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朱韬[1](2021)在《“坐忘”思想史论》文中研究指明“坐忘”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后世好道者、庄学阐释者的关注。南北朝时期,“坐忘”被道教人士接受,并将之改造为道教众多炼养方术的一种,随着道教义理研究的逐渐深入,道教人士对于“坐忘”的认识也不断变化;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借鉴老庄思想展开译经活动,“坐忘”“槁木死灰”等术语便借此机会进入佛教视野,而“坐忘”“槁木死灰”等带有特定思想内涵的理论术语,一旦被借用,也意味着思想上的交流,站在特定立场的借用,必然要以赋予其新的意义为前提;又因“坐忘”是庄子借孔子和颜回之口讲述的,所以儒者对“坐忘”较为重视,在构建自身学术理论时也常借用“坐忘”。“坐忘”受到儒释道三家广泛关注,承载着儒释道三家的独特思考,本文在探讨“坐忘”在中国思想史上发展演变的同时,也试图描绘更为立体的儒释道交流图景。作为修养论的庄子“坐忘”,具体展开为“坐而忘”的修养方法和“坐于忘”的修养境界;其中“坐而忘”的修养方法包括与庄子独特认识论相匹配的“忘仁义”“忘礼乐”“隳体黜聪”的次第性修养,和“心斋”一类的“坐式行气”两方面;“坐于忘”的修养境界,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身心状态,落实到日常生活,最终呈现为游于世的“庸人”。魏晋玄学主要发展了“坐忘”的修养境界义。郭象消解了庄子“坐忘”的修养方法义,将“坐忘”视为圣人统合“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自得”“应物”是圣人“内圣外王”的特质。韩康伯以“坐忘遗照”注解圣人“神”的境界,将郭象以“坐忘”境界塑造“圣人”理想人格时所隐含的神秘性体现得更为突出。道教更重视“坐忘”的修养方法义。早在南北朝时期,道教徒已开始从方术的角度去理解“坐忘”,随着佛道论衡的不断深入,道教认识到自身理论的不足,庄子“兼忘”的思维方式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并由此发展出重玄思潮,“坐忘”也因其心性修养义的解读空间,成为与重玄学相匹配的修养方法;到了唐代,道教徒思考的问题,从义理深化转移到如何将新兴的重玄义理与传统修养实践的肉身成仙说相协调,也就是“心”“形”如何沟通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最终“坐忘”被主张性命双修的内丹学所吸收。“坐忘”与佛教“禅”的交流、融合,以及与理学“静坐”的渊源,也值得重视。“禅”在印度包含繁琐的名相分析和复杂的实践步骤,但这种“禅”,自传入中国始便为适应中国文化土壤逐步简化,最终在完全中国化的禅宗那里,“禅”的理论核心已被庄子“坐忘”的思想内涵所取代,反而是强调“坐禅”时,常被斥责为小乘“枯木禅”。在佛道教的影响下,很多儒家学者也采用“静坐”这一修养形式,但为理学作出开拓性贡献的二程兄弟不满足于此,他们既批判“静坐”,又以儒家“主敬”说重新定义“静坐”,并最终使“静坐”这一修养形式在理学中得以传承。
许伟[2](2021)在《《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共二十三卷,是明代方孔炤在继承祖父《易蠡》、父亲《易意》思想的基础上,历二十五年时间几易其稿而成,方以智及其子侄、学生等也参与了此书的前后稿的合编。此书汇集了几百易学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易学发展的盛况,是明代易学的鸿篇巨着,也展现了桐城方氏一在二中、寂历同时、兼容并包、集义大成的易学主张。此书不是一本易学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本为解决社会问题、学术问题而贯通诸家思想的易学大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此书一直没能被读者发现,而关于此书卷数、版本及书中征引哪些着作都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桐城方氏“节义、孝悌、忠贞”的家风、“明善、崇实、穷理”的家学,对方孔炤、方以智父子思想及其坚贞不屈、敢于担当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方孔炤父子以刚正不阿、正色凛然的品格,历经忧患却素位中节、卓然挺立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及演变。桐城方氏易学,肇始于方学渐,其思想“揭性善以明宗,究良知而归实”,提出“至善之妙,不落有无”的观点,认为至善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客观之理蕴含其中。不落有无,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对有无的兼有、贯通,是一种思辨方法,更是一种包容、折中、会通、集大成的思想,这种方法为方氏后人所继承。桐城方氏易学,发展于方大镇,他传父性善之学,以“荷薪”名馆,取“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之意,其继述家学的宏愿被后代遵从。方孔炤庐墓期间继承其父“荷薪”之志,研读家传易学,作《时论》。方以智在庐墓合山期间,遵父命着手合编《时论》前后稿。方大镇反对“无善无恶”说、“执总恶别”说,研究《易》图、《易》理,贯通先后天关系,提出“因二贞一”“太极不落有无”“《易》贵时用”“下学上达”“先在后中,止有善用”等命题,对方孔炤、方以智影响很大,是方氏易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是万古之时用”的观点,是方孔炤《时论》所要阐发的思想主旨。时用,意在强调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有其本然的律动之理,人与自然、社会交接时需要时刻践行之,这也是一种“其要无咎”的主体自觉与价值选择。《时论》,更有对集义大成“孔子圣之时”的无限向往与责任期许,对符合宇宙律动之理的真理性认识的集大成和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也自然是题中之义。方孔炤转向象数易学,则得益于与黄道周西库论《易》,使他开始重视象数之价值,重视对宇宙万物及其律动之理的考察,并鼓励子孙辈学习象数易学。黄道周提出“学者动卑象数,故天道不着”“吾道最忌笼统,交盘不得”的观点,指出“四顾星河,烟云草木,都是性道,都是文章,至此便有要约”。方孔炤吸收了黄道周的独变、积变、独存、游魂的卦变思想,更发展出“推变”“贞悔变”“互换变”“伏变”“倚变”“叠变”等卦变方法。他与黄道周,皆刚正不阿,敢于与权贵作斗争,在危难时敢于挺立君子人格、勇于担当。道周“素位中行”的处事方式更让他深受感染,即“富贵、贫贱、患难、一毫着心,便是不素,便行不去”。他晚年更跳出易学图式的研究,探索物理之学,提出“即质知通”“至理藏于物理”等观点,更“通黄公之塞”,提出“虚空皆象数,象数即虚空”“公因、反因”的观点。王宣广泛研究物理、图书之学,师承方学渐,调和方大镇与吴观我论争,授学方以智,对方氏家学的传承和象数易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桐城易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方孔炤“两间,物物皆河洛”“河洛,为一切生成之公证”“中五”说,主要受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影响,并令儿侄辈学习王宣的易象思想。虚舟提出“格致研极之精旨,皆具于《易》”的观点,指出只有符示宇宙律动的象数学才是真绝学,认为只有广泛研究象数物理才能避免了走向纯粹虚无,也避免了拘泥于小的视域,从而达到至虚、至实的合一。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主要分为几个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桐城研易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主要继承性善说,反对无善无恶说,吸收方学渐的“至善不落有无”思想、方大镇的“太极不落有无”思想,阐明其折中调和、归纳整理、集义大成的思维内涵,为其建构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的思想提供了进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期方孔炤主要以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为主要目标,以儒学系统中有关道德性理学说的归纳为主,也可能涉及一些象数学内容,但对象数学、物理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是1640年入狱西库期间,方孔炤受黄道周影响,开始对邵雍象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人无论是经纬天地还是洒扫应对,都要涉及到自然象数问题。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肆赦之后,用两年时间,他又融会贯通扬雄、关朗、京房、邵雍等人思想,建立了一个博大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于1643年命儿侄等编录《图象几表》。桐城研易时期,是1644年9月后,方孔炤因在弘光政权受排挤、迫害,心灰意冷,归隐桐城白鹿山庄环中草堂,因筮得“潜龙勿用”,自号“潜老夫”,潜心研《易》。他耗费十二年时间,《时论》又三易其稿,并完成对《系传》的解读,“虚空皆象数”“公因反因”等命题,皆是方孔炤此时提出的。方以智参加《周易时论合编》的编订,主要在其父亲去世后,并对《图象几表》作了大量扩充,添加了文字注解,又阐发了很多易学图式,如《冒示》《密衍》《极倚》等。他为此书的编撰,花费了大量时间,书中有方以智1656、1657两年参与编撰的明确记载,大量的“智曰”“智按”可能就是这时期加入的。大约在1657年冬到1658年,方以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亲自编录,将工作交给方鸦立、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方中发及学生等。《周易时论合编》编录时,收录了大量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和《浮山文集后编》中的着作。《周易时论合编》中的很多思想,也出现在方以智的着作中。通过不同着作中关于相同或相似观点的整理,能更加了解其思想内涵,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哪些观点是方以智提出的,哪些观点的提出则要溯源到其父方孔炤,甚至祖父方大镇、曾祖父方学渐。桐城方氏,方大镇首先阐述“天下随时”,主要是为了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交际时,能够不违背客观事物之理,而真正实现主客观相统一。随时,并不是说人可以任意妄为,而是应对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时宜中节、唯变所适,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又需要时刻检视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之理。方孔炤认为,古今圣贤没有相因袭而不变的,后世贤人只有在随时表法中随时拾薪,才能开创出未有之事业。他对前人的思想,既不是全盘肯定,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吸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即“供薪举火,集义大成”。他溯源儒学系统中关于时的“时序”“时乘”“时义”“时行”“时中”“时用”“时习”等论述,体现了他对礼乐文化之维护与扞卫;阐明了因时制用、因时觉世、时义大成、治历明时、冬炼三时、善用惟时之大义,展示了其与客观律动之理偕行的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经权合一的目标期许。方以智提出“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时,可以用来表述自然界四时更替、寒暑推移、物候变化、昼夜运转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中万事万物有其本然秩序和运作之理,既包括自然之物理,也包括社会之宰理以及统贯万事万物的至理,更有人要时宜中节、因时制用、经世务实的价值导向。方孔炤与黄道周西库论《易》后,重视以象数征理,更以邵雍元会运世思想建构了其独特的“午会之时”的象数易学体系。《周易时论合编》凝结了桐城方氏几代人的心血,其对于小人道长的忧患,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们借助“午会”思想,论证礼乐文化的合法性,以及维护礼乐文化的必要性,更是一种为万世考量的时义担当。他们对火的重视,凸显了其对礼乐文化的坚定,有让人们清晰认识世界律动之理、向明而治的希冀。他们认为,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事物对立的两端有其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处,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寂历同时、以立统泯、《易》贯费隐的时用哲学体系。王畿的“无善无恶”说,过分强调先天之体,致使中下根之人尚未开悟良知的情况下,又没有后天诚意、戒慎之功,而陷入个我的肆无忌惮,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方孔炤通过寂然在历然中、大一在大二中、无极在有极中、绝待在对待中、先天在后天中、公因在反因中等命题,建构了一个贯通先天与后天、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有与无、知与行、一与多的哲学体系,既重视对宇宙中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性的考察,又于过程中实现对其终极本体的贯通。他通过对先后天关系的探讨,提出“先天不能不后天”“止尽后天即是先天”,重视宇宙有机体中的个体性及其过程性价值,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论、“即质知通”的认识论、经世致用实践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易学图式、贞悔卦变思想,阐释了交轮几、公因反因、统辨相一等,阐释了方氏“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易学主张。方孔炤通过对“周易”字义的解释,指出易是大一、是贯通于至变过程中的真阳,离二无一,舍一亦无二,建立了一个“寂历同时”“体用一源”“不落有无”“用即其体”的哲学体系。方氏认为,《易》能融合理气象数、贯通费隐为一体,是法天道设政教、各正性命之书,阐明了宇宙万事万物中有其律动之理,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方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可以通过卦爻象数展现其运动规律,人可以通过卦爻、蓍策的推衍来认识万物律动之理,人类一切认识皆可以归结为“极数知来”的大蓍占,对于我们通过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而发现其固有规律有启发意义。《周易》是圣人仰观俯察、极深研几而得到的智慧,是一部探讨宇宙律动变化之书,是让人与时偕行、各正性命之书。人们对卦变及其易学图式的重视,实际上是探讨其背后所表法的宇宙动变规律,而不是机械、僵化地把图式看做静止的图片,而不懂其背后的旨归和精蕴。方孔炤反对把“虚空”解释成空无一物,认为“虚空”不是否定万事万物的抽象范畴,不是排除万物的独立空间,不是孤悬于外的独立化境,而是万事万物充塞其中、通贯古今、律动不息的宇宙时空,更有充塞于宇宙空间中实物、实事中的客观之理律动不已。他以“虚空皆象数”“理寓象数”的命题,反对了王畿的“四无”说,重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价值,并且于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本有的律动之理,认为客观事物变化之理不孤悬于事物变化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现实世界的贯通。《周易》之象数、卦爻,是古之圣贤对客观世界之律动的真理性认识。“象数即虚空”命题,阐明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探索,也阐明了主客体相统一之应然目标。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皆是象,不仅包括自然物象,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之物象,也包括社会之象,如日用饮食、伦理纲常、礼仪规矩之象,甚至包括意象、言象、像象、数象、内象、外象,又有费象、隐象,但无非是阴阳二象。方孔炤认为,学易者须明易学图式背后所符示和表法的宇宙律动之理,而不是泥于易学图式不明其背后蕴含的微言大义,应重视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的考察。他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包括自然界之物理、人伦社会之宰理,甚至包括宇宙中“费隐弥纶”的至理。《河》《洛》象数,符示了宇宙的律动,是宇宙间一切生成之公证,对万事万物之律动无所不备。方孔炤认为,虚空皆象数,象数中有所以然之理,人们可以即“睹闻”睹“不睹闻”,即通过有形有象之象数,认识隐藏在象数之中的所以然之理。方氏易学中的“象数”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宇宙有机体的律动之实存,并通过宇宙万物鲜活的律动展现表法出来。二是圣贤通过对客观宇宙之理的认识,所摹略和符示出的客观世界之运动规律的象数图式。《易》之卦爻、图式,符示了宇宙之变动规律,是宇宙的律动之理的反映和符示。“象数征理”的观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只学习易学图式,而忽视具体事物律动之理。人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下学上达”“即费知隐”“即质知通”。其“五行尊火”“文即质”“藏罕于雅”等命题,阐明了人要重视真理性认识,明确其是主体对宇宙客观律动之理的开显,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获得更高达认识。方氏主张“藏悟于学”,认识到胶柱于文章训诂之学有不能会通之弊,但是偏于空理则有空疏之弊,但空疏之弊甚于胶柱,强调于藏顿于渐、下学即上达,以解决二者的贯通问题。他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关连,提出“因物转物”的观点,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律动之理,对于一味玩弄灵明心性、意念自守的心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既反对踞荒高而独尊,又反对胶训诂、膏词章,主张通过征质物理贯通全费全隐之物,真正建立一个“一多相贯、博约同时”的哲学体系。王畿“四无说”对于接引上根之人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中下根之普通百姓、甚至部分学者来说,难以领会其精髓,反而成为恣情纵欲之口实。至善,不仅是一种道德本体,更是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善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行动中的动而不失其正。贞一,是肯定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过程中固有的律动之理,也是方氏一门坚贞不屈的道德品质与节操。方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有很多是不合客观之理的,只有通过理其情,才能让人为了更好的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不仅是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也是人面对对整个宇宙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戒惧,在《易》《中庸》中多有出现,不是对主体的限制与恐惧,而是为了实现实现主客体统一,保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时宜中节的一种必然要求。各正性命,实际上是人自觉的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目标。方孔炤认为,圣人作《易》、制礼,皆是通过仰观俯察探究天地之理而得,尊重宇宙律动的客观性是必然要求,人若能以圣贤所开显的智慧为指导,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做到时宜中节,必然取得活动才成功,若忽视客观世界的律动之理,必将受规律的惩罚。方氏甚至提出“六经皆礼、皆《易》”的观点,皆是看到了圣贤对宇宙客观性及其律动之理的尊重。方氏乘一贯、集大成的时论易学,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建构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理学与心学融合、古今中西会通的宏大体系,促进了宋明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戚晓思[3](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王硕[4](2021)在《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文中提出乾隆朝“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同文盛世”达到顶峰。这期间随着乾隆朝儒家经典重译,随后儒家典籍的自发满译,儒家思想以满语文为载体深刻影响了“满语世界”。“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在儒家典籍满译中取得了平衡的同时,满洲人也借由儒化实现了中华化。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根溯源,梳理了乾隆以前的儒家典籍满译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回溯了满文创制及其改革过程这一儒学典籍满译的前提,指出以蒙古文为模板创制老满文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对老满文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新满文的推行也非一蹴而就;然后梳理清楚翻译机构的变迁过程,汉籍满译初由文臣衔命而为,后在翰林院与内国史院间辗转,至康熙十年(1671年)设内翻书房方结束汉籍满译执掌不定问题;最后总结了顺康雍时期儒家典籍满译的情况,一是完成入关前未竣翻译项目,二是新译儒典多为奉敕之作,三是自主翻译者多为修身齐家类心得、规范、训蒙读物等。第二章讨论乾隆重译儒家典籍及其成就。首先,理清“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发展的过程,明确清的“大一统”与“同文之盛”互为表里不断扩展;其次,讨论前代儒家经典翻译存在对汉语原文理解偏差、满语译本选词不当、未能反应原文文体特征、音译词过多且未厘定专有名词等缺失现象及成因;再次,考察乾隆以先后两次厘定清文《四书》为始,展开经典重译工程的过程,揭示其宣示经典解释权和宣扬国语优越论的目的,同时指出作为乾隆朝“同文”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典重译,实现了对满语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经典的解释权。第三章讨论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自发满译。通过梳理对儒学典籍满译的旗籍士人群体出现的时间线,并将各时代有代表性的译者及其作品逐一从基本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述评与受众等几方面做案例分析发现:除富察氏公鲁外,所有自发对儒家典籍进行满译的旗籍士人译者,均活跃于乾隆以降,其中活跃于乾嘉以降者约半数,其余均活跃于道光以降;其中六成为八旗满洲,三成为八旗蒙古,一成为八旗汉军;京旗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对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孟保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其翻译生涯与其仕途起伏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情形在其他译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第四章讨论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首先,儒家典籍满语译本透过公、私学校,以教本或教辅的形式成为“国语”学习内容;其次,清代各类大小翻译考试是旗人实现仕途迁升的重要途径,而儒家典籍满语译本是各类翻译考试的主要命题范围;最后,“话条子”类活语料反映出儒家思想借由儒学典籍满译进入到了旗人基层社会,并且成为旗人基层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当时的旗人价值观念。第五章以达呼尔新满洲为例,讨论满译儒学典籍在其满化与儒化中的作用。首先,满语与达斡尔语差异小,对达呼尔新满洲而言学习难度低;其次,要对达呼尔加以满化需借助教育,而彼时达呼尔无文字,满语文自然成为了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再次,达呼尔教育是旗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其教育内容同样是以满语文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借由满译儒学典籍对达呼尔新满洲产生了满化与儒化的双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朝维护“满洲习俗”具体手段即是“国语骑射”;“崇儒重道”即是接受中原思想与政治传统,即是接受中华文化。二者看似矛盾,而清帝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一再“国语”翻译和推广,实现了对清帝心中的“华”与“汉”的切割:通过“国语”翻译来实践“崇儒重道”,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使满洲自我儒化,自我华化;通过对以“国语”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教育的坚持,实现了在新旧满洲中“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的和谐共存,客观上在思想层面将新旧满洲融入到了“中华”之中,实现了“大一统”下的“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重要一环。
鞠贺[5](2021)在《辽朝佛教信仰研究》文中提出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信仰。佛教在辽朝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对辽朝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以辽朝佛教自身的发展脉络、面貌、特点、影响以及在辽朝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辽朝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独特之处及历史意义。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在绪论中,主要通过梳理学术史,总结前人研究尚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对全文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写作思路进行说明。第一章,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辽朝佛教主要来源有四:分别为唐五代、渤海、回鹘和天竺。辽朝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太祖、太宗时期为滥觞期,世宗、穆宗时期为瓶颈期,景宗、圣宗时期为上升期,兴宗至辽末则为鼎盛期。鼎盛期的辽朝佛教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二章,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辽朝的佛、菩萨信仰特点不同于北朝和隋唐。在佛信仰与崇拜方面,辽朝最流行的是释迦佛信仰,其次分别为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和阿閦佛等。在菩萨信仰与崇拜方面,最受辽朝推崇的是观音菩萨,以下依次为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辽朝的菩萨信仰呈现出了密教化的倾向。第三章,辽朝佛教宗派。佛教八大宗派在辽朝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唯识宗、净土宗始终流行;天台宗、密宗、华严宗和律宗在辽后期崛起;禅宗和三论宗则始终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除禅宗和三论宗外,辽朝佛教各宗派分布普遍较为广泛,且均有在南京道流布的迹象。在辽朝不同的信众群体中均存在“兼奉诸宗”现象,对佛教发展意义非凡。第四章,辽朝主要佛教观念。末法观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转轮王观念和弥勒下生观念风行于辽朝。末法观念的流行不但影响了辽朝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态势,还在客观上造就了辽朝佛教的兴盛局面。部分辽帝以转轮王塑造自身形象,辽朝佛教信徒也多视辽帝为转轮王,加强了佛教信徒对辽帝的好感。伴随着末法观念的流布,弥勒下生观念崛起,并发挥了巨大的潜在影响。第五章,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佛教使不同信众群体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的影响。而对于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而言,佛教发挥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双重影响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结语中,除对全文进行总结外,也突出了辽朝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指出“辽以释废”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佛教信仰增强了辽朝境内各族对辽朝的认同心理。
李雨耕[6](2021)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神是民间重要的自然神之一,由此衍生出的火神信仰以及相关的祭祀仪式活动在我国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形式。在这其中,位于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地区的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活动因其形成历史久远、祭祀仪式环节完整、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等重要原因,受到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以及政府部门的认可,进而得以广泛传播。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生动展示,可以视为一种有地域性特色的理解地方社会文化的现实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篇论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为基础,以商丘地区的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为研究对象,借以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将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对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祭祀仪式的时空场域进行分析,祭祀仪式的时间选择呈现出节日与日常的两种特征;祭祀仪式的空间是在豫鲁苏皖四省间的整体文化空间下,以火神台为中心,由各具特色的小空间构成;其次,祭祀仪式的参与角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人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对祭祀仪式活动进行个人化意义的解读与传播;然后,对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系列物象符号、行为符号所构所构建出的文化符号系统及其象征意涵进行解读;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作为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的过程中,衍生出自身独有的传播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仪式活动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迁,呈现出娱神娱人、多种需求交织等特点;其功能在实践生活中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蕴含着地方维系、情感聚合、民众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作用。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是地方“小历史”、“小传统”的体现,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去观察这一地方性的信仰仪式活动对于地方民众与社会的影响,并以此反观其背后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将这一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置于国家这一宏观的语境之下,引导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发展。
齐放[7](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认为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陈宇航[8](2020)在《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着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办好高校社科学报对于繁荣社会科学文化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力作为学术界衡量学术期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程度。截至2019年,河南省高校综合性学报34家,社会科学版学报仅13家,与综合性学报相比数量少。分析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的发展水平,能够为推动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以及社会科学工作的进步寻找着力点。对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研究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以“文献集中离散定律”与“引文集中定律”为理论支撑;以“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为评价标准;就评价指标而言,选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进行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为“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时间选取为2015—2019年。一方面,将河南省与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等省市的高校社科学报近五年入选“三大核心”期刊来源目录的数量进行对比,发现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中仅《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连续五年评选为核心期刊,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数量较少,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中影响力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另一方面,对省内各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各高校学报间影响力分布不均,尤其是重点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差距较大。通过省外与省内的双重比较分析,能够发现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整体水平偏低。面对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总体偏低的问题,亟需找出优化路径以提升学报影响力:通过打造特色栏目带动期刊发展;加强编辑选题策划能力,注重对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稳定作者团队,向专家学者诚心约稿,增加优质稿源;发挥高校优势学科,利用高校优势以提高学报知名度;搭建网络平台,增加用户多元性,提升学术传播力。
孙海燕[9](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王京[10](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二、《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坐忘”思想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庄子“坐忘”义辨析 |
第一节 “忘仁义”“忘礼乐”解 |
一、“坐忘”寓言文本辨正 |
二、“忘”之意蕴 |
三、“仁义”“礼乐”所指 |
第二节 “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解 |
一、“隳肢体、黜聪明”与“离形去知”的关系 |
二、“一受其成形”的痛苦 |
三、“聪明”与“知” |
第三节 “同于大通”与“化则无常” |
一、何谓“大通” |
二、“同则无好,化则无常” |
三、“坐忘”与“逍遥游” |
第四节 何谓“坐忘” |
一、解“坐” |
二、“坐忘”与“心斋” |
三、“坐忘”与“吾丧我” |
第二章 魏晋玄学对“坐忘”修养境界义的发展 |
第一节 郭象“坐忘”思想研究 |
一、郭象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消解 |
二、“坐忘”与“内圣外王” |
三、“坐忘自得” |
四、“坐忘而后能应务” |
小结 |
第二节 韩康伯“坐忘遗照”研究 |
一、“坐忘遗照”出处 |
二、韩康伯“坐忘”义辨析 |
三、韩康伯“遗照”义辨析 |
四、韩康伯“坐忘遗照”义辨析 |
余论 |
第三章 道教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发展 |
第一节 方术化的“坐忘” |
一、“众术”中的“心斋坐忘” |
二、“斋”中的“心斋坐忘” |
三、“存思”与“坐忘” |
第二节 “坐忘”与重玄思潮 |
一、重玄学溯源 |
二、成玄英对“坐忘”的理解 |
三、王玄览以“坐忘”“舍形入真” |
第三节 性命双修视野下的“坐忘” |
一、《天隐子》的内在矛盾 |
二、云本《坐忘论》将“坐忘”系统化 |
三、石刻《坐忘论》:“坐忘”是“求道之阶” |
四、钟吕金丹道体系下的“坐忘” |
第四章 “坐忘”与儒释修养论 |
第一节 “坐忘”与“禅” |
一、“禅”义溯源 |
二、“枯木死灰”与“灰身灭智” |
三、“枯木龙吟” |
第二节 “坐忘”与“静坐” |
一、二程“静坐”说的渊源 |
二、二程对“静坐”“坐忘”的矛盾评价 |
三、二程对佛教修养论的批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史回顾 |
(一) 《周易时论合编》研究现状 |
(二) 方以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周易时论合编》作者及征引书目 |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语境 |
一、政治背景 |
二、思想语境 |
三、自然科学状况 |
第二节 方孔炤、方以智与方氏家风 |
一、桐城方氏家风 |
二、方孔炤: 《时论》之创立者 |
三、方以智: 《时论》之完成者 |
第三节 《周易时论合编》版本、征引文献 |
一、《周易时论合编》卷数 |
二、《周易时论合编》版本 |
三、《周易时论合编》征引着作 |
第二章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过程 |
第一节 《时论》之思想渊源 |
一、方学渐“性善”哲学:至善不落有无 |
二、方大镇的“《易》贵时用”思想 |
三、黄道周象数易学 |
四、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 |
第二节 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 |
一、会通家传易学时期 |
二、会通象数易学时期 |
三、桐城研《易》时期 |
第三节 方以智编定《周易时论合编》 |
一、方以智等编撰《周易时论合编》 |
二、《周易时论合编》征引方以智着作 |
三、《周易时论合编》与方以智的思想关联 |
第三章 “时论”之义理阐释: 善用惟时,时义大成 |
第一节 “时论”之义涵 |
一、随时拾薪,以供薪举火 |
二、圣人因天用天、因时觉世 |
三、天下随时,有开必先 |
四、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 |
第二节 “时”之儒学发微 |
一、时之儒学溯源 |
二、时序: 雨旸燠寒风来备 |
三、时乘: 统御同时 |
四、时义: 藏密于前用 |
第三节 “时”之经世义涵阐发 |
一、时行: 入民善动 |
二、时中: 乘时中节 |
三、时用: 因时制用 |
第四节 环中寂历,善用惟时 |
一、治历明时,随时而息 |
二、四分用三,冬炼三时 |
三、《易》贵善用,善用惟时 |
第四章 “时论”之象数阐释:午会之时,乘一贯也 |
第一节 “午会之时”的内涵 |
一、“午会之时”提出的历史语境 |
二、午会之姤: 一阴滋生,小人道长 |
三、午会圣人,制度礼乐,以烹养万世 |
第二节 “午会之时”义涵发微 |
一、向明而治,继明照四方 |
二、阳统阴阳,居贤善俗 |
三、以立统泯,多识一贯 |
第三节 “乘一贯”思想的实现 |
一、寂历同时: 形上与形下的兼顾 |
二、顿渐同时: 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
三、《易》贯费隐: 交轮一贯的实现 |
第五章 “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本体论 |
第一节 寂历同时的理论建构 |
一、寂历同时: 寂然在历然中 |
二、一在二中: 大一在大二中 |
三、绝待在对待中 |
第二节 不落有无的太极观 |
一、“无极而太极”说 |
二、太极不落有无 |
三、至理藏于物理 |
四、全图皆太极 |
第三节 先天在后天中 |
一、先后天八卦图 |
二、先后并用,圣人随时发明 |
三、先天不能不后天 |
四、先在后中,止有善用 |
第四节 贞悔卦的交轮、统辨 |
一、公因在反因中 |
二、交轮几 |
三、统辨、互根说 |
第六章 “两间皆易”的易象观 |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之周易观 |
一、《周易》新诠 |
二、《易》合理气象数,为费隐一贯之书 |
三、蓍龟守《易》,藏大于小 |
第二节 “虚空皆象数” |
一、“四无”之弊 |
二、虚空皆象数 |
三、象数即虚空 |
第三节 河洛象数,为一切生成之公证 |
一、《图》《书》一也 |
二、图书一理,皆是易道 |
三、中五,用三藏一旋四 |
四、五合互藏说 |
第七章 “博约同时”的格物说 |
第一节 “下学即上达”格物说 |
一、藏悟于学,下学上达 |
二、以物观物,交格交贯 |
三、博约同时,一多相贯 |
第二节 即费知隐 |
一、即费知隐 |
二、即质知通 |
三、象数征理 |
第三节 “圣人体天宰天”的文明观 |
一、五行尊火 |
二、文即质 |
三、藏罕于雅 |
第八章 “顿渐同时”的功夫论 |
第一节 善体,在“遏恶扬善”之善用中 |
一、“四无”与“四有”之争 |
二、先后并建,顿渐同时 |
三、至善,在为善去恶中 |
四、贞一,以善天下之动 |
第二节 “戒惧”功夫论 |
一、理其情,而“情即性” |
二、戒惧即飞跃 |
三、《易》官天继善、各正性命 |
四、全《易》,无非教学,无非圣功 |
第三节 礼者,卫道之藩、居身之舆 |
一、礼者,天所秩而用于人 |
二、《易》《礼》不二 |
三、礼者,安上下、合外内 |
结语 |
一、《周易时论合编》之会通特色 |
二、乘一贯、集大成的目标 |
三、儒学立场和经世致用之指向 |
四、《周易时论合编》的易学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周易时论合编》藏本问题 |
附录二 周易时论合编之版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清中叶以前儒学典籍满译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汉籍满译发端 |
一、满文的创制与改革 |
二、汉籍满译的发端 |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满译 |
一、从内三院、翰林院到内翻书房 |
二、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的满译 |
第二章 乾隆时期儒家经典的钦定重译 |
第一节 儒家经典重译的历史条件 |
一、“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的历史进程 |
二、前代儒家经典满译的缺失 |
第二节 乾隆朝儒家经典的重译及成就 |
一、乾隆与儒家经典的重译 |
三、儒家经典重译的面向与成就 |
第三节 重译与旧译儒家经典比较——以《大学》为例 |
一、改音译为意译 |
二、内容有所增删 |
三、钦定名词术语 |
四、注重“取意协音” |
第三章 乾嘉以降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满译 |
第一节 民间满译士人群体 |
一、满译士人群体的出现 |
二、满译对象的选择与受众 |
第二节 孟保的满译生涯 |
一、孟保其人与满译作品 |
二、孟保翻译作品的刊印及流布 |
第四章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教育与影响 |
第一节 清代旗人学校教育 |
一、旗人官学教育 |
二、旗人私学教育 |
第二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入仕的影响 |
一、翻译考试与旗人入仕 |
二、翻译选拔考试试题与儒家典籍满译 |
第三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思想塑造——以“话条子”类语料为例 |
一、“话条子”类文本的产生 |
二、“话条子”所透视出的儒家思想 |
第五章 满译儒学典籍在他者中的传播——以达呼尔为例 |
第一节 满语文成为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和内容 |
一、达斡尔语与满语的差异 |
二、满语文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满语文学校的建立与满译儒学典籍的传入 |
一、达呼尔官学与私学 |
二、满译儒家典籍的传入 |
第三节 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 |
二、满译儒家典籍对达斡尔语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满文转写对照表 |
二、新旧译《大学》多版本比较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辽朝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辽朝佛教的渊源 |
第二节 辽朝佛教的发展分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 |
第一节 竖世佛崇拜与信仰 |
第二节 横世佛崇拜与信仰 |
第三节 菩萨崇拜与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朝佛教宗派 |
第一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兴衰 |
第二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辽朝佛教信徒的兼奉诸宗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朝主要佛教观念 |
第一节 末法观念的流布 |
第二节 转轮王观念 |
第三节 弥勒下生观念——兼论弥勒上生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 |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信众的精神世界 |
第二节 佛教信仰对辽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6)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火神信仰与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源流 |
第一节 由自然到神明:火神信仰概述 |
第二节 由信仰到仪式: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溯源 |
一、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生成环境 |
二、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发展源流 |
第三节 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程式 |
一、仪式准备:自发的民间筹备与官方的组织化筹备 |
二、进入仪式:迎火神、祭火神 |
三、仪式尾声:酬火神与朝台狂欢 |
第二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传播的时空表征 |
第一节 狂欢与日常: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时间表征 |
一、狂欢背后的农耕礼仪规约 |
二、民众的日常时间选择与诉求 |
第二节 台上与台下: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空间表征 |
一、火神台上:节庆与日常的共同空间选择 |
二、火神台下:从酬神到娱人的“朝台”空间 |
第三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参与者 |
第一节 政府与民间代表人员:角色的扮演与转换 |
一、政府由“直接管理者”到“隐性助推者” |
二、逐渐“消失”的民间代表 |
第二节 被聚焦的神职人员 |
第三节 多种诉求的参与者 |
一、信仰与友谊交织的女性小群体 |
二、虔诚的香客 |
三、承袭家庭传统的信仰者 |
四、有功利欲求的祈愿者 |
五、利益使然的商贩与走马观花的游客 |
第四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符号意涵 |
第一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物象符号 |
一、火神爷塑像:仪式首要媒介 |
二、民间贡品:民众愿望的朴素表达 |
三、香:人神交流的依托媒介 |
四、烟花爆竹:民众召集与气氛渲染 |
第二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行为符号 |
一、固定的敬神行为:信仰的直接表达 |
二、多样的行为符号:仪式内涵的外显 |
第五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传播内容阐述 |
第一节 微观的“非理性”狂欢与宏观的诗意生命追求 |
第二节 神圣性建构:“生存焦虑下的心灵皈依”与“祖先崇拜” |
第三节 现实观念建构:“正义文化”与“奉献文化” |
第四节 宗教、文化与原始信仰的交融 |
第五节 古朴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
第六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变迁与功能 |
第一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变迁 |
一、“娱神为主”与“人神共娱” |
二、作为传播媒介的火神信仰祭祀仪式 |
三、生活需求到文化需求的转向 |
第二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功能 |
一、作为集体记忆与情感聚合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 |
二、民间信仰仪式内涵与现代化行为秩序规约 |
三、国家背景下“小传统”、“小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各章旨要 |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
一、“文”类骈文 |
二、“笔”类骈文 |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
一、庾集版本考辨 |
二、骈文流传考略 |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
一、托物抒情 |
二、借人咏怀 |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学术影响力及其评价标准介绍 |
一、学术影响力 |
二、评价指标选取 |
三、“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
(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评价体系 |
(二)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
(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
小结 |
第二章 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状况及影响力比较 |
一、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总体状况 |
(一)地域分布 |
(二)期刊层次情况 |
(三)刊期情况 |
二、河南省与其他省市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比较 |
(一)“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占比情况 |
(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占比情况 |
(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占比情况 |
三、河南省内各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比较 |
(一)影响因子分析 |
(二)Web即年下载率分析 |
(三)基金论文比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
一、培育特色栏目,推动期刊发展 |
二、提高编辑素质,注重学术质量 |
三、稳定作者队伍,增加优质稿源 |
四、利用优势学科,扩大学报影响力 |
五、搭建网络平台,提升学术传播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10)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坐忘”思想史论[D]. 朱韬. 西北大学, 2021(12)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D]. 许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3]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4]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D]. 王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辽朝佛教信仰研究[D]. 鞠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6]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 李雨耕. 兰州大学, 2021(02)
- [7]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8]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D]. 陈宇航. 河南大学, 2020(04)
- [9]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标签:伏羲女娲论文; 方以智论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论文; 神话论文; 佛教论文;