大发展重构:社会结构重构、空间建设重构、经济模式重构 |
3.4.4 促进三农升级发展:促进农业升级、促进农村升级、促进农民升级 |
3.4.5 构建三次产业完整体系:全新一产奠基、精品二产配套、优质三产服务 |
3.4.6 规划六大功能板块 |
3.4.7 三资——资质、资源、资本相结合才可成功打造综合体 |
3.5 新乡村综合体的构建动因 |
3.5.1 新乡村综合体是对城乡统筹建设的积极探索 |
3.5.2 新乡村综合体是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
3.5.3 新乡村综合体是现代农业园区升级需求的产物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乡村综合体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土地统筹利用问题 |
4.1.1 土地类型与发展方向方面 |
4.1.2 新乡村综合体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途径 |
4.1.3 新乡村综合体土地统筹利用的方式 |
4.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 |
4.1.5 其他土地利用相关政策解析 |
4.1.6 总结 |
4.2 建设资金运筹问题 |
4.2.1 目前我国农业园区常见的融资方式 |
4.2.2 新乡村综合体资金筹措的几种创新方式 |
4.2.3 涉农企业融资体系分析 |
4.2.4 涉农企业创新融资渠道 |
4.2.5 政府项目资金支持方面 |
4.3 政府扶持政策问题 |
4.3.1 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 |
4.3.2 税收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园区 |
4.3.3 财政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园区 |
4.3.4 其他方式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园区 |
4.4 适宜区位规模问题 |
4.4.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4.4.2 区位条件 |
4.4.3 交通条件 |
4.4.4 风景生态资源条件 |
4.4.5 主导企业开发特色与农业主导产业 |
4.5 循环农业发展问题 |
4.5.1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念 |
4.5.2 循环农业层次与产业体系 |
4.5.3 循环农业园区型发展路径与模式 |
4.5.4 将循环农业经济与拓展传统农业空间和功能相结合 |
4.5.5 总结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5.1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建设的理论依据 |
5.1.1 城乡规划学科 |
5.1.2 农业学科 |
5.1.3 土地利用规划学科 |
5.1.4 农业经济学科 |
5.1.5 风景园林学科 |
5.1.6 生态学科 |
5.2 新乡村规划建设的基础条件 |
5.2.1 新乡村综合体的选址研究 |
5.2.2 新乡村综合体区域发展基础 |
5.2.3 新乡村综合体资源分析与评价 |
5.3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模式的体系构建 |
5.3.1 综合体建设发展的发展定位 |
5.3.2 综合体建设发展的规划原则 |
5.3.3 综合体建设发展的规模与范围 |
5.3.4 园区功能板块配置和项目布局方法 |
5.3.5 园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安排 |
5.3.6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
5.3.7 园区景观生态规划 |
5.3.8 园区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及技术支撑模式 |
5.4 新乡村综合体建设管理与运行模式的研究 |
5.5 新乡村综合体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
5.6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流程与模式结构图 |
5.7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基于新乡村综合体建设模式的规划实践——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的规划案例 |
6.1 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6.1.1 项目所在地的基础条件分析 |
6.1.2 规划的总体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
6.1.3 规划布局思路分析 |
6.1.4 规划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6.1.5 园区空间结构的规划 |
6.1.6 基于空间结构分析的园区功能板块配置规划 |
6.1.7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
6.1.8 园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
6.1.9 园区产业结构分析与土地利用规划 |
6.1.10 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及技术支撑体系 |
6.1.11 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的建设管理与运行模式分析 |
6.1.12 园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评价 |
6.2 安徽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6.2.1 项目区基本概况 |
6.2.2 园区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 |
6.2.3 园区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规划 |
6.2.4 园区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
6.2.5 园区建设管理与运行模式分析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来源 |
附录2 中国行政区划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 |
四、我省确定主要区域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D]. 钟舒雨. 三峡大学, 2021
-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沈丹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D]. 张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4]四川省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钟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D]. 李卓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9]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D]. 叶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一体化园区建设新模式: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山东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及安徽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规划案例为例[D]. 董家田.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