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农业科研优势 促进种子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季罡[1](2020)在《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而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沿和根本,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具有产量高、耐病虫害、气候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来源,其巨大的战略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生产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在品种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与欧美玉米产业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短板,就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提出经济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掌握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实现科学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推进吉林省农业健康良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切入,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生产推广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当前美国和欧洲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陆龙千[2](2019)在《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种子产业伴随改革开放同步改革四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种子市场逐渐迈向深度开放,市场经营主体的转变和对外资的准入更是增加种业市场的变数。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种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广西作为种业大省(区),近年来种子产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从全局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种业全球化和科研创新为发展驱动的趋势下,本文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通过对广西种业发展中依托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6个的竞争力要素进行拆解分析,采用了归纳总结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来综合研究广西种业的现状和竞争力优势,发现从生产要素分析,广西地理、气候条件有一定优势,种质资源丰富,稻种尤为。广西种子行业从业人数逐年上升,但从事育种科研的人员数量没有增加,企业科研能力不强,广西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还需加大力度;从需求条件分析,广西重点种子企业销售额全国占比低,种子销售利润几年来增长缓慢;从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分析,广西种业各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存在不足,农资、物流业等直接相关的行业还需要同步前进;从政府和机遇分析,政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相关法律政策更加完善,为广西种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局势多变,负面清单的发布,国内种业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迫使企业求变,向创新方向发展。基于钻石理论模型,本文针对广西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广西种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包括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专业,做精做细、开辟国外市场、加快相关行业发展速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继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几方面适应广西种子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石晓华[3](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杨辉[4](2017)在《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产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最前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确保种子产业安全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种子产业发展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一些种业强国。2000年我国种子产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不断进入,尤其是孟山都、杜邦-先锋、利马格兰等大型跨国种业巨头的加入,使原本发展就较为弱小的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着外资的巨大威胁。种子产业安全历来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重要问题,2011年和2012年国务院分别出台相关文件正式确立了种子产业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1)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将粮食安全规定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种子产业作为农业源头产业更是重中之重。2015至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贯彻和落实我国《种子法》,将种子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从目前来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是以我国2000年出台的《种子法》为核心,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法律制度体系。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种子产业安全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尽管我国在2015年对《种子法》进行了修订,在种子生产经营、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一定完善,但是这些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正因如此,在外资进入我国种子产业的形势下,为了有效维护我国种子产业安全,必须借鉴域外先进国家种子产业安全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种子产业安全。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波兰五个国家在种子产业安全的管理上都有其独特特点,总结这些国家制度的共性与差异性,为完善我国制度提供参考。对于我国而言,必须完善包括各项制度在内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种子产业外资准入制度、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种业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种子产业反垄断审查制度、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种子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种子市场监管与执法制度。在完善制度基础上,还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运行保障机制,以保证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能够有效运行。为了更加完整和体系地研究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本文主要分以下七个部分展开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往研究不足、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以及本文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外资进入与种子产业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对外资的概念、类型,种子产业安全等关键性概论进行内涵与范围的界定,并利用法学和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第三部分为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分析,通过实证和理论研究,对外资进入我国种子产业的现状和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现状都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为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制度分析及启示,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波兰五个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制度内容,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为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面对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与教训,完善我国种子产业法律制度体系;第六部分为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运行保障研究,完善种子产业安全运行机制与之相配套,保障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能够高效运行;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基本观点与结论,并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张宁宁[5](2015)在《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位于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种业市场开放较晚,国内种业竞争力较弱,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种业巨头不断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给国内种子企业带来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政府从维护粮食安全及提升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相关规定,颇有几分壮大自身实力应对“狼来了”的意思。1997年《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的开放,2000年《种子法》正式实施以及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到今天为l止,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跨国种业公司对我国种业安全产生了哪些影响?制约国内种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是什么?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政策效果如何?是当前学术界关注也是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以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为研究的出发点,首先运用经济学等理论对跨国种业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分析,理论上剖析了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及对国内种业市场的影响机制,接着选取了种业市场中两个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农户分别进行分析。在对56家国内骨干种子企业2010—2012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发现,整体看,国内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维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经营利润、品种审定数以及种子销售额都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找出了影响国内种子企业净利润的因素,发现科研投入、企业净资产越多以及成立时间越早的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国有控股企业较非国有控股企业获利能力强。另外还对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剖析了发展模式,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针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假种子的存在以及报纸或传单及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等因素会对农户选择外资品牌种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在国内种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规模化研发效率。国内种子企业应对并购的前提是企业研发能力足够强大,现阶段可能的途径是做到国内种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②通过对56家国内种子骨干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及实证分析后认为:科研投入增加确实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且能够实现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目的,但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研发能力还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措施,简单的增加投入效果不一定最好,如何优化、完善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及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③当前的科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环境下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相结合是未来科企合作的新方向。④基于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的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假种子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外资品牌种子在国内种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对农户选择行为会产生影响。上述结论能部分解释作为外资品牌代表的“先玉335”推广面积迅猛增加的原因,那就是在保证种子品质的基础上做好产权保护及品种防伪工作,积极拓展品牌宣传渠道,针对玉米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重点服务。相反,国内种子企业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以上研究发现对种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一是继续推动种业市场改革,建立“公平、透明”的种业市场环境。二是探索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开展科企合作交流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加大基层种子监管力度,加大对制售假种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于当前的我国种业市场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可喜的是政府及时认识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外资的进入应客观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而不应该增加太多个人臆断,重要的是集所有力量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品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粮食安全。
殷海军[6](2012)在《江苏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以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种子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国有、民营、合资、集体等多元化公平竞争的种业新格局,特别是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公司的强势介入,种业竞争强度更趋白热化。江苏种业企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均进入全国前列。但同时应该看到,江苏种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江苏种业企业面临来自河南、安徽及山东的竞争对手的冲击。另外由于江苏气候因素,种子基本以常规种子为主,其销量占到90%以上,但在利润贡献上,常规种子只占到60%左右,因此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势在必行。本研究从回顾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入手,按照产业链进行探讨,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每个产业链环节的构成、特征、经营主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水稻种子产业链是由互相关联的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者三个产业链环节构成,本研究主要建立在产业链视角上,通过结合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对各个产业链环节的构成、特征、经营主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作了系统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改革,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鼓励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大型企业对种子产业的整合力,迅速建立起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第二,彻底改革国有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改变目前国家与社会资本同步开展育种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向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科研主体结构转变,结合江苏省区域自然特征,建立区域性的商业育种机构;第三,完全实现政府行为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原有不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种子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机构立足于服务与市场监管,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乐明凯[7](2012)在《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文中认为农业种子的生产和使用两端,都和农民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种子安则农民安,种业强则农业强。农业种子产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芯片“产业,农业种子安全则是保障国家粮食、食品等安全的源头,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建设和谐稳定、农民权益有效保障的根本所在。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种子安全,2000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把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内容。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很好的农业科学技术载体,种子产业化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完善种子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可以为现代农业建设保驾护航。随着我国种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开放的种业市场吸引外资纷至沓来,全球知名的跨国种子集团已不同程度地进入我国,并在其各自擅长的作物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给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挑战。当前,国际经济和粮食市场形势复杂严峻,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及不确定因素加大。如果主要农作物种子受制于他国企业,其危险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相比较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现代农业种子安全研究起步较晚,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规制措施的还有待发展,在农业种子科研、经营、准入、服务、监管等安全制度保障上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本研究立足于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经济法制的研究方向,以农民权益保护和种业发展作为研究主线,通过实证调查和文献查阅,深入研究我国农业种子产业链中的主体激励、产业政策、准入制度、信息保障、行政执法等环节,归结我国农业种子质量安全、技术安全、市场安全、数量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发展安全和体系安全等诸多问题,拟从加强科研、规模经营、调节准入、完善服务、和谐监管等方面提出保障我国种子安全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外资进入背景下,从我国农业种子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探讨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主体内容包含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阐述我国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框架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作为论文整体研究的导论;二是总结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特征特性、研究范围,以及法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三是比较借鉴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种子安全的部分相关经验,以期得到一些启示;四是对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发展现状进行考量研究,介绍了本次实证调查研究的情况,论述了和农业种子安全相关的历史阶段、外资进入、法律制度等发展状况;五是提出了我国农业种子科研、经营、准入、服务和监管等安全问题,并从利益根源等因素方面进行了原因归结;六是研究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前文提出的安全问题,逐一从制度层面进行相关的运行保障设计;七是对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从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开展国际并购、鼓励资本进入、科教单位参与、行政服务转变等方面提出一些积极且合理的研究展望。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苏诚[9](2011)在《杨凌示范区现代种业集聚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的高科技投入要素,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和其他农业投入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载体。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每次种子革命都会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因此,种子产业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销和贸易等农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种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尤其重要,是现代农业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而种子产业的集聚与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准确地抓住市场机遇,制定符合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在种子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是农业经济领域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分五章。导言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到文献综述再到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提炼了全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种子产业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研发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示范环境和风险管理环境的分析,把握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供逻辑思路。第三章归纳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种子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先进经验与启示,目的在于从中汲取有益于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的经验,为示范区种子产业的集聚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第四章在系统归纳、总结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针对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这一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提出了种子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论文第五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创新战略的建议,具体包括(1)政策创新为基础,加强对种子产业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2)机制创新为保障,构建种子产业高新技术集聚创新体系(3)模式创新为先导,整合资源以培育种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4)管理创新为提升,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创新建设。目的在于建立起一个功能配套、竞争力强、创新能力高、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种业体系,以此推动示范区乃至陕西省种子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周如美,徐卯林,陆成彬,李爱宏[10](2009)在《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针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种业公司的运作实践,分析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相应对策。
二、发挥农业科研优势 促进种子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农业科研优势 促进种子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种子产业的重要性 |
1.1.2 国内种子产业的面临的挑战 |
1.1.3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概况 |
2.2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
2.2.1 自选自留阶段 |
2.2.2 研发推广阶段 |
2.2.3 计划管理、专营统供阶段 |
2.2.4 《种子法》实施阶段 |
2.3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情况 |
2.4 吉林省典型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种子品牌竞争优势不强 |
2.4.2 生产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
2.4.3 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 |
2.4.4 科研营销人才流失严重 |
第三章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经验借鉴和启示 |
3.1 美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概况 |
3.1.1 科研的高投入与高产出实现良性循环 |
3.1.2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 |
3.1.3 品种试验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
3.1.4 重视新品种保护 |
3.2 欧洲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概况 |
3.2.1 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商业化育种模式运行 |
3.2.2 育种目标遵循市场规律,并以现代生物技术引领研发 |
3.2.3 在全球构建育种试验平台和管理平台 |
3.3 对吉林省的启示 |
3.3.1 政府政策扶持是种子产业繁荣的基础 |
3.3.2 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根本 |
3.3.3 种子科研开发是企业生命延续的支柱 |
3.3.4 政府宏观调控是种子市场发展的保证 |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缺乏优质种子资源 |
4.1.1 缺乏引进优质种子的资源意识 |
4.1.2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4.2 种子企业经营能力存在短板 |
4.2.1 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
4.2.2 售后服务不足 |
4.3 市场监管不完善 |
4.3.1 监管主体不明晰 |
4.3.2 监管执法不先进 |
4.4 科技研发能力不足 |
4.4.1 研究机构大而不强 |
4.4.2 种子产业创新人才缺乏 |
4.4.3 研发经费投入有限 |
第五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建立良种创新与推广体系 |
5.1.1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
5.1.2 采取多种方法选育 |
5.1.3 注意品种培育的延续性 |
5.2 提高玉米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
5.2.1 促进种子企业规模化经营 |
5.2.2 强化种子企业品牌意识 |
5.2.3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
5.3 完善玉米种子产业管理体系 |
5.3.1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
5.3.2 加强种子产业布局引导 |
5.3.3 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监督体系 |
5.3.4 加强信息指导服务 |
5.4 注重科研管理与人才储备 |
5.4.1 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
5.4.2 发挥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优势 |
5.4.3 搭建良好的科研管理环境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种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钻石理论模型 |
2.1.1 竞争相关理论 |
2.1.2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概述 |
2.2 相关概念 |
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业的发展成效 |
3.1 世界种业的发展及市场现状 |
3.1.1 世界种业现代体系发展 |
3.1.2 全球种业市场现状 |
3.1.3 世界种业发展特征 |
3.2 近年来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种业的发展成效 |
3.2.2 国内种子企业发展经营概况 |
3.2.3 国内种业监管与服务体系 |
4 广西种业现况概述 |
4.1 广西种业基本情况 |
4.1.1 广西区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 |
4.1.2 农作物种子基本情况 |
4.1.3 农作物种子科研创新 |
4.1.4 种业信息工作进展 |
4.2 广西种业发展历程 |
4.2.1 非商品阶段 |
4.2.2 政府控制阶段 |
4.2.3 产业化推进阶段 |
4.2.4 新型种业体系建设 |
5 基于波特理论模型的广西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5.1 生产要素分析 |
5.1.1 自然资源要素 |
5.1.2 种质资源要素 |
5.1.3 人力资源要素 |
5.1.4 科技资源要素 |
5.1.5 资本和基础设施要素 |
5.2 需求条件分析 |
5.2.1 需求结构 |
5.2.2 需求规模和成长 |
5.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5.3.1 相关物流业 |
5.3.2 相关农资、米粉产业 |
5.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分析 |
5.4.1 典型企业战略 |
5.4.2 企业结构 |
5.4.3 同行竞争 |
5.5 政府因素分析 |
5.5.1 政府投入 |
5.5.2 政府政策 |
5.6 机遇 |
5.6.1 环境开放 |
5.6.2 负面清单 |
5.6.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 |
5.7 小结 |
6 基于钻石模型广西种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6.1 生产要素方面 |
6.1.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
6.1.2 加快科研创新步伐 |
6.1.3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6.2 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方面 |
6.2.1 避免种业大而不强 |
6.2.2 突出专业,做精做细 |
6.2.3 开辟国外市场 |
6.2.4 强化监事会作用 |
6.3 相关支持性行业和政府方面 |
6.3.1 加快相关行业发展速度 |
6.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6.3.3 加强政府信息传递 |
6.3.4 继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 |
6.3.5 继续出台支持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存在的难点 |
第二章 外资进入与种子产业安全基础理论 |
2.1 外资的概述 |
2.1.1 外资的概念 |
2.1.2 外资进入的类型 |
2.2 种子产业安全概述 |
2.2.1 种子产业概念 |
2.2.2 种子产业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
2.2.3 种子产业安全的衡量标准 |
2.2.4 外资与种子产业安全的关系 |
2.3 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的法学理论基础 |
2.3.1 市场规制理论 |
2.3.2 宏观调控理论 |
2.3.3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3.4 国家经济主权理论 |
2.4 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1 产业安全理论 |
2.4.2 跨国并购理论 |
2.4.3 波特菱形理论 |
第三章 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3.1 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的调查样本分析 |
3.1.1 实证研究的背景与过程 |
3.1.2 实证研究的样本分析 |
3.2 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现状考量 |
3.2.1 外资进入我国种子产业情况 |
3.2.2 外资进入我国种子产业的特点 |
3.2.3 我国种子产业安全现状 |
3.3 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现状与问题 |
3.3.1 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现状 |
3.3.2 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分析及启示 |
4.1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介绍 |
4.1.1 美国——宽进严管事后监管模式 |
4.1.2 加拿大——“三位一体”多层次管理模式 |
4.1.3 日本——种子生产经营全程管理模式 |
4.1.4 印度——重视农民权保护与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模式 |
4.1.5 波兰——国家集中严格管理种子产业安全模式 |
4.2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 |
4.2.1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共性 |
4.2.2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差异性 |
4.3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4.3.1 重视种子产业安全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
4.3.2 健全种子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4.3.3 完善种子产业安全管理行政体制 |
4.3.4 确立科学合理的种业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4.3.5 重视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
4.3.6 促进育种科技创新 |
第五章 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明确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完善的基本原则 |
5.1.1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原则 |
5.1.2 维护农民权益原则 |
5.1.3 提高种子产业国际竞争力原则 |
5.1.4 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原则 |
5.1.5 适度开放原则 |
5.2 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
5.2.1 完善我国种子产业外资准入制度 |
5.2.2 优化我国种子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品种审定制度 |
5.2.3 构建合理的种业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5.2.4 完善种子产业反垄断审查制度 |
5.2.5 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制度 |
5.2.6 改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5.2.7 健全种子产业科技创新制度 |
5.2.8 确立多元协调的种子市场监管与执法制度 |
第六章 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运行保障 |
6.1 促进种子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 |
6.2 持续推进种子企业“繁育推”一体化 |
6.3 推动种子产业服务社会化 |
6.4 保障财政扶持持续化 |
6.5 推进种子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 |
6.6 保证种子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科学化 |
6.7 促使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常态化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
1.2.2 与种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
2.1 种业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
2.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 |
2.1.2 世界种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种业发展 |
2.2.1 中国种业发展历程 |
2.2.2 中国种子市场规模 |
2.2.3 中国种业发展及研发特征 |
2.2.4 中国种子贸易概况 |
2.2.5 中国种业市场中的跨国种业公司 |
2.3 中国的种业发展政策 |
2.3.1 关于促进中国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
2.3.2 关于外资进入国内种业市场的政策法规 |
2.3.3 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评价 |
2.4 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三章 跨国种子公司并购行为及影响机制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相关研究及综述 |
3.3 跨国种业公司进入影响机制分析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基于利润函数的经济学分析 |
3.4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绩效及比较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及经营状况 |
4.2.1 研究对象及企业的基本情况 |
4.2.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经营绩效 |
4.3 影响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 |
4.3.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3.3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
4.4 国内典型种子企业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
4.4.1 中种集团典型案例分析 |
4.4.2 隆平高科典型案例分析 |
4.4.3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种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我国种业科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传统科企合作模式 |
5.2.2 现代种业合作模式 |
5.3 产学研合作联盟相关理论 |
5.4 种业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
5.4.1 产学研合作联盟——“1+5”玉米联合体产生背景及现状 |
5.4.2 “1+5”玉米联合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5.4.3 小结 |
5.5 政策含义 |
第六章 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及影响分析 |
6.1 背景及相关研究 |
6.2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
6.3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统计分析 |
6.4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江苏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以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三、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五、创新之处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江苏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
二、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现状 |
三、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概况 |
第二章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各环节分析 |
一、江苏省水稻种子选育环节分析 |
二、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环节分析 |
三、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环节分析 |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
一、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 |
二、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 |
三、促进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种子安全的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农业种子安全的国外研究述评 |
1.2.3 外资进入农业的相关研究述评 |
1.2.4 以往研究的可行性借鉴与不足 |
1.3 研究设计、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保障体系创新 |
2 农业种子安全的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
2.1 农业种子安全的定义 |
2.1.1 农业种子的概念 |
2.1.2 种子安全的界定 |
2.2 农业种子安全的特征 |
2.2.1 农业种子安全制度层面的一般性 |
2.2.2 农业种子安全制度层面的特殊性 |
2.2.3 农业种子安全运行层面的复杂性 |
2.3 农业种子安全的范围 |
2.3.1 供种数量安全 |
2.3.2 市场价格安全 |
2.3.3 质量技术安全 |
2.3.4 种质资源安全 |
2.3.5 产业体系安全 |
2.4 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学理论 |
2.4.1 农民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
2.4.2 利益与利益机制基础理论 |
2.4.3 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理论 |
2.4.4 经济安全价值的基础理论 |
2.5 农业种子安全的经济学理论 |
2.5.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5.2 规模经营发展理论 |
2.5.3 科技创新发展理论 |
2.5.4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
3 国外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的分析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业种子安全典型代表分析 |
3.1.1 美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
3.1.2 日本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
3.1.3 法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
3.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种子安全典型代表分析 |
3.2.1 波兰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
3.2.2 印度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
3.3 国外农业种子安全保障的经验启示 |
3.3.1 妥善依法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
3.3.2 创新体制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
3.3.3 认证标准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
3.3.4 规模资本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
4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现状考量 |
4.1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实证调查研究 |
4.1.1 实证调查研究的情况 |
4.1.2 实证调查结论的分析 |
4.2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研究 |
4.2.1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历史性发展状况研究 |
4.2.2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政策法规发展的研究 |
4.2.3 我国种业对外合作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
4.2.4 外资进入我国农业种子产业的现状分析 |
5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研究 |
5.1 农业种子的科研安全问题 |
5.1.1 外资影响我国科研资源的安全问题 |
5.1.2 我国种业科研机制创新的安全问题 |
5.2 农业种子的经营安全问题 |
5.2.1 外资种子市场经营规范的安全问题 |
5.2.2 外资种子经营价格巨差的安全问题 |
5.2.3 我国种业规模发展不足的安全问题 |
5.3 农业种子的准入安全问题 |
5.3.1 企业准入制度有待规范的安全问题 |
5.3.2 品种准入制度有待规范的安全问题 |
5.3.3 外资影响我国专利准入的安全问题 |
5.4 农业种子的服务安全问题 |
5.4.1 农业种子生产基地的服务安全问题 |
5.4.2 公益性服务体制不健全的安全问题 |
5.4.3 外企服务体系优于我国的安全问题 |
5.5 农业种子的监管安全问题 |
5.5.1 公共及监管信息不对称的安全问题 |
5.5.2 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行政诉讼问题 |
5.5.3 事前主动监管意识缺位的安全问题 |
5.6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 |
5.6.1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利益根源性因素 |
5.6.2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主体局限性因素 |
5.6.3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区域配置性因素 |
5.6.4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服务协调性因素 |
5.6.5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监督环节性因素 |
6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政策建议 |
6.1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科研安全保障制度及措施 |
6.1.1 完善公益机构的基础资源保护职责制度 |
6.1.2 强化国有科研机构的公益性和带动机制 |
6.1.3 增强我国企业抵御外资的创新研发能力 |
6.1.4 设立应对外资竞争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 |
6.2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产业规模经营制度及措施 |
6.2.1 完善有关外资种业经营的安全审查制度 |
6.2.2 完善外资种子经营价格的相关调控制度 |
6.2.3 强化我国企业应对外资挑战的经营能力 |
6.2.4 合理协调我国农业种子产业的质量标准 |
6.3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准入规范制度及措施 |
6.3.1 完善我国基层种子企业的准入规范制度 |
6.3.2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品种审定的准入制度 |
6.3.3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生物安全的准入制度 |
6.4 完善我国种子产业服务规范发展制度及措施 |
6.4.1 建立生产基地政策与商业保险补贴制度 |
6.4.2 完善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措施 |
6.4.3 完善农业种子协会等中间层组织的功能 |
6.5 强化我国农业种子行政安全监管制度及措施 |
6.5.1 建立种子风险防范信息公开及救济制度 |
6.5.2 完善我国种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
6.5.3 强化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执法队伍的建议 |
6.5.4 完善农业种子行政执法全程监管的建议 |
6.6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安全保障的对策 |
6.6.1 明确农民权益保护作为解决外资进入问题的关键点 |
6.6.2 健全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救济机制 |
6.6.3 加强我国种业科研机制和创新人才机制的改革工作 |
6.6.4 实现我国种业规模经营目标力求平稳应对外资竞争 |
6.6.5 确保外商投资种业的安全审查和各项监管执行到位 |
7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外资进入背景下我国农业种子整体上安全 |
7.1.2 从各个层面上重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保障 |
7.2 研究展望 |
7.2.1 提高我国用种农民整体科技水平和安全意识 |
7.2.2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7.2.3 鼓励我国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种业形成产业链 |
7.2.4 完善我国各级农科教等单位的推广服务体系 |
7.2.5 推进行政执法机关由监管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1:我国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综合版) |
附2:访谈问题提纲 |
附3: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及获奖 |
致谢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杨凌示范区现代种业集聚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种业集聚概念及基本内涵 |
1.3.2 种业创新概念及基本内涵 |
1.3.3 现代种业集聚与创新理论 |
1.3.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状况与发展环境分析 |
2.1 示范区种子产业现状 |
2.1.1 发展现状 |
2.1.2 存在问题 |
2.2 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2.2.1 研发环境 |
2.2.2 产业化环境 |
2.2.3 风险管理环境 |
2.2.4 产业政策环境 |
2.3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种子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经验与启示 |
3.1 政策创新 |
3.1.1 种类完备、内容系统的法规体系 |
3.1.2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
3.2 机制创新 |
3.2.1 种子生产标准化 |
3.2.2 种子公司经营规模化 |
3.3 管理创新 |
3.3.1 政府监管以市场为基础 |
3.3.2 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
3.3.3 生产经销机构的经营活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
3.4 模式创新 |
3.4.1 创建金融支持系统,加强对种子产业的金融支持 |
3.4.2 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 |
3.5 科技创新 |
3.5.1 种业生物技术创新 |
3.5.2 试验机械化创新 |
3.6 结构创新 |
3.7 集聚创新 |
3.8 示范创新 |
3.9 小结 |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创新战略 |
4.1 战略背景 |
4.1.1 发展优势 |
4.1.2 发展机遇 |
4.2 战略目标 |
4.3 战略思路 |
4.4 战略领域与重点 |
4.4.1 产业化运作战略 |
4.4.2 产业聚集战略 |
4.4.3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 |
4.4.4 产业科技创新战略 |
4.4.5 区域合作战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推进杨凌示范区种子产业发展创新战略的建议 |
5.1 政策创新为基础,加强对种子产业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 |
5.2 机制创新为保障,构建种子产业高新技术集聚创新体系 |
5.3 模式创新为先导,整合资源以培育种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5.4 管理创新为提升,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创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1.1 种子产业市场经营主体增多,竞争激烈 |
1.2 来自国外入境种子公司的挑战 |
1.3 来自国内兴起种子公司的挑战 |
2 促进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对策 |
2.1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现代企业发展战略 |
2.2 加大品种创新力度,实施科技型企业发展战略 |
2.3 依托自育自繁品种,实施特色经营战略 |
2.4 强化种子质量管理,实施品牌销售战略 |
2.5 准确市场规模定位,实施稳步推进战略 |
2.6 加强品种市场维护,实施品种权运作战略 |
2.7 建好生产销售网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2.8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 |
2.9 合理均衡利益分配,实施科研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
2.1 0 多方争取项目资助,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战略 |
四、发挥农业科研优势 促进种子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季罡.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2]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广西种业竞争力的分析[D]. 陆龙千. 广西大学, 2019(01)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4]外资进入视野下我国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杨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5]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D]. 张宁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江苏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以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D]. 殷海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 [7]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D]. 乐明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杨凌示范区现代种业集聚与创新研究[D]. 苏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周如美,徐卯林,陆成彬,李爱宏. 江苏农业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