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周跃敏[1](2020)在《改革力度加大,风向标意义凸显——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文中研究说明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其中最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是文字消息、文字评论首次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打开大门。这提醒各类媒体,应在及时发声、有效发声、正确发声基础上,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找到一条既体现主流媒体担当,又符合新媒体特点和受众接受习惯的路径和通道。获奖,正是评委会对这种执着、坚守、创新的肯定和褒奖。
周跃敏[2](2020)在《抓住契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解读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文中提出为提升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中国记协从十四个方面对《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作出修订:调整文件体例,让办法规则更清晰更规范;调整评选范围,进一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调整评选项目,进一步贴近新闻工作实际;调整评选标准关于差错情况的界定;调整个别项目字数时长要求;微调设奖名额;调整对违规情况的处罚等。这是历次修订中力度较大的一次。
胡源春[3](2010)在《竞争环境下打造报纸名专栏专题研究》文中提出专栏是整个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事业迅猛发展,报纸专栏一直深受报人喜爱和推崇。时至今日,媒体竞争日渐加剧,而专栏在报业界却始终保持永不退色,在同质、异质媒体激烈竞争环境下依然美丽。本文从分析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获奖栏目入手,对身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新兴媒介3G手机报等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环境下,报纸专栏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报纸的内在需求阐述了报纸名专栏在打造媒介品牌、提高媒体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是对如何打造报纸名专栏展开了具体阐述,认为打造名专栏没有独门诀窍,必须在专栏定位、视觉效果、内容凝练、品牌意识以及网罗人才上下功夫。
易杨[4](2010)在《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的媒体竞争从以往的“独家新闻之争”逐渐演变成“独家新闻评论之争”的态势。大小报纸纷纷创办和革新新闻评论栏目,其中,一些有特色的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在媒体竞争中维护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地位,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梳理了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1999年至2009年的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综合与归纳。这十年来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并具有了新的特点:实现栏目的品牌化;突出栏目新闻性;走向栏目平民化;转向专而精的栏目模式;推动异地舆论监督;融合网络评论栏目。1999、2001年和2003年中国记协评选出“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其中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占有的比例分别是58%、66%、42%。这些高质量的名栏目在特定受众中有广泛的认知度和赞誉度,体现了这十年中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最高水平。所以本文首先对获奖的部分新闻评论栏目进行个案研究,有全国性报纸新闻评论栏目代表:《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和“今日谈”、《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有地方性报新闻评论栏目代表:《湖北日报》的“三楚访谈”;有专业类的新闻评论栏目代表:《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观察”。这些栏目具有鲜明的个性,如“人民论坛”选题大,思想性强;“今日谈”的评论以小见大;“冰点时评”的评论尖锐。“方舟评论”彰显力度、厚度、广度;“三楚访谈”具有楚域楚味的个性;“每周经济观察”体现经济评论价值。然后,本文对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报纸新闻评论栏目进行共性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根据编辑方针,明确栏目的宗旨;锁定目标读者,找准栏目的定位;运用多种方法,起好栏目的名字;分析自身条件,形成栏目的风格;注重作品质量,提升栏目的品味;拓宽言论范围,保证栏目的稿源。但是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没有塑造品牌栏目的意识;呈现同质化现象;片面追求时效性;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缺乏舆论监督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给出了相关建议:创建并保持栏目品牌的竞争力;破解栏目同质化现象;树立栏目的策划意识;增强栏目的服务型功能;保持栏目的专业化;加强与网络评论栏目的互动。
陈柏健[5](2009)在《平面媒体子品牌创建与营销攻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如角力独家新闻、时效性、媒体信息量、报道方式等,很难说谁更具优势,但如果比拼子品牌创建与营销能力——媒体巧实力,却常常因对手难于复制、模仿,因其具有能形成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因子而出奇制胜。
陈竹[6](2007)在《强化精品意识 争创名牌栏目》文中研究指明5月,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复评评选会在黑龙江举行,这是新闻界的一次重要评选。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朱振华[7](2007)在《“五招”打造媒体品牌栏目》文中研究说明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报纸如何在海量信息里突出重围,在同类媒体中独树一帜?打造名牌栏目,发挥品牌效应,是报纸在网络时代制胜的法宝之一。笔者认为,地市级媒体打造品牌栏目,在采编操作上需把握5个要领。 一、选准栏目定位
赵振宇,文晓音[8](2005)在《从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看——中国新闻名牌专栏的共同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自从1999年评选出首届名专栏以来,到2003年是第三届。该奖项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目的。分析探讨这些名专栏获奖的原因,以便媒体今后更好地创办自己的名专栏,是有借鉴作用的。
张慧丽,张子让[9](2005)在《报纸名专栏的平民视角》文中指出 自从1999年中国记协举办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以来,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已在我国举办三届。纵观三届报纸名专栏,无一例外都具有舆论导向正确、新闻性强、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特点。而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各专栏大都显示出新时期报纸办报理念中关注百姓生活、为大众服务的"平民化视角"。本文试就此话题作相关论述。随着当代受众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渴望听到来自自己的声音。从媒体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
王立纲[10](2004)在《当前报刊专栏的偏失》文中认为 从名专栏奖看主流之偏惟新闻“羊头”是瞻自1997年起,国内已进行了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的评选。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常设新闻奖。从这一中国目前最高规格的专栏评奖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关于专栏的认识评价问题。先从参评条件来看。参加这一评选的条件有两个,一要求必须是新闻性的专栏,再就是必须连续刊播一年以上,每周刊播不能少于一次。从这一前提条件可以看出,媒体业内对专栏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这就是要求专栏必须是新闻性的,这本身是
二、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力度加大,风向标意义凸显——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评委构成及评奖流程出现新变化 |
参评作品差错率进一步降低 |
三条报送渠道广受追捧 |
部分项目合并提出新挑战 |
题材趋同更要个性化表达 |
定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
做自己该做能做擅做的事 |
统筹兼顾得到较好体现 |
打造拳头产品至关重要 |
(2)抓住契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解读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按内容逻辑设置奖项,先试点再推开 |
在融合上全面发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让新闻更重新闻,让深度更显深度 |
四大类媒体同台竞逐,名专栏争夺更趋激烈 |
更重视新闻真实性,更强调评委专业性 |
县级融媒体迎来利好,冲出初评圈概率提高 |
(3)竞争环境下打造报纸名专栏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报纸专栏界定 |
1.1 报纸专栏发展历史及现状 |
1.1.1 中国报纸专栏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2 西方报纸专栏状况 |
1.2 报纸专栏的概念及分类 |
1.2.1 报纸专栏的概念 |
1.2.2 报纸专栏的分类 |
1.3 报纸专栏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2章 专栏研究业内成果文献综述 |
2.1 着作研究成果 |
2.2 论文研究成果 |
第3章 媒介竞争与市场需求催化专栏发展 |
3.1 专栏外在和内在竞争环境分析 |
3.1.1 异质媒体竞争环境 |
3.1.2 厚报时代同质媒体竞争环境 |
3.2 市场需求激发内在功效 |
3.2.1 兼顾地域受众亲近读者 |
3.2.2 安身立命力求打造品牌 |
第4章 打造报纸名专栏设计研究 |
4.1 准确定位精选内容形成特色 |
4.1.1 立足时代主题 |
4.1.2 立足报纸风格 |
4.1.3 立足受众需求 |
4.2 获取专栏醒目名称 |
4.2.1 借专栏主持人名获取好名 |
4.2.2 以凸显名称承载内容着手 |
4.2.3 与专栏所依附的报纸对接 |
4.3 精心设计报纸专栏VI视觉识别系统 |
4.3.1 设计报纸专栏LOGO |
4.3.2 突出专栏视觉美感 |
4.3.3 "专时专地"与读者建立"约会意识" |
4.4 了解读者心理增强专栏亲和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 |
2.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产生背景 |
2.2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和特点 |
3.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 |
3.2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特点 |
3.2.1 实现栏目品牌化 |
3.2.2 突出栏目新闻性 |
3.2.3 走向栏目平民化 |
3.2.4 转向专而精模式 |
3.2.5 推动异地舆论监督 |
3.2.6 融合报网评论栏目 |
第4章 部分报纸新闻评论栏目解读 |
4.1 "人民论坛" |
4.1.1 "人民论坛"的简述 |
4.1.2 "人民论坛"的特点 |
4.2 "今日谈" |
4.2.1 "今日谈"的简述 |
4.2.2 "今日谈"的特点 |
4.3 "冰点时评" |
4.3.1 "冰点时评"的简述 |
4.3.2 "冰点时评"的特点 |
4.4 "方舟评论" |
4.4.1 "方舟评论"的简述 |
4.4.2 "方舟评论"的特点 |
4.5 "三楚放谈" |
4.5.1 "三楚放谈"的简述 |
4.5.2 "三楚放谈"的特点 |
4.6 "每周经济观察" |
4.6.1 "每周经济观察"的简述 |
4.6.2 "每周经济观察"的特点 |
第5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成功经验 |
5.1 根据编辑方针,明确栏目的宗旨 |
5.2 锁定目标读者,找准栏目的定位 |
5.3 运用多种方法,起好栏目的名字 |
5.4 分析自身条件,形成栏目的风格 |
5.5 注重作品质量,提升栏目的品味 |
5.6 拓宽言论范围,保证栏目的稿源 |
第6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不足与建议 |
6.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存在的问题 |
6.1.1 没有塑造品牌栏目的意识 |
6.1.2 呈现同质化现象 |
6.1.3 片面追求时效性 |
6.1.4 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 |
6.1.5 缺乏舆论监督力度 |
6.2 对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建议 |
6.2.1 创建并保持栏目品牌的竞争力 |
6.2.2 破解栏目同质化现象 |
6.2.3 树立栏目的策划意识 |
6.2.4 增强栏目的服务型功能 |
6.2.5 保持栏目的专业化 |
6.2.6 加强与网络评论栏目的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看——中国新闻名牌专栏的共同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贴近百姓、贴近现实,深受群众喜爱 |
二、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体现媒体社会责任 |
三、加强言论专栏,突出各自特色 |
四、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力度加大,风向标意义凸显——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J]. 周跃敏. 新闻战线, 2020(23)
- [2]抓住契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解读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J]. 周跃敏. 新闻战线, 2020(17)
- [3]竞争环境下打造报纸名专栏专题研究[D]. 胡源春. 南昌大学, 2010(04)
- [4]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D]. 易杨. 湖南大学, 2010(03)
- [5]平面媒体子品牌创建与营销攻略[J]. 陈柏健. 新闻前哨, 2009(05)
- [6]强化精品意识 争创名牌栏目[J]. 陈竹. 新闻窗, 2007(04)
- [7]“五招”打造媒体品牌栏目[N]. 朱振华. 中华新闻报, 2007
- [8]从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看——中国新闻名牌专栏的共同点[J]. 赵振宇,文晓音. 新闻与写作, 2005(07)
- [9]报纸名专栏的平民视角[J]. 张慧丽,张子让. 新闻传播, 2005(04)
- [10]当前报刊专栏的偏失[J]. 王立纲. 青年记者,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