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第 1 卷 2 ,2 0 0 1 卷)

内容(第 1 卷 2 ,2 0 0 1 卷)

一、CONTENTS( Volume1 2 ,2 0 0 1 )(论文文献综述)

迟明坤[1](2021)在《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革命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红色旅游的出现为革命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红色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从整体上来看,红色旅游起步较晚,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来研究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以创新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来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特征、红色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等,提出革命文化资源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建议。首先,本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界定与解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通过大量书籍和文献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基本摸清了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家底。并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资源分类,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保护保存情况等,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时空分布、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对云南省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目标定位。最后,在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理念、四大原则、6条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整合,设计了7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期望促进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孙荧荧[2](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劳动教育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部分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等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我国某市4所小学学生、教师、家长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对4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劳动教育践行不到位,学校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指导不到位;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劳动教育课内容单一、课时无法保障,缺少监管,师资力量薄弱,对现有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使用不足等。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劳动教育实施的改进策略。首先,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构建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做好劳动教育示范引领,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其次,发挥好集体劳动和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劳动表现,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再次,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增加职业兴趣启蒙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充分利用学生劳动成果进行教育,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最后,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和实施制度、挖掘当地劳动教育资源,改善劳动教育实施保障条件,促进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陈露[3](2021)在《我国3名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能训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至今,我国竞技体育的金牌总数呈下滑的趋势,而国家飞碟队在奥运夺金路上低谷了许久。国家体育总局面对当前严峻的局面,果断的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应对措施,一是引进世界着名的体能康复团队走向中国的各个竞技运动项目,二是加快培养我国专业的体能教练。这一期间,体能训练得到了国家强大的支持力度,各个国家队伍也尝到了加强体能训练带来的甜头。在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得到较好的改善、身体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身体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运动员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为此飞碟队要想突破现状,就必须打破以往局面,加强体能训练实现金牌梦。本文以3名具备参加东京奥运会席位的女子飞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2周的体能训练,以探究备战期的体能训练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文首先以FMS功能性测试、Y-balance平衡性测试为切入点,筛查3名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功能障碍,找出身体薄弱环节以及关节活动度存在的问题,并以10项基础体能测试数据和专项体能测试数据为依据。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根据两项功能测试结果,对3名运动员进行纠正性训练。第二步,根据3名运动员的十项基础体能测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第三步,研究分析12周的体能训练负荷变化的影响,探讨体能训练与专项技术成绩的关系。在实施训练计划时主要根据专项技术教练的训练计划负荷安排,以及运动员当天训练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反馈,会适当的对训练计划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但总体进程方向不变,由此以来也是为了更科学的探索适合飞碟女子运动员发展的体能训练方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测试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身体功能障碍的问题,运动员伤病的主要部位,研究分析体能训练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通过FMS测试、Y-balancec两种功能性测试,发现运动员主要的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伤病有:肩峰撞击综合征;髋部灵活性不对称;腰椎间盘突出;踝关节活动受限;腕关节疼痛。飞碟运动员的伤病存在的主要问题为4大关节部位,肩部、腰椎部、踝关节部位、颈椎部位。(2)针对3名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成绩后,体能训练方案组合结构主要从五大训练模板进行整合安排,分别为上肢力量练习模板,下肢力量练习模板、躯干力量练习模板、稳定性练习模板、有氧练习模板。(3)优秀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共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提高阶段、保持阶段。体能训练负荷变化的整体特征,呈现出“阶梯式”和“山峰式”的变化。(4)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为:下肢力量训练和上肢力量训练采用闭链和开链相结合的练习形式;躯干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采用小负荷,多次数的非稳态训练和自由负重为主的练习形式;有氧训练多采用变阻器械训练的练习形式。

张建华[4](2020)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书画收藏可追溯至西汉。作为西汉皇家图书典藏和编校机构,石渠阁在汉宣帝时曾一度成为储藏功臣和贤大夫画像的重要场所。随着西汉灭亡,“石渠阁”早已被毁,但“石渠”之名却保留下来。清乾隆时期,皇家书画收藏达致顶峰,乾隆皇帝遂借“石渠”之名,于乾隆九年(1744)钦命官修《石渠宝笈》;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再次下令编修《石渠宝笈续编》。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皇帝钦命编修《石渠宝笈三编》。《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总计255册,所收书画家共863人,收录书画作品计7757件,是宫廷书画着录的集大成之作。《石渠宝笈》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唐中后期以来,随着题、款、记、跋、印成为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人画的文学性亦大大增强。在《石渠宝笈》收录的全部书画家和书画作品中,包括文人画家50人,文人书画作品1039件。其中,具有文学属性的“题”2280个,“款”1310个,“记”648个,“跋”856个,“印章”13796个。这为从《石渠宝笈》收录的文人画题、款、印、记、跋、印出发,探讨它们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题与款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位置与作品之间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整体。题始于唐,元代时,在画上题书诗文成为文人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文学介入艺术的手段。题是画不尽意的补充与补白;款则起说明、叙事的作用。第一章“《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画如戏影”等方面,探讨《石渠宝笈》中文人画题款的文学类型、特征及价值。第二章“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继续就《石渠宝笈》中的文人画题款展开深入讨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在文人画创作中有着深刻体现。本章大体按照儒释道三个思想来源,从作为儒家的帝王画家群体、作为佛家的禅宗画家群体和作为道家的道家画家群体入手,探讨儒家的“帝王品位”、禅宗的“不立文字”、道家的“技进于道”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中的具体表现。文人画中的词句印、成语印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画印因尺寸之限,不能洋洋洒洒,只能约而言之,但方寸之间亦可看出文人学者的绘画理念、文学理念和文人情怀,彰显文人印的文学属性。文人画记,也称文人画识,亦是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规表现形式为一记、补记、再记,然后又记,或者一识、又识。从功能上看,《石渠宝笈》中收录的唐代文人画“记”以叙事为主,宋之后“记”开始借鉴诗赋的表达方式,逐渐产生了抒情和议论。第三章从画印之“闲章不闲”“乾隆闲章”以及画记之文学叙事、文学抒情等方面,详细阐述《石渠宝笈》中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文人画的跋位于题款记印之后,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对文人画、题、款、记及印文的感受,它在画外另行书写并与画一起装裱,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探讨“《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基本结论是:文人画跋具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文学功能;文人画跋与辨伪、流传递藏密不可分,历代文人收藏家的跋文是古代题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画跋形成了具有独立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格调,使中国绘画从游于技而上升到游于艺,最后上升到道的层面,从而与院体画、画工画、民间画等区别开来。《石渠宝笈》收录的大量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不仅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文的题材内容,而且以其诗画一体、文画一体、题画一体形式提升了题、款、记、跋、印文的艺术表现力。《石渠宝笈》文人画中的题、款、记、跋、印文,虽然主要作为文人画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却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精神价值的独特贡献,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文人画题款文学、题记文学、题跋文学、印文文学。《石渠宝笈》文人画文学具有的哲学思考、文学内涵和精神品格,已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聂家弘[5](2020)在《无人驾驶智能平台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智能网联技术路线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轨迹跟踪控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目前所采用的控制方法被控对象多为前轮转向汽车,对于四轮转向的轨迹跟踪问题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考虑结合四轮转向的技术特点,设计开发适用于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平台的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51705185)-全地形搭载平台主动车身姿态与四轮转向智能协同控制系统研究,以无人驾驶智能平台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换道工况、定曲率工况以及八字绕环等不同参考轨迹下的轨迹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控制策略均能跟踪参考轨迹,并且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在相同工况下较之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其对平台纵向速度的适应性和极限工况的灵活性更加突出。对移动平台的实车实验结果同样表明两种控制器均能在试验场地内完成对参考轨迹的跟踪,且在某些工况下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佳。实验结果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比较吻合,可以用于验证所开发的多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四轮转向智能移动平台的建模在对车辆经典动力学模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平台的特性,建立适用于该平台轨迹跟踪控制的四轮转向动力学模型,增加后轮转角控制量,并对前轮转向模型中的部分参量进行修改,以保证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平台在前后轮同时输入情况下的运动响应。2.基于MPC算法的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研究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根据参考轨迹、参考航向角等参考输入量,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实时计算平台的前轮转角,从而实现对预设轨迹的跟踪。所设计的控制器计算量较小,模型编译后可直接应用于实车试验,不过分依赖硬件条件,在控制器的计算量和轨迹跟踪精度上进行了较好的平衡。3.基于自适应MPC算法的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平台自身拥有的四轮转向优势,这里采用自适应MPC算法,设计开发了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自适应MPC算法克服了传统MPC算法对于平台动力学模型参数的限制,即对于平台纵向速度变化时,系统矩阵随之变化的问题,自适应MPC算法可以实时更新平台动力学模型的结构,每次计算时都将最新的平台动力学模型内化为MPC的预测模型,从而对纵向车速变化有更好的适应性。4.算法集成与实车试验基于UWB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进行园区内的轨迹跟踪闭环试验。首先对智能移动平台的基础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加速、制动和转向精度等。随后对轨迹跟踪控制系统硬件环境进行集成,包括OXTS RT2502惯导、MicroAutoBox1513/1514控制器等。软件方面结合MATLAB/Simulink与ControlDesk验证前述不同的控制策略,编译之后在平台上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均能在该平台上达到预期效果,对轨迹跟踪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同时,也对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较好的验证。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分析了四轮转向平台轨迹跟踪的控制原理,分别设计了适用于该平台的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并在智能驾驶试验场进行了四轮转向智能移动平台的轨迹跟踪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仿真与试验的一致性。

李瑞飘[6](2020)在《安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安徽是科举发达省域,按照家族至少出现两名进士的标准,一共产生108个科举家族,广泛分布于安徽各地,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其中科举大家族主要集中于徽州、安庆、宁国等府,集聚色彩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形势、社会结构及科举制度等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科举家族面临着分化、变革与转型的困境。安徽科举家族的近代转型,是全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的缩影,亦可折射近代中国转型与变迁的复杂图景。教育的转型是家族转型的基础。安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从接触、接受新式教育开始。道光以来,西方思想的传播促使了中国传统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废,新式学堂、出国留学等在中国教育舞台上纷纷登场。家族成员开始接触到新的教育,读书科考不再是家族的最高追求,教育内容从传统的四书五经转变成近代科学知识,大力促进了科举家族的转型。安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方向具有多元化特点。合肥李鸿章家族,通过科举步入科宦家族行列,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族成员在外交、经济、文艺等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促进了官宦家族的发展。寿州孙家鼐家族在社会变革潮流中,积极应对科举变局,创办了阜丰面粉厂、中孚银行等一系列近代企业,走向实业兴家的道路。麻溪姚鼐家族,作为科举家族的代表,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由重科举入仕向重理工商法的转型,逐渐褪去了文学家族的光环,使家族面临着再次转型。在安徽科举家族的近代转型进程中,传统的家族整体存在意义趋于弱化,家族结构产生变异,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家族成员转变为社会精英,并由安徽走向全国,与地方逐渐疏离。

王伟[7](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程子媛[8](2020)在《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体空间的功能逐步被线上活动取代,吸引力持续下降,面临着一系列的活力问题。因此,结合时代特征重新思考建成环境不可替代的意义,并依据此改善与提升线下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研究者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事实上,当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将人们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人们倾向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建构其社会交往圈层,建成环境承载人的社会交互活动的意义随之凸显。但目前针对建成环境的分析,鲜少从人的社会交互视角切入来深入探讨当下建成环境的重要属性,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更是缺失。为此,本研究从“社会交互”角度来探究建成环境内涵,并建立相关的活力测评方法,从而为时代背景下的建成环境活力营造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结合时代背景下的空间现象与问题,首先从社会交互视角重新探讨了建成环境的意义,提出假设——当今时代建成环境的重要属性是其社会交互属性。在建立假设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围绕假设进行建成环境的社会交互内涵解析及相关活力测评方法研究。第一,文献综述,通过梳理现有建成环境活力的研究内容与趋势,论证构建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基础理论研究,针对性地从社会交互行为切入,结合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述不同视角下的社会交互行为认知,从理论上论证建成环境的社会交互内涵。第三,方法构建,在充分认知社会交互视角下建成环境属性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学人际交往的相关量化研究和自然界的规模法则,构建建成环境活力的基础表征方式。与此同时,梳理与辨析建成环境活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具体的建成环境活力量化测评方法。第四,实证验证,选取典型建成环境——福田中心区展开量化实证研究,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开展理论测算与实证分析,以验证研究建立的社会交互视角下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际验证,证明社会交互视角是认知建成环境活力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以此构建的建成环境社会交互度测评方法与实际建成环境活力情况基本吻合,该研究假设具有正确性。本研究提出的社会交互度相关理念及其测算方法预期能够为深入认知建成环境的社会交互内涵、提升数字化时代建成环境的吸引力、规划建设富有活力的实体空间提供有益启示。

毕安琪[9](2019)在《基于文化分层理论的中华射艺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国际共识,民族文化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关键。新时期,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国内学者认识到复兴中华射艺的必要性,开始致力于中华射艺的推广,包括中华射艺价值理念的重构,器具工艺的复原,技术规则的修订等。目前,中华射艺在民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射艺传承相关的事务中。然而,在射艺文化复兴中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阻碍了进一步的传播。为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有必要对中华射艺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以文化整体观为视野,从文化学视角对中华射艺的文化结构进行研究,依照文化层次理论,从器物技术层、核心文化层、制度习俗层揭示中华射艺从古至今的演化过程,以期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华射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境,为其进一步传承提供建议。采用分层视角,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射艺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挖掘中华射艺传承更深层次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射艺传承存在困境:器具制作工艺遭遇冷落,射艺自身文化价值难以被认同,缺乏标准推广模式。探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弓箭制作材料的稀缺性,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及现代科技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造成了射艺传承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重文轻武的文化偏颇和西方体育文化冲击导致了射艺传统文化土壤的流失。政策层面的忽视、行业组织对资源整合能力的欠缺及人才培养制度的缺失凸显了射艺传承体系规划的混乱。因此,借鉴日韩传统弓箭文化的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的治理模式。鉴于此,须明确射艺的传承路径。应当以建立射艺文化认同为核心,明确射艺的现代价值需求,培养公众的文化自觉。在射艺文化资源整合方面,一方面,厘清政府文化治理的职责,加强射艺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公众感知度。另一方面,规范中国射箭协会等社会组织职责,强化对射艺的统筹工作。

赵晓倩[10](2019)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西咸新区全域乡村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发展有了新内涵,城乡关系被重新定位,城乡融合成为时代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体两面的关系,也要求当前乡村规划须在正确认识均等的城乡地位和动态的城乡关系基础上,把握城乡融合阶段特征,注重内外多种复合作用机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而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其所处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及其长期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使得西咸全域乡村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大都市周边乡村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如何从区域层面有效地进行乡村类型划分并把握乡村发展时序及发展重点促进西咸城乡均衡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西咸新区城乡特质研究、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评价体系构建、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实践三部分内容。首先从西咸新区区域态势层面、全域城乡关系层面及全域乡村发展层面三个层面展开对西咸新区城乡特质研究,有效把握村庄核心发展要素。其次对西咸乡村发展影响要素初步分析,厘清西咸新区未来乡村发展的要点,明确了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核心为针对全域乡村展开综合评价,进而确定了乡村分类的评价机制,即通过全域乡村的城镇化潜力评价划分城镇化型乡村和集聚提升型乡村两大分类,并得出城镇化型乡村分类及发展时序,针对集聚提升型村庄通过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得出集聚提升型村庄发展类型。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乡村分类的评价原则与评价逻辑。并基于乡村发展领域各项研究成果,从城镇化动力及阻力两视角分析城镇化潜力的客观影响因素,从乡村自身发展特质出发分析乡村发展潜力的客观影响因素,建构两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综合集成赋权法等方法,建构乡村分类的评价模式,进而对西咸新区全域乡村展开乡村分类,通过对各项因子数据的收集、处理、计算,综合评价城镇化潜力及乡村发展潜力,应用GIS、自然断点法分析乡村分类结果,指出城乡融合背景下西咸新区乡村发展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的时序。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同类型村庄在基础设施、公服设施及空间建设等方面的建设管控策略。研究表明,西咸新区全域286个行政村可根据城镇化潜力评价和乡村发展评价分为城镇化型(近期城镇化型、中期城镇化型及远期城镇化型)和集聚提升型(集聚发展型和整治提升型)两大类五小类乡村发展类型;从研究过程来看,乡村发展类型作为乡村个体自身属性的表征,是乡村自身、县域镇域发展环境及城乡共同发展需求的共同作用结果,与乡村发展现状、乡村发展诉求、城市发展建设等密切关联,而这种综合作用力可以通过城镇化潜力评价及乡村发展潜力评价进行量化比较;另外,研究基于乡村分类进一步展开的对分类之后乡村发展分级评价分析,在细化乡村分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的乡村发展时序及乡村发展力度问题,为规划制定及政府职能部门从全域层面展开乡村规划及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二、CONTENTS( Volume1 2 ,2 0 0 1 )(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ENTS( Volume1 2 ,2 0 0 1 )(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资源
        2.1.3 红色文化
        2.1.4 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2.1.5 红色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体验经济理论
        2.2.3 创新理论
第3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分析
    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基础性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数据分析
    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
        3.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3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总结与评价
        3.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特征
        3.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评价
第4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4.1 云南省概况
        4.1.1 自然环境
        4.1.2 社会经济环境
    4.2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4.3 云南省红色旅游概述
        4.3.1 红色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
        4.3.2 红色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云南的旅游名片
        4.3.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升
    4.4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4.4.1 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4.4.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4.4.3 云南省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云南省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5.1 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5.1.1 研究方法和模型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1.3 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5.1.4 入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分析
    5.2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5.2.1 国内客源市场总体分析
        5.2.2 国内客源市场构成分布
        5.2.3 国内旅游市场目标定位
        5.2.4 红色旅游市场细分
第6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6.1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6.1.1 革命文化理念
        6.1.2 文旅融合理念
        6.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6.1.4 创新发展理念
    6.2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6.2.1 资源融合、科学发展原则
        6.2.2 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原则
        6.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6.2.4 创新体验、提高质量原则
    6.3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6.3.1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涵义
        6.3.2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内容
    6.4 云南省红色旅游路线开发
        6.4.1 专题红色旅游路线
        6.4.2 精品旅游路线
    6.5 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6.5.1 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
        6.5.2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
        6.5.3 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6.5.4 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
        6.5.5 培养云南省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6.5.6 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劳动教育概述
    第一节 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三、杜威有关劳动教育的思想
    第三节 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劳动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第二章 劳动教育现状调研
    第一节 研究过程与调查样本情况
        一、研究过程
        二、调查样本情况
    第二节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一、劳动教育认知情况
        二、劳动教育践行情况
        三、劳动教育条件保障情况
第三章 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劳动教育认识偏差
        一、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浅显
        二、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三、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
    第二节 劳动教育实施不到位
        一、学生劳动实践不足
        二、教师劳动教育指导方式欠佳
        三、家庭劳动教育开展不到位
    第三节 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师资力量薄弱
        二、劳动教育课开设保障不完备
        三、劳动教育实施相关制度不完善
        四、对现有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不足
第四章 改进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策略
    第一节 培育正确的劳动观
        一、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二、构建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
        三、做好劳动教育示范引领
    第二节 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一、发挥好集体劳动的作用
        二、发挥好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
        三、关注孩子的劳动表现
    第三节 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一、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二、在校本课程中增设职业兴趣启蒙教育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竞赛
        四、充分利用学生劳动成果进行教育
    第四节 完善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条件
        一、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
        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三、建立劳动教育实施相关制度
        四、充分挖掘当地劳动教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2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3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4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5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劳动教育课教师)
附录6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附录7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家长)
附录8 :劳动教育课观察记录表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我国3名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能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飞碟射击运动项目特征
        1.4.1.1 飞碟射击运动多向项目的技术动作特点
        1.4.1.2 飞碟射击运动双向项目技术动作特点
        1.4.2 概念的界定
        1.4.2.1 体能的定义
        1.4.3 飞碟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1.4.4 备赛期的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观察法
        2.2.4 测试法
        2.2.4.1 测试对象
        2.2.4.2 测试时间和地点
        2.2.4.3 测试指标和方法
        2.2.4.3.1 FMS测试
        2.2.4.3.2 Y-balance平衡测试方法
        2.2.4.3.3 基础体能测试
        2.2.4.3.4 专项体能测试
        2.2.4.3.5 考核成绩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比较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测试前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功能性运动能力及体能测试结果分析
        3.1.1 测试前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 FMS 测试结果分析
        3.1.2 测试前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 Y-balance 测试结果分析
        3.1.3 测试前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基础体能测试情况分析
        3.1.4 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训练前期存在的问题
    3.2 备战期间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与安排
        3.2.1 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周期性训练计划制订的影响因素
        3.2.2 飞碟队体能训练课的整体安排
        3.2.3 飞碟队的周安排
        3.2.4 飞碟队体能课的结构安排
    3.3 备战期间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纠正性训练的具体制定与实施
        3.3.1 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的纠正性训练方案制定与实施
    3.4 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案制定的依据与制定实施
        3.4.1 体能训练方案制定的依据
        3.4.1.1 飞碟项目上肢力量的需求
        3.4.1.2 飞碟项目躯干力量和稳定性力量的需求
        3.4.1.3 飞碟项目下肢力量训练的需求
        3.4.1.4 飞碟项目心肺耐力训练的需求
        3.4.1.5 飞碟项目反应速度训练的需求
        3.4.2 三个阶段体能训练的制定与实施
        3.4.2.1 飞碟项目体能训练准备阶段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
        3.4.2.2 飞碟项目体能训练提高阶段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
        3.4.2.3 飞碟项目体能训练保持阶段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与内容安排
    3.5 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训练负荷案例分析
        3.5.1 三个阶段上肢力量训练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分析
        3.5.2 三个阶段躯干力量训练的负荷量安排分析
        3.5.3 三个阶段下肢力量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分析
        3.5.4 三个阶段有氧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分析
        3.5.5 三个阶段稳定性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分析
    3.6 实验后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6.1 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
        3.6.2 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Y-balance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3.7 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体能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
        3.7.1 训练前后体能测试情况对比分析
        3.7.1.1 BMI测试对比分析
        3.7.1.2 深蹲测试对比分析
        3.7.1.3 卧推最大力量测试对比分析
        3.7.1.4 腹肌、背肌耐力测试对比分析
        3.7.1.5 2 千米测功仪测试对比分析
        3.7.1.6 单脚闭眼站立测试对比分析
        3.7.2 训练前后体能成绩均值对比分析
    3.8 训练前后专项技术测试对比分析
        3.8.1 训练前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3.9 备战期间我国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解决问题效果总结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 FMS测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附件二 Y-balance测试方法流程
    附件三 基础体能测试的内容与标准
    附件四 (基础体能参考标准)
    附件五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六 飞碟女子运动员日体能训练计划
    附件七 三个阶段训练方法和图片
        一、准备阶段上肢力量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
        二、准备阶段下肢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三、准备阶段躯干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四、准备阶段稳定性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五、准备阶段有氧耐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一、提高阶段上肢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二、提高阶段下肢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
        三、提高阶段躯干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四、提高阶段稳定性训练方法和手段
        五、提高阶段有氧训练训练方法和手段
        一、保持阶段上肢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二、保持阶段下肢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三、保持阶段躯干力量训练内容的方法和手段
        四、保持阶段稳定性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五、保持阶段有氧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手段

(4)《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
    第一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渠宝笈》与王维
        一、文学与图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辋川图》(图像)与《辋川诗》的对应
    第二节 “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与苏轼
        一、苏轼的诗画关系论
        二、“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中的苏轼
    第三节 “画如戏影”:《石渠宝笈》与徐渭
        一、《石渠宝笈》所录徐渭《泼墨十二种》中的题
        二、《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牡丹》
        三、《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
        四、《石渠宝笈》与徐渭画竹
        五、《石渠宝笈》与徐渭画荷
第二章 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以帝王、禅僧、文学家三个团体为例
    第一节 作为儒家的帝王品位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中的宋徽宗
        二、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辉煌:《石渠宝笈》中的明宣宗
    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中的巨然
        二、《石渠宝笈》中的梁楷、法常
        三、《石渠宝笈》中的吴镇
        四、《石渠宝笈》中的朱耷、石涛
    第三节 道家“技进于道”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与宋徽宗的《瑞鹤图》
        二、《石渠宝笈》中的黄公望
第三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闲章不闲”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乾隆闲章”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论
        一、《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事
        二、《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议论
    第四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抒情
第四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功能
        一、《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描述功能
        二、《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言情功能
        三、《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评辨功能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流传递藏
        一、帝王收藏文人群体画跋
        二、文人名臣群体文人画跋
        三、商人收藏家群体文人画跋
        四、文人画家与理论家群体文人画跋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格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数据统计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无人驾驶智能平台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智能移动平台的关键技术
    1.3 轨迹跟踪及四轮转向的控制方法研究状况
        1.3.1 轨迹跟踪控制研究状况
        1.3.2 四轮转向控制研究状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智能移动平台系统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2.1 智能移动平台机械结构
    2.2 四轮转向车辆动力学建模
        2.2.1 四轮转向平台侧向动力学模型
        2.2.2 四轮转向平台纵向动力学模型
        2.2.3 轮胎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PC的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
    3.1 轨迹跟踪问题描述
    3.2 模型预测控制理论介绍
    3.3 基于MPC的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开发
        3.3.1 线性模型MPC控制器设计
        3.3.2 考虑轮胎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3.3.3 二次规划问题求解
    3.4 MATLAB/Simulink与 UE4 联合仿真验证
        3.4.1 联合仿真环境介绍
        3.4.2 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工况设计
        3.4.3 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适应MPC的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
    4.1 四轮转向问题描述
    4.2 基于自适应MPC的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开发
        4.2.1 自适应MPC算法介绍
        4.2.2 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
    4.3 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平台实车实验
    5.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5.2 智能移动平台基础性能测试
        5.2.1 平台纵向测试
        5.2.2 平台侧向测试
    5.3 基于UWB的前轮转向轨迹跟踪实验
    5.4 基于UWB的四轮转向轨迹跟踪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以及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6)安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举家族的含义
    二、清代安徽科举家族研究状况
第一章 清代安徽科举家族概况
    第一节 安徽科举家族的数量与规模
        一、清代安徽科举家族的数量
        二、安徽科举家族的规模
    第二节 安徽科举家族的区域分布
        一、区域分布广泛
        二、区域分布不均衡
        三、大家族集聚明显
    第三节 安徽科举家族的发展困境
        一、战争影响
        二、科途阻滞
        三、社会变迁
第二章 安徽科举家族的教育转型
    第一节 发达的传统教育
        一、读书举业,家道昌盛
        二、兴办家塾,奖励入学
        三、以身示范,督学后辈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接受与追求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教育内容西化
        三、留学教育开展
        四、职业教育的兴办
    第三节 旧教育的传承与延伸
第三章 安徽科举家族的多元转向
    第一节 官宦家族的发展
        一、由科举而成官宦之家
        二、官宦家族的分流
    第二节 实业家族的兴起
        一、世家子弟到实业家的转变
        二、家族实业的开端
        三、家族实业的扩大
    第三节 文化世家的嬗变
        一、从移民之家到科举之家
        二、文学世家的延续
        三、光环衰退,所学西化
第四章 科举家族的意义弱化
    第一节 家族内部的变化
        一、家族管理的转变
        二、家族凝聚力衰退
    第二节 科举家族疏离地方
        一、科举家族与地方关系密切
        二、科举家族与地方关系疏离
    第三节 从安徽走向全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今建成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活力问题
        1.1.2 数字时代人们的社会交互模式发生转变
        1.1.3 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研究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建成环境
        1.4.2 空间活力
        1.4.3 社会交互
        1.4.4 社会交互度
    1.5 文献综述
        1.5.1 从认知论的角度来解析建成环境活力
        1.5.2 从技术论的角度来解析建成环境活力
        1.5.3 从社会交互的角度来解析建成环境活力
        1.5.4 国内外研究解析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
    2.1 历史发展视角的社会交互行为认知
        2.1.1 前数字化时代的空间发展沿革与社交行为分析
        2.1.2 数字化时代的空间发展沿革与社交行为分析
    2.2 空间研究视角的社会交互行为认知
        2.2.1 从空间感知来认知空间
        2.2.2 从空间行为来认知空间
        2.2.3 从人类聚居来认知空间
    2.3 社会心理视角的社会交互行为认知
        2.3.1 社会交互活动的重要性
        2.3.2 线下社会交互的独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构建
    3.1 测评方法的基本分析原则
        3.1.1 分析原则建立的依据
        3.1.2 以分形理论为指导的分析原则
        3.1.3 以时空结合为指导的分析原则
        3.1.4 以典型城市人为立场的分析原则
    3.2 测评方法的假设及其量化表征
        3.2.1 社会交互度圈层假设
        3.2.2 自然界的规模数列假设
    3.3 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3.3.1 社会交互的形成要素
        3.3.2 活力的来源要素
    3.4 影响因素辨析及其量化方法构建
        3.4.1 主体要素分析
        3.4.2 场所要素分析
        3.4.3 影响因素总结
        3.4.4 事件要素分析
    3.5 测评方法的计算流程及公式总结
        3.5.1 计算流程
        3.5.2 计算公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验证
    4.1 实证研究对象介绍与分析
        4.1.1 对象概况
        4.1.2 现状问题
    4.2 实证研究对象活力测评解析
        4.2.1 确定分析层次
        4.2.2 界定研究范围
    4.3 宏观尺度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分析验证
        4.3.1 划分与编号
        4.3.2 测算与结果
        4.3.3 验证与分析
    4.4 微观尺度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分析验证
        4.4.1 划分与编号
        4.4.2 测算与结果
        4.4.3 验证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热力图原图记录
附录二 微观尺度社会交互度测度原始数值与最终结果
附录三 微观尺度现场活动强度统计记录
致谢

(9)基于文化分层理论的中华射艺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中华射艺
        二、中华射艺文化
    第二节 文化分层理论
        一、文化相关理论
        二、文化层次结构说
    第三节 中华射艺文化分层结构
        一、中华射艺文化分层要素
        二、中华射艺文化分层各要素作用
第二章 基于文化分层理论的中华射艺传承现状
    第一节 传统弓箭器物传承
        一、传统弓箭形制变化
        二、传统弓箭制作工艺传承
        三、现代科技对传统弓箭的影响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重价值演变
        一、生存价值至军事价值的凸显
        二、教化价值到教育价值的转变
        三、休闲娱乐价值的延续
    第三节 官方制度文化嬗变
        一、习射制度至武举制的强化
        二、教化制度向教育制度的演进
        三、走向平民化的赛事制度
第三章 中华射艺传承困境及根源分析
    第一节 中华射艺传承困境
        一、器具制作工艺濒临失传
        二、射艺文化认同危机
        三、缺乏标准化推广模式
    第二节 中华射艺传承困境根源分析
        一、射艺传承自身的局限性
        二、射艺文化土壤的流失
        三、缺乏对射艺传承系统的规划
第四章 日韩传统弓传承借鉴
    第一节 确立传统弓的核心文化
        一、传统弓的文化渊源
        二、塑造传统弓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政府注重传统弓文化保护
        一、传统弓优先发展战略
        二、建立学校培养制度
    第三节 行业协会助力传统弓推广
        一、成立多级弓道联盟
        二、确立传统弓推广标准
第五章 中华射艺传承路径优化
    第一节 建立文化认同为核心
        一、培育射艺文化自觉为目的
        二、构建射艺价值需求为导向
        三、促进射艺资源整合为途径
    第二节 健全政策支持方式是保障
        一、中西方射箭并存发展
        二、健全射艺传承的制度建设
        三、设立射艺实体文化空间
    第三节 明确传统弓协会的统筹职责
        一、建立技术与礼仪并重的传承标准
        二、加强射艺推广的统筹工作
        三、制定安全监管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城乡融合背景下西咸新区全域乡村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乡村分类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西咸新区城乡特质研究
    2.1 西咸新区总体概况
        2.1.1 发展历程及使命
        2.1.2 总体规划解读
        2.1.3 地理区位
        2.1.4 社会经济
        2.1.5 资源环境
    2.2 西咸新区城乡发展特质
        2.2.1 城乡绿色生态基底
        2.2.2 交融的城乡空间关系
        2.2.3 人口概况
        2.2.4 经济产业
        2.2.5 空间建设
    2.3 本章小结
3 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评价体系构建
    3.1 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评价机制、原则和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原则
        3.1.3 评价逻辑
    3.2 西咸新区乡村发展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2.1 西咸新区城乡融合阶段的城乡关系特征
        3.2.2 基于城乡关系的乡村发展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2.3 基于乡村本体的乡村发展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3 西咸新区乡村发展影响因子指标评价方法
        3.3.1 TOPSIS评价法
        3.3.2 综合集成赋权法
    3.4 西咸新区乡村分类的评价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西咸新区乡村分类实践
    4.1 评价因子数据获取与整理
        4.1.1 城镇化潜力评价因子数据获取及数值特征
        4.1.2 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因子数据获取及数值特征
    4.2 综合集成赋权法判断评价因子权重
        4.2.1 城镇化潜力评价因子权重判断
        4.2.2 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因子权重判断
    4.3 基于TOPSIS法的西咸乡村分类的评价
        4.3.1 基于TOPSIS法的城镇化潜力评价及初步分类
        4.3.2 基于TOPSIS法的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及分类
    4.4 西咸新区乡村分类评价结论
        4.4.1 评价结果分析
        4.4.2 分类结果修正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结论应用
        5.2.1 城乡融合背景下西咸新区全域乡村发展总策略
        5.2.2 城镇化型乡村发展建设管控策略
        5.2.3 集聚提升型乡村发展建设管控策略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图
    附表
        附表一:西咸新区城镇化潜力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西咸新区遗址综合评估分级表
        附表三:西咸新区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四:西咸新区城镇化潜力评价结果
        附表五:西咸新区乡村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致谢

四、CONTENTS( Volume1 2 ,2 0 0 1 )(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 迟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D]. 孙荧荧. 喀什大学, 2021(07)
  • [3]我国3名优秀女子飞碟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能训练研究[D]. 陈露.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D]. 张建华. 河北大学, 2020(02)
  • [5]无人驾驶智能平台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 聂家弘. 吉林大学, 2020(08)
  • [6]安徽科举家族近代转型研究[D]. 李瑞飘.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社会交互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活力测评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为例[D]. 程子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文化分层理论的中华射艺传承研究[D]. 毕安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城乡融合背景下西咸新区全域乡村分类研究[D]. 赵晓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内容(第 1 卷 2 ,2 0 0 1 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